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各地簡介 »

《福州府志》明.萬曆

作者:佚名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16日

福州府志(明.萬曆)《三》 

建置志一

國家設藩分治,以為民也。司牧師保,以至禦侮捍災,斥堠比閭,期無患而後即安。噫!何勤乎,古之善為政者,輿梁概茨,修繕惟謹,非其以域民之具,而使之嗷嗷中澤無攸暨也,志建置。

 

城池

府城

自無諸開國,建城都冶,至晉太康四年,郡守嚴高改築越王山之南為子城,唐天複間,閩王審知築羅城,五代梁開平初,審知又築南北夾城,宋開寶七年,刺史錢昱又築東南外城,至淳熙間,惟子城如舊,其餘各存數門,鹹淳九年,詔增築外城。元初漸墮廢,後陳平章友定又加繕葺。國朝洪武四年,命駙馬都尉王恭因元故址築焉,北跨越王山為樓曰樣樓,南則因故外城繞九仙、烏石之麓,袤廣方十裏,高二丈一尺有奇,厚一丈七尺,週三千三百四十九丈,城上敵樓六十有二,警鋪九十有八,堞樓二千六百八十有四,女牆四十八百有五,表裏辟夾道各二丈許。成化十九年六月,烈風淫雨,摧毀殆盡,鎮巡藩臬漸次修繕,悉完其舊。嘉靖三十八年防倭,增置外敵台三十有六,環城三面塹濠,深七尺五寸,廣十丈,延袤三千三百四十六丈有奇。城之北枕龍腰山裏許,古傳龍腰不可鑿,審知時嘗鑿之,或以為不可,遂止。城之門七:曰南門,舊南夾城寧越門外有九仙橋。曰北門,舊北夾城嚴勝門外有池,橋上有亭。曰東門,舊外城行春門外有橋名樂遊。[HT]曰西門,舊北夾城迎仙門外有迎仙橋。曰水部門,舊南夾城水部門有板橋其名鎮海。曰湯門,舊外城湯井門外有湯門橋。曰井樓門。舊外門船場門外有四明橋。城之水關四:一在水部門之東,引南台江潮自河口,繚繞凡三十有六曲,由水關入城。國朝弘治中,鎮守內官議鑿新港,而三十六灣始廢,形家以為非宜。嘉靖初,謝給事蕡奏複,不果。一在西門之南,引洪塘江潮自西禪浦,亦三十有六曲,由西水關入城,城中河數十曲,縈回于民居前後,舟航隨潮汐往來。其在北門、湯門二關,但以泄潦水雲。

 

冶城

即閩越故城,在今府治東北。漢高帝五年,封無諸為閩越王,都冶,依山置疊,據將軍山、甌冶池,稱形勝焉。

 

子城

晉太康四年,守臣嚴高謂故城不足聚眾,將移白田渡,嫌非南向,乃圖以咨郭璞。璞指其小山阜曰:“是宜城。”後五百年,盛唐中和中始修,廣其東南隅。宋初墮廢。熙甯初,郡守章瑉請修築子城,會瑉遷去,程師孟成之,益舊城西南隅,周九百五十丈,設女牆,創九樓,浚湟橫亙其南,今毛應等橋凡十有二。紹興初,守程邁累虎節、定安、豐樂、康泰四甕門,設敵樓,尋毀之。城之門七:南虎節門,外還珠門,東南定安門,東康泰門,西豐樂門,內宜興門,今宜興境即其地,東北清泰門。以上六門俱廢,惟還珠門存。

 

羅城

唐天複元年,閩王審知於子城外環築,設大門、便門共十有六,水門三。南利涉門,上有重樓夾閣,樓之前為安泰橋,今門廢橋存。東南通津門,上有樓,前通津橋,今存。東海晏門,俗呼雞鴨門,在今澳橋西。東北延遠門,北永安門,在懷安縣後。西北安善門,上有樓,內有鹿頂,門在西湖旁。西南清遠門,俗呼鴨門,中有豐樂門、金斗門,俱廢。

 

夾城

梁開平元年,閩王審知築南北夾城,謂之月城。南大門一,累甕設懸門,外樓櫓七十間,便門、去水門二,浚河以通潮。北大門二,便門五,舊志只六門,有名可考。南寧越門,即今南門。東南美化門,今廢;內水步門,今存。北嚴勝門,即今北門。西北遺愛門,舊名升山,元絳作,明年絳移尹南京,父老思之,更名。西迎仙門,即今西門。

 

外城

宋開寶七年,刺史錢昱築其城之門樓六間,敵樓三十間,又有安邊、臨江二門,樓五間,便門二:曰湯井,曰船場,敵樓九間,開沿城河二百九十丈,城高一丈六尺,厚半之。太平興國三年,錢氏納土,詔盡墮之。皇祐四年,郡守曹穎叔奏請,複漸修築,後蔡襄等累奏,並皆廢格,壕隍堙塞,半為民田,所存門六。南合沙門,在洗馬橋北;東南通仙門,在美化坊南;又東為行春門,即今東門;東北湯井門,即今湯門,又為船場門;西怡山門,在迎仙門外。舊時城垣內邊皆有空地二丈余,周圍環轉為攔馬牆,高丈許,牆外有路。後近城人家多鞠為蔬圃。成化間,巡按張瑄建增石基,再築完固,張去遂漸廢。

 

古田縣城

國朝弘治十三年築,西北跨山,東南濱溪,廣袤七裏許,高一丈七尺,厚一丈,週一千三百丈有奇。為門者四:東曰南安,今改澄清;西曰永豐,今因舊名;南曰迎思,今改太和;北曰望闕,今改節鎮。水關五:曰威武,曰金井,曰朝陽,曰玉灘,曰觀瀾。城上敵樓四,警鋪十有二,女牆三千三百有奇。初,縣無城。弘治九年,辦事官翁七昂等奏聞,時邑人羅榮為郎中,主其事,巡按禦史陸偁,檄永福知縣姚禎開基築之,後本縣知縣蕭謙至,遂成。

 

閩清縣

無城,惟東、南、北面創三敵樓,置柵為門,昕夕啟閉,曰迎恩門,在縣南;曰大西門,在縣西;曰北敵樓,在縣北。

 

長樂縣

舊城,弘治間,縣令潘府所創,廣僅裏餘,至嘉靖三十一年,知縣詹萊為防倭故,奉撫按檄,拓而大之,廣五裏,高一丈五尺,厚一丈,週一千四十五丈有奇,辟門五:南曰陽春,北曰拱極,東曰鎮海,西曰清江,西南曰平政;水關五,警鋪五十有七。三十七年,增置敵臺一十有三,四十年,鑿濠。

 

連江縣城

國朝嘉靖十八年,通判徐訪、知縣袁鑒始築,廣四裏許,高一丈二尺,厚八尺,周九百丈有奇,辟門四:東曰鎮定,南曰廣化,西曰承恩,北曰懷寧。萬曆四年,知縣張賢增高三尺,置三敵樓,十三警鋪。二十七年,洪水崩壞,署印縣丞孫繼謨修葺之。

 

羅源縣

舊無城。弘治中,知縣徐珪始于衢路列柵為門十,以司啟閉。正德十四年,知縣黃相又以東西二門築垣,以備捍禦。嘉靖三十七年,倭訌海上,巡撫王忬檄推官徐必進盡拓其舊而築之,延袤三裏許,高一丈五尺,厚一丈一尺,周七百一十有三丈,辟門四:東曰賓日,西曰承金,南曰阜薰,北曰朔易;敵樓四,水關三。萬曆七年,分巡僉事李樂請銀六千兩,改砌以石,崇墉屹然。

 

永福縣城

國朝嘉靖三年,知縣何謙始築,後知縣文惠、陳克侯相繼修之,城高一丈五尺,厚丈許,周七百二十丈有奇,為門樓四,串樓一百二十,敵臺十。萬曆十七年,山寇作,士民以東北城垣環於山灣,呈請移入山頂,周圍只計六百六十丈。東西南北辟四門:東曰永泰,西曰永平,南曰阜殖,北曰瞻京。

 

福清縣城

國朝正德八年始為四門:東曰文興,北曰玉屏,南曰龍江,西曰雙旌。嘉靖三十三年,防倭更築,垣高一丈八尺,厚一丈四尺,周九百九十三丈,女牆一千三百,警鋪二十四,建門樓四,水關二。至三十七年,築三敵臺,城增高四尺,環垣上為堞樓,表裏辟夾道,浚濠深廣各二丈。本年陷於倭。至萬曆三十一年,知縣丁永祚始移舊城四百餘丈,新增城二百丈,益以月城。

 

鎮東衛城

在福清縣方民、新安二里間,去縣治一十裏。國朝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興督造,垣高二丈三尺,厚一丈,周八百八十餘丈,為門四,警鋪四十有三,女牆一千三百四十有九,敵樓三十有二。

 

梅花守禦千戶所城

治四十裏。國朝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興督造,垣高一丈八尺,厚六尺,週六百四十餘丈,門三,女牆一千二百,敵樓二十有四,警鋪二十。

 

定海守禦千戶所城

在連江縣二十七都,去縣治八十裏。國朝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興督造,垣高一丈五尺,週六百丈,警鋪一十有六,西南關門一,城外濠闊六尺,深三尺。

