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各地簡介 »

福州名人傳

作者:佚名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16日

 福州名人傳

王兆培

王兆培(1890~1989年),祖籍漳浦縣,生於漳州。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底,到廈門鼓浪嶼救世醫院學醫。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加入中國同盟會。宣統二年(1910年)八月,參與組織中國同盟會臺灣分會。宣統三年(1911年),回漳州參加光復漳州活動。年底,離漳來榕,重操醫業。民國元年(1912年)03月,到日本東京慈惠會醫學專門學校學醫,被選為“福建省留日學生同學會”會長。民國五年04月,獲醫學士學位後,在東京慈惠醫院、帝大醫院任醫師二年。民國七年,回國在福州定居。翌年05月,開設兆培醫院。民國16年底,任福州戒煙醫院院長。抗日戰爭爆發後,任防護團副團長,組織搶救受傷群眾。民國29年,兼任閩侯地方法院法醫師。民國30年,創辦合組醫院,增設時疫醫院,搶救患霍亂、鼠疫及腦炎病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被選為福州市人民代表。1950年01月,任福州市合組醫院管理委員會委員。翌年,任紅十字會福州市分會理事、中華醫學會福州分會理事。同年03月,加入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1952年01月,任大眾醫院院長。1957年,任紅十字會福州市分會副會長。1962年01月,當選為民革福州市委員會主任委員,連任福州市政協第三、四、五屆副主席。1980年,在第七屆福州市人民代表大會上當選為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同年04月,被選為民革福建省委副主任委員,後任民革中央顧問、監委等職。

 

龔少甫

龔少甫(1891~1913年),原名永圖,辛亥革命時改名龔永,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以幼童參加縣試,後入蒼霞中學讀法文。宣統元年(1909年),往廣州舅父魏瀚處,結識海軍界閩籍人士及革命志士。宣統三年(1911年)春,參加廣州黃花岡舉義失敗,避往青島。後往九江,結識林森等人,加入同盟會。辛亥武昌首義,九江回應,少甫任革命軍參議,隨林森聯絡黃鐘瑛等閩籍海軍人士,使海軍舉義成功,組成陸海軍聯合委員會,穩定辛亥革命大局。民國元年(1912年),南北和局告成,李烈鈞任江西都督,少甫隨軍入贛,任支隊長、副官長兼稽勳局局長。民國二年07月12日,李烈鈞舉兵湖口,組織“討袁軍”,少甫放棄出國留學機會,赴贛相助,以參議職參與軍事。戰事失利,率兩騎返榕圖再舉,被暗探偵知逮捕,追究“二次革命”事實,慷慨自承,痛斥袁世凱倒行逆施。終被李厚基槍殺於屏山之麓,被譽為“為國成仁之士”。民國六年,遷葬于福州洪塘。

 

陳博生

陳博生(1891~1957年),字淵泉,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早年赴日本留學,畢業于早稻田大學經濟系。辛亥革命後,在國會眾議院任秘書。民國七年(1918年),任北京《晨鐘報》編輯,負責國際新聞述評。同年12月,任《晨報》總編輯,與林仲易合辦《晨報.副刊》。民國17年06月,遊學歐洲,入英國倫敦政治學院進修。民國19年09月,被聘為《北平晨報》社長兼總主筆。民國25年05月,任中央通訊社東京特派員。抗日戰爭爆發後,應召回國,任中央社總編輯,並被選為國民參政會參政員。民國29年12月,改任《中央日報》(重慶版)社長兼主筆。兩年後仍任中央社總編輯。抗日戰爭勝利後,代表中央社參加在東京灣“米蘇裏”號軍艦上舉行的受降典禮。民國37年,當選為立法委員。民國38年,隨中央社撤往臺灣。翌年06月,辭去中央社總編輯職務。病逝後,臺灣新聞界曾專設“陳博生獎學金”,獎勵新聞界成績優秀的青年。

 

寶松

寶松(1891~1962年),俗名陳開熙,長樂縣人,生於福州。二十七歲出家,在鼓山湧泉寺受戒。先後任雪峰崇聖寺、檳城極樂寺及林陽寺住持。民國時期,福州名刹開元寺曾被作為監獄。民國30年(1941年),寶松向當局交涉收回重修,使古刹重光。民國36年11月,在開元寺藥師殿舊址創建福建佛教醫院。翌年,寶松為擴建開元寺和佛教醫院,遠渡南洋募化,先後住新加坡極樂寺念佛堂、馬來西亞明遠蓮社。1962年,移居錫怡保東蓮小築。同年07月29日子夜,發願祈禱世界和平,消滅核戰爭,率徒廣稀一起捨身自焚,獻身世界和平運動。1983年,海外居士出資,建寶松紀念堂于雪峰崇聖寺側,以資紀念。

 

朱紹良

朱紹良(1891~1963年),原名寶瑛,字一民。祖籍江蘇武進,生於侯官縣(今福州市區)北門錢塘巷,先後畢業于南京陸軍第四中學、日本振武學校。清宣統二年(1910年),在東京加入同盟會。回國參加辛亥武昌起義,旋入滬軍都督府任參謀。“二次革命”失敗後再度赴日。民國五年(1916年),畢業於日本士官學校第十一期炮兵科,回國參加護國軍,任軍校教官。次年冬,任黔軍總司令部參謀長;黔軍敗,經上海回福州,任皖系軍閥王永泉旅的炮兵營長。民國12年,隨孫中山在廣州任元帥府高級參謀。民國15年,任第十師師長,隨軍北伐,參加賀勝橋、汀泗橋戰役。翌年,調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行營參謀長,深得蔣介石信任。民國17年,被選為軍事委員會委員,任陸軍第八師師長,參加西征武漢之役。不久,任第六路總指揮,參加廣西、隴海戰鬥。同年11月,進攻蘇區,在閩贛邊境被紅軍擊敗,改任江西綏靖主任。民國21年,任湘鄂贛邊區“剿匪”總指揮、綏靖主任,兼西北“剿匪”軍第一路總指揮,多次“圍剿”中國工農紅軍。翌年,當選國民黨第五屆中央執行委員,任甘肅省主席。民國24年,升為二級上將。民國26年,任國民黨軍事委員會管理部部長,調任第三戰區中央作戰總司令部長官兼第九集團軍總司令,在上海與日軍作戰三個月。是年冬,奉調主持西北軍事,兼理甘肅省政。不久,任第八戰區司令官。民國28年,指揮甯綏前線作戰,取得綏西之捷。民國31年,蘇俄入侵新疆,造成民族糾紛,紹良四度赴新疆與盛世才協商採取有效措施。民國33年09月,任新疆省主席。民國35年,當選國民黨中央政治委員會委員,任副參謀總長;民國37年,任重慶綏靖公署主任。次年,任福州綏靖公署主任兼福建省主席。同年08月18日赴臺灣,任臺灣警備總司令。1950年,任臺灣國民黨“總統府”戰略顧問,授陸軍上將。次年改為“國策顧問”。72歲卒。

 

林植夫

林植夫(1891~1965年),原名葆騤,號翁康,侯官縣(今福州市區)人。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東渡日本,入成城中學。宣統元年(1909年)畢業後,考入第一高等學校預科學習。翌年,加入同盟會。宣統三年(1911年),轉入熊本第五高等學校讀工科。福州光復後,植夫任軍政府都督局行政科長。民國二年(1913年),以同盟會福建特派員身份發起成立“品學砥礪會”,提出“三禁”(禁嫖、禁賭、禁納妾)。民國五年,考入東京帝國大學農業部攻讀林學正科,創辦“丙辰學社”,提倡科學、教育救國。民國九年,畢業回國,在黑龍江、北京等地任過林業技師、農校教員。不久,往哈爾濱任《國際協報》主筆,到上海協辦《中華學藝》,發行《孤軍》雜誌,並編著、翻譯《林學淺說》、《林業大意》、《馬爾薩斯人口論》等書籍。民國14年,與何公敢等人發起組織“中國獨立青年党”,編輯《獨立青年》雜誌,提倡“剷除國賊,恢復國權,確立民治,保障民權”。民國16年04月,應陳銘樞之邀,加入國民黨,歷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政治部宣傳處少校股長、海軍陸戰隊第一獨立旅政治部主任、廣東省党部書記長。後到南昌陳銘樞“剿赤軍”右翼集團軍司令部任宣傳隊隊長。民國20年12月,在國民黨第四屆全國代表會議上,聯合80多位代表提出《收復失地案》,強烈要求抗戰。翌年,爆發“一.二八”淞滬抗戰,植夫加入“上海各團體救國聯合會”,赴前線救護抗日將士。不久,任南京軍事委員會政訓處上校設計委員。年底,辭職回福州,任私立福建學院院長。“福建事變”時,任人民革命政府文化委員兼省公路局局長,參與組織“生產人民黨”。“閩變”失敗後,避居香港,與李濟深、陳銘樞等發起組織“中華民族革命大同盟”,任政治委員會書記。民國27年春,到江西南昌參加新四軍,任軍部秘書,後任政治部敵工部部長。民國30年01月,“皖南事變”中被俘,囚禁于上饒集中營。植夫拒絕“悔過”,被視為“頑固分子”,關押五年,經組織營救出獄返榕。民國36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發起成立“民盟”福建支部。翌年,蔣介石下令取締“民盟”,植夫再度赴港避居。福州解放後,任“民盟”福建支部臨時工作委員會主委。1950年,當選為省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代表,出任省人民政府委員兼農林廳廳長。1954年後,連任第二、三、四屆全國政協委員。1955年當選為省人大代表,任省政協副主席、民盟中央委員,還連任民盟福建省委員會第一、二、三、四屆主任委員。

 

鄭貞文

鄭貞文(1891~1969年),一名幼坡,字心南,晚號經余老人、龍山硯叟,長樂縣人,生於閩縣(今福州市區)龍山巷。12歲考取福州府學生員。15歲赴日,先後就讀于日本弘文學院普通科、正則英語補習學校、東京第一高等學校預科、仙台第二高等學校本科。清宣統元年(1909年),加入中國同盟會。辛亥武昌起義後回福州,出任福建政務院教育司科長。民國元年(1912年)04月,改任視學官,往南洋視察華僑教育。翌年03月,任福建高等學堂教務長;08月,再度赴日,入東京帝國大學攻讀化學,參加留日學生創辦的“丙辰學社”,創辦《學藝》雜誌。民國七年,畢業回國,在上海商務印書館編譯所任理化部部長,主編《化學實驗教程》、《少年自然科學叢書》、《有機化學概要》、《自然科學辭典》、《英漢綜合字典》等書;並將日文版《化學本論》、英文版《原子說發凡》譯成中文出版。貞文編著的化學教科書被作為初、高中教材沿用達30餘年。貞文根據化學元素的族類歸屬,按照中國文字的形聲特點,以及偏旁部首,寫成《化學命名原則》一百三十多條。民國09年12月,應陳嘉庚邀請,參加籌辦廈門大學,並任教授兼教務長半年多。民國16年以後,曾給郭沫若生活上、經濟上多方支持。民國17年03月,貞文偕同張元濟、鄭振鐸等代表“中華學藝社”赴日,訪求中國散佚在日本的孤本、善本古籍數十部,攝影帶回,交商務印書館影印出版。民國21年夏,任福建省教育廳廳長,任內籌辦省立師範專科學校、福建農學院、醫學院和國立音樂專科學校,創設科學館,在全省各縣建立民眾教育館,在中、小學普遍設立音樂、國畫、體育、勞動等課程,實行中學畢業會考制度,設清寒優秀生獎學金和小學教師進修獎學金,主持續成《福建通志》,編成《閩賢事略初稿》;籌款重修于山戚公祠抗倭古跡“平遠台”等。同時,加入中國國民黨,任三青團福建省支團部常務監察,執行國民黨黨化教育。民國33年,應陳儀之邀到重慶,任國民政府黨政考核委員會第一室主任。後患病辭職回閩,掛福建省政府顧問空銜,賦閑在家。1953年,受聘為福建省文史研究館館員。1956年,任福建省政協委員。1965年,當選為福建歷史學會理事。晚年從事文史編寫,有《鄭成功年譜》、《金門小志》、《紅樓夢詩文譯注》(均未刊)等。

 

唐鉞

唐鉞(1891~1987年),原名柏丸,字擘黃,侯官縣(今閩侯縣)垚沙村人。早年入英華書院等校學習。民國三年(1914年)秋,由清華大學派赴美國康奈爾大學心理系學習。畢業後在美國哈佛大學研究院哲學部心理系深造。民國九年,獲博士學位。次年歸國,歷任北京大學哲學系和清華大學心理系教授、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所第一任所長,兼任上海商務印書館哲學教育部主任編輯、大學叢書委員會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清華大學心理系任教授。1952年,任北京大學哲學系心理專業教授,兼普通心理學教研室主任,中國心理學會第一、二屆理事,北京心理學會理事長、《心理學報》編委。唐鉞主張以辯證唯物論與歷史唯物論去發現和認識心理活動的規律,反對用哲學代替心理學研究。60年代初,開設西方心理學史課,自編講義《西方心理學史綱》。歷任北京大學心理學教授、《中國大百科全書》心理學編委顧問、北京心理學會名譽理事長、北京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一級教授。先後編譯詹姆士的《心理學原理》、《宗教經驗之種種》,蘭德彙編的《西方心理學家文選》、蒲賴爾的《幼兒的感覺與意志》,以及康得的《道德形上學探本》、約翰.穆勒的《功用主義》等專著。唐鉞在先秦諸子研究方面,有不少獨到見解,著有《國故新探》、《修辭格》、《尹文和尹文子》、《陽燧取火與方諸取水》,以及《論道教何以托始於老子》等專著或研究論文。唐鉞是全國政協第二、三、四、五、六屆委員。

 

 

林祥謙

林祥謙(1892~1923年),原名元德,字祥謙,以字行,閩縣(今閩侯縣)尚幹鄉人。十七歲,進馬尾造船廠當學徒。清宣統三年(1911年),到漢口進京漢鐵路江岸機器廠當鉗工。民國10年(1921年)冬,積極參與籌組江岸工人俱樂部。翌年,俱樂部成立,祥謙當選為幹事,領導工人向路局進行交涉和鬥爭,取消對工人任意罰款等規定。同年夏,祥謙加入中國共產黨。10月,江岸京漢鐵路工會成立,被選為工會委員;不久,當選為江岸分工會委員長。民國12年02月01日,京漢鐵路總工會在鄭州隆重舉行成立大會,鄭州警察局派出大批軍警強行攔阻,林祥謙等率隊沖入會場,京漢鐵路總工會宣告正式成立。當天下午,反動軍警佔領總工會會所,包圍和監視代表們的住處。當晚,總工會召集各分會負責人秘密會議,決定實行全路總同盟罷工,一切公開活動由江岸分工會出面,祥謙被推為江岸地區罷工總負責人。02日,江岸分工會召開會員大會,揭露軍閥迫害代表、破壞總工會成立的罪行。04日上午9時,祥謙接到總工會指示,立即下達罷工令。05日,湖北督軍蕭耀南指派參謀長張厚生帶軍警來到江岸,抓走司機和糾察團員五人,強迫升火開車,祥謙帶領兩千多名工人趕往營救。07日,張厚生約總工會的全權代表在工會會所等候談判,企圖把工會領導人一網打盡。祥謙請總工會負責人避開,由他和工人糾察團副團長曾玉良出面對付。結果曾玉良和三十多名鐵路工人壯烈犧牲,祥謙和六十余名工人被捕。當晚,敵人把祥謙捆綁在月臺的燈柱上。張厚生提著馬燈走到祥謙面前,說:“你現在惟一出路是下令工人趕快上工。”祥謙橫眉怒視,不予置理。張命劊子手向祥謙左肩上砍了一刀,問:“到底上不上工?”祥謙說:“上工要總工會下命令,我頭可斷,血可流,工不可複!”張命劊子手再砍一刀。祥謙血流如注,暈厥過去,醒來時使盡全身力氣,高聲痛駡敵人。張惱羞成怒,下令殺害祥謙。民國17年,祥謙妻子陳桂貞攜兒帶女護送烈士遺骨返鄉安葬。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人民政府將烈士遺骸遷葬于尚幹鄉枕峰山下。1958年,興建祥謙陵園,現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附:林開庚(1879~1923年),字孝先,連江縣琯頭拱嶼村人。自幼務農,後轉湖北京漢鐵路江岸車頭廠當驗車匠。民國11年(1922年),參加中共組織活動,在工人中傳播革命思想。民國12年,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時,是工人糾察隊骨幹之一。2月7日,軍閥吳佩孚派參謀長張厚生帶領全副武裝的軍警包圍江岸工會。開庚與糾察隊員守衛在工會門前,手執木棒、鐵棍,與反動軍警英勇搏鬥,開庚腦、胸中彈,後被槍殺。葬于連江琯頭秦川鯉石雲邊。1985年,連江縣人民政府在青芝寺立“二七烈士林開庚紀念碑”,建“浩然亭”紀念。

