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各地簡介 »

福建民間信仰與崇拜

作者:佚名  來源:《福建省志.民俗志》第五章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16日

福建民間信仰與崇拜

第一節 自然崇拜

秦漢以前,居住在福建境內的土著居民閩族和閩越族,盛行蛇“圖騰”崇拜,許慎《說文解字.蟲部》曰:“閩,東南越,蛇種。”認為閩人把蛇作為自己的祖先來崇拜。漢代以後,漢民族的動植物崇拜、生殖崇拜、日月星辰崇拜、風雨雷電崇拜、山川水火崇拜、天地崇拜等隨著移民相繼傳入福建,在民族融合中,閩族和閩越族原有的自然崇拜有的仍保存於其後裔居民)如疍民)之中,也有一些被漢民族所繼承,共同構成福建自然崇拜的基本內容。

唐代以後,福建境內的自然崇拜有增無減,人們根據需要,隨意創造許多自然神。《廈門志》稱:“邪怪交作,石獅無言而稱爺,大樹無故而立祀,木偶漂拾,古柩嘶風,猜神疑仙,一唱百和,酒肉香紙,男婦狂趨。”(清.道光《廈門志》卷15《風俗志》)《泉俗激刺篇.多淫祀》雲:“淫祀多無算,有宮又有館,捏造名號千百款,禽獸與水族,朽骨與枯木,塑象便求福。”

近現代,科學日漸昌明,許多自然現象的原因被揭示,但遠沒有窮盡大自然的全部奧秘,一些怪異的自然現象仍不能圓滿地予以解釋,便人困惑,甚至恐懼,加上傳統習俗的延續性和巫覡的推波助瀾,至今還有一些人仍拜倒在自然神的腳下,自然崇拜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部分民眾的生活。

 

一、動物崇拜

在閩人的動物崇拜中,最具特色的是對蛇的崇拜。

蛇,俗稱長蟲,在古人眼裏頗具神秘色彩。人們常對它來去無蹤,脫皮蛻變,水陸兩棲,無足無翼而能竄突騰越感到驚訝;對蛇不但能傷害人畜,甚至能毒死或吞食兇猛的野獸,感到恐懼,以為蛇具有某種超自然的力量,因而加以崇拜。

福建地處亞熱帶,秦漢以前,這裏草木叢生,毒蛇出沒。居住在福建的土著居民閩族和閩越族深受毒蛇之害,他們由恐懼、敬畏而發展為把蛇作為圖騰加以崇拜。《說文解字》說:“閩,東南越,蛇種。從蟲、門聲。”成書於東漢的《越絕書》、《吳越春秋》均記載了閩越人崇蛇的習俗。

東漢以後特別是東晉以後,北人大批遷入福建,閩越人逐漸被漢人同化,但其崇蛇習俗仍在某種程度上保留下來。一方面,作為閩越族的後裔的一部份疍民仍把蛇看做是自己的祖先加以奉祀。明代鄺露的《赤雅》載:“疍民神宮,畫蛇以祭,自雲龍種”。明末清初,顧炎武在《天下郡國利病書》中雲:“自古以南蠻為蛇種,觀其疍家,神宮蛇象可見。”清代鬱永河《海上紀略》說:“凡(閩)海船中,必有一蛇,名曰‘木龍’,自船成日,即有之,平時曾不可見,亦不知所處。若見木龍去,則舟必敗。”施鴻保《閩雜記.蛇簪》載:“福州農婦多戴銀簪,長五寸許,作蛇昂首之狀,插於髻中間,俗名蛇簪。……簪作蛇形,乃不忘其始之義。”清末居住在閩侯境內的疍民,還“自稱蛇種”(清.光緒《閩縣鄉土記》卷 2《版籍略》)。

另一方面,閩越人的崇蛇習俗也沉澱在漢族的習俗中,福建不少州、縣建有蛇王宮廟。長汀西門外羅漢嶺的蛇王宮,平原裏溪邊有蛇騰寺;上杭有靈蛇廟,還有一座山名靈蛇山,“舊傳山有巨蟒出沒,人過其處必禱之,故名。”(《八閩通志》卷 8《地理》)南平樟湖阪有蛇王廟,閩侯洋裏鄉仙洋村有蛇王宮,漳州南門外的南台廟俗稱蛇廟,“相傳城中人有被蛇噬者,詣廟訴之,其痛自止。隨有一蛇或腰斷路旁,或首斷廟中階廡間,俗謂蛇治其罪也。”(《閩雜記》卷12《蛇王廟》)福清、莆田一帶也有蛇王廟,當地人稱之為“青公廟”。

崇蛇習俗至今仍在福建一些地方存在。在平和縣文峰鄉三坪村,群眾把蛇看成是保佑居家平安的吉祥物,尊稱之為“侍者公”,相信家裏的蛇越多越吉利。若看到蛇爬進自己家中,會喜出望外,逢人便說:“侍者公來我家巡平安了”。若長時間看不到家蛇,反而會感到擔心和恐慌。在這裏,人蛇和平相處,絕對禁止打殺蛇。人在床上睡,蛇在床下爬是司空見慣的事,有時蛇還鑽入被窩,與主人共眠。長汀等地,俗傳赤峰山定光佛寺後池中,有定光佛收伏的四足蛇,身具五色,不噬人,“見之者必大貴”。(《閩雜記》卷12《蜥蜴》)但在泉州、莆仙等地,人們把蛇進入民居看做是很不吉利的,禁忌打殺,主人會趕緊在家門口燒紙錢,一人拈香在前,口中念念有詞:“土地公請出”,另一人在後用掃帚,驅趕“蛇神”離開房舍。在連城,蛇進入民居,主人須想辦法把蛇趕進畚箕,手持三根香,護送到三叉路口放生。

在南平漳湖阪一帶,每年都要舉行慶祝蛇王節和遊蛇燈活動。遊蛇燈活動在每年正月十七、十八、十九日舉行,由當地黃、陳、胡三大姓各舉辦一天,每家須出一男丁持一木制燈板(長約 2米,寬0.15米,上面固定三盞燈籠,燈板與燈板間可以聯結)參加遊行,無男丁家庭要請親友幫忙。傍晚時分,遊蛇燈活動正式開始,燈牌在前開道,鑼鼓、嗩呐組成的鼓樂隊隨其後,緊接著是一個由八人抬的用竹木為支架、外糊綠色紙的巨大蛇首,蛇首之後是由數百塊燈板聯結起來的長達上千米甚至數千米的象徵蛇身的隊伍。最後是清唱樂隊和戴假面具的“保長公”和“孩兒弟”。遊蛇燈隊伍走街串巷,緩緩而行,蛇首上下擺動,蛇身蜿蜒浮動,在夜幕下猶如一條巨大的火蛇飛舞,十分壯觀。繞過幾個村子,遊行隊伍奔向江邊沙灘,迅速繞成幾個大圓圈,隨後三聲火銃巨響,遊蛇燈隊伍解散,各人扛著燈板回家,此時已過午夜。蛇頭和蛇尾燈籠由活動的主持人抬到江邊的蛇王廟前焚化,祈祝蛇神上天,保佑五穀豐登,國泰民安。

蛇王節至遲在明代就已形成,謝肇淛《長溪瑣語》載:“水口以上有地名朱船阪(即樟湖阪),有蛇王廟,廟內有蛇數百,夏秋之間賽神一次。蛇之大者或纏人腰,或纏人頭出賽。”每年六月下旬,當地男丁便四出捕捉活蛇(多為無毒之蛇),而後交給蛇王廟的巫師(俗稱“蛇爸”)集中餵養。巫師發給交蛇人一張憑證,到了七月初七這一天,每人憑證從巫師那裏認領一條活蛇參加迎蛇王菩薩活動,或將蛇握在手上、或讓蛇盤在肩上,或赤膊任大蛇纏在身上,浩浩蕩蕩的人群簇擁著蛇王菩薩的輿駕遊行。遊行結束後,巫師選出一條最大的蟒蛇,用花轎抬到閩江邊放生,其餘的送到蛇王廟前的閩江邊放生。接著在蛇王廟演戲酬神。