 

萬安守禦千戶所城

在福清縣平南裏,去縣治一百二十餘裏。國朝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興督造,高一丈六尺,厚一丈二尺,週五百二十五丈,女牆八百二十有七,警鋪一十有三,敵樓一十有八,東、西、南為三門,上皆建樓。

 

蕉山巡檢司城

在長樂縣十五都,週三百六十余丈,初為寨,嘉靖三十八年始建。

 

松下巡檢司城

在長樂縣二十都,週三百一十余丈,初為寨,嘉靖三十九年始建。

 

小社巡檢司城

在長樂縣二十都,舊為寨,嘉靖四十一年始建。

 

北茭巡檢司城

在連江縣二十六都,去縣一百一十裏,週一百五十丈。國朝洪武初,江夏侯周德興督造。

 

蛤沙河泊所城

在連江縣二十九都,去縣治五十裏,週一百五十丈。國朝洪武初,江夏侯周德興督造。

 

塘頭民城

在閩縣合北裏,嘉靖倭患後,裏人董世道捐貲造,萬曆四十年拓而大之。

 

塘灣民城

在閩縣合北裏,嘉靖間造。

 

翁崎民城

在閩縣江右裏,嘉靖間造。

 

壟下民城

在長樂縣二十都。

  

海口鎮民城

在福清縣治東二十裏,周八百四十四丈,女牆一千六百有五,警鋪二十四,敵臺七,辟門五。嘉靖三十四年,倭始寇閩,犯海口鎮,民死者半。巡按禦史吉澄請發帑金七千七百餘兩賑,鎮民願以所賑築城。其後島夷屢犯福清,此鎮以有城可守。

 

化南民城

在福清縣東南六十裏,嘉靖間造。

 

沙塘民城

在福清縣南五十裏,隆慶間造。

 

公署

巡按都察院

在嵩山之麓,嘉靖三十六年建。其地宋尚書王祖道宅。洪武初,為駙馬都尉王恭公署。正統間,鎮守內官居之。嘉靖初,改為提學道。倭訌閩中,朝議設巡撫,遂開府於此。嘉靖四十四年,巡撫汪道昆毀於火。隆慶元年,巡撫塗澤民重建。萬曆三十二年,巡撫徐學聚改建,時署郡篆者,意在逢迎,徑拓西北民居百餘間,給以半直,然規恢宏麗矣。三十九年,巡撫丁繼嗣乃葺而約之。

巡按察院

在仙塔光澤坊內,嘉靖二十七年改市舶府為之。舊織染局地。成化間,建市舶府。嘉靖中,禦史陳宗夔改為察院。萬曆十四年,禦史楊四知辟門之西路而直之。三十三年,禦史方元彥疑院署有祟,移駐福清。時署郡篆者,遂改建於院之東偏,而虛其舊署,大役朋興,民疲奔命,然元彥按事竣,遙從郭外抵竽江,竟不敢入也。

南察院

在城南府學大成殿后,成化七年建。即舊貢院地。成化間,遷貢院于平山,改為察院,俗稱南察院。萬曆三十七年,太監高寀來督礦稅,以為署。

西察院

在三山驛之右。今廢為使客公館。

布政使司

當三山之中,後枕越山,前案方山。晉郡守嚴高建為刺史衙,唐為都督府,又為觀察使衙,為威武軍衙,五代梁為大都督府。偽閩僭號,改作逾制。宋興,錢氏納土,悉廢之,獨明威殿存,守臣以為設廳。天聖中,郡守章頻創都廳,鄭載建大廳,範亢更名清和堂。宋景炎,端宗即位於閩,以舊設廳為垂拱殿。元為中書省。國朝洪武初,改為福建等處承宣佈政使司,堂曰政本堂,左經歷司,右照磨所。儀門之外,東曰清軍道,曰分守武平道;西曰督糧道,曰分守福寧道。理門所在督糧道南,司獄在理問所北,庫曰架閣。使馬文升複鬻民居,辟西而衢。弘治以後,按察使李貢、夏景和陳珂、劉遜相繼經營,拓其隘陋,更為閎敞,而門始南向,前堂及衙宇、賓館、廊房、公廨諸所,秩秩鹹備。經歷司在正堂東,照磨所在正堂西,司獄司在中門西南,贓罰庫、架閣庫在照磨所西北。

提學道

在烏石山北,嘉靖四十年建。改五經書院為之。

兵備道

在冶山之南,嘉靖四年建。今兼管清軍驛傳。

巡海道

在鐘山之右。舊為監軍道,嘉靖三十年建,萬曆六年廢,今為巡海道駐於此。

屯鹽道

在芝山之西,正德三年建。舊為屯田水利,今加鹽法。

分巡福寧道

在屯田道之後,正德四年建。

舊清軍道布按分司

在冶山之西。今廢為公署。

分巡武平道

在撫院之右。今廢改為憲台。

都轉運鹽使司

在布政司之西,即宋西外宗正司也。按宋轉運司在建州,建炎二年,以建寇,移福州,後複仍舊。元更置福建等處鹽課、市舶都轉運使司于福星坊內舊福星館後,或為都轉運使司,或為都提舉司,更改不常。皇慶元年,始移置今所。國朝洪武元年,改為福建都轉運鹽使司。成化十四年,運使康驥重建堂東夾室。二十三年,運使金迪重建後堂,又創造運使同知、副使、判官各廨舍一所。判官今廢。經歷司在堂之東。庫曰架閣,廣盈門之外。坊曰國計,分司二:一在水口,一在黃崎鎮。批驗鹽引所二:一在竹崎,一在閩安鎮。鹽倉一,在南台。閩縣時升裏,宋天寧寺遺址。

貢院

在將軍山東北。先是,洪武十七年,布政使薛大昉移宋文場在譙樓東者,改建于城南。成化七年,布政使朱英改建今所。正德十一年,巡按禦史胡文靜以前逼委巷,令有司購民居八十區辟之,東西各八丈,南倍之,更為正門南出。萬曆五年毀於火。六年,重建,中為至公堂,後為衡鑒堂,堂之後為總考官房,堂北為同考官房,東列三所:曰謄錄,曰受卷,曰彌封,西二所:曰對讀,曰內供給。至公堂之前為東西文場,中為明遠樓,四隅有瞭望樓。大門出數十步,為天聞文運坊,東西有坊,一曰明經取士,出井樓門城邊巷。一曰為國求賢,出麗文坊巷。外有東西外供給所,中有橋曰青雲,達於通衢,豎坊曰“貢院”、“巡撫都禦史耿定向重建貢院記”。閩貢院,肇宋元祐、乾道間,國初在郡庠北。成化辛卯,遷藩治東北隅。諸堂、寢、廨舍、樓臺,多正德己卯重建者。萬曆戊寅春火。歲支十才一周,豈維新會耶?先是藩臬諸大夫詢謀經始,而侍禦像章敖君鯤啣命至,適當主賓興,奉簡書維謹,檄下有司,謂“規制宜宏,杆蔽宜肅”。於是西拓址五十尋,徙堂基三十尺,鳩工程材,以是歲八月興事,越明年六月工竣。中為至公堂,內為衡鑒堂,東為監臨台,西為藩臬署。為所凡六,中為明達樓,四隅為瞭高樓。其校舍則易板以甓,覆之瓦,其數增舊。諸庖湢鹹其重垣峻墉,自簾以外,閫之內,胥煥然鼎新雲。受功時,余嘗偕敖使君登明遠樓,周環四顧,視諸匠梓,塈者,茨者,巧者,墁者,汲而爨者,並手偕作,日忘慮數千百人,計諸什費,帑金七千緡有奇,因相與咨嗟歎曰:國家所為求士計者,何若斯重哉?吾儕鹹由此進,而不一繹思豈夫耶!且士自束發列黌序,已複其身,高等者餼之,三歲一比,此中費當幾何?率養千百人而致一人也,由此進上公車,則有司豐宴飾幣,樹坊表資,諸計偕即一人計之,又不知幾何矣?夫逆放之人,授之壺餐,篤衷者終身德之不忘。士初與齊民齒耳!諸費貲咸齊,胼胝拮据,萬方苦辛所拱者,而一旦取為諸士,費國家意指何以哉?誠思之,當不忍重負矣!雖然,士惟不自負也,而後能不負國家,士負國家者,終自重也已。余頃行部,初經中立、康侯、願中、仲晦諸賢之裏,式而低徊者久之。或指其祠墓所在,心惕然思,諒諸人士有同然也。過蔡、章輩墟墓,乃私衷憤然仇視之,不顧而唾,度其裔胤有存,亦蓋祖之,此何以故哉?其思其斁,不在名位顯晦間矣。諸人士重思之由,出洊躋崇月無,當審所處,即不偶而困滯此中,猶有所自樹也。陸敬輿曰:“上不負天子,下不負所學。”士誠有所樹,即顯晦殊軌,均之為不負矣,彼負國家與自負,原所學者斁皿也,閩人士當早辨哉!