 

巴玉藻

巴玉藻(1892~1929年),字蘊華,內蒙古克什克騰旗人,生於江蘇鎮江。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考入江南水師學堂。宣統元年(1909年),選派留學英國,學習制造船炮。翌年,考入阿姆斯壯學院學機械工程,繼進維喀斯工廠實習。民國四年(1915年),奉命赴美深造,考入麻省理工學院航空工程系第二期,僅用九個月時間就修完全部課程,獲得航空工程學碩士學位,被美國通用飛機廠聘為總工程師;又被寇提司飛機廠聘為設計工程師。民國六年冬,回國創辦中國航空製造工業。翌年01月,在福州船政局成立飛機製造工程處,任主任(處長),負責飛機設計製造和教學;04月,創辦福州海軍飛潛學校。民國8年8月15日,製成中國第一架國產“甲型一號”雙桴雙翼水上教練機。翌年05月,製成國產“甲型二號”飛機;民國10年02月,製成國產“甲型三號”飛機,均試飛成功,得到民國大總統徐世昌通令嘉獎並晉升。民國11年01月,製成“乙型一號”雙桴雙翼水上飛機,孫中山接見慰勉。民國13年春,製成“海鷹一號”海岸巡邏機與“丙型一號”雙桴雙翼水上飛機。民國14年4月,“丙型二號”飛機製成。次年4月,製成“江鸛”水上教練機。民國16年,“江鳧”、“江鷺”教練機及“戊型”水上飛機又相繼製成。民國17年06月,“海鷹二號”製成後,奉派赴德國柏林參觀萬國航空展覽會。民國18年03月,回國後因日夜趕繪單翼飛機設計圖,患腦中毒病逝。

 

吳啟棋

吳啟棋(1892~1957年),閩縣(今福州市區)人。17歲入福建工藝傳習所為木雕技工。民國03年(1914年),與鄭立溪、陳春潤以熱水瓶軟木塞為原料,採用傳統浮雕、剪貼等技法,創作福州軟木畫,經過三年反復研試,成為獨特工藝品,遂在福州鼓樓總督後開設木畫店。其作品刻工精細,佈局合理,古樸典雅,富有詩情畫意。尤擅雕刻飛禽走獸、建築景物;更能在小木料上刻繪“八仙過海”、“呂布戲貂嬋”等人物,頗得工藝界讚譽。1953年,在福州西園村組織木畫生產小組,帶徒傳藝,培養出一批木畫技術高手。1956年,獲福州市名藝人榮譽稱號。

 

王冷齋

王冷齋(1892~1960年),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入福建陸軍小學堂,再入保定軍官學校第二期。民國六年(1917年)07月,參加討伐張勳;後在北京棄武從文,自辦“遠東通訊社”和《京津晚報》,因抨擊曹錕賄選總統,報社被封,逃往上海。民國24年,任北平市政府參事兼宣傳室主任。不久,接任宛平縣縣長。民國26年元旦,任河北省第三行政區督察專員兼宛平縣長。當時日軍駐華北特務機關企圖擴建兵營、機場,派員到縣府,要求按其圖紙辦理割讓土地手續,冷齋嚴辭拒絕。07月07日,在宛平東門外演習的日軍派三個軍曹,以日兵志村菊次郎失蹤為由,要求入城檢查,被守城軍警拒絕。冷齋由北平電話通知“各派代表三名到現場調查後再作處理”。深夜,日方再次脅迫冷齋,讓其進城檢查,冷齋正顏厲色拒絕。日方突然襲擊平漢鐵路橋守軍,轟動中外的“蘆溝橋事變”發生。冷齋稱“效法張睢陽,此其時也”,堅決抵抗。援軍趕到,迅速收復陣地。日方先採取緩兵計,後又大舉攻城。國軍奉命撤退,宛平失守。冷齋扼腕浩歎,後隱居香港。香港淪陷後,到桂林任大同銀行監察。抗日戰爭勝利,出席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作證,揭發日軍侵華罪行。民國35年,定居北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冷齋參加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歷任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北京市文史研究館副館長,第二屆、三屆全國政協委員。著有《蘆溝橋事變始末記》、《蘆溝橋抗戰紀事詩五十首》等。

 

李儼

李儼(1892~1963年),字樂和,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民國二年(1913年)考入唐山路礦學堂,後入隴海鐵路局工作,設計工程頗有成績,由小職員漸升至副總工程師。著有《鐵道定線法》、《鐵道曲線表》、《計算尺用法》、《鐵道選線法》、《隧道定線法》、《西北交通調查報告》等。李儼利用業餘時間搜集中國算數史資料,於民國八年寫成《中國數學源流考》一文,為國內最早介紹中國數學發展概況的論著,成為中國現代數學史研究的第一人。民國14年,發表《中算輸入日本的經過》,引起中外學術界注目。其後陸續發表中國算數史論著百餘篇,編成《中算史論叢》五集刊行於世。另著有《中國算學史》、《中國數學小史》、《中國數學大綱》、《微積分初步》、《近世幾何學初篇》等數學專著問世。1951年,被聘為中國數學會《數學通報》特約編輯、中國自然科學史研究委員會委員。1955年,當選為哲學社會科學部學部委員。後歷任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歷史研究所第二所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自然科學史研究室主任。1959年,當選全國人大代表。

 

林可彝

林可彝(1893~1928年),又名瑞鼎,羅源縣人。民國五年(1916年),畢業于福建法政專科學校。翌年,東渡日本先後入早稻田大學、明治大學,留日期間曾閱讀馬克思著作和其他進步書刊。民國九年,畢業回國,到北京朝陽、平民、文化等五所大學任教。民國10年,發起組織馬克思學說研究小組,在北京《今日》、《自治週刊》、《響導》、《晨報》、《勞工日報》、《平民校刊》和上海《東方雜誌》、《學林》等報刊發表宣傳馬列主義的文章。民國12年,赴蘇聯東方大學深造。同年,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後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民國14年回國後,在北京任大學教授,講授政治經濟學與唯物史觀等課程,積極組織領導學生運動。民國15年,“三一八”慘案後,組織學生遊行示威,在《自治週刊》上發表《時局徹底解決之機》、《國家社會主義與省自治》等文章,因而為反動軍閥所敵視,被跟蹤。民國16年,轉至武漢任武昌中山大學教授,講授《唯物史觀》等課程,積極從事革命活動。同年05月17日,夏鬥寅叛變,可彝與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學員一起參加保衛武漢戰鬥,平定叛亂。不久,中大學生再次掀起反對軍閥鬥爭,國民黨反動派出動大批軍警包圍學校,可彝為營救學生而被捕。翌年01月,英勇就義。

 

柯全壽

柯全壽(1893~1948年),祖籍福清縣,生於印尼爪哇。幼入中文私塾,後轉馬來文小學和英文小學,畢業後考入三寶壟荷語高級中學。民國二年(1913年),赴荷蘭阿姆斯特丹攻讀醫學七年。回印尼後,先在雅加達中央醫院和巴斯德醫藥研究院工作,後開設私人診所。民國13年,在僑商支持下創辦“養生院”,任院長,對貧困病人診費從廉,又培訓婦女接生員,定期向群眾宣講衛生常識和育嬰方法,深得當地民眾特別是華僑的讚揚。民國16年,再赴歐洲學習小兒科和婦科接生等先進醫學技術。返雅加達後,努力擴大“養生院”規模,增添設備,增設嬰兒保育部,建立“同善堂”,專門收治身患絕症和慢性病的貧困老人,免費提供醫療、護理和食宿,使“養生院”成為印尼最享盛譽的一所醫院。全壽積極支援祖國抗日戰爭,支持印尼民族獨立運動。全壽帶領“養生院”全體醫護人員,踴躍參加華僑捐助祖國慈善事業委員會的抗日募捐活動,派遣四支醫療救護隊,配備四部救護車回國支援抗戰。民國31年初,雅加達被日軍佔領,全壽被逮捕,囚禁三年。抗日戰爭勝利後,獲釋出獄,立即投入支援印尼人民反抗荷蘭殖民統治的民族獨立鬥爭。民國34年09月,應邀與印尼共和軍領袖蘇加諾會面,積極組織領導“養生院”、紅十字會,輸送大量醫藥用品,為印尼獨立運動作出貢獻。終因勞累過度病逝。

 

吳憲

吳憲(1893~1959年),字陶民,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早年考取北京清華留美預備班。民國元年(1912年)赴美國,入麻省理工學院攻讀造船工程,後改學化學;民國五年,獲學士學位,留校任助教。翌年,考取哈佛大學醫學院生物化學系福林教授研究生。民國八年,以《血液系統分析法》論文獲博士學位,成為國際公認的血液分析權威。翌年回國,任北京協和大學醫學院生物化學系助教。通過實驗,得出天然蛋白質結構“是由分子中鍵將肽鍵聯繫而形成的,所以容易被物理和化學的力所破壞”的理論。民國13年,升為襄教授兼系主任,擔任中國科學名詞編審委員會化學組委員、《中國生理學雜誌》(英文版)常務編委。民國17年,升教授。翌年,應邀參加在美國波士頓召開的第十三屆國際生理學會,發表天然蛋白質結構理論,得到國內外科學界的驗證。同年,還出版《營養概論》一書。民國23年,當選為中國生理學學會第七屆會長,出版英文版著作《物理生物化學原理》。翌年,為北京協和醫學院執行院長職務三人領導小組成員。民國25年,當選為中國醫學學會營養委員會主席。抗日戰爭爆發,離開北京協和大學,到四川籌建“人類生物學研究所”。民國33年,在重慶中央衛生實驗院組建營養研究所。翌年,赴美國考察,籌款購置精密儀器運回中國,並與麻省理工學院商妥代培一批留學生。民國35年,任中央衛生實驗院北平分院院長兼營養研究所所長。翌年,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邀請,出席第十七屆國際生理學會議,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聘為客座教授與研究員。民國37年03月,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首批院士。民國38年,被聘為亞拉巴馬大學客座教授。後當選為德國自然科學院名譽院士及美國阿拉巴馬州科學院院士。居留美國期間,始終保持中國國籍。後病逝於美國麻塞諸塞州波士頓城。一生發表論文一百六十三篇,其中:有關血液及體液分析二十七篇;氣體、電解質平衡、儀器設備及蛋白質變性四十三篇;營養、免疫及氨基酸代謝七十三篇;其他方面十九篇。還編著中國首部《食物成分表》。在生物化學與營養學方面的貢獻,受到世界科學界推崇。

 

王助

王助(1893~1965年),字禺朋,河北南宮縣普濟橋村人,生於北京。十二歲入煙臺水師學堂。宣統元年(1909年),到英國留學。民國元年(1912年),考入阿姆士莊工學院機械系。民國四年,取得機械學士學位,受命駐英參與監造“應瑞”、“肇和”艦。不久,赴美入寇提斯航空學校學習飛行,又入麻省理工學院(M.I.T)航空工程系。民國五年06月,獲碩士學位,被推舉為美國自動機工程學會會員。被美國太平洋飛機公司(波音公司前身)聘為首任總工程師,為該公司設計、監造第一架飛機。民國六年回國,定在福州船政局建廠,自製飛機,得到海軍部贊許。翌年02月,成立海軍飛機工程處(中國最早的飛機製造廠),王助任副主任,與巴玉藻等共同設計、製造中國第一批(十二架)海軍水上飛機,同時兼任福州飛潛學校教官。民國11年春,又與玉藻共同設計、製造世界上第一個水上飛機浮站,解決水上飛機駐泊難題。民國18年,海軍飛機工程處遷上海。恰逢美國寇提斯、萊特(CurtissWright)飛機公司來滬與中國政府合作創辦中國航空公司,王助受聘任總工程師。民國23年,國民政府與美國聯合創辦中央杭州飛機製造廠,王助任中方代表、總監理,主持製造諾斯羅普(Northrop)中型轟炸機,為抗日戰爭作出貢獻。機廠內遷昆明,王助奉命赴蘇聯考察。回國後,在成都籌建航空研究院,並任副院長,致力於航空基礎科學器材自給及滑翔運輸機等研究,先後完成《飛機V字尾》、《高空馬力圖示》、《等值雜項阻力係數》等著作,還倡議在飛機下裝小後輪,國際航空界將此發明定稱為“王助輪”。抗日戰爭勝利後,王助任中國航空公司主任秘書。民國38年,前往臺灣台南接任“中航”總經理。同年11月,因“兩航起義”,“中航”公司結束,王助隱居台南。1955年,應聘為台南成功大學機械工程系教授。1991年,美國波音公司為紀念王助對該公司的貢獻,追頒獎狀,並在王助任教10年的成功大學設立講座,以示不忘王助對該公司的奠基之功。

 

陳芑洲

陳芑洲(1893~1972年),一名紀周,侯官縣(今福州市區)人。福州、福建兩級師範學校畢業,後在福州西湖小學和私立福州女中執教。民國七年(1918年),參加普通文官考試合格,在北京鹽務署任職,並拜名師學醫,潛心研究醫理及針灸醫術。民國16年,辭職返閩,任閩侯縣海斌小學校長。民國19年,在福州城內開業行醫,創辦福州中醫學社。民國21年,在福州英華中學任教,仍以針灸為人治病。1953年,任福建中醫進修學校針灸教員,傳授古典醫著《靈樞經》,編寫《針灸學講義》。1955年,任省人民醫院副院長兼針灸科主任和省中醫學術研究委員會委員等職務。芑洲博采民間單方、驗方,以及針灸秘方奇針,結合臨床經驗,編輯《福建民間針灸經驗錄》,在福建中醫研究所內部刊行。芑洲善用中草藥配合針灸療法,重視經絡學說,對取穴和施術皆有獨特之處。注意選穴配方,講究針灸手法,用“飛針”治療皮膚麻、疼痛、失眠有奇效。芑洲認為針灸療效取決於醫者全神貫注提、插、撚、轉,才能收到頗佳療效。芑洲對病人的負責,深得病人信賴。芑洲曾擔任福建省政協委員。

 

陳孝威

陳孝威(1893~1974年),本名增榮,後改名向元,侯官縣(今閩侯)南通蘇阪鄉人。早年畢業于福州武備學堂,後任林述慶部連長,參加辛亥革命鎮江舉義。民國三年(1914年),入保定軍官學校第二期炮科學習。畢業後任保定軍校上校參謀,隨駐湘西。民國12年,升少將旅長。民國15年,任泰寧鎮守使兼旅長,升中將。民國18年,辭職,閒居天津。民國25年,在陸軍大學研究對日策略。“七七”事變爆發,入白崇禧部參加浙滬作戰。同年10月,離開軍界,攜家到香港;11月,創辦《天文臺報》週刊,致力於宣傳抗日,積極從事“國民外交”。民國28年,抵馬尼拉,與美國陸軍總司令格蘭中將交換對日看法。翌年09月,發表《論大不列顛之戰應使用之政略、戰略、戰術》,預言德國必將對蘇聯開戰。次年06月22日,德國果然大舉進犯蘇聯。美國總統羅斯福和英國首相邱吉爾都親自寫信讚賞他的見解。民國30年,發表《德、日、意對蘇、美、英三國作戰的前景判斷》,指出,日本勢必南進,發動南太平洋戰爭。當年12月,日本果然偷襲珍珠港,不久席捲南太平洋。香港淪陷,該報停刊,孝威輾轉到廣西桂林,發表《由敵寇點、線、面立體之最後部署,說到盟國所應選擇最高方針》,給盟國對德、日、意反攻提供最有權威性的策略。民國31年04月,提出“戰敗日本會師東京”的倡議,預言:“兩三年內,日本必敗”,果如所料。民國36年,任憲政實施促進委員會常務委員。1950年,任《吳佩孚先生集》編輯委員。1951年,《天文臺報》在港復刊,他任社長。1965年,任香港各界紀念孫中山百年誕辰籌備委員會常委、永久性紀念事物籌委會委員。晚年雙目失明,在香港去世。著有《太平洋鼓吹集》、《詩史與世運》、《我與羅、邱、杜》、《泰寧去思圖詠》、《美國將校與中國抗戰》、《抗戰軍事紀略》、《為什麼失去大陸》、《杜勒斯與東南亞》、《敬勝齋隨筆》、《若定廬隨筆》等。