閩人崇蛇還體現在其他一些民俗和禁忌之中。順昌元宵節要舞龍頭蛇身的“竹蛇燈”;閩船的船身畫有蛇的圖像,這至今仍偶爾可見;端午競渡的龍舟有的是用蛇首裝飾;殺蛇忌用金屬器具;煮蛇肉不能在室內鍋中煮。只能露天煮;遇見蛇交尾(雙頭),視為大凶;看見蛇脫殼,也被視為不吉,據說要趕緊拔下一根頭髮,扭掉一顆鈕扣,吐一口唾沫,以資禳解;打蛇須一下打死,否則會倒楣等等。

 

青蛙

閩人對青蛙的崇拜歷史悠久,在黃土侖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出土一件以青蛙塑像為裝飾的陶器。秦漢以前,閩族和閩越族中的某些部落奉青蛙為圖騰。漢代以後,閩越人的蛙圖騰信仰被漢人所繼承。直到清代,閩江流域的一些州縣,仍視一種特殊的青蛙——金線蛙為蛙神。清代施鴻保說:“聞上游諸郡,祀(蛙)神甚謹。延平府城東且有廟。……其形時大時小,所至之家,多喜慶,若止廟社官衙,亦主地方安稔。”他還詳細記述了在邵武、光澤等地所見所聞。光澤百姓視蛙神為善神,有一次,縣衙出現金線蛙,“闔邑喧傳,以民和年豐相慶。”還有一次,縣衙門花園出現金線蛙,每天前來參拜的人“幾二三千人”,為此,上演連台戲給蛙神看。邵武有人為蛙神設薄冊,專門記載蛙神的靈異。南平城內百姓將蛙神奉為保護神,傳說蛙神曾顯靈保護城池免遭強盜的洗劫(《閩雜記》卷 5《蛙神》)。福州人把從閩江上游沖下來的綠色的雨蛙稱為綠甲將軍,金色的雨蛙稱為金甲將軍,黑色的雨蛙稱為鐵將軍,視雨蛙入宅為大吉大利。舊時有把青蛙放在玻璃盆中,供上美酒,演戲給蛙神看。福州民間有劉鶴齡化成蛙精的傳說:劉氏為長樂人,少年時險些為蛙精所害。後來,他在塾師的指導下,識破蛙精陰謀,奪取並吞食蛙精長年修煉的紅丸,自已取代死蛙成為蛙精,死後成為蛙神,江南各地百姓均有奉祀。皇帝還“頒敕江浙等處諸城隍、土地,大神廟附配青蛙神五個,中神廟配三個,小神廟配二個。……蓋鶴齡當時化數萬小蛙,……分配江西、浙江等大小各神廟,為守爐之神。……至今江浙之人,猶信此青蛙神也。”(《閩都別記》第264~269回)

 

崇龜習俗在福建也較為普遍。早在史前時期,武夷山船棺內的隨葬品就有龜形木盤,說明當時就有龜崇拜。在閩南,“龜”與“貴”諧音,把龜看做是“福、祿、壽、喜、財”的吉祥物。客家人捕魚時碰到龜,總是要撫摸一番後放回河裏。一些人家裏養龜,除供觀賞外,主要是為了圖吉利。客家人蓋房子時,往往把龜埋在房基下,認為以龜填宅可保全家平安。民間普遍把龜看做是長壽的象徵。莆仙、閩南等地,第一個男孩滿月時,外婆家須送“龜”(用白粿做成,形狀如烏龜)祝願小孩健康長壽;父母親“做壽”時,出嫁的女兒要送“龜”祝賀,祈求父母“鶴齡龜壽”;父母預先做棺材時,出嫁的女兒也要送“龜”;甚至連墳墓的主體部分也要做成龜形,稱“墓龜”。這些均反映了人們的崇龜心理。在邵武,有些老人至今認定自己的始祖是穿著五色服且有一條小尾巴的烏龜。有人說舊時邵武的凳子中有一小洞,就是為放置尾巴而設計的。

 

飛禽走獸

對於某些飛禽走獸,人們也往往賦予神秘色彩。福建民間普遍認為,鵲噪主吉,鴉鳴主凶;聽到烏鴉叫,要吐一口唾沫以禳解。人若被鳥(特別是烏鴉)拉了一頭屎,更覺黴氣,要破口大駡幾句以禳解。燕子與喜鵲一樣,被人們視為吉祥之鳥,從不傷害。農家蓋房時,喜歡用竹片釘在大廳的牆上,讓燕子做巢,即使燕子糞便弄髒了牆壁,也無怨言。俗信燕子在廳房做巢,兆示全家平安、財運亨通。貓頭鷹被視為凶鳥,俗信貓頭鷹叫是要死人的兆示,謝肇淛說“貓頭鳥即梟也,閩人最忌之,雲是城隍攝魂使者。城市屋上,有梟夜鳴,必主死喪。”(《五雜俎》卷 9《物部》)

古代福建多虎,經常傷害人畜。閩人以為虎是土地公坐騎,虎傷害人是得到土地公的許可,所以許多寺廟的香案下供奉“虎爺”塑象。信徒們認為“虎爺”張著大口是為叼財寶,故又把它奉為財神,尤以賭徒信奉此為多。寺院廟祝則以為“虎爺”有驅逐疫病和鎮護廟宇的功能。福建各地,人們對狐狸特別懼怕,俗傳狐狸會成精降禍福於人,稱之為“仙爺”。每年三月,福州等地百姓,要備辦供品祭拜“仙爺”。宋代,福州就有“打夜狐”的驅儺活動。在霞浦一些地方,盛傳有一種全身皮毛雪白的猴子,會降禍於人。人若冒犯了它,就會生病,須請巫師禳解;在小馬村,百姓奉白猴為守護神,尊稱為“白將軍”,四時祭祀。在寧德山區,群眾稱猴子為“師父”,不敢傷害。客家人對獐有著特殊的感情,把獐視為“聖物”,認為獐心地善良,能預知吉凶,幫助百姓消災去禍。客家人絕不傷害獐,若遇獐被獵戶追殺,會千方百計地將它藏匿起來;若獐受了傷,會用草藥給它敷傷口,待傷痊癒後再放回山中,形成了獨特的崇獐習俗。

 

家禽家畜

對於某些家禽家畜,人們也有相信它們會兆示吉凶,有的甚至把家畜被視為自己的祖先。雞被視為吉祥物,閩越人盛行雞蔔。自古以來人們以雞為犧牲獻祭,用以禳災祛邪。雞飛上屋頂,人們則視為要發生火災的兆示;特別是對母雞司晨(實際上是腦垂體病變引起)這一怪異現象,多以為是凶禍要臨門,要設法禳解。禳解的方法有二:一種是聽到母雞司晨時,主人要隨口念道:“母雞變公雞,錢財用不完”。俗信這樣可以化凶為吉,隨後須把這只報晨的母雞一直餵養到它自然死亡,然後掩埋。一種是在雞爪上系一根紅頭繩和一枚銅錢,背上用紅頭繩綁一根小木棍,象徵扁擔,然後把它抱到三岔路口放生,放生時口中念念有詞曰:“所有的厄運你自己全挑走吧!”有些地方忌諱公雞在三、四更啼叫(實際上是生物鐘紊亂或受強烈光線刺激引起),也要採取上述方法禳解。公雞在一更啼叫被視為大吉大利,俗傳“一更報喜,二更報死”。

