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關於台灣的種種淵源
世界最早記載台灣的文獻
在公元二六四至二八○年間三國東吳時期的丹陽太守沈瑩寫下《臨海水土志》(見《太平御覽》第七八○卷)一書。他稱這片海上的土地是“夷州在臨海東南,去郡二千里,土地無雪霜,草木不死,四面是山,眾山夷所居。山頂有越王射的正白,乃是石也。此夷各號為王,分劃土地人民,各自別異。”“土地饒沃,既生五穀,又多魚肉。”還介紹了當地的物產、人民、風情、工具、古跡等,其中的“山頂有越王射的正白,乃是石也”,則證明了在春秋戰國時期,台灣為越國的版圖。
書中地描述讓人們對當時的台灣有了形象的認識:
夷州在臨海郡東南二千里,當地氣候炎熱,沒有霜雪,草木四季常青,四面是山,土地肥沃,種植五穀,多產魚肉,紡織細布,冶煉銅鐵。居民為在高炎熱氣候中保存食物,把魚肉鹵在在大陶罐中,不僅自己當作佳餚,還用來招待客人。男女婚嫁乃由父母決定,女孩子出嫁後都要打掉上面的門牙。居民分為不同部落,各有自己的土地和首領。首領召集民眾時,用木棍敲擊中間掏空的木頭,聲音可傳四、五里遠,居民聽見後紛紛趕來。打仗時將敵人的頭砍下來,掛在院中的大木杵上,幾年都不摘下來,以彰顯自己的戰功。
這是世界上第一次較為完整記載台灣風情的文字,中原人對台灣有了肯定、明確的認識。
台灣名稱的由來
在有據可查的史料上,“台灣”這一名稱的出現不過三百多年。但是史書證明兩岸人民對台灣寶島早有稱呼,歷史上對台灣的稱呼有十多個。
“島夷”:參考《尚書•禹貢篇》
“瀛洲”:參考《史紀•秦始皇本紀》
“東鯷”: 參考《前漢書•地理志》
“東鯷”即為北台灣,“夷州”為中台灣,“澶州”為南台灣:參考《後漢書•東夷列傳》
“夷洲”:參考《三國誌》 “琉求”:參考《隋書•東夷傳》
“澎湖”:參考《宋史•外國列傳》
“東番”:參考 《東番記》
“台員”:參考《遠遊篇•東蕃記》
“台灣”:在明代萬曆年間(一五七三至一六一九年),在朝廷公文中出現“台灣”。
“東都”“東寧”:民族英雄鄭成功率兵收復台灣,曾改名為“東都”,其子鄭經繼位時,即更名為“東寧”。清朝更名為“台灣”,並設置台灣府,錄屬於福建省,這是台灣的正式定名。
關於台灣名稱的由來,歸納起來有幾種說法:一說,因為該島浮海如平台,地形似彎弓,故名台灣;一說,根據台南附近的土人“大恩”二字的轉音而得名;一說,是由閩南話“台員”轉音而得名;一說,是從“台灣窩”(高山族浦族中的一個族稱)演變而來。
封建王朝時期兩岸的來往
第一次遠征台灣發生在公元二三○年。三國時期吳國君主孫權派遣將軍衛溫、諸葛直率水軍一萬到達被他們稱為“夷洲”的台灣,這是歷史上有書為證的中國王朝第一次與台灣的聯繫。他們的台灣之行歷時一年,最後因為疾病流行,水土不服,官兵死傷十之八九,最後則帶著數千名台灣居民回到大陸。事實上,這類軍事遠征並非是殺人越貨,而是封建王朝確立和鞏固統治範圍的常用手段。帶回來的台灣人,介紹了許多台灣的情況。
到隋代,隋煬帝在大業三年(六○七年)先後派出羽騎尉朱寬、海師何蠻等人兩次前往當時被稱為“流求”的台灣,因語言不通,第一次帶回一名台灣人,第二次帶回一些布甲。大業六年(六一○年),隋煬帝又派出武賁郎將陳稜及朝請大夫張鎮州率兵萬餘人,從廣東義安(潮州)起航,前往台灣,當地人以為這是中原的商船,這說明當時大陸商人經常前往經商,也說明台灣人已經熟悉經商貿易。只是陳稜與當地酋長談判不順利,刀槍相向,並帶了數千名當地居民返回大陸。在台灣中部地區的彰化市,有一條街名叫“陳稜街”,它就是為了紀念這位隋朝將領的。