 

洪業

洪業(1893~1979年),譜名正繼,字鹿岑,號煨蓮,侯官縣(今福州市區)人。清宣統二年(1910年)入福州英華書院學習。民國二年(1913年)赴美留學。民國六年,畢業于衛斯理揚大學。民國八年,獲哥倫比亞大學碩士學位,旋入紐約協和神學院。民國12年,回國任燕京大學歷史系教授。民國13年,兼任校文理科科長,籌畫創立“哈佛燕京學社”。民國17年,兼任燕京大學圖書館館長,應聘赴哈佛講學。兩年後返校,任燕大研究院文科主任和導師。民國20年,任國學研究所所長兼宗教科教授。民國22年,獲衛斯理揚大學神學院博士學位。洪業博聞強識,為學謹嚴,創造“中國字庋擷法”,用以編纂各種學科索引。主持哈佛燕京學社引得(索引)編纂處工作20餘年,主編《哈佛燕京學社引得》、《哈佛燕京學社引得特刊》兩輯,並編纂出版經、史、子、集各種引得64種共81冊。所撰數萬言《禮記引得序》,記述兩漢禮學源流,受到學術界推崇。民國26年,榮獲巴黎茹理安獎學金。民國29年,獲衛斯理揚大學文學博士。民國30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洪業被日軍逮捕入獄。次年夏獲釋後,拒絕為日偽工作。民國34年秋,重返燕京大學,任歷史系教授。民國35年,赴美哈佛大學講學,任哈佛大學東亞語文系教授、哈佛燕京學社研究員。50年代,出版英文專著《中國最偉大的詩人杜甫》、《蒙古秘史源流考》,後者成為世界各國大學講授蒙古史的重要參考教材之一。洪業僑居美國逾30年,1963年退休。1973年榮獲匹茲堡大學“中西文化學術交流宣導者”獎狀。後在美病逝。生平論著選編為《洪業論學集》刊行。遺囑將藏書二三萬冊捐贈中央民族學院,其中不少是罕見的中外圖書,又以珍貴的兩種明刻本《史通》捐贈北京圖書館。

 

林仲易

林仲易(1893~1981年),原名秉奇,號竹西、屬雲樓主人,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民國三年(1914年),畢業于福建私立法政學堂,入京任大理院書記官。民國九年,畢業于日本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科。回國後,任《晨報》副刊編輯。民國12年,代理總編輯,直至《晨報》停刊。民國17年,出任民言日報社委員長、北平晨報社總經理兼總編輯,並兼任燕京大學講師、民國學院教授。民國25年冬,返閩任福建學院院長兼附屬中學校長。民國30年,出任福建省臨時參議會第一屆參議員。還任中國文化建設協會福州支會幹事,兼新聞事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職。民國33年,赴重慶從事律師工作,和沈鈞儒、史良、沙千里等一起積極投身于抗日反蔣的民族民主運動。翌年5月,參加中國民主同盟,是民盟創始時期的盟員之一。曾任重慶《新華日報》(中共機關報)法律顧問。民國35年2月,重慶發生“較場口事件”,仲易挺身而出,為民主人士擔任代理律師。之後,仲易在寧、滬、京、津等地繼續執律師職。民國38年04月,受人民政府委託,接收《世界日報》,創辦《光明日報》。09月,參加第一屆全國政協會議,任共同綱領草案整理委員會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全國政協第一、二、三、四、五屆委員,先後擔任光明日報社總經理、政務院政法委員會委員、最高人民法院顧問室顧問等職。在民盟一屆四中全會上,被選為民盟中央候補委員,歷任第二、三、四屆民盟中央委員,民盟中央宣傳部副部長。1957年,仲易將珍藏的全套《晨鐘報》、《晨報》和《晨報副刊》合訂本捐贈給中國革命博物館。晚年潛心學術,收集積累大量林紓著作,未刊佚文、手跡,詳加考訂校勘,撰成林紓生平及其學術貢獻等稿。80年代,經其女林薇整理成多卷帙《林紓選集》,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後病逝於北京。

 

周士觀

周士觀(1893~1984年),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早年入天津客籍學校、北京順天中學。民國二年(1913年)考入北京工業專門學校。民國六年,參加文官考試,分發農商部。翌年,任工商司技工兼國務院秘書廳科員。民國九年,赴美國留學,入威斯康辛大學攻讀化學。民國14年,獲碩士學位回國,在綏遠主持實業開發籌備處,後開辦油漆工廠,建立中華化學工藝社等。翌年,出任山東省督辦署技師兼德州兵工廠副廠長。民國16年初,赴日、美、英、法、德等國考察。翌年,回國任國民政府衛生部技正,參加中國首部《中國藥典》的編審工作。民國19年,出任青島市衛生局局長。不久,轉任蒙藏旬刊社社長、中央考選委員會委員等職。民國22年,派任寧夏省建設廳廳長,後任寧夏省駐京辦事處處長。民國27年06月起,連選為第一、二、三屆國民參政會參政員。抗日戰爭勝利後,辭去參政員等職務,出任重慶彈子石機器廠管理處總經理、閩台建設促進會主任委員、中國上海工礦銀行總經理等職。民國38年,參加中國民主建國會,當選為全國政協第一屆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擔任中央政務院參事。後擔任中國民主建國會總會委員、常委、中央常務委員會副秘書長。先後當選為全國政協第二、三屆委員,全國政協第四、五、六屆常委。1979年,任中國民主建國會第三屆中央常務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第四屆中央常務委員會副主席。

 

梁敬錞

梁敬錞(1893~1986年),字和鈞,閩縣(今福州市區)倉山梁厝人。民國二年(1913年),入北京大學法科。民國六年畢業,被司法總長林長民聘為法部首席秘書。民國八年赴美,入哥倫比亞大學,後轉英國倫敦大學經濟學院改學經濟。民國10年,獲碩士學位,回國任北京大學、朝陽大學、司法講習所教授;入司法部任參事及法律館總纂,主持《商法》起草。民國16年,到南京任最高法院推事。民國22年,擢升寧夏高等法院院長,不久轉任財政廳長。民國24年,受命草擬所得稅條例。民國26年07月,任甘肅省財政廳長,創辦省銀行,創立經濟、財政、金融三聯制。後任財政部參事,奉命赴美,擔任駐美戰時物資供應委員會秘書長,兼紐約世界貿易公司董事兼協理。民國36年,再度赴美,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華盛頓國會圖書館搜集資料,埋頭讀書,潛心著述,用中英文編著出版《辛亥革命》、《歐戰全史》、《在華領事裁判權論》、《“九一八”事變史述》、《開羅會議》等書,成為臺灣“中華學術院哲士”、“國史館顧問”、“中央研究院近代史通信研究員”。1964年,應約為聖約翰大學研究教授,致力於現代史研究,著重中美關係,完成《史迪威事件》、《馬歇爾使華》、《馬歇爾使華報告書箋注》等著作。1980年02月,聖約翰大學為其頒授獎章,校長凱希爾稱敬錞為“卓越之學者、作家、法官與教授”。1982年02月,回台定居,任臺灣“總統府”國策顧問。子守槃為中國著名航太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學院院士。

 

劉堯宸

劉堯宸(1894~1925年),福清縣人,早年就讀于福州培元書院。清宣統三年(1911年)初,加入同盟會,參加福州起義。後入清河預備軍官學校、保定陸軍學校第七期。民國八年(1919年)秋畢業,歷任上尉副官、連長、粵軍第六團團副、衛隊司令部參謀長等職。民國11年初,隨軍北伐。同年06月,陳炯明在廣州叛亂,堯宸所部回師廣州平叛。翌年冬,在討伐陳炯明時,東路討賊軍第六旅戰敗潰散,堯宸收集舊部七百余人重建十一團,並任團長。次年06月,黃埔軍校成立,任軍事教官。12月,任黃埔軍校教導第二團第二營營長。民國14年02月,率部參加第二次東征。07月,升任國民革命軍第一軍第二師第四團團長。10月13日,進攻惠州,第四團為主攻部隊。堯宸親率奮勇隊攻城,中彈犧牲。東征軍總政治部主任周恩來主祭,廣東革命政府發佈褒獎令,特發恤金,追贈為陸軍中將。

 

吳石

吳石(1894~1950年),原名萃文,字虞薰,又字墨非,號湛然,閩縣(今福州市區)螺洲人。辛亥革命爆發,投身北伐學生軍。民國元年(1912年)春,到南京編入伍生隊。南北議和後,進入保定軍官學校第三期炮科。民國六年畢業,回閩入第十一混成旅,參與驅逐李厚基失敗後,歷任征閩靖國軍第六軍上尉參謀、少校參謀、洛陽十四師軍械處處長、南苑軍事幹部學習班上校教官。民國15年07月,國民革命軍北伐,任第四師參謀長。次年,任福建省軍事廳參謀處長。後東渡日本留學,先入炮兵專門學校,再入日本陸軍大學。民國23年,回國任陸軍大學兵學教官。翌年,任參謀本部處長,參與第三廳研究日本及收集情報,整理成《日本作戰之判斷》,附以日本政治、經濟、軍事有關材料,名為《參二室藍皮書》。民國25年,授少將軍銜。“七七”事變爆發後,調任軍事委員會參謀部第二組副組長兼第一處處長。多方搜集日本軍事情報,加以分析、判斷,得出正確結論,受到蘇聯情報人員重視;並得蔣介石召見,諮詢敵情。民國27年,任白崇禧桂林行營參謀處處長,受命起草第三次會戰計畫。柳州會戰後,改任第四戰區司令長官部參謀長。南寧作戰後,吳石估計日軍不能久留廣西,做好追擊日軍準備。不久,日軍倉皇撤退,司令長官張發奎不在,吳石當機立斷,派兵追擊,大獲全勝。民國31年,授中將軍銜。民國33年,日軍攻陷衡陽,大舉進攻桂林,吳石以兵力不足退守懷遠,憑藉地理優勢,僅用一團兵力,戰車數輛,重炮三四門,竟同日軍相持七日。後長官部退至六寨,為盟軍飛機誤炸,吳石平生所藏資料毀於一旦,一個兒子也被炸死。回重慶後,任軍政部主任參事。民國34年,任中央軍事機構改組委員會秘書組組長。翌年,調任國防部史料局(後改史政局)局長。民國38年,朱紹良調吳石任福建省綏靖公署副主任。福州解放前夕,隨朱撤到臺灣,升任“國防部”參謀次長。因收集、遞送臺灣國民黨絕密軍事情報給中共中央,並掩護中共秘密特派員,被叛徒告密,引起蔣介石惱怒,於1950年06月10日在臺灣英勇就義。國家民政部追認為烈士。

 

李世甲

李世甲(1894~1970年),又名渚藩、德聲,字凱濤,長樂縣沙京人,生於侯官縣(今福州市區)。14歲考取煙臺水師學堂學習駕駛。民國二年(1913年),入南京海軍軍官學校,畢業後歷任海軍部中校副官、練習艦隊司令部中校參謀、“楚同”艦艦長等職。民國15年10月,率艦回閩進烏龍江,參與圍殲張毅殘敵立下戰功。翌年02月,奉令率艦駛滬,歸附國民革命軍。不久,調任總司令部聯絡參謀、參議,加入中國國民黨。08月,率艦參加龍津戰役和西征。民國17年02月,任“通濟”練習艦艦長。翌年06月,任海軍部總務司司長,敘少將銜,兼江南造船所監造官。民國21年01月,代海軍部常務次長。“一.二八”淞滬抗戰,奉行蔣介石不抵抗政策,對日委曲求全,受輿論譴責。翌年02月,離職改任海軍馬尾要港司令,兼海軍陸戰隊第二獨立旅旅長。次年,又兼馬尾海軍學校教育長。以執意請日本教官授課,再引輿論譴責。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在閩江航道籌防。民國30年04月,率部在馬尾、長門抗敵。05月,任閩江江防司令,仍兼陸戰隊旅長。民國33年09月,日軍再度侵佔福州,世甲率部與日軍作戰七晝夜,後撤往桐口、白沙一帶。次年05月,率部收復福州及馬尾、長門。06月,調任海軍第二艦隊司令。08月,日本無條件投降。10月,世甲作為專員接收廈門、臺灣日偽海軍。民國35年05月辭職,離台返榕。民國37年,任福州糧食配購審核委員會主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被管制四年。1956年,被選為省政協委員,任省政協臺灣工作組秘書,並參加“民革”。曾撰寫《我在舊海軍親歷記》等回憶錄。

 

李芝卿

李芝卿(1894~1976年),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民國二年(1913年),入福建工藝傳習所東漆科,隨日本教師原田學習“倭漆”。民國11年,往安慶安徽美術工藝實習所任漆器技師。民國13年,赴日本長崎美術工藝學校當原田助手。民國15年夏回國,先後任福建龍溪職工學校漆器技師、甯德三都小學美術教員。民國20年,苦心潛研中國傳統的“金銀平脫”技法,取倭漆漆藝之長,首創“嵌銀”(俗稱“台花”)技法;利用雕填技法,結合罩明,創“暗花”等技法。民國23年,芝卿創制脫胎漆器仿古銅名人孔子、岳飛像及各種“台花”作品,選送美國芝加哥博覽會展出並獲獎。民國25年,赴臺灣任技師。翌年,在香港民生漆器廠當技師。民國36年,進沈紹安“蘭記”脫胎漆器店當技師。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製作古銅色浮雕毛澤東胸像,獲江西省國貨展覽會一等獎。1953年,創作台花填影螺鈿《八鴿圖》漆畫掛框,參加華東和全國民間美術工藝品展覽會展出。翌年,採用中國畫的表現手法,創作淡彩山水《山溪秋色圖》脫胎漆器大花瓶一對,給人以古樸清麗之感。蘇聯、德國和蒙古的國家博物館都收藏其優秀作品。1956年,任福州工藝美術研究所研究員,評為漆器老藝人,任福建省政協委員。1957年,採用斑紋填漆和罩明兩飾技法,創造閃閃發光的“赤寶砂”,並用之裝飾東風牌(紅旗牌)和鳳凰牌小轎車儀錶板。1959年,為首都人民大會堂福建廳製作器皿掛聯、漆器屏風。所複製的司母戊大鼎、人面獸銅鼎以及其他出土文物的鏽斑,幾可亂真。芝卿利用大漆半透明和金屬材料的返光性能創造“閃光沉花法”;利用大漆快幹起皺的性能創造“犀皮起皺法”;利用大漆加汽油後具有的流動性能創造“彩漆漂變法”,為後人留下珍貴遺產。芝卿還發展具有獨特風格的譽滿海內外的福建“磨漆畫”。1960年,被選為福建省文聯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福建分會副主席。1963年,被選為全國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65年創作的磨漆大屏風《武夷夕照》成為芝卿的代表作。“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衝擊。1974年,回福州第二脫胎漆器廠負責研究製作,創作、設計了不少精品。

 

沈德燮

沈德燮(1894~1983年),字少悅,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民國二年(1913年)07月,畢業于煙臺海軍學堂。後到北京南苑航校學習,畢業後赴英國皇家空軍學院深造。民國17年夏,以海軍上校軍銜任上海海軍江南造船所海軍航空處處長兼飛行教練官、上海虹橋機場場長。不久,任航空署參謀處處長,並負責籌建杭州筧橋中國空軍軍官學校,任副校長。“西安事變”後,德燮負責駕機護送宋美齡、宋子文、蔣鼎文等從南京趕到西安,開始國共兩黨代表直接談判。抗日戰爭前夕,德燮任航空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民國26年12月初,日軍向南京進迫,德燮飛往蘭州迎接蘇聯志願航空隊,並部署配合各戰區陸軍的作戰計畫。抗日戰爭中期,德燮任中國駐美空軍代表,負責在美培訓中國高級飛行員。民國32年,中、美、英三國政府首腦在埃及首都開羅舉行會議,商討聯合對日作戰計畫和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等問題,德燮作為中國空軍代表參加會議。日本投降後,蔣介石發動內戰,改組三軍,排斥榕籍高級將領,德燮和海軍部部長陳紹寬都離開軍界。民國36年,德燮在上海被聘為歐亞航空公司總經理。後被兩航公司(中國、中央)聘為總經理。“兩航”飛機在香港起義飛回大陸後,德燮辭職閒居臺北。

 