長汀民諺有“豬來窮,狗來富,貓來著麻布”。相信不是自家養的豬進了自家的門,會使家運衰敗,別人家的狗到自己家來則兆示財運興旺,野貓進了自家的門則兆示有喪事。晉江有“來貓去狗”的忌諱,即野貓進入家門不肯離去,或自家的狗突然失蹤,認為這兆示一家要交厄運。

仙遊縣楓亭鎮的朱戴一帶,奉驢為祖先。相傳其祖先曾蒙冤被官府判處極刑,女兒發願無論是誰,能救父于一死,就嫁給他為妻。行刑那天,家裏養的驢突然脫韁沖出草棚,直奔刑場,用自己的身體護住主人。午時三刻一過,主人倖免于難,後來冤獄還得以平反。其女兒信守諾言,與驢相伴,終身不嫁。為了報答驢的救命之恩,當地群眾就拜驢為祖先,建祠奉祀。至今朱戴的祠堂牆壁上仍畫有驢圖。

除了上述之外,福建與全國一樣,也崇拜龍、鳳、麒麟、獅子等動物或想像中的某種動物。每逢節慶,往往要舉行舞龍、舞獅活動。仙遊有些地方有“留龍”的習俗,舞龍隊經過有屬龍生肖人的家門口時,這家主人須在門口燃一堆火,表示把龍帶來的吉祥留住。至於在建築物上雕龍畫鳳,在門和牆壁上畫麒麟,在大門口擺一對獅子等等更是隨處可見,其目的除裝飾外,更重要的是為了納祥避邪。

 

二、植物崇拜

在福建,植物崇拜較突出地表現在對樹木崇拜上。俗信樹有樹神,會降災賜福於人,民間流傳“千年古樹會成精”的說法,經常有人在古樹下燒香祭拜。

榕樹

福州盛產榕樹,故稱榕城,不少榕樹盤根曲幹,須髯垂地,蒼老粗大,給人以神秘感。有些人認為榕樹曆千年會成精,或者相信榕樹是神仙落腳的好去處,故往往在榕樹上設一小神龕或在樹下蓋一小廟,按時祭拜。至今在一些較古老的榕樹下仍可見到燒香祭拜的人。茶亭邦邊村的三棵古榕樹上,掛滿 100多幅黃幔,每日到此燒香祭拜者不下千人。許多福州人相信居住在榕洞裏修煉的“仙爺”慈善而有威靈,會為民眾賜福消災。有人遇有疑難之事或逢年過節,都到那裏祭拜。虔誠者還告誡人們不敢用手指榕樹或爬上樹,不敢在榕樹下說不敬神靈的話,甚至不敢一個人在榕樹下休息。小孩在榕樹下小便,大人會教小孩念道:“小孩小便,仙人讓開。”以免冒犯神仙。但在閩西客家人心目中,榕樹是不祥之樹,一般不在村子附近種榕樹。

 

樟樹

福建盛產樟樹,一些地方認為樟樹有樟樹神,對它頂禮膜拜。《閩雜記》載,光澤縣署大堂左右兩側有兩棵古樟樹,“平時鳥雀不集,惟官清廉則有兩白鶴來巢伏子,官將去任,則先數日攜其雛去”。因此被奉為“神樹”,稱之為“樟公”。施鴻保為此曾作七古詩一篇,有句曰:“左出右出兩不讓,當中裂處成通衢。誰於其中作小屋,欄楯上下髹丹朱。內安神像尺有咫,神采活脫眉與須。香煙絪縕結朝夕,祈禳可笑愚民愚。”(《閩雜記》卷 5《光澤樟樹神》)如詩中所說,該樟樹下原有一小廟,中置神像,香火相當旺盛,這是清代的事。時至今日,此風不減。德化縣美湖鄉小湖村有一棵千年古樟,樹高28米,樹圍16米多,冠幅東西33米,南北近40米,被稱為“樟樹王”,當地群眾視之為“神樹”,連枯枝爛椏也沒敢碰它一下,經常有人在樹下燒香祭拜。霞浦縣崇儒鄉溪壩頭邊有棵老樟樹,也被當地群眾奉為“神樹”,有人逢病災之事,便到樹下點香祈禱,並刮下一些樟樹皮熬湯給病人喝。此樹於十多年前被洪水沖倒,當地百姓又在樹頭蓋廟祭祀。同安縣新圩鎮後坡黃氏宗祠旁有兩棵古樟,當地人稱之為“樟公”,農曆九月十一日為“樟公”生日,鄉人設宴請客,熱鬧非凡。當地人一年中有三次“普渡”,此占其一。壽寧縣托溪鄉也有一棵千年古樟,據《福建日報》報導,1985年05月20日,際頭、溪洲等村有 6個婦女到老樟樹前燒香點燭祭拜“樹神”。當時山上風大,她們把香燭拿到朽空的樹洞裏燃點,火星燃著樟脂,火勢旺烈,頓時漫延全樹。大火從當天下午三點半一直燒到翌日淩晨兩點。素有“樟王”之稱的千年古樹全被燒毀。佘民也崇拜古樟,樹前往往設有小廟供奉香火。若有在樹前大小便的,就是觸犯了樹神,要用肉、酒、豆腐等給樹神上供燒香以賠禮。

 

其它

在山區,大批砍伐山林的第一天,往往要燒香祭拜(參見本書“生產習俗”章)。砍伐杉木做棺材時,要抓三把鹽米撒向被選中的樹木,然後才動手砍伐。否則,俗信會中“惡煞”,重者喪命,輕者受傷。若有爬樹不小心掉下來的,有些人相信這是樹神發怒,要帶香燭祭品到樹下祭拜。上杭、詔安、平和、漳浦等地,小孩五行中有缺木的,往往要拜古樹為義父;因此有的古樹的義子多達數十人,每逢過年,祭拜者不少。不少地方人們相信桃樹有避邪驅鬼的功能,故常攀折桃枝插在自家門口。對於松柏、杉樹等也特別青睞,以為它們能給人類帶來好運,所以往往在村子或墳墓前後種上幾棵,俗稱“風水樹”,不許砍伐。有些地方喜歡把鳳尾蕉種在庭院中,俗雲能避火災。周亮工《閩小記》說:“閩中多鳳尾蕉,相傳植之庭中,可避火災。”(《閩小記》卷 2《鳳尾蕉》)

福建民間還相信花有花神,專管人的容貌,若愛護花草,則會容貌秀美;若隨意糟蹋花木,便會長得醜陋。莆仙等地俗信瓜果類的花朵有靈性,忌諱以手指花,認為用手指花,會使花兒脫落,結不成瓜果。

 

三、生殖崇拜

生殖崇拜又稱性崇拜,是指對人的生殖器官的崇拜。在原始社會,人們不瞭解人類生育繁衍的奧秘,最初以為是母體吃了某種仙物或受到某種天地神靈現象的感應而生兒育女的,繼而產生了女姓生殖器的崇拜。到了父系社會,人們進一步認為男根就是人根,從而產生對男性生殖器的崇拜。考古發掘中發現的大量陶祖、石祖就是男性生殖器的造像,象徵生殖繁衍之神。《禮記》中“人本乎祖”的“祖”字本義即指男根。這種生殖崇拜在後世往往物化為原始祖石。