福州府

在布政司之西,即宋安撫司、元萬戶府也。洪武二年,改為福州府。七年,辟廨宇。二十一年,火。二十六年,知府、廖崇德重建。經歷司、照磨所,翼堂左右,堂之南為儀門。門外列館於東者二,曰總捕,曰清軍海防;於西者一,曰理刑。儀門之南為大門,出大門百武,樹楔曰“八閩首郡”;申明、旌善二亭對峙;出數武為通衢,東承流坊,西宣化坊。其前堂之北為穿堂,又北為後堂。獄在大門之內,鈐以司獄。司庫在穿堂之後,曰大儲庫、贓庫,曰鈔庫,曰龍亭庫。知府、同知、通判、推官各宅一區,列後堂之北。儀門外東土地祠,西迎賓館。吏六房在堂左右階,其後隙地為吏廨。先是府治皆在今布政使司,曆晉、唐、宋至元,始立總管府于譙樓東,國朝改建今所。萬曆二十八年,大門及兩階房科複火署,印同知鐘大咸重建。萬曆三十九年,知府喻政于後建光儀堂,自為記。福州郡堂之後顏曰“和衷”,由和衷堂稍後折而左,啟雙扉入,有屋兩楹,即臨海王公士琦守晉安時所匾為“閑閑軒”者也。榱椽亦自聳峻,與和衷埒而規制雅不稱,湫隘而狹長,不可以居。蓋守已幾更,足跡罕至,非複閑閑之舊矣。予視事之兩月,以暇至其故處,見諸軍器火藥充牣其中。夫福郡守為治,大都非漏下二十刻不得休息,諸胥皆燃脂夜作,無寧不虞之不戒,置火藥不便,於是徙而歸之本局,略剔葺之,勝日與諸寮列坐談說其中,佐以酒,行炙者使無從旋轉,而壁以外乃為空虛無用之所,蓋以為堂則橫不足,以為室則縱有餘,幾於模不模範不範矣。夫離以兩傷,合則雙美,文誠有之,室亦宜然。於是鳩工庀材,徹間隔,更腐蠹,益斥勞,隙地以拓之,一月而告成事,人訝以為速,此無他,後者易為功,而因者便為力也。載偕諸君落之,心目共豁,若荊棘芟而茆塞辟者。堂前池不盈丈,用石甃砌之,養朱魚數百頭,時時出遊,無濠上之閑,而有其致。編竹護花。薔薇素馨,囗蘭蜀茶,佐以盆荷,有平泉之趣,而無其癡,諸君鹹爽然快,各賦詩見志。於是鹺商江公賦《羔羊》,分司郭君賦《小宛之卒章》,海防閔公賦《采芑》,海防文公賦《崧高》,總補吳公賦《伐木》,督糧古公賦《風雨》,司理周公賦《斯幹》。夫《羔羊》,訓廉也。《小宛之卒章》,小心也;《采芑》,壯猷也;《崧高》,良翰也;《伐木》,友樂也;《風雨》,喜賢也;《斯幹》,美成也。不佞重拜諸君子之貺,起而賦《皇華》。《皇華》,使臣詩也。何居乎,魯傳有之,賦詩斷章,取節為可也。訪問於善為咨,咨親為詢,咨禮為度,咨事為諏,咨難為謀。皇皇者華,獲五善矣。不佞以匪才當劇任,即不敢比于古諸侯,然朝修其囗謁,晝考其委積,夕省其典刑,夜警其防禦,無使陷淫而後即安者,曷敢有懈。雖然,猶有未樹也,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非諸君子念石猶生我,而弼之、匡之、戾之,積也,其何日之有?不佞之作是堂也,以侍君子之光儀,而冀以獲咨之五善也。諸公曰:“然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推是心也,宰天下可也。”予唯唯謝不敏,退而書其語,為《光儀堂記》。

海防督捕館,在烏石山東北,舊系市舶提舉司,萬曆二年廢,改為公館,三十一年,巡撫朱運昌奏改杉洋通判兼管福甯北路海防,春秋汛畢駐此,調度杉洋地方。

織染局,在府治西南懷德坊內,洪武八年設。

寶源局,在芝山寺之左,萬曆五年增建。

常豐倉,在府治西,洪武七年建,廒三十有六。其地即偽閩羅漢寺,至弘治間,鎮守鄧原,琉球饋之金不受,增建三廒。

稅課司,在安泰橋西,洪武七年建。即宋稅務舊地。

陰陽學,在譙樓東,洪武十八年設。

醫學,在譙樓前街西,洪武十八年設。景泰三年鎮守來住重建。

僧綱司,寓開元寺。

道紀司,寓城隍廟。

 

閩縣

在府治東南秀實坊內,淨業寺故址也。舊在閩都坊內,洪武二年,知縣路圓玉移今所。成化三年,知縣邵奎重建,中為正堂,右為典史廳,堂之南為中門,折而東向為大門,申明、旌善二亭在大門外左右,又折而南,臨通衢,樹楔“八閩首縣”。庫在堂之西,獄在中門內之西。知縣、縣丞、主簿宅皆在堂北,東南為典史宅,又南為土地祠。吏房列堂左右階,吏廨在西南隅。

閩之屬:五虎門官母嶼巡檢司,在嘉登裏。洪武二年建。

閩安鎮巡檢司,在江右裏。宋為監鎮衛,元為巡檢司,洪武二年仍建。

閩安鎮稅課局,在江右裏,洪武三年建。舊時升裏有稅課局,今省。

江南河舶所,在嘉崇裏,洪武十六年建。

預備倉三,一在縣庫之西,一在光德里,一在常豐倉畔。又舊有義倉三所,在永慶、還珠、崇賢裏,今圯。

常平倉一,在開元寺,督撫軍門金學曾建。以贓罰銀兩積穀備賑。

 

侯官縣

在府治南官賢坊內,唐貞元間,從岊江徙入城,元至正間,又改建於郡城西舊澄瀾閣之址,縣乃為普平章衙。洪武三年,複定今所。二十九年火,知縣張繼重建。永樂元年又火。宣德七年,始建堂宇,堂之東為典史廳,西為庫。堂之後,中為知縣宅,東縣丞、典史宅,西主簿宅。正統間,知縣梁叔蒙建穿堂。正德間,知縣胡大化修後堂,中門外之西為獄,東為寅賓館、土地祠,大門之外左旌善亭,右申明亭。

侯官之屬:竹崎巡檢司,在府城西北十六都,正統六年建。

洪塘稅課局,在城西二都,洪武三年建。

五縣寨巡檢司,在府城西十七都,舊屬懷安,以其地接閩縣、侯官、古田、閩清界,故名,元至元三年設。國朝因之,今並侯官。

陽崎稅課局,在府城西南九都,洪武元年設。今並侯官。

預備倉五,一在常豐倉內,一在西禪浦,一在二都,一在府城西南,一在華寺。後二倉系舊懷安並。

常平倉一,在大中寺,萬曆二十三年,督撫金學曾建。詳具閩縣。

 

古田縣

治在平山之南,雙溪之匯,始建于唐開元。宋太平興國初,遷水口。端拱間復舊。元豐間,增置西尉丞簿,舊各有廳。國朝改典史幕於堂之東,堂之南為譙樓。譙樓之北為中門,獄有二所,在中門左右。大門之外為旌善、申明二亭。洪武三年,知縣韓秉哲重建;正德間,知縣劉倫重修。

陰陽學,在縣治西雲津坊之東。久廢。

醫學,在縣治北蘭魁坊。即舊惠民局,今廢。

布政分司,在縣治北。

按察分司,在縣治西。

府館,在紫極宮東。

捕盜館,在東杉洋。今廢。

僧會司,在吉祥寺。

道會司,在祐聖宮西。

杉洋巡檢司,在縣東三十六都。洪武十二年建,今廢。

際留倉,在縣北兼善坊。元創,國朝因之,成化十六年重修。

預備倉四,一在二十六都,一在八都,一在垕山,一在十八都。

 

閩清縣

在梅溪南裏許,五代梁乾化中建。宋熙寧中,為洪水所漂,令陸絳新之,後屢經毀。國朝洪武九年,主簿鄭本始構堂宇及譙樓。正統十三年,複毀於兵。天順七年,典史余紹重建廳幕。成化間,知縣左輔、黃漟相繼修葺。萬曆三十七年,洪水沖蕩,縣宇為墟,知縣俞咨龍請貸公帑,移于後百武,就其高塏,環砌以石,建堂宇、幕舍、庫獄,門楔、旌善、申明亭,煥然一新。

陰陽學,在縣治西升平坊。

醫學,在縣治東和豐裏。

僧會司,在普賢寺。

道會司今廢。

府館,在縣治南。

際留倉,在縣治內之西。成化四年,知縣左輔重建。

預備倉三,一在安仁,一在蓋平裏,一在仁專裏。

 

長樂縣

在六平山之南。唐武德間,自敦素裏移建今所。洪武初因之。景泰元年,知縣龍韜重建,堂之東為典史廳,西為庫,北為知縣、縣丞、主簿宅,各一區。中門之外,左獄,右際留倉、譙樓。大門之外,左旌善亭,右申明亭。

