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各地簡介 »

福州名人傳

作者:佚名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16日

福 州名人傳

黃鎬

黃鎬(1420~1488年),字叔高,侯官縣(今福州市區)人。明正統十年(1445年)進士,試事都察院,以明習法律,授禦史。正統十四年(1449年),巡按貴州,年未三十,而嫻於軍旅。時蠻族叛亂,黃鎬奮勇前驅,斬一蠻酋,追至鎮遠,連戰皆捷。後叛兵進逼平越,黃鎬率軍據城以守。平越被圍九月,士民掘草根、煮弩鎧以食,賴黃鎬調護,人無叛心。景泰三年(1452年),遷廣東按察司僉事。成化元年(1465年),任廣東左參政,漸次討平海盜,屢立戰功,進浙江按察使,升廣西左布政使,以右副都禦史總督南京糧儲兼理屯田事,後任吏部左、右侍郎十六年,官終戶部尚書。成化十九年(1483年)致仕,賜璽書公車送歸。途中病卒,贈太子少保,諡“襄敏”。

 

林瀚

林瀚(1434~1519年),字亨大,號泉山,閩縣(今福州市)林浦鄉人。明成化二年(1466年)進士,授庶起士。後授編修,于成化十一年(1475年)參修《通鑑綱目》,兩年後擢修撰。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進左春坊左諭德。弘治元年(1488年),召修《憲宗實錄》兼經筵講官。弘治三年(1490年),晉國子祭酒。弘治九年(1496年),升禮部右侍郎,仍管理祭酒事。弘治十二年(1499年)任吏部侍郎,翌年,升南京吏部尚書。以災異陳十二事,多被採納。時奸臣當道,林瀚上疏乞退,朝廷不許。弘治十四年(1501年)春,林瀚又上書,請改京官考察規例。正德元年(1506年)四月,敕兼南京兵部尚書,參贊機務。林瀚性剛直,南京守備太監交譖于劉瑾。翌年,劉瑾假傳聖旨,貶林瀚為浙江左參政,勒令致仕。林瀚返濂浦祖居後,仍關心朝中政局和鄉邦建設,撰寫《福州歐陽公浚河記》、《重修懷安縣學記》、《鼇峰勝觀亭記》、《建陽新遷廟學記》、《福州重修貢院記》等文章。正德五年,劉瑾被誅。林瀚官復原職,仍准致仕,給予月廩、歲祿。卒贈太子太保,諡“文安”,工部治葬事,頒發祭文。著有《經筵講章》、《泉山奏議》、《泉山集》,以及古典歷史小說《隋唐志傳通俗演義》。

林氏三世五尚書,皆品行端正,廉潔自守,為世人所稱讚。自林瀚、庭機至林燫,父、子、孫三世為國子監祭酒,是有史以來罕例。

林庭□(1472~1541年),字利瞻,林瀚次子,生於長安(今陝西西安市)。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進士,授兵部主事,遷職方員外郎,升武庫郎中、職方郎中。出為蘇州知府。三年後,升雲南布政司左參政。正德九年(1514年),以父老請歸侍養。嘉靖元年(1522年),起任江西左參政,時擇人編十三府志,他獨總其綱。曆湖廣左、右布政使,以政績升右副都禦吏,巡撫保定,轉任南京兵部右侍郎。入為工部右侍郎,上疏言四事獲准,省民財數十萬,進左侍郎。嘉靖十四年(1535年)五月,遼陽、廣甯軍士為亂,世宗命庭□兼都禦史領敕往撫。庭□移書巡按禦史曾銑,密授方略及首惡姓名,皆立即擒獲,遼境遂安,以功升尚書,加太子太保。後請致仕,地方官給廩、隸。卒贈少保,諡“康懿”。著有《小泉錄稿》六卷、《福州府志》四十卷、《文集》十卷、及《鱗鴻集》等。

林庭機(1506~1581年),字利仁,林瀚季子。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進士,改庶起士,授檢討。在翰林十五年,遷國子監司業,升祭酒,不數月,改太常卿。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任南京工部侍郎。振武營軍變,吏部以戶部篆交庭機,庭機鎮靜自處,眾心乃安。逾年,改禮部。庭機在南京達十年,及嚴嵩罷相,始任工部尚書。工部舊遣主事榷稅蕪湖關者,多有舞弊,庭機擇才整頓,歲增二萬餘。隆慶元年(1567年),調任禮部尚書,仍在南京,遂請致仕,家居十五年。卒贈太子太保,諡“文僖”。著有《世翰堂稿》十二卷。

林燫(1528~1584年),字貞恒,一字對山,庭機長子。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進士,授翰林,遷檢討。為景王載圳侍講,升修撰,進司經局洗馬,校錄《永樂大典》,遷國子監祭酒。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任順天鄉試正考官;隆慶元年(1567年),升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學士。時韃靼俺答擾邊,林燫條陳七事,署禮部事。萬曆元年(1573年),進工部尚書,改禮部,仍居南京。後以父老侍養,家居七年。卒贈太子太保,諡“文恪”。著有《林學士集》22卷,纂集《福州府志》,及刪定《八閩通志》。

林烴(1540~1616年),字貞耀,庭機次子,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進士,授戶部主事,移南京兵部郎中,出知建昌府。治事簡靜,斷事敏捷。後調太平郡,以政績遷廣西副使。後轉浙江任郡守,曆廣東布政司參政,轉南京太僕少卿。時馬政廢弛,林烴力加整頓,官民稱便。後升太僕正卿,轉大理,調任北京刑部侍郎,升南京工部尚書致仕。歸家只圖書數篋,鄉居生活儉樸。有《覆瓿集》及《福州府志》傳世。

 

林廷選

林廷選,生卒年不詳,字舜舉,號竹田,長樂縣人。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進士,授蘇州府推官,屢決疑獄,民敬服,賦《青天謠》以頌。弘治五年(1492年),授監察禦史、巡按廣西。弘治九年(1496年),遷浙江僉事,轉副使,弘治十八年(1505年),遷廣東按察使。正德四年(1509年),升江西右布政使,轉浙江左布政、遷南京大理寺卿,晉右都禦史,總督兩廣軍務、兼理巡撫。督廣五年,習知地方險易、土酋順逆,廷選一意招撫,力戒濫殺。後以年老,連疏乞休,俱慰留,擢南京工部尚書。複上疏乞休,獲准。家居十餘年,奉身清約,建祖祠、設義田以周濟族屬,卒贈太子少保。

 

許天錫

許天錫(1470~1558年),字啟衷,號洞江,閩縣(今福州市區)人,許將之後。明弘治六年(1493年)進士,授庶起士。弘治十一年(1498年)任吏部給事中,轉任工部給事中。弘治十三年(1500年),福建建安書林火災,焚燒書版甚多,天錫上奏請派員檢查,刊行有益經史書籍,停刊《論範》、《論草》、《策海》、《文衡》等陳腐文鈔書籍,禮部同意施行。次年五月,韃靼火薛攻大同,明軍連續失利,朝廷派天錫前往視察。天錫據實上報,巡撫洪漢、中官劉雲、總兵王爾土等均受處分。弘治十七年(1504年)五月,天錫奏改官員考核制度,又與禦史何深檢查牛馬房,上奏應行改革十四事,每年節省飼料費五十余萬。武宗繼位初,天錫上疏,請廣求直言,升工部左給事中。正德元年(1506年),奉命冊封安南國王,途中進都給事中。至安南,國王贈以金,天錫辭不受,安南人為建“卻金亭”。正德三年(1508年)六月初,核查內庫,得劉瑾貪污數十事,自知奏疏一上,必獲大禍,決定以“屍諫”,乃夜草彈劾劉瑾疏,而後自縊死,但侍童懼禍,藏疏而逃,疏不能上。嘉靖中,其子許春上疏訟冤,詔賜祭葬,墓碣大書“賜一品祭葬洞江許公之墓”。天錫好詩,有晚唐風格,著有《黃門草》、《旅途雜詠》,已佚。今存遺詩十八首,見於郭柏蒼《全閩明詩傳》。

 

傅汝舟

傅汝舟(1476~1557年),初名舟,字遠度,又字木虛,號磊老、丁戊山人等,閩縣(今福州市區)人。其家初住朱紫坊,後遷丁戊山(嵩山)登龍巷。少與高濲同遊學于吏部尚書鄭繼門下,通天象、堪輿,兼曉黃白煉丹術,曾遍游桂、湘、鄂、齊、魯等地,求仙訪道。好為畫,工行草,與高濲齊名。其詩為文學家王世貞所推崇。明正德年間(1506~1521年),在福州西湖建宛在堂,一時詩人雲集。著有《傅山人集》、《傅木虛集》、《繼傅山人集》、《唾心集》、《步天集》、《英雄失路集》各二卷,《拔劍集》三卷,《箜篌集》二卷,《拘虛集》五卷,《丁戊山人集》三卷,《合廾囈棄存稿》六卷,《粵吟稿》一卷,尚有雜著多種。

 

林春澤

林春澤(1480~1583年),字德敷,號旗峰,侯官縣(今閩侯縣)南嶼人。明正德九年(1514年)進士。翌年,授戶部主事。武宗欲南巡,進諫官員皆受杖責,罰跪午門,春澤犯顏上疏數千言,以解同僚之困。後謫甘肅寧州州同、旋調吉州(今屬江西省)副職。以政績升為廣東肇慶府同知,又代理高州知府。以軍功升任南京刑部郎中,出為貴州程蕃知府。任內振興文教,並收復邊境臥龍、通州等地。功未上報,已招妒忌中傷,以候調遣歸,時年60,在南嶼使亭山構築“錦溪草堂”。春澤精通五經,有詩名。百歲時,朝廷邀請春澤重宴瓊林,被譽為“人瑞翁”。其身經成化、弘治、正德、嘉靖、隆慶、萬曆六朝。先後敕建“人瑞坊”、“六朝大老坊”,因其子孫功名蟬聯,額題“父子孫孫世進士”。春澤享壽一百零四歲,敕授承德郎,贈大司空。其妻同享遐齡,傳有“有我富有我貴,無我夫妻雙雙貳佰零捌歲”之佳話。著有《諫巡幸東南疏》、《應召陳言疏》、《荃蹄切卷集》、《家訓》16篇、《人瑞翁集》12卷。

 

鄭善夫

鄭善夫(1485~1523年),字繼之,號少穀,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進士。正德元年(1506年),以候補官員在京纂修《蘇松常鎮實錄》,當年完稿。正德六年(1511年),任戶部廣西主事,出滸墅關督稅,秉公辦事,商人稱道。當時閹宦當權,善夫憤而辭官,回鄉築少穀草堂于金鼇峰下,閉門讀書。正德十三年(1518年),朝廷詔任禮部主事。翌年,升任員外郎。同年,上疏痛斥江彬及宦官慫恿皇帝南巡,江彬恨之入骨,假傳聖旨杖打諫者。善夫不勝憤慨,複切諫無效,乃上疏辭官,但未獲准。正德十五年(1520年),善夫研究天象、曆法及日食、月食,推算出每年分秒的誤差,對明代數學、天文學的發展作出貢獻。同年,又上書辭官,獲准。此後,在家鄉談詩論道。嘉靖元年(1522年),都禦史周季風薦善夫任南京刑部郎中,不久,改吏部。翌年,赴任途中,遊武夷山,受寒返家,兩天后病逝,葬于福州西郊梅亭山。善夫有詩名,擅書畫,部分作品流傳至今。著有《改曆元疏》、《日宿例》、《時宿例》、《序數傳》、《田制論》、《九章乘除法》、《九歸法》等,被清代阮元收錄在所著的《疇人傳》中;另有詩論《讀李質庵稿》。其詩多有憂時感事之作,《明史.文苑傳》認為:“閩中詩文,自林鴻、高棅後,閱百餘年,善夫繼之。”遺著凡九刻,現存較早的版本是清乾隆年間刻印的《鄭少穀全集》25卷行世。

 

林洪

林洪,生卒年不詳,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明弘治年間(1488~1505年),從事絲織業,工杼軸,“以吳中重錦,而閩織不逮”,認為兩地差距在於織機。遂將織機改為四層,織出閃光、陰花等色彩不同的新品種,以及龍鳳、飛禽、走獸、福祿壽等複雜的花紋圖案,世稱“改機”,福州絲織業為之一振,產品有綢有緞,俗呼土綢(或土槽)、漢府緞,暢銷省內外。

 

張經

張經(1492~1555年),字廷彝,號半洲,侯官縣(今福州市)洪塘鄉人。曾因其父襲蔡姓。及顯貴後才復原姓。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進士,任浙江嘉興知縣。嘉靖四年(1525年),入京任戶部、吏部給事中。秉性剛直,不畏權貴,曾上疏劾罷納賄的兵部尚書金獻民、匿災不報的河南巡撫潘塤,又請撤除錦衣衛及太監把持的東西兩廠(專門偵察官民言行的特務機構)。嘉靖十六年(1537年),由於徭役的頻繁和漢官的勒索,以侯公丁為首的瑤族武裝佔據羅灘,攻城殺官;朝廷命張經總督兩廣軍務,張經用計誘侯公丁,乘勝分兵兩路直趨羅灘,摧毀其根據地。又派兵向各路尾追,生擒和投降者甚眾。升為兵部左侍郎。安南國相莫登庸弑主自立,又侵擾中國邊境,朝廷決定出兵討伐。派原總督宣大、山西的毛伯溫來廣西與張經會商兵略。張經等決定用招撫方法,一面以重兵壓境,一面派使者張岳入安南曉喻利害,莫登庸終於謝罪撤兵。張經進右都禦史。又平定思恩九土司,進兵部尚書,鎮守如舊。後丁憂服闋,起南京戶部尚書,改兵部。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倭寇在中國東南沿海攻城占邑,大肆殺掠。朝廷以張經任總督江南、江北、浙江、山東、福建、湖廣諸軍,便宜行事。張經初到任時,因諸將位高氣驕,不受調遣,與倭寇作戰屢次受挫。世宗以張經出師無功,降為右都禦史兼兵部右侍郎。當時倭寇二萬餘人盤踞柘林川沙窪(今上海市川沙縣),徒眾日增,張經每日選將練兵,準備等俍土兵到齊,一舉殲滅倭寇。翌年春,倭寇進犯乍浦、海寧,攻破崇德,轉掠浙西,民眾見張經按兵不動,責怪他縱容倭寇。世宗大怒,命張經限期進兵。此時,嚴嵩黨羽兵部侍郎趙文華督師至浙,催戰甚急,張經答以“賊狡且眾,待永、保兵至夾攻,庶可萬全”。趙向張經索賄白銀二萬兩,張經不理。趙遂夥同浙江按察使胡宗憲疏劾張經“糜餉殃民,畏賊失機”。文華疏剛上,而永、保兵即至,張經率軍攻倭,在石塘灣、王江涇獲大勝,俘獲倭寇五千。世宗接趙文華等疏,降旨逮捕張經至京。張經自述作戰經過,世宗不理,將張經斬首。隆慶初年(1567~1568年),張經孫懋爵上疏鳴冤,朝廷乃恢復張經官職,賜祭葬,諡“襄湣”,並予懋爵蔭官。張經著有《半洲詩集》傳世。福州人民為紀念張經抗倭功績,將其寓宅所在處改稱“半洲街”,又在洪塘山麓建祠紀念。張經墓在侯官芋坑山,墓前舊有“東南戰功第一”石碑。

 

高瀔

高瀔(1492~1542年),字宗呂,號石門子,又號種菊道人、霞居子、髯仙、庖羲谷老人。侯官縣(今福州市區)人。曾師從鄭善夫,絕意仕進。性愛山水,遍曆名山大川。聞有名勝,則不遠千里,不避寒暑,以暢遊為快。凡有所得,發為詩歌,其詩與傅汝舟齊名。工書,隸草俱稱逸品。善畫,工山水、花卉、人物、翎毛,用墨濃潤,運筆古雅,出入于宋、元諸大家之間。性落拓嗜酒,醉則狂叫放歌,散發跣足,飄然而舞。時人稱:“少陵有佳句,不若霞仙筆,醉後掃丹青,往往鬼神泣”。性又嗜書,藏書萬卷,而貧無以立。福州知府汪文盛親自造訪,因請校《十三經》、《兩漢書》三年,始得維持生計。著有《石門集》(一名《霞居集》)、《隸書論》、《敦義篇》。

