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名人傳《七》
林一
林一(1911~1990年),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民國20年(1931年)畢業于福建協和學院,留校任助教兩年後,赴燕京大學進修,獲理學碩士學位。民國24年,先後任福建省煉油廠廠長、總工程師,福建省研究院副研究員、研究員、液體燃料試驗室主任、工業研究所所長。抗日戰爭期間,林一研究從松根裏提煉出代汽油、代柴油,並以桐油聚合成代機油,輾轉于福建建甌、沙縣、將樂和三元等山城創辦煉油廠。同時,還從事福建造紙原料的研究。民國36年,林一赴美國深造。1951年,獲賓夕法尼亞大學博士學位,在阿不萊學院化學系任副教授。翌年,轉賓夕法尼亞大學生物化學系從事研究工作。1952年,任美國國際電訊公司研究室高級化學師,兼有機化學和高分子組組長,進行碳膜電阻的改進和電阻包封材料的研製,皆取得良好效果。1956年回國,先後擔任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室主任、化學部基金委員會委員、研究生院化學部副主任、化學研究所研究員、有機矽研究室主任兼中國科技大學高分子系教授。領導研製有機矽油、樹脂和乳液等產品投入生產。研製成功的乙烯基矽橡膠和自粘性矽橡膠投入工業化生產。此外,研究成功有機矽乳液,為維綸帆布防水整理、滌綸纖維柔軟整理和滌綸線的潤滑整理開闢新路。在理論方面,對有機矽的水解、縮合、環化、重排和乳液形成的機理,對矽氧烷的開環聚合機理,以及矽橡膠的高溫降解反應機理,進行深入探討,發表頗有創見的論文。1961年,參加新安江水壩壩面的塑膠覆蓋工程。1963年,指導山西雲崗石佛修復工作。1973年,恢復研究室主任職務,帶領中青年科研人員從事新課題研究。林一還是全國首批博士生導師之一。1982年,維尼綸帆布有機矽防水機理研究,獲國家發明三等獎。1988年,獲中科院“老有所為精英獎”。
陳盛馨
陳盛馨(1912~1942年),字增芬,連江縣人。民國24年(1935年),畢業於杭州中央空軍學校,留校見習。同年12月,授空軍少尉,編入空軍第四大隊第二十一分隊。民國26年08月13日,日軍進攻上海。次日下午派轟炸機九架,襲擊杭州筧橋中國空軍基地,第二十一分隊奉命迎戰,擊落日機六架。15日中午,日機十五架再襲杭州,盛馨上空迎戰,一人擊落日機兩架,被譽為“空戰英雄”。25日,駕機出擊上海,重創日軍炮兵陣地及在川沙口登陸的日軍,與戰友共擊落日機六架,盛馨左腳受傷。民國27年07月,因功升為分隊副隊長。民國28年03月,盛馨奉命率機保衛武漢,與三十八架敵機激戰,與戰友共擊落敵機十二架,他負重傷。傷癒返隊後,升任正隊長,率隊前往廣西,協同陸軍作戰。12月30日,在柳州空戰中,率隊擊落日機八架,中方無一損失,全隊遂被調往重慶。在05~07月的三個月空戰中,盛馨率隊共擊落日機31架,而中方僅傷二機與兩飛行員。09月13日,日軍大機群空襲重慶。盛馨明知敵眾我寡,上空勇敢迎戰,座機被打中八十多處,左手也被擊傷,仍沉著應戰。民國30年05月,盛馨奉命往印度接收美、蘇兩國支援的飛機,在甘肅休整。20日,日機三十四架空襲蘭州,盛馨率五架飛機應戰,獨自擊落日機兩架。12月01日,因功升第四大隊副隊長,代行大隊長職權,授中校銜。民國31年08月03日,盛馨在四川雙流縣試飛蘇制E-15戰鬥機,因機件故障失事,以身殉職。空軍司令部下令哀悼,明令追認為烈士,最高軍事當局頒狀雲:“成都抗戰,因公殞命,忠貞為國,殊堪矜式,永志哀榮。”
何祖煥
何祖煥(1912~1963年),又名光耀,祖籍福建晉江,生於閩縣(今福州市區)。民國22年(1933年),進福州協和學院化學系,兩年後轉上海聖約翰大學化學院,畢業後任上海仁濟醫院外科醫師。民國34年03月,任新四軍七師衛生部醫師。08月,回滬任上海滬東醫院、中美醫院外科主治醫師。民國36年,到浙江杭州廣濟醫院任外科主任。民國37年08月,回榕任柴井醫院外科主任,後兼任合組醫院外科主任。翌年08月,任福州塔亭醫院(後改市第二醫院)外科主任。為解決骨科患者就醫難問題,籌建骨科,為該院成為骨科者名醫院奠定基礎。祖煥醫術高明,療效良好,深受患者稱道。1956年,到天津市立人民醫院骨科進修,重視中西醫結合,用中醫“信石散”治療痔瘡,把“柳枝接骨法”應用於臨床。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任市第二醫院副院長。祖煥還長期兼任福建醫學院教授,講授《骨科學》,在《中華醫學雜誌》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
鄧拓
鄧拓(1912~1966年),閩縣(今福州市區)竹嶼人,家住道山路第一山。父鄧鴻予舉人出身。民國15年(1926年),鄧拓就讀於福建省立第一高級中學。民國17年,和傅衣淩等組織“野草社”,出版自編自印的刊物《野草》。民國18年,考入上海光華大學社會經濟系。翌年冬,加入中國左翼社會科學家聯盟,參加中國共產黨。翌年秋,轉學到上海法政學院,曾任社會科學家聯盟和上海反帝大同盟區黨團書記,中共法南區委宣傳幹事、宣傳部長和南市區工委書記等職。民國21年,參加上海紀念“廣州暴動”五周年紀念遊行時被捕。翌年秋,保釋出獄。是年冬,參加“福建事變”,在“人民革命政府”文化委員會、外交部任職。“閩變”失敗,逃到上海,轉入河南大學社會經濟系續學。民國26年6月,出版專著《中國救荒史》。同年夏天,再次被捕。“七七”事變後,獲釋。09月,進入五臺山抗日根據地。先後任晉察冀中央局宣傳部副部長、晉察冀日報社社長兼總編輯、新華社晉察冀分社社長、晉察冀文聯主席、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經濟組組長等職。鄧拓率領新聞隊伍,轉戰太行山,既是總編輯,也是指揮員。在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二十一周年時,鄧拓為《晉察冀日報》撰寫討論《紀念七一,全黨學習和掌握毛澤東主義》,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最早系統論述毛澤東思想的論著之一。同年03月,與丁一嵐結婚。民國33年05月,主持編輯出版五卷本《毛澤東選集》(晉察冀版),是中國革命出版史上第一部《毛澤東選集》。北平和平解放後,鄧拓任中共北京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宣傳部長。1949年秋,任人民日報社社長兼總編輯。同年冬,受聘為北京大學法學院兼職教授。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1958年,調離人民日報社,任中共北京市委書記處書記,分管思想文化戰線工作;主編北京市委理論刊物《前線》。1959年,兼任中國歷史博物館建館領導小組組長,出版《論中國歷史的幾個問題》。1960年,兼任中共華北局書記處候補書記。鄧拓是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代表,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主席。60年代初,鄧拓應《北京晚報》之約,撰寫《燕山夜話》專欄雜文;不久,與吳晗、廖沫沙合作在《前線》雜誌撰寫《三家村劄記》雜文。“文化大革命”開始,被打成所謂“三家村集團”,身心受到極大摧殘。1966年05月18日含冤去世。1979年02月,平反昭雪,恢復名譽。著有《鄧拓散文》、《鄧拓文集》、《鄧拓詩詞選》等行世。1994年,福州鄧拓故居修復,建成“鄧拓紀念館”。
劉榮霖
劉榮霖(1912~1966年),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民國16年(1927年),進福州馬尾海軍藝術學校求學,後轉入海軍學校航海班。民國23年07月,奉派赴英國皇家格林威治海軍大學留學。民國26年,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績為中國人爭得榮譽,受到最高級別的嘉獎。同年10月回國,先後在武漢炮臺和水雷隊任職。民國30年11月,升任第四佈雷總隊第六大隊長。民國32年,調往貴州桐梓海軍學校任教。抗日戰爭勝利後,兼任上海交通大學航海系副教授。民國35年,英國海軍向中國移交艦艇,榮霖與鄧兆祥等被選派赴英國再度學習和接收艦隻。民國37年05月,“奧路勒”巡洋艦移交中國,改名“重慶號”,鄧兆祥、榮霖被任命為正、副艦長,駕駛回國。艦行途中,榮霖因不願參與內戰,發電辭職,艦抵南京後請假回家。年底,奉命到青島海軍學校任教。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榮霖被聘為廈門大學海洋系教授、系主任,著手組建航海系,該系擴建為福建航海專科學校,榮霖任校長。1953年,該校與上海航務學院、東北航海學院合併,成立大連海運學院,榮霖任教授、副教務長。同年加入中國農工民主黨。榮霖在教學同時,撰成《航海天文學》、《航海輔助數學》、《有關恒星位置變化問題》、《我國商船上利用天文方法求船位各問題的探討和革新》等書,並主編《中國航海表》,翻譯《最小二乘法》等書籍。1959年起,連續被聘為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海事仲裁委員會第一、二、三屆委員。1964年,當選為全國第三屆人大代表;先後還當選為中國科學技術委員會航海組成員、全國航海學會理事,遼寧省第一、二屆人民代表,旅大市政協常委、人民代表。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受迫害投海自盡。1978年05月,大連航海學院給予平反昭雪。
吳詠香
吳詠香(1912~1970年),女,閩縣(今福州市區)人。幼承家教,愛好美術。民國23年(1934年),考入北平國立藝術專門學校國畫系,受學於溥儒、齊白石、黃賓虹等,習花卉、山水和畫理。民國26年,畢業後進入北平故宮博物院古物陳列所國畫研究院研習,三年中得張大千、於非闇、王個簃等名家指導,埋頭臨摹歷代名家精品,畫技日趨成熟,工筆、寫意兼得精傳,畫風獨樹一幟,作品參加國畫研究院展、三友畫展、香港個人畫展,天津、青島等地聯合畫展。民國37年12月,遷居臺北,設鷗波館,課徒作畫。先後在臺北、倫敦舉辦個人畫展,創寫美齡蘭、曇花、牡丹等花卉用筆用粉技法,廣為推廣。1955年起,任臺灣師範大學藝術系講師、教授。1967年,赴美國舉辦巡迴畫展。詠香精於山水、花鳥,工筆、寫意均見長,所畫山水景物遠近、風雨晦明、四季朝暮,皆能曲盡其變,畫顯其妙。有名作《風雨停泊》、《江山清曉》、《牡丹》等傳世。有集《鷗波館畫冊》、《歷代題畫詩》行世。
陳北鷗
陳北鷗(1912~1981年),原名伯鷗,筆名北鷗,閩縣(今閩侯)人,生於北京。民國20年(1931年),畢業于北平師範大學外國文學系。次年,加入北平左翼作家聯盟,編輯《小說月報》。民國22年,東渡日本,入東京帝國大學文學研究院。三年後回國,任教于東北大學。不久,加入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任《救亡日報》記者。蘆溝橋事變後,任重慶民族革命通訊社總編輯,主編《國訊》刊物。抗日戰爭勝利後回北平,與周揚等人組織北平文藝作家協會,擔任《導報》、《益世報》總編輯、副社長等職。民國37年,任華北大學文學研究室研究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國家文化部電影局資料研究組組長、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中國戲劇出版社編輯室總編輯、中國戲劇家協會研究室副主任等職。著有話劇《保衛工廠》、《萬年青》,評劇《為了六十一個階級弟兄》、《苦妹子》、《青春火焰》,小說《前線戀》、《霧裏重慶》,詩集《心曲》,通訊集《華北的遊擊隊》,論著有《新文學概論》、《作家論》、《文學論》、《戲劇論》,另譯有日本劇《夕鶴》、《島》、《薔薇何處開》,還參編《郭沫若文集》。
周可湧
