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名人傳《三》
陳寶琛
陳寶琛(1848~1935年),字伯潛,號弢庵,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清同治七年(1868年)進士,選庶起士,授編修。光緒元年(1875年)擢翰林侍讀。與學士張佩綸、通政使黃體芳、侍郎寶廷等好論時政,合稱“清流四諫”。光緒六年(1880年),“清諫”之名日重,得兩宮皇太后賞識,充武英殿提調官。翌年,授翰林院侍講學士,纂修《穆宗本紀》。光緒八年(1882年),授江西學政,重修白鹿洞書院。翌年,以校《穆宗毅皇帝聖訓》奉旨議敘,授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當時,法兵侵犯越南,寶琛與張佩綸力薦唐炯、徐廷旭堪任軍職。光緒十年(1884年),上“請募勇參用西法教練”,並條陳籌餉、選將、練兵、簡器四事,主張“變化以盡利,任人以責實,籌餉以持久”,遂擢會辦南洋事宜。後因原薦之唐、徐兵敗受牽連,部議降五級處分。翌年,應臺灣巡撫劉銘傳之請赴台。返閩後,修葺先祖“賜書樓”,構築“滄趣樓”。自此,閉門讀書、賦詩、寫字。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任鼇峰書院山長,以“培人才,廣教育”為職志,曾倡設東文學堂、師範學堂、政法學堂、商業學堂。主持高等學堂時,派法、政、商、工、農等科學生留學日本。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閩、浙、皖、贛四省擬自築鐵路,商部奏派寶琛任福建鐵路總辦。寶琛到南洋爪哇、檳榔嶼、吉隆玻、萬隆、三寶壟等地,向華僑籌募路款,建成福建省第一段鐵路。宣統元年(1909年),奉召入京,任總理禮學館事宜。翌年,補授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以及經筵講官、資政院議員。宣統三年(1911)五月,簡授山西巡撫,旋開缺以侍郎候補,派毓慶宮侍讀,首發為“戊戌六君子”昭雪之議,奏請降旨褒揚。民國元年(1912年)02月12日,清帝遜位,寶琛追隨溥儀。翌年,命修《德宗實錄》。民國10年,修成《德宗本紀》,溥儀授予“太傅”銜。民國12年,引薦鄭孝胥入宮。民國14年,溥儀至天津,寶琛亦移居天津隨侍。“九一八”事變後,溥儀決意復辟,密赴東北。寶琛趕赴旅順勸阻,溥儀不從,日本派人挾持寶琛返天津。民國21年,溥儀在日本扶持下成立偽滿洲國。寶琛專程赴長春探望溥儀,呈密摺勸溥儀迷途當醒。後病逝于天津。溥儀偽諡“文忠”。著有《奏稿》與《滄趣樓詩文集》行世。
王仁堪
王仁堪(1849~1893年),字可莊、忍庵,號公定,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清光緒三年(1877年),進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歷任提督山西學政,貴州、江南、廣東鄉試副考官,後任武英殿纂修。光緒五年(1879年)八月,上疏彈劾崇厚喪權辱國,與沙俄簽訂《裏瓦幾亞條約》,喪失伊犁西面、南面和齋桑湖以東的大片大地。崇厚終被捕入獄治罪。光緒十四年(1888年),上疏切諫停建頤和園,觸怒慈禧,被外放任江蘇鎮江知府。光緒十六年(1890年)十一月,“丹陽教案”發生,洋人提出種種苛求。仁堪親往察視,呈請結案時不追究民眾刑事責任,只給傳教士以適當撫恤。此舉既維護國體,又折服洋人,深得輿論好評。還在丹陽、丹徒兩縣振興農田水利,開塘、溝、渠,建閘、壩等共數千個。後歲旱,奏請漕米五萬斛,救濟二十余萬饑民,捐廉募款二十余萬辦理旱災善後。同時大力整頓文教,清理書院,在窮鄉僻壤設立義塾。所有各項財政收支悉行公佈,取信於民。三年考核,政績名列全省第一。光緒十九年(1893年)七月,調任蘇州知府,到任便帶病清理積案;並書聯屏數十,義賣助賑。同年冬,病逝于任上,年僅四十四歲。士民聚集府署哀悼,在金山冷泉畔建祠紀念。兩江總督劉坤一奏請下諭表彰,將其政績破格宣付國史館立傳。詩文由其子收入《王蘇州遺書》。
林培基
林培基(1849~1893年),字發夔,號植齋,閩縣(今閩侯縣)尚幹人。培基膂力過人,學得一身好武藝。清光緒元年(1875年)武試,欽賜第一甲第三名(武探花),授御前二等侍衛。光緒十年(1884年),丁憂在籍。聞法國軍艦侵入馬江,領銜向閩浙總督何璟呈遞“萬民摺”,提出自備乾糧武器參戰。後獲准招募義勇,尚幹鄉“子弟踴躍爭先”,由培基率領駐紮于馬江海潮寺右,與水軍成犄角之勢。七月初三(08月23日)下午01點45分,法艦發起突然襲擊,福建水師幾乎全軍覆沒。翌日,尚幹義勇奉命移屯鼓嶺。七月初十,法國侵略者懾于閩江下游兩岸軍民威力,全部撤出閩江口。尚幹義勇亦被檄令裁撤。馬江一戰,培基無心仕進,休閒在家。光緒十九年(1893年),朝廷一再下詔宣召,隻身進京供職,侍衛慈禧太后,恩寵有加,選授廣西郁林協鎮、總鎮銜。同年,病歿于京師任上,誥贈榮祿大夫。
附:林獅獅(?~1884年),培基同鄉。清光緒十年(1884年)七月初三(08月23日),聞知清水師在馬江敗於法軍,率十余名鄉民駕一鹽船,帶上土炮,星夜暗渡馬江,隱于道慶洲江邊的蘆葦中,出其不意地向法軍旗艦“伏爾泰”進攻,擊中旗艦上艙,打傷法國侵略軍司令孤拔的左臂。法軍還擊,林獅獅等勇士以身殉國。
林紹年
林紹年(1849~1916年),字贊如,號健齋,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進士,授翰林院庶起士,散館授編修。任光緒六年(1880年)會試與光緒八年(1882年)順天鄉試同考官。光緒十四年(1888年),改禦史,上疏力諫移海軍經費修葺頤和園,遭慈禧嚴飭。光緒十九年(1893年),出為雲南昭通知府。不久,調攝雲南府,擢貴州按察使。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遷雲南布政使;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擢巡撫,兼署雲貴總督。當時,廣西遊民起事,入侵廣南,紹年命屬官分路堵擊,解普廳之危,雲南全境安寧。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移撫廣西。翌年十一月,內召授侍郎,充軍機大臣,兼署郵傳部尚書,旋授度支部右侍郎。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八月,又出任河南巡撫。紹年勵精圖治,數月間奏參不稱職道、府官員近百人。翌年九月,調京改授倉場右侍郎。宣統元年(1909年)三月,調任民政部右侍郎。翌年,署學部侍郎。宣統三年(1911年)九月,改弼德院顧問大臣,以病乞休。民國元年(1912年),避居天津,以清室遺老自居。卒後歸葬于福州,溥儀偽諡“文直”。他工詩善書,有《林文直公奏稿》刊行。
黃乃裳
黃乃裳(1849~1924年),又名九美,字紱丞,號慕華,閩清六都湖峰(今阪東鄉湖頭村)人。清同治五年(1866年),加入基督教,同時學習中文和英文。同治八年(1869年),被派到福州福音堂傳教,與人合譯《天文圖說》、《大美國史略》,提倡“格致”之學,後在英華書院、福音書院任職。光緒二十年(1894年),中舉人。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四月,赴北京會試,參加康有為“公車上書”,接受維新思想。翌年,在福州創辦福建最早的報紙《福報》,鼓吹維新變法。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初,參與康有為、梁啟超的“百日維新”運動。戊戌變法失敗後,逃回福建。翌年九月,移家新加坡,任《星報》主筆。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四月,到英屬沙撈越詩巫,與沙撈越王二世查理斯.布律克爵士簽訂墾約,以“港主”身份承包土地墾殖權。接著,歸國招募墾民,途經新加坡時,結識孫中山,成為孫中山革命事業的追隨者。乃裳把詩巫墾場稱為“新福州”,在閩清、古田、閩縣、侯官等縣前後招墾農三批一千六百人左右,經三年多拓荒,“新福州”墾場由初期種植甘薯、雜糧、蔬菜等農作物,到後來大量引種橡膠獲得成功,墾農生活日趨富足。光緒三十年(1904年),因墾區拒絕販賣鴉片、開設賭場,觸怒沙撈越政府,被當局驅逐。經新加坡,攜帶鄒容《革命軍》回國,在潮州、漳州、廈門、福州等地散發,傳播革命思想,聯絡革命志士。翌年,受聘主辦廈門《福建日日新聞》。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六月,赴新加坡謁見孫中山並加入同盟會,成為南洋華僑中最早的同盟會會員之一。翌年,參與籌畫潮州黃岡起義。起義失敗後,回歸故里閩清縣,創辦教育會,被推為會長。後在福州創辦簡易師範學校,並擔任福州英華、福音、培元三書院教務長。辛亥福州起義,乃裳發動英華、福音、培元三校學生組成 隊。福州光復後,出任福建軍政府交通司司長。民國元年(1912年),兼任籌餉局總辦,向南洋福州富商募款一百七十余萬元,幫助軍政府度過光復初期的財政難關。民國三年三月,乃裳被袁世凱黨羽誣告“慫恿種植鴉片”入獄,判無期徒刑,後迫於海內外輿論壓力,始被釋放。民國五年,乃裳創辦《伸報》。民國七年,自撰《紱丞七十自敘》一書付梓。民國九年,應孫中山邀請,赴廣州任軍政府(後改中華民國政府)高等顧問。民國12年,任福建省署高等顧問。後病逝於閩清縣城。
羅豐祿
羅豐祿(1850~1901年),字謖臣,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清同治五年(1866年)秋,入福建船政求是堂藝局(不久改船政學堂)學習。光緒元年(1875年),從駕駛專業第一屆畢業,名列第一。光緒三年(1877年),作為翻譯隨船政學堂第一批留學生前往英國,一邊從事翻譯工作,一邊入士官學校學習自然科學。光緒六年(1880年)回國。翌年,由候選主事升為同知並賞加四品銜。後作為李鴻章幕僚,從事外交翻譯工作。光緒九年(1883年),調升水師營務處道員。光緒十一年(1885年),升天津水師學堂會辦。中日甲午戰後,曾隨李鴻章赴日簽訂《馬關條約》,傷感同學慘死海疆,痛睹國家割地賠款,終身抱憾。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俄皇尼古拉二世加冕典禮,指名要李鴻章參加,豐祿作為翻譯隨李鴻章同往。隨訪英、德、法、美四國。翌年,授三品京堂銜出使英國,並兼任駐義大利、比利時兩國大使,英國皇室授予騎士爵位。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七月,任滿回國,授一品頂戴太僕寺卿,調任駐俄國大臣,赴任前病逝北京。誥授榮祿大夫。著有《海外名賢事略》、《貝斯福游華筆記》。
魏瀚
魏瀚(1850~1928年),字季渚,侯官縣(今福州市區)人。清同治六年(1867年),考入船政前學堂學習造船,畢業後留船政任職。光緒元年(1875年),隨日意格到英、法國參觀學習。光緒三年(1877年),奉派到法國,進削浦官學學習造船,成績“屢列上等”,曾受聘于法國皇家律師公會,獲得法學博士學位。光緒五年(1879年)回國,任船政工程處總司,負責造船。光緒六年(1880年),試製第一艘巡洋艦“開濟”。同年十二月,奉派赴德國伏爾鏗廠監製“定遠”、“鎮遠”鐵甲艦。光緒八年(1882年)年底回國。甲申(1884年)中法馬江戰役失敗後,魏瀚提出試製新式雙機鋼甲兵船建議,承擔船身監造任務。光緒十三年(1887年),魏瀚等獨立製造的第一艘雙機鋼甲艦“龍威”號下水,代表19世紀船政造船的最高水準。先後參與設計製造“橫海”、“鏡清”、“廣甲”等11艘兵、商船艦。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被湖廣總督張之洞招用,曆充外交、鐵路、製造、法律、翻譯諸職,曾任漢陽機器廠總辦兼督轅翻譯。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五月間,主持河南許州臨潁段鐵路工程施工。六月,授四品卿銜會辦福建船政。到任後,以“收權於旁落”為己任,運用外交和法律手段,查出洋監督杜業爾“浮開”白銀五十余萬兩,迫使法國政府召回杜業爾。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下半年,被兩廣總督岑春煊聘到廣東,總辦黃埔造船所及所屬學校和石井兵工廠。次年,到郵傳部任丞參行走。不久,調任廣九鐵路總理。宣統二年(1910年),調任海軍部造船總監。民國元年(1912年),任福州船政局局長,但未到任。民國四年春,率領福州海軍製造學校學生十余人,赴美國學習飛機和潛艇製造。同年10月,代理中國駐英海軍留學生監督。後養老河南,病逝後安葬于上海萬國公墓。
曾錦文
曾錦文(1851~1929年),祖籍侯官縣(今閩侯),生於馬來亞。曾返國入福建船政學堂執教,後至馬來亞,任新加坡愛得根公司總行高級職員。精通中文和馬來文。為了讓馬來人瞭解中國古典文學作品,將中國文學名著《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等譯成馬來文,在馬來文學史中佔有相當地位。
許壽山
許壽山(1852~1884年),字玉珊,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清同治七年(1868年),考取福建船政後學堂,為駕駛班第一屆畢業生。四年後,隨“建威”練船出航實習,由新加坡、呂宋、檳榔嶼繞道日本海,涉練風濤、沙線,考究港道。歸任陸營練習。不久,升千總,任“藝新”號兵船管帶。常在狂飆駭浪中救護沿海民船,升守備。光緒十年(1884年),中法馬江戰役爆發,壽山督帶“振威”號泊羅星塔下游,聞警奮起,上望台傳呼砍碇開炮,法軍擔心中方軍艦起碇後難以戰勝,以連珠炮專攻“振威”號,“振威”四葉輪被擊壞,壽山中彈陣亡,年僅32歲,奉旨照遊擊例從優賜恤,入祀昭忠祠。
高騰雲(1841~1884年),廣東順德人。行伍出身,歷任廣東廣德營都、廉州營遊擊。清光緒十年(1884年),升廣海營參將。法艦入侵馬江後,由兩廣總督張之洞派遣,督帶“飛雲”兵船援閩,於六月間抵達馬江。海戰中受傷骨折,仍繼續指揮;後被飛炮掀入江中,以身殉國。奉旨優恤,遣官賜祭。
呂翰(1853~1884年),字賡堂,廣東鶴山(今佛山)人。清同治八年(1869年),入福建船政後學堂學習駕駛。同治十三年(1874年),畢業後隨船航行各處口岸,為沈葆禎所賞識,擢帶“振威”練船,駐防澎湖。光緒元年(1875年),調“揚武”練船,遊歷南洋群島及日本等處,授守備加遊擊銜,複以防護臺灣案,晉都司。光緒二年(1876年),任“飛雲”兵船管帶。翌年,任北洋“威遠”兵船管帶,兼駕駛練生教習。以三次到臺灣後山剿平加禮番社,功升遊擊。光緒十年(1884年),任船政後學堂教習,統帶“福勝”、“建勝”兩炮艦。馬江海戰中,驅船近敵,中彈艦沉,力戰身亡。旨照二品例優恤,入祀昭忠祠,給雲騎尉世職,事蹟付史館立傳。
陳英(1853~1884年),字貽惠,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清光緒三年(1877年),畢業于福建船政後學堂駕駛班。馬江海戰時任“福星”兵船都司銜五品軍功管帶。與法軍海戰時,彈火雨集,血肉風飛,猶屹立指揮,傳令擊敵。鼓輪轉船,沖入敵陣,中彈陣亡。
葉琛(?~1884年),字可堂,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清光緒二年(1876年),畢業于福建船政後學堂駕駛班。馬江海戰時,任“福勝”蚊子船管帶,船尾中彈起火,仍屹立船臺指揮,督勇裝炮,終敵彈集其脅,以身殉國。
林森林(1853~1884年),字少屏,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清光緒三年(1877年),畢業于福建船政後學堂駕駛班。甲申夏,法艦集馬江,森林曾上書張佩綸、何如璋,力陳戰守之策。馬江海戰時,任“建勝”蚊子船五品軍功管帶。率船炮擊“伏爾他”船首,遭敵還擊,中彈陣亡。
高騰雲、呂翰、陳英、許壽山、葉琛、林森林等六管帶和同時殉難的弁兵七百三十六人,均奉旨入祀馬限山麓昭忠祠。
林泰曾