 

馬森

馬森(1506~1580年),字孔養,懷安縣(今福州市區)人,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進士,授戶部主事,改員外郎,出知太平府(今安徽當塗);又升江西副使、按察使、左布政使,擢巡撫。在江西任上,疏請南糧改道轉運,省費用數萬金。又上疏言私鹽之害,請于峽江縣建橋設關,盡複淮鹽舊額。調任刑部右侍郎,改戶部,升尚書,管理全國財賦。以薦人不當,降為大理寺卿。一度以病辭職歸裏,後任南京工部右侍郎、改戶部,以右副禦史總督漕運,兼巡撫鳳陽,升南京戶部尚書。隆慶元年(1567年),調任北京戶部尚書。時穆宗即位,詔免天下田賦半數,馬森上疏認為儲積關係國家大命,應首停土木之工,罷珍奇貢品,除無益之費,減不急之官。翌年四月,穆宗命發戶部銀六萬購買黃金,馬森力阻,事乃止。隆慶三年(1569年)以母老乞養歸。晚年在福州鐘山北雅俗橋築鐘丘園。卒贈太子太保,諡“恭敏”。

 

吳文華

吳文華(1521~1598年),字子彬,號小江,晚號容所,連江縣人,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進士,授南京兵部車駕清吏司主事、兵部武庫清吏司署郎中。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任湖廣按察司提學僉事。曆四川右參議,督桂學,參魯政,推贛藩,轉授河南布政司。萬曆元年(1573年),神宗詔旌天下治行異等者,文華名列榜首。萬曆三年(1575年),升應天(南京)府尹、晉右副都禦史、巡撫廣西。翌年,擢戶部右侍郎、轉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禦史。萬曆七年(1579年),複巡撫廣西,又晉右都禦史,總督兩廣軍務,揮師攻入倭寨,斬殺倭兵二千餘眾,繳獲軍器、馬匹、糧食甚多。萬曆十三年(1585年)春,廣東大水,文華親率小艇搶救落水百姓,下令開倉賑濟災民,粵人建生祠以祀,並摩崖紀功。萬曆十五年(1587年)六月,調南京工部尚書,後改南京兵部尚書,參贊機務,上疏陳六事:練兵、葺械、選鋒、修城、重權、嚴警,使禁軍軍容、軍紀大為改觀。後“引疾乞休”。家居十年,捐贈學田,興修學宮:置“義田”,贍養族中貧者;重修斗門含光塔。修橋樑、浚河渠、興水利等。卒贈太子少保,諡“襄惠”。著有《督撫奏議》六卷、《留都奏議》二卷、《讀史隨筆》十卷、《濟美堂全集》等傳世;又擅書法,存遺墨《千字文》。

 

黎鵬舉

黎鵬舉,生卒年不詳,字沖霄,祖籍安徽合肥,生於福建。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襲職為泉州衛千戶。在抗倭戰鬥中屢立戰功,號稱“忠勇將軍”。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任汀漳守備。倭寇犯境,他聚舟屯漳浦後江土城,設兵伏擊,一舉斬敵二百多人,升為指揮僉事,移鎮福清萬安衛。倭寇從寧波南下,進犯福建沿海,閩江口失守,福州危在旦夕。鵬舉率師在羅星塔、閩安鎮一帶與敵血戰,收復五虎門後,又順閩江南汊直追至長樂梅花、大金,八戰八捷,使福州無虞。又揮師北上,大敗倭寇於焰嶺,斬敵1560多人,焚溺無數,敵巨船利器全數沉沒。以功擢升參將,移守福甯(今寧德地區)。福州官紳在烏石山神光寺設宴歡送,並在寺後襆頭岩上鐫刻“黎公在,烏石在”六個大字,人稱“黎公岩”;附近又建黎公亭。

 

柯尚遷

柯尚遷(1528~1583年),字喬可,號陽石山人,長樂縣下嶼人。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貢生,任邢臺縣丞。精通算學,所著《曲禮外集》刊于萬曆六年(1578年),其中“補學禮六藝”附錄之《數學通軌》是明代重要數學著作,流傳甚廣,現藏日本三重縣宇治山田市神宮文庫。書中引有“九歸總歌法語”、“撞歸法語”、“還原法語”等,在珠算發展史上有重要地位。他首定十三位算盤;還著有《周禮全經釋原》十二卷、附錄二卷,《三禮全經釋原》及《曲禮全經類釋》十四卷。

 

戚繼光

戚繼光(1528~1587年),字元敬,號南塘,晚號孟諸,山東登州(今蓬萊)人。出身將門。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襲父職,任登州衛指揮僉事。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鎮守薊門,期間參加鄉試,中武舉。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調任靖海衛抗倭。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任浙江都司僉事,升參將,招募金華、義烏丁壯,練成一軍,取得高家樓、龍山、縉雲和岑港等戰役勝利。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馳援台州,連獲大捷。至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全殲浙江倭寇,“戚家軍”名揚天下。同年夏秋間,倭寇大舉侵犯福建。繼光以上將率正兵六千人前往進剿,制定“削枝弱幹”法,即先招降脅從,剪掉其羽翼,再直搗倭巢,于八月進兵張灣,迫使一千多名脅從分子投誠,隨即轉攻寧德橫嶼。創鴛鴦陣,命士兵列陣,“每人持草一束,填壕進,斬首倭寇二千六百人”;接著,進兵福清,邊休整,邊探倭情。九月初一,分三路進兵,在杞店、錦屏山、牛田、上薛、聞讀、新塘各處大破倭兵,人稱“戚虎”。九月十二日攻興化林敦,半日殲敵二千餘人,救出被虜群眾二千一百餘人。十月初一,重返福清,又在牛田大破倭兵,用計擒斬一百五十多人,賊首喪生。十一月,班師途經福州,省會全城出迎,在於山慶功餞別,並勒碑紀功。回浙後升為副總兵官。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三月,再度出兵福建,在平海衛大敗倭兵,擒斬二千五百餘人,繳獲夷品三千九百多件,為徹底肅清福建倭患奠定基礎。隨後在連江馬鼻、福清石邱、七星海洋、上逕橋、白犬、東山井門外洋等地屢戰屢勝,肅清福州沿海之倭寇。同年十一月,升總兵官。這時約二萬名倭寇圍攻仙遊。繼光制定先破南巢,再各個擊破的戰術,經惡戰,解除仙遊之困。余寇逃往同安,繼光率兵追擊,于同安王倉坪斬首千級。余寇逃至漳浦蔡坡嶺,又被戚軍斬獲數百人。至此,福建沿海倭患終於平息。隆慶元年(1567年)冬,繼光奉調入京,任神機營副將,旋以都督同知總理薊州、昌平、保定三鎮練兵事。隆慶三年(1569年),以總理兼鎮守薊州、永平、山海等處。隆慶五年(1571年),修成薊鎮邊城,完成軍事著作《練兵實紀》。守薊16年,修飭邊備,軍容強盛,為九邊之冠。萬曆十一年(1583年)春,調守廣東。萬曆十三年(1585年),引退還鄉。萬曆十五年(1587年)十二月卒。有著述《紀效新書》和詩文《止止堂集》行世。

 

陳省

陳省(1529~1612年),字孔震,初號約齋,更號幼溪,長樂縣古槐人。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進士,授浙江金華府推官,平反冤獄,安撫饑民、礦盜,頗有政績。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升任山西道禦史,後巡按山海關。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巡按湖廣。時世宗欲費資億萬南巡,陳省上疏切諫,世宗採納。翌年,穆宗嗣位,陳省彈劾尚書霍冀、工官徐杲等人“為迎合先帝,費天下財力,當治罪。”穆宗處罰二人。太監張方占民田為皇莊,經陳省劾奏,莊田收為公有,制止橫斂十三萬金。隆慶元年(1567年),遼王憲火節、楚王世子常冷橫行不法,陳省劾奏,穆宗將二人囚禁。後巡按廣西,引疾歸。次年,任京畿學政,改大理寺少卿,後升任南京都察院僉都禦史,提督操江。隆慶六年,奉召入京,任右僉都禦史協理院事。後改右副都禦史,先後巡撫陝西、湖廣,提督軍務。任內裁撤文武冗員,上二十八疏,以功升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僉都禦史。萬曆十一年(1583年),因與張居正牽連罷官。回鄉後,在武夷山接筍峰下築室隱居,名曰“雲窩”,又建亭臺樓閣十六處。所著多佚,僅《幼溪集》傳世。

 

王應山

王應山(1531~?年),字懋宣,號靜軒,侯官縣(今福州市區)人。博覽群書,無意功名,足跡遍曆八閩。先于福州、建甯教授《春秋》,後在南京禮部尚書林燫家塾執教。林燫纂修《福州府志》,多請其裁定。明萬曆九年(1581年),應山編成《閩大記》。萬曆四十年(1612年),猶以八十二歲高齡在《湖山紀勝》的基礎上,進行實地考察,纂成《閩都記》,富有史料價值。另著有《全閩紀略》、《經術源流》、《風雅叢談》、《帝言摘錄》及傳奇《千斛記》。

 

陳第

陳第(1541~1617年),字季立,號一齋,晚號溫麻山農,別署五嶽遊人,連江縣人。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中秀才第一。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八月,戚繼光從浙江追擊倭寇到連江,倭寇逃入馬鼻港口礁嶼,潮退後四面爛泥,船不得進,陳第改造“土橇”供戚家軍擊敵,取得馬鼻戰役全勝。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遊學福州如蘭精舍,拜潘碧梧為師,與林兆恩(“三一教主”)過從甚密。隆慶三年(1569年),講學漳州、福州。他常勉勵門人當如班超立功異域。萬曆二年(1574年),俞大猷在晉江任武職教師,招陳第教兵法。不久,與俞謁見戚繼光,並上書兵部尚書譚綸論獨輪車制,譚綸即委補授鎮撫教車官。萬曆四年(1576年),任五軍四營中軍,守薊門。翌年,改任潮河提調,守古北口。陳第整頓防務,兩次擊敗犯境騷擾叛民。萬曆八年(1580年),由戚繼光推薦,升任三屯車兵前營遊擊將軍,駐漢兒莊,用副總兵體制行事。他整頓軍紀,創辦義學,親臨授課,任內三年,百廢俱興,邊民樂業。萬曆十一年(1583年),戚繼光調往廣東。總督吳兌因私求不遂,企圖陷害陳第,陳遂辭職。翌年,回連江,閉戶讀書,致力研究中國音韻學近十年。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六月,挾書南遊,遍覽粵、桂、贛勝景,輯成《兩粵遊草》。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春回閩,著手編著《毛詩古音考》。翌年十二月,隨沈士宏往東番(臺灣)剿倭。在台二十餘天,走訪民眾,調查當地風土民俗,作《東番記》,為中國最早記載臺灣高山族民俗的重要文獻。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春,游南京,訪問學者焦竑,閱讀其大量藏書,重新修訂《毛詩古音考》。此書為其一生力作,開中國古音韻學研究之先河。萬曆三十九年(1611年)秋,又以七十一歲高齡遠遊五嶽,題詠輯成《五嶽遊草》六卷。旅途中寫作不輟,撰成《尚書疏衍》、《屈宋古音義》。生平著述彙編為《一齋集》行世。

 

陳振龍

陳振龍(約1543~1619年),長樂縣人。年未二十中秀才;後鄉試不第,遂棄儒從商,到呂宋島(今菲律賓)經商。振龍見當地種有朱薯,耐旱易活,生熟都可食,“有六益八利,功同五穀”。便不顧西班牙政府不許朱薯出口的禁令,將薯藤絞入吸水繩中,渡海帶回福州培植。明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閩中大旱,五穀歉收,振龍讓其子陳經綸向巡撫金學曾呈報呂宋種植朱薯之利。金學曾令其覓地試種。振龍父子即依照土人傳授種植之法,在達道鋪紗帽池舍旁空地試種。四個月後,朱薯子母鉤連,小者如臂,大者如拳,味同梨棗,可以充饑。金學曾遂通令各地如法栽種,大獲豐收,閩中饑荒得以緩解。金在陳經綸所獻《種薯傳授法則》基礎上,寫成中國第一部薯類專著《海外新傳》。閩人感念金學曾之功,將朱薯改名金薯,又因來自“番國”,俗稱番薯。並在福州、福清等地建報功祠,專祀金學曾和陳振龍。陳振龍五世孫陳世元又撰《金薯傳習錄》傳世。清代,金薯種植推廣到全國各地。道光年間,福州人何則賢在烏石山建“先薯亭”以為紀念。

 

謝傑

謝傑(約1545~1605年),字漢甫,長樂縣江田人,萬曆二年(1574年)進士,授職行人。萬曆七年(1579年),奉命為副使冊封琉球國王,王以厚禮饋贈,謝傑不受;後使者入朝,又向其送禮,謝傑仍拒絕,並上奏朝廷。琉球國人為謝傑建“卻金亭”。歷任光祿寺丞、南京太常少卿、順天府尹,升右副都禦史巡撫南贛。任上興利除弊,整肅軍紀。後改南京刑部右侍郎。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春,見神宗寵用太監,上疏切諫。不久,入京任刑部左侍郎,升戶部尚書,督管皇莊倉、場。任上暴卒,贈太子太保,賜祭葬。著有《順天府志》六卷、《使琉球錄》六卷、《白雲集》二集、《遺詩》一卷。

 

翁正春

翁正春(1553~1626年),字兆震,侯官縣(今福州市區)人。明萬曆七年(1579年)舉人,任延平府教授,轉龍溪教諭。萬曆二十年(1592年)狀元及第,授翰林院修撰。曆春坊中允,主順天鄉試,進庶子,擢少詹事兼侍讀學士。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知貢舉,升禮部左侍郎,主持部事,充日講官。上“清君心,遵祖制,振國紀,信臣下,重賢才,慎財用,惜民命,重邊防”八箴,皇帝不予採納。又上疏議科場舞弊,反被劾徇私,奏請辭職,不許。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改吏部左侍郎,詹事府日講官。再以母老侍養告歸。天啟元年(1621年)起為禮部尚書,協理詹事府事,實錄副總裁。天啟四年(1624年),左副都禦史楊漣疏劾魏忠賢,正春亦上疏揭發,被詰責,遭魏忠賢報復,再次疏請辭歸,獲准,加太子少保,賜傳車回裏。卒諡“文簡”。有《南宮奏疏》及《青陽集》傳世。

 

鄧原嶽

鄧原嶽(約1555~1604年),字汝高,號翠屏,閩縣(今福州市區)人。萬曆十三年(1585年)取經魁;萬曆二十年(1592年)進士,授戶部主事,監崇文門稅,多所減免,未嘗濫索商人一文,而稅收比過去增加;後監浙稅,對當地豪強偷稅漏稅,一一明察;督下糧廳,主勳戚等歲祿,分毫不差。後奉命典粵中試,所取多名士,士林欽服。督通州財務,出納如流;以功升雲南按察司僉事,領提學道,親為諸生講課,注蕭統《文選》為教材,刊刻發行。升湖廣參政,興利除弊,於屯田、鹽政、水利,凡百一新;兼管數道,治績皆著。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以督餉抵淮,積勞成疾。翌年,事畢過福州,抵家十餘日,擢為湖廣按察副使,命未達已病卒。原岳工詩,初學鄭善夫、後學“七子”,既而一意摹仿唐人,晚年更為宏肆。著有《西樓集》、《禮記參衡》、《閩詩正聲文選注》。

 