周可湧(1912~1988年),安徽當塗人。民國24年(1935年),畢業于南京中央大學農學院,後赴日本、美國考察留學。回國後,歷任南京大學農學院助教、全國經濟委員會蠶絲改良委員會技術員、安徽省立棉蠶改良場場長、重慶林業部技術專員、四川省農業改進所所長、甘蔗試驗場場長、農業推廣繁殖站站長、安徽省農林處處長、安徽大學農學院教授等職。1949年入閩,先在福州大學農藝系任教授、系主任。1952年起,任福建農學院教授、系主任、甘蔗綜合研究所所長、副院長、博士研究生導師等。可湧是國內有影響的甘蔗專家。1955年,到福建蔗區仙遊縣龍華鄉建立中國第一個甘蔗基點,進行甘蔗綜合研究,選育出多個高產高糖的優質甘蔗新品種。歷任中國民主同盟福建省委顧問、全國政協委員、福建省人大常委、農業部第一屆科委委員、中國制糖工業學會理事、中國作物學會甘蔗協會理事長、福建農學會副理事長、福建工業原料作物學會理事長、省科協常委等。主要著作有《甘蔗栽培學》、《甘蔗育苗移栽的理論與實踐》、《甘蔗》、《中國甘蔗栽培》等九部,主編並撰寫《中國大百科全書.糖料分佈》和《中國農業百科全書.糖料作物》,合作編撰《怎樣種甘蔗》、《甘蔗育苗移栽》等,學術論文有《中國蔗糖簡史兼論甘蔗起源》、《甘蔗光合膜比較研究》、《甘蔗三角條播密植的豐收原理》、《提高蔗區光能利用的耕作制度改革》等60多篇。
黃壽祺
黃壽祺(1912~1990年),名之六,號六庵,霞浦縣人。民國17年(1928年)考取北平中國大學文科預科,畢業後升入本科國學系,師從吳承任。民國24年07月畢業後,任霞浦簡易師範教導主任兼文史教員。翌年,赴北平報考南苑軍事訓練大學畢業生訓練班,並為該班主任佟麟閣講《周易》,後在冀察綏靖公署參謀處第三科工作。同時,為河北保定蓮池講學學院院外研究生。民國26年,在燕翼中學和嵩雲中學任國文教員,其間還任中國大學國文系講師,講授《周易》、《唐宋詩選》。後在華北國醫學院任國文教授。其間著有《易學群書平議》、《漢易條例》、《六庵易話》、《宋儒學說講稿》、《明儒學案講稿》和《歷史易家考》等。民國38年10月返閩,先後任福建師專副教授、國立海疆學校教授,著有《群經要略》、《海疆集》、《周易名義考》等。1950年,任福建師範學院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院務委員、代理圖書館主任。1952年,在福州大學中文系任教授。後又回福建師範學院中文系任教授,主持編寫《福建文學史》。1954年,被選為福建省文學藝術工作者聯合會委員、常委委員,後被選為福建省政協委員、福建省中國語文學會理事長兼福州分會理事長。1972年09月,複任福建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其間曾任福建省李贄著作注釋組總纂組長,組織《李贄著作注釋》,著《注李剩墨》等。1979年,任福建師範大學副校長、中文系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等。1981年0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被選為福建省政協第四、五屆常務委員,福建省哲學社會科學聯合會副主任委員、福建省中學語文教學研究會會長等。
楊而菖
楊而菖(1913~1934年),連江縣人。民國18年(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到連江透堡小學任教,開辦農民夜校,建立透堡黨支部。翌年,任中共連江縣委書記,組織“農夫會”,與鄧子恢在透堡鄉開展減租減息鬥爭。民國20年12月,率領“農夫會”擊潰地主武裝進攻。民國21年06月,在中共福州中心市委書記陶鑄組織領導下,率農民武裝攻打官阪等地民團,建立閩東第一個革命根據地。08月,創建連江羅源地區第一支工農紅軍--閩中第十三遊擊支隊,任政委。年底,率部向羅源山區挺進,消滅18個民團,開闢連羅革命根據地。民國22年09月,成立透堡鄉蘇維埃政府,將遊擊隊擴編為閩中第十三遊擊總隊,任總隊長兼政委,成為閩東開展武裝鬥爭和創建革命根據地的傑出領導人之一。民國23年01月,在率隊攻打馬鼻鎮原裕米廠頑敵時,中彈犧牲。
鄭挺
鄭挺(1913~1941年),原名英華,化名鄭冠音,閩侯縣(今福州市區)人。民國21年(1932年)從福州理工中學畢業後,考入上海大同大學理化系,開始從事進步活動。民國24年秋被捕,一個月後獲釋。“一二.九”運動爆發後,上海學生積極回應,鄭挺參加示威遊行,宣傳抗日救亡活動。民國25年,參與組織救亡團體“日東研究會”,當選為時事研究會幹事。同年夏天,鄭挺又被秘密逮捕,在獄中進行絕食鬥爭。“七七”事變後,經營救獲釋。不久,加入中國共產黨。民國27年,回福州,改名鄭挺。中共福州工委成立後,任工委委員。同年06月,“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福州市隊部成立,鄭挺為隊長。鄭挺以雙虹小學教員身份為掩護,從事中共地下活動。民國29年,擔任中共福州工委書記。同年05月,參加中共福建省委“紅五月”會議,會後留在武夷幹校學習。翌年07月,撤退到永安,隱蔽在省營造局當雇員。因去省委開會,在崇安車站被國民黨當局逮捕,押到梅列集中營。在獄中,堅貞不屈,後英勇就義。
孟琇燾
孟琇燾(1913~1948年),號晉之,化名孟起,閩侯縣(今福州市區)人。十三歲隨父親進當鋪學藝。民國15年(1926年)底,即參加店員工會,接受革命教育。民國22年11月,“福建事變”中,琇燾當選為典當業店員工會執行委員。“閩變”失敗,被老闆辭退,先到閩北,後轉江西南昌。民國24年,前往上海。民國25年,進入江南造船所工人子弟學校任教員。蘆溝橋事變後,返回福州,組織福州文化界抗日活動。民國27年底,參加中國共產黨。同年,考入福建省縣政人員訓練所義務教員班。畢業後分配到南平縣政府教育科任科員,主編《教育月刊》,並參加中共閩江工委部分工作。民國29年夏,轉到沙縣,在福建省醫學院訓導處當文書,發展大學生黨員,建立黨支部。民國30年01月,“皖南事變”發生,琇燾帶領醫學院四位黨員學生轉入崇安武夷山根據地。翌年11月,回到省委機關,主編《鍛煉》刊物。不久,國民黨政府發動第三次軍事“圍剿”,琇燾化裝船民到建甌,後隱蔽在長樂。翌年03月,到永泰縣,在閩贛區食糖專賣局駐永泰的機構裏任秘書股長。民國33年08月,任中共福安縣委書記,被聘為閩東版《南方日報》總編輯。民國34年07月,奉命回福州,草擬恢復福州黨組織的計畫。抗日戰爭勝利後,任中共閩江工作委員會調查研究委員會書記。年底,組建武工隊,深入馬尾海軍練營和海軍陸戰隊中進行“兵運”工作,精心策劃倉山中洲省水警隊“槍變”。民國36年初,參加中共福建省代表會議,參與起草主要文件,被選為中共閩浙贛區黨委候補委員,任閩浙贛區黨委城市工作部副部長,後任區黨委社會部部長。同年07月,因福州“布案”被捕,堅貞不屈。11月,被解往南京國防部保密局。翌年,于雨花臺英勇就義。
方綱
方綱(1913~1981年),閩侯縣人,生於北京。民國22年(1933年),考入清華大學生物系。民國26年畢業後,進協和醫學院細菌免疫學系進修兩年。抗日戰爭爆發,輾轉西南,在昆明、貴陽、重慶等地任助教、講師、檢驗室主任、細菌研究室主任等職。民國31年,赴印度哈夫金研究所專攻鼠疫研究。民國37年赴美國,進哈佛大學醫學院深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於1950年回國,任中央衛生研究院細菌室主任。1952年,在抗美援朝反細菌戰中作出貢獻,獲第二屆全國愛國衛生運動模範獎章。後加入九三學社。調任中國醫學科學院抗菌素研究所抗生菌室主任、副所長、研究員,從事生產抗生素菌種的研究。1954年,找到巴龍黴素和卡那黴素產生菌,為菌株培育提純擴大至生產抗生素作出貢獻,填補中國抗生素生產的空白。先後擔任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抗菌素專業組組長、中國微生物學會副秘書長、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委員。在痢疾桿菌的血清學分類、鼠疫微生物學以及新抗菌素篩選研究等方面頗有建樹。發表論文20多篇。1973年,主持編寫三百萬字的《抗生素--生理化特徵》一書,獲全國科學大會三等獎。
王世中
王世中(1913~1985年),閩侯縣(今福州市區)人,為王仁堪後人。民國19年(1930年),考入北平燕京大學化學系。民國23年畢業,獲理學士學位。任職于南京衛生實驗處及兵工署應用化學研究所。民國26年,赴德國留學,入基森城利比希大學農業化學系。民國29年,獲博士。翌年回國,歷任國立雲南大學農學院副教授、教授。抗日戰爭勝利後,轉任國立浙江大學農學院教授。民國36年,舉家遷台,出任臺灣糖業研究所系主任。不久,升為副所長、分所長及顧問等職。1959年,當選為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參加臺灣“國家長期發展科學委員會”及“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工作。1978年,應中興大學之聘,為該校建立實驗室,並指導研究生。
陳依媄
陳依媄(1913~1986年),閩侯縣(今福州市區)人。14歲師從福州陳派木雕傳人陳美燦學藝五年,出師後以木雕為業。1953年,創作的木雕《屈原》在福州展覽會上獲獎。1956年,黃楊木雕《張敞畫眉》獲福建省工藝美術展覽三等獎,且獲福州市名藝人稱號。1958年,調福州市工藝美術研究所專事創作設計。1970年,到福州雕刻廠工作。1979年,被評為工藝美術師。1981年,創作牙雕《曹大家》在北京舉辦的展銷會上獲“創新設計獎”。有《談談雕刻創作》文傳世。
韋國清
韋國清(1913~1989年),原名邦寬,壯族,廣西東蘭人。民國18年(1929年),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同年參加百色起義。民國20年,轉入中國共產黨。歷任紅軍幹部團營長、教導師特科團長、八路軍總部隨營學校校長、新四軍第三旅政委、第四師旅長、副師長、華東野戰軍第二縱隊司令員兼政委、蘇北兵團司令員、第三野戰軍第十兵團政委、駐越南軍事代表團團長。民國38年08月17日,與葉飛等率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兵團解放福州。23日,任福州市軍事管制委員會主任。09月15日,兼任中共福州市委書記。1950年01月,調離福州。1955年授上將軍銜。歷任廣西省省長,廣西自治區主席、黨委書記,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二書記、廣東省委第一書記,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中央軍委副秘書長等要職,是第四、五、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政協第四、五屆副主席,第十、十一、十二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
王助
王助(1914~1941年),閩侯縣(今福州市區)人。民國19年(1930年),入福州英華中學念書,加入中共的週邊組織“反帝大同盟”。民國20年夏,出席在上海召開的反帝大同盟遠東大會。同年冬,加入中國共產黨。民國21年秋,考入北平(現北京)燕京大學。因領導學生運動,組織示威遊行,引起學校當局注意,黨組織調王助回福建工作。民國22年秋,王助轉入廈門大學經濟系學習,發展校內“反帝大同盟”組織,成立黨的週邊組織“現代文化社”,吸收進步學生二百余人參加,出版《現代文化》刊物。民國23年01月,王助參加在瑞金召開的中華蘇維埃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08月,任閩北軍分區政治部副主任。翌年01月,任閩東北軍區政治委員,率領閩北獨立師第二、三團一千餘人堅持遊擊戰爭。民國25年01月,任閩東北抗日軍政委員會主席。“西安事變”後,到建甌、松溪、政和一帶宣傳抗日救亡政策,在邵武、建陽等地三戰三捷,粉碎國民黨頑固派的軍事挑釁。民國27年02月,任新四軍駐福州辦事處主任,加強前後方聯繫,恢復和發展中共組織,搞好統一戰線工作。03月間,國民黨頑固派將閩中紅軍遊擊隊包圍繳械,製造“泉州事件”。王助與範式人即向國民黨省政府主席陳儀交涉,據理力爭,獲得勝利。同年夏,組建“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福州總隊。冬,到連江建立工農武裝,辦合作人員訓練班,先後為新四軍輸送幹部60余名。民國28年05月,新四軍福州辦事處遷到南平。王助組織失去聯繫的共產黨員,在各縣重建黨組織。07月,中共福建省委在崇安召開第一次黨員代表會議,王助當選為省委常委兼宣傳部長。09月,兼任武夷幹校副校長。民國30年01月,省委機關撤離崇安,王助率領隊伍在建甌一帶開展遊擊戰爭。05月間,患重病到邵武中心縣委駐地療養。08月,為溝通閩北與閩南聯繫,大病初愈就帶領部隊日夜兼程,向南挺進。09月21日,途經建陽茶 東坑頭遭遇一股土匪,在帶領隊伍突圍時中彈犧牲。