林泰曾(1852~1894年),字凱仕,侯官縣(今福州市區)人。清同治六年(1867年),考入福建船政後學堂,學習航海駕駛。同治十年(1871年),上“建威”號練船實習。同治十三年(1874年),赴臺灣後山測量港口航道。同年冬,調任“建威”號練船大副。光緒元年(1875年),賞都司銜,派赴歐洲參觀學習。翌年歸國,調赴臺灣會辦翻譯事務。光緒三年(1877年)冬,又赴英國深造。光緒五年(1879年),學成回國。翌年,升遊擊,戴花翎,調任“鎮西”炮艦管帶。同年十一月,隨丁汝昌赴英收驗“超勇”、“揚威”二艦。光緒七年秋,駕“超勇”艦回國,升為參將。翌年,升副將。光緒十四年(1888年),任北洋水師左翼總兵兼“鎮遠”號管帶。次年,加提督銜。光緒二十年(1894年)八月十八日,中日黃海激戰中,指揮“鎮遠”艦和“定遠”艦配合,重創日艦多艘。下午三時許,日方五艘艦集中火力圍攻“定遠”、“鎮遠”二艦。泰曾掩護“定遠”旗艦,擊中日艦多艘。“鎮遠”艦多次中彈起火,均被撲滅,日艦終退去,泰曾獲“霍春助巴圖魯”勇號。黃海海戰後,北洋艦隊駛返威海衛,“鎮遠”號進港時因避雷標觸礁進水,泰曾採取措施堵漏,使艦安駛港內。但泰曾自認失職而自盡。與劉步蟾合著《西洋兵船炮臺操作大略》。
劉步蟾
劉步蟾(1852~1895年),字子香,侯官縣(今福州市區)人。清同治六年(1867年),考入福建船政後學堂駕駛班。同治十年(1871年),到練船實習。同治十三年(1874年),升任“建威”號管帶。光緒元年(1875年),派往英、法研習槍炮、水雷。翌年歸國,薦保都司。光緒三年(1877年),赴英國留學,在旗艦任見習船副。光緒五年(1879年),獲優等文憑。畢業回國後,實授遊擊,賞戴花翎,派任“鎮北”炮艦管帶。光緒八年(1882年),赴德國協駕“定遠”等艦。於光緒十一年(1885年)回國,任“定遠”艦管帶,授參將。不久,升副將,賞加“強勇巴圖魯”勇號。光緒十四年(1888年)八月,因創建北洋水師有功,任右翼總兵兼旗艦“定遠”管帶。光緒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北洋艦隊排成“人”字形,步蟾指揮“定遠”衝鋒在前,將日本艦隊攔腰截斷,連創其“比叡”、“赤城”、“西京丸”諸艦,並擊斃“赤城”艦長阪元八太郎。提督丁汝昌在飛橋上督戰身負重傷,步蟾代為督戰。戰後,暫署北洋水師提督。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正月,日艦隊魚雷艇偷襲威海港。“定遠”艦中雷進水,步蟾下令砍斷錨鏈,將艦從港內移泊劉公島外的淺灘,改作水炮臺,保衛劉公島。正月十六日,在先後擊退日軍八次水陸夾攻後,“定遠”艦彈盡援絕。為戰艦不落入敵手,步蟾下令炸沉“定遠”艦。當夜,步蟾服藥自殺,以身殉國。與林泰曾合著《西洋兵船炮臺操作大略》。
葉祖珪
葉祖珪(1852~1905年),字桐侯,侯官縣(今福州市區)人。清同治五年(1866年),考入福建船政後學堂,專習駕駛。光緒二年(1876年),成為船政第一屆出洋留學生。次年,進英國格林威治海軍學院深造,成績優良。光緒六年(1880年),學成歸國。次年,以都司銜任“鎮邊”炮艦管帶。所屬官兵軍紀嚴明,戰術嫺熟,被譽為全軍之冠。光緒八年(1882年),赴朝鮮駐防4年,晉升都司。光緒十三年(1887年),前往英國接帶新艦。光緒十五年(1889年),升署北洋水師中軍右營副將兼“靖遠”號管帶。先後獲得“捷勇巴圖魯”、“訥欽巴圖魯”勇號。光緒二十年(1894年)八月,中日黃海海戰爆發,“靖遠”號遭日艦“吉野”等四艦圍攻,“水線為彈所傷,進水甚多”。祖珪指揮搶修補漏。兩小時後,“靖遠”艦帶傷歸隊再戰。旗艦“定遠”在激戰中帥旗桅杆被轟折,葉祖珪主動代替旗艦升旗集合。於是北洋諸艦畢集,軍威重振,日艦遁逃。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日軍水陸兩路夾擊威海衛港內北洋水師,丁汝昌以“靖遠”為臨時旗艦,率“鎮南”、“鎮北”、“鎮西”、“鎮邊”四艦支援南幫炮臺守軍,擊斃日軍左翼隊司令官大寺安純。次年一月十四日,日軍水陸兩路對北洋艦隊輪番轟擊,“靖遠”艦拼搏於前。次日,“靖遠”艦被敵炮擊中要害下沉,祖珪被革職。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開復原官,加提督銜,授北洋水軍統領。祖珪從組訓官兵入手,親自撰寫《旗燈通語》兩冊,繪製《要隘地理圖說》一卷,印發給部屬學習掌握。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授浙江溫州鎮總兵。光緒三十年(1904年),擢升廣東水師提督,奉旨總理南北洋海軍。兼任上海船塢督辦後,將官辦改為官督商辦,每年節省白銀10多萬兩。病逝後,誥授“振威將軍”,靈柩移歸故里,欽賜祭葬于西郊梅亭群鹿山。
陳季同
陳季同(1852~1905年),字敬如,侯官縣(今福州市區)人。清同治八年(1869年),進入福建船政前學堂學造船,習法語,成績優異,提前畢業,任船政辦公所翻譯。同治十二年(1873年),以都司銜隨日意格到英、法、德、奧四國訪問。次年回國,將出國見聞寫成《西行日記》四卷,被擢升為參將,加副將銜。光緒元年(1875年),再次出洋考察。不久,升為副將,領總兵銜,任駐德、法使館的翻譯官。後又升為駐德、法參贊,代理駐法公使兼駐比、奧、丹、荷等國參贊。光緒十七年(1891年),隨薛福成出使英、法。翌年回國,後留北洋水師管理洋務。光緒二十年(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奉命到朝鮮協同處理海防事務。翌年初,抵台任布政使,協助巡撫唐景崧籌畫防務,積極投身反割台鬥爭,並與丘逢甲等人組建“臺灣民主國”,負責辦理外交事務,與日本佔領軍抗爭。由於清廷不予支持,“民主國”僅存十二天便告失敗。季同率“時斯”等4艘輪船回大陸交給兩江總督。隨即前往山東協助李鴻章治理黃河。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山東爆發義和團運動,擴展到京畿地區,季同參與倡議“東南互保”。八國聯軍事件後,季同對民族危機深感不安又無能為力,遂閒居不出,後病逝于南京。季同一生前後在西方生活近二十年,精通法文,兼習英、德和拉丁等多種西方文字,向法國介紹和傳播大量中國文化,用法文翻譯《聊齋志異》等中國名著,同時出版《中國人自畫像》、《中國戲劇》、《中國故事》等法文著作,對中法文化交流作出貢獻。
林穎啟
林穎啟(1852~1914年),字訒季,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清同治八年(1869年),考入福建船政學堂。光緒元年(1875年),上“揚武”快船見習。光緒三年(1877年),入選赴英國格林威治海軍學院學習。在英留學期間,穎啟留意西方政治,深究其立國富強之本。光緒六年(1880年)四月回國,分派北洋差遣。數年間以積功擢花翎補用遊擊。光緒十五年(1889年)元月,補授精練前營遊擊,委帶“威遠”號練船。光緒二十年(1894年),多次率“威遠”號到朝鮮,並護運陸軍增援牙山清軍。十一月六日,日軍佔領金州後,穎啟獻策萬言,提出對敵主動進攻,不為當局採納。翌年一月三十日,日軍在龍須島登陸,佔領榮成,向威海衛進逼,形勢危急。穎啟自請往南幫炮臺相機攻擊。二月六日淩晨,日本魚雷艇進威海衛港偷襲,“威遠”中雷沉沒,穎啟被救上岸,後被“革職,聽候查辦”。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出任“海天”艦隊長。不久,調守大沽。民國元年(1912年),任福州船政局局長,未到職,改任福建海關監督。民國三年,調為海軍軍港司令。軍港尚未興辦,穎啟即病故。
林紓
林紓(1852~1924年),原名群玉,字琴南,號畏廬、別署冷紅生,晚稱蠡叟、踐卓翁,閩縣(今福州市區)蓮宅人。清光緒八年(1882年)舉人,後多次參加會試均落第。光緒十年(1884年),中法馬江之戰失敗,他怒不可遏,聯名向欽差左宗棠告狀。光緒二十年(1894年),甲午海戰戰敗,國內變法呼聲高漲,他編著詩歌集《閩中新樂府》,呼籲救亡圖存,宣導改良。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夏,由王壽昌口述,林紓耳受筆追,譯成《巴黎茶花女遺事》一書,以獨特方式走上翻譯道路。翌年,林紓北上會考,參與變法維新“公車上書”。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應聘任北京金台書院講席,後到五城學堂、京師大學堂、旅京閩學堂、高等實業學堂、勵志學校、孔教大學等校任教。教學之余,兼京師大學堂譯書局司筆,與魏易先後合譯西方小說狄更斯的《塊肉餘生述》、《賊史》、《孝女耐兒傳》,司各特的《撒克遜劫後英雄略》、《十字軍英雄記》,大仲馬的《玉樓花劫》,森彼得的《離恨天》,斯土活的《黑奴籲天錄》等四十餘部世界名著,在清末民初的文壇上影響很大。林紓的古文以意境、韻味見長,善於用簡潔、平淡言語來表達真摯感情。林紓出版的古文集有《畏廬文集》、《畏廬續集》、《畏廬三集》等,還出版《中國國文讀本》、《林氏選評名家文集》等多種古文選集。文論著述有《韓柳文研究法》、《春覺齋論文》和《文微》等;詩集有《畏廬詩存》。林紓的山水畫境界開拓,筆力精到,佳作不少。有《春覺齋畫論》一卷和《畏廬遺跡》二集傳世。從民國二年(1913年)起,林紓用古文創作小說,先後寫成長篇小說如《劍腥錄》、《金陵秋》等,頗具史料價值。民國八年春,林紓寫了《荊生》和《妖夢》兩篇小說,詆毀、醜化新文化運動;還在《答大學堂蔡鶴卿(元培)太史書》中指責新文化運動。次年,發表《腐解》,堅持衛道立場。後病逝於北京,歸葬福州。
陳璧
陳璧(1852~1928年),字玉蒼,晚號蘇齋,侯官縣(今閩侯縣)南通蘇阪人。清光緒三年(1877年)進士,歷任內閣中書、宗人府主事、禮部員外郎及湖廣道監察禦史、吏部掌印給事中等職。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六月,奔喪返閩,見福建船政局局務不振,三次奏請整頓,主張開採福建穆源鐵礦,鑄造洋錢銷售,用船政機器設備廣造民用產品,以及簡派大臣,整頓廠風等,皆被採納。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主講福州鳳池書院,創辦蒼霞精舍,提倡經世致用,增講時務、策論和英文、數學。次年,在籍創辦團練,並在建甯黎山試開煤礦。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任山西道監察禦史。翌年,奉旨在京辦團練,參與鎮壓義和團運動。八國聯軍佔領北京,陳璧主持總理公所,與在京官吏聯名電請李鴻章主持“和局”。擢署順天府丞。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任太僕寺少卿,改順天府尹,授命會辦五城事宜。先後創辦京師工藝局、順天中學堂、金台校士館以及五城中學。兩宮回鑾後,任政務處總辦,派為西陵估修大臣,著力修建正陽門,得清廷賞識。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升商部右侍郎。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轉戶部侍郎,開辦天津造幣總局、大清銀行。同年九月,考察南方各省造幣廠,大膽揭發福建銅元局馬景融貪污集團,提出整頓方案。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升任郵傳部尚書兼參預政務大臣,主持規劃全國路、電、航、郵四政大綱,嚴禁各級官吏挪用公款、貪污行賄;廢除官吏乘火車免價、官物貨運免價的特權;實行保護商人、存款保密等措施。同年五月,在《整頓幣制以維圜法》奏摺裏,提出金融改革,主張仿效西方幣制,以銀幣為主幣,銅幣為輔,實行印花稅法。陳璧奏准官商合辦交通銀行,作為籌集路政、電郵資金的金融中心;奏請設立鐵路總局,以北京為中心,在全國敷設四大鐵路主幹及支線,將列強手中的路權逐步收歸國有,收回京漢路權及滬甯路的用人權;試設交通研究所,獎勵學者對郵、電、航、路的研究和改革。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九月,奏准試行第一批國內一千萬元公債;為贖回京漢路權,向英國滙豐銀行、法國匯理銀行借款五百萬鎊。宣統元年(1909年),陳璧被劾革職。民國四年(1915年),任袁世凱政府參政院參政。有《望岩堂奏稿》傳世。
吳曾祺
吳曾祺(1852~1929年),字翼亭,亦作翊庭,侯官縣(今福州市區)北門華林坊人。清光緒二年(1876年),與其父同時考取舉人,歷任平和、泰寧等縣學教諭,漳州中學堂監督。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任全閩師範學堂教務長。後受聘上海商務印書館,主持古今秘笈珍本編輯。其間住該館涵芬樓,利用樓中數十萬卷藏書,摘取精華,於宣統二年(1910年)編成《涵芬樓古今文鈔》,全書搜羅宏富,13類、213目,凡2000余家,文達萬篇。嚴複在序言中譽之為“藝苑巨觀”。辛亥末,辭職返裏。民國四年(1915年),任福建經學會副會長。另著《涵芬樓文談》、《國語國策補注》、《國語韋解補正》、《清史綱要》、《漪香山館文集》等。
謝如如
謝如如(1852~1930年),字崇祥,長樂縣首占鄉岱邊村人,十三歲隨父遷居福州台江星安橋畔,在寶美齋鞋鋪學藝,業餘向“潘嶼八”林達崇學羅漢拳。如如繼承師傳,結合自己身材矮壯情況,以鶴拳為主,創造出剛柔並行注重“三戰”的拳法,因運氣時聲如鶴鳴,遂命名為“鳴鶴拳”。二十五歲時廣收門徒,如如白天做工,晚上授拳。清光緒三年至六年(1877~1880年)間,寓居福州的琉球人東恩納寬量拜如如為師。後來回到琉球,成為日本剛柔流空手道宗師,其拳理、拳法均與鳴鶴拳相通。光緒九年(1883年)起,如如正式開館授徒。在四十九年的武術生涯中,收徒眾多,成為福州鳴鶴拳的宗師。拳術傳播到三十多個國家。1990年06月,日方在福建省體育中心為其建立顯彰碑。
黃建勳
黃建勳(1853~1894年),字菊人,永福縣(今永泰)人。清同治五年(1866年),進入福建船政學堂第一期駕駛班。同治十年(1871年),到“建威”練船實習。同治十三年(1874年),任“揚武”快船正教習,後調任“福星”炮艦正教習。光緒元年(1875年),複回“揚武”號,赴日本及中國各海口巡航,薦保千總。翌年冬,奉派赴西歐留學。光緒三年(1877年)春,抵法國;四月,到英國學習化學、力學等科;年底,上英國“伯樂羅芬”鐵甲艦實習,任見習二副;繼在英國研習槍炮攻守戰術。光緒六年(1880年)三月,學成回國,任船政後學堂駕駛教習。翌年,補守備,加都司銜。不久調往北洋,任大沽水雷營管帶。光緒八年(1882年)二月,署理“鎮西”炮船管帶。次年,實授管帶,隨丁汝昌東渡援朝,升都司,賞戴花翎。光緒十三年(1887年)三月,調任“超勇”快船管帶。光緒十五年(1889年),升署海軍衙門左翼右營參將。光緒十七年(1891年),賞加副將銜。次年,改為實授。光緒二十年(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建勳率“超勇”艦官兵與日艦展開炮戰。敵彈擊穿內艙,“超勇”艦被烈火焚沒,建勳自沉於海殉國。追贈總兵銜,世襲雲騎尉、恩騎尉罔替。
林永升
林永升(1853~1894年),字仲卿,侯官(今福州市區)人。清同治五年(1866年),考入福建船政學堂,學習航海駕駛。同治十年(1871年),上“建威”練船實習。光緒元年(1875年),調任船政學堂教習,獎補千總。翌年冬,與嚴複等赴英留學。光緒三年(1877年),入英國皇家海軍學院學習,成績優等。光緒六年(1880年)回國,升守備,加都司銜。翌年,調北洋,任“鎮中”炮艦管帶。光緒八年(1882年),任“康濟”練船管帶。同年,隨丁汝昌率艦援朝,先於日軍抵達仁川,使日本對朝鮮軍事干涉計畫破產。回國後以功補都司,並賞戴花翎。光緒十三年(1887年)秋,北洋在英、德船廠訂的“致遠”、“靖遠”、“經遠”、“來遠”四艘快船竣工,永升出洋接帶,任“經遠”艦管駕。光緒十四年(1888年),安抵,薦保遊擊,賞加“禦勇巴圖魯”勇號。同年九月,任“經遠”艦管帶。光緒十五年(1889年),署左翼左營副將。光緒十七年(1891年)升總兵,賞換“奇穆欽巴圖魯”勇號。次年,實授中軍右營副將。光緒二十年(1894年)八月十八日,中日艦隊于黃海大東溝附近海面決戰。臨戰時,永升“盡去船艙木梯”,“將龍旗懸於桅頭”以示死戰。戰鬥開始,“經遠”艦沖向敵陣,而日艦隊集中“吉野”等艦圍攻。永升指揮全艦官兵發炮以攻敵,激水以救火,並下令鼓輪追擊一中彈敵艦。日艦以群炮猛攻,永升中彈殉國。清廷照提督例從優議恤,追贈太子少保。
