當前位置:首頁 » 各地簡介 »

從閩台祖根追源談古代河南人口遷移

作者:佚名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16日

 從閩台祖根追源談古代河南人口遷移

一、河南是我國古代人口最集中文化最發達的地區據史書記載,早在五十萬年以前,我們的祖先就在今天的河南西部和南部地區勞動與生息,開始創造中華民族的文明。

一九七八年八月,在河南南召縣雲陽鎮發現了一顆猿人臼齒化石,與北京猿人化石時代相當;在三門峽水磨溝、陝縣張家灣、靈寶孟村、澠池縣任村、安陽市郊的小南海等地,都先後發現了舊石器時代早、中、晚期遺址;到了新石器時代,河南已成爲華夏民族主要活動地區。在澠池縣仰韶村、陝縣廟底溝、靈寶的萬村、安陽的台崗、禹縣的谷水河、鄭州的大河村、二里崗等地均發掘有新石器時代遺址,是我國古代文明發祥地之一。

此外,新鄭縣裴李崗還發掘裴李崗遺址,鄭州和安陽市發掘的殷墟,都是商代都城所在地。所有這些,證明商代以前,在河南境內的洹水(安陽)流域、潁水流域、伊、洛河平原、南陽盆地等,人口比較集中;到了商、周、秦以後,擴大到豫東平原包括今天河南轄區成爲古代中國人口集中的地區。從西漢元始二年(西元二年)到隋煬帝(西元六○九年)六百多年間,河南人口約占全國人口的五分之一左右;從宋崇寧六年(西元一一○二年)以後,由於戰爭和各種自然災害影響,人口大量南移,人口數量逐年減少。只占當時全國人口的6%左右。人口問題與一個地區經濟、文化、社會的發展息息相關。由於人口集中、加上河南地處中原,是古代戰略要地,爭戰不休,所以形成歷史上中原人口南徙的規律。

二、閩台的祖根主要在中原

關於閩台祖根淵源問題,已引起閩台豫學者的關注。近些年來,有關部門和一些同志曾進行過調查研究。並在報刊雜誌上發表了一些文章。如廈門大學黃典誠教授,在《河南日報》上著文指出:“臺灣同胞的祖根,五百年前在福建,一千三百年前在固始。福建與中原曾有四次人口大交流,許多固始人遷徙閩,繁衍子孫。至今臺灣及閩南一帶,陳、林、黃、鄭四大家族的族譜上,也都明確的記載,其先祖爲河南光州固始人”。廣東省周秉騰先生也擬文證實其原籍是河南光州固始人。其族譜上寫道:“仁德公原籍河南省汝寧府固始縣。其上祖隨宋南度屢遷至福建省汀洲府寧化縣石壁鄉以居。祖猶長於寧化也。及宋社將危,公子身攜眷至今之長樂縣(今廣東五華縣)。說明其先祖北宋末年從河南省固始縣遷到福建省寧化縣。又於南宋崩潰前夕遷至廣東五華縣。最後遷入惠安縣。

歐潭生先生也曾查閱了許多資料,考證了閩台祖根問題。他從《臺灣通志.人民志.民族篇》中,統計分析證實祖根在河南。如:晉代,由於中原地區連年發生戰爭,兵荒馬亂,人口不斷南遷。從中原入閩者有:林、黃、張、劉、鄭、邱、何、詹、梁、鍾、溫、巫,共13姓;唐之初隨陳元光入閩者有:陳、張、李、王、吳、蔡、楊、許、鄭、郭、周、廖、徐、莊、江、何、蕭、羅、高、沈、柯、施、盧、余、潘、魏、顔、趙、方、孫、鍾、戴、宋、羅、蔣、姚、唐、石、湯、歐、鄒、丁、柳等四十五姓;唐末受黃巢之亂所迫,河南光州固始漢人尉王緒和縣佐王潮及其弟審知、審知爲首,到當地家族大姓家南遷。自豫東南經安徽轉江西,而入福建,當時隨王審知入閩者有:陳、張、李、王、吳、蔡、楊、鄭、謝、郭、曹、周、廖、莊、蘇、何、高、沈、盧、孫、付、黃、薜、韓等二十七姓。通過考查臺灣部分家譜,其中寫明祖譜固始縣的就有十八個姓氏。如南陳陳氏清源陳氏,虎丘林氏,板橋王氏,深坑黃氏、臺北張氏、台南李氏、清源鄭氏、佛耳山詹氏等。魯笑茵同志也指出:“陳氏的祖根在開封清陽一帶。林氏的祖根在黃河北岸汲縣。黃氏的祖根在河南信陽地區潢川縣一帶”。