王世銳
王世銳(1914~1988年),閩侯縣(今福州市區)人,生於書香世家。民國25年(1936年),畢業于天津工商學院土木工程系。同年赴美國,入康奈爾大學。兩年後畢業,獲土木工程學位。民國28年回國,任交通部漢渝公路工程師。後任福建省公路局副局長、總工程師,調任華南區華中工程局總工程師,上海市工務局工程處處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福建省交通廳副廳長,國家交通部第三公路工程局副局長、總工程師,交通部公路局副總工程師,中國公路橋樑工程公司總工程師、副總經理、副董事長,中國公路學會第一、二屆副理事長,還擔任福建省政協第五屆副主席,中國民主同盟第四、五屆中央委員,第三、四、五、六屆全國人大代表。
許亞
許亞(1915~1982年),原名徐耀華,曾用名陳伯英、陳英、陳大信,江蘇省常熟縣人,生於錦豐鄉西港鎮。民國17年(1928年),考入省立蘇州中學。民國21年,與胡繩(項志逖)、吳大琨等組織社會科學研究會,積極參與中國社會史論戰。次年06月,考入江蘇土地局舉辦的三角測量班。09月,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任蘇州特別支部委員。年底,任青年團江蘇省委秘書處內部政治交通員。民國23年05月起,歷任江蘇團省委組織幹事、巡視員、團省委代理書記兼組織部長、江蘇團省委書記。民國25年,轉為中國共產黨員。同年04月,在上海英租界被捕。民國30年,獲釋出獄,進入蘇北抗日根據地。歷任中共鹽阜區委巡視員、淮安縣委書記兼縣總隊政委、鹽阜地委聯合整風隊黨支部書記、蘇北區黨委黨校副書記、淮海地委委員、組織部副部長、隴海路工委書記兼隴海東段鐵路管理局副局長。民國35年,回到淮海地委,在宿遷北部泗陽東部一帶打遊擊,兼任宿北縣委書記。翌年10月,調任地委組織部部長。民國37年7月,任華中工委黨校副書記。翌年4月,隨軍渡江,回到故鄉任蘇州地委副書記。後隨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十兵團南下。同年08月17日福州解放,許亞出任福州市副市長,主持市政府工作。1950年07月,任福州市市長。1952年10月,任中共福州市委書記。1954年05月,任福建省計委副主任兼福州市委書記。為福州市安定社會秩序、恢復發展生產嘔心瀝血。1955年07月,當選為福建省委委員。翌年起,先後擔任福建省副省長兼省計委主任、副省長兼林業廳廳長、省委書記處候補書記兼省政府農辦主任等。當選為中共八大代表、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1975年11月,任福建省革委會副主任、福建省政府副省長、省委書記等職。粉碎江青 集團後,先後擔任中共福建省委書記兼福建省副省長、省委顧問。長期以來,為福建省農林水生產的發展作出重大貢獻,曾獲國家農委、科委頒發的農業科學技術推廣獎勵證書。後病逝於上海。
王嶽
王嶽(1915~1985年),又名鐘五,閩侯縣(今福州市區)人。民國22年(1933年),考入北平燕京大學化學系,畢業後先後在燕京大學化學研究所、昆明清華大學植物生理研究所、成都華西大學化學系從事科研教學工作,探索出糞便在厭氧條件下產生沼氣的過程和提取方法。民國30年,由司徒雷登引薦,赴美國新澤西州拉格斯大學研究生院深造。兩年後,獲得微生物學博士學位和一把SIGMX金鑰匙,並被聘為美國默克藥廠化學治療研究所研究員。民國33年回國,先後在國民政府中央衛生實驗室、重慶藥學專門學校、南京中央大學衛生工程系及上海市衛生局等任職。民國38年01月,被聘為福建研究院研究員,後轉任協和大學化學系教授兼系主任。1950年04月,任福建師範學院教授,並加入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1953年,在福建師範學院成立抗生素研究室。1955年,王嶽從鏈絲菌中找到對癌症有一定療效的放線菌素“23-21”的產生菌。並提取結晶,為中國發現第一個抗生素藥品。1966年,王嶽和助手們從小單孢菌中分離慶大黴素的產生菌,並於1969年正式投入生產。“文化大革命”中,王嶽受到嚴重迫害。粉碎江青 集團後,出版譯作《生物學家的物理化學》。1978年,王嶽參加編審的《抗生素物理化性質》及研究成功的慶大黴素均獲得全國科學大會獎。後任福建省微生物研究所首任所長,兼福建師範大學、華僑大學教授,當選為福建科協常務理事、中國生物化學會理事、省微生物學會理事長等職。1981年,在中國首倡並組織“幹發酵”產生沼氣的科研工作。1982年,王嶽所領導的微生物研究所又從小單孢菌中分離出新的抗感染氨糖類抗生素--紫蘇黴素和武夷黴素的產生菌,把中國抗生素的研究和生產推向更高階段,母校美國拉格斯大學授予“R”紀念章。同年,被評為福建省勞動模範。王嶽歷任民革中央委員、常委,民革福建省委常委、副主委,省政協二、三屆委員,全國政協委員。一生發表數十篇科研論文和譯著,主編《抗生素》一書,並出版《王嶽教授論文集》。
甘景鎬
甘景鎬(1915~1991年),閩侯縣(今福州市區)人。民國24年(1935年),畢業于福建協和學院化學系後,赴英國就讀於曼德斯特醫學研究院。民國27年,入教育部大學醫學師資班學習。先後在福建醫學院、福建協和大學、暨南大學、廈門大學任教,同時任福建省研究院副研究員兼染化室主任。1952年後,任福州大學教授、福建師範學院教授,福建師範大學教授、化學系主任、高分子研究所所長,並任國家科委海洋學組顧問、中國環境學會理事、中國海洋化學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林業化學學會常務理事會顧問、中國化學會理事,福建省科協秘書長、福建省海洋學會副理事長和福州市科協主席等,又是世界油脂化學學會會員(ISO)、美國油脂化學家協會會員,擔任《中國海洋學報》、《臺灣海峽學報》、《化學通報》編委,《中國生漆》主編;還任福建省政協委員、福州市人大代表等。景鎬長期從事生物化學和天然高分子化學方面的研究工作,在生漆化學、褐藻膠化學方面的研究成果,分別獲得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成果獎和福建省科學大會成果獎。1980年,在美國紐約召開的世界油脂協會年會上,景鎬宣讀關於烏桕仁油方面的論文,受到各國與會代表關注;關於植物染料方面的研究成果,獲得兩項專利,國外已有三家大公司要求出讓專利或予以合作。景鎬被評為全國科學大會先進工作者、福州市勞動模範,獲得中國化學學會頒發的“從事化學工作五十年榮譽證書”和中國化工學會頒發的“從事化工工作五十年榮譽證書”,國家教委也授予“從事高校科技工作四十年成績顯著榮譽證書”。其專著有《生漆化學》(同時出版英文版)、《工業化學》、《工業化學實驗》、《醫學中的化學》、《普通化學》、《紫外線與高聚物》、《天然高分子化學》、《嵌段與接枝高聚物》等30餘種,並發表論文一百多篇,科普與評論文章三百餘篇。
張震寰
張震寰(1915~1994年),閩侯縣人,生於北京。民國24年(1935年),考入北京大學地質系,曾參與進步刊物《現實月報》和北大新文學研究會的創辦工作,參加“一二.九”學生運動。次年09月,加入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任“民先”北平總隊秘書長。民國26年08月,到武漢組織平津流亡同學會和“民先”武漢隊部,又在河南開封革命刊物《抗日早報》社工作,任河南大學遊擊訓練班總隊長,國民黨第十五軍幹部訓練班中隊長、指導員。次年初,前往江蘇徐州組織“民先”華東隊部。同年0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0月,任中共蘇皖特委宣傳部長。民國28年起,歷任八路軍隴海南進支隊政治部主任、黨委委員,蘇皖邊區黨委委員、八路軍五縱隊三支隊政治部副主任、新四軍四師九旅政治部主任,兼該旅二十六團政委。民國36年,任華東野戰軍第二縱隊炮兵團團長兼政治委員。次年,任華東野戰軍第二縱隊第五師政治委員。先後率部參加淮北朝陽集、宿北、萊蕪、孟良崮、膠河、益林等重大戰役。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入中央馬列學院學習,後留院工作。1957年起,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裝備部副部長、國防科委副秘書長兼國防工業辦公室五局局長、國防科委副主任、國防科委黨委常委等職。1961年,被授予少將軍銜。1964年,作為首次核子試驗委員會成員兼試驗部部長,參與組織並指揮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試驗工作。翌年,作為第二次核子試驗委員會成員,參與組織指揮中國首次原子彈空爆試驗。1967年06月,又作為中國首次氫彈空爆試驗現場指揮,負責氫彈試驗的組織工作。1968年後,震寰受林彪、江青 集團迫害,離開工作崗位。1975年,恢復工作後,排除干擾,執行“國防科技戰線要整頓”的批示,參與組織領導測量船隊的組建和洲際導彈、潛地導彈、通信衛星的研製試驗。1977年,全面負責組織億次電腦的研製工作,1982年研製成功,填補中國億次巨型電腦的空白。1982年08月,任國防科工委技術委員會主任、國防科工委黨委書記,主管國防科技發展戰略研究和國防科技發展的重大問題,特別是重要武器裝備系統、專案及武器戰術技術論證工作。1988年07月,榮獲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震寰是第五、六屆全國人大代表。離休後,投入人體科學研究和氣功現象研究,任中國人體科學學會理事長、中國氣功科學研究會理事長。
林心賢
林心賢(1916~1967年),林則徐五世孫,生於日本東京。民國22年(1933年),考入天津北洋大學土木工程系。參加學生愛國運動,因散發傳單被捕入獄,獲釋後被校方開除。抗日戰爭爆發,奔赴山西,入遊擊幹訓班,畢業後工作於五臺山地區。民國27年0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任中共代縣組織部長、宣傳部長。翌年,擢縣委書記。民國34年,任張家口市下花園發電廠廠長。民國36年,石家莊市解放,心賢作為軍代表接管石家莊電力公司,任經理。民國38年,接管石景山發電廠,任廠長,組織修復六號機組。1951年起,歷任華北電管局副局長、全國電力建設總局副局長、電力部電力設計總院院長兼黨委書記。組建全國電力修建局、全國電力土木建設公司,兼任局長、經理,主持組織當時全國幾乎所有大型火力發電廠專案的設計、施工和安裝工作。1958年,調中國科學院,先後任中國科學院長春機電研究所第一副所長兼黨委書記、電工研究所所長兼黨委書記、中國科學院黨組成員。心賢積極籌建電工研究所,組織研究當時國際先進水準的新技術,被譽為“我黨中少有的又紅又專的幹部”。“文化大革命”初期,受到衝擊,被殘酷迫害致死。後平反昭雪。
陳金華
陳金華(1916~1989年),閩侯縣(今福州市區)人。早年入福建協和大學。民國35年(1946年)大學畢業後,在福州英華中學、福建師範大學附屬中學任教,直至1987年10月退休,教師生涯長達四十一個春秋。金華教學善於啟發學生思考,激發其學習興趣,對“一題多解”掌握、運用得恰到好處,擔任過數學家陳景潤的數學教師。1980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1981年,天津市民盟組織教育考察團來閩考察,對金華的教學評價很高,曾邀到天津講學一年。同年,被評為福建省首批特級教師、中學高級教師。歷任福州市數學學會副理事長、名譽理事長,福州市中學數學校際教研組特約教研員。金華發表多篇教學經驗總結,如《提高學生解題能力的幾點體會》,以及論文《任意三角形的角所滿足的恒等式或不等式》等。