林履中
林履中(1853~1894年),字少穀,閩縣(今閩侯)人。清同治十年(1871年),考入福建船政學堂第三期,學習航海駕駛。光緒元年(1875年),隨“揚武”練船出海實習。翌年冬,補“伏波”炮艦大副。光緒七年(1881年),調任北洋“威遠”練船教練大副。翌年,奉派往英國高士堡學堂,精研駕駛、槍炮、數學、電學等。光緒十年(1884年)夏,由英抵德。翌年,隨“定遠”艦歸國,任大副,獎藍翎千總。同年冬,升調副管駕。光緒十三年(1887年),任“揚威”快船管帶,薦保花翎守備。光緒十五年(1889年),升署右翼右營參將。光緒十七年(1891年),以功實授右翼後營參將,加副將銜。光緒二十年(1894年)八月十八日(09月17日),中日海軍主力激戰于黃海,履中率艦官兵奮起抗擊。不久,“揚威”艦中彈起火,漸不能支。履中率千總三副曾宗鞏、曾瑞祺等發炮擊敵。但艦身漸沉,履中投海殉國。清廷照總兵例議恤,並世襲騎都尉世職。
林振光
林振光(1853~1919年),別名鼎鼎,侯官縣(今閩侯縣)上街人。家境清貧,到福州學習廚工。後設家廚於光祿坊,為官府承辦筵席。廚事之餘,研究熟化肉絨工藝,試製出一種經久不失其美味的香酥絨,被視為佐餐上品。振光遂專辦肉絨店。民國初,舉人劉步溪為書“鼎日有肉絨棧在此”匾額。從此,生意更加興隆,鼎日有名聲越來越大。振光去世後,商鋪由其妻丘氏繼續經營。振光生有四子,都能繼承父業。
鄭清濂
鄭清濂(1853~?年),字景溪,閩縣(今福州市區)黃山人。清同治五年(1866年),考入福建船政前學堂造船班。光緒三年(1877年),留學法國,學習鋼鐵甲艦和槍炮製造以及法律知識,兩年期滿會考,授予工學博士,獲堪勝任總監工官文憑。光緒六年(1880年),赴德、比、英等國深造。翌年,留德國監造“鎮遠”、“定遠”鐵甲艦。光緒九年(1883年),回國委為福建船政工程處制船總司,兼船政前學堂教習,賞四品花翎都司授參將銜。中法馬江戰役後,清濂等“以報仇雪憤之心寄於監作”,計監造九艘艦船。光緒十九年(1893年),清濂以“異常勞績”升為副將加總兵銜,派充蘆漢鐵路監督,得清廷“賜食及綾錦並加二品銜”。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任會辦船政。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任汴洛鐵路總辦。翌年,改為京漢鐵路總監督。他熟諳路政,兼精工程藝學,繼擢為郵傳部參議。宣統元年(1909年),到歐洲各國考察海軍,回國賜工科進士出身。次年,被籌辦海軍事務處聘為顧問官。民國二年(1913年)10月,任福州船政局局長,海軍部授予海軍少將銜造艦總監。民國四年辭職,離開船政局,後任京漢鐵路局局長。
楊用霖
楊用霖(1854~1895年),字雨臣,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清同治十年(1871年),參加海軍,在“藝新”炮艦當“船生”。不久,補“振威”炮艦管炮官,升“藝新”艦二副。光緒五年(1879年),調往北洋水師,曆充“飛霆”、“鎮西”各艦二副。次年,赴英國接帶“超勇”、“揚威”快船,任“超勇”二副。回國後,升大副。光緒十一年(1885年),調升“鎮遠”鐵甲艦大副,又升幫辦大副,賞戴花翎,以守備用。光緒十四年(1888年),署右翼中營遊擊。光緒十七年(1891年),升參將,賞加副將銜。光緒二十年(1894年)八月十八日,“鎮遠”號隨北洋艦隊與日本聯合艦隊大戰于黃海。旗艦“定遠”中炮起火,用霖急轉“鎮遠”之舵,擋在“定遠”之前,向敵艦發動攻擊,使“定遠”得以撲滅火焰,從容應敵。戰後補用副將,賞加“捷勇巴圖魯”勇號。同年十月,“鎮遠”駛回威海衛,管帶林泰曾因艦觸礁,引咎自盡。用霖升護理左翼總兵兼署“鎮遠”管帶。翌年,日本艦隊進攻威海衛,用霖協助丁汝昌、劉步蟾擊退日艦的八次進攻。北洋水師傷亡慘重,牛昶昺欲推舉用霖與日軍接洽投降,用霖嚴詞拒絕,引槍自盡殉國。清廷優恤賞銀治喪,贈提督銜,給騎都尉兼一雲騎尉世職。
嚴複
嚴複(1854~1921年),曾名傳初、體乾、宗光,字又陵、幾道,晚號疒俞壄老人,侯官縣(今福州市區)陽岐村人。清同治五年(1866年),以第一名考入福建船政局求是堂藝局(後改船政學堂)學習駕駛,五年期滿畢業,先後到“建威”船和“揚武”艦實習。光緒三年(1877年),為船政局派出第一批留英學生,先入抱士穆德大學肄業,後轉格林威治海軍學院。在英期間,除學習海軍專業知識外,留意觀察英國的社會制度,研讀西方社會科學書刊,比較中西學術政制的異同,深受達爾文《進化論》的影響。光緒五年(1879年)歸國,任福建船政局教習。翌年,調任天津北洋水師學堂總教習,兼俄文館總辦。任職期間,四度參加鄉試均落第。光緒十五年(1889年),捐得道員頭銜,升為水師學堂會辦;次年,升為總辦,加敘海軍副將。中日甲午戰爭後,嚴複著手翻譯外國社會科學著作,將《天演論》等書介紹給國人。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在天津《直報》上先後發表《論世變之亟》、《原強》、《救亡決論》、《辟韓》等政論文章,宣揚西方科學技術和自由、平等學說,介紹達爾文進化論和斯賓塞社會學原理,批判韓愈“君權神授”論,提倡鼓民力、開民智、新民德,變法圖強。翌年,協助張元濟在北京辦通藝學堂,提倡西學。次年,與人在天津創辦《國聞報》,發表《上皇帝書》,主張學西學與民主自由,鼓吹變法自強。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德宗在百日維新期間召見嚴複。變法失敗,雖仍任天津學堂總辦,但《國聞報》被查封。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避居上海。同年七月,維新派人士在上海組織“中國國會”,被推為副會長。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任京師大學堂編譯局總纂。光緒三十年(1904年),因煤礦訟案往英辦交涉。在倫敦晤見孫中山,堅持改良,不贊同推翻帝制。翌年八月,在上海幫助馬相伯創辦復旦公學,後任安慶師範學堂監督。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再度進京,任學部審定名詞館總纂。自甲午戰爭直到光緒末年,嚴複致力於翻譯工作,主要譯著有:赫胥黎《天演論》(1896~1898年),亞當斯密《原富》(1901年),斯賓塞《群學肄官》,約翰.穆勒《群已權界論》、《名學》,甄克思《社會通詮》(1903年),孟德斯鳩《法意》(1904~1909年),耶芳斯《名學淺說》(1909年)等。特別是《天演論》以“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進化論觀點,喚起國人救亡圖存之志,影響極大。嚴複翻譯態度嚴謹,他首倡“信、達、雅”三條翻譯準則,至今仍為學術界和翻譯界所推崇。宣統元年(1909年),清廷賜嚴複文科進士出身,任嚴複為憲政編查館二等諮議官、度支部清理財政處諮議官及福建省顧問官。宣統二年(1910年),充資政院議員、海軍協都統。宣統三年(1911年),授海軍部一等參謀官。民國元年(1912年)05月,袁世凱聘請嚴複擔任北京大學校長兼文科學長。翌年,任總統府顧問。嚴複提倡尊孔讀經,為孔教會發起人之一。民國三年,任參政院參政、約法會議議員。翌年,袁世凱指使楊度等人組織“籌安會”,鼓吹反對共和,恢復帝制。楊度三次走訪嚴複,邀他為發起人。08月,“籌安會”成立,嚴複名列第三,成為“籌安六君子”之一。嚴複沒有申明反對,也沒有參與“籌安會”活動。帝制失敗,“籌安會”諸人受到通緝,嚴複避居天津,自歎:“當斷不斷,虛與委蛇,名登黑榜,有愧古賢。”民國七年,返故鄉福州養病;民國10年病卒。生平譯著匯刊為《嚴譯名著叢刊》,另有《嚴幾道文鈔》、《疒俞壄堂詩集》行世。
邱寶仁
邱寶仁,生卒年不詳,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清同治五年(1866年),考入福建船政後學堂,學習航海駕駛。同治十年(1871年),上“建威”練船見習。光緒元年(1875年),又上“揚武”練船為練生。光緒五年(1879年),擢守備,任“鎮東”艦管帶。光緒十三年(1887年),隨李鴻章出洋接帶“致遠”、“靖遠”、“經遠”、“來遠”四快船。翌年,安抵大沽,省費用數十萬兩,得賞“勁勇巴圖魯”勇號。光緒十五年(1889年),升署右翼左營副將,委帶“來遠”艦。光緒十八年(1892年)四月,改為實授。光緒二十年(1894年)八月十八日,黃海海戰中,“來遠”艙內中彈過多,延燒房艙數十間,寶仁指揮艦首炮依然發射,同時率士卒奮力滅火。海戰結束,移泊威海衛港。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二月六日晨四時,日本魚雷艇入港偷襲,“來遠”艦中雷傾覆,寶仁被救上劉公島。北洋艦隊覆沒後,革職返鄉,不知所終。
陳兆翱
陳兆翱(1854~?年),字鶴亭,閩縣(今福州市)螺洲人。清同治七年(1868年),為福建船政前學堂首屆生,習法語,專攻輪機製造。同治十二年(1873年)畢業。光緒元年(1875年),派赴歐洲遊歷,兩年後入法國削浦官學學習輪機製造。留學期間,創制新式鍋爐和抽水機,抽水機項目填補當時世界技術空白,獲得以兆翱名字命名的殊榮,是中國近代第一位為世界科技作出貢獻的發明家。隨後改進輪船車葉,化側為平,國外競相仿效。光緒五年(1879年)十二月,學成回國,賞都司,戴藍翎,任船政工程處總工程師,專司艦船輪機設計與監造。不久,升遊擊,賞戴花翎。光緒九年(1883年)起,先後參加“開濟”號炮艦和中國近代第一艘鐵甲巡洋艦“平遠”號等十餘艘艦船的製造,還參與監造與驗收向國外訂購的新式艦船。多次受到嘉獎,晉升至總兵。
高鳳歧
高鳳歧(?~1909年),字嘯桐,號媿室,長樂縣龍門人,居福州。清光緒元年(1875年),以秀才入郡學。光緒八年(1882年),領鄉薦,授徒自給。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到杭州輔佐林啟。曾建議林啟興辦蠶學館、求是書院等,鼓勵百姓學習近代科學知識,名著一時。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林啟逝世後,輔佐方家澍治理桐鄉、秀水等縣。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執教浙江大學堂。翌年,應兩廣總督岑春煊之請,入為幕府。光緒三十年(1904年),在浙江任知縣。次年,又被岑春煊召回兩廣,任學務處提調。不久,升任梧州知府。鳳岐視官事如家事,事必躬親,八個月後因勞成疾,辭官去上海養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補試第一,例得記名,因率直敢言,不得為官。後病逝於上海。浙江人仰其功德,將其配享於孤山“林社”(林啟祠)。
力鈞
力鈞(1855~1925年),字軒舉,號醫隱,永泰縣人。幼承家學,又從名醫,醫術漸高。清光緒四年(1878年),為縣生員,開始授徒行醫。光緒八年(1882年),中舉人。光緒十六年(1890年),赴京師,途經上海、天津,購明版及近代醫書,潛心研究,兼通中西醫藥。光緒二十年(1894年),為新加坡華商吳士奇之父醫病,藥到病除,順路游南洋諸國,撰寫《檳榔嶼志略》和《古吉德紀行》,開始嘗試中西醫結合之路,在新加坡開設中西醫藥研究社。回國後應禮部宣召,赴京為顯貴治病,醫名日顯。同年,福州鼠疫流行,他以“六清湯”治癒千人。其後,創辦蒼霞英文學堂、福報館、東文學堂、仙游學堂,“聚生徒,謀西學”。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赴日本考察,著《日本醫學調查記》。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授商部保惠司郎中,移家京師。求醫者門庭若市。後任主事,經親王奕匡極力之薦,為慈禧診病,賞加四品卿銜,聲名大震。後因為光緒治病,得罪慈禧。宣統二年(1910年),奉詔隨使出國,遍曆西歐。考察各國的醫院和醫校,攝取西醫之所長,力主中西醫結合。晚年退居天津,閉門研讀醫案,著書立說。著有《庚寅醫案》、《辛卯醫案》、《釋溫》、《難經今譯》、《歷代醫籍佚考》、《傷寒論》及《傷寒論問答》(合著)、《論半夏》(合著)等醫書。
何剛德
何剛德(1855~約1936年),字肖雅,號平齋,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清光緒三年(1877年)進士。歷任吏部主事,江西吉安、建昌、南昌知府。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任江蘇蘇州知府期間,組建員警隊伍,維護社會治安,成為中國員警創始人。辛亥革命後,以前清遺老退隱。民國三年(1914年)03月,應北洋政府之請,出署江西內務司司長。同年06月,任江西省豫章道尹,曾護理江西省省長。民國11年後,因受排擠,稱病掛冠僑居上海,埋頭著述。撰有《春明夢錄》、《郡齋影事》、《江西贅語》、《客座偶談》、《家園舊話》等,後結集為《平齋家言》刊行。所記宮廷掌故、名人軼事、清代與民初史事,多為其親身經歷,頗有史料價值。另著有《話夢集》等。
藍建樞
藍建樞(約1855~?年),字季北,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畢業于福建船政學堂第三屆駕駛班,上艦實習,奉派赴美留學。回國後,歷任“肇永”艦、“鎮南”炮艦、“威雲”、“通濟”練習艦、“海鎮”巡洋艦管帶。清末,入海軍部任參謀、管理部部長等職。民國元年(1912年),任北京政府海軍參謀部高級副官。同年四月,任海軍總司令部左司令;12月,改稱第一艦隊司令。翌年七月,任海軍部參謀。民國03年04月,為海軍部參謀處處長。民國09年03月28日,出任海軍總司令。民國10年07月,北洋政府授予將軍府澄威將軍。同年08月12日,辭去海軍總司令職。
郭曾炘
郭曾炘(1856~1928年),字春榆,號匏庵,晚號遯雯、福廬山人,侯官縣(今福州市區)人。柏蔭之孫。清光緒六年(1880年)進士,改庶起士,散館以主事用,分禮部儀制司,參修《會典》。光緒十七年(1891年),任本司主事。充軍機章京,升員外郎、郎中。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升內閣侍讀學士,曆太常寺少卿、光祿卿。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義和團事起,曾炘密言榮祿,信寄東南各省督撫,籌畫互保之約。八國聯軍入北京,慈禧西逃,曾炘回福州,後急往西安,向慈禧表忠誠。是年,改任通政使、政務處提調。翌年,“辛醜和約”簽訂,慈禧還京,曾炘升署工部左侍郎,調禮部右侍郎,兼戶部左、右侍郎。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丁父憂,受聘為農工商部實業學堂監督。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授郵傳部左丞,署右侍郎,改禮部右侍郎,任內將眾論未定、擱置多年的明儒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等三人配祀孔廟。宣統元年(1909年),任典禮院掌院學士。民國二年(1913年),與陳寶琛同修《德宗實錄》,書成,溥儀賞“頭品頂戴”、“太子太保”虛銜。後以清室遺老自居,參與晉安“耆老會”。終病卒京寓,諡“文安”。著有《匏廬詩存》九卷、《讀杜劄記》一卷、《樓居雜記》一卷、《邴廬日記》若干卷。
陳衍