當時光州固始人入閩,多數沒有家室,當然要找當地人作配偶了。由於福建山多田少地瘠,生活困難,其出路只有向外發展。於是歷史上有許多福建人東渡臺灣,從一九五七年臺灣人口普查資料看出:當時臺灣同胞戶數在五百戶以上有一百種大姓,其中有六十三姓氏族譜材料記載先祖在晉末、唐初或唐末是來自中原遷往福建的,這卜十三姓中計有六十七萬零五百戶。占臺灣省總戶數80.9%。

臺灣現有縣誌中也不斷出現台閩祖根在河南的論述。如臺北縣《虎丘林氏族譜》:“先世固始人,祖有林一郎者任唐。唐光啓年間遷福建永春……至明分居安溪之虎丘”。台南縣《李氏族譜中》:“先世光州固始人。唐末隨王潮入閩”。臺北新莊市《鴻儒蔡氏族譜》中:“先世居光州固始。唐武後垂拱二年,從陳元光入閩”。民族英雄鄭成功的祖籍也是河南固始縣人。《鄭成功墓誌載》:“義諱成功,字明嚴,號大林,姓鄭氏,先世自光州固始縣入閩”。臺灣星隆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詹錫富先生介紹說:“目前臺灣詹氏崇族成員達十萬餘人。繼到九十六世”。此外,從河南省境內黃河支流伊河、洛河流域還遷出“河洛人”。

大陸漢人遷入福建大致有三條路線:一是沿今隴海鐵路一線往東經今京滬鐵路。從浙江沿海(溫州等)入福建東北部(如福鼎縣);二是由河南固始光州往東經安徽省到江西省九江等地。再入福建西部;三是由京廣鐵路南下到廣東東部濱海丘陵入福建西南部龍岩、漳州地區。這三條路線以第二條和第三條路線爲主。那麽,古代中原人爲什麽要往南遷徙,有幾次大的遷徙?

 

古代中原漢人遷閩的簡史及其原因

1、從目前已發表的文章看,多數認爲閩豫人口有四次大的遷移。如黃典誠先生認爲:“福建與中原曾有四次人口大交流”。魯笑茵也認爲“閩豫人口有四次大遷移(西漢一次,西晉一次,唐朝二次)”。歐潭生同志認爲:“閩台豫有四次人口大交流:第一次在漢武帝鎮壓閩越國統治者的反叛後,“盡徙其民江淮間,以虛其地”(見《史記》和《福建通志》);第二次是晉代,永嘉之亂,“衣冠如閩者八族”(見《三山誌》;第三次是唐總章三年,河南固始人陳政、陳元光父子率五十八族軍校開闢漳州郡(見:福建《漳州誌》、河南《光州誌》);第四次是唐末王氏。河南固始人王潮、王審知兄弟率數萬農民起義隊伍佔領福建全省。