董應舉

董應舉(1557~1639年),字崇相,號見龍,閩縣龍塘鄉(今屬連江縣)人。明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進士,任廣州府學教授。稅監李鳳要強佔學宮旁空地,被他當面駁斥。李鳳屬下在宮門馳馬,應舉扣留其馬匹,於是名聲頓起。遷南京國子監博士,再遷南京吏部主事,召北京文選司主事、吏部考功郎中。天啟元年(1621年),升任太常少卿,監督四夷館。時明軍與後金在山海關外作戰屢敗,朝臣紛紛將家屬撤離京都。應舉上疏請斬這些朝臣;並提出招募忠勇,出救廣寧;選拔良將,出鎮各口;加強京師巡防、禁衛。熹宗以應舉公忠體國且知兵,令專任校射演武事。廣甯陷落,應舉又奏請保衛京師,加強各險要處設防,實行屯田制。翌年,朝廷升應舉為太僕寺卿兼河南道禦史,經理天津至山海關屯田事務。應舉以一年時間安置東北流民一萬三千戶於順天、永平、河間、保定一帶;動用公款買民田十二萬余畝,連同閑地共十八萬畝,廣招流民耕種,並開水渠、修堤防;連同住舍、倉庫、坊圃、運輸工具等設備,僅費款二萬六千緡,年收麥谷達五萬五千余石。朝廷授應舉為都察院右副都禦史,仍管屯田。天啟五年(1625年)六月,任工部右侍郎,專領鑄錢事務,開局荊州。兼戶部侍郎,並理鹽政。應舉奏請整頓鹽務規章,鼓勵運銷積鹽。因而得罪魏忠賢黨羽,被劾罷官,居武夷八曲之涵翠洞講學。應舉回裏後,致力鄉間公益,興修水利,置社倉義田,救濟貧民,並開發琯頭百洞山,募建青芝寺。崇禎七年(1634年),複職休致。卒後省城建祠紀念。有《崇相集》傳世。

 

葉向高

葉向高(1559~1627年),字進卿,號臺山,福清縣人。明萬曆十一年(1583年)進士,授翰林院庶起士,進編修,遷南京國子監司業。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調任皇長子侍班。因直言國事,得罪內閣首輔沈一貫,轉任南京禮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等職。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沈一貫罷職後。向高升任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次年,任首輔,獨掌內閣八年,加上後來泰昌、天啟間五年,人稱“獨相十三載”。時朝政廢弛,礦監、稅吏橫徵暴斂。向高屢次奏請神宗整頓吏治,剷除積弊。神宗終於撤回遼東稅監高淮和福建稅監高宷。向高入閣後,神宗萬事不理。士大夫門戶林立,黨爭越演越烈。向高認為“今日門戶各黨,各有君子,各有小人”,在用人上,應“去其小人,用其君子”。向高在補缺官、增閣臣、罷礦稅、整頓邊事和用人等方面均有很好的建議和措施。但神宗昏憒,宦官專權,向高感到難有作為,多次請求離職。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獲准辭歸。直到泰昌元年(1620年)才應召還朝,天啟元年(1621年)十月。任內閣首輔兼吏部尚書。向高奏請發帑金二百萬,加強兵需;起用一批正直能幹的官員,刷新朝綱。時魏忠賢與熹宗的乳母客氏狼狽為奸,百般媚上,篡握大權,陷害忠良。向高曾多次上疏痛斥“閹黨”,極力救援諸多賢臣。因而結怨於“閹黨”,被誣為“東林黨魁”。天啟四年(1624年)八月,向高感到局勢不可挽回,在連上二十餘疏請辭後,終獲准辭官返鄉,三年後病逝。崇禎初,朝廷罷黜“閹黨”,誅客氏,魏忠賢畏罪自殺,追贈向高為太師,諡“文忠”,賜葬閩縣(今閩侯)東台戊辰山,建禦祭碑亭。向高工詩書,精棋藝,著有《說類》、《蒼霞草》、《四夷考》、《宮中實錄》、《綸扉奏草》、《福清縣誌》和自訂的年譜《蘧綸》等。

 

徐熥

徐熥(1561~1599年),字惟和,別字調侯,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明萬曆十六年(1588年)舉人。學識淵博,不求聞達,致力於詩歌創作,其詩“俯仰古今,錯綜名理”。萬曆年間(1573~1600年),與其弟徐火勃在福州鼇峰坊建紅雨樓、綠玉齋、南損樓以藏書。家不富卻好周濟,有“窮孟嘗”之稱。卒後入祀於鄉賢祠。著有詩十卷、文十卷,結為《幔亭集》,並輯明洪武至萬曆年間閩人詩作成《晉安風雅》,又撰有《陳金鳳外傳》(已散佚)。

 

徐火勃

徐火勃(1563~1639年),字惟起,一字興公,侯官縣(今閩侯縣)人。童試後,摒棄科舉,隨兄作詩,以清新雋永見長。明萬曆三十一年至萬曆四十二年(1603~1614年),與葉向高、翁正春、曹學佺、謝肇淛、陳價夫等結“芝社”,人稱“芝山詩派”,徐火勃、曹學佺並稱詩壇盟主。徐火勃工詩,擅長書法、繪畫。終生未得一官,平日身處書城,自以為樂。藏書七萬餘卷,是國內著名藏書家之一,“所藏多宋、元秘本”;畢生求書、藏書,尤精校勘,將所藏書輯成《徐氏家藏書目》,以便查考。凡來就讀者無不樂於借閱,且為設幾供茶。晚年生活潦倒。著有《紅雨樓纂》、《閩畫記》、《閩中海錯疏》、《荔枝譜》、《榕陰新檢》、《筆精》、《鼇峰詩集》等約五十種,又重修《雪峰志》、《鼓山志》、《武夷志》、《榕城三山志》等。

 

謝肇淛

謝肇淛(1567~1624年),字在杭,號武林、小草齋主人,晚號山水勞人。長樂縣江田人。後隨父居福州。明萬曆二十年(1592年)進士,歷任湖州、東昌推官、南京刑部主事、兵部郎中、工部屯田司員外郎,曾上疏指責宦官遇旱仍大肆搜括民財,受到神宗嘉獎。奉命治理河流,一年大功告成,並寫成《北河紀略》,記載河流本末和歷代治河利弊。天啟元年(1621年)任廣西按察使,升廣西右布政使。親理政事,力革積弊;在邊境,置官增兵,防止外患;能較好處理少數民族矛盾;整頓鹽政,活躍經濟,人民生活隨之好轉。肇淛博學多才,擅長詩文,與徐熥、徐火勃、曹學佺等結社論詩。入仕後,曆遊川、陝、兩湖、兩廣、江、浙各地所有名山大川,所至皆有吟詠。其詩雄邁蒼涼,寫實抒情,為當時閩派詩人的代表。家富藏書,肇淛曾與徐火勃重刻淳熙《三山志》:一生勤于著述,寫作大量筆記小品。所著《五雜俎》,多記掌故風物,為明代一部有影響的博物學著作。另著有《文海披沙》、《史觽》、《滇略》、《長溪瑣語》、《小草齋詩話》、《小草齋集》、《方廣岩志》、《太姥山志》、《支提山志》等;還助修《福州府志》和《永福縣誌》。

 

曹學佺

曹學佺(1574~1646年),字能始,號雁澤,又號石倉居士、西峰居士,侯官縣洪塘鄉(今福州市區)人。明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進士,授戶部主事,改為南京添注大理寺左寺正。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任四川右參政。時四川災荒,奏准發放三百萬賑濟款。四川舊有行、坐兩稅,人民因災荒逃亡,坐稅無所出,學佺以歷年行稅盈餘抵坐稅,使人民免受追比之苦。蜀王府火災,蜀王要地方官籌款七十萬兩修復,學佺根據宗藩條例,予以拒絕。又集資修橋鋪路,後被蜀王中傷,于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削職歸裏。在鄉築石倉園,藏書萬卷。與詩人徐火勃、趙世顯等結社唱和;又創劇社“儒林班”。天啟二年(1622年),學佺被起任廣西右參議。桂林宗室驕橫不法,倚仗宗室勢力,私鑄錢幣,學佺皆以法究治,逮捕問罪。錢局舞弊營私,學佺訂立制度,嚴加整頓,一年就獲利五千金。當地少數民族甚多,經不起官吏和駐軍的騷擾,學佺申明約束,並將一些軍隊他調,使局勢安定。天啟六年(1626年)秋,升任陝西副布政使,尚未赴任,魏忠賢黨羽齊廷之劾學佺所著《野史紀略》是“私撰國史,淆亂是非”,學佺遂被免職,《野史紀略》書版也被毀。崇禎元年(1628年),起用為廣西副使,力辭不就。當時,福建海盜猖獗,學佺建議朝廷在閩江口外的梅花、雙龜一帶,屯兵建堡,與民共守;又條陳九事,皆予採納,海盜逐漸斂跡。學佺曾籌資疏浚城內外河道和西湖,並建造洪山、萬安、桐口三橋,鄉人在洪山橋頭立祠以祀。崇禎十七年(1644年),思宗自殺,清兵入關;次年,唐王朱聿鍵在福州嗣帝位,改元隆武,授學佺為太常寺卿,進禮部尚書,命與大學士黃道周共參國政。隆武二年(1646年),他力主隆武帝親征,收復失地。因年邁不能從行,捐銀萬兩助餉。九月十七日清兵攻陷福州,學佺自縊於西峰裏府第。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追諡“忠節”。學佺罷官家居二十餘年,著述三十余種,詩文總名《石倉全集》,已佚,其中《石倉十二代詩選》收錄福州文人遺詩甚多,清代被編入《四庫全書》。

 

隱元

隱元(1592~1673年),俗姓林,名隆琦,字曾昺,號子房,福清縣人。明泰昌元年(1620年),投福清黃檗山萬福寺剃度出家,法號“隱元”。周遊各地,遍訪名師,崇禎八年(1635年),成為佛教臨濟宗正式傳法者。兩年後,為黃檗山萬福寺住持。四出募化,擴建寺院,使萬福寺成為中國東南名刹。清順治八年(1651年)萬福寺僧眾達數千人,出了不少學有專長的高僧,隱元因此被尊為一代僧傑,名揚海內外。順治十一年(1654年),隱元應邀率三十位知名僧俗,從廈門啟航赴日本長崎,受日本後水尾天皇接見,許多公卿及京都行政首腦都來皈依。從此,黃檗山臨濟禪宗成為日本佛教的主流之一。順治十六年(1659年),日本皇室賜京都宇治醍醐山麓一萬坪地給隱元創建新寺。新寺規制悉照中國舊例,也取名“黃檗山萬福寺”,隱元成為日本黃檗宗的開山鼻祖。隱元開過三回“三壇戒會”,為兩千多人受戒。康熙十二年(1673年)天皇賜予“大光普照國師”尊號,三天后圓寂。至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日本黃檗派寺院已發展到一千零十個;到同治六年(1867年),日本“黃檗宗”衍為八派,嗣法者達4648人。至今日本崇奉“黃檗宗”的僧俗達數百萬人。隱元帶去的中國建築、雕塑、書法印刻、雕版印刷、醫藥學和音樂等,日本稱之為“黃檗文化”。隱元知識廣博,詩文書法均佳。著有《弘戒法儀》、《語錄》十卷、《雲濤集》1冊,為佛學珍貴遺產。

 

朱聿鍵

朱聿鍵(1602~1646年),乳名長壽,明太祖朱元璋第二十三子唐定王朱檉八世孫。明崇禎五年(1632年),襲封唐王,立國南陽。崇禎九年(1636年)八月廢為庶人,幽禁于鳳陽。崇禎十七年(1644年)五月,清軍入京。福王朱由崧稱帝南京,赦出聿鍵,命往廣西平樂就藩。清順治二年(1645年)五月,清軍攻佔南京,福王政權瓦解,聿鍵行至杭州,由鎮江總兵官鄭鴻逵、戶部郎中蘇觀生奉送入閩。同年閏六月七日,由南安伯鄭芝龍、福建巡撫張肯唐與禮部尚書黃道周等擁立為監國,二十七日,于福州稱帝,建號“隆武”,改福州為天興府。擬以福建為基地,出兵江西,收復失地。但朝廷軍政實權掌握在鄭芝龍等人手中,難有所為。聿鍵屢次督促芝龍出兵,芝龍皆以餉詘推辭。黃道周深知困守必敗,前往江西,號召義兵近萬人,三路出擊,皆失利。幸得何騰蛟收容李自成殘部二三十萬人,稱臣受封。於是,分守兩湖,與武昌、荊州清軍對抗,隆武王朝領土從福建、兩廣、雲貴五省,擴展到江西、湖南、湖北一部分。聿鍵從騰蛟之請,決定遷都長沙。隆武二年(1646年)初,離開福州,因清軍攻入江西,逗留延平。八月,從延平往汀州,擬與騰蛟部會合。時清兵攻陷延平,一路直逼福州,芝龍奉表降;一路追趕聿鍵。二十八日,聿鍵與曾妃在汀州被俘,押至福州被害。存在十五個月的南明唐王政權宣告滅亡。

 

許友

許友(1615~1663年),名宰,字介有、友眉,又字介壽,號甌香。侯官縣(今福州市區)人。舉孝廉,不仕,以諸生終。善書畫,亦工詩,時稱“三絕”。因敬米芾,名其室為“米友堂”。其詩孤曠高迥,為錢謙益、王士禛、朱彝尊所稱許。畫如其詩,亦蒼楚有致,墨竹氣勢鬱勃。清順治十二年(1655年),因其友周亮工被誣逮京,受誅連,不再畫竹,改畫枯木寒鴉,並寫《學啞》、《學聵》、《學瞽》、《學擔糞》、《學死》等詩,以泄胸中不平之氣。卒後傳世作品有《江山釣磯圖》、《枯木竹石圖》、《松石圖》等。所著《米友堂集》四卷,未曾刊行。民國年間,連江人劉東明以所存許友手寫本影印一卷行世。其子許遇,孫許均,均以詩畫名世。

 

耿精忠

耿精忠(?~1682年),先世遼東人。祖父耿仲明原為明將,後降清,編入漢軍正黃旗,封靖南王。父耿繼茂襲爵駐廣東,清順治十七年(1660年)移駐福建。康熙十年(1671年),繼茂死,精忠襲爵為靖南王,鎮守福建。精忠以封官晉爵拉攏黨羽,派遣心腹接管延平(今南平)、邵武、福寧今霞浦一帶、建寧、汀州(長汀)諸府。以“複明”為幌子,令官民剪辮留發,衣服巾帽悉依明制,自鑄“裕民通寶”。康熙十二年(1673年)七月,他與平西王吳三桂相繼疏清撤藩,朝廷許之。十一月,吳三桂反。翌年三月,精忠在福州回應,扣押總督范承謨,自稱總統兵馬大將軍,分三路出兵:東路,攻浙江溫、台、處三州;西路,攻江西廣信、建昌、饒州;中路,攻浙江金華、衢州。臺灣鄭經起兵應之,潮州總兵劉進忠歸附。朝廷為著力解決吳三桂勢力,對精忠採取招撫拉攏政策。精忠不睬,攻陷浙江江山、平陽、金華、義烏、諸暨,深入浙東,陷江西石城,進逼寧都、贛州;一度攻陷安徽徽州、祁門,隊伍擴大到十余萬。朝廷派康親王傑書為奉命大將軍,率軍南下浙江,康熙十四年(1675年)二月,收復處州。耿精忠內外交困。由於三藩之間相互矛盾,加上同臺灣鄭氏反清勢力發生猜忌,使清軍得以各個擊破。康熙十五年八月,清軍進取江山,破仙霞關,入福建取浦城、建寧,克延平,抵水口。耿精忠獻出“總統將軍印”,並殺範承謨以滅口,準備率水師外逃。但其親信徐文煥已暗投清軍,重兵在握,匡住精忠,不讓出城。清軍至洪塘進福州,精忠無奈,袒身露體出降,並請仍留靖南王爵從征,以功贖罪。康熙十九年(1680年),朝廷以耿精忠心存異志,詔精忠入覲;以負恩謀反罪下獄,革去精忠王爵,將其淩遲處死;其子顯祚亦被處斬。