林仲
林仲(1916~1990年),閩侯縣(今福州市區)人。民國13年(1924年),參加左翼學生運動。民國1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參加省港罷工,被派赴蘇聯莫斯科大學學習,後任教員。民國17年,被“聯共中央”派到西伯利亞金礦擔任東方工人文化工作指導員。民國19年,由周恩來決定,調回上海開展工人運動。次年,任中共福建省委《紅旗報》主編。曾兩次被捕,在獄中堅強不屈。出獄後,到南洋從事愛國救亡工作,在愛國華僑中享有較高聲譽。民國26年,回到延安,歷任新華社編譯、抗日軍政大學教員、陝北公學教務長、八路軍募捐委員會秘書主任、中共中央組織部訓練班陪練實習團團長、中央宣傳部編譯、馬列研究院研究員、海外工委委員等職。解放戰爭時期,先後擔任北平美、國、共三方軍事調解執行部翻譯科長,解放區救濟總會駐滬辦事處代處長等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擔任中國救濟總會副秘書長、中國紅十字會常務理事、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空軍宣傳部長、中華醫學會副秘書長、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情報室主任、江西 勞動大學副校長、中南局理論工作領導小組副秘書長、廣東省社會科學院顧問等職。
李林
李林(1917~1940年),女,原籍閩侯縣。幼隨父親僑居印尼,民國19年(1930年)回國。民國24年,入北平民國學院政治系,參加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次年12月12日,為抗議蔣介石逮捕救國會“七君子”,北平市學聯組織第五次大示威遊行,李林擔任遊行隊伍的旗手。不久,加入中國共產黨。民國26年01月,到太原參加抗日犧牲救國同盟會舉辦的軍政幹部訓練班,擔任軍訓班中共臨時組織“特區”宣傳委員兼女兵連黨支部書記。同年07月底,任雁北工委宣傳委員。11月,組建雁北抗日遊擊隊第八支隊,任政委。民國27年,大同日軍糾集漢奸偽軍攻打晉西北根據地,第八支隊掩護機關、團體出城向平魯靠近,在撤退途中被敵人沖散。李林依靠抗日群眾,順利完成撤退任務,把隊伍轉移到晉西北和大同之間的洪濤山區開闢敵後抗日根據地。同年07月,八支隊改編為一二〇師雁北第六支隊騎兵營,李林任騎兵營教導員,兼晉綏邊區工委宣傳委員、幹訓班主要負責人等職,指揮突破日軍的第七次掃蕩、奇襲岱岳、解救洪濤山之圍等重要戰役,成為馳名長城內外的抗日英雄。民國29年01月,晉綏邊區第十一行政專署成立,李林任專署秘書主任。在晉西北代表大會上,被選為晉西北行政公署委員。同年04月26日,日軍對晉綏邊區發起第九次掃蕩。地委機關轉移時,李林擔任後衛。部隊被日軍包圍,李林堅持拚殺,終因寡不敵眾,於是日上午08時在朔縣郭家溝窯子壯烈殉國。中共中央婦女委員會為李林專門發了唁電,稱李林是“全國同胞所敬愛的女英雄”。
葉群
葉群(1917~1971年),女,又名宜敬,閩侯縣滬嶼鄉葉厝村人。民國24年(1935年),參加“一二.九”學生運動,後去延安。抗日戰爭後期,與林彪結婚,追隨林彪參加解放戰爭。1955年,授解放軍大校軍銜。“文化大革命”中,在林彪指使下,勾結江青,捏造材料誣陷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劉少奇。1967年後,歷任“全軍文化革命小組”成員、副組長,林彪辦公室主任,中共中央軍委辦事組成員。1969年04月,中共九大以後,任中央委員會委員、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辦事組主任等要職。1970年,在廬山召開的中共九屆二中全會上,夥同林彪等人陰謀篡奪黨和國家最高領導權。陰謀敗露後,指使其子林立果組織制定 武裝政變計畫--“五七一工程紀要”。1971年09月,與林彪合謀,妄圖發動 武裝政變,謀害毛澤東主席,另立中央。陰謀敗露,於09月13日隨同林彪駕機叛逃,摔死在蒙古溫都爾汗。1973年08月20日,中共中央決定,永遠開除葉群的黨籍。
林芝芳
林芝芳(1917~1973年),原名福生,號依福,閩侯縣青圃村人。九歲時,被高樂天閩劇班班主買來學小旦、花旦、青衣。民國16年(1927年),轉入善傳奇閩劇班,改名芝芳,兼演武旦。在《木蘭從軍》劇中,芝芳改變閩劇武旦拿起馬鞭不走動的舊套,邊舞邊走,臺步穩健瀟灑,令人耳目一新。民國23年,進入三賽樂班,演《秋蘭送飯》,分別以三種身份、三套打扮飾演秋蘭,各具風采,讓觀眾大開眼界。芝芳成功應用“顫眼功”、武戲文唱、文戲武做等表演藝術,吸收外來曲調和流行歌曲的曲調,創造《探四季》、《哭五更》等閩劇新曲調;還在《淚透》、《自掏嶺》等曲牌中創造獨有的“走上坡”的唱法。民國25年,著名作家郁達夫來閩看芝芳的演出,賦詩雲:“難得芝蘭(指著名戲劇表演藝術家梅蘭芳)同氣味,易從烏鳥辨雌雄。”抗日戰爭時期,芝芳上街宣傳抗日救亡,獻演《三刺孫傳芳》、《馬占山》、《壯烈犧牲》等時裝戲,影響很大。1952年,任福州市閩劇團團長。芝芳導演的《釵頭鳳》進京參加全國第一屆戲劇觀摩會演,受到周恩來總理接見。回榕後,精心傳授技藝,培養閩劇新人。1956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8年,任福州閩劇院院長,並當選為第二屆福建省人民代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1978年10月,福州市文化局為芝芳舉行骨灰安放儀式,遷入文林山革命陵園。
陳體強
陳體強(1917~1983年),閩侯縣(今福州市區)螺洲人。民國28年(1939年),畢業於清華大學政治學系,任西南聯合大學行政研究室助理研究員。民國34年,赴英國牛津大學攻讀國際法。民國37年,獲法學博士學位後回國,到清華大學政治學系任副教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教授。1951年,以英文出版《關於承認的國際法》,被列為當代國際法必讀書之一。翌年,任中國人民外交學會編譯委員會副主任兼研究部副主任、外交部條約法律委員會專門委員,後任學會常務理事及中國政法學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1956年起,先後在國際關係研究所、國際法研究所和國際問題研究所任研究員,後任中國國際法學會副會長,主持國際法研究工作。1981年,任外交學院教授,兼任北京大學教授、外交部法律顧問。並擔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1983年,當選為全國政協第六屆委員和國際法學會聯繫會員(中國僅二人)。體強曾擔任《中國國際法年刊》主編、《中國大百科全書.法學》編委、《中國大百科全書.國際法》主編。著有《英國行政法論》、《國際法論文集》(1984年出版)。所撰有關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席位、臺灣主權應屬中國、中印邊界問題、北部灣海域劃分問題等文章,均獲很高評價。
林征祁
林征祁(1917~1990年),字涵靜,林則徐六世孫。民國23年(1934年),考入清華大學經濟系。抗日戰爭爆發後,投筆從戎,轉入中央軍官學校第十五期班學習。民國28年,畢業後任部隊軍官、參謀。民國35年10月,調入中央通訊社,從事助理編輯、編輯、編譯工作。民國38年,隨社移臺北。1953年07月,調任“中央社駐韓國特派員”。1955年,任該社駐美國紐約分社記者,專責採訪聯合國新聞。1972年,任“中央社紐約分社特派員”。兩年後,調回臺灣,任“中央社副社長”。1978年08月起,任“社長”,兼《香港時報》董事長。1982年09月,出任臺灣“國民黨黨史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李駱公
李駱公(1917~1992年),原名李英,學名李立民,閩侯縣(今福州市區)人。民國25年(1936年)夏,報考上海美專,因有藝術才氣,校長劉海粟特批免費入學。民國28年冬,畢業後留校讀研究生。翌年08月01日,在上海大新公司以“黑沙駱”筆名與“糞翁”(鄧散木筆名)共同舉辦油畫、篆刻、書法作品展,轟動一時。同年冬,上海美專、新華美專、蘇州美專聯合舉辦的“上海洋畫家作品展覽”,黑沙駱新作又一次得到廣泛好評。民國30年09月,駱公赴日學畫。民國33年冬,回國定居。民國35年春,任哈爾濱美術協會會長。翌年初,被聘為瀋陽遼東學院美術系教授。不久又在東北大學建築系任教。民國37年03月,全家遷到北京,隨後與李可染成為藝術知己,並得到齊白石指點。09月,駱公應聘到天津河北女子師範學院美術系為教授,任系主任。1957年,受到不公正待遇,被遣送到天津農村勞動。三年後回校,安排在資料室工作。1960年回福州探親時,買了一箱壽山石邊角料,親自鋸石、拋光、打蠟,勤奮地鑽研金石篆刻。1962年,改名“駱公”。發表篆刻作品,獨成一格,引得金石界人士的重視。郭沫若多次為駱公親筆題簽、題詞。1969年冬,駱公攜家下放廣西桂林地區靈川縣文化館,在桂林山水薰陶下,其篆刻雄奇中見俊秀。1973年秋,駱公用草篆書《蝶戀花.答李淑一》和《龜雖壽》,這標誌著其藝術探索的新階段。1982年,出版《李駱公書法篆刻集》,茅盾題寫書名,張仃作序。1983年09月,日本中國文化交流協會在東京舉辦“李駱公書畫篆刻展”。1985年,灕江出版社出版《駱蹤》一書,以傳記和作品相結合形式,介紹駱公的藝術生涯。駱西曆任桂林畫院院長、廣西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廣西美協副主席等職。長期致力於書畫創作,並用中國絹創作民族化油畫,影響很大。主要作品有《人生》、《愛》、《松花江畔》、《人體》等。
莊征
莊征(1918~1947年),又名慶基,化名趙楓、錢康、金鳳,祖籍莆田,生於建陽。在培漢中學讀書時就參加學生進步活動,任學生自治會主席。蘆溝橋事變後,投身抗日救亡運動。民國27年(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中共劍津中學支部書記、中共南平工委青年部長、建陽支部負責人、中共閩江工委宣傳部長、閩江特委宣傳部長兼劍津中學特派員。民國29年春末,到中共福建省委武夷幹校學習。05月,任中共建松政特委組織部長。民國30年11月,任中共福建省委政治交通員。翌年初,改任贛東北特派員,同妻子楊瑞玉等在江西沿山河口鎮以經商為掩護,很快地恢復贛東北中共地下組織。民國32年10月底,由於叛徒出賣被捕,以假自首取得敵人信任,將全部情況報告福建省委領導,使省委機關和已暴露的黨員得以安全轉移,莊征也得以脫險。民國34年06月,到福州恢復中共組織,很快地找到許多失去聯繫的中共黨員,于09月建立中共閩江工委,任書記,在知識份子民主人士中開展統戰工作。民國36年02月,任中共閩浙贛區黨委委員、城工部部長,組織領導“反內戰、反饑餓、反迫害”的鬥爭,迅速打開白區城市工作的新局面,促進愛國民主運動的高漲。03月,任閩浙贛地下軍政委。後在“城工部事件”中罹難。1956年,經中共中央批准,中共福建省委為其平反昭雪,追認為革命烈士。
李何
李何(1918~1962年),原名洪履和,字祖同,筆名小黎,閩侯縣(今福州市區)人。民國22年(1933年),就讀于廈門大學,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後轉入中山大學學習,畢業後到海關任職。抗日戰爭爆發,參加海關救亡長征團,赴廣州、香港、武漢等地宣傳抗日。民國27年,進入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習,不久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與瞿秋白之女瞿獨伊結成伉儷。同年冬,被派往新疆迪化市(烏魯木齊),改名李何,任《新疆日報》國際版編輯。民國31年09月,被盛世才逮捕入獄,備受摧殘,英勇不屈。民國35年,獲釋返延安,在新華通訊社任編輯。1950年03月,以新華社特派記者身份赴蘇聯,在莫斯科建立新華社的第一個駐外記者站。1954年,兼任人民日報社駐蘇記者。1956年,當選為中共八大代表。1958年春,奉調回國,任人民日報社國際部副主任。著作有《莫斯科通訊集》、《烏克蘭訪問記》、《烏拉爾紀行》等。