經過三國到隋唐的長時期的演變,閩粵一帶向台灣的移民也逐漸增加,到宋代時已經出現較多的往來和經濟活動,為便於管理,開始在台澎地區設立管理機構,澎湖已列入福建晉江縣版圖,這在台灣開發史上是第一次。台澎地區正式納入宋代版圖,儘管在後來的千年中,朝代更迭,皇者變換,但是台灣歸屬從來沒有改變過。
中華少數民族第一次控制中原的是元朝。元朝控制中原地區後,按照慣例需要進軍沒有到達過的疆土,故於至元二十八年(一二九一年)十月,派出海船副萬戶楊祥為宣撫使,與禮部員外郎吳志斗和兵部員外郎阮鑒率兵六千餘人進軍台灣。由於語言不通和航海知識不足,無功而返。到公元一三三五年,元朝正式在澎湖設立“巡檢司”。巡檢司,級別不高,屬九品。“職巡邏,專捕獲”,捕捉罪犯,兼辦鹽課,但這是中央政府派駐台澎地區的第一個行政執法機構。自此以後,中央王朝開始派員管理台澎地區。
元朝有一位旅行家,名叫汪大淵,他到過許多地方遊歷,在至正年間搭商船到台灣和澎湖,後寫出《島夷志略》。書中說台灣:“地勢盤穹,林木合抱,土潤田沃,宜稼穡。氣候漸暖,地產沙金,黍子、硫磺、黃臘、鹿豹……海外諸國,蓋始於此。”從人們可以到台灣旅行及兩岸商業活動中,可以看出當時台灣和大陸的來往已經很多,已經成為互補性的經濟活動和日常性的社會往來。
明朝的海禁政策,導致東南沿海海盜盛行,為保衛沿海地區不受海盜侵擾,明朝朝廷在基隆、淡水二港派駐軍隊,防止海盜利用台澎地區作為搔擾東南沿海的基地,這是中央政府第一次在島內駐紮軍隊,保衛海防。高雄鳳山有特產“三寶姜”,就是明代鄭和下西洋到達台灣時留下的,這是中原到達台灣的第一支大規模的商隊。為保衛台灣,在以後的歲月中,先後出現了鄭成功收復台灣、康熙皇帝統一台灣等重大軍事活動。一六八三年,清政府統一台灣後,在台灣本土內正式設立台灣府,下轄台灣、鳳山、諸羅三縣。台灣府隸屬於福建省管轄,後改為二府八縣四廳。清政府對台灣地區已經建立了完整的統治機構、制度,進行有效管理。
西方殖民者東侵以來,美國、日本、法國等列強先後在台灣進行軍事挑釁,加劇了中國邊疆領土危機。在這種情況下,清政府上層在如何治理台灣的態度和方式開始出現變化,由“防內變為主”改為“防禦外侵為主”,清朝督辦南洋海防事務的福建船政大臣、後任欽差大臣的沈葆楨、福建巡撫丁日昌等人,把台灣稱為“七省藩籬”、“南北洋關鍵”、“中國第一門戶”,一再反覆強調台灣地位的重要性。他們還多次上奏折,建議在台灣設立行省,以加強吏政,有效管理孤懸海外的台澎地區,鞏固海防。在台灣設省的建議在當時的邊疆危機下,有了實現的可能。這一建議最早是丁日昌在一八七四年間提出來的。第二年十一月沈葆楨提出,在閩浙總督名下設立“福建巡撫”,“冬春駐台灣,夏秋駐福州”。一八七六年春新任巡撫丁日昌無法按期駐台灣,奏請朝廷另派重臣常駐台灣,改設“台灣巡撫”,這樣實行三年的“冬春駐台”改為台灣單設巡撫。直到一八八四年六月,清朝才派出直隸提督劉銘傳加封巡撫銜,督辦台灣政務和防務。劉銘傳到任不久,正逢中法戰爭爆發,從總體上看軍事上沒有失敗的中國,在政治上再次慘敗,面對危機,加強台灣防務尤為必要。閩浙總督楊昌浚、欽差大臣督辦福建軍務左宗棠,於七月再次上書,要求在福建台灣兩地“巡撫分駐”、“建省分治”。
光緒十一年(一八八五年)十月十二日,垂簾聽政的慈禧太后,在下旨創建海軍的同時,下旨同意詔請左宗棠的奏請,福建政務由閩浙總督兼管,將福建巡撫改為台灣巡撫,正式下詔在台灣建省。到一八八八年正式實現閩台分治,台灣單獨設省,由原來的二府八縣四廳增為三府十一縣四廳一直隸州,後又增設南雅廳。首任福建台灣巡撫為劉銘傳。正是這位巡撫,打開了台灣的近代經濟發展之門。
來源:網絡收集 彙編:豐木色子 200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