陰陽學、醫學俱在南山塔下。

察院行台,在縣治東。

布政分司,在縣治東。

按察分司,在縣治西。

府館,在察院西。

石樑蕉山巡檢司,在十五都。舊在梅花千戶所城內,洪武十年遷今所。

小祉巡檢司,在十八都龍江。

松下巡檢司,在二十都大祉。上二司並洪武間建。

稅課局,在縣治西。洪武間建,成化十七年,知縣羅敘重修。

長樂倉,在縣東二十四都梅花千戶所舊隸所,正統六年改屬縣。

預備倉,在鼓樓東。

河泊所,在十五都。

僧會司,在縣治天王寺。

道會司

 

連江縣

在龍際山南,鼇江之北百步許。縣,唐武德間建,宋治平中建廨宇,至元六年毀於寇。國朝洪武元年,知縣王得欽重建,正堂東為庫,西為典史廳、架閣庫、際留倉。儀門外東為土地祠,西為獄。十四年,知縣張益建。知縣、縣丞、主簿、典史宅各一所。二十八年,知縣李鳳構觀稼亭、勸農閣,堂北隙地構預備倉。成化十八年,知縣淩玉璣建旌善亭、申明亭於縣前左右。

陰陽學,在縣治西龍津坊內。

醫學,在縣治前大街西,即舊惠民局。

布政分司,在縣治南。

按察分司,在縣治西。

府館,在縣前。

北茭巡檢司,在縣治二十六都。舊為荻蘆,洪武二十年,改今名。

蛤沙河泊所,在縣二十七都,洪武十六年建。

稅課局,在縣治通濟橋西。舊在縣治前,洪武十八年圮于水,移建今所。

定海倉,在縣東定海千戶所城內,洪武二十年建。

僧會司,在欽平上裏天王寺內。

道會司,在欽平下裏龍興觀內。

 

羅源縣

在東戴坑,宋慶曆中創于縣令陳偁,建炎毀於寇,淳熙中重建尉廳,元至治初,複新縣治。國朝洪武十年,縣丞龐益建廳堂、廨舍諸所,以後縣丞甘志和知縣施弘、陳璦相繼修葺。弘治十六年,知縣徐珪辟東西路,築夾牆,砌馬道,譙樓前左右建旌善、申明二亭。

陰陽學,今廢。

醫學,在縣治西急遞鋪之東。即元惠民局。

布政分司,在旬宣坊。

按察分司,在縣治左。

府館,在城隍廟東。

河泊所,在縣治南沈尉橋北,景泰七年重建。

際留倉,在縣東隅沈尉橋。弘治十一年,知縣陸嵩改創公廳之東。

僧會司,在縣北仙茅寺。

道會司,在天慶觀,今二司俱廢。

 

永福縣

在磨笄山南。縣創于宋初,建炎中,令陳炎建廳宇,宋末毀於兵,元至元間重建,洪武初又毀。弘治間,知縣譚顯奏修建正廳、幕廳、門樓、廊房諸所。正德五年,知縣鄭信築垣墉,蓋廨宇,改道路于東南,移民居於西北,規制乃備。隆慶五年,又毀,知縣陳克侯複建。

陰陽學,在縣治北大街。

醫學,在縣治南。

府館,在縣治南。

漈門巡檢司,在縣治西三十三都。元至元間,自辜嶺寨移今所。

際留倉,在縣治內。即元常平倉。

僧會司,在縣治南重光寺。

道會司,在縣治北香山堂。

 

福清縣

在鷲峰山麓。唐嗣聖間始建,宋為縣,元為州。洪武四年,仍改為縣。成化三年,知縣余泰建正廳、幕廳。成化二十一年,知縣龐王從建儀門、後堂及庫房、廨舍諸所。獄在中門之左,旌善、申明亭在大門之外。嘉靖二十七年,毀於倭。嘉靖四十四年,知縣葉夢熊重加修建。

陰陽學

醫學,在縣治南隅坊前。

布政分司,在縣治東。

按察分司,在縣治西。

府館,在縣治西。

壁頭山巡檢司,在縣南江陰裏。元置於囗日裏。

牛頭門巡檢司,在縣東南平裏。元置於逕口。

澤朗山巡檢司,在縣東化北裏。元置於練門。以上三巡司俱洪武十二年移建,改今名。

南門稅課局,在縣南龍首橋北。元置,舊名南門務。

海口稅課局,在縣東南方民裏。元置,舊名海口務。上二局俱洪武初改今名。

逕上稅課局,在縣西南靈得裏。宋建於逕口,名逕口務,洪武初改為逕口稅課局,洪武十八年圯于水,移逕橋北。

河泊所,在海口鎮。

福清倉,在鎮東城內南隅。洪武二十一年,指揮同知王得建,正統二年改隸縣。

萬安倉,在縣萬安城內千戶所南。洪武二十一年,正千戶王忠建,正統二年改隸縣。

預備倉一在雙旌門,一在時和裏,一在光賢裏,一在方民裏。

際留倉

僧會司,在清遠裏。

道會司,在方民裏。

海口場鹽課司,在方民裏。

牛田場鹽課司,在時和裏。

論曰:魯公父文伯有言,位,政之建也;署,位之表也,皆所以虔君命者也。古之卿大夫,朝考其職,晝講其政,夕序其業,夜庀其事,而後即安。今茲海邦,自御史大夫以逮郡國之百執事,堂皇相望,夫孰非行君之令以致之民者哉!是故登斯堂也,興革宜歟?樂利溥歟?苞苴絕歟?奸宄息歟?日恪位著,以儆其官,民之主也,數世賴之者也。無亦有以傳舍視官,而以傳舍視民者乎?夫君人者,寵之以位,將民之安輯是圖,豈其使之縱於其上,淫刑以逞,恣己之欲,而瘠民之生也,必不然矣。

 

驛鋪公館附

福州府

三山驛在府治西南,屬府不屬縣,西出抵侯官芋原驛,南出抵閩縣大田驛。宋在城驛有五,俱廢。元置東西二驛。今驛即東驛也;西驛,成化七年,改為福寧道。

三山遞運所在驛前稍東不數武。

柔遠驛在水部門外河口進貢廠之南,國初建,為外國使臣館寓之所。

總鋪在府前。

 

閩縣

所屬驛一大田。

南路抵福清縣界凡八。

橫山鋪在南門外閩縣嘉崇裏,上接侯官城西鋪,下接侯官白鷺鋪,原路自北而南者,由橫山、江南、曰湖、龍臥、方北,凡五鋪,至峽江渡江;由圓屯、枕峰、方南、梁山,凡四鋪,至大田驛。萬曆四十年,改設官路,通峽江之險,從倉龍橋折入侯官白鷺鋪,由陽橋渡江達閩縣蒙山諸鋪,至大田驛,始會舊路,於是江南下八鋪俱廢。

仙崎公鋪渡陽崎江,抵仙崎公館,屬閩縣,萬曆四十年創。

蒙山鋪

蕭山道鋪萬曆四十一年,以陽崎路不便往來,後從南台起,二十裏至吳山,建一公館於於雞母嶼,置一浮橋,又由雞母嶼渡江抵蕭家道登岸,又建一公館。其陽崎鋪舍仍存鋪行,岐路之中又有岐焉。

按:今陽岐所改新路,即宋時所廢舊路也。淳熙中,清源梁克家來守閩,撰《三山志》,其言曰:往時驛路,出方山,渡江面彌漫,無風准二十裏,有風七十裏,沿兩沙洲隨潮汐,二時乃濟,既有傾複之患,又有候次之勞,風潮弗律,候或一二日,甫登南岸。即涉方山嶺,又有佛嶺、白蒲嶺、熱隔嶺,而後達大平驛。宣和六年,俞提刑向以西峽水面五裏,私商往來之地,命本邑地道由玉泉院峬尾鼓山入新路,經彌陀山西方院五裏真隱,又五裏峽江北岸亭渡,五裏枕峰,十八裏白鹿寺,逾嶺十二裏,抵福清界。行者便之,乃植木以庇行人。尋自枕峰前良步角良山院十裏通麻溪橋,五裏獺溪橋,過常思五裏,通舊路,遂不登白鹿嶺,道尤坦,名峽江二亭,俱曰濟川,有記合沙亭之石,於是以方北鋪移西峽石鋪橋頭,方南鋪移於枕峰院前,大田鋪移於大田驛,下接常思鋪。紹興六年,申明以為經又可行。九年,峽江路旁諸寺賂州吏請遵故道,張丞相浚召驛兵質之,遂不復易。

論曰:閔子騫,魯人也,恥臣私室,然於長府改作,喟然於舊貫之當仍也,夫亦未嘗忘魯矣。余於近事有感焉!閩之路遵三山而南,道有表樹,疆有寓望,夙稱如坻,非一朝夕。頻年以來,忽有言峽江迅駛,當徙而由陽歧者,然亦旋議旋止。迨萬曆壬子,而陽歧之議成,刊本通道,置候列郵。曾不逾時,而涉者震於風濤,跋者苦於嶢峻,無何又改而之吳山矣。勞費倍增,雖較之陽崎稍夷,顧聞輿人之誦,終以為宜仍峽江之舊也。余近于大司徒馬恭敏家得見淳熙《三山志》,考陽崎一路,移之峽江,在宋宣和六年,其事所載甚詳。竊歎古人之相度,欲垂一方以百世利者,豈出今人下哉!爰紀其繇,用貽考古之鏡,倘有以成事之說罪我者乎?則餘閩人也,亦聊附於長府之論雲爾,《易》曰:革亦當,其悔乃亡。”