福建古代有過生殖崇拜,一些遺跡保留至今,生殖崇拜的風俗至今仍殘存於民間。

武夷山有多處生殖崇拜遺跡,大王峰西側有一高約五米、斷裂在溪邊的長條狀巨石,俗稱“儒巾石”,上面刻有宋代理學家蔡沈寫的“千岩萬壑”四字,民間認為此石乃大王的生殖器。五曲晚對峰有塊開裂的石頭,名叫黃宴石,俗謂女陰的象徵。換骨岩對面有塊名叫“和合岩”的石壁,俗稱也是象徵女陰。舊時久婚不育的婦女,往往來此許願乞求生男育女。若如願以償,則要帶祭品來此還願。在漳浦綏安鎮也有一塊形似女陰的石頭,一些不孕的婦女備辦香果來此求拜。

明代連江縣陀市北的朱公橋下,有一根石筍,象徵男根,謝肇淛《長溪瑣語》載:“橋下有石筍崛起,如男子勢,裏婦妊者取石子遙擲之,中必生男也。”

泉州保留有較多生殖崇拜遺跡,且多與印度教有關。如泉州浮橋附近龜山上,豎著一根高近4米、由7節花崗石壘疊而成、形似男性生殖器的石柱,俗稱“石筍”。此物至遲在北宋就有,古人認為它象徵男根,明代詩人黃吾野有詩雲“一片雲根天琢成”。民間盛傳,凡不育婦女,朝拜這石祖,就會懷孕、生育。在泉州元代番佛寺遺址、泉州南郊池店鄉等地,出土多塊印度教中象徵生殖崇拜的“濕婆”神像,說明宋元時期外來的生殖崇拜傳入泉州。漳州市區東側一幢居民院子內,有一支據傳是先秦遺物的“石筍”、下半部分埋入土中,上半部分露出地面約 1.5米,該“石筍”自古以來一直被當地群眾奉為生殖崇拜的聖物。

在長汀縣近郊的朝鬥岩大雄寶殿後有一洞穴,洞中供奉一尊俗名“吉祥哥”的石雕裸體男童神。這裏香火不斷,許多母親帶著久婚不孕的女兒,或婆婆帶著不育的兒媳婦來此燒香禮拜。拜畢,母親代女兒祈禱,口念:“吉祥哥,吉祥哥,聰明伶俐福氣多;請你勿在廳中坐,保佑伢(我)女生個靚阿哥。”邊念邊伸手摸“吉祥哥”的生殖器(俗稱“雀雀”),刮下一些石粉末,像寶貝一樣用紅紙包裹,帶回沖茶給女兒服。俗傳喝了此茶,就會生育。由於來刮石粉末的人多了,久而久之,那根“雀雀”由長變短,由短變無,寺院裏的和尚為了滿足香客的願望,就用粘土為“吉祥哥”補上一根“雀雀”。在閩西山鄉的一些寺廟裏,“吉祥哥”大多為木雕,身穿紅色花衣,著開檔褲,胸前掛一香袋,久婚不育的婦女在禮拜祈禱時,往往要往香袋裏塞一個“紅包”,作為賜子的犒勞。那些盼子心切的婦女,也顧不得怕羞,大聲禱念,觸摸“雀雀”後才歡欣雀躍地回家去。在上杭紫金山上麒麟殿前的天井邊,豎有一塊“摸子石”,高約 0.8米,直徑 0.2米,呈圓柱形,象徵男根。當地不孕婦女往往在暮色蒼茫時刻,悄悄地來到“摸子石”邊,解開上衣,把肚皮在“摸子石”上摩擦數下,爾後扣好衣服,赧然匆匆離去。她們相信,這樣就會生出一個白胖胖的娃娃來。舊時寧化城隍廟內右側有一花神,“無子求嗣者趨之”。(民國《寧化縣誌》卷11《禮俗志》)

 

四、其它

日月星辰

《禮記.祭法》雲:“王宮,祭日也。夜明,祭月也。幽宗,祭星也。”《左傳.昭西元年》:“日月星辰之神,則雷霜風雨之不時,於是乎禜之。”正因為日月星辰是光明的象徵,與人們的生產、生活關系極為密切,所以早在上古社會,中國就有了對日月星辰崇拜的記載。

對太陽的崇拜普遍存在于福建古今社會,百姓視太陽為靈物,尊稱為“日頭公”、“太陽公”。正月初九為“太陽公”的生日。農村忌挑糞、洗曬內衣,不能罵人,還要燒香祭拜。福州在三月十九日做太陽誕,不但要燒香禮拜,有的人還要念《太陽經》讚頌太陽公。霞浦等地的“太陽公”生日為三月十九,這天每家要把太陽神圖掛出來,吃齋沐浴,祭拜一番。對於日食,古人以為是被“天狗”所吞食,官府組織僧道舉行“救日”儀式。民間則由男女老幼拿鑼鼓及一切能發出聲音的器皿,邊敲打,邊喊叫,說是這樣可以嚇跑“天狗”,吐出被吞食的太陽。此俗仍殘存於一些偏辟山區。在漳州北街附近,舊時有一座太陽公廟,香火頗盛,今已成廢墟。當地居民有疑難之事,求助於各路神仙仍無濟於事時,往往要到這裏祈求、祭祀,作最後努力。在德化,有的小孩體弱多病,要拜太陽為乾爹,身上佩戴一串銅錢,每逢太陽公生日,須供奉果菜祭祀,據說這樣孩子就不會多災多難。

月亮在民間稱之為“太陰神”或“月亮娘娘”,八月十五仲秋節為月亮神的祭日,供月餅等祭月。俗信小孩用手指彎月是對月亮神不敬,睡覺時耳朵會被月神割傷(實際上是不講究衛生引起的潰爛)。在莆田,大人會趕緊叫小孩跪拜月神,口中念道:“月啊月,你是兄,我是弟,不要割掉我的耳。”在長汀則須念道:“月亮娘娘,好心好腸,刀子還你,耳朵拿還我。”至於月蝕,也要擊鼓救月,儀俗與“救日”無異。莆田等地至今仍流傳著“破鼓可救月”的俚語。

由於受星相家的影響,俗信人世間的偉人或貴人是天上星辰投胎轉世。一些老人若見天上彗星隕落,就會說是某個偉人或貴人去世了。人們特別忌諱掃帚星或流星墜落,說那兆示人間有災禍。在莆田、仙遊等地,人們往往把流星隕落說成星神落難在搬家,不能喊叫,否則日後會窮困潦倒。有些地方則相信,紅色流星隕落之處會發生火災,藍色流星隕落之處會有人死亡。在閩南,人們還把旋轉在金鬥星頂部的小星星稱之為“七姑星”,說上面居住著“七娘媽”,認為她是自己子女的保護神。古代讀書人,普遍奉魁星為保護神,還有人相信,南斗星和北斗星主宰人間死生,舊時祝壽,往往要請道士念經拜鬥。

 

風雨雷電

氣象變化萬千,自古至今是民間最感神秘莫測的事情,俗雲“天有不測風雲”,表明人們對變化莫測的氣象無可奈何。古人以為,天氣是由許多神靈掌管的,風有風神,雨有雨師,雷有雷公,電有電母,各司其職,能降禍福於人間。所以。人們為了祈福避禍,產生了對各種主管天氣的神靈的崇拜。

福建古代各縣都建有風雨雷電壇廟,官方每年春秋二仲要例行祭典,以求全境風調雨順。

福建處於東南沿海,經常受風暴侵襲,特別是沿海州縣人民,生活深受風暴的影響。人們對風神的崇拜十分虔誠,大多數州縣都建有風神廟。《閩雜記.颶母》載:“今閩中濱海,諸處皆有風神廟,塑像多作老媼。”

宋明時期的泉州,為了使遠航的商船一帆風順,官方還經常在九日山延福寺、昭惠廟、通遠王祠舉行隆重的祈風儀式。一般十月至十一月舉行“遣舶祈風”,四月舉行“回舶祈風”。南安九日山上,至今還保存13塊記載宋代祈風盛典的摩崖石刻。狂風使人們害怕,旋風更使人們恐懼,俗信旋風是鬼走路時帶走的風,遇到它會中“煞”,所以看到旋風時要儘快避開,或用咒駡的方式來禳解。