黃開繩

黃開繩(1895~1957年),字直齋,閩清縣阪東鎮人。早年就讀于文泉書院,後進福建工業學堂學習。民國五年(1916年)赴日本留學,先後入東京第一高等學堂和九州帝國大學,獲化學碩士學位。民國12年,回國後在河北省立工業學院、廈門集美學校任教。民國20年,受聘上海開成硫酸製造廠工程師,主譯《最新化學工業大全》第九冊,受到國內工業界重視。開繩改進硫酸製造工藝並試產成功,改變中國硫酸外購的狀況。民國22年春,任福建省立科學館館長。館內開設物理、化學、生物等部,創立氣象測候所,預報福州每日氣象,並開放各部試驗室,供各大、中學校師生實驗,還經常舉辦學術講座和科學展覽會,普及科學知識。開繩先後被聘為福建省師專、省立醫學院、私立協和大學教授,編寫《工業分析》、《燃料工業》、《高中化學實驗教程》等書,其中《高中化學實驗教程》為當時全國各地高級中學所普遍採用。抗日戰爭時期,科學館內遷沙縣。開繩在物質條件極端困難的情況下,創辦省立科學儀器製造廠,與館內工程師設計、研製化學實驗藥品、物理教具和生物標本等,為培訓技術人才,還開辦科學教育儀器製造訓練班,附設一所工業職業學校。民國37年,被選為“國大代表”。民國38年05月,應臺灣大學的邀請赴台講學,後任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教授,並任《化學、物理課程標準草案》一書主編。後病逝於臺北市。

 

李喬蘋

李喬蘋(1895~1981年),名永新,閩縣(今福州市區)人。十六歲入國立北京工業專門學校學習應用化學。畢業後,到農工商部工業試驗所化工研究科任職,重點研究紹興酒的釀造技術和制革工藝。民國11年(1922年),參與組織中華化學工業會,定期編輯《中華化學工業會志》。翌年,入國立北京工業大學深造。畢業後,執教于交通大學北平管理學院、北平大學工學院、女子高等師範學院。民國17年,編著《有機化學工業》,填補國內空白;又發表論文《發明於數千年前之化學工業》而聞名化工界。民國25年,出版《無機化學通論》,成為當時高等學校化學學科優秀教科書。編著《中國化學史》,成為反映中國古代化學成就的力作,並被譯成日、英文。民國36年,攜眷赴台,從事樟腦製造技術和應用方面的研究,兼任臺北工業專門學校、臺灣大學、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國立華僑大學教授,講授工業化學、無機化學等課程。民國37年,《中國化學史》更名為《中國古代之化學工藝》英譯本在美國出版,阿根廷、美國、德國的多家報刊刊登書評,讚譽該書是“說明東方化學和應用化學的進化之權威性著作”。喬蘋被美國賓州大學聘為《化學史志》編纂顧問。50年代中期,在樟腦提煉及綜合利用方面獲得專利。還參與釀酒、制革、化妝品及燒鹼生產的技術改革及試驗。1956年,《中國化學史》的再增訂版獲得臺灣教育廳第一名學術獎。1964年,退休僑居美國。1970年,臺灣“中華學術院”授予“哲士”稱號。1973年,投入增訂和擴充《中國化學史》工作。一生有十多部化學專著、四部譯著、數十篇論文傳世,其中六部教科書斐聲學界。

 

吳仲禧

吳仲禧(1895~1983年),字奮飛,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清宣統三年(1911年),參加福建北伐學生軍,後入武昌陸軍第二預備軍官學校、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先後任粵軍龔師曾旅參謀、廣東肇慶西江講武學堂教官、粵軍團參謀長、旅參謀、副團長。民國15年(1926年)07月,參加北伐,在汀泗橋會戰中,代理團長指揮戰鬥,以戰功升第二十四師參謀長。翌年01月,任第二十六師副師長、代師長。後任第二方面軍總部副官長、第四軍新兵訓練處少將副主任、第八師二十四旅主任參謀、第六路軍總部副官處長。民國20年,與林亨元等組織社會科學讀書會,參加鄧演達等組織的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又稱第三黨),被指定為福建省負責人。仲禧在福州與林亨元等創辦雙虹小學,任董事長,作為掩護進步活動的據點。後任福建省水口內河護運處少將主任、省防補充旅團長。民國22年11月,參與“閩變”,任福建人民政府軍事參謀團高級參謀。“閩變”失敗,受通緝,流亡廣州。後任粵軍第一軍總部參議、蘇浙邊區綏靖公署參謀處作戰科長。民國26年,在嘉興加入中國共產黨,以單線聯繫的特別黨員身份長期隱蔽在國民黨軍隊做上層人士的統戰工作。不久,任第八集團軍總部少將高參、第二兵團總部少將高參、第二十九軍團一八七軍師參謀長、陽新渡河指揮官、第四戰區司令長官部少將軍務處長、韶關警備司令、第四戰區中將軍法執行監。曾配合第四戰區中共特別支部開展統戰工作,安排田漢等知名文化人士撤往後方。民國34年,任第二方面軍中將軍法執行監,在廣州主持審判廣東的日偽漢奸。民國35年初,調國民政府軍事參議院任中將參議,參加中國國民黨民主促進會籌委會(民革前身)。04月,前往上海向潘漢年等彙報工作。09月,任國防部監察局中將首席監察官,利用職務之便,來往于南京、上海、廣州,收集軍事情報。民國36年04月,奉派往海口查辦海口接收貪污案。其間,通過華中“剿總”關係,定期獲得白崇禧總部的作戰情報。民國37年06月,任南京政府國防部中將部員。07月,派往“徐州剿總”司令部,收集淮海戰役前線該部主力部隊作戰部署情報。次年初,獲得湯恩伯發給沿江守備十個軍軍長的作戰命令等重要情報,前往香港向中共組織彙報,並參加民革活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廣東省人民法院副院長、代院長,廣東省司法廳廳長、黨組書記,廣東省參事室副主任,全國政協第五屆委員,中共廣東省第二次代表大會代表,廣東省第一、二、三、五屆人大代表,廣東省政協歷屆委員,廣東省政協副秘書長、黨組成員,廣東省政協第四、五屆副主席,民革廣東省常務副主任等職。

 

林希謙

林希謙(1895~1966年),字志堅,閩縣(今福州市區)林浦人。民國九年(1920年),東渡日本,入早稻田大學學習經濟學。民國11年回國,先後在私立福建政法學校和廈門大學任教。民國21年,赴上海勞動大學、大夏大學等校任教。民國24年,返閩任福建協和學院歷史系主任、教授。抗日戰爭爆發,參加福建省抗敵後援會,兩年間發動各界捐獻救國款二百余萬元。此時,加入國民黨,與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顧祝同交往甚密,被委任為該戰區司令長官部顧問。民國30年04月,任福建協和大學文學院院長,又任該校總務長。翌年,被選為福建省參議會副議長;民國32年,任代議長。同年,接任福建省立師範專科學校校長。民國36年03月,民盟福建籌委會成立,希謙是籌委會主要成員。後因意見不一,脫離民盟關係,辭職閒居。1956年,到廈門大學任教。1958年,“反右派”中受牽連,被迫離校。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被衝擊而自殺。1978年11月平反。希謙治學嚴謹,通曉日、英、德、俄四國語言,對國際問題亦有較深研究。著有《非常時期之國際關係》、《最近十年世界大勢》、《日內瓦之花》、《大戰前》等。曾任福州市政協第一、二、三、四屆委員。

 

薩師俊

薩師俊(1896~1938年),字翼仲,蒙古族,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民國二年(1913年),煙臺海軍學校第八屆駕駛班畢業,分遣海軍服役。先後任“江貞”、“江安”艦副艦長、“公勝”炮艇艇長、“青天”測量艦艦長、“順勝”炮艦艦長。率艇由上海航行至福建,首創中國內河炮艇巡弋海疆之例。不久,調“威勝”炮艇任職。師俊治軍恩威並重,深得軍心。後任“中山”艦艦長。民國26年,“七七”蘆溝橋事變後,奉命率“中山”艦至寧滬之間籌防,功績顯著。國民政府遷渝,師俊率艇擔負長江防務、佈雷和運輸,並隨海軍部西遷岳陽。翌年06月,日軍佔領安慶,武漢保衛戰全面展開,“中山”艦投入會戰。10月下旬,武漢保衛戰接近尾聲,“中山”艦駐防金口。日軍派機在金口至城陵磯間狂轟濫炸。24日,“中山”艦與日機繼續戰鬥。當日09時、11時,日機列陣而來,師俊下令艦上高炮對敵機猛烈射擊。下午03時15分,六架日轟炸機再來輪番向“中山”艦投彈。師俊沉著指揮,集中火力迎擊。艦尾左舷首先中彈,繼而鍋爐艙被炸起火,師俊雙腿被炸斷,左臂負重傷,仍一面指揮還擊,一面交代移動艦體擱淺。但艦身已傾斜40餘度,保艦無望。官兵請師俊離艦,師俊說:“身為艦長,職責重大,必與艦共存亡。”揮手令下屬離艦。眾人含淚強挾師俊下舢板,師俊仍大呼殺敵不止。日機複俯衝掃射,師俊英勇捐軀。國民政府追贈為海軍上校,進靈“忠烈祠”。

 

曾仲鳴

曾仲鳴(1896~1939年),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民國元年(1912年),隨姐曾醒赴法留學。後考入英國波爾多國立大學就讀,獲理科碩士,繼續在里昂大學專攻法國文學,獲文學博士學位。歷任巴黎經濟學院研究員、里昂中法大學秘書長。民國14年回國,任北京大學通訊教授、國立廣東大學法文教授。同年07月,任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主席汪精衛的秘書。從此追隨汪精衛,歷任中國國民黨北平擴大會議秘書長,國民黨第四屆、第五屆候補中央執行委員,中央政治會議副秘書長、行政院秘書長、僑務委員會常務委員、鐵道部常務次長、國民黨中央政治委員會副秘書長、最高國防委員會高級秘書等。民國27年12月,汪精衛秘密逃出重慶,在河內發佈“豔電”,公開叛國投日,仲鳴一路隨行。民國28年03月21日淩晨,國民政府派人到越南河內高郎街暗殺汪精衛,誤刺仲鳴,次日身亡。著譯有《中國國民黨》、《中國文學史》、《中國詩史》(以上法文)、《中國與和平》、《中國與法國》、《藝術與科學》、《一滴水》、《法國文學叢談》、《法國的浪漫主義》等書,譯有《唐詩三百首》、《堪克賓》、《神聖的童年》、《法國短篇小說集》等。

 

陳體誠

陳體誠(1896~1942年),字子博,閩縣(今福州市區)螺洲人。民國四年(1915年),畢業於上海交通部工業專門學校(今交通大學前身)土木工程科,獲工學士學位,繼由北京政府交通部選派赴美,在加基鋼鐵學院學習橋樑工程。民國七年,宣導成立中國工程學會,被選為首屆會長。翌年回國,任閩江工程局工程師,後轉任京漢鐵路局工程師。民國16年秋,參加津浦鐵路黃河大橋修建。嗣兼任北京大學教授。次年秋,任浙江省公路局總工程師。民國19年,任公路局局長。民國22年,任國民政府全國經濟委員會公路處處長,後兼任閩浙贛皖四省邊區公路處副處長,組織修築從浙江江山經楓嶺至福建浦城的公路。民國23年,任福建省政府委員、省建設廳廳長兼財政廳廳長。任內就交通、工業、水利、城建、礦冶等方面建設事業鼎新革舊、分途並舉,重點抓公路建設,主持修建福(州)、古(田)、甌(建甌)公路。抗日戰爭爆發後,調任西北公路特派員兼甘肅省建設廳廳長,主持興建蘭新公路和蘭蘇公路。民國28年底,調任西南運輸處副主任兼海防分處處長,嗣任中緬運輸局副局長,授少將軍銜,負責軍火運輸。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中國軍隊入緬作戰,體誠前往仰光、臘戍各地督導搶運物資。終因積勞成疾而逝世。長子陳彪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次子陳篪為“中國科技界鐵人”。

 

陳芝美

陳芝美(1896~1972年),古田縣人,基督教徒家庭出身。12歲入福州鶴齡英華書院。畢業後,任協和道學院英語教師。民國五年(1916年),赴美國康乃爾大學深造。回國後,歷任福州基督教青年會幹事、廈門大學教育系副教授、教授,獲康乃爾大學榮譽博士。民國16年底,任鶴齡英華中學首位華人校長,主持校政20年,將該校辦成福州第一流中學。芝美聘請專家任教,提高教學水準,注重道德教育,使學生在德、智、體方面全面發展。芝美還數度赴美籌募經費,充實教育基金。校內從30年代起就有中共地下支部,芝美採取各種辦法,暗中保護中共地下黨員,支持進步學生。與此同時,芝美還兼省基督教教育協會會長、福州華南文理學院董事長和其他基督教組織職務。民國37年,芝美辭去英華中學校長職務。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芝美是全國和省基督教三自革新委員會發起人之一,也是福州市抗美援朝分會主任,先後被選為市人民代表、政協委員、省政協常委。1958年,芝美被錯劃為“右派”。1961年摘帽。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衝擊。1979年,中共福建省委統戰部為芝美恢復名譽。

 

林熊祥

林熊祥(1896~1973年),字文訪,號宜齋,自署大屯山民,原籍龍海,其祖赴臺灣屯墾農田,遂占籍臺北。父鏡帆,娶陳寶琛之妹為妻,生三子,熊祥最小。民國六年(1917年),熊祥入日本東京學習院高等科攻哲學,旋返台主辦建興株式會社和大有株式會社,入日本國籍。在福州城內楊橋路開設林本源祥記商行,資本雄厚,被推為日本居留會會長、臺灣公會會長。其家屋廈連片,以豪侈聞名,人稱“臺灣林”。熊祥又與寶琛之女結婚,遂由舅甥關係進而翁婿之親。寶琛創辦全閩師範學堂時,熊祥以其母名義捐資數萬元。寶琛為之奏於朝廷,賜一品封贈。辛亥革命後,熊祥為編寫《德宗實錄》捐輸巨金,又獲溥儀“賜匾”褒獎。抗日戰爭爆發,熊祥一家隨日本駐福州領事館撤離福州。抗日戰爭勝利後,放棄日籍居住臺北,受聘為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委員。1951年後,任該會主任委員,主持《臺灣通志》編纂工作,完成初稿。

 

何孝元

何孝元(1896~1976年),字達峰,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早年入清華學校學習工程學。民國五年(1916年),赴美深造,研究英美契約法,獲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士、芝加哥大學法學博士學位。民國18年,回國任山東省特別法政大學教授。後到上海持志大學、法政大學、大夏大學任教授近20年。1950年,任臺灣省立地方行政專科學校法學教授;次年,兼司法行政科主任。1955年,該校改制為法商學院,任法律系主任。1961年,學校並為中興大學,孝元仍主系務。三年後,兼校法學研究所主任。另兼臺灣大學、政治大學、輔仁大學課程。孝元治學嚴謹,精通英、日、法、德等國語言,悉心研究英美法學和中國古代民刑律例,融匯中西,推重法理學和羅馬法。著有《民法總則》、《民法債篇總論》、《中國債法與英美契約法之比較》、《工業所有權之研究》、《英美侵權行為法概述》等十多種。

 

柯淩漢

柯淩漢(1896~1985年),字梅初,長樂縣人。民國元年(1912年),考入福建私立法政專門學校,攻讀法律專科,畢業後赴日本早稻田大學深造法學。民國五年,回國參加全國第一屆文官高等考試,進入司法界,歷任閩侯地方法院、福建高等法院分院檢察官、首席檢察官、推事、庭長、院長等職。並在福建私立法政專門學校、福建學院兼課。長期從事司法工作和教學工作。民國37年,辭去最高法院推事職,回福建學院任教。次年02月,任福建學院院長。1951年夏,任廈門大學法律系主任。著有《中華債法論綱》、《中華物權法論綱》、《民法物權》等書。1953年秋,退休回福州定居,歷任福州市政協學習委員會副主任、政治業餘學校副校長兼政法工作組組長、省政協政法工作組副組長等職。80年代後,任福建省法學會名譽會長、福建省律師協會顧問等職。淩漢是民革早期成員,擔任過民革福州市委委員、民革福建省委委員、民革福建省委顧問等職。

 