玉獅鋪

玉山鋪在扈嶼。以上四鋪俱新設。

大田鋪

大田驛閩縣囗集裏新改官路,至此始有舊路。

義溪鋪

大義公館

尤木臭鋪過此入福清界常思鋪。

 

侯官縣

所屬驛二舊屬懷安者,今俱並侯官囗芋原囗白沙。

西路抵水口鋪十有六。

西湖公館在西門外,使客不入城者宿于此,萬曆四十年始創。

城西鋪在草市都。

土漚鋪一都。

芋原驛在城西一都江邊,上司使客,自水口而下者至此登驛,自郡城而出者至此登舟,其陸路各鋪,只走遞公文,山徑險亥,不便輿馬。

 

懷安縣

遞運所在一都舊懷安縣治,洪武十二年縣移入城,遂為所。

遊崎鋪十都。

葛崎鋪十三都。

鐵嶺鋪十五都。以上俱舊屬懷安今並侯官。

陳湖鋪三十五都。

葉洋鋪

豐田鋪三十四都。

馬坑鋪三十四都。

白沙驛三十四都上接水口驛,下抵芋原驛,水夫至此更替。

大瀨鋪三十三都。

松嶺鋪十九都。

湯池鋪二十三都。

小箬鋪二十四都,原置小箬驛,萬曆八年裁革。

橫路鋪二十五都,今廢。

嵩灘鋪過此為古田縣界水口驛。

南路出南門抵陽崎鋪一:

白鷺鋪萬曆四十年,改設官路,始創,上接閩縣橫山鋪,下抵陽崎渡江。

陽崎公館萬曆四十年建,在江岸之南,過此則為閩縣蒙山鋪。

北路由井樓門達連江、羅源、福寧,鋪凡五:

來宜鋪出井樓門五裏。

北嶺鋪

宦溪鋪

板橋鋪

任溪鋪

 

古田縣

所屬驛二水口、黃田。

自縣達閩清界鋪五:

縣總鋪

曹陽鋪

茶亭鋪

崎嶺鋪上三鋪俱在七都。

陽壽鋪

常瀨鋪在水口驛上一裏許,上二鋪俱一都。

水口驛縣南一都,宋時置,名嵩溪驛,即太平興國所遷縣治故址也,元改今名,洪武初重建。

自水口驛達延平界鋪六:

朱坑鋪在常瀨鋪西十五裏。

秀嶺鋪在朱坑鋪四十五都。

豫陽鋪在秀嶺鋪西十五裏。

谷口鋪在豫陽鋪西十五裏。

竹園鋪在穀口鋪西十五裏。

雲嶼鋪舊名管頂。

公館六:

石山公館在縣治東。

秀峰公館在縣治東。

上洋公館在縣治西。

嵩溪公館在水口。

豫陽公館在縣西。

竹園公館

 

閩清縣

總鋪縣前。

梅溪鋪縣南。

眠石鋪

甕口鋪縣北。

 

長樂縣

總鋪縣西。

周橋鋪縣西達福清。

沙逕鋪縣東達焦山運司。

沙嶺鋪縣北。

梅江鋪縣北達梅花所。

巴頭鋪縣南達小祉巡司。

 

連江縣

自縣達于侯官界鋪三:

縣總鋪縣西。

羅崙鋪清河裏。

潘渡鋪

陳山鋪俱光臨裏。

達于羅源縣,鋪八:

陀嶺鋪

俞家鋪俱清河裏。

赤崎鋪仁賢裏。

丹陽鋪

東禪鋪俱中囗裏。

東湖鋪欽平上裏。

賢義上鋪賢義裏。

財橋鋪嘉賢下裏。

達於定海所界,鋪四:

松塢鋪二十九都。

官嶺鋪

蠣澳鋪

埕角鋪以上俱一十七都。

 

羅源縣

自縣達于連江界,鋪二:

總鋪縣西。

鼇峰鋪縣西。

應德鋪縣西今改公館。

達于寧德界,鋪三:

護國鋪

福源鋪

新豐鋪今改公館。

 

永福縣

自縣南達於福清界,鋪四:

縣總鋪縣南。

汰口鋪

葛嶺鋪

峽山鋪

劍嶺鋪

 

福清縣

所屬驛二宏路、蒜嶺。

自縣達於閩縣界,鋪五:

縣總鋪縣南。

宏路鋪善福裏。

宏路驛上接閩縣大田驛,下抵蒜嶺驛。

高車鋪

太平鋪俱修仁裏。

磨石鋪

常思鋪俱方興裏。

達於興化界,鋪五:

金印鋪

玻璃鋪

漁溪鋪

蘇溪鋪

蒜嶺鋪

蒜嶺驛下抵興化江口界。

達於永福界,鋪一:

浯溪鋪

達于萬安所,鋪六:

店頭鋪

牛田鋪

三山鋪在北裏。

桃林鋪平北裏。

後坑鋪

城西鋪以上俱南平裏。

達于長樂界,鋪一:

薛田鋪

達于鎮東衛,鋪一:

南門鋪

公館四:

常思公館

宏路公館

漁溪公館

蒜嶺公館

 

街市

郡城中街

宣政街自鼓樓達還珠門。

南街自還珠門達南門。

新街宣政街之右,今按察司前。

後街南街之右。

西門大街橫鼓樓之前,西達於西門。

北街府治西折而北達於北門,俗名土街。

北門後街北街之左。

東街還珠門之外折而東,達於東門,舊名左通衢,今名鳳池坊。

仙塔街閩縣治右折而南,達於故津門城,閩王時號新路口。

井樓門街閩縣治左折而北,達于井樓門。

湯門街東街澚橋之東北折而達湯門。

館前街仙塔街折而西福星坊內。

郡城中巷

由宣政街東分者四:

東衙巷舊官廨所在,今匾瀛洲裏,其中小巷經緯二。

提舉衙巷內舊有提舉衙。

萬歲巷內舊有萬歲寺,俗呼廟巷。

沿河東巷東通長利橋,折北通東衙巷。上三巷屬閩縣。

由宣政街西分者三:

右院巷宋右司理院故址。

萬壽寺巷內舊有萬壽寺。

沿河西巷上三巷屬侯官

由南街東分者四:

使旌坊巷宋李俛任漳守,因名,俗呼梅枝巷。

通賢境巷內有通賢裏社,故名。

嘉勞坊巷內通南營。宋李俯知婺州,子提舉浙東,因名。

福星坊偽閩時為五州諸侯館,故名館前。宋湛俞隱居於此,三召不起,因名旌隱坊。元宣慰使魏天祐寓坊內,更今名。今以其地通撫台,匾曰:“東南節鎮。”

朱紫坊巷宋通奉朱敏中兄弟居之,故名。

興賢坊巷府儒學前。舊名進德坊,宋改今名。以上由南街東分者俱屬閩縣。

由南街西分者十一:

楊橋巷舊名通衢,宋宣和改春風樓,今匾大通衢。

郎官巷宋劉濤數世郎官宅址。

文興坊巷俗名塔巷,舊名修文。

黃巷唐黃璞宅昔居此,故名。

安民巷宋劉藻宅址,藻以孝聞,賜粟帛旌之,名其坊曰“錫類”。朱文公匾今廢。

英達坊巷舊有紫極宮,又稱宮巷。

吉庇巷宋鄭性之宅址,舊名急避,後改今名。

桂枝坊巷唐陳去疾登第,因名。

官賢坊巷侯官縣街口,今匾八閩兼邑。

天王崎巷在官賢坊街,南通天王嶺。

螺女巷內通石塔。以上由南街西分者俱屬侯官。

由東街南分者十一:

連桂坊巷俗名廠巷。

清泰坊巷內通石井。

朝士坊巷內通塔崎,宋大夫朱敏元居之因名,俗名小石井。

竹林境巷閩捉生營。

晝錦坊巷宋陳昭嗣宅址,閩王時號新市。

甘棠坊巷舊普光塔寺。

尚書裏巷舊名河西,以尚書林瀚居此,改今名,內達水部門。

罾浦坊巷俗名河東。

石幢巷

狀元坊巷為宋許將建,委巷縱橫,達于諸營及渡尾。

尊儒坊巷宋蔡伯俙居,俗名蔡奇巷。

由東街北分者九:

清河坊巷元至元間,辟是路,通廣司理院,俗呼花巷。

三牧坊巷俗名枋門,宋朱倬宅址,舊名太平坊,正德間,改今坊名,為何顯兄弟立。

高行坊巷古駐泊營,宋趙伯尚以八行舉,更名高行,今大囗境。

八閩首縣坊內系閩縣治所,舊淨業尼寺址。

忠順坊巷宋陳景參兄弟宅址,通豆菜巷。

海晏坊巷俗名河浚,舊羅城海晏門之旁。

喜壽坊巷一名秘書巷。

湯井巷宋嘉祐中,郡守元絳閱郡圖,浚源礱石為井,揭宇環之。

行春境巷以上由東南分者俱屬閩縣。

由湯門街西分者二:

棣華坊巷俗名湯井,宋鄭柱兄弟俱中武科,柱廷試第一,更今名。

溫泉坊巷俗名內湯,以上由湯門街達者俱屬閩縣。

由水部門東西分者六:

德政橋巷

東閘巷

河務巷

使君橋巷

後岸巷

登瀛坊巷宋狀元陳誠之宅址,以上由水部門街分者俱屬閩縣。

由仙塔街東西分者十二:

嶽臨坊巷俗名登龍巷,內有嵩嶽行宮,故名。

聯榮坊巷以宋樊仁遠、仁達兄弟,故名,內通小石井。

黃兼倉巷晉永嘉黃、鄭二氏宅址。

光澤坊巷今察院前。

柏衙前元行省栢貼莫爾居此,在察院之南。

化民坊巷俗名鐵冶巷,古冶鑄之所。

拱星坊巷俗名廬巷。

鼇峰坊巷即登瀛坊之西。

仙跡坊巷俗名觀巷。

全勝坊巷今法海寺前。

花園巷系宋參知政事陳忠肅別業,園廢,今籍於官。

祠山巷在閩縣學前南行折而東,俗名草履營。以上由仙塔街分者俱屬閩縣。

由後街西分者十三:

花巷沿河。

小水流坑巷

大水流坑巷

衣錦坊巷初以陸蕰、陸藻居之,名棣錦,後王益祥居此,更今名。

閩山廟巷在文儒坊內,北通衣錦坊。

文儒坊巷舊名儒林,宋祭酒鄭穆宅址,西通金鬥橋。

打線巷

圓巷

光祿坊巷宋光祿卿程師孟有吟台,故名。

甘液坊巷又名水局巷,北通文儒坊。

道山坊巷在宜賢坊直街之南。

永安坊巷

懷德坊巷三巷通烏石山、兜尾諸營。以上由後街達者,俱屬侯官。

由西街南北分者十七:

西衙巷舊南有西總門,其內小巷經緯三。

石獅巷

宜興橋巷

鐘山巷大中寺前。

定遠橋巷

都倉巷

西營巷

大避營巷

小避營巷舊永和坊。

余府巷宋餘深宅址,懷安學邊。

西門邊巷

善化坊巷元平章高興辟此。

東峰巷舊有東峰寺。

西峰巷

貓皮巷

醋巷

亨通巷以上由西街分者俱屬侯官。

由土街東西分者十一:

淳仁坊巷俗名後曹。

新豐巷舊名新巷。

縣前巷懷安縣治南折通歐冶池,東抵貢院巷。

悅濟巷在悅濟橋傍,通北門後街。

錢塘巷通北門後街。

熙然坊巷在定遠橋右,巷直街東。

歐冶池巷

存德巷東通府前,南出新豐巷。

長河巷內有長河境祠。

乾元巷舊有乾元寺。

華林坊巷通屏山,內有華林寺,故名。以上由土街分者,俱屬侯官。

由井樓門街東西分者三:

經院巷

靈山巷開元寺後。

延善庵巷以上由井樓門街達者。俱屬侯官。

由西大街北分者三:

衛巷今屯道左邊。

城隍邊巷

麗文坊巷以上由西大街達貢院前。俱屬侯官。

郡城中市

還珠門市

安泰橋市

土街市

閩縣前市

相橋市

懷德坊市

郡城外街

中亭街自揚威坊至萬壽橋數裏,民居鱗次。

南台街俗名潭尾,委巷甚多。

下渡街藤山下亙數裏皆民居。

缽頭街東門外達于東嶽廟前。以上俱閩縣。

新亭街西門外。

洪塘街沿江居民袤數裏。

下塢街接洪塘街,達芋原。以上俱侯官。

芋原街有驛舊懷安今屬侯官。

郡城外市

中亭市

潭尾市俱閩縣。

洪塘市

古田縣街

中街

大街

後街

後河街

雙塔巷東通街,西抵河,有雙石塔。

石平巷東通城牆,西抵街。

分司巷

長橋巷東通溪,西抵街,今為水門。

丁舍巷東抵大街,西抵中街。

湯舍巷西抵後街。

油巷門抵吉祥寺。

蔡巷

張舍巷西抵後街。

金井巷

方舍巷今為水門。

文興坊巷東至城牆,西通後街。

萬安橋巷今為水門。

後林巷東通後街,西抵後林。

慈濟宮巷

趙家巷

莊家巷

朱舍巷

後莊巷

下莊巷

街前市

街後市

煥文市

水口市

黃田市

文興坊市

蝦溪市

閩清縣街

迎恩街

學前街

十字街

西門街

浮橋頭街

裏仁巷

南宅巷

後坪巷

後葛埕巷

際留倉巷

縣前市

長樂縣街

東街縣治東隅,抵六平門外。

西街縣治西隅,抵雙江門外。

十洋街

北街

城隍街

興賢街

嶺口街

河南街

後阪巷

大園巷

新巷

東賢巷

府巷

府埕巷

太平橋東上巷

太平橋東下巷

坑尾巷

連江縣街

美政街

仁壽街

化龍街

萬石街

塘邊東街

塘邊西街

西上街

天王前街

王巷街

後路街

王步街

宏路街

學前街

興賢街

雲路街

長街

社壇巷

江上巷

江下巷

石橋巷

文山巷

南亭巷

武邊巷

塔巷

大龍津巷

小龍津巷

羅源縣街

縣前街

東門街

西門街

南門街

梅關巷

南巷

後張巷

孝巷

永福縣街

縣前街

東門街

登高山街

北街

西門街

楊巷

古井巷

玄壇巷

新安巷

虹井巷

土地巷

福清縣街

小橋街

橫街

上井街

產塘街

後埔街

陽春巷在縣北隅,內有積翠園。

藍橋巷在縣西隅,俗呼藍尾巷。

河頭巷

漁市

 