 

林寵

林寵(約1621~?年),字異卿,號墨農,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明天啟年間(1621~1627年)生員,入清不仕,潛心讀書練字。工楷書,小楷尤端謹秀潤,一時奉為典範。擘窠大字亦蒼勁有力,閩中碑版匾額多出其手,被譽為一代書家。

 

高兆

高兆,生卒年不詳,字雲客,號固齋,閩縣(今福州市區)人。幼隨父求學江左,遭喪亂還鄉,明崇禎年間(1628~1644年)為邑庠生。工文翰,採擷隱逸資料,輯成《續高士傳》 五卷。其書由晉皇甫謐始,至明穆宗朝止,去取一絲不苟。還著有《端溪硯石考》、《硯石錄》、《啟禎宮詞》、《荔社紀事》、《攬勝圖譜》等。

 

林雲銘

林雲銘(1628~1697年),字西仲,號損齋,閩縣(今福州市區)林浦人。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進士,授徽州府通判,治事精敏,聽斷決疑不少;惟不為朝廷所重用,前後九年三進三出,後遇裁撤,隱居建溪,著書立說。康熙十三年(1674年)三月,耿精忠叛亂,雲銘不願附逆,被耿拘囚十八個月,至清兵破閩始獲釋,後寓居杭州著述。卒葬杭州西子湖畔。著有《挹奎樓選稿》12卷、《損齋焚餘》十卷、《吳山鷇音》八卷、《楚辭燈》四卷、《韓文起》十二卷及《莊子因》、《西仲文集》等。所編注的《古文析義》,比《古文觀止》尚早,影響頗大。

 

鄭開極

鄭開極(1638~1717年),字肇修,號幾亭,侯官縣(今福州市區)人。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進士,選庶起士,授編修。聖祖年少繼位,選為伴讀。康熙八年(1669年),外放典試雲南。試事畢,以左春坊左諭德督學浙江,開極教導學生“先道德,後文章”,取士公允,備受稱讚。康熙十七年(1678年)任滿,辭官回鄉,住南營塔崎頂,營建別墅於興賢裏,杜門謝客,書“操存主靜,言動戒躁”以自警。康熙二十年(1681年),主纂《福建通志》,兩年完成,共六土四卷,世稱“康熙志”,內容豐富,訂正弘治《八閩通志》中的一些錯誤,並設“外島”一門,為前志所無。其後,刻黃道周《九經解》,親為作序。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重宴鹿鳴,進京慶祝皇帝60歲萬壽節,獲賜衣一襲、松花石硯一方,晉秩一級。歸後五年卒。

 

林開燧

林開燧(?~1739年),字慕莪,號京白生,閩縣(今福州市區)人。行醫鄉里,療效顯著。並以醫療實踐,校正增益《石鏡錄》,更名《林氏活人錄彙編》,詳述各種病症虛實緩急之脈症病因,辨證施治。清乾隆四年(1739年),《林氏活人錄彙編》由其子祖成校錄,改名《會編紀略》,於乾隆十八年(1753年)刊行,為醫界經典,廣為流傳。祖成獲家傳,於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入掌太醫院達十二年,授一等侍衛銜。

 

陳夢雷

陳夢雷(1650~1741年),字則震、省齋,號天一道人,晚年又號松鶴老人,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清康熙九年(1670年)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康熙十二年(1673年),告假回鄉省親。翌年三月,耿精忠叛清,在福州遍羅名士,強授官職,夢雷被列名其中,稱病不就。康熙十七年(1678年)春,入京。清廷依徐宏弼奏,以叛逆罪判夢雷死刑。獄中,夢雷作《抒哀賦》,表白被誣之情。經刑部尚書徐乾學斡旋,於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免其死罪,改謫戍瀋陽尚陽堡。夢雷精通滿文,在瀋陽十余年間,培養不少當地人才;並編撰《奉天通志》、《盛京通志》、《承德縣誌》、《海城縣誌》,著成《周易淺述》一書。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皇帝東巡瀋陽,賞識其才華,特恩釋放,召回京師。次年,被任為詞臣、侍讀,侍奉第三皇子胤祉讀書。康熙四十年(1701年)十月,夢雷開始編撰《古今圖書集成》,於康熙四十四年五月完成初稿。全書共三千六百餘卷,分曆象、方輿、明倫、博物、理學、經濟等六篇,另有目錄四十卷,三十二志,6109部,是中國歷史上採集最博、收羅最廣的一部類書。聖祖親為其書聯一副:“松高枝葉茂;鶴老羽毛新。”夢雷即以“松鶴”名其書齋,自號“松鶴老人”。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聖祖病逝,雍正即位,胤祉獲罪下獄。夢雷受株連,再次發遣黑龍江,病逝戍所。遺有《松鶴山房文集》十六卷、《閑止書堂集鈔》二卷。

 

林佶

林佶(1660~?年),字吉人,號鹿原,侯官縣(今福州市區)人。幼好學,曾跋涉千里,往吳中拜汪琬(堯峰)、王士禎(漁洋)為師。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舉人。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九月,聖祖北遊歸駐密雲,獻《五星聯珠賦》,並以禦制詩《野靜知民樂》為題賦五言排律八韻,又以手書禦制詩二冊交隨駕諸翰林進呈,受到讚賞,召入武英殿抄寫禦集。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特賜進士,授內閣中書,留值內庭,專理禦制文字,並分纂《詩經傳說》,匯纂《子史精華》。雍正元年(1723年),世宗疑其與諸皇子爭奪皇位有關,將其免職下獄,不久釋放歸原籍。家中築有“朴學齋陶舫書屋”,以藏書宏富聞名,曾搜求名家藏本和閩中文獻。晚明福州大藏書家徐火勃的舊藏,大部分歸其所有。林佶藏書、讀書都很認真,每部書都印有“鹿原林氏藏書”、“吉人藏書”等印,或加以題跋、考證。林佶工書,曾手書汪琬《堯峰文集抄》、王士禛《古夫於亭稿》和《漁洋山人精華錄》,以及陳廷敬的《午亭文編》等上板予以精刻,卷末均刻有“侯官門人林佶謄寫”,書林稱為“林氏四寫”。著有《朴學齋詩文集》、《焦山古金鼎詩》、《漢甘泉宮瓦記》、《全遼備考》、《游水尾岩記》等,並輯有《精華錄》。

 

黃任

黃任(1683~1768年),字於莘、莘田,自號十硯翁。永福縣(今永泰縣)人,長期居福州。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中舉,其後七次進京會試,均不第。雍正二年(1724年),知廣東四會縣;次年,兼攝高要縣事。四會縣大水,黃任以官俸煮粥賬救災民,且親臨災區,帶領縣民修築加固堤岸,排除水患。其生性狷介,為官清廉,人忌其才能,遂于雍正五年(1727年)被劾去職。歸居福州城內光祿坊早題巷,築“香草齋”。好收藏古硯,以“生春紅”為最,自號齋名為“十硯齋”。黃任善書法,尤工詩。其詩學于王士禛,後游江、浙,與名士顧俠君、湯西涯、姜宸英交遊唱和,博採眾長,自成一家。一生作詩以千首計,現存九百多首,七絕占大半,有諷諭之作,擅長豔體詩;所傳《秋江集》、《香草箋》,溫婉悱惻。《香草箋》流布臺灣,家弦戶誦,對臺灣詩壇影響頗大。乾隆十三年(1748年)倡議重建福州西湖宛在堂,以為詩壇同仁吟詩聚會之所。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受聘助修《福州府志》,又受鼓山湧泉寺僧委託,主修《鼓山志》。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應聘纂修《泉州府志》。卒後有《香草齋集》傳世。

 

謝道承

謝道承(1691~1741年),字又紹、古梅,別署種芋山人,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進士,選庶起士。雍正元年(1723年),授翰林院編修。雍正三年(1725年)辭官還鄉。與裏中名士陳星齋、黃任等人在法海寺結社,作詩唱和。雍正六年(1728年),續修《福建通志》,任總纂,設志局於法海寺,歷時九載,於乾隆二年(1737年)成書,共七十八卷,分三十六類,是清代第二部福建省志,世稱《乾隆志》。記載翔實,內容較《康熙志》多十分之三,特別是海島一門,記載琉球、蘇祿(今屬菲律賓)與中國交往情況頗詳;藝文志也搜羅許多少見的詩文。道承工詩,學白居易,多寫實之作,詩句通俗易懂,所作《南台折枝詞》十首、《洪塘折枝詞》七首,皆膾炙人口。善書法,以褚體見長。乾隆三年(1738年),入京授太子中允、侍讀、國子監祭酒。居監內,講正學,斥浮華,太學風氣為之一變。後升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諸生挽留,遂仍兼國子監祭酒。卒于任上,歸葬福州西北平潭山。有《二梅亭集》、《小蘭陔詩集》八卷、《硯史》、《漢魏碑刻紀存》一卷傳世。

 

林枝春

林枝春(1699~1763年),字繼仁,號青圃,閩縣(今福州市區)林浦人。清雍正元年(1723年)舉人。雍正八年,考取內閣中書,在票簽房辦事。雍正十三年(1735年),派在軍機處行走,適世宗病卒,一切典禮儀文,皆由軍機處擬定。枝春夜不脫衣就寢達二十七天,工作出色,人稱“能手”、“神手”。乾隆二年(1737年),參加會試,中進士第二名,授翰林院編修。次年,充順天鄉試同考官。散館充《一統志》館纂修、武英殿纂修官、校勘經史局、翰林院侍講,歷任河南學政、右春坊右庶子、翰林院侍講學士、江西學政、通政司右通政,通政司左通政,乾隆十五年(1750年)改副使,乾隆十七年(1752年)乞假回福州,任鼇峰書院山長八年,親訂學規,作《邇言》四則,朔望集諸生於鑒亭,教以立身處世之本。又作《禁巫鬼文》,破除迷信。先後培育門生約千人。書法不拘一體,單詞小劄,人爭為寶。詩亦風流俊雅。著有《就軒詩文抄》、《青圃詩文集》、《日知錄》、《見聞錄》行世。《學庸說》、《五經辨疑》未刻。

 

李拔

李拔(1729~?年),號峨峰,四川犍為人。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進士。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春,由楚北郡丞升福甯知府(今霞浦)。翌年,調任福州知府,重文化,有政績。先後纂修《福寧府志》、《福州府志.藝文志》(補四卷)。兩地名勝多有其題刻,福州于山“清風朗月”與烏龍江渡口“龍江飛渡”等已成景觀。鼓山還有“欲罷不能”,惜被毀。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離任。

 

孟超然

孟超然(1731~1797年),字朝舉,號瓶庵,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鄉試解元。翌年成進士,選庶起士,改兵部武選司主事,調吏部文選司考功郎中,京察一等。乾隆三十年(1765年),出主廣西鄉試。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分校京闈。後視學四川,公正廉明,提倡氣節,蜀人為立“去思碑”。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任滿還朝,以親老辭職回福州,從此不再入仕。主持鼇峰書院八年,教導諸生不遺餘力,於是才秀輩出。超然家居數十年,手不釋卷。藏書數千卷,幾乎全部點校,遇有疑義,則將見解寫在紙尾眉間,多能發前人所未道。以先賢學說,糾正閩俗喪葬之誤,作《喪禮輯略》二卷;又感時俗迷信風水謬說,輯唐代以來喪葬言說,作《誠是錄》一卷;記檢身實踐之要,作《焚香錄》一卷;取《周易》複卦之義,歸之損益二象,以先賢格言比類,作《求複錄》四卷;輯朱熹與友朋、門人問答之辭為規勸,作《晚聞錄》一卷;輯古今殺戒,作《廣愛錄》一卷;訓子孫作《家誡錄》二卷;雜考經史遺佚,作《瓜棚避暑錄》一卷;又有《使粵日記》、《使蜀日記》一卷,詩文集若干卷,總名為《亦園亭全集》。卒後入祀鄉賢祠。

 

鄭傑

鄭傑(約1750~1800年),一名人傑,字昌英、亦齊,號注韓居士。侯官縣(今福州市區)人。十歲能背唐詩百首,在鼇峰書院讀書時,曾用家給零用錢與書院膏夥銀,刻印家藏《爾雅》、《鄭注說文字源》、《隸書正偽》等七種,受到山長孟超然的讚賞。清乾隆年間貢生。好讀韓愈書,曾計畫輯注韓愈詩文,自題書室為“注韓居”。以五年時間注《昌黎文集》四十卷,《外集》十卷、《遺文附錄》二卷(尚未脫稿)。好藏書,推崇明藏書名家徐火勃“善聚善讀,用心精勤”精神,特別注重收集閩中文獻。數十年收集文獻十數萬卷,其中最有價值的是原徐火勃藏書。鄭傑藏書、讀書,在詳細考證自唐至清的福建詩人及其詩作後,編纂《全閩詩錄》;晚年病重,痛感時日無多,又輯《國朝全閩詩錄》初、續集。卒後自唐至明部分遺稿達百餘冊,由陳衍增補,於宣統三年(1911年)刻成《閩詩錄》四十卷行世。另著有《注韓居詩抄》、《閩中錄》、《晉文春秋》等。

 

陳念祖

陳念祖(1753~1823年),字良友、修園,號慎修,長樂縣人,生於醫務世家,常往來福州、長樂間,為人治病,漸有名氣。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就讀于福州鼇峰書院。苦攻經史之餘,還鑽研醫學,專心研究古代醫學經典,頗有心得。見原書文辭深奧,遂加以淺注,或編成歌訣,著《傷寒論淺注》、《長沙方歌括》傳世。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中舉。後會試不第,寄寓京師。適光祿寺卿伊朝棟患中風症,手足癱瘓,湯水不入,群醫束手。念祖投以大劑而愈,聲名大噪。後回長樂,任吳航書院山長。嘉慶三年(1798年),主講泉州清源書院。嘉慶六年(1801年),再入京會試,不第,參加大挑,成績甲等,以知縣分發直隸保陽(今河北省保定)候補。時值盛夏,瘟疫流行,念祖用淺顯韻語編成《時方歌括》,教醫生按法施治,救活甚眾。直隸總督熊謙得痺症,手指麻木,延及臂腕。念祖教以常服“黃芪五物湯”,並開方補腎養肝,病遂愈。其間還治癒當地婦女陰挺症。嘉慶十三年(1808年),吏部郎謝在田頭項強痛,心下滿,小便不利,服表藥無汗,反而煩躁,六脈洪散。經念祖處以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湯,再投以梔子豉湯,病不再發。嘉慶十七年(1812年),署磁州,改任棗強,升同知,擢代理正定知府。公務繁劇,仍撰寫醫書,為人治病。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以年老請休,在福州石井巷井上草堂講學,培養醫學人才;並曾治癒琉球國王之風症。念祖吸收古代醫學精華,結合自己臨床經驗加以應用、補充,對醫學通俗化、大眾化作出重要貢獻。林則徐在《金匱要略注序》中說:“近者業醫者,無出其右。”著有:《神農本草經讀》、《醫學三字經》、《時方妙用》、《時方歌括》、《醫學實在易》、《醫學從眾錄》、《女科要旨》、《新方八陳砭》、《十藥神書注解》、《金匱要略淺注》、《金匱方歌括》、《傷寒醫訣串解》等三十餘種。其子元豹、元犀、孫子典、心蘭和學生周易園、黃奕潤等都以醫名行世。

 