許顯時

許顯時(1896~1986年),字成謀,閩清縣鐘石鄉人。14歲考入福州商業學校。16歲參加福建北伐學生軍。民國元年(1912年)到武昌,入陸軍第二預備學校學習兩年。畢業後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炮科第三期學習,民國五年畢業,分配到新疆軍分署軍務廳當科員。民國九年回閩,在福建靖國軍第四旅任軍械官。民國11年秋,任警衛總隊總隊長、國民革命軍獨立第四師第三團團長、獨立第四師參謀長、獨立第四十九師參謀長。民國17年,加入國民黨。同年秋,任福建省政府委員兼建設廳廳長。民國22年秋,任甘肅省建設廳廳長。八年抗戰中,任第八戰區司令長官司令部中將高級參謀、經濟作戰處處長,兼第八戰區軍事工程處處長等職。民國37年,接任福建省銀行總經理,與中共地下組織直接聯繫,開展革命工作。民國38年上半年赴港,截留朱紹良撥存福建省銀行香港分行的美金數萬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福州市政協副主席、市人民政府委員、副市長、民革福州市委主任委員。1978年,當選為民革福建省委員會副主任、民革中央委員會委員、省政協常委。1983年,當選為福建民革主委、省政協副主席。

 

林庚白

林庚白(1897~1941年),原名學衡,字浚南,一字眾難,號愚公、孑樓主人、摩登和尚,以字行,閩縣(今福州市區)螺洲人。13歲以第一名考入京師大學堂。讀書時即有豔體詩《珊樹集》問世。清宣統二年(1910年),加入同盟會。武昌起義後,參與組織“京津同盟會”,任文事部副部長。民國元年(1912年)南北議和後,南下上海,參與組織“鐵血剷除團”,暗殺變節軍閥、党人。同年,加入“南社”。後被國民黨推選為眾議院議員,兼憲法起草委員會秘書長,參與制定“天壇憲法”。袁世凱上臺後,庚白發表多篇文章予以揭露和批判。袁倒臺後,被選為眾議院秘書長。民國六年秋,追隨孫中山、林森,任非常國會秘書長,被委為大元帥府秘書。後返回上海閉門讀書,磨礪詩詞10年。民國25年,任立法委員。抗日戰爭爆發後,隨遷重慶,對國民黨消極抵抗政策甚為不滿。民國30年12月初,到香港籌辦詩人協會,團結進步文化人士,被日軍通緝。當月19日,被日軍槍殺于九龍。庚白詩詞具有盛唐遺風,又有時代特色。曾有民國“詩聖”之稱。有《太學二子集》、《急就集》、《舟車集》、《庚白詩存》、《庚白詩詞集》、《燹餘集》、《過江集》、《水上集》、《吞日集》、《角聲集》、《虎尾集》及《麗白樓遺集》、《孑樓隨筆》、《孑樓詩詞話》等刊行。

 

林幾

林幾(1897~1951年),字百淵,侯官縣(今福州市區)懷德坊人。民國五年(1916年),赴日留學。翌年,因參與愛國活動被迫回國。民國7年7月,考入北京醫學專門學校,四年後畢業留校,專攻病理學。民國13年,發表《收回領事裁判權與法醫學之關係》,指出收回法權乃當務之急,“改良法醫應成為司法革新目標之一”。林幾的觀點獲得政界、司法界和醫學界的重視。同年底,赴德國留學。民國17年,獲匹茲堡大學博士學位。回國後,任北京大學醫學院教授。當時,國民政府準備在中央大學實施《養成法醫人才草案》,林幾受託草擬《創立中央大學醫學院法醫學科教室意見書》,提議在上海、北平、漢口、廣州、重慶、奉天分設六個法醫學教室,培養法醫學人才,兼辦鄰省法醫事件。民國19年,在北大醫學院首建法醫學教室,全身心撲在法醫學檢案、教學和科研上。民國21年08月,被司法部聘為法醫研究所首任所長。民國22年,開始招收法醫學研究生。翌年,創辦中國首份法醫學雜誌《法醫月刊》。民國24年03月,回北大醫學院任法醫學教研室主任教授,並兼冀察審判官訓練所教職。抗日戰爭爆發後,林幾隨校西遷,任西北聯合大學教授。民國32年,到中央大學醫學院創設法醫學科。民國35年,遷校回南京,開辦司法檢驗專修科。民國38年04月,林幾任中央大學法醫學主任教授。1950年08月,中央大學改名南京大學,開辦第二期司法檢驗專修科。10月,受聘為國家衛生部衛生教材編審委員會法醫組主任委員,負責編審法醫學教材。1951年秋,受衛生部委託,開辦第一期法醫學高級師資班。因積勞成疾,後病逝校中。林幾是中國近代法醫學的奠基人,著有《中國古代法醫學發展簡史》、《洗冤錄駁義》、《最近法醫學界鑒定法之進步》、《法官用法醫學講義》、《醫師用法醫學講義》、《鑒定實例專號》(4卷100例)、《法醫學》、《二十二年來法醫之進步》等書。林幾在親子鑒定、嗎啡與鴉片中毒、骨質血蔭檢查、已腐溺屍檢查等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詣。

 

黃覺民

黃覺民(1897~1956年),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民國九年(1920年),入上海青年會專科學校進修。翌年,返榕任福州市青年會中學教員。民國12年,任廈門市雲梯中學校長。民國16年,赴菲律賓大學研究生院攻讀教育學。民國20年畢業,獲碩士學位,又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攻讀教育心理學,獲教育碩士學位和教育心理學專家證書。回國後,任上海大夏大學教育心理系主任、教授。民國23年,任上海商務印書館教育雜誌社社長兼總編輯及商務印書館編審。抗日戰爭爆發,任四川大學、華西大學教授。民國35年,任金陵大學教授。不久應召返閩,任福建省研究院院長等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福建省教育廳副廳長兼福建省教育工會副主席,發起組織福建省心理學會,當選為理事長。後任華東師範大學教授。著有《教育心理學》;譯有《家庭教育之理論與實際》、《德國公民教育》、《實驗教育學》等。

 

嚴叔夏

嚴叔夏(1897~1962年),名琥,別名普賢,侯官縣(今福州市區)陽岐人,嚴複第三子。生於天津,曾就讀于北京清華學堂和唐山工業專門學校,未畢業,被嚴複召回,聘名師在家授課。民國四年(1915年),叔夏在經史、詩文、外語、哲學及自然科學等方面已打下基礎,學識得到江西心遠大學承認,發給國文科特別生畢業文憑。民國八年元旦,與“臺灣林”之女慕蘭結婚。除到私立福州中學和私立福建學院任教外,閒居在家讀書、吟詩、作畫、研究佛典,是福州知名的佛學居士,常應邀去名刹講經。抗日戰爭爆發,叔夏入福建協和學院任教。民國27年,隨協和學院遷往邵武,過著清苦的教授生活。以後分別在福建學院和福建師專任教。抗日戰爭勝利,協和學院(後改福建協和大學)遷回福州,任中文系主任、文學院院長等職。民國36年,參加地下民盟活動。1950年,任協和大學校務委員會主任委員。同年04月,福建協和大學和華南女子文理學院合併,成立福州大學,任校務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教務長。1952年01月,正式加入中國民主同盟,任民盟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主委,當選為福州市副市長,分管文教工作。此後還任福建省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和福州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及省、市政協委員,兼省政協學習委員會主任。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分子,免去所有職務。1961年,叔夏摘掉“右派”帽子後,到福建省教育學院任職。次年病逝。1984年,福州市人民政府舉行骨灰安放儀式,移進文林山革命烈士陵園。

 

虞宏正

虞宏正(1897~1966年),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民國五年(1916年),入北京大學化學系。民國九年畢業,在天津棉業學校任教。民國12年起,歷任北京大學助教、講師,北京農業大學教授,曾代表中華農學會出席日本農學會議。民國16年,任北京師範大學農科教授。次年10月,任北京大學教授。其致力熱力學研究,取得較大成就,其論著在日本農學會1930年年會上宣讀。民國25年,赴德國萊比錫大學與英國倫敦大學進修,加入德國膠體化學學會。次年回國,任西北臨時大學教授,轉任西北農學院教授。民國34年,先後赴英國劍橋大學、美國布樂克林高疊化學研究所、美國加州理工大學進修考察。民國36年,回國後,繼續在西北農學院任教。1954年,任中國科學院西北生物土壤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西北分院籌委會委員、陝西分院副院長,被選為全國人大代表。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數理化學部委員。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任中國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化學會西安分會理事長、中國化學會總會理事,“九三”學社中央科學文化委員會委員。宏正重基礎研究,重視試驗,善將最新科研成果與具體實踐相結合,直接為國家經濟建設服務。巨集正為開拓國家熱力學和膠體化學,做了許多奠基工作。生平力作有《蓖麻子解酯酵素作用的動力學初步建議》、《不溶性氣態表面壓力的熱力學觀點》、《熱力學公式轉盤的設計》、“AStatisticalDerivationofBETAdsorptionEquation”、《乙烯塑膠之母體》、《同位素的分離》等;學術專著有:“AFormulaofAdsorptionfromofElectrolytes”(與吳中樞合著,1939年)、《表面平衡熱力學之研究》(與吳中樞合著,1939年)、“ThermodynamicofInterfacesinEquilibrium”(1941年)。

 

陳長捷

陳長捷(1897~1968年),字介山,號嵎,閩縣(今福州市區)螺洲人。早年入福州武備學堂,畢業後進保定軍官學校第七期騎科。民國九年(1920年),入閻錫山部隊,歷任排長、連長、代理團長、旅參謀長、旅長。民國23年,率部進入江西防區,升任七十二師師長。抗日戰爭爆發,日軍進攻南口,形勢危急,長捷率師向敵軍密集方向突圍成功。09月中旬,日軍大舉進犯,七十二師改編成預備第一軍,從代縣急行軍馳援,在鷂子澗、團城口激戰12晝夜。又與中央軍、晉綏軍和八路軍並肩作戰,組織忻口防禦戰役。閻錫山將預備第一軍正名為六十一軍,長捷任軍長,兼前敵副總指揮。不久,任忻口中央地區前敵總指揮。民國28年,任第六集團軍總司令。翌年,離開山西,投奔傅作義。民國30年,任晉綏邊區副總司令。後轉任伊克昭盟守備軍總司令,因剿緝煙匪,得罪伊盟盟長沙王,被蔣介石免職。到重慶,入陸軍大學將官班。日本投降後,任蕪湖軍官總隊長及第八補給區司令等職。民國37年,傅作義召長捷任天津警備司令。平津戰役中,長捷率部負隅頑抗。民國38年06月14日,解放軍攻入天津,長捷自殺不成被俘,以戰犯罪關押,勞動改造。1959年,第一批特赦釋放。1960年,定居上海,在上海市政協任專員,參加文史資料委員會工作。“文化大革命”中,受衝擊而自殺。1979年01月,復查平反,骨灰安放烈士公墓內。

 

劉棟業

劉棟業(1897~1969年),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早年進福州海軍學校,民國八年(1919年)畢業,赴比利時國立列日大學理工學院留學。民國14年,畢業回國,任北平中法大學孔德學院教授兼教務長。後投身工業,出任江西民生染料廠經理,又返榕創辦福州福電鐵工廠,任廠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福建工商業聯合會主任委員、全國工商聯執委、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央委員、福建民建省委主任委員,並擔任福建省第一屆政協副主席。

 

楊昌棟

楊昌棟(1897~1983年),福清海壇島(今平潭縣)人。早年入福州格致書院。民國10年(1921年)秋,考入福建協和學院。民國14年畢業,回平潭任開宗中學校長。同年秋,進燕京大學攻讀神學。民國17年,獲神學碩士學位。其論文《基督教對中古歐州的貢獻》,頗受教會人士重視,由上海廣學會書局出版。後回平潭任蘇澳教堂牧師。民國19年,任福清融美中學校長。民國22年秋,赴美國耶魯大學深造,用一年時間修畢全部課程,獲社會學博士學位。民國23年,回國任福州協和農業職業學校校長,後兼任福建協和道學院院長。民國30年,美國衛理公會所屬各中學組成衛理聯中,昌棟兼任校長,後專任協和道學院院長。抗戰勝利,道學院回遷福州改名福建協和神學院,仍任院長。民國36年夏,任福建協和大學代理校長。蔣介石發動內戰,昌棟感到國事日非,自請辭職,再次赴美進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昌棟於1950年秋回國,積極參加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1956年06月起,歷任省、市第一屆、二屆、三屆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副主席,並被選為市人民代表,市政協第一、二屆委員,省文史研究館館員。

 

王世靜

王世靜(1897~1983年),女,閩縣(今福州市區)人。王仁堪孫女。民國三年(1914年),入華南女子文理學院學習。民國五年,入美國晨邊學院,獲學士學位;後入密執安大學,獲碩士學位。回國後,應聘于廈門大學。翌年,回華南女子文理學院任化學系主任。民國16年08月,任教務長兼教物理、化學。翌年06月,任院長,再次赴美留學,推遲就職。民國18年07月回國。次年01月18日,正式任華南女子學院院長。抗日戰爭爆發後,隨院遷往南平。民國36年,遷校返榕後,世靜赴美向董事會報告學院辦學情況,會後應邀到美國各大學及學院演講,備受讚揚。同年03月13日,美國波士敦大學校長Paniedl.March為世靜頒發人文科學榮譽博士獎狀。同年,世靜操持在華南女子學院重建彭氏樓。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12月16日,美國宣佈凍結中國在美國的資金,學院經費來源斷絕,世靜克服困難辦學。翌年04月,福建協和大學和華南女子文理學院正式合併,成立福州大學,世靜任副主任委員。1952年06月15日,福州大學與福建省師範專科學校合併成立福建師範學院,世靜任圖書館館長。被聘為福建省人民政府參事室參事,連續當選福建省政協第一、二、三、四屆常委等職務。

 

陳聲聰

陳聲聰(1897~1987年),字兼與,號壺因,筆名荷堂,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早年考入福建第一中學,因家境困難輟學,受雇為財政廳錄事。民國四年(1915年),考入中國大學政治經濟科,讀至二年級,參加文官考試被錄取,曾任主事、僉事,又以半工半讀完成大學學業。先後在漢口、上海、廣東、南昌等省、市政府任秘書、參事等職。民國31年,赴重慶、貴陽等地從事稅務工作。抗日戰爭勝利後,任福建省直接稅局局長,後辭職赴滬,任財政部專門委員,調任全國花紗布管制委員會秘書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上海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韻文學會副理事長、中華詩詞學會顧問,是中國當代有數的老詩人之一。著有《兼與閣詩》、《兼與閣詩話》正續集、《壺因詞》、《填詞要略》等。

 

林景潤

林景潤(1898~1947年),字琴雨,莆田縣人。早年就讀於教會辦的莆田哲理書院。民國五年(1916年),入福建協和學院,主修政治。民國八年畢業,獲文學士學位。同年夏,作為該校第一個教會公費留學生赴美留學。翌年,獲阿伯林大學碩士學位。民國11年,獲哈佛大學碩士學位。民國12年,先後在哥倫比亞大學和耶魯大學攻讀,獲哲學博士學位。民國16年,回國任福建協和學院講師。翌年,任社會科學系主任。不久,出任協和學院院長。任內改革教學內容,取消基督教學系,將基督教課程改為選修課,宗教活動改為自由參加。民國18年02月,教育部批准立案。不幸學生宿舍毀于大火,景潤即向海內外校友和社會人士募捐,相繼建成“光榮樓”、“光國樓”兩座男生宿舍,並建成文學院大樓。景潤主張招收女生,擴大招生人數,並在民國22年建成一座女生宿舍,使協和學院成為男女同校的學院。景潤接任院長時,學生數五十一人;到抗戰勝利時,學生數達六百九十三人。景潤著力延聘高水準的華人教師,盡力縮小華人教師與外籍教師的工資差距,力圖將學院辦成大學,後因抗日戰爭而延緩。民國29年,初步辦成農學院。次年04月,教育部准予學校改稱“私立福建協和大學”。抗日戰爭勝利後,景潤先回福州主持修復校舍,以備全校遷回。民國35年夏,校董事會為酬謝景潤多年辛勞,循例讓其赴美國休假。抵美後,因肝癌醫治無效病逝。

 