對於雷電,民間相信由雷公神主掌。雷公神能代天執法行刑,擊殺有罪特別是不孝之人。人們賭咒發誓,常言若不守信義,便遭電打雷劈。對於被雷擊斃的人,人們常說那是其本身罪過所造成的惡果。在泉州等地,農曆六月廿四日為雷公生日,人們要殺鴨在大廳前祭祀。對於雨神的崇拜也十分普遍,古人遇乾旱往往要舉行各種各樣的祈雨儀式,至今仍在某些地方存在(詳見本志“生產習俗”章)。有些地方對虹也很敬畏,忌諱用手指指虹,俗信這樣會遭殃。

 

山川水火

《禮記.祭法》說:“山林川穀丘陵,能出雲,為風雨,見怪物,皆曰神。有天下者,祭百神,……此五代之所不變也。”《左傳.昭西元年》也雲:“山川之神,則水旱癘疫之災,於是乎禜之。”說明早在三代時期就有了對山川之神的崇拜。對山川之神的崇拜,貫穿於封建社會的始終。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詔令各府、州、縣都要設立山川壇,春秋二祭,福建亦然。民間普遍相信山有山神。從前山區的山上常建有小山神廟,廟宇較簡陋,每年要祭祀一次,以祈求上山作業安全或免遭野獸傷害。祭山神習俗至今仍盛行於一些山區。河有河神,民間也深信不疑。謝肇淛曾說:“江河之神多祀蕭公、晏公”。(《五雜俎》卷15《事部三》)

中國古代稱水神為水官大帝,也有的尊龍王為水神。傳說海有海龍王,水井有水龍王。古代許多州、縣有水神廟、龍王廟,定期祭祀。福建大多數地方正月初一不能打井水,怕沖犯水神。漳州有些地方,正月初一要用米篩蓋井口,稱“封井”,第二天燒香祭祀後才可揭開,稱為“開井”。泉州奉玄天上帝為水神。按照中國神話傳說,玄天上帝即玄武,與青龍、白虎、朱雀合稱四方之神。它居北方,兼水神、海神、冥神於一身。泉州人把玄天上帝人格化,稱之為“上帝公”,對其來源另有說法。《閩雜錄》載:“上帝公,五代時泉州人,姓張,殺豬為業,事母至孝。母嗜豬腎,雖高價亦不售,留歸奉母。母死後一日,頓悔殺生過多,罪惡深重,乃走至洛陽橋畔,以屠刀剖腹,投腸肚于江中,遂成佛。後其腸化為蛇,胃化為龜,每興風作浪,又顯靈收之。故民間廟祀所塑金身,都穿盔甲,手執劍,一腳踏龜,一腳踏蛇,其狀降伏二妖也。”從廣義上說,河神、海神也屬水神範疇,就海神而言,海龍王崇拜舉國皆然。而福建海神天妃(天后)的影響則超過了海龍王。

火神俗傳名火官大帝,古代不少縣蓋有火神廟,定期祭祀。俗稱哪里發生火災,是因火神爺發怒造成的。永定縣崇拜火神有些特別,如有房屋被火燒,非但不能怪罪火神,反要殺豬宰羊祭祀火神,祈求火神下次不再光顧。舊時福州城住宅多是木屋,一旦發生火災,成片房屋頃刻化為灰燼,所以福州人對火神特別崇拜。他們奉宋無忌為火神,往往在住房門上貼著黃紙字條曰:“姓宋名無忌,火光速入地。家有壬癸神,日供萬斛水,亞贈以之中。”(《閩雜記》卷 5《宋無忌》)以厭火災。若發生火災,居民請道士作“火醮”,祈求以後不再發生。泉州每逢除夕日,各家都在門首貼避火符,符紙用青藍色,長 4寸,寬 3寸,中畫老人像,上坐二蟠龍,左旁寫“姓宋名無忌,火光速入地”;右旁寫“家有壬癸神,能供千斛水。”不少地方對火種十分重視,喬遷新居時,要從原來的灶膛裏取走火種,放入新灶膛中,寓意薪傳不絕。許多人還相信從火堆上跨過會祛邪消災。

 

天地

天地是民間普遍信仰崇拜的至高無上的神,它雖然既無廟宇,又無塑像、畫像,但在茫茫的天地之間,無處不在。

“天”作為至高無上的神,是在人間有了至高無上的奴隸主君主以後才出現的。《尚書.召誥》中有“有夏服(受)天命”的記載。商周時期,形成較系統的以“天”為核心的天命論,成為中國古代統治思想的支柱。歷代統治者自稱“天子”,代天統治人間,每年都要舉行極隆重的祭天典禮,並下令各州、縣也要祭天。民國三年(1914年),政府還頒佈《祀天典禮》。(民國《永泰縣誌》卷 7《禮俗志》)福建民間稱“天”為“老天爺”、“天老爺”、“天公”等,相信人間的一切禍福最終均由天定。人們在發跡通泰時,歡天喜地感謝它;遇到危難或不幸時,也總是要呼天喚地祈求它。無論什麼祭奠,都少不了要先拜天地,再拜其他神靈。民間以正月初九(有的地方是五月十六)為“天公誕”,家家戶戶要備辦豐盛的祭品來祭祀。舊時長汀縣幾乎家家戶戶在天井旁放置一張四方桌,稱“天地桌”,虔誠者每天燒香禮拜。在霞浦、閩清等地,若家裏有人病重,往往要在清晨或太陽落山后,於露天處設供品,祭拜一番,祈求老天保佑病人早日康復。若如願以償,便要向天還願。還願儀式較為隆重,祭品多寡按當時許願的辦,絕不能少。百姓普遍認為,“天”最能主持公道,明察秋毫,所以碰到雙方爭執不休、難以判明的事情,往往要對“天”賭咒發誓,來表明自己清白或有理。後來對“天”的崇拜,逐漸人格化,認為天庭上居住著眾多的神靈,最高統治者是玉皇大帝,它是“天”的化身和代表。福建各地建有數量眾多的玉皇廟、玉皇閣。

中國是以農立國的文明古國,土地神是人們普遍敬奉的神靈。土地神起源於古代的土示、地示。古代以裏社為基層行政單位,明代每社立社稷壇一座,“社為五土之祇,稷為原隰之祇,能生五穀,有功於民,故祀之。”(清.乾隆《福清縣誌》卷 7《祀典志》)社為五土之神,稷為五穀之神,合而祀之。福建各縣都設立社稷壇,“壇制北向,東西二丈五尺,南北如之,高三尺四寸,出階各三級,壇上九丈五尺,東西南各五丈,瘞坎在其西北,以垣繚之,立四紅門,人由北門入,每年春秋二仲祭之。”(清.乾隆《福清縣誌》卷 7《祀典志》)祭奠由官府主持,相當隆重。由於社稷壇被視為國家的象徵,平民百姓是不許祭祀社稷神的,直至民國,百姓祭社稷仍被視為“僭祭”。