陳衍(1856~1937年),字叔伊,號石遺,侯官縣(今福州市區)人。自幼隨父讀書,23歲,治文字學,著《說文舉例》七卷。清光緒八年(1882年),中舉人。翌年,上京會試落第。同年著《說文辨證》14卷。光緒十二年(1886年),入臺灣巡撫劉銘傳幕府。不久,辭職回福州。光緒十四年(1888年),往上海沈瑜慶家中教讀。又應湖南學政張亨嘉之聘,代其批閱士子文,頗受器重。後結交維新派人物梁啟超等,由林旭介紹往上海,任陳季同等所辦的《求是報》主筆,經常登載西洋各種學說和維新派文章。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應湖廣總督張之洞之請,任官報局總纂。陳衍善文筆,有口才,工作得心應手,甚得之洞重用。維新變法失敗後,與人合譯《貨幣制度論》、《商業經濟學》、《商業開化史》、《商業博物志》等書。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夏,往北京參加經濟特科考試,因試卷未按規定格式,未能錄取。到武昌,任府立師範學堂教授。不久,張之洞回任湖廣總督,複辦官報局,陳衍仍為主筆,兼督署文案、商業學堂監督、洋務局幫辦及漢口商務局幫辦等職。張之洞調京任軍機大臣,陳衍隨同入京,任學部審定科主事,兼京師大學堂經學教習。民國04年(1915年)10月,陳衍在京師大學堂任教,撰《石遺室詩話》稿。時袁世凱策劃稱帝,設立“籌安會”,有人將陳衍列名“碩學通儒”之首,參與“聯名勸進”,陳衍十分氣憤,要求眾議院撤銷其名字。翌年04月,陳衍回福州,受福建督軍兼省長李厚基之聘,任福建通志局副總纂,實際主持編務。陳洐立定體例、廣搜博采。新《福建通志》於民國11年01月編就,全書六百卷一千萬字。其後,陳衍任廈門大學教授。民國20年,到無錫國學專修學校任教。一生著述還有《周禮疑義辨證》、《禮記疑義辨證》、《考工記辨證》、《閩侯縣誌》、《鐘嶸詩品評議》、《石遺室詩集》、《石遺室文集》、《遼金元詩紀事》、《宋詩精華錄》、《近代詩抄》等。陳衍的文學主張影響很大,又是詩壇“同光體”代表人物。
附:蕭道管(1855~1907年),女,字君佩,一字道安,侯官縣(今福州市區)人。自幼讀古書頗有見解。與陳衍婚後,挈兒女隨夫旅食四方二十餘年,見聞廣博。好考據之學,能疏通列傳,究心哲理。研究《說文》重文,成《說文重文管見》一卷,辨析尤精。善詩文,工小楷,學虞永興廟堂碑、衛景武碑,得其神似。因患血崩症,卒于京師。著有《平安室雜記》(收入《石遺室叢書》)、《列女傳集解》、《蕭閑堂遺詩》等。
沈瑜慶
沈瑜慶(1858~1918年),字志雨,號愛蒼、濤園,侯官縣(今福州市區)人。沈葆楨第四子。清光緒五年(1879年),父死,恩賞為候補主事。光緒十一年(1885年),中舉人,會試落第,以恩蔭簽分刑部廣西司行走。後由李鴻章薦舉,任江南水師學堂會辦。次年,升總辦。光緒十八年(1892年),委辦宜昌加抽川鹽厘局。張之洞移督兩江,請瑜慶為督署總文案兼總籌防局營務處。光緒二十年(1894年),北洋水師在甲午戰爭中慘敗,諸將多被革職。瑜慶為他們解釋開脫,作妥善安排,為海軍再起保存力量。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主辦上海吳淞清丈工程局。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秋,任淮陽兵備道,辦學堂、興市政、設農事試驗場、修馬路。旋護理漕運總督,又兼淮安關監督。同年,升任湖南按察使,改順天府尹。入京後,奏請興修京城馬路,辦測繪學校及大量學堂,厘定度量衡制度。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調任山西按察使,不久調職廣東。翌年,任江西布政使。同年十二月,護理江西巡撫,擴充方言堂,改建罪犯習藝所,設立調查局,為實施憲政準備。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八月,回任布政使,因拒用庫款買貢品,遭人中傷被革職。宣統元年(1909年),起任雲南布政使。宣統三年(1911年),調河南布政使,未上任,升貴州巡撫。民國成立後,瑜慶避居上海,以遺老自命。民國04年(1915年),回福州,李厚基聘為《福建通志》總纂,一切皆由副總纂陳衍負責,瑜慶仍留居上海,後卒於虹口寓內。有《濤園集》傳世。
張元奇
張元奇(1858~1922年),字貞午,侯官縣(今閩侯縣)人,自幼飽讀經書,曾赴台教書。光緒十二年(1886年)進士。歷任翰林院編修、監察禦史、湖南嶽州知府、奉天錦州知府,以彈劾權臣載振聞名。民國元年(1912年)04~05月,任北京政府內務部次長。同年11月至次年11月,任福建民政長。民國03年05月,任政事堂銓敘局局長。同年09月,任奉天巡按使。民國04年09月,署內務部次長,兼參政院參政。民國05年02月,任肅政廳肅政使。民國09年05月,任經濟調查局總裁。晚年回鄉,被推為福州鼇峰書院山長。著有《遠東集》、《蘭台集》、《知稼軒》等。
劉冠雄
劉冠雄(1858~1927年),字敦誠,號子英、資穎,閩縣(今閩侯)人。清光緒元年(1875年),考入福建船政後學堂,學習駕駛。光緒十二年(1886年),派赴英國格林威治海軍學院學習。光緒十六年(1890年)回國,任北洋水師“靖遠”艦幫帶、大副。光緒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同年八月十八日,中日艦隊在黃海激戰,“靖遠”艦受重傷,被迫退至大東溝大鹿島附近搶修,下午五時修畢歸隊。冠雄見旗艦受傷、北洋艦隊群龍無首,建議管帶葉祖珪下令升旗代旗艦集合隊伍。日艦見北洋艦隊散而複整,始遁。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初,北洋艦隊全軍覆沒後,冠雄被解職。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葉祖珪受命統領,重建北洋海軍,委冠雄為“海天”艦管帶。翌年,當義和團與八國聯軍奮戰時,冠雄率“海天”艦南下上海參加“東南互保”。光緒三十年(1904年)三月,“海天”艦在吳淞口觸礁沉沒,冠雄受到處分,改任德州兵工廠總辦。宣統元年(1909年)五月,受命統領江防艦隊。辛亥革命爆發,冠雄隨海軍起義。民國元年(1912年),任南京臨時政府海軍部顧問。不久,被袁世凱任命為北洋政府首任海軍總長。同年06月,兼代交通總長。翌年01月,兼署教育總長。07月,革命黨人發動“二次革命”,冠雄任南洋巡閱使,率艦隊南下上海鎮壓,會同北洋陸軍攻佔吳淞炮臺。同年11月,冠雄率李厚基部到達福州,把福建軍隊編入中央陸軍,福州船政局收歸海軍部管轄。民國05年06月,孫中山發表恢復《臨時約法》宣言,冠雄辭去海軍總長職務。翌年07月,段祺瑞任命冠雄為海軍總長。他在福州船政局內設福州海軍飛潛學校、飛機製造工程處,著手製造水上飛機。12月03日,被撤免海軍總長職務。民國12年04月,北京政府複任冠雄為閩粵海疆防禦使,授將軍府熙威將軍;11月,辭職定居天津。主修有《鳳崗忠賢劉氏族譜》。
薩鎮冰
薩鎮冰(1859~1952年),字鼎銘,蒙古族,閩縣(今福州市區)人。11歲考入福建船政後學堂駕駛班,畢業後派到“揚武”等艦見習。清光緒三年(1877年),赴英國格林威治海軍學院學習;三年後,回國歷任“澄慶”兵船大副、天津水師學堂教習、“威遠”艦管帶、“康濟”練船管帶,旋升為參將。光緒二十年(1894年),授副將銜,補北洋海軍精練左營遊擊,兼帶“康濟”練習艦。甲午戰爭時,奉命守衛劉公島,日軍陷島,北洋水師覆沒,受革職處分,回鄉執教。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出任吳淞炮臺總台官,升自強軍幫統。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調任“通濟”艦管帶,旋升北洋水師幫統,兼“海圻”艦管帶。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調廣東南澳總兵官,再升北洋水師統領兼“海圻”艦長。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擢任廣東水師提督,總理南北洋海軍。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率艦訪問南洋,是為中國宣撫華僑之始。宣統元年(1909年),清廷派親王載洵和鎮冰為籌辦海軍大臣。鎮冰將南北洋海軍統一編制,分巡防、長江兩艦隊,鎮冰任海軍提督。旋隨載洵沿江沿海調查,定象山為軍港,增造軍艦;複隨載洵往英、法、意、奧、德、俄、日、美等國考察。次年十一月,鎮冰為海軍統制,實掌海軍大權。任內訂立官階,整肅軍儀,健全海軍銓衡制度,置械練兵,整頓海軍。辛亥革命爆發,清廷急電鎮冰赴鄂。鎮冰率艦溯江至漢口,見諸艦官兵趨向革命,自行引退,乘英輪赴滬,轉回福州。民國元年(1912年),出任吳淞商船學校校長。民國02年,督辦淞滬水陸員警事宜。翌年,任陸海軍大元帥統率辦事處辦事員、北洋政府參政員,兼上海兵工廠總辦。曾出面約束海軍,使“中華革命黨”人奪取“肇和”艦起義之舉失敗。民國05年06月,鎮冰為閩粵巡閱使。翌年春,兼海軍臨時總司令;06月,升海軍總長;07月,補海軍部尚書,15日下野。後又任海疆巡閱使。是年冬,獲准免職。民國07年09月,任福建清鄉督辦,企圖調動海軍協助閩浙軍抵抗粵軍。10月,閩粵議和,鎮冰從中調停,達成協定。翌年12月,複任海軍總長。民國09年05月,徐世昌以鎮冰兼代國務總理。08月,辭職。內閣改組,仍任海軍總長。民國10年05月,再卸海軍總長職。旋授肅威上將軍銜,居北京。民國12年02月,“倒林擁薩”事件後,出任福建省長。民國15年12月,北伐軍進福州,鎮冰棄省長職。民國16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聘為海軍部高等顧問。民國22年11月“福建事變”,成立“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鎮冰為高等顧問和延建省省長,尚未赴任而“閩變”失敗。後蟄居福州,與族人編修《雁門薩氏家譜》。民國25年,遊歷東北各省及西北雁門故里。抗日戰爭爆發,鎮冰應福建省政府之請,前往新加坡、菲律賓、印尼等各地向華僑宣傳抗戰,籌募經費物資。民國27年春,取道安南(今越南)回國。抗日戰爭勝利後,回福州,作詩鬻字,熱心社會慈善事業,被推為福建佛教醫院董事長。鎮冰函電東南亞各國華僑募款並購置醫療器械、各類藥品等,充實醫院建設。民國37年起,與中共中央社會部福州秘密工作站發生聯繫。民國38年夏,蔣介石通過代總統李宗仁及福建省主席朱紹良,多次勸其赴臺灣,鎮冰均以病堅辭。同年08月17日,福州解放,鎮冰即與劉通、丁超五等聯名發出擁護中國共產黨、歡迎人民解放軍的安民佈告。此後,安居泉山仁壽堂,歡度晚年。被邀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首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央人民政府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中央人民政府華僑事務委員會委員,福建省人民政府委員會委員。卒葬梅亭山。有《古稀吟集》、《耄年吟草》、《仁壽堂吟草》等傳世。
附:薩福均(1886~1955年),字少銘,薩鎮冰之子。畢業于上海聖約翰大學,赴美國入普渡大學留學,獲工程學士學位。清宣統二年(1910年)回國,翌年入粵漢鐵路局,任見習技師、副技師。民國二年(1913年)起,歷任川漢鐵路局副工程師、北京政府交通部官員、漢口京漢鐵路土地開發部副部長、膠濟鐵路總技師、國民政府鐵道部參事、鐵道部工務司司長、膠濟鐵路管理局局長、交通部路政司司長、交通部技監兼代交通部路政司司長。民國38年01月,任交通部常務次長。為中國工程師學會會員和英國工程學會會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西南軍政委員會交通部副部長,兼西南鐵路工程局副局長。1952年,調任中央人民政府鐵道部參事室主任。
鄭孝胥
鄭孝胥(1860~1938年),字蘇戡,號太夷,晚號夜起翁,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清光緒八年(1882年)解元。光緒十五年(1889年),考授內閣中書,旋任江蘇省試用同知。翌年,選用鑲紅旗官學堂教習。光緒十七年(1891年),派充駐日本公使館書記官。翌年,任日築領事,不久升神戶、大阪總領事。甲午(1894年)中日戰爭爆發,回國。戊戌變法(1898年)初,以候補道員在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章京行走,並命專折敷奏強兵之道。變法失敗,入湖廣總督張之洞幕府,旋充京漢鐵路南段總辦,兼辦漢口鐵路學堂。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任上海江南製造局總辦。次年,以四品京堂補用,為廣西龍州邊防督辦。後任錦瑗鐵路督辦兼葫蘆島開埠事宜。宣統三年(1911年)夏,擢湖南布政使。武昌起義後羈留上海,以遺老自命,蟄居海藏樓,詩酒自娛。孝胥工詩、擅書法,能度曲填詞,為詩壇“同光體”宣導者之一,著有《海藏樓詩集》、《函髻記》行世;對校勘古籍、鑒別文物也很擅長。民國12年(1923年),由陳寶琛引薦入故宮,任“懋勤殿行走”,為清室復辟出謀獻策,被破格授為“總理內務府大臣”。翌年,溥儀取消帝號,遷出故宮,孝胥與日本人密謀,幫助其輾轉入日本使館,再入天津日租界。從此孝胥追隨溥儀,策劃建立“中華帝國”,恢復清室;主張“開門戶,結外援”,不惜招致外國“共管”。“九一八”事變後,正式向日本求援,以期復辟。不久,隨溥儀赴東北,投入日軍懷抱。民國21年03月,偽“滿洲國”宣告成立,溥儀就“執政”位,改元“大同”,孝胥出任偽“國務總理”,先後兼任“軍政部總長”、“文教部總長”等偽職。09月,孝胥與日本駐偽“滿洲國”大使武藤佐夫上將簽訂《日滿議定書》,確認關東軍對偽滿的實際統治及日本在東北的一切權益。繼之,與日本簽訂“委託經營合同”,將東北全部鐵路及鐵路所屬財產交給“南滿鐵道株式會社”。民國23年03月,溥儀即“皇帝”位,孝胥仍任首輔,加偽“國務總理大臣”銜。後日方見孝胥難以駕馭,以其年高“倦勤思退”為名,於民國24年05月換馬張景惠。後孝胥暴病死于長春。輯有《鄭孝胥日記》五冊,由中華書局刊行。
李鼎新
李鼎新(1861~1930年),字承梅,侯官縣(今福州市區)人。清光緒元年(1875年),考入福建船政後學堂學習駕駛。光緒七年(1881年)畢業,被派赴英國格林威治海軍學院深造。光緒十二年(1886年),學成回國,在北洋海軍任職。光緒十五年(1889年),署北洋艦隊右翼中營遊擊,充“定遠”艦副管帶。三年後補授實缺。中日甲午戰爭(1894年)中,北洋艦隊在黃海與日艦激戰,鼎新同管帶劉步蟾指揮“定遠”旗艦,發炮擊傷敵艦多艘。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正月十八日,北洋艦隊全軍覆沒。四月,鼎新被革職“聽候查辦”。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二月,“開復原官”。宣統二年(1910年)十一月,海軍部成立,授海軍正參領,任軍法司司長。民國元年(1912年),任海軍部參事。同年12月,接任海軍總司令。次年,袁世凱令鎮壓上海革命黨人,鼎新增調“楚泰”和“海籌”艦到上海。翌年,討袁軍進攻江南製造局,鼎新移司令部於“海籌”艦,並指揮艦隊開炮還擊討袁軍。民國四年12月05日,陳其美等聯絡“肇和”艦官兵,裏應外合,發動起義。次日“肇和”艦被北洋海軍奪回,鼎新仍以“疏忽失職”罪被革職留用。民國05年06月,鼎新回應孫中山護法宣言;同月25日,鼎新和林葆懌、曾兆麟等人宣佈海軍獨立,駐閩海軍艦調往上海集中,宣佈海軍加入南方護國軍。但不久又宣佈取消海軍獨立,仍隸屬北京政府海軍部。民國八年二月,南北“和平會議”在上海召開。07月,鼎新等赴廣東汕頭與葆懌會談海軍統一事宜。次年10月,林葆懌與北京政府海軍總司令藍建樞等聯合致電,宣佈南北海軍統一。民國10年05月,鼎新出任北洋政府海軍總長。次年,在馬尾設立海軍警備司令部,統一指揮駐馬江的艦隊和陸戰隊,使北洋政府重新控制駐閩海軍。民國13年10月,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直系失敗,皖系軍閥執政,鼎新失去職務,在家閒居。民國15年,北洋政府授為曜威上將軍。
林永謨
林永謨(?~1936年),字籟亞,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畢業于天津水師學堂,歷任大副、管帶等職。辛亥武昌舉義,永謨時任“海琛”副艦長,隨艦隊在九江易幟,歸附革命軍,後升任艦長。率艦隨艦隊援鄂畢返滬,北上支援煙臺光復。後孫中山護法廣州,永謨回應南下廣東,任軍政府海軍部次長及海軍總司令;不久發生“奪艦事件”,去職返閩,出任福建漳龍司令。後歷任國民政府海軍部參事等職。
黃乃模