李良
李良(1918~1969年),原名林曾同,字同甫,林則徐五世孫,生於北京。16歲考上北京大學外文系,攻讀英國語言文學,並自修德語、法語。民國27年(1938年)畢業後,在德通社等處擔任翻譯工作。民國34年,李良在北京參加中共華北城工部。民國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天津市公安局偵察組長、副科長,偵破過多起敵特顛覆案件。後任公安學校副主任,天津南開大學英語教研室主任、外文系副主任等職。1965年,李良奉派出境執行重要任務。1968年03月,回來彙報工作,尚未回家,便被隔離審查,逼其交待出境內幕。李良遵守組織原則,拒絕“交待問題,揭發上級”,絕食抗議。被扣上“裏通外國”、“國際間諜”等一系列罪名,宣佈逮捕,投入死囚牢。在獄中,不斷遭到戴銬毆打,李良堅守國家機密,毫不屈服,經長達三百四十九天的抗爭,被迫害致死。粉碎林彪、江青集團後,李良冤案得到徹底平反。1977年12月31日,天津市人民政府追認李良為革命烈士。1978年07月18日,公安部發出通知,號召全國幹警學習“公安戰線的英雄李良”的無私無畏、寧死不屈、堅決保衛國家機密的英雄行為。
林震
林震(1918~1989年),原名漢卿,閩侯縣(今福州市區)人。早年在南街利亞大藥房當學徒。民國27年(1938年)春,到新四軍皖南軍部軍醫處工作,後擔任“江南抗日義勇軍”後方醫院院長。翌年0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為解決病員缺醫少藥問題,七次冒著生命危險,進入被日軍佔領的上海市,學習醫療技術,動員上海同仁醫院、宏仁醫院、同德助產學校等醫務人員和青年學生數十人到後方醫院,從事抗日醫務工作;林震扮成商人,從上海敵佔區購買大量藥品、醫療器械,運送到後方醫院。而且妥善掩護受重傷的十八旅旅長劉飛潛入上海大醫院治好槍傷。皖南事變後,任六師衛生部長,隨師長譚震林轉戰南北。民國32年起,歷任新四軍第二師衛生部長、縱隊直屬政治處主任、衛生部政治委員、第三野戰軍二十一軍六十一師政治部主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陸軍第一師政治部主任。1955年05月起,任空軍第三航空學校副校長、校長。1965年09月起,歷任空軍後勤部副部長兼衛生部長、空軍後勤部副部長。1983年06月,任空軍後勤部顧問,享受正軍級待遇。
林同驥
林同驥(1918~1993年),閩侯縣(今福州市區)人,美國工程科學院院士林同棪胞弟,生於北京。民國31年(1942年),畢業于重慶中央大學航空工程系,獲學士學位,進南川飛機製造廠任檢修員。民國34年,考取公費留學英國,為倫敦大學研究院研究生。民國37年,獲航空工程博士學位。後赴美國,先後在華盛頓大學、加州大學、布朗大學從事科研和教學工作,對流體力學、空氣動力學、固體力學和彈性力學等學科進行深入研究,就複雜截面翼型扭轉彎曲問題提出處理新法,並建立皮託管測稀薄氣體壓力的實驗分析理論,引起力學界的重視。1955年,衝破阻撓,回到祖國,先後任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員、副所長,第七機械工業部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並加入中國共產黨。主持設計、建造中國第一座暫沖式超音速風洞,為空氣動力學實驗作出傑出貢獻。1959年,當選為全國先進工作者,出席全國群英會。同驥潛心跨聲速流動、高超聲速流動、射流等基礎理論研究,並在再入飛行器熱防護等理論和實驗中提出獨特見解,主張以先進測試手段與理論分析緊密結合,重點發掘複雜又基本的流動現象,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發展中國力學學科。1980年,特邀出席首屆亞洲流體力學會議,提出無粘跨聲速流動分析方法,獲得與會各國專家好評。同年,當選為中科院學部委員、數理學部常委。歷任中國力學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力學學報》主編、中國空氣動力研究會副主任委員、國際理論與應用力學聯合會委員、亞洲流體力學學會副主席。同驥是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第五、六、七屆委員。後探親時病逝於美國。主要著作有:《雙曲型翼截面柱體的聖維朗扭轉問題》、《高超聲速空氣動力學》、《吉林隕石燒蝕圖像分析》、《無粘跨聲速流場分析》、《熔楔和邊界轉捩》等。
郭西珠
郭西珠(1919~1964年),女,原名郭梅,閩侯縣(今福州市區)人。12歲入福州游月宮女班,從師吳西施,學閩劇,藝名“西珠”。1951年,西珠入福州舊賽樂戲班。兩年後隨戲班轉入福建省實驗閩劇團,成為受過科班訓練的第一代閩劇女演員。西珠擅演青衣、花旦及老旦,嗓音清亮,音域寬廣,唱腔高亢悅耳,尤長於打舌腔。在全國和華東戲曲觀摩會演中多次獲獎。曾任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西珠主演的閩劇劇碼有《釵頭鳳》、《漁船花燭》、《荔枝換絳桃》、《紫玉釵》、《梁山伯與祝英台》、《陳三五娘》、《歸來》等。
林廷群
林廷群(1919~1980年),閩侯縣人。14歲入“沈紹安蘭記”漆器店學藝。民國28年(1939年)出師,後在家製作漆器。1954年,成為西湖脫胎漆器研究小組成員。製作“南瓜盒”、“十種圖案瓶”等作品參加萊比錫國際博覽會並獲獎。翌年,在第二脫胎漆器廠當技工,擅長地底工藝。1956年,創作“脫胎瓜式盒”,參加福建省民間美術工藝展覽,獲二等獎,被評為福州市名藝人。廷群採用陰陽模型兩用破片幹脫、幹磨等新工藝,脫制“蓮花大盤”等二十多種新產品。1959年,首創脫內部布骨架新工藝,成功脫制三米高的“毛澤東全身像”,成為福州脫胎漆器史上最大的藝術品。當年被評為省、市脫胎漆器革新能手,出席全國群英會。1976年,創作“彩色大蓮瓶”、“古銅色大觀音”等,被評為全省工藝美術優秀作品。1979年,被國家輕工業部授予“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號。
林權
林權(1919~1982年),原名啟錝、啟宇,字祥權,閩侯縣尚幹鎮人。民國22年(1933年),考入福建鄉村師範。後就學重慶國立第九中學、重慶國立中央大學農學院農藝系。畢業後,進入南京農業實驗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攜家歸閩,在福建省農事試驗場任職。1950年,主持間作稻改連作稻試驗,經三年取得成功。在二三年內,全省連作稻面積由原來四百多萬畝迅速擴大到一千萬畝左右,取得糧食大幅度增產。林權先後任福建省農業科學研究所農藝系副主任、研究部副主任。為解決爛秧問題,林權通過水秧、旱秧、濕潤秧不同育秧方法的對比研究,肯定了濕潤秧對培育壯秧和防止爛秧的良好作用,於1955、1966年編著出版《培育壯秧,防止爛秧》、《怎樣培育壯秧》兩書。林權重視水稻良種選育,採用系統選擇法,從早稻“南特號”中選育出“福早稻一號”、“福早稻三號”等良種。1957年,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196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擔任省農科院農藝系主任。1963年,林權選育出福建省第一個具有早熟、耐肥、抗倒、抗稻瘟病能力強諸特點的矮稈良種“福矮早20號”,推廣至江蘇、浙江、上海等省市,種植面積達一百多萬畝,並撰寫《作物育種技術講話》11講。同年11月,被國務院選派支援馬里共和國,安排1400多畝示範田種植水稻,培訓學員,提高當地農民技術水準,得到友邦好評。1965年歸國,繼續埋頭選育早稻矮稈良種工作。“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仍選育成功早稻良種“福矮早八號”、“福矮早九號”、“福矮早十號”。1971年起,下放寧化縣幾年,努力完成“溪選四號”、“科六早二號”、“安陸早”等早稻良種的培育。省農業科學院恢復後,林權任副院長、稻麥研究所所長兼書記,參與編寫《中國水稻栽培學》。1978年,赴日本考察現代農業。1980年,前往菲律賓、印度、尼泊爾、泰國考察水稻生產和科研。回國後,向國務院提出農業現代化建議。
王一平
王一平(1919~1985年),閩侯縣(今福州市區)人。民國27年(1938年)0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中共閩江工委統戰部部長,閩東特派員,基本地區委員會秘書長,中共閩贛邊地委書記,閩贛邊遊擊縱隊政委,中共閩浙贛省委(區黨委)常委、宣傳部長等職。1949年09月後,歷任中共福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中共福建省監察委員會秘書長、福州市副市長,中共福州市委代書記、書記、書記處書記,並兼任福州市勞動大學校長。“文化大革命”初期受迫害;七十年代初,任省革命委員會民事組副組長、省知識青年辦公室主任。1975年後,歷任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文教辦副主任、主任,省委宣傳部顧問等職,享受副省級待遇。當選為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後病逝于福州。
陳仰曾
陳仰曾(1919~1994年),福清縣人。早年就讀於福建省立師範學校,畢業後回福清任教。擔任過福清縣裏美小學、民眾學校校長。民國29年(1940年),赴印尼謀生,被推為萬隆玉融公會、清華學校複校委員會委員。民國38年,擔任玉融公會常委兼清華學校董事長、萬隆中華總會理事。1952年,回國參加建設,加入中國民主同盟。先後擔任福建華僑投資公司常務董事、經理,福州市歸國華僑聯合會副主席,福建省歸國華僑聯合會第四、五屆副主席,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第五、六、七屆執行委員,福建省民主青年聯合會常委,政協福州市常委;政協福建省第二、三屆委員,第四屆常委兼副秘書長,第五、六、七屆副主席。
蕭光琰
蕭光琰(1920~1968年),閩侯縣(今福州市區)人。早年負笈美國。民國31年(1942年),畢業於玻摩那大學化學系,轉入芝加哥大學物理化學專業深造。民國34年,獲物理化學博士學位,任該校研究員,並任美孚石油公司研究化學師。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幾經周折,回到祖國。1951年,任中國科學院工業化學研究所研究員。不久,調到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開展葉岩油裂化催化劑氮中毒的基礎研究,並結合中國石油二次加工進行矽酸鋁裂化催化劑的研究,成為新中國最早從事石油化學研究的科學家之一。隨著大慶等油田的發現,為了打破外國的技術與原材料的封鎖,光琰在金屬酸性催化劑雙重性的研究上碩果累累。“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致死。
薛攀達
薛攀達(1920~1981年),福清縣人。民國34年(1945年)07月,畢業于福建協和大學化學系。隨後在福州格致中學任教。1950年08月,在福州英華中學、福建師範學院附屬中學任教。由於攀達的教學成果顯著,1955年,福建師院組成科研工作組舉行兩次觀摩教學活動,受到省、市教育廳(局)領導和市各中學化學教師的一致肯定。1956年,被評為全省第一位中學化學科一級教師。翌年03月,出席省先進教育工作者代表大會,被選為全國優秀教師代表會議的代表。長期擔任化學組組長、教導處副主任等職。攀達的教學特色是:教學目的性明確、系統性強、科學性嚴密;直觀教具的運用有創造性,說服力強;採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啟發學生思維活動,發展學生智力;注意理論聯繫實際,貫徹基本生產技術教育。攀達重視實驗教學,認為:“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一動,學化學而不動手做實驗,等於沒有學”。連任福建省第一屆至第五屆人大代表,並擔任省化學化工學會副理事長。逝世後被追認為中共黨員,骨灰安放在福州文林山革命公墓。