謝金鑾

謝金鑾(1757~1814年),字巨廷,又字退穀,晚年改名灝,侯官縣(今閩侯縣)人,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舉人。嘉慶六年(1801年)後,歷任邵武、南靖、安溪、南平等縣教諭,著有《教諭語》倡學。嘉慶十年(1805年),調任臺灣嘉義縣教諭,高山族散處之地蛤仔難(也叫噶瑪蘭,現宜蘭的舊稱),是臺灣富饒之區,而清廷卻未劃入版圖。金鑾認為蛤仔難問題是臺灣海防鞏固的關鍵,遂編著《蛤仔難紀略》六篇,紀述詳實,說理明晰。其書由梁上國上報朝廷,被清廷接受,嘉慶十七年(1812年)八月,蛤仔難正式設立噶瑪蘭廳。回閩後,在閩南當過三任學官,又任安徽教諭。病卒于家鄉,嘉慶十九年(1814年),入祀鄉賢祠。著述有《大學古本論》、《二勿齋文集》、《春樹暮雲篇》、《泉漳治法論》傳世;並總纂《臺灣縣誌》。

 

薩玉衡

薩玉衡(1758~1822年),字蔥如,號檀河,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舉人,授陝西旬陽知縣,改知三水、白水、榆林、米脂等縣,後任綏德知州、榆林知府。時白蓮教義軍由陝入川,搶渡嘉陵江,總督坐失戰機,他被連坐論死。幸同鄉龔景瀚極力營救得免。釋歸後,縱懷詩酒,著述頗豐。工詩,能自辟蹊徑,為清閩派詩人中“足以震揚一代”者。著有《經史匯考》、《小檀弓》、《傅子補遺》,並續成鄭荔鄉《全閩詩話》、《五代詩話》、《金淵客話》、《曲江雜錄》等,惜毀於火未傳。有《白華樓詩鈔》四卷、《白華樓焚餘稿》一卷及與其侄薩龍光合注薩都刺《雁門集》傳世。《清史稿.文苑》有傳。

 

鄭光策

鄭光策(1759~1804年),初名天策,字憲光、瓊河、蘇年,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舉人,名列第二。次年,成進士。歸閩,主講泉州。喜讀“經世有用之書”,除《通鑑》、《通考》外,對唐宋名臣陸贄、李綱、真德秀,以及明清間著名學者顧炎武等人著作,皆熟讀精思,“靡不貫串,如數家珍”。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陝甘總督福康安奉命前往臺灣鎮壓林爽文起義,途經泉州,召光策入其幕府。光策條陳十二議,均被採用。翌年正月,巡撫徐嗣曾前往臺灣處理善後事宜,光策又陳八議,提出改革臺灣吏治,“設官莊”、“舉吏職”而“善擇守令”。後主講福清書院和龍岩書院。嘉慶二年(1797年),主講福州鼇峰書院。主張改變“所用者非所習,所習者非所用”的積習,提倡“經邦濟世”之學,主張“立綱紀,明法度”,“重內治而略遠圖,開誠以任賢,知人而善使”,並提出改革漕政、鹽政的設想。這些思想後來被門人林則徐、梁章钜所豐富和發展。著有《西霞叢稿》十餘冊。由其婿梁章钜選編為《西霞文鈔》上下兩卷,刊行於世。

 

梁上國

梁上國(1750~1818年),字斯儀、九山,長樂縣江田人。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進士,選庶起士。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授編修,轉禦史給事中,曆奉天府丞兼提督學政。嘉慶十二年(1807年)遷詹事府少詹事,升任太常寺卿。曾應謝金鑾之請,歸納其《噶瑪蘭紀略》內容,上疏清廷,建議加強對臺灣的管理,把噶瑪蘭地區收入版圖,加以開發。嘉慶十八年(1813年)督學廣西,革除時弊。因積勞成疾,病逝于慶遠試院。著有《駁閻氏尚書》、《古書疏證》、《毛氏大學證文》、《奏疏》、《進禦詩文》、《山左遊記》、《遼沈遊記》、《山右遊記》、《粵西遊記》、《詩文集》等數十卷。

 

陳若霖

陳若霖(1759~1832年),字宗覲,號望坡,閩縣(今福州市區)螺洲人。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進士,授翰林院庶起士,入文淵閣參與校勘《四庫全書》。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授刑部主事,歷任刑部奉天、山西、直隸、廣西、四川等司主事、員外郎,累遷郎中。曾奉派總辦秋審,充律例館纂修,往各省復查案件,申理冤屈,明正典刑,受仁宗數次嘉獎。嘉慶十三年(1808年),外放四川鹽茶道,提為山東按察使。後歷任廣東、湖北、四川等省按察使。嘉慶二十年(1815年),升為雲南巡撫,安撫土司,督辦礦務,審核舊案,緝處逃犯,整肅邊防。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任廣東巡撫兼兩廣總督,重修《廣東通志》;在浙江巡撫任上,組織修築山陰、上虞、蕭山等地的塘堤水利工程;在河南巡撫任上,組織賑濟災害,並上奏緩徵或減免錢糧。道光元年(1821年),升任湖廣總督。當地胥吏敲詐勒索苗民,若霖認真肅清宿弊;在湖南鳳凰廳等地,為屯戶清厘歸還,奉請朝廷減租,苗民十分感謝。翌年,調任四川總督。道光四年(1824年)三月,授工部尚書兼順天府尹事。不久,調任刑部尚書,若霖治獄慎重認真,不畏權勢,秉公執法,深得百姓讚譽,屢受清帝獎勵。若霖仕官在外,不忘桑梓,修貢院、修《福建通志》、葺治京都福州會館和賑災濟貧等,都樂於捐助。道光十二年(1832年)因病乞歸,病卒途中,歸葬福州南郊北園山頭嶺。

 

鄭懷德

鄭懷德(1765~1825年),號銀齋,原籍長樂縣,生於越南。父鄭慶在越南朝廷任六品官。他因而得入仕途,歷任內政、外交、文教、軍務要職,深得越南阮世祖(嘉隆帝)及聖祖(明命帝)器重。明命元年(1820年),編纂成《嘉定通志》,記敘越南南圻地區疆域沿革、城池建設、物產交易、水利交通、風土民情等,其中對華僑開拓該地區記載尤詳,成為研究17~19世紀初越南南圻社會、經濟、地理及華僑歷史的重要著作。卒時明命帝輟朝三日,命官賜祭。25年後(1850年),被列為越南國“中興功臣”,朝廷派員祭祀。有《銀齋詩集》傳世。

 

沈紹安

沈紹安(1767~1835年),字仲康,侯官縣(今福州市區)人。少為油漆匠,在福州楊橋路雙拋橋附近開漆器店,以油漆加工為業,並制售漆筷、漆碗、神主木牌等小商品。為了迎合官場應酬及男婚女嫁需要,受古人“夾苧”法啟發,創制脫胎漆器。其法取粘土捏塑各種器物模型,外用夏布(苧麻布)或綢布,敷漆分層上裱,待漆幹後浸入水中,去模、擦幹就是“脫胎”;再精細加工,髹以彩漆,就成“脫胎漆器”。傳統漆器只有紅、黑兩色,紹安增加黃、綠、藍、褐諸色,還使用貼金銀箔等手法,使漆器光彩奪目,輕巧耐用。最初主要製作茶箱、煙箱、提盒、首飾箱、觀音佛像等實用器物和佛教人物像,大受上流社會歡迎。“沈紹安脫胎漆器”譽滿天下。其手藝世代相傳,至第四代傳人沈正鎬(“正記”)和沈正恂(“恂記”),工藝水準又有提高,攙入泥金、泥銀等顏料,色調愈顯美觀柔和;加上創造“擦金”等新工藝,使沈家脫胎漆器步入“黃金時代”。曾參加日、法、加拿大等國舉辦的世界博覽會,並獲重獎。

 

陳壽祺

陳壽祺(1771~1834年),字恭甫、介祥、葦仁,號左海、梅修、隱屏山人,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清嘉慶四年(1799年)進士,授翰林院庶起士,散館授編修。回裏省親,應浙江巡撫阮元之聘,主講敷文書院,編修《海塘志》。嘉慶九年(1804年)起,出任廣東、河南鄉試副考官、會試同考官,文淵閣校理、教習庶起士。嘉慶十五年(1810年),丁父憂回裏侍母。後主泉州清源書院十年。曾上書總督巡撫,請通飭各府縣禁止征書院為官員館舍。道光二年(1822年),再主鼇峰書院十年。壽祺品行課文並重,造就不少人才。關心鄉邦建設和文化事業,參與修浚東、西湖,倡修舊貢院。道光四年(1824年),聯合士紳請將黃道周從祀孔廟,刊印《黃忠端集》。倡修《福建通志》並任總纂。道光九年(1829年)志館開局,壽祺創立義例,自撰《形勢》、《山川》二門和《儒林》、《文苑》後傳,道光十四年(1834年)完成;後志稿重加審校,延至同治間才出版。壽祺初治宋明理學,後專漢學,以漢學治經,為清代經學名家。主要著作有《五經異議疏證》三卷、《尚書大傳定本》三卷、《左海經辨》四卷、《洪範五行傳輯本》三卷、《歐陽夏侯經說考》一卷、《齊魯韓詩說考》三卷、《禮記鄭讀考》四卷、《說文經話》二卷;《左海文集》十卷、《左海詩鈔》、《跭跗草堂詩集》六卷。彙編為《左海全集》行世。

附:陳喬樅(1808~1869年),字樸園、樹滋,號禮堂,陳壽祺長子。清道光五年(1825年)舉人,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以大挑分發江西,曆官分宜、弋陽、德化(今九江)、南城等縣,署袁州、臨江、撫州諸府。從政認真負責,關心民眾疾苦,為解決經費,甚至變賣祖宅;勸辦團練,精選丁壯,成立“九虎營”,解散土匪,保袁州全境平安,贏得民眾愛戴。還興修水利、創辦書院、修纂邑志、出版書籍。同治四年(1865年)賞加道銜,以知府遇缺即補。浮沉宦海二十二年,家境始終貧困,卒於撫州官舍,歸葬福州大夫嶺。身後惟遺書籍刻板百餘篋。著作有《禮堂經說》、《齊詩翼遺說考》、《毛詩鄭箋改字說》、《齊詩遺說考》、《詩緯證》各四卷,《魯齊韓毛四家文考》、《韓詩遺說考》各五卷,《禮記鄭讀考》、《魯詩遺說考》各六卷、《歐陽夏侯經說考》一卷,《今文尚書經說考》三十四卷。彙編為《小嫏嬛館叢書》,又名《左海續集》。

 

江繼芸

江繼芸(?~1841年),字源選,號香山,福清縣(今平潭縣)人,入清軍水師,以軍功外委。清道光六年(1826年),由守備遷臺灣副將。道光十九年(1839年)五月,由閩浙總督鄧廷楨推薦,署理南澳鎮總兵。廣州虎門銷煙後,鴉片走私改道南澳長山尾一帶,繼芸率舟師堵截,該鎮所轄海面秩序漸趨正常。次年初,升任海壇鎮總兵,調金門鎮總兵。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二月,閩浙總督顏伯燾至廈門籌防禦敵,奏調繼芸,倚為股肱。同年七月初九,英軍艦隊進逼廈門,要脅出讓廈門為夷埠,否則即行開戰。繼芸指揮左翼防線炮臺與陸師、水勇緊密配合,嚴陣以待。次日,英軍艦隊蜂擁進犯廈門島和鼓浪嶼。繼芸指揮狙擊,奮勇殺敵,連環開炮,多次擊中敵艦。敵陸戰隊在艦炮火力掩護下乘坐小舢板分路登陸包抄各炮臺,繼芸指揮官兵以槍炮和大刀長矛與敵搏戰,斬殺無數。後因各路友軍相繼潰敗,敵我力量懸殊,廈門與鼓浪嶼相繼陷落,繼芸以身殉國。遺體由廈門運回平潭,葬於北厝鄉田美村,百姓夾道迎立,以表哀思,墓聯:“鷺島一時殉大節 ;螭庭千載重精忠。”傳頌至今。

 

梁章钜

梁章钜(1775~1849年),字閎中、茞林,號茞鄰,晚號退庵。祖籍長樂縣,徙居福州。14歲入鼇峰書院,清嘉慶七年(1802年)進士,授庶起士。嘉慶十年(1805年),任禮部主事。嘉慶十二年(1807年),掌浦城浦南書院講席,次年,入福建巡撫張師誠幕府。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經考選任軍機章京。道光二年(1822年),授湖北荊州知府兼荊宜施道,升淮海河務兵備道,調署江蘇按察使。道光五年(1825年),管理盤運漕糧總局,將滯漕二百萬石米全數盤運渡黃河北上,節省運費三十二萬兩,任山東按察使。次年,調任江蘇布政使。在江蘇任職八年,曾四次代理巡撫,政績斐然。道光十一年 (1831年),江淮大水災,難民沿江聚集蘇南,日達萬人。他率屬捐廉募款,一面派船護送,一面設廠留養,自捐給難民棉衣萬件,終將難民全部資送北返。同年,修復練湖牌壩,籌款興修孟瀆、得勝、澡港三河水利。道光十二年(1832年)四月,奏請回福州養病。道光十五年(1835年),奉召入京,授甘肅布政使。次年,升廣西巡撫兼署學政。道光十八年(1838年),上疏主張重治鴉片囤販之地,強調“行法必自官始”;並積極配合林則徐嚴令梧州、潯州官員捉拿煙販,採取十家連保法,杜絕復種罌粟。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親自帶兵防守梧州,並增兵潯州、南寧,運送大炮支援廣州防務。曾上疏抨擊琦善在廣東“開門揖盜”,歌頌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第一個向朝廷提出以“收香港為首務”。同年,調任江蘇巡撫,帶兵到上海會同江南提督陳化成部署抗英,組織寶山、上海、川沙、太倉、南匯、嘉定等地興辦團練,嚴密設防,使英軍未敢妄動。同年八月,署理兩江總督兼兩淮鹽政。十一月病發,專折奏請開缺調理。先後寓居揚州、浦城、溫州。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病逝。平生縱覽群籍,能詩善書,學識淵博,精鑒賞,富收藏,好金石。諳於掌故,善作筆記小品,五十餘年著作不輟,為清代各省督撫中著述最多者。計有《經塵》、《夏小正通釋》、《論語集注旁證》、《孟子集注旁證》、《文選旁證》、《三國志旁證》、《制義叢話》、《楹聯叢話》、《樞垣紀略》、《退庵隨筆》、《歸田瑣記》、《浪跡叢談》、《清書錄》、《稱謂錄》、《南省公餘錄》、《金石書畫題跋》、《藤花吟館詩鈔》、《梁氏詩存》等七十餘種。

 

林春溥

林春溥(1775~1861年),字立源,號鑒塘、納溪,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清嘉慶七年(1802年)進士,選翰林院庶起士,派習國書(滿文)。嘉慶十年(1805年),散館考試,欽取翻譯第一名,授編修。林則徐、郭尚先皆拜春溥為師。翌年,任功臣館纂修,勘校《實錄》。嘉慶十二年(1807年),任順天鄉試同考官。翌年,回鄉守制,主講玉屏書院八年。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任國史館纂修,參修《一統志》,又任庶起士滿文教習;次年,再任順天鄉試同考官。其間著有《開闢傳疑》、《古史紀年》、《戰國紀年》、《孔子世家》、《補訂武王克殷日記》、《竹書紀年補正》等。道光元年(1821年),任文淵閣校理。翌年秋,父病乞假回福州,募款擴修朱文公祠。道光十年(1830年),就教浦城南浦書院,兼主江西鵝湖書院講席。道光十四年(1834年),回福州主講鼇峰書院,前後十九年。卒後入祀鄉賢祠。著作甚豐,已刊印行世的有:《孔子年表》、《論世約編》、《宜咯識字》及《竹柏山房叢書》76卷,未刻的有《開闢至春秋年表》、《古帝王年疑》、《十六國年表》、《歷代年號分韻》、《說文引經考異》、《穆天子傳日譜》、《經學淵圖》、《說文方言》、《石鼓文考》、《韻府險字摘抄》及詩文集等。