並於後來建立閩國(見《王氏史》和《福建通誌》)。這四次中以第三、第四次南遷人口最多,影響最大,而且都以河南固始人爲首。王啓認爲:“現在大部分閩粵人的祖先,是歷史上從中原遷徙去的。其中規模最大、組織得最好、對後世影響最爲深遠的兩次移民是在唐朝。其首領是陳元光父子和王審知兄弟,他們都是固始人,其所屬部衆也多屬於固始縣籍”。實際上,繼唐代移民後,宋代也有小規模的向閩地移民。著名愛國華僑、廈門大學創辦人陳嘉庚的祖上,就是宋末由固始遷到福建的。這一時期對臺灣開發貢獻最大的是福建漳州海登人顔思齊和泉州南安人鄭成功之父鄭芝龍。台南的漢人中,以泉州人爲多。其後漳州人也大量移入,總計,明代鄭成功統治期間,三代共二十三年。來台耕墾者約有二十五萬人之衆。其中大部分是閩南人。

2、中原人遷往閩粵主要原因,是戰亂和自然災害。魏晉南北朝和北宋末年,是我國歷史上兩次人口大遷移時期,也是河南人口大遷徙主要時期。

第一次人口大遷移是魏晉南北朝時期(西元二二○~五八九年)。“魏晉南北朝人口大流徙,時間之長、人數之多、地域範圍之廣,爲我國歷史上之稀見”。這一時期長達四百年之久,經過了“三國紛爭”、西晉“八王之亂”、“永嘉之亂”、南北朝時期北方少數民族入侵等等,加上水、旱、蟲、瘟等自然災害影響,使北方人口銳減。這一時期,以河南爲中心的中原地區,長期處於戰爭混亂,聚居西北的少數民族,乘機內遷山西、河南等地。古代河南人爲了避亂,人民自發遷徙,或統治階級爲了少數集團利益而強制人民遷徙。遷移方向,以南遷爲主,大多定居在江淮地區,相當部分在長江以南。其數量約有七十~八十萬人。因此,從河南等中原地區南遷閩粵的漢人,大部分也是從這個時期南遷的。從遷移人口構成看,一部分是上層統治階級。這些人大都有知識、有財富,有治國經驗;一部分是勞動人民中生産經驗比較豐富的人,其中相當部分爲青壯年勞動者。這些人的南遷,對南方經濟的發展起著主要作用。

第二次人口大遷移時期是北宋(西元九六○~一一二七年)末年。黃河流域繼中唐、五代以來大動蕩之後,又遭金元等少數民族的侵擾,黃河流域河南等地,成爲金蒙必爭地區,頻繁的戰亂,使河南各地大片的良田沃土荒廢。“自南宋蒙古人滅金之後,有些人爲了不願在蒙古人統治下生活,就渡海避亂;有的爲颱風所飄,而到臺灣,各自選擇居住地方,安居下來……但他們還保留下來自己的語言沒有改變”。臺灣高緒觀先生所著《臺灣人的根———八閩全鑒》中記述:臺灣人文禮俗源於中土,相襲八閩,舉幾信神拜佛,敬天祭祀。婚喪喜慶,衣冠禮樂,四時年節,以及習俗人情,皆是祖宗流傳而來的”。“金軍大舉迫宋,汴京陷落”。京城開封的官僚、地主、商人及廣大人民相繼南逃,隨後山西、河北、河南等地人民也相繼南遷,就形成了繼“永嘉之亂”後,我國歷史上第二次人口大遷移。

此外,自然災害對人口分佈與遷徙影響也極大。據統計,秦漢時,黃河平均每二十年決口泛濫一次,三國至五代時,平均每十年泛濫一次。北宋時平均每一年泛濫一次。元、明、清時增加到四至七個月發生一次。北洋軍閥和國民黨統治時期,平均三個月左右發生一次。建國前二千多年中,黃河下游決口泛濫改道一千五百多次,在河南決口達九百多次。黃河泛濫改道迫使人民外遷。同時,水旱災害也很頻繁。據歷史記載,從春秋到建國前二千多年中,全省共發生較大的水旱災害九百八十二次。平均每二年就有一次。這些頻繁的戰亂,北方少數民族的入侵,加上自然災害影響,這就是古代河南人口南遷的主要原因。

整理:陳嘉明 摘自:(林富瑞、李春發)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