洪深
洪深(1920~1984年),藝名洪細妹,閩侯縣荊溪鎮洽浦村人。十歲進入福州“賽天然”戲班,先習青衣,再學武生,後改學須生。先後師從著名閩劇花旦黃銘卿、閩劇名演員張水官。洪深苦練瓦罐吊嗓法,練就洪亮、悠揚的“金嗓子”,在演唱中善於博採眾長,注重聲、字、情和高、中、低音的和諧運用,創造出新的板式和唱腔,形成獨特的演唱風格,是閩劇界有獨特藝術風格的演員之一。扮演《白毛女》中楊白勞、《海上漁歌》中老漁翁和《陳若霖斬皇子》中陳若霖,深得好評。1956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195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79年,被評為福建省勞動模範。歷任福建省閩劇實驗劇團副團長、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福建省戲劇家分會副主席、福建省音樂家協會會員、福建省文聯委員、福建省第五屆人大代表。
林壽煁
林壽煁(1920~1986年),閩侯縣(今福州市區)人,出身于雕刻壽山石的藝人世家。1954年,發起成立福州市第一個壽山石雕合作小組。同年,雕成《八鵝八燕筆筒》,在蘇聯、東歐各國巡展後,作品被蘇聯普希金造型藝術博物館收藏。石雕《十三鵝十二燕筆筒》參加省民間美術觀摩展覽,獲一等獎,作品由省博物館收藏。1957年,雕刻《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花盆送埃及展出。同年,福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名藝人稱號,調市工藝美術研究所從事專業創作。1958年,創作的《荷花盂》獲得省工藝美術新產品展個人創作獎。同年,首創壽山石與漆品結合的鑲嵌法,所作鑲嵌花鳥掛聯陳設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成為福建工藝美術品的代表作之一。60年代,壽煁創作的牛角透雕《柳蟬》被拍攝成藝術紀錄片。石雕《群仙祝壽》獲省藝術創作獎。《稻香千里》被省手工業管理局工藝美術館收藏,視為“鎮館之寶”。1975年,為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40周年,壽煁參加《長征組雕》五人創作小組。所創作的《遵義》,為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收藏。1978年,由《荷葉金魚筆洗》等10件作品組成的文房用具,古雅精美,獲省第二屆工藝美術藝人作品觀摩展覽“創新獎”。次年04月,獲工藝美術師稱號。1982年,創作“九龍石章”,得“創新獎”。1984年,創作“田黃”薄意《柳鵝》、《歲寒三友》和《秋山行旅》三件套作品,獲全國工藝美術“百花獎”的最高獎“金杯獎”。
李銘玉
李銘玉(1920~1991年),原名寶祥,滿族,長樂縣人。10歲被賣入福州協民社閩劇班當學徒,藝名銘玉。師從葉開發學文戲,從名武生陳春軒學武藝。先學旦角,後改生行。民國24年(1935年),轉入閩劇三賽樂戲班,向張江水學小生。在《梁天來》劇中飾蘇佩之,嶄露頭角。與林芝芳同台配戲,演出《藺相如》、《竇氏女》、《珍珠衫》等,成為閩劇著名小生。民國30年,入舊賽樂閩班,任主角。銘玉扮相俊雅,科套臺步美觀大方,水袖工夫洗煉乾淨,被譽為風流小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為福建省閩劇團實驗劇團主要演員。1954年,參加華東區首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在《荔枝換絳桃》中扮演艾敬郎,獲一等獎。1956年,參加中國民主同盟,後任民盟福州市委常委。銘玉先後在四五十個劇碼中飾演小生,主演角色有《西廂記》中的張生、《桃花扇》中的侯朝宗、《信陵君》中的信陵君、《荊軻刺秦王》中的荊軻、《追魚》中的張珍、《紫玉釵》中的李益、《臥薪嚐膽》中的勾踐、《春香傳》中的李夢龍等。70年代以後,在現代戲中扮演《紅燈記》中的李玉和、《沙家浜》中的刁德一、《江姐》中的甫志高。198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省閩劇實驗團副團長、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省文聯理事、省劇協理事,福州市政協第一、二屆委員,省人大代表等職務。
陳懷皚
陳懷皚(1920~1994年),原姓鄭,名衍賢,長樂縣首占人,生於福州。民國30年(1941年),考入重慶國立戲劇專科學校。民國33年畢業留校,任演出總幹事。民國37年,應張駿祥之邀,參加香港永華影業公司拍攝影片《火葬》,任副導演。同年10月,赴冀中解放區,後調華北大學文藝學院第三文工團,任戲劇隊長。翌年,調文化部電影局工作。1950年,任影片《陝北牧歌》副導演。翌年,調入北京電影學校表演系任教。1953年,任電影演員、劇團導演。1957年起,擔任北京電影製片廠導演,執導過20餘部電影。懷皚治藝嚴謹,敢於探索創新,所拍影片多熱情奔放,淳厚中見細膩,古樸中蘊神奇。執導的影片《楊門女將》獲1961年第一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戲曲片獎。1979年後,任北京電影製片廠藝術委員會秘書長,執導的《鐵弓緣》獲1980年第三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戲曲片獎。懷皚曾任中國電影家協會理事、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受其影響,子凱歌成為新一代傑出導演。
鄭貽進
鄭貽進(1921~1946年),筆名倉夷,生於新加坡,祖籍福清縣漁溪鎮。民國25年(1936年),考入華僑中學。次年,回國抗戰,輾轉于南京、上海、武漢等地,考入山西民族革命大學。民國28年,到晉察冀抗日根據地,任《救國報》和民族革命通訊社記者。次年冬,加入中國共產黨。民國30年,轉任《晉察冀日報》和新華社晉察冀總分社記者。足跡踏遍晉察冀邊區,經常在槍林彈雨中採訪,熱情謳歌抗日軍民及解放區的生活,無情鞭撻日本侵略軍的滔天罪行,成為邊區深受讀者愛戴的優秀記者。民國35年,被選為察省人民代表,任新華總社特派記者。同年02月,奉派到北平(北京)擔任記者,衝破國民黨特務的種種障礙,勝利完成採訪任務。由於國民黨撕毀停戰協議,封閉新華社北平分社及七十多家報刊,貽進被迫從北平撤回張家口。07月,美國海軍陸戰隊向中國冀東解放區安平鎮發動武裝進攻,還造謠“解放軍攻擊美軍”。為了弄清真相,貽進奉命於08月08日由張家口乘機去北平採訪。途經大同時,被國民黨軍警特務綁架、秘密殺害於大同縣黨留村。著有新聞通訊集《幸福》。
陳捷先
陳捷先(1921~1982年),閩侯縣(今福州市區)人。早年就讀於上海同德醫學院、德國醫學院。民國35年(1946年),畢業於福建省立醫學院。曾在福建協和醫院、齊魯大學醫學院任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協和醫院、福建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內科主治醫師。50年代,發表《用骨髓輸注療法治療粒細胞減少症》等多篇論文。1956年,被評為省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195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60年代初,捷先選定紅細胞內游離原紫質(原卟啉)研究課題,建立分光光度微量測定法,確定中國人和紅細胞游離原紫質正常值的資料,達到國際先進水準。隨後,建立紅細胞游離原卟啉全血測定簡化法,進行多種血液病原卟啉研究,發表研究論文14篇,闡明各種貧血的發病機理。1973年起,捷先對三尖杉酯堿治療白血病進行臨床研究。上述兩項研究成果分獲1978年全國醫藥衛生科學大會、全國科學大會科研成果獎,同時捷先被評為全國科學大會、全國醫藥衛生科學大會先進工作者。捷先探討急性白血病的分型,及預後的關係作了研究,獲得福建省重大科技成果四等獎;最早在國內用大劑量環磷醯胺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取得一定療效,論文受到血液學界的重視。捷先結合中醫原理,採用有效措施,使白血病的緩解率大為提高。1980年,受衛生部委託,舉辦全國性血液病進修班。1981年,赴美國交流考察,論文和學術報告受到好評。後任協和醫院主任醫師,福建醫學院內科學教授、院學術委員會委員,中華血液學會常務委員、《中華血液學》雜誌編委、《中華內科》雜誌編委、福建省第二屆科協常委、中華醫學會福建分會常務理事、內科學會副主任委員、《福建醫藥》雜誌編委會副主任委員和美國密執根州立大學醫學院客座教授。捷先從醫執教三十餘年,發表論文八十多篇,著有《骨髓檢查手冊》和《臨床血液病學》,還主編11期福建《血液學資料》。
嚴孝章
嚴孝章(1921~1986年),閩侯縣(今福州市區)陽岐村人。民國31年(1942年),復旦大學土木工程系畢業後,投筆從戎,入軍事委員會戰地服務團受訓,參加駐印遠征軍,任新三十八師上尉,轉戰印緬戰區前線。抗日戰爭勝利後,任新三十師編譯室主任。民國35年春,隨軍赴東北。翌年,主持長春城防工事的構築。民國38年02月,奉命籌畫台、澎防禦工事。1952年,任臺灣“國防部軍事工程委員會”陸軍工程處處長,後入美國兵工學校、哈佛大學高級企業管理研究班進修。不久,調任陸軍工兵學校建築系主任教官。1957年05月,以陸軍上校退役,調任臺灣“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工程組組長,完成“榮民總醫院”及臺灣中部東西橫貫公路工程。1959年06月01日,任該委員會“榮民工程事業管理處”處長。在任職的27年間,完成臺灣北部、南部東西橫貫公路、曾文水庫、台中港、蘇澳港、北回鐵路、南北高速公路、核電廠、大鋼廠、大造船廠、高雄港過港隧道、明湖抽蓄水力發電計畫、翡翠水庫等著名的大規模工程。1965年,孝章在東南亞、中東、非洲、北美洲等地承接各類工程。1977年,當選為臺灣“國民黨中央委員”,並當選為“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理事長”、“中國工程師學會理事長”、“復旦大學同學會會長”、“哈佛大學同學會會長”。1981年,兼任臺灣棒球隊理事長。後病逝於奧地利。著有《風雨同舟》、《在艱彌厲》、《繼往開來》等書。
蔣一葦
蔣一葦(1921~1993年),閩侯縣(今福州市區)人。廣西大學肄業。民國37年(1948年),參加中國共產黨,曾任重慶《科學與生活》、《徬徨》雜誌主編,中共重慶市委地下機關報《挺進報》編輯,《挺進報》特支宣傳委員,在白色恐怖下同國民黨反動派進行英勇鬥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到北京任科學技術出版社社長兼主編,後兼任第一機械工業部政策研究室主任。1978年後,調入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歷任副所長、所長、顧問、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一、二屆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兼職教授,並兼經濟管理出版社社長。一葦深入研究經濟體制改革基本理論,特別是企業改革和企業管理理論。所著《企業本位論》、《職工主體論》、《經濟民主論》等,在理論上獨樹一幟,對中國經濟體制改革起著推動作用。《企業本位論》曾獲1984年孫冶方經濟科學論文獎。一葦的建議,如:在首鋼實行上繳利潤遞增包乾、在重慶進行中心城市綜合改革試點等,都先後被國務院採納實施,收到成效。一葦曾任第七屆全國人大代表。