 

廖鴻荃

廖鴻荃(1778~1864年),初名金城,字應禮,號鈺夫。祖籍將樂縣,後遷侯官縣(今福州市區)。清嘉慶十四年(1809年),進士第二。授編修,累升至工部尚書、經筵講官,賜紫禁城騎馬。道光元年(1821年)八月,典試陝甘,生平總裁會試一次,典鄉試、分校京兆試各三次,參與朝考閱卷,殿試讀卷,又督學江蘇、浙江等省,可謂“門生半天下”。朝廷以其謹慎可任大事,重要水利工程皆命鴻荃督辦。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督修盛京工程;次年,署漕河總督,採取堵漫口挽黃河歸故道之法,既省費,又便民。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黃河中牟決口,奉命督辦。朝廷派禮部尚書麟魁分駐東南二壩,鴻荃親臨西壩工地,晝夜搶堵決口。次年二月,堵口工程將竣,風雨大作,黃河猛漲,東壩埽眼出現險情,鴻荃不以西壩未失申辯,會奏請罪。不久,罷歸。道光三十年(1850年)赴京,以四品京堂候補,留纂《實錄》兩年,進呈476卷。咸豐二年(1852年)冬,乙太常寺卿致仕,賞還尚書銜。回裏督辦團練,太平軍屢陷郡邑,鴻荃會同地方文武及各紳耆“募丁壯,聯鄉團,編保甲,籌賑糶”,省城賴以安寧,受賞戴花翎。同治三年(1864年),重宴鹿鳴,特加太子少保銜。卒諡“文恪”。

 

姚懷祥

姚懷祥(1783~1840年),字斯征,號履堂,侯官縣(今福州市區)人,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舉人。道光十五年(1835年)以大挑甲等,派往浙江候補知縣,曆署象山、龍遊、新昌、嵊縣等縣事。道光二十年(1840年)五月,雅片戰爭爆發,懷祥署定海縣事。六月初四,英艦六艘闖入五奎山,向縣治駛來。懷祥同遊擊羅得功前往交涉,英海軍司令伯麥和陸軍司令布林利傲慢地說:“定海原系英國領土,曾建立會館,現應歸還原地通商。”並威脅“逾半小時,即行炮擊。”懷祥回城後,眾議不一,各行其是。初七日,總兵張朝發率水師與英艦作戰,大敗;守城遊擊羅建功等皆棄城而逃。惟懷祥鎮定如常,遣散署中非作戰人員後,親率兵勇登城拒守,以土袋堵塞四門,示無退志。初八日淩晨四時,英軍攻入東城,懷祥負傷,脫下衣冠交從人帶給家人,從容赴北門萬公潭投水殉國。事績奏聞,清廷交禮部加等議恤,靈柩回籍賜葬,入祀本籍昭忠祠,並在其投水處建碑紀念,紹興知府徐榮曾為懷祥在西湖吳山建祠。懷祥著有《群經諸解》,已佚,自訂詩文二十卷,亂後僅餘一卷。林昌彝《射鷹樓詩話》曾收錄其詩十三首。

 

林則徐

林則徐(1785~1850年),字元撫,號少穆、石麟,晚號竢村老人,侯官縣(今福州市區)人。清嘉慶三年(1798年)中秀才,就讀鼇峰書院。嘉慶九年(1804年)中舉,任廈門海防同知書記,後入福建巡撫張師誠幕府。嘉慶十六年(1811年)進士,選為庶起士,授編修。先後任江西鄉試副考官、雲南鄉試正考官。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任江南道監察禦史轉浙江杭嘉湖道,任上修海塘,興水利,發展農業,頗有政聲。道光三年(1823年),由江南淮海道升任江蘇按察使,廉明辦案,倡捐賑災。翌年,署江蘇布政使。道光七年(1827年),任陝西按察使、署布政使。道光十年、十一年(1830、1831年),相繼調任湖北、河南、江寧三省布政使,在興修水利、救災辦賑、整頓吏治等方面多有興革,升任河東河道總督。道光十二年(1832年),擢江蘇巡撫,曾兩度署理兩江總督,處理錢漕、災賑、水利、鹽政、貨幣等實際問題,博得百姓愛戴。

道光十七年(1837年),林則徐任湖廣總督,厲行禁煙,道光十八年(1838年)五月,上《籌議嚴禁鴉片章程折》,提出全國禁煙六條章程,並附戒煙藥方。八月,又上《錢票無甚關礙宜重禁吃煙以杜弊源片》,指出鴉片氾濫,事關國家存亡,促使宣宗下決心嚴禁鴉片。同年十一月,受命為欽差大臣,前往廣東查禁鴉片。翌年初,則徐到達廣州,首先查辦包庇鴉片走私官員,傳諭外商限期繳煙。以英國為主的外國鴉片商人,在英國駐廣州商務總監督義律支持和唆使下,拒繳鴉片。則徐宣佈封艙,暫停貿易,撤出為商館服務的中國雇員和工人,派兵包圍商館,不讓煙販顛地逃離,迫使義律不得不同意繳煙。先後繳出鴉片19187箱又2119袋,共重1188噸。除留8箱樣土外,從四月二十二日至五月十五日在虎門海灘全部銷毀。

則徐注意瞭解和研究外國,主張睜眼看世界,將翻譯的外國報刊分類整理,將英國人慕瑞所著《地理大全》,部分翻譯整理成《四洲志》;還摘譯西方報刊上議論中國的各種言論,輯成《華事夷言》;摘譯瑞士人瓦特爾的國際法著作,編成《各國律例》。並請人翻譯西方大炮瞄準法等,將先進軍事技術應用到廣東防務中。則徐一面訓練水師和招募水勇,一面組織民眾“由民間自行團練以保村莊”,曾以夜戰火攻機動靈活地襲擊敵船獲勝。道光十九年(1839年)下半年,義律多次率英國兵船在九龍、穿鼻和官湧一帶挑釁,皆被擊退。翌年正月,則徐接任兩廣總督。五月,鴉片戰爭爆發。由於廣州防範嚴密,英艦轉而北上,攻陷浙江定海;七月到達天津大沽口。清廷懾于侵略者的武力,派遣直隸總督琦善與英方談判。九月,則徐和鄧廷楨同時被革職,留粵聽候查問差委;後則徐以四品卿銜赴浙江隨營效力。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閏三月,到達浙東鎮海一帶籌防。五月,奉命遣戍新疆伊犁。七月初,抵達揚州,又奉旨折回,赴河南祥符襄助王鼎辦理堵口工程。經半年治理,黃河決口合龍後,仍命其赴戍伊犁。則徐在戍途中寫下大量詩篇,抒發愛國情懷。翌年十一月,抵達戍所。在伊犁期間,則徐探究邊防、屯墾以及興修水利之方,協助伊犁將軍布彥泰開墾三棵樹、紅柳灣和阿勒蔔斯的荒地,又捐資承修龍口水渠工程。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冬,奉旨查勘南疆諸城荒地,先後到達阿克蘇、烏什、和闐、庫車、喀什噶爾、葉爾羌、喀喇沙爾以及英吉沙爾等地,墾地達六十九萬餘畝。則徐倡修水利,推廣坎井和紡車,建議將田地分給回民耕種,實行兵農結合,堅守重鎮。則徐對沙俄侵華野心有所警覺。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九月,則徐以四、五品京堂回京候補。十一月,以三品頂戴署理陝甘總督,後任陝西巡撫,彈壓陝甘地區藏民、回民和刀客的抗清鬥爭。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升任雲貴總督,制止漢回衝突,平息民眾反抗,受到朝廷嘉獎,加“太子太保”銜,賞戴花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則徐整頓雲南礦務,開採銀礦,促進礦業生產發展。同年八月,奏請回籍養病。翌年三月回到福州,抱病乘船至閩江口五虎礁和閩安、長門等要塞察看形勢,修築炮臺,向閩浙總督、福建巡撫提出調兵、演炮、募勇等建議。十月,授欽差大臣赴廣西,十九日行至廣東普寧縣驛館病逝,賜諡“文忠”,敕建專祠諭祭。生平奏稿、日記、公牘,彙編為《林則徐集》出版,並有《雲左山房文鈔》、《雲左山房詩鈔》、《使滇吟草》等行世。

 

魏本唐

魏本唐(1791~1857年),字又瓶、富春,又字燮馨,侯官縣(今福州市區)人。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省試第一。道光六年(1826年),大挑一等,以知縣錄用,發往直隸候補。翌年,往廣東教讀。道光十四年(1834年),複往直隸候差,後調任永安縣學訓導、臺灣縣學訓導。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署臺灣府學教授。兩年後改調上杭縣教諭。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回至福州任《福建通志》副總校,對《山川》、《古跡》、《沿革》多有增補;重新編定《海防》等志。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調任晉江縣教諭。咸豐四年(1854年),升任長汀府學教授。咸豐七年(1857年)三月,歸福州,手校《後漢書》數卷,十一月病逝。著有《愛卓齋文集》、《夏小正校注》、《讀經劄記》、《東越沿革表》、《山川古跡訂訛》、《海防洋予補》、《文信國禦試策注》、《魏氏世譜》等。

附:魏秀仁(1818~1873年),字了安、子敦。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中舉。後屢試不第,出遊陝西、山西、四川等地,主講渭南象峰書院、成都芙蓉書院。通經史,精詞賦。以不得志於科第,四托稗官小說,寄兒女私情,寫成小說《花月痕》,文筆細膩,詩詞哀豔,對後世鴛鴦蝴蝶派小說影響很大。又痛感戰爭慘酷,吏治腐敗,刑賞不平,乃錄所見所聞,附以議論,寫成《咄咄錄》四卷,有較高史料價值。同治二年(1863年),由成都回福州,因沈葆楨之薦,得建寧鹽埠小職,與謝章鋌等組織“聚紅榭”,唱和詩詞近十年。同治十一年(1872年),應聘主講南平道南書院,次年,病逝。生平著述另有《陔南山館詩集》、《陔南山館駢體文鈔》、《陔南山館文錄》、《陔南山館詩話》、《陔南石經考》、《石經訂顧錄》、《蹇蹇錄》、《懲惡錄》、《幕錄》、《彤史拾遺》、《三朝讜論》、《故我論詩錄》、《巴山曉音錄》等三十餘種。

 

李彥章

李彥章(1794~1836年),字則文、蘭卿,號榕園,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清嘉慶十六年(1811年)進士,以內閣中書用。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典江西鄉試,後主講興化興安書院。道光二年(1822年)任軍機章京,翌年,遷內閣侍讀,參加宣南詩社。道光五年,任廣西思恩知府。以興學育人為首務,帶頭捐銀一千五百兩,興建陽明書院、西邕書院,倡辦義學。並親自制定《榕園學矩》,自編教材《榕園識字編》、《榕園辨韻編》,親臨書院講授,還倡修《思恩府志》。親自辟地推廣雙季稻,推廣北方桔槔水車;一年內在武緣、賓州、上林、遷江四州縣,開塘圳336處,修水壩430處;收回被豪強侵佔的土司官田,受當地土司、士民好評,為其立生祠。道光八年(1828年),調任慶遠知府,整頓府學,修復慶江書院。次年,調潯州知府。道光十三年(1833年)二月,升任江蘇蘇常鎮通海道,迅速改變關務連年虧損,實現盈餘。巡撫林則徐稱其“精明幹練,巨細兼周,凡所經管之關務、河防,無不洞察弊源,力除務盡”。同年十一月至次年四月,署江蘇按察使,編著《江南催耕課稻編》,刊發全省,大力推廣種植雙季稻;撰寫《江南勸種早稻說》與《江南勸種再熟稻說》,各郡縣奉行其法,取得農業增產。在江蘇任上編纂《劉河志》、《練湖志》、《三十六湖志》、《焦山志》、《芍藥志》、《蘇亭小志》。道光十六年(1836年)正月,升任山東鹽務使,未赴任病逝。有《榕園全集》傳世。

 

王慶雲

王慶雲(1798~1862年),字家鐶、賢關,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清道光九年(1829年)進士,任翰林院庶起士,散館授編修。道光十四年(1834年),任廣西鄉試正考官。道光十七年(1837年),任貴州學政。道光二十六年,充文淵閣校理。翌年,升翰林院侍講學士。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升通政使司副使。咸豐元年(1851年)五月,升任戶部左侍郎兼管三庫事務。咸豐三年(1853年),任陝西巡撫,改山西巡撫,任內增設義學,抓節支,改革鹽政,改善士兵生活,修築堡壘,加強團練,頗有治績。咸豐七年(1857年)六月,任四川總督。咸豐九年(1859年)四月,調任兩廣總督,因病辭;十一月,授都察院左都禦史,又以“病體未痊”辭。不久,改授工部尚書,又調任兩廣總督。同治元年(1862年)三月病逝汾州,諡“文勤”,入祀山西名宦祠。同治八年(1869年),歸葬福州西門芋坑山。著有《熙朝紀政》、《石渠餘記》、《王文勤奏稿》、《石延壽館文集》、《荊花館遺詩》、《西清王氏族譜》等刊行。

 

趙新

趙新(1802~1876年),字又銘,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清咸豐二年(1852年)進士,授庶起士;咸豐六年(1856年),散館充國史館協修、纂修、提調日講起居注,官文淵閣校理教習,庶起士記名禦史。咸豐九年(1859年)以《功臣列傳》告成,賞加侍讀銜;同年,充己未科江西鄉試副考官。同治元年(1862年),京察一等。翌年,充廣西鄉試副考官。同治三年(1864年)以補繕《宣宗實錄》告成,奉旨記名,以道府候用,先賜頂戴。同年,充冊封琉球國王正使,升授詹事府右春坊右贊善,成為赴疏球冊封最後一位冊封使。同治五年(1866年),轉左贊善,以《皇清奏議文武職大臣年表》告成,賞加三品頂戴。翌年,京察一等,補行引見,仍交軍機處記名。同年十月,奉旨補授陝西督糧道,十一月,以《文宗本紀》告成,賞加二品頂戴。此時關隴間流亡載道,趙新上任數年,加強治安,恢復生產,五穀豐登,倉廩充實;振興關中書院,提拔寒士,興修龍洞渠、霸橋等工程。光緒初年(1875年),閩中發大水,修書令其子以萬金助賑。光緒二年(1876年)辭歸病卒。

 

饒廷選

饒廷選(1803~1862年),字枚臣,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未弱冠即入伍。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以千總隨軍東渡臺灣鎮壓張炳起義,以功賞戴藍翎。道光十四年(1834年),遷守備。翌年,再渡臺灣平定沈知起義,賞換花翎,署各營遊擊。道光二十四年,駐同安馬巷,擢都司;後升漳州遊擊。咸豐二年(1852年),署中營。翌年,小刀會包圍漳州城,廷選出兵擊潰,升漳州鎮總兵。咸豐四年(1854年),調貴州安義鎮總兵,不久,升福建陸路提督。翌年,扼守衢州。咸豐六年(1856年),太平軍圍攻廣信(今上饒市),守官沈葆楨妻林普晴(林則徐之女)血書求援,廷選以廣信失守,玉山難保,也出於對林則徐的敬仰,於是背城出擊,廣信解圍;但因未有軍令赴援,屢褫公職。以後,太平軍增兵圍城,又被他擊敗,清廷賜“巴林圖魯”勇號。咸豐七年(1857年),補衢嚴鎮總兵,收復江西婺源。翌年,太平軍石達開部攻浙江,廷選固守衢州,相持三個多月後解圍,授贛南鎮總兵。咸豐十年(1860年),太平軍李秀成部攻浙江,廷選由江西援浙,收復淳安,升授浙江提督。翌年九月,廷選攻下諸暨,援救省城。守城七十余天,省城陷落,廷選終以革職留用提督身份戰死。卒贈太子太保,諡“壯勇”,入祀昭忠祠。

 