鄭振鐸

鄭振鐸(1898~1958年),小名木官,筆名西諦、賓芬、敬夫、郭源新、文基、幽芳居士等,祖籍長樂縣,生於浙江永嘉縣(今溫州)。民國五年(1916年)夏,畢業於浙江省立第十中學。翌年秋,考取北京鐵路管理專科學校。五四運動爆發,振鐸作為學校學生代表參加北京學生聯合會,投入反帝反封建鬥爭,與瞿秋白等共同創辦《新社會》(旬刊),後出版《人道》雜誌。民國九年11月,振鐸同沈雁冰(茅盾)等12人發起成立文學研究會。次年春,從北京鐵路管理專科學校畢業,應聘擔任上海《時事新報》副刊《學燈》編輯。不久,編譯文學研究會叢書和文學研究會會刊《文學旬刊》(後改為《文學週報》),創辦中國第一個兒童月刊《兒童世界》;發起組織民眾戲劇社,出版中國第一個戲劇月刊《戲劇》。民國12年01月,振鐸接替沈雁冰主編《小說月報》,大膽扶持新人、新作。在評論“學衡派”及“鴛鴦蝴蝶派”中,撰寫《思想的反流》、《血與淚的文學》、《新舊文學的調和》等文章。振鐸翻譯、介紹俄國文學,編著《俄國文學史略》,撰寫《泰戈爾傳》。民國14年“五卅”慘案發生後,創辦《公理日報》。民國16年03月,積極參加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裝起義,被選為上海市政府委員。“四一二”政變後,振鐸被迫出遊歐洲,寫了很多遊記,收在《海燕》和《歐行日記》中。後出版《山中雜記》和第一本短篇小說集《家庭的故事》。民國18年初回國,先後在清華大學、燕京大學任教,撰寫《中國文學史》中世卷第三篇(上)、《插圖本中國文學史》、《中國文學論集》及《佝僂集》等著作。民國23年後,以七年多時間,重印明末原編的《十竹齋箋譜》(四冊),保存中國古代版畫藝術中的劃時代傑作。民國24年春,任暨南大學文學院院長兼中文系主任,主編《世界文庫》,協助魯迅選編、出版瞿秋白遺著《海上述林》等。民國26年,蘆溝橋事變後,參與組織“上海文化界救亡協會”,與郭沫若等合編《救亡日報》,並與周建人、許廣平等組織“複社”,秘密刊印《魯迅全集》、《列寧選集》和《聯共黨史》。在抗日戰爭時期,振鐸盡力搶救文獻、古籍。民國27年,編著出版《中國俗文學史》、《玄覽堂叢書》、《中國版畫史圖錄》、《清代文集目錄》及《困學集》等書。抗日戰爭勝利後,任中央圖書館編輯,主編《民主》週刊,呼籲停止內戰,成立聯合政府。振鐸致力搜集古代陶俑和其他歷史文物,編著《中國歷史參考圖譜》、《域外所藏中國古畫集》、《西域畫》等,並與李健吾合編大型文藝刊物《文藝復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被選為全國政協委員。1952年,編《中國古代木刻畫選集》;主編《古本戲曲叢刊》(四集)、《敦煌壁畫選》、《偉大的藝術傳統》等書刊。1954年,當選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翌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先後任文化部文物局局長兼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文化部副部長、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所長等職,以及中緬友好協會會長、全國文聯主席團委員、中國作家協會理事,《文學研究》、《收穫》刊物編委。多次率領中國文化代表團出訪亞歐各國,為促進國際文化交流作出貢獻。1958年,振鐸率中國文化代表團出訪,因飛機失事遇難,終年60歲。其夫人高君箴遵照振鐸生前的意願,將九萬四千餘冊藏書、手稿和日記等捐獻給國家,收藏於中國科學院圖書館。振鐸生平著述甚多,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鄭振鐸文集》三卷,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鄭振鐸選集》上下冊。

 

薩本炘

薩本炘(1898~1966年),號揖讓,蒙古族,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民國九年(1920年),福州海軍學校輪機班畢業,在“江貞”、“江元”、“海容”等艦服役。民國12年,考入英國格拉斯哥工業大學造船系。四年後,到維克斯造船廠實習。民國18年回國,任江南造船所工程師、馬尾造船所工務長。抗日戰爭期間,歷任武漢大學教授、中國興業公司工程師、柳州西江造船處副處長。曾組建四川機械公司,並任總工程師。抗日戰爭勝利後,任臺灣機械造船公司協理兼總工程師及基隆造船廠廠長。民國37年,任中山大學教授。翌年,回福州。1950年後,歷任江漢船舶機械公司總工程師、武昌造船廠副廠長兼總工程師、三機部船舶產品設計院副院長兼總工程師、國防部第七研究院技術顧問、一級工程師。本炘是中國著名造船專家,曾主持設計建造中國第一艘絞吸式挖泥船“洞庭號”,參加第一次荊江分洪工程;還為國家建造潛艇作出貢獻,畢生培養一批艦船人才。連任1954、1959、1965年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黃曾樾

黃曾樾(1898~1966年),字蔭亭(蔭庭),號慈竹居主人,永安縣人。民國元年(1912年),考入福建船政前學堂。民國八年畢業後,在福建省立第三師範學校、南平第四中學任教。翌年冬,赴法國勤工儉學。民國10年,入郎西大學數理系,後轉里昂工業專科學校學土木工程。畢業後,得工程師學位,複入文科深造。民國14年畢業,獲“最榮譽”博士學位。其畢業論文《老子、孔子、墨子哲學的比較》為早期向歐西評介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專著,被列入國際各國立大學交換叢書之一。民國14年秋回國,任京漢鐵路工務處工程師兼北平女子師範大學教授。民國16年回閩,任福建交涉署科長、省建設廳科長,並加入中國國民黨。翌年,調交通部任法規委員會委員,參與交通法規起草工作。民國19年,任南京市政府參事、南京市社會局局長。民國21年冬,再受聘為交通部秘書,出席開羅國際郵政會議,並考察歐美郵政。抗日戰爭爆發後,隨交通部內遷長沙,參與編輯《抗日兵站史》,任編輯處副處長。民國32年,被聘為福建省政府顧問,任省驛運管理處處長。翌年,任福州市政籌備處主任兼林森縣(閩侯)縣長。民國35年01月,福州市政府成立,任代市長。08月,調任福建省政府顧問,旋被聘為教育部主任督學、參事等職。民國36年,被選為“國大代表”。翌年冬,留守教育部,代理“青年失學就業輔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後自請回閩,任福建音樂專科學校教務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福建師範學院中文系外國文學研究室主任,主講外國文學。歷任系務及院務委員會委員,被選為福建省語文學會理事。1957年,參加中國民主同盟。1964年後,應邀給福建省黨政領導幹部講授中國古典文學。曾任福州市政協第一、二、三、四屆委員。“文化大革命”初,被迫害致死。1978年,福建師範大學為其平反昭雪。其著有《陳石遺先生談藝錄》、《博馬舍研究》、《鄧栟櫚研究》、《永覺和尚廣錄探微》、《慈竹居集》、《慈竹居詩稿》、《慈竹居叢談》。

 

林惠平

林惠平(1898~1968年),字迪侯,閩縣(今福州市區)林浦村人。民國元年(1912年),考入福建船政學堂第十二屆輪機班。民國12年起,先後任“海鴻”、“建康”等艦艇輪機副、輪機正。民國16年,隨艦易幟,加入北伐軍。後派往上海江南造船所,監造“咸寧”等四艘軍艦,任“咸甯”上尉輪機長。民國20年02月起,先後監造成2600噸級大型巡洋艦“甯海”、“平海”號,被任命為“寧海”艦中校輪機長。不久,調到海軍新艦監造室。民國26年04月,升為海軍練習艦隊司令部輪機長。後赴德監造潛艇。民國28年回國,任海軍第一工廠代廠長、上校諮議。民國33年,參加“海軍造船服務團”赴美考察,參加維修太平洋作戰區受傷的盟國艦艇。民國35年回到上海,任江南造船所生產處處長。不久,升海軍準將副所長、代所長。在中共黨員郭壽生等推動下,走上革命道路。上海解放前夕,抵制國民黨令其渡台任職和炸毀海軍船塢、拆遷造船設備等密令,在護衛江南造船所中作出貢獻。1949年07月,被華東海軍授予一等功臣。後任中國造船協會秘書長,主持學術研究。“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而自殺。1979年,為其平反昭雪,骨灰安放上海烈士公墓。

 

張光旭

張光旭(1898~1973年),原名家聰,字位輻,英文名MicHaelChang,羅源縣人。生於基督教徒家庭。兒時即能講流利英語。民國六年(1917年),畢業于福州三一漢英書院,被保送美國俄亥俄州哈爾蘭學院深造。翌年,轉肯揚大學攻讀文學和神學,獲哲學博士學位。民國10年回國,先後任福州三一中學英語教師、福州基督教青年會幹事、聖公會會吏、會長等。民國27年,赴英國牛津大學聖彼得學院攻讀研究生。翌年回國。民國31年,當選為中華聖公會福建教區主教。民國34年春,創辦福建協和神學院,任董事長。後兼任福建協和大學董事長。同年10月,為英國聖公會福建首任華籍正主教。民國37年,赴英國出席世界聖公會主教會議,並應邀在倫敦威斯敏斯特教堂講道。次年春,哥倫比亞大學授予榮譽博士學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參加中國基督教三自革新運動。1951年初,宣佈中華聖公會福建教區同外國教會脫離關係。10月,任福州基督教抗美援朝三自革新運動委員會籌備處主任。同月,當選為福建省人民代表、政協委員。1954年,任全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常委和中國基督教國際委員會副主任。次年,任福州市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主席。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錯誤批判。1979年,中共福建省委統戰部為光旭平反昭雪,恢復名譽。

 

陳子奮

陳子奮(1898~1976年),原名起,字意薌,號無寐、鳳叟、水叟。祖籍長樂,出生于侯官縣(今福州市區)。父吉光,精書畫篆刻。子奮童年練習書法、篆刻,臨摹明清畫家畫譜。15歲任小學圖畫教師。19歲以賣畫、篆刻謀生。民國17年(1928年),作品參加福建第一屆美術展覽,徐悲鴻對子奮作品頗為欣賞,登門拜訪,特為他素描一幅畫像,子奮也連夜為悲鴻治印數方。臨別時,悲鴻贈《九方皋圖》給子奮,題跋諸多贊許。此後,在兩人交往的22年中,子奮為悲鴻刻印80多方,悲鴻復信24通。子奮白描勾勒花卉有獨特風格,具有金石書法韻味。30年代,其作品已在莫斯科、巴黎等地展覽,在東南亞各國華僑中享有很高聲譽。子奮治印從古璽金文入手,融合浙、皖兩派風格,構思嚴謹,不度墨稿,善用沖刀,雄邁遒勁,既重形式又不苟形式,形成古樸典雅、靈氣蘊含的獨特印風。子奮書法造詣很高,篆書力追“毛公鼎”、“散氏盤”等商周金文筆法,隸書、行書也自成一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子奮運用白描勾勒技法,繪製《百花齊放》長卷,參加全國美術展覽,被國家收藏。1959年,為北京人民大會堂福建廳雕漆屏風繪製四幅《萬壽無疆圖》。翌年,在福州西湖“宛在堂”設“陳子奮畫室”,創作《陳子奮白描花卉冊》,由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1961年,在北京舉辦個人畫展。次年,又與李耕、宋省予在上海舉辦“福建三畫家畫展”。先後在省藝術學校和福州工藝美術專科學校教授國畫課程。歷任福建省政協常委、福建美協副主席、福建省文史館館員、福州市美協主席和福州市國畫研究會會長等職。“文化大革命”期間,身心受到嚴重摧殘,含恨而逝。著有《福建畫人傳》、《頤諼樓談藝小品文》、《頤諼樓詩草》、《七畫家傳》、《陳子奮先生讀畫劄記》、《三代文偏旁釋例》、《甲骨文集聯》、《古錢幣文類纂》、《籀文集聯》、《頤諼樓印話》、《壽山印石小志》等。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人民政府為子奮平反,並舉行追悼會,舉辦****展覽,出版《陳子奮先生治印》、《陳子奮畫集》。

 

方君璧

方君璧(1898~?年),女,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方聲洞胞妹。民國元年(1912年),隨姐方君瑛等赴法國求學,喜美術,後在波爾多、巴黎學畫。民國14年,隨夫曾仲鳴回國,先在北京,後赴廣東。由於仲鳴與汪精衛夫婦過從甚密,君璧夫唱婦隨。民國28年03月21日,君璧隨夫同汪精衛逃至越南河內,仲鳴遇刺而死,其輾轉流亡國外,定居美國,以畫為業。曾任美國波士頓博物館學校顧問。君璧畫風穩健、簡潔,融匯中西畫技法,注重人物傳神與山川自然景色詩韻。曾在美國、法國、英國、日本及南美、中東、東南亞等地舉辦個人畫展,評價頗高。1980年10月,以八旬高齡回福州舉辦個人“中國畫展”。

 

黃英

黃英(1899~1934年),女,原名淑儀,筆名廬隱,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民國二年(1913年)春,自名黃英,考進北京女子師範學校預科。民國六年夏,畢業後在北京、安徽、河南等地執教。民國八年春,回京,入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被推為學生會幹事。同年11月,旅京閩籍學生組織福建學生聯合會,黃英作為女高師代表,被選為學聯副主席兼《閩潮》編輯。此後以“廬隱”為筆名,撰寫短篇小說、散文、雜文和戲劇等。民國10年01月,參加新文學研究會,並為會刊《小說月報》撰稿人,成為中國最早塑造系列女性形象的作家。翌年08月畢業,應聘于安徽宣城中學,發表短、中篇小說。同年,與郭夢良結婚。民國14年夏,第一部小說集《海濱故人》出版,其中《或人的悲哀》被譯為德文連載。翌年春,到福州女子師範學校任教,寫了短篇小說《時代的犧牲者》和《房東》。暑假後,攜女飄泊上海。民國16年,輾轉北平,發表《醉後》等散文及小說、詩歌、論文,出版兩部散文兼小說集《靈海潮汐》和《曼麗》。民國18年春,黃英與北京大學于庚虞教授合編《華嚴半月刊》,發表中篇小說《歸雁》、散文《夜的奇跡》等作品。又與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學生、詩人李唯建發表他們的68封信函,兩年後結集時更名《雲鷗情書集》出版,並被譯為法文印行。民國19年暑假,與李唯建結為伉儷,攜女東渡,寓居東京郊外,完成《東京小品》11篇。民國20年初,回國後到上海工部局女中任教,完成長篇小說《玫瑰的刺》和寓言體中篇《地上的樂園》。翌年初,日軍進犯上海,黃英寫了反映淞滬血戰長篇報告文學《火焰》,發表《一個情婦的日記》等反映抗日主題的短篇小說。民國22年07月,發表雜文《丁玲之死》、《監守自盜》、《代三百萬災民請願》等針砭時弊的雜文近20篇。並自編《廬隱短篇小說選》。民國23年因難產在上海去世。主要著作還有《廬隱自傳》以及後人編的各類選集和《格列佛遊記》等譯著。

附:郭夢良(1898~1925年),本名弼藩,閩縣(今福州市)郭宅鄉人。民國三年(1914年)入全閩大學堂學習,後考入北京大學法科哲學部。經常在《京報》、《晨報副刊》、《時事新報》、《青年之友》等發表作品。又在閩籍學生北京聯合會擔任職務,作為學生代表,帶領同學投身愛國運動。和劉慶平、鄭振鐸等籌備在北京福州會館成立福州同鄉會,被推選為《閩潮》編輯。還和黃英(廬隱)等十餘位志趣相投的朋友,組成秘密團體--社會改良派(SocialRebonm),簡稱S·R。民國10年,參加“文學研究會”。夢良勤于譯著,尤以《世界復古》譯本引人注目。民國11年,在上海與黃英結婚。翌年底,患肺病,回閩療養。民國14年春末,病稍愈,又赴上海任國立政治大學總務長。同年病逝,由黃英攜女護柩返鄉安葬。

 