陳振先
陳振先(1922~1947年),別名拓夫,福清縣人。民國24年(1935年),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翌年,轉為中國共產黨員。民國26年,入福清私立明義中學,參與組織“原野”讀書會,出版《原野》半月刊,宣傳抗日。初中畢業後,參加福清抗日遊擊隊。民國30年08月,隨遊擊隊在長樂琅尾伏擊日軍,戰鬥中奮勇殺敵,獲銀質榮譽獎章。09月,經中共閩中地下組織安排,進入內遷沙縣的省立第一中學,通過讀書會和文藝研究會宣傳中共抗日主張,抨擊時弊。後因組織學生運動,引起當局注意,離開沙縣,返福清繼續開展活動。抗日戰爭勝利,奉命到福州從事地下活動,在進步學生中發展黨員,設立秘密據點。民國34年12月,任中共福州第二市委書記。此後,歷任中共閩中地委委員、宣傳部長,福(清)長(樂)平(潭)縣委書記等職。振先身患肺病,仍堅持工作,深入福清龍田、高山一帶領導“江德暴動”。民國36年04月,國民黨派兵“進剿”,遊擊隊奉命轉移,與保安隊在野馬嶼相遇,展開激烈戰鬥,遊擊隊傷亡慘重。振先到福州向中共福建省委領導彙報。05月,由於叛徒出賣,在福州被捕入獄,受盡嚴刑,忠貞不屈。在被國民黨保安司令部押往福清處決途中,以脫逃不成,被開槍擊中心胸而犧牲。
孫道華
孫道華(1922~1948年),化名朱學文,閩侯縣(今福州市區)人。民國24年(1935年),入英華中學。民國28年,閩海時局緊張,隨校遷往順昌縣洋口,受同學簡印泉等人的啟發,參加校內抗日民主活動。民國2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不久,擔任中共英華特支委員。民國31年,任特支書記。民國32年,赴羅源中學任教,組織師生開展抗日救亡活動。次年夏,輾轉永安縣任郵局職員,與福建農學院中共地下組織取得聯繫,繼續從事學生運動。抗日戰爭勝利後,回福州倉山泛船浦郵局工作,與李鐵取得聯繫。不久,農學院遷回福州,成立中共特別支部,道華任書記,通過各種關係在倉山建立了幾處秘密據點。12月底,中共福建省委決定成立中共福州第一市委,道華擔任市委委員。次年04月,接任福州第一市委書記。道華深入福州郊區發展黨員,建立中共北門總支,領導福州各大中學校的學生運動,並籌建郊區大、小北嶺遊擊武裝據點。民國32年12月,中共福建省委將福州第一市委改為福州市委,福清、平潭城工部組織歸福州市委領導,道華仍為市委書記。道華加強統戰工作,團結福州上層知識份子及民族資本家,共同反對國民黨反動統治。在民國37年春發生的“城工部事件”中被錯殺。1956年,為其平反昭雪,追認為革命烈士。
陳壽圖
陳壽圖(1922~1970年),又名紅紅,福清縣人。1949年底,參加減租反霸鬥爭。1950年,當選縣人民代表、農會委員。歷任鄉長、中共五龍鄉總支書記、海口區區委委員、城頭公社黨委委員、城頭公社公安特派員。“文化大革命”爆發後,不參加任何群眾組織,公開反對“造反派”組織向黨委、政府、公檢法機關奪權,反對採取軍管。1966年11月,壽圖在支左部隊舉辦的毛澤東思想學習班上,公開主張劉少奇和各省委書記均不能打倒。壽圖說:“二十多個省委書記都打倒,形勢不是大好!”壽圖發誓“文化大革命”不結束,就不參加工作。先後寫了《我的正確觀點》、《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論共產黨員修養〉是紅修養》、《給中共中央一封信》、《給毛主席的一封信》等文章,公開闡明“劉少奇是中共創始人之一,是個有高度馬列主義水準的革命家”、“鄧小平書記是有名的建國將領,貢獻很大,不應批判”,直指:“林彪在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靠奉承拍馬,騙取毛主席的信任,培養為接班人。他在中央搞宗派主義,奪取中央黨政軍三大權。”1968年12月07日,縣人民保衛組以“惡毒攻擊偉大領袖毛主席、攻擊林副主席、攻擊中央文革”的“現行反革命”罪名將壽圖刑事拘留。壽圖當場嚴正聲明:“我是共產黨員”,“我不是犯人”。在拘留證上簽注“反對軍管”!在獄中受到嚴刑拷打,仍然寫出《我有真理,必須堅持到底》、《我的觀點永遠不能改變》等文章,繼續揭露:“林彪在中共‘九大’搞宗派,壓倒一批老幹部,提拔一批不合格的人當中央委員”,“聶元梓、江青有什麼資格、有什麼功勞一下子就登臺拜帥呢?”還說:“他們可以殺我的頭,但殺不掉我的思想”、“就是死在監獄,也要堅持我的真理!”1970年02月27日,被冤殺。1979年03月,福清縣人民法院組織人員復查,宣佈無罪,召開萬人平反昭雪大會。1980年01月,追認陳壽圖為烈士。同月28日,中共福建省委追授予“模範共產黨員”稱號,並作出《關於開展學習和宣傳模範共產黨員陳壽圖烈士事蹟的決定》。
邱嶽峰
邱嶽峰(1922~1980年),又名呼生、歐陽月楓,閩侯縣(今福州市區)人,生於黑龍江省呼倫貝爾。早年就讀于北平外國語專科學校。民國31年(1942年),入天津天亞話劇團,從事戲劇演出活動。先後加入藝風劇團、天旅劇團、北平華聯劇社、興亞劇團、燕旅劇團、上海聯星劇團、上海演劇社、影人劇團等話劇團體,擔任演員、導演。曾導演過《夜半歌聲》、《秋海棠》等話劇。後組建天津國藝旅行劇團,任團長。民國38年,參加上海劇藝社。1950年,入上海電影製片廠譯製組任配音演員。30年中為二百多部外國影片的主要角色配音。主要有《簡愛》中的羅契斯特、《紅菱豔》中的萊蒙托夫、《員警與小偷》中的小偷、《大獨裁者》中的希特勒和理髮師、《凡爾杜先生》中的凡爾杜、《偉大的公民》中的卡爾塔紹夫、《科倫上尉》中的上尉、《安娜.卡列尼娜》中的主角等,給廣大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外,執導匈牙利影片《稱心如意》和日本電視劇《白衣少女》的譯製。並在影片《林則徐》、《傲蕾.一蘭》中扮演角色。
鄧昌國
鄧昌國(1923~1994年),閩侯縣(今福州市區)竹嶼人。鄧萃英四子。曾以第一名考入北平師範大學音樂專業,專攻小提琴演奏,畢業後應聘任北京大學音樂教師。民國36年(1947年),赴比利時入布魯塞爾皇家音樂學院就讀,並到德、法等國求教,同時精通英、法、葡、德、日、西等國語言。畢業後加盟盧森堡電臺管弦樂團,並到巴西費南德音樂學院執教。1957年,應邀回台,主持籌備臺灣音樂研究所,後任臺灣藝術館館長及藝術學校校長,創設美術及廣播電視兩科系;又任臺北市交響樂團團長兼指揮。1975年,被選派擔任在美國斯波坎舉辦的萬國博覽會“中國館”館長。回台後,出任臺灣“中國電視公司”副總經理、“中國文化學院”音樂研究所主任、“文化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創辦臺灣“中國青年音樂社”、“中華管弦樂團”、“臺北室內樂研究社”、“臺北歌劇研究社”、“臺灣電視公司交響樂團”、“臺北市立交響樂團”。退休後赴美定居。1988年,應中央交響樂團邀請,在北京音樂廳指揮交響樂演出。
陳可珠
陳可珠(1925~1949年),女,閩侯縣(今福州市區)馬尾快安村人。小學畢業後輟學。民國35年(1946年),到福州梅亭小學任教。次年,回馬尾君竹小學執教。同年04月,參加中國共產黨,以教師職業為掩護,利用假期先後在定安、曉澳建立秘密聯絡站,發展中共黨員。民國37年08月,任中共連江沿海工委委員。11月,任連江沿海遊擊隊政委,先後在定安、曉澳、道澳、東湖等村發動群眾,建立貧農團。民國38年01月,組建林(森)連(江)羅(源)三縣沿海貧農聯防委員會,會員近萬人,開闢遊擊根據地。同時,領導蛤埕二百多名工人要求增加工資的鬥爭,取得勝利。可珠還設立水陸秘密交通線,購運槍枝彈藥。國民黨當局加緊對定安地區的“清剿”,派連江保安團和海軍陸戰隊共二百人分水陸兩路夜襲定安。可珠利用夜幕設下巧計,使水陸兩路敵軍互相廝殺,兩個小時後,敵軍才知中計,遊擊隊已安然轉移。05月,可珠擔任中共連江縣委副書記。這時,人民解放軍先頭偵察隊已臨近連江山區,可珠與縣委其他領導派員潛入連江縣城搜集情報,率遊擊隊襲擊曉澳地主自衛團團部,繳獲槍枝彈藥、糧食和黃金等;鎮壓定安地區反革命分子,營救被捕戰友。06月,率遊擊隊打垮駐浦口、湖裏的國民黨連江保安中隊,迫使其縮回連江縣城。08月12日夜,遊擊隊轉移到才溪村時,遭國民黨一個團的伏擊,可珠為掩護戰友安全轉移,堅持戰鬥到第二天拂曉,彈盡被捕。可珠始終堅貞不屈,在連江縣城解放的前一天英勇就義。
陳篪
陳篪(1927~1978年),閩侯縣(今福州市區)螺洲人。陳體誠之子。民國37年(1948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留校任助教。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參加鋼鐵工業建設,先後任鞍山鋼鐵公司中心試驗室物理科科長、金屬實驗室主任。195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8年夏,調任冶金部鋼鐵研究院高溫合金研究室副主任、金屬物理室主任,從事高溫合金研究工作。1965年,參與揭開鎳三鋁高溫強度和範性的秘密,為強化鎳基高溫合金提供理論依據,提出進一步研究以鎳三鋁為基礎的高溫合金的設想。同年,當選為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文化大革命”中,備受迫害,失去科研條件。1972年初,陳箎帶領一個試驗小組,開始研究60年代國際上新興學科--斷裂力學,先後進行四十多項專題研究,寫出八十多篇學術論文和研究報告。翌年,陳箎寫的《鎳三鋁的蠕變及持久性能》學術論文,引起國際科技界的關注。1975年初秋,陳篪被確診為甲狀腺癌,並已擴散;陳箎以堅強的毅力寫出多篇具有國際水準的學術論文。翌年,完成九項研究成果。1977年,為了參加在加拿大舉行的國際斷裂會議,忍受巨痛,連續三個月,每天工作10多個小時,在斷裂力學科研領域中,找到以解析法分析裂紋擴展的規律,執筆寫了兩篇學術論文。重病中還整理出版《金屬斷裂研究文集》。直到去世前的一個星期,仍頑強堅持科研,被譽為“中國科技界鐵人”。
何正璋
何正璋(1927~1991年),閩侯縣人。民國34年(1945年)0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民國37年07月,畢業於南通學院,後到上海地下黨學委任華中口岸一分區交通站站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中共上海市委組織部幹部科幹事,上海國棉三廠黨支部委員、團支部書記、計畫科副科長、副總工程師兼技術監督科科長。上海紡織工業局技術處、染織處、生產技術處副處長、處長,上海市染織業同業公會公方副理事長。上海市紡織工業局與華東紡織管理局合併後,先後任技術處副處長、處長,上海紡織工程學會常務理事、理事長。1972年06月後,歷任上海市紡織工業局生產組負責人、副局長、黨組成員,上海紡織工程學會副秘書長、市經委副秘書長、上海技術局副局長、黨組副書記等職。1982年03月,任國家紡織工業部副部長、部黨組成員,並任第十八、十九屆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理事長、第一屆中國紡織工業勞動學會會長、中國第三屆科協委員、深圳華聯紡織集團公司董事長、紡織工業部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等職。
吳中孚