林昌彝

林昌彝(1803~1876年),字惠常、薌谿,號石求石己子、茶叟、五虎山人等,侯官縣(今福州市區)人。師從經學家陳壽祺,飽覽其藏書。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中舉,後八次上京會試,皆落第。在歸途中遍游大江南北,黃河上下,發為詩歌,皆豪氣如雲。鴉片戰爭爆發,寫成《平夷十六策》及《破逆法》四卷。福州辟為通商口岸後,英人租據烏石山積翠寺,昌彝繪《射鷹驅狼圖》,名所居之樓為“射鷹樓”。咸豐三年(1853年)四月,向皇帝進呈《三禮通釋》二百八十卷,賞官教授。先後任福建建甯、邵武教諭。後辭職回鄉,授徒自給,閉門著述。林則徐女兒普晴和沈葆楨都是昌彝的學生。著有《射鷹樓詩話》、《海天琴思錄》、《硯桂緒錄》、《說文二徐校本》、《燕翼日抄》、《敦舊集》、《氵隱人存知錄》等,已刻的還有《衣氵隱山房詩集》、《小石渠閣文集》、《溫經日記》、《鴻雪聯吟》。

 

林鴻年

林鴻年(1804~1886年),字勿村,侯官縣(今福州市區)人。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進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道光十八年(1838年),奉旨為冊封琉球國王正使,賜一品服,代表清廷諭祭故王,冊封新王。在琉球一百六十天,摒絕饋贈,禁止隨從人員攜貨勒售。拒絕接受琉球國送給使者的“宴金”。歸國後,著《使琉球錄》。道光二十年(1840年),出任山東鄉試副考官,繼任國史館協修、文淵閣校理、方略館纂修等職。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任廣東瓊州(今海南省)知府。任上,重視文教,充實瓊台、羅峰兩書院圖書設備,增加學生的津貼費,文風大振。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護理雷瓊道,招撫海盜,平定儋州(今海南省儋縣)劉文楷之亂,人民得以安寧。咸豐二年(1852年),丁憂回籍,以在籍官員身份參加辦團練有功,實授道銜。咸豐九年(1859年),授雲南臨安府知府,政績顯著,先後擢按察使、布政使。同治三年(1864年),任雲南巡撫,參與鎮壓太平天國運動。同治五年(1866年),以“畏寇逗留”革職回裏,受聘為正誼書院山長,審校道光《福建通志》,並親自作序。光緒八年(1882年),特賞三品卿銜。逝後有《松風山館詩抄》傳世。

 

郭柏蔭

郭柏蔭(1807~1884年),字遠堂,侯官縣(今福州市)人。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進士,授翰林院庶起士,擢編修;道光十七年(1837年),任浙江道監察禦史。翌年,轉山西道。道光十九年(1839年),巡視西城,轉京畿道,升刑部給事中。曾上奏有關臺灣事宜,請勤撫慰、嚴番界、查倉庫、禁偷渡、防兵丁冒替、戒人命及盜案消弭,皆交部議施行。升甘肅甘涼道。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後回鄉,曆主清源、紫陽、鼇峰等書院。又奉命辦理本省團練,升員外郎,後升郎中。同治元年(1862年),往安慶大營,協助曾國藩抵抗太平軍,升江蘇糧儲道,又升按察使。同治五年(1866年),任江蘇布政使,代理巡撫。翌年冬,經曾國藩推薦,升廣西巡撫,改調湖北,署理湖廣總督,代理巡撫。同治八年(1869年),卸署總督任,仍為巡撫。同年夏、秋間,天降暴雨,湘水、川水、襄水高漲,各府屬州縣堤潰,田廬淹沒,災害嚴重。柏蔭派員赴災區急賑,又奏請解京餉及稅厘項下撥銀三十萬兩救災修堤,獲准,救活災民甚多。翌年,複署湖廣總督。不久,又專為巡撫。同治十二年(1873年),因疾請辭。光緒元年(1875年),回福州。次年,福州大水,出面負責浚河排澇,解除水患。後再主鼇峰書院講席,倡修火災後孔廟,集資修建明倫堂、崇聖祠,增置文廟樂器、祭器。卒賜祭葬。著有《天開圖畫樓文稿》、《嘐嘐言》、《續嘐嘐言》十卷、《變雅斷章演義》一卷等。

 

林壽圖

林壽圖(1809~1885年),初名英奇,字恭三、穎叔,別署黃鵠山人,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進士,累官工部主事。咸豐二年(1852年),考取軍機章京,任幫辦總章京,起草機要文書。後數年,曆充實錄館收掌、纂修、協修兼提調、虞衡司主事、員外郎、工部兩窯廠監督、分校禮闈。咸豐九年(1859年)十二月,任山東道監察禦史,奏罷福建總督、布政使,調浙江布政使徐宗幹為福建巡撫,直聲遠播。咸豐十一年(1861年)九月,慈禧發動政變,壽圖參與有功,為慈禧器重。十一月,升任禮部給事中,兼署兵部給事中,浙江道監察禦史。同治元年(1862年)上疏要求:端聖學以裕國本,布寬政以培元氣,慎言利以蘇民困,堅初念以受諫諍。改任順天府尹。十月,充校射大臣、順天武鄉試監臨。翌年九月,出任陝西布政使,調和漢、回民族成見,民間元氣漸複。同治四年(1865年)夏,改署陝西布政使,兼司軍營轉運,督辦慶陽糧台,後改督辦全甘後路糧台,不久,恢復陝西布政使職。同治十年(1871年),任山西布政使。後免職,主講鐘山書院。光緒七年(1881年)返榕,主講鼇峰、致用書院。光緒十年(1884年),任團練大臣,賞給四品頂戴。翌年,病卒。壽圖工詩,富藏書。著有《春秋淺說》、《論語證故》、《餘贅記》、《兩晉六朝文類纂》、《冶南詩藪》等。後書樓失火,稿皆被焚。《詩經注釋》、《爾雅補注》、《閩學宗派考》、《黃鵠山人文集》、《歐劑書畫記》,盡佚。已刊存有《榕蔭談屑》、《啟東錄》、《黃鵠山人詩抄》、《華山遊草》等。

 

左宗棠

左宗棠(1812~1885年),字季高,一字樸存,湖南湘陰人,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中舉,三次進京會試均落第。一度主講醴陵淥江書院,後入湖南巡撫駱秉章幕府,職司章奏。咸豐十年(1860年),由曾國藩推薦,以兵部郎中加四品卿銜率軍赴江西、皖南鎮壓太平軍。翌年,升太常寺卿,繼擢浙江巡撫。同治元年(1862年),奉旨與法國聯合組織“常捷軍”。次年,攻佔金華、紹興等地,擢閩浙總督。同治四年(1865年),擊敗太平軍李世賢、汪海洋部,被封為一等恪靖伯,節制贛、閩、粵三省軍務,賞戴雙眼花翎。翌年六月,到福州,改革吏治,革除鹽務積弊,實行“改用票運,厘課並抽”,財政收入在半年內實增二十余萬。又裁遣老弱和吸鴉片兵勇,提高士兵素質。還在黃巷設立正誼書局,刊印先賢遺書,將延擱三十多年的道光《福建通志》付梓。作《諭閩六禁》,禁除聚賭和械鬥等惡習;在耿王莊舊址,設立桑棉局,管理桑棉種植;諭各縣增加積穀,以備饑荒。七月,奏請在福州馬尾設立福建船政局,推薦沈葆楨任船政大臣,聘法人日意格、德克碑為正副監督;又議立“求是堂藝局”,培養造船及駕駛的技術人才。九月間,調任陝甘總督。同治六年(1867年),率兵鎮壓撚軍。翌年到十二年間(1868~1873年),打敗西北回民軍,發帑安置饑民和降眾,開墾荒地,教以區田代田法。同治十三年(1874年),晉升為東閣大學士。光緒元年(1875年),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率兵討伐阿古柏,平定天山南、北路,收復烏魯木齊、吐魯番等地,阻遏俄、英對新疆的侵略,以功封二等侯。光緒七年(1881年),任軍機大臣,繼任兩江總督。光緒九年(1883年),督師雲南。翌年七月,法軍艦突襲福州馬尾,福建水師軍艦損失殆盡。同時法軍擬犯台。他奉命以欽差大臣督辦福建軍務。十月,到福州組織恪靖援台軍赴台。認為臺灣是七省門戶,建議將福建巡撫移駐臺灣。光緒十一年(1885年)七月,病逝福州,諡“文襄”。有《左文襄公集》傳世。

 

劉家謀

劉家謀(1813~1853年),字仲為、苞川,侯官縣(今福州市區)人。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中舉,後以大挑任寧德、臺灣教諭。所到之處,努力收集掌故。在寧德,著《鶴場漫錄》二卷;在臺灣四年中,著《海音》二卷,對臺灣的風土人情及官吏施政利弊,皆有論述。咸豐二年(1852年),卒於府署。著有《東海紀程》一卷,《東海小草》、《觀海集》各四卷,《開天宮詞》二卷,《操風瑣錄》四卷,《懷藤吟館隨筆》一卷,《攬環集》十卷,及《外丁卯橋居士初集》八卷,其中多與張際亮唱和之作。

 

劉齊銜

劉齊銜(1815~1877年),字本銳,號冰懷、又號冰如,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進士,簽分戶部。咸豐四年(1854年),授湖北德安知府。不久,移任襄陽、漢陽兩郡。他“躬節儉,裁漏卮,撤私稅,徠商賈”,湖北巡撫胡林翼對他十分器重,委其兼漢、黃、德道。市舶初開,外國人謀據大別山,齊銜認為大別山臨漢陽,扼武昌,地理形勢重要,予以拒絕。同治元年(1862年),擢陝西督糧道,旋代理布政使兼總糧台。齊銜看到民物凋敝,請求蠲免賦稅,民力稍紓。同治六年(1867年),升任浙江按察使,又升河南布政使。任上“絕弊懲強”,力改腐敗之風,同時“修學校,清交代,勘墾荒,”數年之內,歲增正雜二十余萬。光緒三年(1877年),河南大旱,庫儲支絀,齊銜請免糧販輸稅。因呈報太遲,與法令不合,部議辦理失當,被免職。不久,病卒於開封。光緒十四年(1888年),河南巡撫倪文蔚根據其曆官治績和當時辦災實況,奏請“雪其事,恢復原官”。

附:劉齊衢(1813~1860年),字本樞,號綺田,閩縣(今福州市區)人,劉齊銜之兄。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進士,曆知四川興文、榮縣、江津等縣。江津地處要衝,開支繁多,積案不少,民眾苦不堪言。齊衢年富力強,舉凡防禦之策、軍需之供、安民之事,莫不躬親。齊衢說“盜即民也,清盜之源,在易使民為盜”,只要做到“老有所養,壯有所業,幼有所教,而田舍廬墓皆有所保護之,孰甘舍安樂為匪?”齊衢免除縣裏私稅,解困安民。在全蜀騷動的情況下,江津卻得以“少安”。因操勞過度,逝于任上。四鄉民眾知其清廉,爭先捐資,將其靈柩運歸。

 

郭柏蒼

郭柏蒼(1815~1890年),又名彌苞,字蒹秋、青郎,侯官縣(今福州市區)人。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中舉。曾任縣學訓導,捐資為內閣中書,長期裏居,承攬鹽稅。柏蒼家資富有,熱心地方公益事業,在福州烏石山修建學校,在福州西湖興修李綱祠堂。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旅經杭州時,倡建義山、義祠,讓閩籍客死他鄉者安葬或停棺。還在福州東關外建造普濟堂。咸豐七年(1857年),因辦福州團練得力,授主事,賞員外郎銜。同治五年(1866年),主持修建福州南城,疏浚城濠;浚通三元溝、七星溝。光緒三年(1877年),疏浚懷安、洪塘、濂浦諸河,以減輕省城水患。柏蒼酷好藏書,室名頗多,有“補蕉山館”、“鄂跗草堂”、“三山峰草廬”、“沁泉山館”、“葭拊草堂”、“秋翠院”、“紅雨山房”等。柏蒼對天文、地理、河運,特別是福建的山川、風土、物產、人文、史跡等都有研究。曾深入沿海各地搜集海產資源資料,考證編著《海錯百一錄》,另著《閩產錄異》,記載福建土特產、動植物和礦產等。主編《烏石山志》;輯錄地方歷史掌故《竹間十日話》;記述當時省城水利建設的《三元溝始末》、《新港開塞論》、《福州浚湖事略》、《閩會水利故》等書,還有詩文手稿《鄂跗草堂詩集》、《柳湄小榭詩集》、《全閩明詩傳》等。

 

沈葆楨

沈葆楨(1820~1879年),榜名振宗,字幼丹、翰宇,侯官縣(今福州市區)人。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進士,選翰林院庶起士。道光三十年(1850年),授編修。咸豐四年(1854年),改江南道監察禦史;翌年,任江西九江知府;咸豐六年(1856年),調署廣信(今上饒市)知府,與太平軍作戰,升任廣饒九南兵備道和吉南贛寧兵備道。咸豐十一年(1861年),調赴曾國藩安慶大營辦理軍務。同治元年(1862年),由曾國藩保奏,升江西巡撫,兼辦廣信糧台。妥善處理南昌法國教堂被拆毀案件,當地紳民感其恩德。同治三年(1864年)九月,急行軍五晝夜,俘洪仁玕、洪仁政、黃文金等,並在石城荒谷搜獲洪天貴福(洪秀全之子),受到清廷重賞。同治五年(1866年),經閩浙總督左宗棠推薦,授總理船政大臣。次年六月,正式主辦福建船政,遇到種種阻撓。經葆楨與左宗棠上疏力爭,船政業務得到發展。葆楨不顧英人反對,聘請法人日意格、德克碑為船政正、副監督。葆楨重視學習外國科學技術,培養中國自己的科技人才。葆楨設船政前學堂,培育造船人才;設船政後學堂,造就航海駕駛人才。在招生上採用英、法海軍學校的規章制度,參用中國的考試方法,入學前通過三場考試,嚴格挑選,教學則採取“教習包教,學生包學”的辦法,提高學生的學習品質和效率。葆楨主政期間,福建船政製造“萬年清”等十五艘船艦,並為國家造就一大批科技人才和海軍骨幹。同治十三年(1874年)五月,日本政府以琉球船民在臺灣遇害為藉口,派兵在臺灣社寮港登陸,佔據琅王喬,建都督府。清廷任葆楨為欽差大臣,率師入台。葆楨決定以“理諭”、“設防”、“開禁”作為處理原則,調兵駐守各處,建築炮臺,鋪設海底電線,溝通閩台軍務;又抽調淮軍到台。日本探知葆楨加強戰備,不敢輕舉妄動,轉而要求撫恤琉球遇害人員家屬及賠償軍費。清廷答應其要求,日軍才退出臺灣。葆楨加強臺灣的行政管理,將福建巡撫移居臺灣;增設臺北府,置淡水、新竹、宜蘭三縣,在琅王喬增設恒春縣;分南北兩路開山辟道,招徠內地人民開發山區;宣佈編戶口、禁仇殺、立總目、墾荒地、設番塾(學校)等七條約法;引進西洋機器,開採臺北煤礦;建鄭成功祠,發揚民族正氣;修築城垣,增強防禦力量。光緒元年(1875年)八月,受命為兩江總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奉命處理“皖南教案”。以“罪無所歸”折服洋人,妥善結案。任內修河堤、行海運、籌積穀、拔罌粟、減稅收、整鹽務、禁厚殮、修炮臺、固防務、平冤案、選賢能。終因積勞成疾,病卒於督署。清廷追贈太子太保,諡“文肅”,設專祠(在今福州市政府大院內)以祀。著有《居官圭臬》、《沈文肅公政書》等。

 