曾萬裏

曾萬里(1899~1944年),字玉生,長樂縣人,就讀于馬尾海軍製造學校,後轉入煙臺海軍學校。民國八年(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參加罷課。經校友郭壽生介紹加入“讀書會”。民國10年,萬里協助壽生創辦《新海軍》月刊。民國12年秋,萬里與壽生組建“新海軍社”,吸收海軍進步人士入社。是年11月,萬里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次年,加入中國共產黨。萬里秘密組織“馬克思主義研究會”,發展團組織及“新海軍社”成員。上海、南京、馬尾等地均設分社。民國14年,萬里畢業,派任“永績”艦二副。翌年07月,國民革命軍北伐,“新海軍社”總部從煙臺遷往上海,響應北伐。10月,該社成立寧、滬兩隊,萬里指揮甯隊,還負責南京支社工作,協助“永績”、“海籌”、“華安”等近十幾艘艦艇和上海海軍造船廠、南京魚雷營組建分社。民國16年02月,萬里策動“永績”艦長下令炮擊浦口,阻止奉軍南下。大革命失敗後,該社被迫停止活動,萬里與中共組織失去聯繫。民國20年,奉派赴英,入朴茨茅斯海軍學院習航海及魚雷槍炮。民國23年04月畢業返國。此後,歷任“應瑞”、“寧海”、“通濟”艦航海官、教練官、副艦長等職。“七七”事變後,日機轟炸“寧海”艦,萬里沉著指揮,身負重傷仍堅持戰鬥,直至艦沉才離岸就醫。民國27年,傷癒歸隊,任武漢衛戍總司令部田壁工程處參謀。次年,調任水雷製造所運輸課長兼海校學生艦教練官。此時,與郭壽生重逢,共建“海軍整建促進會”,創辦《海軍整建》月刊。民國29年,兼任九戰區湘、資、沅、澧四江封鎖委員會設計股股長。日軍進犯長沙,萬里與同仁巧布魚雷,重創日艇,受到海軍部嘉獎。民國31年,調任國防研究院委員,與林遵等重建“新海軍社”活動小組。不久,出任中國政府駐東南亞盟軍總部聯絡參謀。民國33年初,抵印度新德里,任中國駐盟軍統帥部副聯絡官。04月,在孟買駐軍指揮官陪同下參觀ELEXANDER與QUEEN船塢,遇塢內火藥船爆炸,萬里身受重傷,當晚逝世。國民政府追認為海軍少將。

 

林大琪

林大琪(1899~1952年),又名林楓,字其風,閩縣(今閩侯)尚幹枕峰人。民國11年(1922年),入協和學院。民國13年,考入上海海關。民國16年,調福州閩海關,與黃國華等組織心躍讀書會,閱讀馬克思列寧著作。民國1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為特別黨員,利用海關職員身份掩護革命同志。民國24年,調上海海關工作。翌年,同陳楚瑜、艾思奇等組成讀書會,參與主編《生存線》。民國26年12月,調回福州海關,在大琪的影響下,女兒乃夫加入中國共產黨。民國27年08月,任中共福州工委委員,書記李鐵以家庭教師身份住在大琪家裏。地下黨經費困難,大琪將老家房子、私田典賣交給李鐵作為活動經費。民國30年,奉調洛陽關工作。民國33年04月,輾轉入川,在重慶海關工作,在許滌新等領導下,參與民主運動,組織中國經濟事業協進會。民國35年,大琪調上海海關。民國36年07月,調香港九龍海關,任中共港澳工委財經組長。翌年03月,兒子林坡奉派到香港為中共福建省委購買電臺,大琪極力籌畫,幫助林坡順利完成組織交給的艱巨任務。民國38年08月,大琪調北京參與籌建海關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海關總署統計處處長,負責編纂《人民海關》、《海關工作辭典》。抗美援朝時,將所有儲蓄捐獻給國家。1952年,出差廣州海關,因身心勞瘁逝世。被追認為革命烈士,安葬于八寶山革命公墓。

附:林坡(1927~1949年),閩侯縣尚幹枕峰人。童年隨其父林大琪在上海讀書。民國33年(1944年),回到福州,進入格致中學。次年,轉入英華中學。民國35年下半年,在大姐林乃夫啟發誘導下,加入中國共產黨。民國37年03月,黨組織派他去香港採辦收發報機、手搖發電機等設備,順利運回福州,但因“城工部事件”,一時找不到上級黨組織,幾經周折,終於將電臺運到指定地點,轉到福建省委所駐山頭。同年秋,林坡按照黨的指示,進入協和大學教育系,以學生身份從事革命工作,積極參與組織反內戰反饑餓運動。年底,轉到中共福長林三縣中心縣委,擔任中心縣委組織部副部長兼青年部部長。翌年初,深入到長樂縣北鄉發動組織抗丁、抗糧、抗稅鬥爭。同年03月17日,在執行任務中,途經長樂縣城時不幸被捕。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林坡堅貞不屈。次日拂曉,被活埋于長樂江田沙灘。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被追認為革命烈士,並移葬於東嶼革命陵園。

 

王逸慧

王逸慧(1899~1958年),女,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民國元年(1912年),入福州英華書院就讀。民國九年,考入福州協和學院。兩年後,轉至上海聖約翰大學醫學院。民國12年,獲醫學博士學位,留校在同仁醫院任住院醫師。翌年,到北京協和醫院任外科住院醫師。兩年後赴美,進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學醫院進修外科。同年底,轉馬里蘭州霍布金斯大學醫院學習婦產科。民國17年回國,任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助教和住院醫生。不久,任婦產科副教授、副主任。民國24年,任上海醫學院婦產科主任、教授。兩年後,任上海聖約翰大學醫學院婦女科教授。民國28年,任該校宏仁醫院婦產科主任,一直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52年,響應中央支援大西北建設號召,離開大都市,赴西安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軍區擔任第二陸軍醫院副院長兼婦產科主任,後病逝。逸慧一生以精湛醫術享譽全國婦產科界。論著數十篇,其中《臍帶血及胎盤粉》被譯成俄文,發表于蘇聯《臨床醫學》1955年第一期。

 

朱謙之

朱謙之(1899~1972年),字情牽,閩縣(今福州市區)人。17歲考入北京大學哲學系。曾參加五四運動,撰文抨擊時政。民國九年(1920年)05月01日,發表《勞動節的祝辭》,提出“勞動者要直接管理工廠”和“一切收回社會公有”的主張。同年10月,被捕入獄,後經營救出獄。翌年,出版《革命哲學》一書,提倡虛無主義,闡述“社會革命是從社會主義革命進至無政府革命,再進至宇宙革命”。後著《周易哲學》,闡發“宇宙生命--真情之流”的思想。民國15年後,思想有所變化,先後發表《大同********》和《國民革命與世界大同》等書,宣揚烏托邦式大同思想。民國18年,赴日本留學。兩年後回國,在上海暨南大學、廣州中山大學任教。民國20年後,轉入歷史和哲學史的教學與研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在北京大學哲學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世界宗教研究所從事教學與科研工作,歷任教授、研究員、歷史系主任、哲學系主任、文學院院長。先後發表《中國思想對於歐洲文化之影響》、《日本的朱子學》、《日本的古學與陰陽學》、《日本哲學史》、《老子校釋》等著作,在國內外學術界有一定影響。

 

盧毓駿

盧毓駿(1899~1975年),字于正,侯官縣(今福州市區)人。早年赴法國留學,入國立公共工程大學。畢業後,入巴黎大學都市計畫學院從事研究。不久,回國在南京市政府工務局任技師、科員,以勤奮敬業、技術高明被擢為南京市政府技術專員。後歷任國立中央大學工學院、勞動大學工學院教授、第二次高等考試典試委員會秘書、首都第一次普通考試建設人員典試委員。民國29年(1940年)03月,出任國民政府考試院考選委員會委員,並任國立重慶大學、中央政治學校教授。民國33年,任考試委員會處長;翌年10月,任天津市工務局局長。民國35年11月,當選為“國大代表”。民國37年07月,任考試院院部考試委員。翌年初,前往臺灣,擔任臺灣大學教授;後轉任私立中原大學、中國文化學院教授。著有《都市計畫學》、《荒溪治理與水土保持工學》、《防空建築學》、《區域計畫學》、《現代建築》等。

 

曾國晟

曾國晟(1899~1979年),字拱北,長樂縣人。民國六年(1917年),考入福州海軍學校航海班,後轉至上海吳淞海校學習。民國10年畢業後,歷任三副、大副、艦長、副官等職。民國22年,晉升為“海籌”艦中校副艦長。翌年,升艦長。民國25年,調任江南造船所監造官。翌年08月,淞滬抗戰爆發,國晟研製水雷,首創水雷打擊日艦的戰例。民國28年06月,任中校制雷所長兼海軍佈雷遊擊隊第一、三、四、五分隊總指揮,專司制雷與佈雷,獲五等雲麾勳章,記大功一次。翌年,籌設海軍工廠,任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兼海軍學校學生艦課訓練班主任,培訓佈雷隊員分赴抗日戰場,國晟獲“抗日制雷英雄”之譽。還創辦“海軍整建促進會”,出版《海軍整建》月刊。民國32年,晉升海軍上校,兩年後升少將。抗日戰爭勝利,兼任上海海軍工廠廠長。民國36年,由於不滿海軍排斥“閩系”海軍人員及反對內戰,與進步海軍軍官秘密組織“仁社”,並與中共地下組織取得聯繫。同年05月,國晟任總司令部第六署少將署長。民國38年07月,參加起義,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行列。08月,與林遵等受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的接見。參與華東軍區海軍(東海艦隊前身)組建工作。後調任海軍研究委員會副主任,主持《近代海軍史參考資料》編纂和出版工作。退休回閩後,任福建省政協常委。著有《華東海岸形勢和戰術觀點見解》傳世。

 

鄭天挺

鄭天挺(1899~1981年),原名慶甡,字毅生,長樂縣人,生於北京。清宣統三年(1911年),考入順天高等學堂,後改入北京師範大學附中。民國六年(1917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民國九年畢業後,參與廈門大學籌建。翌年,任該校國文史地科教師兼圖書部主任。同年夏,考上北京大學研究所研究生,專攻古文字學,並任中國法權討論委員會秘書,撰寫《列國在華領事裁判權志要》一書。民國13年,任北大預科講師。民國17年,在浙江大學文理學院任教兼任該校秘書。民國19年,任教育部秘書,後回北大任中文系副教授、教授,兼學校秘書長。“七七”事變,北平淪陷,天挺輾轉至長沙,在北大、清華、南開三校聯合大學任歷史系教授。民國27年,至昆明,任西南聯合大學歷史系教授。民國29年,兼西南聯大總務長。其間所寫的清史論文彙編為《清史探微》出版,得到中外史學家高度評價。抗日戰爭勝利後,天挺仍任北大歷史學系主任、教授,明清史料整理室主任,還兼任學校秘書長。北平解放後,任北大校務委員會委員兼秘書長、史學系主任。1952年,院系調整,天挺調任天津南開大學歷史系主任、中國史教研室主任。1961年,參加教育部文科教材編選工作,任歷史組副組長,主編《中國通史參考資料》、《史學名著選讀》、《清史資料》等。1962年,應邀到中共中央黨校講授《清史》。1979年,在南開大學主辦《明清史》進修班,主編《明清史資料》。1980年,出版論文集《探微集》和《清史簡述》,當選中國史學會常務理事、主席團成員、執行主席。1981年,參加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會議,任歷史組主持人,並任《中國歷史大辭典》總編,以及中國檔案學會和國務院古籍整理委員會顧問。

 

施子京

施子京(1899~1981年),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早年就讀於北京高等工業學校,畢業後進新通貿易公司,擔任工程師,專攻動力機械,在汽輪機動力方面有造詣,先後負責完成武漢、南通天生港、廣州西村、天津等電廠的汽輪機、鍋爐的檢修和設備安裝。子京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首創中國現場校驗汽輪發電機組動平衡的簡易方法,獲得好評。為國內著名專家。1956年,調上海動力機械研究所、上海汽輪機鍋爐研究所,擔任工程師。後任上海汽輪機廠高級工程師,參與中國大功率汽輪發電機組的研製。1964年12月,當選為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文化大革命”中受衝擊,仍堅守職責。為中國汽輪機製造業趕超世界水準作出貢獻。

 

陳陶聲

陳陶聲(1899~1992年),字陶心,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民國七年(1918年),考入北京工業大學應用化學科。民國11年畢業,到山東濟南黃台溥益糖廠附設酒精廠任技術員,解決糖蜜製造酒精難題,被聘為工程師。民國17年,應聘為國立中央大學講師。不久,轉任國立勞動大學副教授。民國20年06月,任實業部中央工業試驗所研究專員兼釀造試驗室主任,分離出酒精生產酵母及阿明諾法所用根黴,為研究阿明諾酒母混合法奠定基礎;還分離出純麯黴,縮短醬油成熟期,革新醬油釀造技術。民國21年,赴美國留學,入路易安那州大學,一年後獲碩士學位,又到威斯康星大學選修與工業微生物有關課程。民國23年回國,任遠東最大的酒精廠--上海浦東白蓮涇中國酒精廠總化學師。翌年,任國立交通大學發酵學特別講座。抗日戰爭期間,先後到中央大學、交通大學、聖約翰大學、大夏大學、滬江大學、勞動大學、暨南大學任發酵學教授。民國30年起,任上海酒精二廠總工程師和技術顧問,兼任江南大學、復旦大學、上海第一醫學院教授、上海酒精一廠技術顧問等。1955年,調上海輕工業研究所發酵研究室工作;次年研究成功“液體曲”,促進酒精工業生產連續化。1964年,用發酵法成功生產谷氨酸。1972年起,帶病撰寫《中國微生物工業發展史》、《近代工業微生物學》,分別獲全國優秀科技圖書獎、全國科技重大貢獻獎。1979年,被上海科技大學聘為顧問教授;1982年,任生物工程系教授、系主任。陶聲指導突破戊糖發酵生化難題,為利用莊稼稈芯和蔗渣等農業廢料發酵生產酒精開闢了新途徑。作為中國工業微生物工程奠基人,陶聲歷任中國化工學會常務理事、上海分會理事長、上海化工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微生物學會理事、發酵學會理事、中國釀造學會名譽理事長等職。陶聲畢生從事微生物學研究、著述,除上述外,還有《酒精》、《發酵工業》、《農產製造》、《釀造學總論》、《釀造學分論》、《高等釀造學》、《實用微生物學》、《食品微生物實驗》、《酶化學》、《抗生素發酵研究法》、《液體曲研究》、《氨基酸與肌苷發酵》、《由糖蜜製造酒精之實地經驗》、《應用廉價原料試釀醬油之研究》等。

 

陳叔圭

陳叔圭(1899~1976年),女,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民國四年(1915年),入華南女子文理學院附中就讀;民國七年畢業,升入該校教育系學習。民國九年,保送美國康乃爾大學深造,獲教育學士學位;旋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續讀。民國12年,獲教育碩士學位。回國後,任華南女子文理學院教授。民國16年秋,任院務委員會主席。民國18年,再度赴美國留學,先後就讀于美洲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民國22年,獲教育哲學博士學位。回國後,繼任華南女子文理學院教授兼系主任。抗日戰爭爆發後,領導學生進行抗日救國運動。民國36年,到美國從事教育研究,還赴挪威參加國際學術會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華南女子文理學院和福建協和大學合併為福州大學,叔圭任教授兼教育系主任。不久,到華東革命大學政治研究院學習,先後擔任福州大學、福建師範學院、福建師範大學教授。叔圭長期從事教育哲學理論和教育心理學的教育和研究。著有《美國中學學校的獎品》等在美國學術刊物上發表,編有《教育心理學》、《教育學》、《普通心理學》、《比較教育》和《思維學》等教材。

 

郭壽生

郭壽生(1900~1967年),又名景華,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清宣統元年(1909年),入省立二中讀書。民國五年(1916年),考取煙臺海軍學校。五四運動後,接受革命思想。民國10年,參加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同年冬,創辦《新海軍月刊》。民國1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為煙臺黨小組負責人,創辦和主編《新海軍》,組織“新海軍社”。民國14年,被分配到上海一帶艦隊服役,在海軍中發展革命力量,並主編《燈塔》月刊。翌年,調“建威”艦,將“新海軍社”總社從煙臺遷到上海,繼續從事“軍運”工作。民國16年,策動海軍艦艇參加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革命進入低潮後,與黨失去聯繫。返回福州,經舅父黃展雲介紹,任禁煙處處長。後往上海,任海軍總司令部編譯處編輯員。民國26年,海軍部遷往武漢。同年05月,在八路軍辦事處受到周恩來接見,安排到海軍電雷學校開展工作。民國28年,參與組建“海軍整建促進會”,任《海軍整建月刊》編輯。民國33年,調任重慶山洞海軍總司令部中校副官。民國35年06月,任海軍艦隊指揮部中校參謀兼《海軍整建月刊》總編輯。民國37年08月,委為政工處上校專員。中共中央社會部在上海的負責人吳克堅指示中共地下黨員林亨元聯繫壽生,並轉告:“周恩來同志請你歸隊,為革命繼續工作。”壽生當即表示:“請黨分配任務,一切聽党指揮。”繼而讓他策動第二艦隊司令林遵率隊配合解放大軍渡江,又往南京聯絡動員原“新海軍社”社員及部分艦艇長起義。民國38年04月23日,林遵率25艘艦艇起義,毛澤東、朱德電稱為“南京江面上的壯舉”。同年09月,壽生任華東軍區海軍司令部研究委員會副主任。不久,列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參加開國大典。1950年01月,任軍委海軍司令部研究委員會副主任,組織人員撰寫中國海軍史,起草人民海軍制度、條例、條令,審核海校教材等。1955年01月,被授予人民解放軍三級解放勳章。1961年09月患病住院期間,周恩來曾親往看望。病逝後,1987年04月骨灰安放福州文林山革命公墓。