民間稱土地神為土地公,六朝時已被人格化,其神像多是峨冠博帶,白鬍鬚,手持金銀寶,完全是一副福壽相。土地公廟隨處可見,田頭地角,屋前宅後,街頭巷尾,常能看到寫有“福德正神”的小石碑或小石龕,那就是土地公廟,數量之多為各種神廟之冠。在農村,幾乎每家每戶都有供奉“福德正神”,甚至連豬欄牛圈也有土地公守護。在農民看來,土地公等級雖低,但與自己生活關系最為密切。每月初二、十六要燒香祭祀,俗稱“做牙”或“牙祭”。“做牙”除二月初二的“頭牙”和十二月十六的“尾牙”外,祭禮簡單,祭品只要家常便飯就可以,不太講究。現在不少人家除“頭牙”“尾牙”外,其他各牙一概省略不祭。不過經商的或有種水果、蘑菇、香菇以及蓋房、做木工等工程的人家,則須每月初二、十六“做牙”。經商者要用祭品招待夥計、房東及老主顧,做土木工程的要用祭品犒勞師傅。漳州一些地方有地基王信仰,認為每座屋宅都有一名地基王守護,俗傳地基王有妻子,故祭祀時(每月初二、十六和月末)要在香案上擺上四盤菜肴、四杯美酒,中間一盆米飯,插三根香,再擺上兩雙筷子。筷子擺法與常規相反,筷子的頭部朝外,不許朝內。

 

第二節 祖先崇拜

祖先崇拜是在血緣關係支配下的一種宗教活動。它以與崇拜者有血緣關係的鬼魂為崇拜物件,崇拜者對自己祖先的鬼魂有祭祀的義務,而祖先鬼魂則被當作崇拜者的保護神受到奉祀。

秦漢以前,福建已有祖先崇拜活動,當時的土著閩人十分重視祭祖活動。史載秦始皇建立閩中郡時,曾禁止閩越王無諸祀奉祖先,故引起閩越人的強烈不滿。漢初,閩越人恢復了祭祖活動。

漢代以後,中原漢人大批南遷入閩。他們大多是舉族遷徙,利用宗族群體的力量克服遷徙中所遇到的各種困難。入閩後,他們又聚族而居,依賴家族的力量求得生存和發展,家族門第制度受到高度重視。為了維繫家族內部團結,增強凝聚力,他們一方面強化家族制度,另一方面推行祖先崇拜,祖先崇拜成為維繫家族內部團結的重要紐帶。宋代以後,朱熹的《朱子家禮》進一步強化了閩人的祖先崇拜意識。明清時期,在福建民間,無論是大宗家族或小姓弱族,都建有祠堂,以奉祀自己的列祖列宗,所謂“家家建追遠之廟,戶戶置時祭之資。”(清.乾隆《上杭縣誌》卷11《風土》)祖先崇拜遂成最普遍的民間信仰。

祖先崇拜又集中地反映在祭祖活動上。福建民間祭祖活動從祭祀時間和目的來看,可分為生忌祭、年節祭和需時祭;從形式上劃分,則有家祭、墓祭、祠祭。不同類型的祭祖活動在層次和內容上有一定差異,但共同構成了家族內部嚴密的祭祀體系。另外,佘族的祖先崇拜具有鮮明的特色。

近現代,特別是1949年以後,隨著社會制度的巨大變革,祖先崇拜受到衝擊,大規模的祭祖活動有所減少,儀式也趨向簡化,但並沒有從根本上動搖祖先崇拜的基礎,家祭照常舉行,祖先崇拜成為民俗的有機組成部分仍在福建民間綿延不絕。近十多年來,華僑和臺灣同胞絡繹不絕回祖籍省親拜祖,在他們的參與和資助下,許多地方的祠堂修葺一新,定時舉行隆重的祭祖活動,一些地方甚至出現大規模的聯宗祭祖活動。

 

一、祭祖活動

家祭

又稱常祭,即在居家內設龕(位)祭祖。家祭以家庭為基本單位,規模較小,儀式也較簡單。先秦時代,由於受宗法制度的影響,王公貴族的嫡長子才享有祭祀始祖的特權,稱“大宗”,庶子可祭祀五代祖先,稱“小宗”,至於平民百姓只允許祭祀父親一代。秦漢以後,隨著等級制度的崩潰,平民百姓所祭祀的祖先逐漸增多。漢唐時可祭祀祖、禰兩代,宋代以後家祭可祀高、曾、祖、禰四代,高祖以上的祖先須在祠堂裏奉祀。先秦時代,王公貴族均有家廟,供奉祖先牌位,平民百姓只在居室內祭祀亡父。牌位或神龕均背西面東。宋代以後,民居普遍採用堂室結構,百姓也把廳堂作為祭祖場所。“凡廳事位置,必先祖而後神”(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0《風俗》)。堂上一般奉高、曾、祖、禰四代祖先牌位,且配以妻室牌位。牌位用木塊製作,上方削去四角,呈半弧形,書寫祖考、妣的姓名、字型大小。神牌前擺一張長桌子(橫案),用於放供品、香燭等。牌位和神龕的方向以坐北朝南為尊。

在福建民間,家祭的時間有定時祭和不定時祭兩種。

祖先的生日與忌日(特別是忌日)舉行祭祀活動。屆時,家人沐浴更衣,在家長的率領下,在祖先的牌位前燒香禮拜,供上若干菜肴祭品。舊時平民百姓的家祭,不似士大夫那樣有一套繁縟儀禮。《南安縣誌》載:“忌祭:即終身之喪祭,時主人以下變服,朱子用白絹涼衫黔巾,今人只用素服,儀仍三獻。是日不飲酒、不食肉、不聽樂,素服以居,夕寢於外。四時祭:古者高、曾、祖、禰皆有四時之祭,泉俗或不儘然,而士大夫家則必行之,以合于古。”(民國《南安縣誌》卷 9《風俗》)逢年過節,家家戶戶也要祭祖,其中中元、冬至、除夕的祭祖活動較為隆重。中元節俗稱“鬼節”,除了祭祀孤魂野鬼外,祭祖也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活動,乾隆版《福州府志.風俗》引謝肇淛的話說:“閩人最重中元節,家設先人號位,祭而燎楮陌(箔)”。在閩南地區,流傳著“七月半不回無祖”的俚語,謂出外謀生的人在這一天,不論遠近都要趕回家祭祖,除了獻祭供品、焚香禮拜外,還要焚化紙衣。莆田、南平等地,舊時也有焚化楮衣的習俗,出嫁的女兒還要挑供品回娘家祭奠。閩西地區的中元節晚宴時,飯桌要留一個位置並擺放餐具,說是這一天祖先的游魂會回家看望子孫後代,一道過節。建甯等地在中元節時,家家懸掛祖先遺像致祭。

冬至又稱“冬節”,前一天掌燈時,在廳堂的祖先牌位前擺上長桌,供放糯米粉團,焚香禱告後,男女圍坐搓湯圓。第二天早上,煮好湯圓,要先盛一碗,配上一打紅色筷子,獻祭祖先。有些地方還要放上幾個福桔,桔子上插著紙紮的四季花或長壽花。祭畢,全家人才可吃湯圓。除夕祭祖也帶有普遍性,吃年飯前,在廳堂的八仙桌上擺上豐盛菜肴,家長率家人在祭祀天地諸神的同時,祭拜祖先,即所謂祀先禮神,祈求祖先庇佑子孫後代來年平安。

除了生、忌日和年節的定時祭祖外,還有一些不定時的家祭活動,如婚、娶、添丁、蓋房、中舉、出仕升官等等喜慶日子,均要祭祀祖先,告慰亡靈。舊時,農業豐收時,也要蒸一碗新米飯祭祀祖先和土地公,名叫“嘗新”。有些人家,每逢朔望日也祭祖,甚至“有事則祭”(永定《邵氏世譜.祭事號》)。家祭雖然次數較多,與其他祭祖活動相比較,儀禮相對簡單,但由於設祭的子孫們大多與父、祖輩一起生活過,他們對近親祖先有較深厚的感情,所以家祭時的感情比較真誠濃烈些。

 