謝章鋌

謝章鋌(1820~1903年),字枚如,長樂縣人,生於福州。清咸豐元年(1851年),主講漳州丹霞、芝山兩書院。同治三年(1864年)中舉。同治五年(1866年),往太原説明學使校閱試卷。同治八年(1869年),入陝西兵備道趙新幕府處理文牘。後受聘主講同州豐登書院。翌年,上京應試落第,再往漳州主講芝山書院。光緒二年(1876年)成進士,時年已58歲,遂灰心仕途,專心致志於學術與教育。次年三月,又主講芝山書院。光緒十年(1884年),受陳寶琛延請,出任江西白鹿洞書院山長,講授程朱理學。兩年後辭職回福州。光緒十三年(1887年)起,主講福州致用書院十六年,並建賭棋山莊,藏書萬卷。他長於詩文,生平著作二十餘種,彙編為《賭棋山莊全集》刊行。

 

李桂玉

李桂玉(約1821~1850年),女,字姮仙。生活于清道光年間。原籍隴西(甘肅),隨夫入閩。夫早逝,桂玉在李厝館寓廬,設館課女童。業餘著述,撰成《榴花夢傳奇》前357卷(全書360卷)近五百萬字,敘述唐代女子桂恒魁建功邊防、痛斥昏君庸臣的故事。為古今所有彈詞中最長的一部,為傳世佳作。《榴花夢傳奇》最後三卷(續編)的作者為翁起前(1894~?年)及楊美君(1882~1957年),署名“浣梅女史”。最早版本為光緒十年(1884年)抄本。現僅存四部,分別收藏於北京圖書館、福建省圖書館、福建省文化局戲曲研究所與福建師範大學圖書館。又著有長篇彈詞《三奇緣》,已佚。

 

裴蔭森

裴蔭森(1823~1895年),字樾亭,江蘇阜寧人。清同治二年(1863年)進士。次年捐道台銜。同治六年(1867年),參與辦理長沙團練。同治九年(1870年),從湖廣總督李鴻章辦理營務。李鴻章辱國媚外,蔭森力諫不聽,憤而辭職,往長沙辦理團練,主持湖南全省營務處。光緒九年(1883年),調任福建按察使。馬江戰敗後,兼督海口事務,後又署理船政大臣,興建房舍,著手製造鋼甲兵輪,試造成功“平遠”號,成為中國造船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其後組建大船塢,長130.9米,寬33.5米,深7.8米,為遠東第一大船塢。曾接受中國當時最大艦隻進塢維修,還修理過英、法等國的兵艦、商船。曾派遣王壽昌等二十四名學生出洋留學。為海防事業作出貢獻。蔭森還收集整理船政奏稿,輯成《船政奏議彙編》。光緒十五年(1889年),辭職回裏。後病逝。

 

梁鳴謙

梁鳴謙(1826~1877年),字禮堂,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清咸豐九年(1859年)進士,任吏部考功司主事,派軍機處稽勳司行走。同治五年(1866年),入福建撫署任文案。翌年,被沈葆楨聘入船政幕府,以船政功加三品銜。同治十三年(1874年)五月,隨沈葆楨巡視臺灣,兼辦各國通商事務,一切奏章皆出其手。其主張對日不能屈服;日兵退出臺灣後,又建議將臺灣道所轄一府三縣二廳改為兩府十縣;福建巡撫移駐臺灣;開發臺北煤礦,減輕煤稅,築碉堡,增炮臺等,沈葆楨皆從其議。鳴謙還倡議為明延平郡王鄭成功建祠,祠成之日,代葆楨撰聯雲:“開萬得古未曾有之奇,洪荒留此山川,作遺民世界;極一生無可如何之遇,缺憾還諸天地,是創格完人。”光緒元年(1875年),隨沈葆楨返閩,以撫台功加二品銜,以候補道任用。不久,沈葆楨任兩江總督,仍隨任,事無大小悉以咨商,倚為左右手。翌年八月,回福州鼇峰書院任教職。後卒於閩山巷府第。鳴謙善詩文,詩似王漁洋,文似歸有光,又喜為折技吟。著有《靜養堂詩文集》八卷、《筆記》二卷、《詞存》一卷。

 

穆圖善

穆圖善(?~1887年),字春岩,姓那拉搭氏。初以驍騎校遷參領,隨軍在直、魯、晉、豫、皖進攻太平軍和撚軍。清同治元年(1862年),隨欽差入陝,擊敗太平軍,擢西安右翼副都統。同治三年(1864年),署欽差大臣,擢荊州將軍。移師甘肅,進攻西北回民起義軍。同治五年(1866年),署理陝甘總督。光緒元年(1875年),召署正白旗漢軍都統。光緒五年(1879年),出任福州將軍。光緒十年(1884年)五月,法艦駛入閩江口,穆圖善與張佩綸連夜帶兵分別出駐長門和馬尾。在長門炮臺與士卒同甘苦,而且一再要求“先發”制敵,而朝旨不許。七月初三,馬江開戰後,泊在連江琯頭的法艦也向中國陸營開炮,並力圖登岸切斷長門炮臺後路,穆圖善督勇伏拒,守住長門炮臺,被民眾譽為“有識有勇者”。光緒十二年(1886年),授欽差大臣,會辦東三省練兵事宜。翌年,卒於軍次。

 

日意格

日意格(1835~1886年),法國海軍軍官。清咸豐七年(1857年),參加英法侵略軍佔領廣州。咸豐十一年(1861年),任寧波海關稅務司。後出任“常捷軍”幫統,支持左宗棠鎮壓太平軍。法國軍官勒伯勒東陣亡後,日意格繼任統領,先後攻克紹興、杭州、湖州等重鎮。同治五年(1866年),受聘為福建船政正監督,負責制造大小兵船、商船,訓練員工,教會製造和駕駛技術。同治八年(1869年),參與造出中國第一艘千噸級“萬年清”號輪船。同治十三年(1874年),結束與船政簽訂的合同,留在船政擔任留洋學生洋監督。光緒三年(1877年),帶領福建船政學堂首批學生赴英、法、美、西班牙等國留學。任上病逝於法國。著有《福州船政局及其成果》。

附:德克碑,生卒年不詳,法國海軍軍官。清同治元年(1862年),繼日意格接任“常捷軍”統領,後晉升提督。同治五年(1866年),受聘為福建船政副監督,負責管理業務。同治八年(1869年),改為監督練習輪船。翌年,與日意格不合,“不甘為其副”,前往甘肅投效左宗棠。

 

龔易圖

龔易圖(1835~1894年),字藹仁,號含晶,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清咸豐八年(1858年)進士,由庶起士改任雲南知縣。時撚軍興起,留在山東,跟隨僧格林沁作戰,攻克金樓等地有功,以知府任用。同治四年(1865年),撚軍張總愚與太平軍賴文光會師,攻入山東,龔易圖隨巡撫扼守東平,因築堣防禦有功,實授東昌府。同治七年(1868年),知濟南府。次年正月,捕殺在逃梟匪蕭羊、馬金貴和十餘名“響馬賊”,使自江南入境至德州再無劫案發生。曆城縣捕役橫行,作惡多端,時稱“十虎”,易圖處置了“西門虎”和“坐山虎”,餘皆斂跡。光緒三年(1877年)五月,請假回福州,恰值大水淹沒城鎮,易圖協助賑務,倡捐萬金,建議疏浚洪塘河,以泄水患。同年底,升任江蘇按察使。光緒七年(1881年),調廣東按察使。光緒十一年(1885年),調任湖南布政使,被劾奏,奉旨革職。後因獻款,捐制棉衣三萬套賑濟順直災民,奉旨賞還原銜。光緒十四年(1888年)春,回福州。不久,在上海籌辦織布局,發展民族工業。易圖在福州廣築園林;雙驂園在烏石山西南隅,廣植荔枝,舊名荔枝園;武林園和芙蓉別島均在花園弄,園內怪石嶙峋,為福州之冠;又在西湖畔興建環碧軒,立龔氏宗祠,鑿池壘石,水木清幽。晚年移居於此。易圖能詩畫,著有《烏石山房詩存》傳世。藏書萬冊,由後人捐獻一部分給福建省圖書館。

 

林啟

林啟(1839~1900年),字迪臣,侯官縣(今福州市區)人。清光緒二年(1876年)進士,授翰林院編修。慈禧太后擬修建頤和園,林啟上疏諫阻,觸怒慈禧,外放任浙江衢州知府。在任不及兩年,盡力充實倉谷,種桑養蠶,平反冤獄,懲辦劣紳,整頓書院,創立義塾,受到人民的歡迎。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調任杭州知府。任內革除陋規,努力改變社會風氣,禁收紅包和水門私稅,鼓勵人民檢舉不法吏役,不許文人包攬詞訟,拒絕洋人無理要求。創辦求是書院、蠶學館和養正書塾等新式學校。求是書院成立於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林啟自任總辦,後改為浙江大學堂(今為浙江大學)。同年,還成立蠶學館,次年二月開學,林啟自兼總辦。該館發展很快,各地紛紛前來購買蠶種,並仿辦蠶桑局或蠶業學堂。養正書塾在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創辦,後改為杭州府中學堂。林啟在杭州辦學,博得輿論好評。自戊戌後,清廷欲廢國內所辦學校,林啟向巡撫力爭,願以全家擔保,三校始得保全。因積勞成疾,卒于任上,杭州紳民堅決挽留,靈柩終葬於西湖孤山放鶴亭附近,建立“林社”,塑像紀念,以每年四月二十四日為社祭日,杭州各校員生都來致祭。

 

古月

古月(1843~1919年),俗姓朱,名救官,字圓朗。閩清葛坡(今阪東鎮朱厝村)人。幼喪父母,由長兄撫養成人。清同治二年(1863年),拜南平縣天寧光孝寺僧理珠為師,後投奔福州鼓山湧泉寺。該寺不納,自行落發,於靈嶠岩龍虎洞面壁十餘日,巋然不動。住持知其不凡,收為弟子,賜法號古月。初居白雲洞習苦行,日夜趺坐,定慧雙修。同治十二年(1873年),得戒于淨空和尚,移居龍虎洞。後妙蓮和尚任湧泉寺住持,屢往南洋化緣,寺務托古月料理。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春,古月出任雪峰崇聖寺住持,與達本等共謀重興該寺,各方善信捐獻甚多。不久,就任象峰崇福寺住持。時崇福寺衰敗已久,古月多方勸募,陸續重建大雄寶殿、天王殿、鐘鼓樓等,成為福州五大禪林之一。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在鼓山湧泉寺開戒壇。越二載,被推為湧泉寺第一百二十七代住持。光緒三十年(1904年)退席。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六月,在崇福寺建報親塔。宣統二年(1910年),任西禪寺第五十九代住持。同年,到北峰重建廢敗已久的林洋院,寺院建築格局皆參仿鼓山,並將“林洋院”改名“瑞峰林陽寺”。宣統三年(1911年)二月,臺灣新竹信徒專程來福州拜古月為師。古月遂在崇福寺開觀音戒。古月以一身主鼓山、雪峰、象峰、怡山、瑞峰五大禪林,為前所未有。他始終布衣粗飯,日夜趺坐,對待各界眾生一律平等,常與轎夫、翰林共座,傳為美談。古月晚年多住閩清白岩山彌勒岩與永泰姬岩山。民國五年(1916年),閉關於鼓山蓮花亭。民國八年閏七月初一日圓寂,世壽七十六歲,僧臘五十七年,戒臘四十七載。骨灰分進鼓山、象峰、瑞峰、閩清等寺。

 

潘炳年

潘炳年(1844~1919年),字耀如,晚號退庵,長樂縣人,後遷居福州。清同治十年(1871年)進士,授翰林院庶起士、編修。光緒八年(1882年),充順天鄉試同考官,後任國史協修、功臣館修撰、總纂。光緒十年(1884年)八月,聯合在京閩籍官員,彈劾在中法馬江戰役中直接責任者張佩綸、何如璋。張、何終被遣戍。光緒十五年(1889年),充廣西鄉試正考官,又充順天鄉試同考官、文淵閣校理,以京察一等記名道府用。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特授四川夔州府知府。夔州經常發生教案,炳年據理力爭,維護國家尊嚴。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夔州夏旱秋澇,田園、房屋毀壞甚多,炳年號召百姓建築附城堤壩,日夜監守,防止大水氾濫。四川有野生櫞樹,百姓多砍作柴燒,炳年認為櫞葉可以飼養山蠶,重金聘請貴州人傳授飼養法,未及一年,百姓獲利。他重視教育,於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創設四川第一所中學。後調署龍安府知府。三年後,複任夔州知府。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調署成都知府,政績卓著,被舉薦入京,他稱病告老回福州。辛亥革命後,以清朝遺老自居,隱而不出。遺著多散失,僅存《使粵日記》二卷。

 

李兆珍

李兆珍(1846~1927年),原名邴,字星冶,長樂縣沙京鄉人。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舉人,曾三次考進士,均落第。光緒六年(1880年)大挑,被選送直隸,以知縣候補。不久,任天津漕船局委員。辦漕運得力,以直隸知州候補。光緒二十年(1894年),授望都知縣。清軍入關之初,因望都縣抗清甚力,清廷不予免除附加田賦,因而望都縣賦役繁重。兆珍上任後,上奏蠲免附加賦,朝廷准減五成,舉縣歡慶,為兆珍立生祠,時稱“李望都”。翌年,調任武甯知縣。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又回任望都知縣。兆珍施政有方,為直隸總督裕祿所重,調任清河知縣,署天津知府銜。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實授河南省汝甯知府。任上勸農種桑,創辦師範學堂,整肅吏治。宣統元年(1909年),調任開封知府。不久,遷汝南光浙兵備道。民國元年(1912年),任豫南觀察使。後歷任中華民國司法籌備處處長、內務部司長、參政院參政、國會議員、安徽巡按使、安徽省省長等職務。民國五年離職,晚年閒居天津秋山裏。兆珍工書法,深得王羲之神髓。民國八年八月,長樂縣北鄉陳塘港被海嘯沖潰,從厚福村至南鄉江田村一帶百餘戶民房、農田盡遭水淹,兆珍向海外僑胞募銀三萬二千餘元,但被外務部扣壓挪用,無法解決;兆珍只好在天津鬻字籌款,得銀萬餘元匯回家鄉賑濟災民,深得鄉人稱讚。卒後歸葬故里蓮峰山。

 

張亨嘉

張亨嘉(1847~1911年),字燮鈞、鐵君,侯官縣(今福州市區)人。清光緒九年(1883年)進士,選庶起士,授編修,先後典試廣西,提督湖南、浙江學政。在浙江任上,建藏書樓,購書七萬卷,允許士民借閱。後升翰林院侍講,授太常寺少卿,轉大理寺少卿,任京師大學堂(北京大學前身)總監督,認真汲取東西方文化精華,禮聘學有專長者任教。後補授光祿寺卿,遷都察院左副都禦史、兵部右侍郎、禮部左侍郎等職。一生清廉,惟好收藏書畫;又好遊歷,對山水鑒賞別有見解。卒諡“文厚”。

 

王眉壽

王眉壽(1848~1921年),女,字淑怡,閩縣(今福州市區)人。眉壽同弟弟王仁堪從小受過嚴格的家庭教育。二十歲嫁陳寶琛為妻。寶琛回福州任鼇峰書院山長,創辦東文學堂,興辦教育二十多年。眉壽積極幫助丈夫發展教育事業,在家鄉螺洲創辦螺洲兩等小學。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眉壽在福州城內光祿坊玉尺山房創辦女子師範傳習所,自任監督,招收女學生,編設保姆和小學教師兩個班。翌年,全閩學會會員林伯棠倡辦女子職業學堂,聘眉壽兼任監督,學堂分刺繡、造花兩個班。宣統元年(1909年),女子職業學堂和傳習所合併為女子師範學堂,校址在城內花巷,眉壽仍為監督。這些學堂培養一批新式女教師,眉壽被譽為“女師之范”、福建第一位女教育家,清廷特賜“閩嶠女宗”匾額褒獎。有人作聯為她慶壽:“夫門生天子;弟天子門生。”一時傳為佳話。後逝于福州。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