黃乃模(1862~1894年),閩清縣阪東人,黃乃裳胞弟。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畢業于天津北洋水師學堂。次年,赴英國驗收清廷訂造的“致遠”號巡洋艦。回國後,“致遠”艦編入北洋水師,任該艦副管帶,協助鄧世昌指揮“致遠”艦。光緒二十年(1894年)八月十八日,北洋水師完成護送運載中國陸軍兵船增援朝鮮戰場任務,返航駛至大東溝海域,與日本艦隊相遇,雙方展開激戰。“致遠”艦被擊中起火,艦身傾斜,艦內炮彈又已打完,乃模執行鄧世昌發出全速撞沉敵艦的命令,開足馬力向日艦“吉野”猛衝,在接近日艦時被敵艦的快炮擊中沉沒,乃模同艦上二百多名官兵幾乎全部犧牲。清廷授予乃模遊擊追加參將銜,撥給恤銀五百兩,祭葬銀一百兩,蔭一子世襲雲騎尉。
陳兆鏘
陳兆鏘(1862~1953年),字鏗臣,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清光緒九年(1883年),畢業于福建船政後學堂管輪班,上“揚武”練習艦見習。次年,被選到北洋水師“定遠”旗艦,任機管、管輪等職。光緒十八年(1892年),升署北洋水師右翼中營守備,充二管輪。二年後擢為右翼中營遊擊,任“定遠”艦總管輪。中日甲午戰爭中,參加黃海大海戰,及威海衛保衛戰。後清廷擬恢復北洋水師,於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選派赴英考察造船制艦。二年後回國,任“海天”艦總管輪。後累職至艦政局局長。民國元年(1912年),奉命接管上海船塢,改名海軍江南造船所。同年12月,授海軍輪機少將。次年02月,任江南造船所所長。民國04年10月,調任福州船政局局長,恢復已停產的造船業;新建藝術學校校舍,恢復招生;創辦全國第一家飛機製造廠--飛機工程處及全國第一所飛機潛艇製造學校--海軍飛潛學校,兼任校長。民國10年08月,福州船政局試製水上飛機成功,北洋政府特給兆鏘授勳五位,並授輪機中將。兆鏘重建馬江昭忠祠,改為“甲申、甲午兩役合祀”之祠;創建發電廠,結束福州船政創辦以來使用蒸汽動力的落後狀況,並結束馬尾地區油燈照明的時代。民國14年06月,再度出任江南造船所所長,為收回大權,遭到“洋大人”的反對,海軍總長杜錫珪不予支持,憤而辭職歸裏。民國24年,海軍藝術學校奉令停辦,兆鏘在原址創辦私立勤工工業職業學校。民國30年04月,福州第一次淪陷,日軍多次逼誘其出任“福州治安維持會”會長,均被拒絕。抗日戰爭勝利後,海軍部頒給“凜烈可風”銀盾,表彰其愛國精神。
高而謙
高而謙(1863~1918年),字子益,長樂縣龍門人。舉人出身。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任外務部右參、雲南交涉使。宣統元年(1909年),任劃界大臣。翌年,任外務部右丞。宣統三年(1911年),出任四川布政使。辛亥革命後,寓居上海。民國02年(1913年)12月,被北洋政府任命為駐義大利公使。民國04年09月,辭職回國。民國06年03月31日,出任北洋政府外交部次長。同年07月,張勳復辟時,被任命為外交部右侍郎,不久去職。
林葆懌
林葆懌(1863~?年),字悅卿,侯官縣(今福州市區)人。清光緒六年(1880年),考入福建船政學堂第九屆駕駛班。光緒十二年(1886年),派赴英國學習,回國後在北洋水師任職。宣統二年(1910年),任向英國際摩士莊船廠訂購“肇和”艦監造員。民國元年(1912年)09月,任海軍部參事。不久,授海軍少將銜。民國02年08月,任第一艦隊司令。民國05年,孫中山發表恢復臨時約法宣言後,葆懌參與宣佈海軍獨立,通電護法。翌年06月,黎元洪下令解散國會,孫中山在上海組織護法運動。07月,葆懌以艦隊學習魚雷為名,率“海圻”等十五艘兵艦赴廣東護法。08月,葆懌被任命為廣州軍政府海軍總司令。民國07年02月26日,任海軍總長。04月,非常國會通過軍政府改組,實行所謂七總裁制,葆懌被推選為軍政府七總裁之一。民國08年04月,與廣東督軍領銜發出“軍人不幹政”的通電,促進南北和談。07月,與北京政府海軍部代表商談海軍統一問題,未遂。民國09年12月,北京政府派人勸葆懌率艦北返,遭到駐穗各艦的反對,葆懌棄職出走。民國10年01月,廣州軍政府宣佈將其褫職。葆懌返居上海,不再涉足政壇。民國11年(1922年)07月,北京政府授葆懌為將軍府葆威將軍。
陳天尺
陳天尺,生卒年不詳,原名韻琴,字尺山,號昊玉、莫等閒齋主人,長樂人,居福州。肄業于福建船政學堂,曾遊學英倫,回國後居上海。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加入以林森為會長的“旅滬福建學生會”,任總幹事。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加入同盟會。翌年,奉派回閩設立“福州說報社”,與上海遙相呼應,秘密傳遞革命書報,組織社員宣講時事,以喚醒國人。還聯合“橋南社”、“益聞社”等組建同盟會福建支會,對外稱“丙午俱樂部”。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天尺譯俄國亞歷山大.杜廬著《奈何天》。辛亥革命後,投身討袁護法鬥爭,追隨孫中山,致力革命。功成身退,以醫自隱,在福州西門街懸壺濟世。他治病重詳審病源,處方謹嚴有度,所合丸藥“肥兒丸”等甚有效驗。後出任福建國醫分館館長,兼《福建國醫公報》編輯及《華報》主編。天尺喜讀書,工詞章,曾搜采福州諺語,編成《閩諺聲律啟蒙》,在報端連載達十餘年。創辦《舞臺報》,記評戲曲編演活動。撰有傳奇《病玉緣》、筆記集《齊諧》等行世。
王壽昌
王壽昌(1864~1925年),字子仁,號曉齋,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早年肄業于福建船政前學堂,後入選留學法國,專攻法律學。歸國後任船政學堂法文教習。壽昌愛好文學,兼擅詩、書、畫。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夏,見好友林紓中年失偶,憔悴寡歡,為其口譯法國名著《茶花女遺事》,問世後轟動一時,從而促使林紓以不懂外文而成就譯著事業。後清廷修建京漢鐵路,向法國借款,壽昌任總翻譯。京漢鐵路建成,調任漢陽兵工廠廠長,為湖廣總督張之洞所器重,充經理各國事務衙門章京。民國元年(1912年)春回閩,任福建交涉司司長,負責對外交涉事宜。壽昌與外人交往,言行得體,不失人格、國格,甚受稱讚。三年後,複返船政學堂任法文教習。著有《曉齋殘稿》傳世。其女王真、王嫻、王儀皆以詩畫聞名。
孫道仁
孫道仁(約1864~?年),字靜珊,湖南慈利人,以軍功為福建候補道台。歷任福甯鎮總兵、陸軍武備學堂總辦、長門統領。新軍成立,任陸軍第十鎮統制官。宣統三年(1911年)七月,任福建水陸提督。與閩浙總督許應騤之侄許崇智素有交誼。崇智早已加入同盟會,武昌首義後,約孫在萬壽橋下舺舨中,勸其參與革命。福州光復,組建都督府,舉道仁為都督。民國元年(1912年)07月,正式就職。民國02年,“二次革命”發動,道仁於07月20日宣佈福建獨立,不久被李厚基所逐,寓居上海,後不知所終。
饒懷文
饒懷文(1865~1918年),字質瑾,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早年進天津水師學堂第二屆駕駛班,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十月畢業。服役海軍,累升為“江貞”炮船管帶。宣統三年(1911年),簡授海軍副參領,改任長江艦隊“建安”艦管帶。辛亥革命中,率艦加入國民革命軍。歷任海軍部視察、軍衡司司長、南京軍官學校校長;署練習艦隊司令、第二艦隊司令。民國06年(1917年)06月任海軍總司令敘海軍上將。以對外關係將海軍總司令部公署移駐上海高昌廟,安排加強長江防務,為發展海軍事業派遣陳紹寬等人考察法國海軍。後病卒于任上。
蔣拯
蔣拯(1865~1931年),字印秋,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早年進天津水師學堂第二屆駕駛班學習。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畢業,入海軍任職,累升至煙臺海軍學校校長。民國元年(1912年)12月,授海軍上校。翌年05月,調補海軍部軍衡司司長。07月10日,隨海軍總長劉冠雄出京巡閱,以行營參議為馬江臨時警務戒嚴司令官。民國06年08月,任駐滬特派員。不久,出任海軍練習艦隊司令。民國08年07月,代第一艦隊司令。民國10年08月,署海軍總司令職,兼領第一艦隊司令,以收復閩南有功,晉授勳四位。09月21日,任海軍總司令。民國11年06月,改授咸威將軍。卒葬于福州西門外。
謝葆璋
謝葆璋(1865~1940年),字鏡如,女作家謝冰心之父,長樂縣人。清光緒七年(1881年),入天津北洋水師學堂首屆駕駛班學習。光緒十年(1884年),以成績第一名結業轉上“威遠”艦實習。光緒十三年(1887年),赴英接收艦船。回國後,被任命為北洋海軍右翼左營守備,“來遠”艦二副。光緒二十年(1894年),升任槍炮官。在黃海大戰中,“來遠”艦中彈起火,葆璋與廣大官兵共同奮力撲救,保住負重傷的艦隻。翌年02月,參加威海保衛戰。同月05日夜,“來遠”艦被日軍魚雷擊中沉沒,葆璋遊回岸上。幾天後,北洋艦隊在劉公島全軍覆沒,葆璋隻身回福州。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清廷重建北洋艦隊,葆璋複被召用。越二年,出任煙臺海軍練營管帶。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冬,為煙臺海軍學堂首任監督。宣統元年(1909年),辭職返鄉。民國元年(1912年),任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海軍司令部二等參謀官。翌年07月,授海軍上校銜。08月,晉升海軍少將,任海軍部軍學司司長。民國15年06月,任海軍部次長;後北京政府改組,取消海軍部,葆璋到上海任海道測量局少將局長。民國18年06月,任南京國民政府海軍部顧問。次年辭職,閒居北京。
葉在琦
葉在琦(1866~1907年),字肖韓,又字稺愔,侯官縣(今福州市區)人。生於“世翰林”之家。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進士,選授翰林院檢討,派充貴州學政。光緒二十七年,應閩浙總督許應騤之聘,任全閩大學堂監督,在省考選貢、童生,擇優入學。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又以鳳池書院改名福建高等學堂。增建講堂、宿舍,添置儀器、標本,充實設備。時新學初興,在琦著意培育新型人才,獎掖優秀,選送京師大學堂或赴日留學;又派教員赴日本考察。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奉調進京,補禦史。兩年後病逝。著有《稺愔詩鈔》等。
薛紹徽
薛紹徽(1866~1911年),女,字男姒,號秀玉,侯官縣(今福州市區)人,五歲隨兄姐讀書,10歲從母學詩畫。父母去世後,寄居方姨家。詩詞、駢文、音律造詣頗深,喜作畫,花草翎毛自出新意,世稱才女。清光緒六年(1880年),嫁與陳壽彭。隨夫先後遊學日、英、法等國六年。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遷居上海,上海士紳欲聘其教女學,紹徽作“德言容工四頌”及《外國列女傳》八卷明志卻聘。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同其夫合譯《格致正軌》十卷、《八十日遊記》四卷刊行;曾賣畫籌資助夫還鄉考中舉人。後回閩,作《課兒訓女詩》三十首,並校正其嫂楚娟的《歷代宮闈詞綜》,選《清代閨秀詞綜》十卷以補之。光緒三十年(1904年)起,隨夫宦遊上海、廣東、香港等地。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進京。四年後病卒。紹徽的詩詞多為反映現實之作。其記敘甲申馬江海戰尚幹人林獅獅等炮轟法國侵略者孤拔的跋言,足補正史方志之不足。著有《黛韻樓文集》二卷、詩集四卷、詞集四卷,《女文苑小傳》百餘篇,隨筆、雜記、詩話等若干卷,後輯為《黛韻樓遺集》刊行傳世。
楊韻珂
楊韻珂(?~1911年),字玉鏗,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肄業于南京江南水師學堂。後聞鎮江象山炮台將舉義革命,棄業入炮臺。適各省推選徵兵制,投充第九營督隊官,與林述慶、柏文蔚等密謀在鎮江起義,韻珂時隸炮兵營,旋遷第三營管帶。宣統三年(1911年),辛亥武昌革命爆發。九月十七日(11月07日),林述慶率新軍回應。次日,光復鎮江,成立軍政府,述慶為都督,以所部攻南京。韻珂受命率隊攻雨花臺,不克引還。此時各路援軍齊集鎮江,組成聯軍攻南京,與張勳戰于孝陵衛,大敗之。張勳退據城牆憑險而守,眾議先爭紫金山。韻珂奮然請行,與管帶余長清率眾深夜度岔路口,抵達紫金山,激戰一晝夜,張勳宵遁,遂克天堡城。十月十一日(12月01日),韻珂率眾窮追,斬獲無數。張勳力蹙佯降,韻珂率數十眾入其營,伏兵猝起,圍數重擊之。韻珂受傷十餘處,仍奮呼力戰,後槍中要害,當場犧牲。民國肇建,定都南京,論克南京功,以楊韻珂為先,於是勒石紀功於天堡城。與林述慶、陳子範並稱為“辛亥福建三烈士”。
彭壽松
彭壽松(1866~1918年),號嶽峰,湖南長沙人。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任福建保甲局總辦,後因毆打事被布政使參劾革職。憤國事日非,參加反清的秘密會黨“哥老會”。宣統三年(1911年)三月,加入同盟會。廣州起義失敗後,壽松利用湘軍和“哥老會”的舊關係,建立軍警特別同盟會,自任會長。壽松的反清活動引起當局的注意,福建布政使尚其亨故意將壽松推薦給督辦粵漢、川漢鐵路大臣端方,壽松便到漢口任職,借此聯絡湘鄂革命力量。武昌起義前夕,壽松來閩。九月十八日(11月08日)晚,帶領“哥老會”會員及部分起義官兵,上于山與清兵作戰。二十一日(11日),福州光復,成立福建軍政府。壽松任參事會會長。不久,任同盟會福建支會會長。後參事會改為政務院,任院長。民國元年(1912年)07月01日,政務院取消,設參議廳,壽松任總參議兼福建員警總監,統轄防衛軍,督辦全省禁煙事務,控制全省軍政大權。壽松居功自傲,在福建省議會選舉中,擅准湘籍旅閩人士特定議員專額十名的要求,引起閩籍人士反對。同盟會會員蔣筠和《民心報》主辦黃家宸反對尤烈,被壽松派人暗殺,還查封報社,從而遭到多方反對。袁世凱乘機命岑春煊為福建鎮撫使,撤去壽松原兼各職。壽松離閩後,避居漢口租界。民國06年,到長沙從事反對北洋政府的活動,孫中山任命他為湘鄂民軍聯絡部部長。翌年春,被張敬堯捕殺。
黃忠炳
黃忠炳(1867~1911年),字亦中,連江縣人。幼好拳術,長於棍法,被稱為技擊家。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與曾守輝等秘密組織“廣福會”,發展人員五十人。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春,全體會員聚集透堡棋盤堂,殺雞盟誓,決心推翻清朝統治,並將“廣福會”改稱“光復會”。次年春,同盟會會員吳適與“光復會”聯繫,參與領導。“光復會”經費困難時,忠炳倡議會員獻款獻物,並把自己祖遺山田二畝、房屋一間賣掉,所得款目全部獻給“光復會”。還組織會員練拳習棍,開展愛國主義教育,使“光復會”會員發展到二百多人。宣統三年(1911年)春,同盟會十四支部長林文派林覺民、李恢先後回福建招募赴廣州起義志士,忠炳立即回應。三月二十五日(04月23日),忠炳等二十三人在吳適的率領下到馬尾搭船赴香港,三月二十九日早入廣州,編入黃興領導的“選鋒隊”。下午五時三十分,黃興率領“選鋒隊”百餘人,由小東營出發,向總督署進攻,忠炳等沖入總督署,見兩廣總督張鳴歧已逃跑,即轉戰軍械局,遇水師提督李准衛隊圍攻,忠炳力戰至翌晨,被執不屈死,為黃花岡烈士。
何振岱