吳中孚(1927~1994年),閩侯縣(今福州市區)人。民國36年(1947年),考入福建農學院植物病蟲害系,參加進步學生活動。福州解放,被選為農學院院務委員和青年團支部書記,參與接管農學院工作。1950年冬,參加鼓山鄉土改工作,被評為一等土地改革功臣。翌年,大學畢業,到龍岩農校任植保科主任、教務處副主任。195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8年,選派赴蘇聯國立莫斯科大學生物土壤系研修昆蟲生態和害蟲預測預報。1962年,獲副博士學位。回國後,到福建農學院任教。翌年,提出“防治水稻三化螟應由治螟蛾改為治蟻螟”建議,發表《關於使用六六六治螟工作中幾個問題的商榷》等在昆蟲生態學和農作物害蟲測報與防治方面有較深造詣的多篇論文,影響很大。1979年,《水稻螟蟲測報技術與防治策略改進研究》獲省科技成果三等獎,並越級評為教授。1981年05月,任福建農學院副院長。所撰《我國褐稻虱遷飛規律的闡明及其在預測預報中的應用研究》論文獲農業部科技改進一等獎。1983年,升任院長,參與“福建山區水稻中低產田配套增產技術研究”,該成果1986年獲國家農牧漁業部科技改進二等獎。1992年,享受國務院授予特殊津貼專家待遇。歷任中國植保學會理事、福建植保學會副理事長、福建農學會副會長、省科委福建省農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編著有《植物保護》、《農作物病蟲害數理統計測報BASIC程式庫》兩書,論文近50篇。
董行佶
董行佶(1929~1985年),原名邢佶,號家缽,閩侯縣(今福州市區)人,生於北平。民國36年(1947年),高中畢業後,先後參加天津新世紀劇藝社、天津實驗劇團、天津大陸劇團、北京民藝劇團等職業劇團演出。1951年,到北京人民藝術劇院任演員。1956年,獲全國第一屆話劇觀摩演出大會演員三等獎。1961年,受聘為中央戲劇學院臺詞教師。1963年,兼任北京藝術學校臺詞教師。在《蔡文姬》、《膽劍篇》、《武則天》等劇中塑造曹丕、伯嚭、唐高宗藝術形象,獲得好評。1965年,擔任導演,兼任北京廣播學院臺詞教師,還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演播廣播劇、長篇小說。1983年,在電影《廖仲愷》中飾廖仲愷,獲全國“金雞獎”最佳男主角獎。歷任北京“人藝”藝術委員會委員、全國戲劇家協會會員、北京劇協理事。
陳大鶤
陳大鶤(1930~1949年),長樂縣人。民國33年(1944年),進福州格致中學,參與組織學潮,反對國民黨的黑暗統治。民國36年06月,考入北京大學經濟系。不久,加入進步學術團體“十二月社”。年底,加入北大地下黨的週邊組織“民主青年聯盟”。民國37年01月,奉命返回長樂參加家鄉的解放鬥爭。同年夏天,組織派大鶤前往設在長樂山區的福(清)、長(樂)、林(森)中心縣委工作。同年10月,參加中國共產黨,後任中心縣委組織部長。這時“城工部事件”已發生,組織關係被切斷,大鶤只好堅持獨立作戰,積極發動群眾,組織武裝隊伍,加緊對敵武裝鬥爭。民國38年03月08日,與林坡在執行任務中被捕,受嚴刑拷打,但大鶤堅貞不屈。翌晨,被押至江田沙灘活埋。
強曲曲
強曲曲(1931~1992年),閩侯縣人。十四歲到福州聚春園學藝。四年後出師,留店擔任廚師。1957年,到福州旅社飲食部主廚。1959年,中共八屆七中全會在上海舉行,曲曲應召到上海飯店主廚,所燒閩菜受到與會代表歡迎。1964年,廣東省在廣州南園酒家組建廣州、潮州、福州三菜館,特邀曲曲赴廣州,主持福州館廚務,烹調聚春園特色菜“佛跳牆”,受到讚譽。1966年,回福州旅社主廚。1979年,被福建省商業廳評為特一級廚師。1983年,商業部舉辦全國名廚師烹飪表演鑒定會,曲曲烹調的“荷包魚翅”、“龍身鳳片蝦”、“靈芝戀玉蟬”、“包心魚丸”等菜肴得到評委好評。曲曲與強木根被評上全國十位最佳廚師,烹飪界譽為“閩菜雙強”。1984年06月,曲曲任福州旅社飲食部主任。並當選為福建省烹飪協會常務理事、省政協委員,被評為福州市勞動模範,並榮獲福建省“五一”勞動獎章。後任福州大酒家“雙強酒樓”副經理,曲曲參與編寫有《中國菜譜.福建》、《中國小吃.福建風味》、《中國名菜譜.福州分冊》等書。
林娜
林娜(1931~1994年),林森嗣長孫女,生於北平。1953年,福州大學化學系畢業後,分配揚州財經學院任教。翌年09月,調中國科學出版社,從事化學圖書編輯工作,歷任助理編輯、編輯、副編審。先後編輯出版圖書一百二十多種,並經營六種期刊。所責編的《中醫腫瘤學》被衛生部列為重點書目。與人合編的《化學元素週期律的形成和發展》,獲新長征科普作品二等獎。1977年11月,在編輯《化學發展簡史》中,帶病參加審稿會,確診晚期癌變,手術中發現癌細胞擴散。1979年03月,以生命時間不多,執意要求繼續工作,重新回到編輯室,另還面對癱瘓在床的丈夫需照料。1982年起,連續四年被評為先進工作者至退休。08年間,共編書三十餘部五百多萬字,被譽為“科技出版界的鐵人”。1984年03月12日《光明日報》報導她“把自己的寶貴年華獻給科技出版事業”的事蹟。1987年,林娜當選為全國政協第七屆委員。1993年03月,再次當選為全國政協八屆委員,並擔任婦女青年委員會委員。
杜鳳瑞
杜鳳瑞(1933~1958年),河南省方城縣楊樓鎮人,生於貧農家庭。十五歲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入伍後歷任通訊員、司號員、班長等職務,參加渡江戰役、雲南剿匪鬥爭,戰鬥中榮獲二等功。1950年12月,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1952年03月,被選送進入空軍預備學校,後轉到空軍航空學校,首批獲准單人飛行。1955年夏,分配到航空兵第十四師四十二團一大隊任飛行員。次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8年夏,奉命調防福建。10月10日,臺灣國民黨空軍六架F-86型飛機竄犯福清龍田上空,解放軍空軍八架飛機起飛迎擊。激烈空戰中,為掩護戰友,保證戰鬥的勝利,鳳瑞駕駛長機中隊四號機沖入國民黨機群,勇猛衝殺,接連擊落敵機兩架。鳳瑞所駕駛的飛機也被擊中,失去操縱,被迫跳傘,遭敵機射擊而犧牲。同年11月,空軍政治部追記一等功。1964年07月,鳳瑞生前所在的大隊被命名為“杜鳳瑞大隊”。
劉麗琳
劉麗琳(1933~1988年),女,閩侯縣(今福州市區)人。1950年,入齊魯大學藥學系藥學專業攻讀。1954年畢業,分配到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藥學系任有機化學助教。1966年夏,“文化大革命”開始,麗琳閉門讀書,翻譯藥學文獻。70年代初,投入抗真菌藥--秦皮乙素的研究,於1975年底研製成功。此後,連續研製成功快速診斷試劑異硫氰酸螢光素、治療白內障藥“治障靈”、抗腫瘤藥三氮烯類化合物和降血脂黃酮醇類系列化合物,獲副教授職稱。1979年,攻下酮康唑化合物和側鏈結合難關,解決南疆將士急需的治癬良藥。1984年08月,研製成功皮癬特效藥酮康唑,獲得全軍科技進步二等獎。1986年經過改良,複方酮康唑及肟康唑等抗真菌外用藥霜相繼問世。在開展藥物研究開發的同時,研製出蠶的SM-1誘導劑,有效地縮短三眼蠶生長期,且能防治蠶病,提高蠶絲產量和品質,獲國家科技發明二等獎、全軍科技進步一等獎。麗琳被選為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先後榮獲中國人民解放軍英模代表、三八紅旗手、優秀教育工作者等稱號,並榮立二、三等功各一次。1986年11月,任藥學系主任兼有機化學教研室主任,被評為教授。歷任中國藥物學會藥物化學委員會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生物科學部委員、全軍中藥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職。
江禮銀
江禮銀(1933~1993年),閩侯縣(今福州市區)人。1956年,參加鐵路工作,後任杭州鐵路分局閘口機務段司機長。1960年0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4年,調任福州鐵路分局福州機務段司機長。1966年參加“文化大革命”。翌年03月,成為福建省革命委員會籌備組成員。1968年05月,任福州鐵路分局革命委員會副主任。08月,為福建省革命委員會委員,並擔任派駐福建醫學院“工人宣傳隊”隊長。1975年02月,任中共福建省委常委、省委書記。並當選為中共第九、十、十一屆中央委員,第四、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江青集團被粉碎後,禮銀受到審查。1979年04月,調任浦城縣委常委、革委會副主任。1980年07月,回鐵路部門工作,任襄樊分局副局長。1985年01月,中共鐵道部黨委因其在“文化大革命”中的表現,決定給予開除黨籍、免除職務處分。
余養金
余養金(1939~1970年),羅源縣人。1959年03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60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在福鼎縣桐山跳入水中救出失足落水的糧站職工小孩。1962年,跳進深潭救出溺水的戰友朱國璋。1964年夏,擔任副排長時,某國防工地失火,養金冒險搶出倉庫內一箱炸葯,避免了一場傷亡事故。1965年和1966年,養金先後兩次用自身掩護在投彈中遇險的新戰士。1967年,在戰備施工中,一塊二百多斤重的石頭突然滾向人群,養金用身體頂住大石,保護施工戰友,自己身負重傷。1969年,養金提升為連長、連黨支部書記。在職期間,先後兩次榮立三等功,五次被評為五好戰士,兩次受團嘉獎,一次被評為生產標兵。1970年12月28日,養金率全連戰士在太姥山進行手榴彈實彈投擲訓練,戰士不慎將拉弦後的手榴彈失落在腳跟前,養金用身體護住戰士李忠山,自己被手榴彈片擊中十八處,當場犧牲。1971年,部隊黨委決定在全師開展學習余養金英勇事蹟活動。同年03月13日,福州軍區追記養金一等功。
魏忠義
魏忠義(1942~1967年),福清縣三山鎮王滿村人。1960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連續三年被評為“五好戰士”。196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後任福建前線部隊某部排長。1967年05月23日,執行支左軍訓任務,率領九龍江河道疏浚工程處民兵營的民兵,到野外進行手榴彈實彈投擲訓練。訓練中,民兵承官大失手,把引爆的手榴彈掉在掩體右側處。官大慌忙躍出掩體往左邊山坡跑,身體暴露在手榴彈有效殺傷圈內。忠義不顧個人安危,從掩體左側躍起,急轉身猛伸手把官大絆倒,並以自己身體掩護。刹那間,手榴彈爆炸,官大安然無恙,忠義後腦、頸部和背部受重傷,經搶救無效,光榮犧牲。龍海縣軍民舉行隆重追悼大會,並征得部隊和家屬同意,將忠義遺體安葬于龍海縣石碼鎮附近的紫雲山。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三十一軍追認魏忠義烈士為一等功臣,福建軍區授予“支左愛民模範”的光榮稱號,並開展學習魏忠義活動。
馮依淼
馮依淼(1951~1989年),女,福州市人。1969年夏,到永安安砂鎮江坊村插隊勞動,後當民辦教師,多次被評為知識青年先進分子。1974年12月,“補員”回福州。先後當福州永茂隆商店營業員、德余商店管理員,多次被評為先進。1981年09月,入福州市工人業餘大學學習。1983年03月,任德餘糖煙酒副食品商店主任,加入中國共產黨。該店連年被評為福建省精神文明建設先進集體、省商業系統先進集體和福州市食品衛生先進單位。06月,當選為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1984年11月,歷任福州市副食品批發公司中心店副主任、主任。1986年06月,晉任福州市副食品公司副經理、黨委副書記。翌年,調任福州市東街口百貨大樓副總經理兼黨委副書記。不久,升總經理兼黨委書記。當選為第七屆全國人大代表。依淼改進分配制度,加強資金管理,進行聯營聯銷,採取一系列措施搞活經營。到1988年12月14日,該店年銷售額突破億元大關,跨入全國大型零售商店行列,是當年福建省上繳稅利最多的二十家企業中惟一的商業企業。1989年03月,獲《全國思想政治工作優秀企業》榮譽證書。依淼曾多次獲得福建省“五一”勞動獎章和福州市勞動模範稱號。1989年06月15日,因公出差永安市,在該市政府招待所與流竄盜竊犯搏鬥中慘遭殺害。中共福州市委追認為優秀共產黨員。1990年02月,全國婦女聯合會追認為全國“三八”紅旗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