 

劉攻芸

劉攻芸(1900~1973年),原名駟業,以字行,侯官縣(今福州市區)人。民國16年(1927年),獲英國倫敦經濟學院博士學位。回國後任教於清華大學,講授經濟學。翌年,轉中央大學商學院任教。民國18年,應聘入中國銀行任總賬室主任。六年後任中央信託局副局長。民國27年,改任交通部郵政總局副局長兼郵政儲金匯業局局長,發起全國節約儲蓄活動;後在香港郵匯局成立辦事處,在新加坡與華僑銀行合辦民信匯兌局,以吸收遊資、僑資。民國29年,任中央、中國、交通、農民四行聯合總辦事處秘書長。抗日戰爭勝利後,任上海敵偽產業處理局局長、中央信託局局長、國民黨中央候補執行委員。民國36年,調任中央銀行副總裁。翌年01月,升任總裁。03月,任財政部長。06月,解職,後赴新加坡,擔任華僑銀行顧問,華僑保險公司董事經理。後病逝。

 

陳春生

陳春生(1900~1980年),侯官縣(今福州市區)人。19歲拜評話藝人阿清為師,上演第一本書《氈笠記》便打響。春生鑽研技藝,吸收閩劇曲調和民間歌謠,形成獨樹一幟的評話曲調。在30年代,與黃天天、黃仲梅並稱“福州評話三傑”。後因不堪地方惡勢力淩辱,於民國37年(1948年)退出藝壇,回鄉種田。1952年,重返藝壇,組建“九人團”,創作演出反映土改鬥爭的《九命沉冤》,反映合作化運動的《小小牛司令》、《鳳窩前後》、《紅桔子》等,還將傳統書目《蝦米俤》、《秦瑞雲》、《情天義海》、《郭家將》等整理上演,並創編新書《紅嫂》、《一字值千金》等。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擔任閩侯縣評話協會主任、紅桔子劇團名譽團長、閩侯戲劇院副院長、閩侯縣曲藝團團長、福建省政協委員、省曲協副主席等職。1958年,先後參加福建省第一屆曲藝會演和全國第一屆曲藝會演,講演《劉剛鬧院》,受到全國曲藝界的注目,《人民日報》記者發表人物專訪。曾五上北京,受到毛澤東等中央領導接見。“文化大革命”期間,遭受迫害。後以76歲高齡登臺說書,在福建曲協為他舉辦的“陳春生流派四代同堂專場演出”中,演出《蝦米俤》獲得好評。臨終前兩個月,還留下一組珍貴的唱腔錄音資料。1981年,福建曲協編輯出版《陳春生評話選集》。

 

薩孟武

薩孟武(1900~1984年),名本炎,以字行,蒙古族,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民國元年(1912年),入私立法政學院附中。翌年正月,赴日留學。不久,考上日本帝國大學。民國13年,回國。次年,參加“獨立青年社”,任《新生命》月刊編輯。該刊停辦後,受聘為中央政治學校政治系教授。抗日戰爭期間,孟武一邊教課,一邊著書,還兼國民參政會參政員。抗日戰爭勝利後,被選為立法委員。後在上海各大學、陸軍學校、陸軍大學、中央大學、中山大學任教。民國37年,任臺灣大學法學院院長,致力教育和著作。孟武用30年時間,編寫《中國社會政治史》。著有《政治學》、《儒家政治演義》、《西遊記與中國古代政治》、《水滸傳與古代社會》、《紅樓夢與古代家庭》,以及《學生時代》、《中年時代》、《孟武隨筆》等。後逝於臺北。

 

洪樂

洪樂(1900~1984年),惠安縣人,定居福州。民國五年(1916年)起,先後在福州泉安公司“健康”輪、廈門茂記“祥鵬”輪、廈門海關緝私艇、廈門協豐交通公司交通船、“建通”輪、上海萬順行“泰順”輪等當駕駛員、採購員、二副、大副、船長。民國38年02月,辭去上海金城公司交通輪職後回到福建。1950年10月,到廣州華僑船務行“江安”輪領港。1952年05月起,先後在泉州晉通船務所、海運局、港務局和福州港務局任引水員。1959年,任福建省交通廳航運管理局福州輪船長。196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航運管理局外海大隊引水員、船長、總船長。1963年,被評為省先進生產者。1964年,當選為省第三屆和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77年12月,任福建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

 

周應聰

周應聰(1900~1985年),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民國二年(1913年),入上海吳淞商船學校,後併入煙臺海軍學校。民國八年,畢業後派“通濟”練習艦作練習生。民國17年,赴英國留學。民國22年回國,歷任巡洋艦副艦長、駐英大使館海軍武官、海軍第二艦隊參謀長、練習艦隊參謀長、上海海軍指揮部總指揮、駐聯合國安理會軍事參謀團首席秘書兼海軍代表。民國34年,參與聯合國憲章起草工作。抗日戰爭勝利後,任海軍司令部第五署少將署長、國民政府海軍駐上海辦公處主任等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吳淞商船學校、上海航務學院、上海交通大學、大連海運學校教授,交通部參事和高級工程師,還擔任國務院參事室參事、中國航海學會第一屆理事。後病逝於北京。

 

遊天洋

遊天洋(1901~1922年),又名游泳,閩縣(今閩侯縣)人。民國八年(1919年),到北京求學,後轉入交通大學唐山分校,畢業後任鐵路武昌鑽魚套車站副站長。後因揭發湖南軍閥張敬堯販運鴉片,被張下令逮捕,經營救脫險,辭職入北京。民國九年,參加李大釗、羅章龍、鄧中夏組織的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同年底,任洛陽隴海鐵路局員司(工程師),在洛陽、鄭州、徐州、開封等地建立工人組織“老君會”。次年10月,改稱隴海路工聯合會。同年底,參加發動隴海路全線大罷工。罷工勝利後,當選隴海鐵路總工會執行委員及秘書,在洛陽加入中國共產黨,任洛陽組組長。後辭去鐵路員司之職,專任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北方分部隴海路特派員。民國11年(1922年)冬,巡視全路改組工會工作,因勞累過度,患腦溢血逝於鄭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王於潔

王於潔(1901~1937年),原名定青,號靜圃,化名吳梅,仙遊人。早年受五四運動影響,在仙遊縣組織東區學生聯合會,宣傳反帝愛國,開展抵制日貨運動。民國10年,考入新華大學預科,後轉入北京高等警官學校。畢業後,任將樂縣警官。民國15年11月,參加中國共產黨。歷任中共仙游縣委委員、組織部長,莆田縣委書記,莆田中心縣委書記(轄福清、莆田、仙游、惠安四縣),漳州市委書記,福建工農紅軍遊擊隊第二支隊政委,福州中心市委常委、職工部部長兼兵運書記、閩中特委書記、福建省委委員等職。領導閩中黨組織,於民國19年11月建立閩中第一個蘇維埃政權。民國24年8月,成立工農紅軍閩平遊擊支隊,開展抗日救國活動;堅持三年遊擊戰爭,創建遊擊根據地,粉碎國民黨軍隊的多次“圍剿”。民國26年02月26日,閩中特委在莆田洪度村開會,研究開展抗日救亡活動,由於叛徒告密,王於潔被捕,在獄中堅貞不屈。同年06月23日,被害于福州西門外雞角弄。

 

陳任民

陳任民(1901~1941年),原名惠恩,侯官縣(今福州市區)台嶼村人。民國七年(1918年),考入省立福州二中。五四運動後,積極投入反帝行列。民國11年,領導省立二中學生開展反對封建奴化教育的罷課學潮,被學校當局開除。不久,前往上海,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同年11月,回到福州,開展革命活動,組織進步社團“民社”。次年,創辦《沖決》週刊,成為福州最早宣傳馬列主義和中國共產黨革命主張的刊物。民國12年春,發起組織“福建工學社”。同年秋,建立“民導社”,出版《民導報》,引導青年學習馬列主義,研討中國革命問題。民國14年01月,“民導社”和“青年學社福州支社”合併,成立“福建青年社”,任民任社長。任民物色優秀青年,發展青年團員,於04月01日正式成立青年團福州支部。同年冬,創辦《海濱日報》,自任社長。民國1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民國16年初,臥病在鄉,得免於“四三”清黨之難。病稍愈,任教于家鄉小學,寫《學徒苦》等宣傳文章,參加愛國抗日活動。後病逝。

 

陳金來

陳金來(1901~1941年),又名東生、向民,別名老向,福清縣海口鎮人。17歲遠涉重洋,到印尼泗水當皮鞋廠學徒。民國15年(1926年),參加反荷武裝起義。翌年,被荷蘭殖民政府驅逐出境。回國後,開皮鞋店謀生。民國20年12月,參加龍(田)高(山)暴動。民國22年,參加中國共產黨。歷任中共福清特支委員、中共福清縣委委員、中共福清中心縣委委員、中共福清縣委副書記。同年冬,被國民黨政府通緝,轉移到羅漢裏遊擊根據地。次年07月,率部轉移到寧德虎浿岩柄村堅持武裝鬥爭。民國26年初,撤回福清開展抗日救亡活動,接任福清縣委書記。08月,閩中遊擊隊改編抗日,金來從福清帶一批青年趕到莆田參加改編。“泉州事變”後,服從黨的決定,脫下軍裝回福清從事抗日救亡工作。民國27年08月,任中共福清中心縣委書記、閩南特委委員。次年,出席中共福建省第一次代表大會,當選為省委候補委員,會後留在省委抓武裝工作。民國29年,帶部分武裝到海匪隊伍隱蔽、策反。民國30年,福清、平潭、長樂等縣淪陷後,金來組織福清抗日遊擊隊,任隊長。同年08月,參與長樂琅尾港伏擊戰的決策部署,榮獲金質榮譽獎章。同年,不幸蒙冤,于長樂被錯殺。1962年,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陳亨源

陳亨源(1901~1950年),又號亨姐,長樂縣江田鄉南陽人。民國16年(1927年),在長樂城關私人診所當助手,後考上上海醫學院函授生。畢業後,在福清縣海口開辦復蘇醫院,結識中共地下黨員陳金來。民國25年0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底,回南陽村開展革命工作。抗日戰爭爆發,亨源利用行醫之便,與各階層人士建立良好的關係。次年秋,參與閩中工委在長樂南陽鳥嘴舉辦的政治、軍事學習班。民國29年01月,赴武夷山幹部學校學習。09月,任福(清)長(樂)平(潭)縣委書記。民國30年04月,日本侵略軍進犯福清,亨源任抗日遊擊隊大隊長。05月,率隊擊潰漢奸王克部隊伍,鎮壓偽維持會頭子。日軍侵駐三溪村,亨源突然襲擊,斃敵三人,迫使日軍倉惶逃竄。其後,任長樂遊擊隊第一大隊長。06月,日軍“掃蕩”江田地區,亨源發動江田、古槐等地群眾千餘人設疑兵,敲鑼擊鼓助陣,日軍狼狽敗退。又趁日守備司令中島中佐帶一百多人分乘兩艘汽艇前往玉田時,精選四十八名勇士,埋伏琅尾港,斃敵四十二人,擊毀敵艇一艘,轟動省內外,受到中共中央華中局和福建省委的嘉獎。同年09月,日軍從福建沿海撤退,遊擊隊光復長樂縣城。民國31年12月,亨源被國民黨保安隊逮捕,受盡嚴刑,始終不屈,在押往三元集中營的途中,經亨源教育,押警高健武跟他一起投奔遊擊隊。民國34年05月,國民黨軍隊“清鄉”,亨源依靠群眾,衝破重圍,轉移到福清七社、上壟一帶開闢新區,發展黨員,成立支部,還爭取了聯保主任、甲長,給地下党送錢、送糧、送槍,掩護遊擊隊傷病員。民國38年01月,兼任中共長樂縣委書記。02月,任閩浙贛遊擊縱隊閩中支隊副司令員,率隊襲擊長樂漳港、江田兩鎮鎮公所,鎮壓作惡多端的鎮長,殲滅長樂保安隊一個大隊的四個小分隊,斃敵三十人,俘虜二十餘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亨源任閩侯專員公署專員,兼福建省支前司令部副司令員。後病逝。

 

高拜石

高拜石(1901~1969年),字懶雲,號般若,晚號芝翁,筆名南湖、芝叟、介園、難雲。祖籍浙江鎮海,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民國10年(1921年),畢業于北京平民大學文科。在京與高伯奇合辦《心聲晚報》。同年,加入中國國民黨。民國13年,返閩主持《民國日報》,又自辦《華報》、《毅報》、《寰宇新聞》。民國22年,“閩變”發生,因自辦《福建日報》被捕,旋即釋放。翌年,任《福建民報》總編輯。民國25年,創辦晚刊《小民報》。民國27年,任《建國日報》總編輯,隨福建省政府遷往永安,任省政府參議。民國34年夏,返榕,任福建《中央日報》主筆政。民國36年,赴臺灣,任臺灣省新聞處主任秘書。不久辭職,進華南商業銀行,任秘書處副處長。1958年起,為臺灣《新生報》副刊撰稿,辟“古春風樓瑣記”專欄,前後達10年,成稿四百萬字,論及百餘年來人物生平軼事,以及軍政、財經、法律、文藝等掌故秘聞,補近代史料之不足。還為臺灣《中央日報》、《大華晚報》、《民族日報》等報刊撰稿,成為報界聞人。拜石醉心金石書法,曾發起組織“中國書法學會”,還組建過“東冶藝林”、“八儔書展”。平生文章結集以《古春風樓瑣記》行世。

 

劉崇樂

劉崇樂(1901~1969年),字覺民,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民國九年(1920年),赴美留學。民國15年,獲康乃爾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回國任清華大學生物系教授兼系主任。民國18年,任瀋陽東北大學教授兼生物系主任。不久,返北京任師範大學教授、生物系主任。崇樂把研究的重點集中於生物防治上,與他人合譯《鬥爭森林害蟲的生物防治法》及《提高赤眼蜂防除農作物害蟲效率的方法》,介紹國外的研究成果。民國24年,赴歐、美考察生物防治。民國26年回國,任清華大學農業研究所教授兼昆蟲組主任。隨著學校遷到西南昆明,積極收集生物標本資料,並將紫膠蟲列入重點研究項目,奠定了中國紫膠蟲研究的基礎。其間,完成《中國胡蜂的研究》與《中國瓢蟲的分佈和寄生的研究》。還撰寫《中國煙草的尼古丁含量分析》。抗日戰爭勝利後,清華大學遷回北平,崇樂任昆蟲系教授兼主任。民國36年,赴美收集文獻資料。翌年,北京解放的消息使他振奮,遂放棄留美優厚的待遇,回國到清華大學任原職,同時任北京農業大學教授兼昆蟲系主任、昆蟲研究所所長。1953年,出任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室主任,兼任林業部紫膠蟲研究所顧問,完成《華北害蟲調查初步報告》。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委員,還擔任中國動物學會理事、中國昆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昆蟲學報》總編輯、昆蟲學中文命名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學會特別委員、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等職。並先後擔任全國人大代表、雲南省人大代表、民盟中央委員、民盟北京市文教委員會主任委員。在“文化大革命”中,崇樂受到迫害而逝世。

 

王凱

王凱(1901~1970年),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早年求學,追求進步。民國12年(192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翌年,奉派赴蘇聯入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民國14年回國,任全國鐵路總工會上海總工會幹事兼工人夜校校長。次年起,從事黨內交通工作。民國17年,在上海被捕入獄,被國民黨法庭判處無期徒刑,直至民國26年國共合作抗日時,經中國共產黨的交涉,才被無條件釋放。出獄後繼續為黨內交通工作,民國30年再次被捕。在獄中堅持鬥爭,直至解放才出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王凱擔任國務院機要交通總局局長,後任中共中央辦公廳機要交通局局長。1956年,當選為中共第八屆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在“文化大革命”中,遭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打擊迫害,在江西含冤去世。1980年,中共中央辦公廳為王凱平反昭雪,舉行追悼大會。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