墓祭

即在祖先墳塋上致祭。祭祀時間一般有春祭(清明)和秋祭(重陽節),個別地方有冬至祭墓的。墓祭的物件可分為近祖和遠祖兩個類型。

對於近祖墓塋的祭祀略如家祭,一般由血緣較親近的族人參加,甚至以家庭為單位,每年春秋必祭,儀式也比較簡單,一般是供三牲、燒紙錢,同時打掃、維修墓塋,掛紙(壓錢紙)而已。舊時縉紳學士的墓祭略為隆重,志稱:“墓祭前,蔔期日,具饌。厥明,到墓灑掃,布席陳饌,儀仍三獻,或從簡一獻。墓祭畢,遂祭後土,菜果、鮓脯、飯、茶湯,各如祭墓品物,奠獻乃徹而退。”(民國《南安縣誌》卷 9《風俗》)

對於遠祖的墓祭,是以家族為主體舉行的,一般可分為“支房祭”和“合族祭”兩種。由於年代久遠,次數一般較少,但儀式十分隆重,特別是大姓望族,為了顯耀家族興旺發達,往往場面盛大,鋪張排場。浦城房氏家族墓祭儀規載:祀日每房先派一人乘轎登山,先以鼓樂迎,須在三年以前釀出上等糯米甜酒,養出專門用於祭祀的大肥豬等,然後提前一年在到祖宗墓前報名,用“跌筊”(又稱“蔔筶”、“蔔杯”,即用兩塊半月形的牛角或竹片,雙手捧起至額頭,然後擲地,一仰一俯為吉,兩片皆俯為凶,兩片皆仰為中性。)的辦法從眾多的報名者中選定若干名首事(頭家)。首事確定後,還要進行一系列籌備工作,諸如採購肥羊、購買河鮮海味、選定祭祀班子、製作祭服等等。元宵節時,永定高東江氏在江氏宗祠內鬧元宵,請戲班演戲、耍龍燈、舞獅、貼花燈、放煙火,大鬧三天三夜後,才在宗祠內用“跌筊”的方式確定祭祀東峰的日期,並通知本宗族全體成員。祭期一到,江氏宗族的男女老幼爭先恐後地到東峰公墳前燒“頭香”。天未亮,首事們率領祭祀隊伍向墳地進發,吹喇叭、擎涼傘、舉旗幡以及抬豬、牽羊和抬酒的等等,浩浩蕩蕩,頗為壯觀。上午10時左右,墳地前二畝多空地已擺滿各種祭品。家裏有增添男嬰的戶主,必備一副豐盛祭品到此致祭,俗稱“做新丁”。祭祀儀式長達兩小時,十分隆重。在祭祀過程中,“做新丁”的人輪番招呼來客喝“新丁酒”。祭儀一結束銃炮聲四起。隨後,“做新丁”的人將祭品(用蜜餞、果脯、紅棗、冬瓜糖等堆砌裝飾而成的丁牌、一百斤白粿、數十斤豬肉等)分發給參加祭祖的人。首事們擺上幾十桌美酒佳餚招待異姓賓客、年逾花甲老人和知名人士。南安梅林鄉魏姓,每年春秋二季,由各房輪流主祭。長幼畢集,宰豬羊,放銃炮,行三獻禮。凡當年生男嬰者都要加辦牲禮參祭。在古代,貧窮人家為了祭祖而被迫鬻子買酒肉者不乏其例,清末泉州吳增描寫道:“鄉中大冬至,今年我當,明年你替,豬羊酒食有定例。貧者輪到此,勢迫不得已,夫妻商議便鬻子。鬻子買酒肉,備辦請鄉族,大盤對面不相見,如此方能饜口腹。嗚呼,葛藟猶能庇本根,祖宗無不愛子孫,勸汝鄉人勿饕餮,此風急急宜斷絕。”(《泉俗激剌篇.鬻子》)

近年來,聯宗祭祖之風又起,1983年清明前後,永定、上杭、武平、漳平、長汀等縣大搞聯宗祭祖活動。永定縣古竹鄉高東村江氏家族祭掃東峰公曾轟動一時,連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也報導了其祭祖盛況。據記載,江氏祭東峰公活動從明嘉靖年間開始,至今已有 400多年歷史,近年來參加祭墓活動多達數千人,為了祭祖,有的人從臺灣和海外專程歸來。祭祖活動由幾個首事籌辦和主持,祭祖後首事們還要設宴請客。

聯宗祭祖不但鋪張浪費嚴重,而且容易引起姓氏、房族之間的糾紛,打架鬥毆、宗族械鬥也時有發生。

 

祠祭

即在祖祠內致祭祖先亡魂。祠祭是祭祖活動中最正規的一種,春秋二祭,一般都比較鄭重肅穆,世家望族尤為隆重。《南安縣誌》載:“泉俗祭禮,凡世家巨族,每于冬至祭始祖。前一日,設位、陳器、省牲、具饌。祭時,主祭盛服就位,引贊、通贊讀祝,俱序立。主祭奉神主出,就正寢降神、參神、進饌、初獻、亞獻、終獻。侑食受胙,辭神納主,餕。春分祭先祖,間有不出主、納主者,其餘祭儀略同始祖廟。季秋祭禰,儀略同始祖廟。”(民國《南安縣誌》卷 9《風俗》)

不同宗族的祠祭儀規也不完全一樣,福州葉氏家族的祠祭儀式如下:“屆日,主人率領族姓,盛服入俟於庭。執事者列豆、邊、尊、爵於案,陳祭文于祝案,實水於盥盤加巾。贊就位,主人盥詣位,族姓按尊卑各就位。贊迎神,主人跪,族姓皆跪。執事二人,一奉香,一挹尊酌酒詣主人。左右進香,主人上香進爵,主人酻酒于地,返爵於執事,及族姓行三叩禮。贊初獻,主人跪,族姓皆跪。執事者奉爵,主人獻爵,分獻者詣兩旁龕室。焚香獻酒,行三叩禮,訖,復位。贊讀祭文,祝讀文,訖,主人以下,跪,行三叩禮,興。贊亞獻,主人及族姓皆跪,執事者奉爵,主人獻爵,行三叩禮,興。分獻者詣兩旁龕室,獻訖復位,行三叩禮,興。贊三獻,主人及族姓皆跪,執事者奉爵。主人受爵,行三叩禮,興。分獻者詣兩旁龕室,獻訖復位,行三叩禮,興。贊受嘏,主人及族姓皆跪,祝取神案酒饌,代祖考致嘏于主人。主人啐酒嘗食,反器于祝,行三叩禮,興。贊送神,主人及族姓跪,行三叩禮,興。贊望燎,執事者取祭文雜帛燎于庭,主人及族姓均退避,由東階降,主人詣燎位眡燎,畢,各退。”(葉大焯續修《三山葉氏祠錄》卷 4《春秋丁祭儀節》)祠祭畢,一般要舉行宴會,與祭者均可參加。

祠祭日期因族而異,有的家族為了把祠祭舉辦得更隆重些,多把祠祭日與傳統節日結合起來。舊時福州郭氏家族、葉氏家族等,就選擇元宵為祠祭日。至今南靖梅林鄉長教簡氏,也是以元宵節為祠祭日。是日,祠堂的柱梁上掛十來棵燈樹。燈樹幹用曬乾去葉的老榕樹做成,挖去樹心,置一長明火。花枝用竹蔑粘上五顏六色的紙做成花,煞是好看。元宵之夜,族人在祠堂舉行隆重的祭祖儀式後,放銃炮、煙花,熱鬧非凡。最後是搶花燈,主持一聲令下,眾人奮力爭搶花燈,有大人舉著孩子的、有丈夫托著妻子的、也有的直接爬上橫樑的,俗謂誰搶到燈樹或誰搶的花枝多,誰家就會添丁增福。凡是新婚夫婦,還要引長明火回去供奉,路上千方百計不讓燈火熄滅,以祈望是年添丁納福。次日,主持人到各家各戶分花枝,使孤寡老人也能得到祖先的庇護。