何振岱(1867~1952年),字梅生,號心與、覺廬、悅明,晚年自號梅叟,侯官縣(今福州市區)人。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舉人。三次考進士均落第。科舉廢止後,被江西布政使沈瑜慶聘為藩署文案。辛亥革命後,與陳衍同回福州。民國04年(1915年),受福建巡按使許世英聘請重修《西湖志》,任總纂,歷時09個月成書,共二十四卷四十萬字。次年,參加陳衍的《福建通志》編纂工作,其中的《藝文》和《列傳》多由振岱執筆。民國11年,振岱應邀赴京在何鴻年家任教讀。民國25年,回福州,家居十餘載,以詩文自遣。抗日戰爭中,福州兩度淪陷,日軍曾托人聘他為顧問,均被嚴詞拒絕。振岱與鄭孝胥素有交情,特別傾心于鄭孝胥的詩功;但自從鄭孝胥參加偽滿後,振岱誓絕往來,並將來往書信和詩文全部燒掉。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政府褒獎抗日期間堅貞不屈人士中,振岱列福州首位。著作有《覺廬詩草》七卷、《我春室文集》四卷、《榕南夢影錄》二卷、《心自在齋詩集》一卷、《壽春社詞抄》八卷、《西湖志》二十四卷。
林森
林森(1868~1943年),原名天波,字長仁,號子超,晚年自號青芝老人,閩縣(今閩侯縣)尚幹鄉人,幼遷福州倉山,入英華書院就讀。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赴臺灣電報學堂學習。翌年,任職於臺北電報局。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中日甲午戰敗,清廷割台于日本,林森憤起抗日,後任台南法院嘉義支部通譯。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考入上海江海關,廣交旅外閩籍人士,開展反清活動。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春,組成“旅滬福建學生會”,被選為會長。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八月,同盟會成立,林森率全體成員加盟。翌年,在榕組成同盟會福建支會。宣統元年(1909年),調任九江關協辦,組織同盟會九江分會。宣統三年(1911年),廣州起義前夕,轉運槍械往廣州。起義失敗,由滬返榕,處理善後,並策動新軍、海軍艦隊準備舉事。八月十九日,武昌首揭義旗。九月初三日晚,林森領導九江和平舉義。清軍反撲,漢口失守,林森親率敢死隊增援武昌。接著,返九江,策動海軍主力艦隊舉義成功,組成海陸軍聯合委員會。不久,武漢形勢轉危,林森主持軍事會議,派艦隊援鄂、陸軍援皖,並派員赴鎮江支援林述慶舉義,使海軍大批艦艇歸附,在穩定辛亥革命大局中,功勳卓著。民國肇建(1912年),林森被舉為臨時參議院議長。袁世凱弄權,林森憤而辭職,返閩組織國民黨福建支部。民國02年,當選為國會全院委員長。06月,宋教仁被暗殺,林森通過國會嚴令追查兇手。後東渡日本,追隨孫中山,加入中華革命黨。旋赴美任美洲黨務負責人,當選為總支部長,繼兼籌餉委員長、民國維持總會會長。林森在南北美洲各地組建50多個國民黨分部,該總支部被孫中山明令為“領袖支部”,負責領導海外除日本、臺灣之外所有海外黨務。民國05年,林森回國,在國會組織“憲政商榷會”。翌年08月,與兩院議員南下廣州追隨孫中山,任議會非常會議副議長;力持選孫中山為軍政府大元帥,遂為外交部長,赴新加坡等地募集經費。民國7年5月,回國。08月,當選為參議院議長。以議長名義籌款修建黃花岡七十二烈士墓,編纂《黃花碧血集》,翻印林覺民《絕命書》。11月,孫中山返粵重組軍政府。翌年01月,林森重整國會,支持孫中山出任非常大總統。民國11年11月,被孫中山推薦為福建省長兼管在閩中央政府各行政機關。翌年02月08日離職,赴廣州任建設部長兼治河督辦。10月,孫中山改組中國國民黨,林森等九人為臨時中央執行委員。民國13年01月,中國國民黨“一大”在廣州召開,國共第一次合作,林森與李大釗等五人被孫中山指定為主席團主席,林森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海外部部長。民國14年03月,孫中山病逝,林森赴京主持祭葬事,負責踏勘南京陵地,任總監修。07月01日,國民黨中執委議決改大元帥府為國民政府,林森為五常務委員之一。08月20日,廖仲愷被刺,林森通電要求緝拿兇手,任特別法庭首席檢委,並主持廖的葬事。11月,林森參與謝持、鄒魯等在北京西山召開的國民黨一屆四中全會(史稱“西山會議”)。次年初,國民黨“二大”通過《彈劾西山會議決議案》,林森受警告處分,失去黨籍。民國16年,寧漢滬合流,林森恢復黨籍,被推為特別委員會委員、海外部委員、國民政府委員會委員。翌年,當選為國民政府常委、立法院副院長、僑務委員會委員長等職。民國20年,任立法院院長、代理國民政府主席。年底,當選為國民政府主席。翌年元旦,宣誓就職。“一.二八”事變後,林森強烈抗議日本承認“滿洲國”。民國23年,獲連任。民國25年12月,西安事變發生,林森力持和平解決,保護張學良,用主席特權于翌年01月04日、02月18日連下赦免、複權令。民國26年,“七七”事變爆發後,林森率國府西遷重慶。不久,北平、南京相繼成立偽政權,林森聲明偽政權無效,明令通緝漢奸頭目。翌年12月,汪兆銘(精衛)叛逃投敵,林森以中監委常委負責人身份力主開除其黨籍,並明令通緝。林森親至電臺痛斥汪偽等漢奸盜竊名器、叛國投敵的卑鄙行徑。自林森代表國家宣佈與日、德、意三國宣戰後,林森雖至高齡,公務仍不少怠。民國32年05月,林森在接見加拿大大使前遇車禍中風。08月,逝于林園官邸。彌留時仍囑收復臺灣。中共中央致唁電說:“林公領導抗戰,功在國家。”《新華日報》發表社論《為元首逝世致哀》。1979年,中共中央認為林森“是著名的老一輩民主革命家”。
黃鐘瑛
黃鐘瑛(1869~1912年),原名良鏗,又名鎏,字贊侯,閩縣(今福州市區)人,十四歲考入福建船政後學堂駕駛班。畢業後,入劉公島北洋水師槍炮學堂實習。不久,到“濟遠”艦當艦員。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六月下旬,“濟遠”艦護運赴牙山,歸途遇日艦,與之激戰。“濟遠”艦中炮,傷亡慘重,鐘瑛協助管帶方伯謙指揮戰鬥,接連發炮重創日旗艦“吉野”號。後隨艦參加黃海海戰與威海衛保衛戰。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調任“飛鷹”艦、“福靖”艦槍炮員。從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起,歷任“海琛”、“海天”、“海籌”各艦船械、駕駛、幫帶。光緒三十年(1904年),升為“飛鷹”艦管帶。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任“鏡清”艦管帶兼海軍部參謀。不久,調任“海籌”艦管帶。宣統三年(1911年)武昌起義後,清軍大舉南下,進攻湖北革命軍;清海軍統領薩鎮冰率長江艦隊進駐武漢江面,見軍心同情革命,以治病為名,棄艦赴滬,由鐘瑛擔任臨時艦隊司令,率艦隊駛至九江,經林森等人動員,鐘瑛率艦隊起義,與九江陸軍義軍組織陸海軍聯合委員會。十一月,漢口、漢陽相繼失守,鐘瑛率艦救援武昌。不久,停戰議起,各艦代表在上海選舉程璧光為總司令,鐘瑛為副司令。因璧光在英國未回,鐘瑛任代總司令。民國元年(1912年),臨時大總統孫中山任命鐘瑛為海軍總長兼海軍總司令。鐘瑛決心整頓海軍,成立隨營宣講團,編輯出版《軍中白話宣講書》。南北和議後,北洋政府任命劉冠雄為海軍總長,鐘瑛仍任海軍總司令。鐘瑛提出辭職,於4月11日免職。同年12月4日病逝,孫中山撰聯挽之。
鄭滋樨
鄭滋樨(1869~1944年),號露湘,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六月,畢業于天津北洋水師學堂,進入北洋水師提督衙門,得統領葉祖珪器重,特疏推薦承辦自測大沽口航道,定出大沽口四季通航安全航道,並重繪海圖。中國人獨立測繪的首幅“清國版鄭氏海圖”被世界航海界正式採用。後升“海天”艦大管輪。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赴英留學,進格林威治海軍學院。一年後,保送入阿姆士曲郎皇家海軍研究院專攻艦炮製造,參與兵工廠岸炮設計,被英國科技界譽為“亞洲三傑”之一。後歷任中國駐英使館英文總文案、參贊,積功升為正四品特旨道銜。民國元年(1912年),孫中山函召其回國。抵滬時孫已辭職,遂應商務印書館聘,主持東方印刷所機械修理廠。不久,回海軍部。同年05月,辦理煉鋼事務。07月,襄辦江陰長山建築彈藥庫工程。09月,赴大沽造船所贊劃製造機關炮事務。民國09年,授輪機少將銜,五年後晉升為輪機中將、造械總監。民國16年,南京國民政府聘任軍事委員會兵工署長,滋樨以年老辭不就職。民國23年,兼代海軍軍械處處長,建議在馬尾建設試槍場、試炮場。民國26年,試槍場建成。抗日戰爭開始,因年邁退居上海,毅然拒絕汪偽政權。後病逝於上海。
劉傳綬
劉傳綬(1870~1950年),字心組,閩縣(今長樂)人。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畢業于天津北洋水師學堂第三屆駕駛班。曾任清海軍部軍制司駕駛科科長,兼軍事司偵察科長等職。民國元年(1912年)09月07日,任海軍部視察。12月13日,升任參事。民國05年,兼軍務司司長。翌年,授海軍中將。同年07月31日,出任海軍部次長,至民國07年04月23日免職。民國14年07月,任臨時參政院參政。北伐成功後,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高級參謀、海軍編遣區辦事處委員等職。後病逝於上海。
饒鳴衢
饒鳴衢(1870~1900年),北洋水師學堂畢業,饒廷選之孫。任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副官,參加中日甲午海戰。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北洋水師覆滅後被免職。北洋艦隊重整,任獵艦管帶,駐防天津大沽口。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進攻天津,要鳴衢率部離艦,其率全艦官兵堅守崗位待命。德國海軍逞強奪艦,要鳴衢率部離艦,其臨危不懼,按國際法嚴詞拒絕。後被德軍殺害,棄屍海中。清廷以其忠於職守,為國捐軀,給予褒封撫恤。
林斯琛
林斯琛(1870~1925年),又名祥慶,字溫如,閩縣(今福州市區)林浦人。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移居藤山清安境(今倉山下渡)開業行醫。甲午戰爭失敗後,斯琛對清廷的腐敗無能不滿。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加入福州反清複明的會黨組織--“複明山堂”,任“聖賢”職,負責與其他山堂聯絡。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年底,創辦統一的“共和山堂”,並任副龍頭。光緒三十年(1904年),與鄭權、鄭祖蔭等成立“藤山文明社”,作為“共和山堂”的公開機關,暗中從事革命活動。翌年,福建布政使強令解散“藤山文明社”,斯琛暫避廈門。不久,返福州,在倉前山古榕書院成立“漢族獨立會”。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斯琛成為“旅滬福建學生會”福建支會的中堅,隨全會加入同盟會,設中國同盟會福建支會,斯琛任總幹事,以“橋南公益社”為同盟會總機關。宣統二年(1910年)辦《建言報》,為同盟會喉舌,斯琛任發行人。宣統三年(1911年)三月,斯琛參與廣州起義;失敗後,通過《建言報》製造輿論,支援湖廣、四川人民的保路鬥爭。武昌起義後,斯琛返回福州,自造武器,籌集經費,和新軍統領許崇智等人召開軍事會議,研究武裝起義計畫,策反孫道仁,成立革命軍司令部。福州光復後,斯琛先後任閩都督府參事員和政務副院長。民國元年(1912年),清帝退位,斯琛認為革命已成功,提出辭職,被挽留改任福建鹽政監督。以後兩次應邀到廣州參加南方政府工作。民國11年,北伐軍入閩,林森任省長,斯琛回福州參與省政,二個多月就離職返鄉,退出政界。
高夢旦
高夢旦(1870~1936年),原名鳳謙,字夢旦,長樂人,生於書香門第。曾應童子試,補博士弟子員。因厭學八股,放棄舉業,以筆耕自給。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隨長兄鳳歧赴杭州入林啟幕府。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為浙江大學堂教習。翌年,任浙江大學堂留日學生監督,乘便考察日本。同年冬,回國被聘為上海商務印書館編譯所國文部部長,後任編譯所所長。任上,夢旦多方延攬人才,擴展業務,編譯所最盛時下設二十多個部,職工達數百人,為國內最完備、影響最大的編譯機構,曾翻譯日本《法規大全》,編輯《涵芬樓古今秘笈珍本》;編纂《辭源》和《新字典》等。夢旦深感漢字筆劃結構過繁,不易認寫查找,決心改革部首偏旁檢字方法,把《康熙字典》所列二百一十四個部首,依相近形體合併為八十個,確定其上下左右的部屬,即後來“四角號碼”的雛形。民國08年(1919年),夢旦推舉王雲五接任,自己轉任出版部長。民國13年,得悉王雲五研究漢字號碼檢字法,便毫無保留地把自己長期刻苦鑽研的資料、稿件送其參考。王據以改進補充,創出“四角號碼檢字法”。民國17年,夢旦辭去出版部長職,只任董事會董事,仍一如既往關心館務。卒葬于上海虹橋路萬國公墓。
虛雲
虛雲(1871~1959年),俗姓蕭,法名古璵,字德清,別署幻遊,原籍湖南湘鄉,生於福建泉州。清光緒十七年(1891年),到福州鼓山湧泉寺剃度,拜妙蓮和尚為師,被父責令回家。一年後,又回到湧泉寺,在鼓山修頭陀靜坐,念佛三年余,雲遊浙江、江蘇、安徽名山大川,參禪聽經。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居揚州高朏寺。次年,到鎮江焦山寺聽經,後住安徽銅官山安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抵北京,又西行至陝西西安,往終南山,改名虛雲。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前往四川峨嵋山,去西藏,又轉至雲南雞足山。次年,受大理提督張松林邀請,到大理崇聖寺講經。後將此寺改名迎祥寺。光緒三十年(1904年),前往暹羅、南洋講經募款。經肅親王善耆等奏請,德宗降旨將迎祥寺賜名為“護國祝聖禪寺”,虛雲賜號“佛慈洪法大師”。民國元年(1912年),用佛理折服滇軍師長李根源。後到上海倡立中國佛教總會;回滇後,組織滇黔兩省佛教總會滇藏支部。民國09年春,受雲南督軍唐繼堯邀請,往昆明主持水陸道場。民國18年冬,福州湧泉寺僧眾邀請虛雲任寺住持。虛雲崇奉唐代高僧懷海的《百丈清規》,建立僧團制度,革除陋規,實行十方叢林制,吸引四方僧眾。民國20年,湧泉寺設立佛學院,虛雲任院長,聘請觀本和尚對湧泉寺宋明以來大批藏經進行整理,編成《鼓山經藏目錄記》。民國23年夏,應李漢魂邀請,到曲江主持南華寺,使之成為廣東首屈一指的佛教勝地。民國31年11月,國民政府主席林森發起“護國息災大悲法會”,請虛雲赴渝,主持法會四十九天。民國32年,虛雲移居廣東乳源雲門寺。民國35年,應邀到廣州舉行超薦抗日陣亡將士法會,轟動廣州和港澳。翌年,任中國宗教徒和平建國大同盟中央監察委員。1952年,虛雲從粵赴上海參加和平法會。同年冬,赴北京參加中國佛教會會議。次年夏,任中國佛教會名譽會長。後圓寂于江西永修真如寺。著有《鼓山列祖聯芳集》、《校正星燈錄》、《具行禪人行業自化記》、《虛雲和尚法匯》等。
陳天聽
陳天聽(1872~1907年),字不浮,閩縣(今福州市區)倉山塔亭人。自少博覽群書,以天下為己任。中日甲午戰敗,清廷割讓臺灣,天聽深感痛心,賦詩:“赤嵌水土異吾閩,況複燕雲臠割新。番社租庸充旅食,義民鼙鼓動征塵。炎荒風月無名士,舊日河山感主人。此去好消離索恨,許多遺老是鄉親。”“島郡當年百戰場,忍教拱手據金湯。書生絕口談王會,大將甘心愧國殤。南渡衣冠應不少,漢家伏臘詎能忘。憑君往謁延平廟,陳跡滄桑吊瓣香。”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在湖南以幕籍咨送日本留學,專習法政。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畢業,於四月十九日乘日本“博愛丸”船回國。翌日,在船遇一韓國人,對甲午戰後之中韓國事有同病相憐之慨,痛錐心胸,通宵哭泣。二十一日,船由神戶出發到播摩灘午餐,天聽又與同歸者縱談日本壓迫,義憤填膺,淚下如雨。至未時,大呼“中國竟無人耶!”一躍而下,蹈海自盡殉國。福州同志在十錦祠為其舉行追悼大會。民國肇建,追認為烈士。