橋梁

郡城

中橋

樂土橋雙門內,俗名毛應橋。

勾欄橋玄壇河邊。

通闤橋花巷口。

龍須橋屯田道西。

長利橋開元寺南,俗名剃刀橋。

仁愛橋右衛前,舊子城定安門橋,今塞,石樑尚存。

太平橋左衛之南。

獅橋井樓門街之南。

延慶橋慶城寺南。

馬站橋普光塔後。

湯門閘橋

去思橋俗名澚橋,舊為木梁,宋刺史謝泌驅石改造,百姓思之,故名,一名囗橋。

化龍橋罾浦坊內。

德政橋新橋之東,宋紹興間,僧覺漸建。

得勝橋水步門閂。

使君橋水步門內,俗呼新橋。

通津橋津門樓之南,舊名兼濟,偽閩築羅城時所鑿也,宋改今名,俗呼新河。

釣鱸橋福星坊內。

安泰橋南門直街,舊利涉門外。以上俱大街之東,屬閩縣。

眾樂橋按察司之南。

雅俗橋按察司之西,俗名湯橋。

發苗橋水流坑北。

會潮橋俗名雙枕,與發苗橋縱橫。

新街橋大中寺前。

開通橋通眾樂橋。

便民橋大中寺東,今塞。

定遠橋監軍道後。

宜秋橋北門後曹,俗名毛胡橋。

悅濟橋悅濟坊內。

北水關橋定遠橋北。

金墉橋

王師橋並浦尾河邊。

車弩橋三山驛東。

太平橋西門水關之東。

西水關橋三山驛後。

宜興橋西門水畔今塞。

三合橋浦尾。

金鬥橋金斗門東,舊羅城壕也。上三橋俱城西南隅。

倉前橋

虹橋俗名板橋,光祿坊內。

澚門橋光祿坊口。以上俱大街之西屬侯官。

郡城

外橋

樂遊橋東門外,木梁。

石浦橋東抵鳳阪,西抵水部門。

厚浦橋南抵鳳阪,北連項嶼並崇賢裏。

登龍橋歸善裏。

浦東橋

蹴鼇橋靈源洞前。

蓬岐橋並鼓山裏。

七門橋桑溪裏。

鼇溪橋俗呼霓溪。

登龍橋宋嘉祐間建,毀於兵。國朝成化間,累石為之。

浩溪橋宋時建,後圯。國朝成化間重建。

象西橋宋乾道間創,圯于水。國朝成化間,因舊址伐石重建。

際橋宋時建,國朝成化間重建。

下湯橋

橫嶼、斗門橋二橋關閩、連江二縣水利,向苦狹隘,水勢善崩。弘治初,知府唐珣大加浚築,便民為多。

馬鞍橋橫跨孟溪之上,併合北裏。

迥龍橋江右裏迥港之上。

奉真橋東嶽廟前,宋元豐間建。

草參橋宋建中間建。

晉安橋一名樂游橋,宋元祐中建。

朝天橋並易俗裏。

大坑橋宋北裏。以上俱郡城東。

九仙橋南門外木梁。

洗馬橋

虎策橋

沙合橋在中亭街,有紹興碑記,豎鹽倉。

萬壽橋跨南台江,三百餘丈,俗名大橋。宋大德七年,王法助奉旨始創石樑,水門三十有九。翼以石欄,南北構亭,翰林學士馬祖常為記。成化、弘治間屢修。萬曆六年,巡撫都禦史龐尚鵬重砌石欄。馬祖常碑記曰:“泰定九年,宣政使臣月魯鐵木兒以福建平海頭陀禪錄行業修著,宜錫恩渥,謹上言曰:師王姓,法助,名也。世為泉南農家,母感異夢而生。生十二年而為沙門,研窮內典,洞了佛乘,日發猛勇,以畢至願。嘗見舟濟西汪者,即惻然曰:“是必及於囗”報止之,弗聽,卒之暴風,母溺。又嘗為海濱水齧蝕,埭且崩。師麾以晏,潮為縮雲。”福唐,粵閩之會,城三面距江,其水皆自高而下,石錯出其間,若騎獸伏,迅湍回洑,旁折千里,匯而為南台江。昔以舟櫛比,運大絙為浮梁以濟,每潦漲卒至,則絙絕舟裂於兩崎,民多溺焉。海將橋江以利涉者,命弟子吳道可聞于上,天子嘉其意,詔師卒成之。於是大姓割其財,小夫奏其力,閩鹽轉運使王某,且率其屬合治之,乃為墩二十八,植材木,礱密石納木腹而基之。工未告具而師化矣,其徒實終成之。長一百七十丈有奇,仍積其贏資及故端明殿學士王君某田之歲入,岸南北為寺。禦史中丞曹公匾曰“萬壽橋”,寺如橋之匾。

中洲橋接萬壽橋達於鹽倉前,俗名小橋。

青龍橋下有青龍池。

鹽嶼橋並仁豐裏。

龍頭橋光德里。

義橋西集裏。

綠榕橋

安民橋跨義溪上。

廣坑橋大義坊口。

苦竹橋小苦竹溪頭。

安境橋上二橋並積善裏。

林橋開化裏。

扈嶼橋在還珠裏扈嶼江,萬曆四十年,改設陽崎官路,故造此。

裏尾橋大田驛南。以上俱郡城南。

板橋水部門外,木梁。

通仙橋在板橋之南。

新閘橋水部門閘外,萬曆十六年,知府江鐸建。

韭菜橋

象橋高惠裏。

紅橋永南、歸仁二裏。

登龍橋歸仁裏。

廣利橋嘉崇裏。

路通橋河口尾。弘治間建。

尚公橋進貢廠,內臣尚春造。

四明橋井樓門外,木梁。

湯門橋以上並城東南,俱屬閩縣。

迎仙橋西門外,木梁。

熊兵橋古熊兵營。

泥門橋俗名平橋。

觀音橋並西門外直街。

高峰橋柴巷。

打鐵橋官園前。

柳橋並草市都。

洗馬橋西南關廂營親裏。

鳳凰橋鳳凰亭。

西禪浦橋

石湖橋西官南。上三橋俱美宅裏。

中濟橋

黃山橋上二橋並永欽裏。

地藏橋一都,名義倉前。

神仙橋瓦埕頭,又名雷打橋。

洪山橋萬安江口,向為石樑,成化間造,僉事章懋記。水門二十餘,其七門當沖流,善崩,蓋屢修之。萬曆六年,都禦史龐尚鵬重治水門,建屋其上。三十六年毀,三十八年重建。

丁板橋

帶橋並洪塘,在方鶚裏。以上俱郡城西。

黃宅橋閩諫議黃諷宅址。

棲雲橋其南有棲雲慈峰院。

石碣橋

桐山尾橋上四橋並三秀裏,郡城南。

觀頭橋在曉岐。

元通橋

新橋高岐。上三橋並靈鳳裏。

合山橋南嶼。

逕橋江口。

李宅橋

下浦橋

遼沙橋

蘇崎橋

浯水橋

杜豹橋上七橋並明光裏。

張坑橋白鶴。

接武橋

白嶼橋並清政裏。

涼傘橋

六橋後尾花嶼山下采,林安宅居北。上二橋並永康裏。

十四門橋招賢裏,疊石為橋。釃水凡十四道。

綠榕橋緩平裏,慶城在前。以上並郡城西南,俱侯官。

萬安橋西門外梅亭鋪之北,宋紹興七年建,當沖流。國朝正德、嘉靖、隆慶間屢修之,作亭其上。萬安三十七年,圯于水,三十八年重建。

小橋

靈光橋在桐口,水急善崩,屢砌輒圯,行者苦之。萬曆六年重建。

厚嶼橋

拱辰橋上四橋並一都。

遺愛門池橋北門外,木梁。

文山橋文山下。

江洋橋十七都。

石塔橋十九都。

飛坑橋古田人孟賢建,構亭其上。

坫板橋建甯府民劉道同建,二十一都。

林門橋二十二都。

陳橋鳳崗裏人劉世隆重修。

周宅橋上二橋,在城西南八都。

楊崎橋九都。

澤苗橋

浦口橋並十一都。

潘舍橋

通濟橋

般若橋

仙阪橋並十二都。

四達橋芋原驛南。

文振橋芋原東南,俗呼問政橋。以上俱懷安,今並侯官。

郡城

外渡

洋下渡鼓山裏。

螺洲渡仁惠裏。

南台渡嘉崇裏。

方山渡清廉裏。

王峬渡嘉登裏。

大義渡西集裏。

西峽渡歸仁、高詳二里間。

白田渡

洋門渡

洞江渡

營前渡

洋嶼渡

籌崎渡

浮崎渡

崎渡並郡城東南。以上俱閩縣。

高崎渡自洪塘至水西高歧,故名。

瓦埕渡並二都。

西禪浦渡

報恩前渡

新道渡

林豫州渡並一都。以上郡城西。

源口渡十八都,郡城西南。

風流崎渡

渡尾渡

白沙渡三十四都。

大目溪渡二十三都。

大箬渡

安仁渡並二十四都。以上郡城西北,右俱侯官。

石邊頭渡七都。

陽崎渡九都、十都間,元鄭潛置舟,立義田,鄉人號鄭公渡,立碑,吳海為記,今改設官路,由此渡江。

澤苗渡亦鄭潛所立。

吳山渡十三都。

沙溪渡十三都。

新崎渡舊名仙崎,今因改設官路由陽崎渡江,新立公館。

石岊渡經甘蔗洲九百六十裏至水口。

黃石渡以上郡城西北,原俱懷安,今並侯官。國初,諸渡並聽民私濟,官不加征。嘉靖間,設軍門,俗競刀錐,始援稅告立渡,利孔開而訟牒紛如矣。萬曆五年,巡撫都禦史龐公尚鵬罷諸渡稅,民稱便焉。今稍有復興者矣。

 

古田縣

迎仙橋縣治西北後街。

煥文橋縣治北大街。

勸農橋縣西。元時建,縣令舊于此勸農。國朝景泰間重建。

平湖橋縣南。

藍玉橋二十六都。

普濟橋四十四都。

錦溪橋四十五都。

淩橋崇禮裏。

清潭橋

潮魚橋並和平里。

平沙橋

龍津橋

溫泉橋

洪坑橋縣南。

曹陽橋七都。

公濟橋橫溪裏。

雙溪橋郡南裏。

丁字橋地名沖峰。以上今俱廢。

萬安橋

鳴玉橋萬安縣橋之南。

迎駟橋平和裏。

浣溪橋崇禮裏。

湯壽橋

高攀橋

鄭源橋並新興裏。

雲津橋縣北。

石平橋縣東南,下有磨劍石。

朝天橋和平里。

清潭渡

楊頭渡並一都。

萬安渡二保水關。

通津渡縣南。

 

閩清縣

度仙橋縣南,《三山志》作鵲仙橋。

龍津橋縣東安仁裏。

曇口橋縣西宣政裏,瞿曇溪口。

龍爪橋仁壽裏,旱禱即雨。

羅公橋縣西三裏,知縣羅才造。

白塔頭渡縣東北。

天王渡天王寺前。

梅溪渡東升平坊。

馬坑渡縣西賀恩裏。

龍岡渡縣南。

白雲渡白雲莊。

大箬溪渡

 

長樂縣

豐泰橋

下櫓橋

永濟橋

太平橋

阜民橋

資聖橋

南陽橋

新橋

務西橋

沛浦橋今水關。

中橋嶺口洋。

迎春橋東門外。

普照橋

永濟橋縣西南。

豸橋

延祥斗門橋

洋門橋並二都。

鬥南橋

拱北橋

後溪橋並三都。

牌頭橋

龍首橋

丘舍橋並四都。

拱橋

郭橋

獵溪橋一名辣溪。

行相橋並六都。

靈源橋七都。

中橋

渡橋

溪上橋並八都。

桃坑橋九都。

藍盤橋

三圳橋

過水橋

登龍橋並十都。

山南橋

山北橋

圳頭橋並十一都。

新寧橋十二都。

劐溪橋

象橋

遊溪橋

杜橋

震龍橋並十四都。

錦橋

閘頭橋並十五都。

龍津橋十七都。

祉溪橋二都。

資福橋

塔頭橋

化鱗橋

三間橋並二十都。

七間橋

西溝橋

單橋

沙合橋並二十三都。

吳航渡

河南渡

洋下渡並縣西。

洋門渡二都。

坑田渡四都。

文石渡二十二都。

橫江渡囗港口。

館前渡柿浦口。

過江渡

洪塘渡

永福渡並縣西。

 