黃光厚
黃光厚(1872~1937年),字友亭,號積流,侯官縣(今福州市區)人。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進士,入兩廣總督署任文職,公餘向羊城雙門底羅某習醫,盡得其傳。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任廣東陽江縣海關委員,公餘兼理醫事。宣統三年(1911年),任臨高縣宰。不久歸田,以診療為生。民國03年(1914年),到廣東大埔縣任臨時承審員。民國4年起,在家鄉懸壺行醫,各種疑難病症經其投藥輒有奇效,遠近求診者絡繹不絕,成為榕城著名“儒醫”。光厚側重于研究中醫的基礎醫學,認為古代黃帝內經《靈樞.素問》、《神農本草經》、《扁鵲.難經》,以及漢代張機的《傷寒論》、《金匱玉函經》等為習中醫者必讀的著作。民國10年夏,任駐閩海軍陸戰隊特約諮詢醫官,常到馬尾、泉州、廈門、金門等地為官兵診治疑難病症。民國19年春,運用《傷寒論》桂枝、麻黃各半湯,加丹皮、桃仁、紅花等藥,治好癗病(風疹團塊),醫界稱為神奇。光厚應用蛇鹵汁治療癲□病,在近代中醫界亦屬首創。光厚精文史,擅書法。著有臨診筆記《藏拙齋醫案醫話》及《書還讀我室文集》傳世。
鄭祖蔭
鄭祖蔭(1872~1944年),字蘭蓀,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曾和黃乃裳創辦《福報》,鼓吹革命。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林森等在上海創立“旅滬福建學生會”,祖蔭為主要骨幹。後在福州與林澤人、鄭權、蔡毅等設“益聞社”、“藤山文明社”,創“橋南公益社”,作為聯絡革命志士和各山堂首領的場所。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秘密組織“漢族獨立會”,被舉為會長。次年夏,同盟會福建支會成立,祖蔭任會長,同林澤人又創立“丙午俱樂部”、“閩南救火會”等革命組織。宣統三年(1911年)春,林覺民、李恢先後奉同盟會命令回閩召集同志赴粵發難,祖蔭在閩籌畫回應。起義失敗後,祖蔭做分化、瓦解清軍工作,爭取新軍標統許崇智、統制孫道仁加入同盟會。武昌起義,全國回應。九月十八日(11月09日)晚上,福州發動武裝起義。次日,獲得成功。祖蔭被推為參事員,組成全省最高議事機關參事會。民國元年(1912年),建立福建政務院,祖蔭任副院長。隨後,祖蔭以民國成立,初志已成,通電辭職。臨時大總統孫中山複電慰留。同年10月,改任中央參議院參議員。當時發生新議員反對舊議員之爭,祖蔭憤而辭職,致函京、津、滬各報,切勸議員風雨同舟,和衷共濟。次年04月,任閩都督府秘書長。袁世凱竊國,祖蔭於10月被捕,不久獲釋,遂致力於地方教育及禁煙事業。民國06年08月,軍閥李厚基任閩督軍,祖蔭被迫出走廣東。次年,任靖國軍方聲濤總指揮部秘書,轉戰潮、汕、詔安一帶。民國09年12月,受林森之請,參加廣州國會非常會議,任秘書廳秘書。民國11年,被聘為福建省長公署秘書。北伐勝利後,就任福建省建設廳秘書,歷任國民黨福建省党部設計委員、執行委員、監察委員等職。民國26年,兼任福建省社會軍事訓練委員會指導員、福建省臨時參議會參議長。後病逝於永泰。
蔡人奇
蔡人奇(1872~1951年),原名毅,字天寄,閩縣(今福州市區)人。通儒習醫,曾中秀才,無意仕進。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在上海參與組織“旅滬福建學生會”。針對日本陰謀變福建為其殖民地,嚴密關注日本人在閩活動,編輯《閩警》出版,以喚起民眾。日本臺灣總督兒玉見後,驚愕地說:“日本秘密圖華計畫,盡被《閩警》揭露,誰說中國無人才!”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加入同盟會。後赴日本學習政法,不久回到上海。辛亥革命爆發,人奇赴鎮江協助林述慶發動起義。起義成功,留守鎮江。民國元年(1912年),回福建,先後在廈門中學、福州三民中學任教兼行醫。民國20年,人奇任私立福建中醫專門學校校長,編著教材《婦科講義》。在學校中主編《醫鐸》雜誌,號召中醫學者鑽研祖國醫學,發揚醫學精萃,培養中醫人才。人奇還擔任福建國醫分館副館長。民國25年,以年老辭職,在家鄉下渡鄭厝祠開設中醫診所。人奇業餘撰寫《藤山志》,記述民國時期倉山歷史和倉山民眾對辛亥革命的貢獻。志書于民國38年付印刊行。
薩福楙
薩福楙(1873~1948年),字桐孫,蒙古族,閩縣(今福州市區)人,生於河南濟源縣。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畢業于天津北洋水師學堂第五屆駕駛班。光緒二十五年,調赴奉天,隨辦華俄鐵路、煤礦。光緒三十年(1904年),辦理河南道(口)清(化)鐵路。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辦理阜新縣新坵煤礦。同年代理道清鐵路總辦。宣統元年(1909年),調任廣州電報局總辦,後於廣東交涉局、粵海關等處奉職。宣統三年(1911年)冬,赴歐美各國遊歷。民國元年(1912年)秋回國,受交通部委派赴日,會商吳淞至東京海底電線合同。同年,受任外交部廣東外交特派員。不久,任中國銀行總裁。民國06年,任外交部特派江蘇交涉員及交通部派充租船監督。民國11年,任上海幣廠廠長及勸辦實業專使駐滬勸業分公所所長。翌年,去職蟄居滬上,投資上海、江蘇等地的民族資本企業。抗日戰爭前夕,舉家遷居北平(北京)。上海淪陷後,生活拮据。民國32年,日偽“華北政務委員會委員長”王克敏遣人以華北偽政府“航運部長”之職誘說,被嚴辭拒絕。後病歿于北平,葬於北平西郊萬安公墓。
林炳章
林炳章(1874~1923年),字惠甯,侯官縣(今福州市區)人,林則徐曾孫。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恩科進士,特點翰林,後累遷至翰林院編修。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委為欽差大臣,回閩考察憲政,行轅設于文忠公祠,極一時重振門風之盛。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投資10萬元,興建福州電力公司。翌年,任福建師範學堂副監督;不久,轉任福建高等學堂監督,兼任“去毒總社”社長,負責組織戒除鴉片煙毒。後赴北京任郵傳部丞參。辛亥革命後,出任福建軍政府鹽政督辦。民國03年(1914年),主持興辦福州市政及水利。炳章疏浚西湖,興建公園;開拓鼓樓至大橋頭七.五米寬的三合土幹道和幾條支路;收回西湖被占土地;倡議重修《西湖志》。民國05年,任福建省財政廳廳長,至民國07年秋辭職。民國09年05月,出任閩海關監督,集資四十萬元,在夏道開辦實業公司,生產酒類、皮革等。民國11年10月間,再任福建省財政廳廳長。後病逝。
周子和
周子和(1874~1926年),字永寬,號寬寬,自署郇山道者,侯官縣(今閩侯縣)南嶼鎮芝田村人。從小喜愛武術,初拜永泰縣南派少林高手李昭北為師,習虎形拳術(俗稱虎樁),後得蒲嶺名師指點,練就“鐵砂掌”和“一指功”。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日本琉球學生上地完文來榕拜子和為師,學拳練武十三年,還學習傷科草藥。宣統二年(1910年),上地完文回到日本沖繩,收徒傳藝,虎拳成為流行於沖繩一帶的武術流派,稱“上地流空手道”,並傳至美、加、菲、法、英、澳和香港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1984年03月03日,日本沖繩“上地流空手道”協會會長上地完英和北美洲“上地流空手道”協會會長周志瑪存率領代表團來南嶼尋根訪祖,確認子和為該“空手道”始祖。子和能詩善書法。至今故居還殘留“郇山道觀”巨幅大字、中亭街“未見齋”筆墨店和倉前街“及時圖”鐘錶店等牌額筆跡。
林萬裏
林萬里(1874~1926年),原名獬,又名白水,字少泉,號宣樊、退室學者、白話道人,閩縣(今閩侯)青圃村人。幼承家學,又拜名士高嘯桐為師。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應林啟之邀,赴杭參與創辦求是書院、養正書塾、東城講舍、蠶學館四所新式學堂,任求是書院總教習。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六月,任《杭州白話報》主筆,宣揚新政,提倡社會變革,宣傳禁煙,宣導破除迷信及婦女纏足等惡習。受其影響,杭州成立全國第一個“女子放足會”。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一月,返福州,與表兄弟黃翼雲、黃展雲等創辦全省第一所新學--福州蒙學堂,在校秘密組織“勵志社”。後到上海與蔡元培、章炳麟等創立“中國教育會”、“愛國女學社”和“愛國學社”,出版《學生世界》雜誌。翌年,赴日本留學,參加中國留學生的愛國拒俄排滿活動,加入“軍國民教育會”。同年夏返滬,與蔡元培等創辦《俄事警聞》。十二月,自辦《中國白話報》,公開鼓吹以暴力推翻帝制。光緒三十年(1904年),出任《警鐘日報》主編,宣揚孫中山及其領導的革命。孫中山曾書“博愛”二字相贈。後加入光復會。辛亥(1911年)武昌起義勝利,萬里回閩,任福建都督府政務院法制局局長和共和黨福建支部長。民國02年(1913年),當選國會眾議院議員,被聘為總統府秘書兼直隸省督軍署秘書長。次年,袁世凱解散國會,萬里回到福建。民國04年,再度入京,附和袁世凱稱帝,被袁委為參政院參政。帝制取消後,萬里重操新聞舊業,創辦《公言報》,任主筆。民國08年初,在上海創辦《平和日刊》。民國10年春,在北京創辦《新社會報》,自任社長,以白水為筆名,發表政論文章,揭露軍閥政客的黑幕醜聞。翌年,被查封,萬里入獄三個月。出獄後,《新社會報》改為《社會日報》出刊。民國12年10月,因刊登揭露曹錕賄選總統的文章,報館遭封閉,他再次入獄。出獄後,於民國15年08月05日在該報登載《官僚之運氣》一文,揭露潘複與張宗昌相互勾結、狼狽為奸的醜聞。當晚遭軍閥張宗昌逮捕,翌晨被殺害於天橋。北伐成功後,由林森等資助扶柩回鄉安葬。有《林白水先生遺集》傳世。1986年,國家民政部追認為烈士。其女旅美華人、美國國防大學教授林慰君捐資在故鄉建立紀念堂、紀念碑。
杜錫珪
杜錫珪(1874~1933年),字慎臣、慎丞,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畢業于南京江南水師學堂駕駛班。派赴英國見習海軍。回國後歷任“漢圻”快艇駕駛、三副、二副、大副和槍炮大副,“辰字”魚雷艇哨官,代理“建安”兵船管帶、海軍警衛隊管帶、“江貞”艦艦長等職。宣統三年(1911年),參加攻打革命軍的長江戰役。在武昌戰鬥中,傾向革命,率艦隨隊在九江舉義,組成海陸軍聯合會,參加援皖、援鄂行動,武漢三鎮光復。此後,先後任“海籌”、“海容”、“肇和”等艦艦長。民國03年(1914年),任“海容”艦長。翌年02月,授予一等輕車都尉。民國06年,任第二艦隊司令。民國11年04月,第一次直奉戰爭,錫珪助直攻奉。次年10月,任海軍總司令,獲“瀛威將軍”稱號。民國13年09月,第二次直奉戰爭時,奉勝直敗,段祺瑞執政內閣易人,錫珪下臺。民國15年12月,任海軍總長,兼代國務總理,不久即辭去。是年,國民革命軍誓師北伐,錫珪歸附南方。次年03月,海軍正式宣告加入國民革命軍。民國18年11月,國民政府派錫珪為考察歐、美、日海軍專員,返國後編纂《考察歐美日本海軍報告書》。民國20年07月,以海軍上將銜出任馬尾福州海軍學校校長(未就職)。次年01月,應聘為國難會議委員。民國22年11月,十九路軍發動“福建事變”,錫珪避往上海,不久病逝。國民政府明令褒揚,葬于福州西門外懷安村(今福建農業大學校園內),墓誌銘現存福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
林建章
林建章(1874~1939年),字增榮,閩縣(今長樂縣)泮野村人。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考入江南水師學堂,畢業後在艦隊當練習生,後升任大副。民國05年(1916年)任“海容”艦艦長。民國07年08月,率艦在符拉迪沃斯托克設立中國駐沿海州海軍代將處,保護華僑,維護中國的主權,受到海軍部褒揚。民國11年01月,代理海軍第一艦隊司令,升為少將。第一次直奉戰爭爆發,建章主張“中立”。06月,直系軍閥控制北京政府,被迫下臺。民國12年04月,皖系軍閥收買部分海軍將領,在上海聯名通電並發表宣言,表示擁護建章為海軍領袖。建章通電接受擁戴,重申聯省自治,閩人治閩,得到反直系各方的回應與支持。民國13年09月第二次直奉戰爭,建章派第一艦隊駐防吳淞口,支持盧永祥。11月,直系失敗,皖系段祺瑞出任北京政府臨時執政,任命建章為海軍總長,授海軍上將。民國15年01月,北京政府內閣改組,建章下臺,寓居上海。後任海軍部高級顧問。民國26年,上海被日軍佔領。建章屢受日偽威脅,後憂憤成疾而病逝。
嚴璩
嚴璩(1874~1942年),字伯玉,侯官縣(今福州市區)人,嚴複長子。早年遊學英國。回國後任廣東省電政監督,駐法國使館參贊,視察越南。清宣統元年(1909年),任福建財政監理。民國成立後,歷任北洋政府長蘆鹽運使、財政部參事、公債司司長。民國11年(1922年),三度出任財政部次長,以及全國鹽務署署長兼鹽務稽查總所總辦等職。民國13年,再任財政部長,出面與洋人周旋,以“關余”、“鹽餘”為抵押,發行春節國庫券八百萬元,以解困境。民國18年,出任南京政府財政部次長十八天被解職。後又出任司法部總務司司長。民國22年,失業。抗日戰爭期間,拒絕出任日偽財政部長。後病逝於上海。嚴璩學有家傳,通曉英國正統學派的經典文獻及英、法語,工詩善書。曾與林紓合作翻譯部分外國小說。有《越南視察報告》等傳世。
林旭
林旭(1875~1898年),字暾穀,號晚翠,侯官縣(今福州市區)人。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以第一名中舉。翌年,逢中日甲午戰敗,林旭反對割讓遼東和臺灣,參與康有為“公車上書”,請拒和約。不久,捐得內閣中書。當時強學會被查禁,康有為欲立“保國會”,林旭為“倡始董事”,四處聯絡籌備。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正月,于北京福建會館成立“閩學會”。兩個月後,“保國會”成立,林旭為發起董事之一。同年四月,德宗下詔變法,授林旭四品卿銜,與譚嗣同、楊銳、劉光第等同任軍機處章京,參預新政事宜。各省官員奏摺由林旭“陳奏甚多”,“簽語”用詞犀利,守舊派對他恨之入骨。七月,慈禧欲廢德宗。德宗覺察,四天內下兩道密諭:第一道叫楊銳轉交康有為,命籌對策;第二道令林旭“迅速出外求救”,要康有為離京免遭殺害。林旭得知第一道密詔未發出,急忙將兩道密詔一起傳到康有為手中。康有為與譚嗣同為拉攏袁世凱殺掉榮祿以保皇上,想把密諭給袁看,林旭認為不妥,收回密詔,僅抄錄其中“另議良法,相機行事”一段,詳情由譚嗣同口述。後袁世凱暗向榮祿告密。八月初七,慈禧幽禁德宗於瀛台,下令搜捕維新志士。八月初九,林旭等“軍機四卿”被捕入獄。十三日,軍機四卿與楊深秀、康廣仁六人同被殺害於北京菜市口,史稱“戊戌六君子”。林旭凜然就義,年僅23歲。著有《晚翠軒詩》及雜文若干卷。就義後,其妻沈鵲服毒自盡,所著《崦樓遺稿》附於《晚翠軒詩》中。
蔣仁文
蔣仁文(約1875~1930年),祖籍惠安縣峰前鄉(今崇武鎮)。祖蔣光鬥為名石匠,于清道光年間(1821~1850年)到福州城內南後街開間小石鋪,專事藝術石雕,鋪名“蔣源成”。仁文生於福州,自幼承繼祖業,學習石刻工藝。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慈禧太后在頤和園舉辦全國工藝比賽,仁文所作縷花鼓椅和圓桌作品譽居全國青石雕刻之冠。後應林森之邀為廣州黃花岡烈士墓雕刻龍柱。民國14年(1925年)03月,孫中山病逝後,林森主持中山陵建設,委仁文主持石雕工藝,所刻獅、華表、金魚缸、光華亭等均為上乘之作。他石刻工藝精湛,曾獲萬國博覽會金獎的石雕和平鴿及福州西湖“李鐵拐”、白塔寺龍柱、青芝山林森藏骨塔等藝術精品,流傳至今。
黃展雲
黃展雲(1876~1938年),字魯貽,祖籍永福縣(今永泰縣)白雲鄉。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參與其兄黃翼雲等在福州創辦蒙學堂,組織“勵志社”;不久,蒙學堂改為官立侯官兩等小學堂,展雲任校長。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秋,考入日本早稻田大學師範系。次年,為“共進會”福建支部負責人之一。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秋,回國任法政學堂教員,兼福建諮議局文書,繼續進行革命活動。宣統三年(1911年),任同盟會福建支部文書。辛亥武昌起義時,參與策劃福建回應計畫,參加於山戰役,起草敦促旗兵投降書。十二月,任福建都督府教育部長(後改為司長),創辦《福建民報》。民國03年(1914年),在日本加入“中華革命黨”,兩年後回上海“中華革命黨”總事務所工作。民國08年,任國民黨福建支部長,創辦《福建新報》,因抨擊北洋軍閥暴政而被捕入獄。出獄後,再赴上海。次年,組織福建自治會,鼓吹“閩人治閩”,並派人回閩組織自治軍。民國11年,被各路自治軍推為總指揮。同年11月,任福建鹽運使,參與“倒林擁薩”事件。北伐軍進駐福州後,展雲著手組織國民黨福州市党部,任福建政務委員會常委兼政務委員和教育科長之職。民國16年春,被推選為國民黨福建省党部代主任兼黨務訓練所所長,後任清党委員會主任,領導發動全國最早的福州“四三”事變。同年08月,任福建省農工廳廳長,選擇閩侯縣營前村作為推行農工政策的試驗點。次年03月,親率大批人馬下鄉,創辦學校,設立銀行,建立民團,肅清土劣,力圖建立廉潔模範村向全省推廣。不久,廳長職務被撤離閩。民國18年秋,回閩屈就營前村村長,成立營前鄉自治籌備委員會,實行各項村政建設,於次年05月寫成《營前模範村概況》一書,宣揚鄉村自治。民國21年10月,展雲前往南京,任全國僑務委員會委員。民國26年,撤離南京前往重慶。後病逝於漢口。
林長民
林長民(1876~1925年),字宗孟,號苣芩子、桂林一枝室主,晚年號雙栝廬主人,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成秀才。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與林紓、魏易等主編《譯林》月刊。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譯成《西方東侵史》一書。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入杭州東文學校,畢業後赴日本早稻田大學攻讀政治、法律,曾任留日福建同鄉會會長。宣統元年(1909年)畢業回國,任福建省諮議局書記長、法政學堂教習及教務長。後自辦私立法政學堂,任校長。宣統三年(1911年),代表福建省參加南京各省都督府代表聯合會。民國元年(1912年),南京臨時政府成立,長民任內務部參事、法典委員,並被推為閩省代表,參與制訂《臨時約法》。同年02月,與程德全等組織“統一黨”,後與張謇等組建“共和黨”。參議院北遷後任秘書長。翌年,當選為第一屆眾議院議員,任秘書長兼憲法起草委員。民國03年,任政事堂參議、參政院代理秘書長。後“共和黨”與其他保守派合併為“進步党”,任政務部部長。民國04年起,歷任國務院參議、法制局局長;民國06年07月,任段祺瑞內閣司法總長;翌年,任總統府外交委員會委員兼事務主任;後任國聯同志會理事。民國09年,赴英國倫敦,與梁啟超等倡組“講學社”。次年05月,被推為中國首席代表出席世界國聯總會。10月回國。民國13年,任福建大學校長。翌年05月,任憲法起草委員會委員長。後入奉軍郭松齡幕,參加反張作霖戰爭,在蘇家屯為流彈擊中身亡。長民文章、書法皆佳。著有《鐵路統一問題》。所藏“雙栝廬”圖書,贈予烏山圖書館。女林徽因有傳。
程樹德
程樹德(1876~1944年),字戊武,號鬱庭,閩縣(今福州市)人。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中舉;後留學日本,入法政大學攻讀。回國後,歷任北洋政府參政院參政、國務院法制局參事、幫辦。北洋政府垮臺後,無意從政,轉而執教,歷任北京大學法學院、清華大學政治系講師、教授,清華大學研究生院中國法制史導師。樹德國學根基頗深,由研究古籍論證中國法律始于黃帝時期,彌補中國法律史的不足。晚年仍埋首著述,著有《中國法制史》、《九朝律考》、《漢律考》、《論語集解》、《說文稽古篇》等著作傳世。
林清卿
林清卿(1876~1948年),侯官縣(今福州市區)人。幼入私塾,喜愛詩畫。因家居福州壽山石雕“西門派”基地,耳濡目染,對石雕藝術產生濃厚興趣,于農事之餘刻苦鑽研,拜陳可應為師,學薄意雕藝。經多年努力博取各家之長,練出一手高超的薄意技法。年末及冠,即成“西門派”主將,與“東門派”主將林友深齊名。中年後,致力中國畫藝術研究,熔中國畫的立意構圖、詩的意境與刀法韻味於一爐,使薄意藝術從民間工藝進入文人藝術領域。清卿創作態度嚴謹,有一次創作《羲之愛鵝》,數易其稿,皆不如意,到街上買鵝回家仔細觀察,直至胸有成竹,始揮筆成圖,奏刀雕刻。他善於“因材施藝,巧掩瑕疵”,石料色澤愈雜,就愈見其精巧。如《松鼠葡萄》,就是在一塊潔白如脂的芙蓉石上,巧妙利用石面上的砂,刻成松鼠的眼睛,有“點砂成睛”之妙。清卿的作品內容豐富,題材廣泛,人物、山水、花鳥、魚蟲無所不及。人物有王羲之的“愛鵝”、米芾的“拜石”、蘇東坡的“赤壁夜遊”、八仙過海、紅樓夢人物等。山水花鳥有“落日歸帆”、“蘆雁葦塘”、“密林深溪”,或“梅雀爭春”、“荷塘鴛鴦”、“黃菊雛雞”等,皆活潑生動,情趣盎然。晚年,仍握刀不輟,藝術更臻成熟,風格更加精練潑辣,達到出神入化的境地,成為壽山石雕刻一代大師,有許多珍品,彙編《林清卿薄意藝術》一書傳世。
鄭愾辰
鄭愾辰(1876~1953年),原名德元,號慨塵,福清縣人。24歲中秀才,後東渡日本留學。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在東京首批參加同盟會,從此終生追隨孫中山,忠貞不渝。回國後,從事革命活動,隨鄭祖蔭等在福州成立社團、創辦學校,還在福清創辦鋪前學堂,以教育掩護革命。宣統三年(1911年)十一月,福州光復,愾辰被推為省參議員。民國元年(1912年),愾辰當選為全國眾議院議員。當時,彭壽松任閩都督府總參議兼員警總監,驕橫跋扈,捕殺反對者,製造震驚八閩的“蔣(筠)黃(家宸)慘案”。愾辰萬分憤慨,提出彈劾彭壽松案。壽松派爪牙多次謀殺未逞。愾辰避到上海,後在北京揭露壽松罪行,迫使壽松縮回湖南老家。愾辰又以蔣、黃家屬名義向法院提出控告,由法院缺席審判壽松死刑,在湖南被捕獲,執行槍決。民國03年07月,參加“中華革命黨”,受孫中山派遣,奔波於海內外,支持護國倒袁。民國06年08月,到廣州參加國會非常會議,任大元帥府參議、政治會議福建代表等職。民國07年09月15日,孫中山寫信給愾辰,讚揚他“夙抱弘願,期於貫徹主義”,勉勵他“淬厲精神,團結同志,為正義而奮鬥”,生動記錄兩人的交往深情。民國12年,直系軍閥曹錕賄選總統,愾辰與五位閩籍國會議員拒不出席國會。北伐成功後,當選立法委員。民國19年,福清駐軍收鴉片捐,引起在省學生二百余人激烈反對。愾辰出面支持,終於取消鴉片捐。翌年,方聲濤收編的林靖土匪軍派駐福清,騷擾全縣,龍高半島受姦淫勒索尤甚。11月24日,匪軍輪奸新娘,導發義民與林靖匪軍搏鬥,林靖向方聲濤捏報福清民變,請派兵剿辦。愾辰聞訊赴滬向方聲濤痛陳詳情。方聲濤遂令清除林靖所部,使福清轉危為安。民國30年,為擴大縣立初級中學規模,愾辰前往印尼,向華僑募捐,建了一座十六間的宿舍。民國35年,愾辰將自己七十壽辰的壽禮全數捐獻給文光中學。1951年,愾辰作為特邀代表參加福清縣第一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當選為副主席。
陳遵統
陳遵統(約1876~?年),字易園,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早年負笈東瀛,畢業于日本早稻田大學。回國後,在福建法政學堂執教,後歷任私立福建國學專修學校校長,北京大學、福建學院、福建協和大學教授多年。主講《中國文學概論》、《中國文學史》、《中國詩學》、《中國詞學》、《法學通論》、《行政法》、《中國教育行政法》、《國文學》、《國學概論》、《中國學術概論》、《中國國文教學法》、《中國目錄學》等十多門課程,為福建最老的教授之一。他知識淵博,治學嚴謹,對中國文學研究頗深。著有《中國教育行政法》、《國學概論》、《國文學》、《中國文學史綱要》、《中國民歌文學講話》及《福建編年史》(合著)等,以及論文《由歷史上觀察福建人的性質》、《大材未竟之俞大猷》等。
曾毓雋
曾毓雋(1876~1967年),字以烺,號雲潭,祖籍長樂縣,遷居閩縣(福州市區)孝義巷。早年就學于福建船政學堂,後被選送出國留學。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參加鄉試,中舉人,任知縣。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奉郵傳部委派,勘測川漢鐵路線。宣統二年(1910年)冬,為段祺瑞幕僚,頗得賞識,被保薦為道員,升任郵傳部參事。中華民國成立,以北京政府陸軍部任處長等職。民國05年(1916年),段祺瑞任國務總理,敏雋被委為京漢鐵路總辦,升局長。翌年03月,參加作為段祺瑞政治工具的“中和俱樂部”。同年07月,張勳擁溥儀復辟,敏雋任討逆軍司令部軍需處處長。民國07年03月,受段祺瑞指使在北京安福胡同組織俱樂部,操縱新國會選舉。08月,當選為新國會議員,出任國務院秘書。10月,任交通部次長兼國有鐵路督辦。民國08年12月,任靳雲鵬內閣交通總長。次年07月,直皖戰爭爆發,皖系失敗,被通緝,逃進日本使館,後轉道日本返天津租界居住。民國13年,段祺瑞任“中華民國臨時總執政”,敏雋複出為段的幕僚;段倒臺後,隨居天津。民國27年,梁鴻志組織日偽“維新政府”,要其參加,敏雋潛逃香港。
林傳甲
林傳甲(1877~1922年),號奎騰,侯官縣(今福州市區)人。早年就讀於西湖書院,博覽群書,尤長經史、地理、文學,為張之洞所器重。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鄉試第一。兩年後,出任京師大學堂文學教授,主講中國文學史。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起,在黑龍江、湖南、湖北、北京、廣西、內蒙古等地興辦教育。民國06年(1917年),憤于“外人謀我之急”,在中國地理學會發起編纂《大中華地理志》,出任總纂。編纂出版有浙江、江蘇、安徽、福建、京師、京兆、湖北、直隸、山東、湖南、吉林等省地理志,以及《大中華直隸省易縣誌》、《察哈爾鄉土志》等。傳甲勤於著述,有“學界鉅子”之譽。其著作還有《福海歸程記》、《湖南驛程記》、《滿蒙回藏地名釋義》、《黑龍江最新地圖》、《遼金元三史蒙拾》、《籌筆軒讀書日記》等傳世。
陳籙
陳籙(1877~1939年),字任先,號止室,閩縣(今福州市區)人。先入福建船政學堂、鐵路總局附設礦化學堂。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畢業于武昌自強學堂,留校任法文班教習。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四月,護送留學生赴德國。翌年,入巴黎法律大學。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獲法學士學位,任駐法國公使館秘書,隨陸徵祥出席第二次“海牙和平會議”。翌年,回國,任法部主事、外務部儲才館學員、修訂法律館纂修等職。八月,授法科進士。宣統二年(1910年)授翰林院編修,旋改任外務部考工司郎中、主事、外事局長。民國元年(1912年)04月,出任北京國民政府外交部外交司司長。民國03年01月,以少卿銜上大夫為駐墨西哥特命全權公使,充會議外蒙事件全權專使。作為首席代表出席恰克圖會議,簽訂《恰克圖條約》、《中俄蒙協約》。翌年06月16日,為都護使,充駐庫倫辦事大員。民國06年04月,因病辭職。翌年03月,任督辦參戰事務處外事處處長;05月04日,任外交部次長。民國08年09月17日,以代理外交總長參加巴黎和會,後繼任總長。民國09年09月,任駐法國全權公使。民國12年08月,兼任中國出席國際聯盟代表,民國15年02月,兼任出席巴黎國際汽車交通公法會議全權代表。民國17年,任國聯大會主席,出席日內瓦國際勞工會議;同年07月,卸駐法公使職回國,在上海執律師業。民國23年,任國民政府外交部顧問。民國25年,兼條約委員會副主席。民國27年03月,出任南京日偽維新政府外交部長。翌年,被國民政府軍統特工人員刺殺于上海寓所。著有《恰克圖議約日記》、《止室筆記》、《奉使庫倫日記》、《法文文牘程式》、《法語陟遐》等。譯有《蒙古逸史》、《英法尺牘譯要》。
劉崇佑
劉崇佑(1877~1942年),字厚誠,號菘生,侯官縣人。十七歲中舉人。後東渡日本學習法律,畢業於明治法政學堂,人稱“雙榜舉人”。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任福建省諮議局副議長,傾向民主革命,投入反清運動。宣統三年(1911年)二月,與林長民聯合創辦私立福建法政專門學校任董事長。該校是當時全國最大的三所私立法政大學之一。辛亥革命後,北京國會成立,任眾議院議員。鑒於國事日非,于曹錕賄選前辭職,從而退出政界,專任律師。曾兼《北京晨報》和中國銀行總行法律顧問。與李大釗、梁啟超、沈鈞儒、鄒韜奮、陳叔通等過從甚密。崇佑立志“律師應仗人間義”。五四運動中,為北京大學學生辯護,深得師生讚譽,贈以大銀盃存念。“一二.九”慘案中,天津南開大學進步青年周恩來、郭隆真等四人被捕;受天津學生聯合會委託,崇佑又為之辯護。法庭審理時,崇佑嚴正指出:“愛國救國本是合乎公理民意之壯舉,根本說不上觸犯刑律。”“如果政府認為觸犯了小日本的刑律,那我們就不得而知了!”弄得法官張口結舌,終勉強以羈押、罰款而釋放。天津學聯報以景泰藍大花瓶為謝。周恩來、郭隆真等赴法勤工儉學時,崇佑又贈銀資助成行;留學期間,還經常提供生活費用。抗日戰爭中,沈鈞儒、鄒韜奮等七君子因致力抗日救國運動,遭當局囚禁于蘇州監獄。崇佑義憤填膺,參加律師團,任首席辯護人,出庭抗辯,慷慨陳辭,為世人所欽。周恩來聞其病逝,稱讚說:“劉崇佑先生是中國一位有正義感的大律師。”上海解放後,周又委託上海市市長陳毅關照其夫人及親屬。
林宗素
林宗素(1877~1944年),女,原名易,閩縣(今閩侯縣)人。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隨胞兄萬里赴杭州,寓居求是書院,協助創辦《杭州白話報》。同年四月,應蔡元培、章太炎邀請,隨兄嫂到上海。十一月間,在登賢裏興辦“愛國女校”,擔任該校教員。不久,蔡元培等人創立“愛國學社”,宗素兼任學社教員。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二月,東渡日本,參加拒俄運動。同年十一月,回到上海,在《中國白話報》任編輯主任,兼任《俄事警聞》、《警鐘日報》的編務,成為上海報界著名女記者、女編輯。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三月,入日本東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同年秋,革命党人黃興在日本橫濱設立製造彈藥機關,宗素與秋瑾、方君瑛等參加,被譽為“蘇菲亞式女傑”。十二月十六日,宗素在東京加入中國同盟會。不久,日本文部省頒佈《取締清國留日學生規則》,憤而退學回國。辛亥革命後,一部分同盟會會員在上海組成“中國社會黨”,宗素成為該党主要成員。在社會黨內成立“女子參政同志會”,並任會長。民國元年(1912年)01月05日,代表“女子參政同志會”拜會臨時大總統孫中山,懇切闡述女子參政的迫切要求,得到孫中山認可。民國03年06月,應新加坡僑商黃亦舟之邀赴星洲,創辦華人學校,自任校長。不久,又參與黃亦舟商業活動,成為當地富商之一。曾多次匯款資助其兄辦報。民國11年03月,一家回到北京。民國15年08月06日,萬里被北洋軍閥殺害,宗素料理完後事,回到南方定居。抗日戰爭期間,攜家避居雲南,後病逝于昆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