連江縣

美政橋縣前。

登雲橋

金璧橋

魁龍橋俱欽平上裏。

福星橋

石橋

通濟橋縣城南,跨鼇江,疊石為梁一十六間,長五十丈,宋政和間建。

高梁橋

吳舍橋

新亭橋並安慶裏。

烏石橋烏石山下跨財溪。

財橋並嘉賢下裏。

浦下橋欽平下裏。

合沙橋二十七都。

通仙橋二十六都。

塘邊橋集政上裏。

化龍橋二十九都。

上橋

鎮東橋

月峰橋

溪頭橋

黃氵貝橋

龍津橋

天然橋建興裏,石跨兩山,下通水,若天成者,故名。

溪尾橋安義裏。

朱令橋邑宰朱定建。

山坪橋並仁賢裏。

升龍橋保安裏。

登仙橋安定裏。

安利橋宋紹興間建。

陳溪橋並光臨裏。

龍門橋

溪林橋並中鵠裏。

館前渡新安裏。

馬鼻渡保安裏,東達福寧。

毫頭渡欽平下裏。

橫槎渡

羅侖渡

潘渡並光臨裏。

東岸渡

七猴渡並安中裏。

荻蘆渡

船步頭渡並永貴裏。

三子崎渡嘉賢裏。

 

羅源縣

後張橋新路口。

雙石橋縣西南。

澄波橋水門。

南門橋

南岸橋

沈尉橋宋元祐中,沈尉造,並縣南。

護國橋

官亭橋縣西。

興龍橋縣西,萬曆三十九年圯于水,知縣陳良諫修之。

起步橋縣東北,玄妙觀前。

白岩橋

洪洋橋

葉令橋

皇認橋並縣西北。

巨濟橋羅平裏。

翠雲橋黃重下裏。

險橋招賢裏,嘉靖間造,下有深潭,岩壁高險,傳有神龍在焉。

大獲橋

小獲橋

白柯橋並拜井裏。

西門橋萬曆元年,韓氏造。

應德橋璋應亭下,萬曆三十九年造。

崇德橋以下三橋今廢。

資壽橋縣北。

匹練橋縣西南。

三港渡縣東五裏河泊,譚貫建。

霍口渡黃重下裏,以竹筏濟。

雙溪渡林洋裏,一水出懷安,一水出古田,故名雙溪。

永福縣

平政浮橋縣東。

永濟橋十都,舊名汰口。

通京橋

宣和橋

政和橋並開平裏。

永安橋安樂裏。

越峰橋縣西。以下四橋俱廢。

蓋竹口橋十五都。

清涼橋十六都。

花林橋二十都。

大章渡三都。

赤崎渡六都。

湯泉渡二十六都。

丘演渡

洪面渡並二十八都。

五十口渡二十九都。

嵩陽渡三十三都。

溪東渡二十五都。

狀口渡三十六都。

重光渡

 

福清縣

小橋

龍首橋南門外,宋天聖間建。

水陸橋

永濟橋並西門外。

裏橋

東塘洋橋

龍江橋方民、仁壽二里間,宋政和三年建。

新橋

嶺東橋

嶺西橋

流橋並方成裏。

塹柄橋方成、永賓二里間。

作坊橋遵義裏。

石堘橋太平鋪。

無患橋宏路驛南。

波瀾橋

三陽橋並方興裏。

王董橋

裏尾橋並永壽裏。

三星橋

橫溪門橋永豐裏。

躡雲橋

連江橋

漁溪橋萬安裏。

王鐵橋靈得、萬安二里間。

迎仙橋光賢裏,興化江口,舊名上洋橋。

三山橋化北裏。

東山橋五十九都。

屯上橋化南、平北二里間。

白馬橋六十都。

行下橋化南裏。

士林橋西門外。以下俱廢。

間下橋

盧溪橋

桐溪橋

洋子橋並修仁裏。

交溪橋

古屯橋並善福裏。

海口渡方民裏。

城頭渡

益崎渡

柯嶼渡

應天渡

蒲頭渡並臨江裏。

下渚渡

白沙渡並江陰裏。

崎頭渡

 

祀典志

祠官所領,宗伯職之。先聖先師以降;壇宇星列,非禦菑捍患,則其死事定國者也。奕世俎豆,蘋藻奔走,豈人力也哉?其他裏俗之所乞靈,市井之所祈賽,雖複盻蠁闐駢,鄰於淫矣,削弗書。志祀典。

文廟

先師廟

祀至聖先師孔子。堂左右列祀四配、十哲,兩廡列祀先賢先儒。國初祀典因前代,用王禮。成化十二年,加籩豆、舞佾之數,祭以天子禮。嘉靖九年,肅皇帝改定禮制,尊孔子曰:“至聖先師孔子”,易以木主,籩豆各損其四,舞以羽籥,用六佾。

四配

複聖顏子

宗聖曾子

述聖子思子

亞聖孟子

考定先賢十哲

閔子騫

冉伯牛

冉仲弓

宰子我

端木子貢

冉子有

仲子路

言子由

卜子夏

顓孫子張

六十二子

澹台滅明

原憲

南宮適

商瞿

漆雕開

司馬耕

有若

巫馬期

顏辛

曹恤

公孫龍

秦祖

顏高

攘駟赤

石作蜀

公夏首

後處

奚容箴

顏祖

句井疆

秦商

公祖句茲

縣成

燕伋

顏之僕

樂欬

狄黑

孔忠

公西箴

施之常

秦非

申棖

顏噲

宓不齊

公冶長

公哲哀

高柴

樊須

公西赤

梁鱣

冉孺

伯虔

冉季

漆雕哆

漆雕徒父

商澤

任不齊

公良孺

公肩定

鄡單

罕父黑

榮旗

左人郢

鄭國

原亢

廉潔

叔仲會

邽巽

公西輿如

陳亢

琴張

步叔乘

諸從祀先儒

左丘明

公羊高

谷梁赤

高堂生

毛萇

伏勝

孔安國

董仲舒

杜子春

韓愈

周惇頤

程頤

邵雍

張載

司馬光

楊時

朱熹

呂祖謙

胡安國

張栻

蔡沈

真德秀

許衡

仍舊者二十三人。增:

後蒼、王通、歐陽修、胡瑗、陸九淵,共五人。

黜:申党、公伯寮、秦冉、顏何、荀況、戴聖、劉向、賈逵、馬融、何休、王肅、王弼、杜預、吳澄共十四人。

退:林放、蘧瑗、鄭眾、盧植、鄭玄、服虔、范寧,各祀於其鄉,共七人。以上俱嘉靖九年定。

薛瑄隆慶九年增。

王守仁、陳獻章、胡居仁以上三人,萬曆十三年增。

每歲春秋二仲之上丁日,布政使率府屬齋宿以祭。屬邑各有廟,惟閩縣、侯官縣官從祭。府廟畢,詣縣廟,行釋菜禮。外邑並奠,不用樂。

啟聖祠

祀叔梁紇。配以顏路、曾點、孔鯉、孟孫,或從祀以程珣、朱松、蔡元定。將有事于先師,則先釋菜,不用樂。屬邑祠並同。

常公祠

特祀唐觀察使常袞。

名宦祠

少師蔡襄

中書舍人曾鞏

諫議謝泌

太卿程師孟

學士孫覺

朝議柯述

魏公張浚

忠簡胡銓

學士張守

尚書汪應辰

學士程邁

太師陳俊卿

修撰趙汝愚

少師梁克家

安撫使辛棄疾

尚書蔡幼學

文華閣楊長孺

安撫使真德秀

學士陳居仁

安撫使魏了翁

大卿王鎔

尚書湯漢

尚書吳革

安撫使洪天錫

侍郎徐明叔

平章董文炳

楚公程文海

都事藍光

教授劉直內

禦史韓准

文定王惲

總管王翰

楚公李士瞻

國朝

襄武湯和

按察使陶垕仲

參議鄭湜

參政楊景衡

僉事謝肅

僉事呂升

僉事魯穆以上俱國朝成化間提學僉事周孟中更定擢祀,又舊祀少師王祖道、參政王積翁、提刑輔性之、平章阿察罕、高興,皆黜之。

都禦史劉廣衡

副使劉喬俱提學劉玉舉祀。

知府唐珣正德丁醜增祀。

按察使馬文升

提舉羅倫

副使劉子敏

副使沈訥

參政劉大夏

提學潘潢

提學副使邵銳

布政使查約

布政使陳珂

布政使陳錫

知府汪文盛

布政使吳昂

參政魏棨

知府葉溥

知府歐陽鐸

知府胡有恆

提學劉玉

僉事章懋

提學朱衡

提學江以達以上自正德丁醜至萬曆己卯增。

提舉舒芬

提學副使金賁亨

提學副使宗臣

都禦史殷從儉

都禦史龐尚鵬

禦史何維栢

禦史商為正

轉運同知林烈

閩縣知縣許子良

懷安教諭馮光浙以上自萬曆己卯至萬曆壬子增。凡七十三人。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