安溪官橋許氏家族每年正月初三為祠祭日,這一天打開祠堂大門(平時只開邊門),各房子弟紛紛供奉三牲、美酒等祭品,新婚的或生男嬰的家庭要交納丁錢,資助祭祖活動。時至今日,祭祀儀規基本上沿襲舊禮。同時,也增添了某些新的內容,如祭祖畢,召開本宗族大中專學生座談會等。長樂縣祠祭有元宵祭、春祭(二月十五日)、端午祭、中元祭、冬節祭等,其中以元宵祭、中元祭、冬節祭的規模較大,要行三獻禮。祠祭畢,60歲以上的人可以分到若干光餅。

近年來,祠祭之風雖有所恢復,但大多是按房輪流祭祀,儀規比舊時簡單。過去那種超地域的宗祠大聯祭並不多見。一些祠堂長年失修,或坍塌,或改為他用,所以有些宗族不再舉行祠祭,只是逢年過節在家裏上香行禮而已。

 

二、佘族祖先崇拜

佘族的祖先崇拜源于“盤瓠傳說”的圖騰崇拜。據傳,在上古時代,高辛皇后耳痛三年,後從耳中取出一蟲,形如蠶,忽變成一遍體斑紋、毫光四射的犬(後世將犬改為龍),高辛皇帝見之大喜,賜名龍麒,號稱盤瓠。其時犬戎入侵,國家危在旦夕,高辛皇帝告示天下,若能斬犬戎番王頭者願將三公主嫁之為妻。盤瓠揭下榜文,前往敵國,乘番王酒醉,咬斷其頭顱回國請功。高辛皇帝頗覺為難,意欲悔婚。盤瓠忽曰:只要將我放在金鐘內七天七夜,即可變成人。到了第六天,公主怕他餓死,打開金鐘一看,盤瓠的身體已變成人形,而頭尚未變。於是盤瓠著上衣服,與三公主成婚。婚後,生下三男一女。長子盤自能,次子藍光輝,三子雷巨佑,女兒嫁鐘智深為妻。後世佘民推崇盤瓠為始祖,尊之為“忠勇王”。他們把上述傳說故事編寫《高皇歌》唱頌,並繪成約40幅左右連環式的畫卷,稱“祖圖”,懸掛在祠堂中,每年定期舉行隆重的祭祖儀式。

佘族的祭祖活動也分為家祭、墓祭、祠祭、醮名祭4種。

家祭受漢文化的影響,儀禮大致相同。所不同者,家祭時佘民要唱《高皇歌》,長輩向子孫宣講祖先創業的艱難歷程和豐功偉績。除了忌日、逢年過節、婚嫁喜慶、農獵活動要祭祖外,佘民還有本民族獨特的祭祖節,即三月三摘采烏稔葉蒸煮烏米飯祭祀祖先。

墓祭多在清明節舉行(福鼎有些佘民也有三月三上山祭墓)。屆時,家家戶戶攜帶香、酒、紙錢、糕點、菜肴等,上墳祭掃,儀禮與漢族差不多;所不同的是,佘族極少舉行大規模的合族祭墓活動。

祠祭最受佘民重視。佘族也講究姓氏宗族,大多以血緣相近的同姓聚居成寨。寨內建有祠堂,前廳議事,後廳供奉龍頭祖杖、祖圖、族譜、龍傘、龍虎旗、神牌等。舊時一般是每年春、秋二祭,現在一般是每年祠祭一次。各地佘民祠祭時間不一,福安雷氏宗祠每年二月初二祭祖三天,福鼎佘民多在十二月十五日祠祭,寧德佘民則有三年一大祭的習俗,正月十四日祠祭,羅源佘民每年七月十一日祠祭。祠祭的儀節相當隆重,祭禮由族長或本族中德高望重的人主持,並分別推選出二名通贊、引贊、讀祝、一名司眾錢、一名司箔。祠祭前一日,要整掃祠堂,陳設器皿,洗滌用具,備辦祭品(全豬、全羊是必備的祭品),譽寫祭文等。祭祖日半夜子時(11~ 1時),鳴放銃炮一響,通告全寨,全族人起床漱洗,做好祭祖準備。醜時(1~3時)鳴放銃炮二響,主祭和配祭進入祠堂,家家戶戶成年男子,也捧著香燭祭品進入祠堂。進入祠堂大門時,要半跪蹲行進,以示尊敬。黎明時分,鳴銃炮三聲,祭典正式開始。法師設壇請神安位,迎請祖圖、祖杖、族譜等入祠,繼而懸祖圖,置祖杖,開族譜,鼓樂鞭炮齊鳴,合族祭拜祖先。隨後齊唱《祖源歌》或《盤瓠歌》,載歌載舞,俗稱“祭祖舞”。祠祭畢,要舉行隆重的迎祖遊行活動,由鑼鼓隊、彩旗隊、龍頭隊、刀槍隊、舞蹈隊組成的遊行隊伍,沿途鳴放鞭炮,鑼鼓齊鳴,並跳著“龍頭舞”、“迎祖舞”等。迎祖遊行隊伍所經之處,家家戶戶出門焚香禮拜,放鞭炮,感謝祖先降福于家門。迎祖遊行隊伍走遍大路小道後才返回祠堂,最後舉行謝神禮、送神禮、封譜禮等。祭畢,各家各戶將祭品捧回,擺在自家的祖先神龕前,全家聚餐(有些地方是全村在一起聚餐,稱為“飲祭”)。至此,祠祭才告結束。

佘民以能主持醮名祭儀式為榮。欲舉行醮名祭儀式,須先舉行傳師學師儀式,學過師的稱“紅身人”,未學過師的稱“白身人”,只有“紅身人”才有資格祭祖。祭過祖先的男人稱“法師”,女的則稱“皇母娘”或“西母娘”,其人死後可以享受做三天三夜功德的特權,否則只能做一天一夜功德。

 

第三節 神鬼崇拜

神鬼崇拜起源於靈魂不死的觀念,神祇是靈魂不死觀念與偉人光輝形象相結合的產物,鬼怪則是靈魂不死觀念與小人醜陋形象相結合的產物。俗信神祇是人類的朋友,只要虔誠地信仰他,就會獲得福祉和保佑。鬼怪是人類的敵人,一旦冒犯他們,就會有各種災禍降臨。因此,人們對神靈總是敬而仰之,對鬼怪則畏而避之。

秦漢以前,閩族和閩越族有自成體系的神鬼崇拜,閩越國滅亡後,閩越人的神鬼崇拜大多消失,個別神靈(如武夷君、太姥等)融入遷徙入閩的漢族神鬼崇拜中。

漢代以後,福建境內的神鬼崇拜十分龐雜。主要由這樣幾部分構成:一是閩越族固有的神鬼;二是閩越國的王公貴族被奉為神靈;三是若干隱居福建的漢族方士去世後被奉為神仙;四是一些巫覡去世後演變為神仙;五是早先入閩且有功德於民的漢人死後被奉為神靈;六是道教、佛教的神鬼;七是隨移民而來的北方神祇。後來漢族的神鬼逐漸占主導地位。

唐末宋元時期,福建的道教、佛教等官方宗教達到鼎盛,民間信仰也迅速發展,出現一場聲勢浩大的造神運動,鬼神迷信彌漫整個社會。史稱:福建“其俗信鬼尚祀,重浮屠之教。”(《宋史》卷89《地理志.福建路》)志書也記載:“閩俗好巫尚鬼,祠廟寄閭閻、山野,在在有之。”(《八閩通志》卷58《祠廟》)經過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的對中原民間信仰的吸收消化,唐末宋元時期的造神運動帶有明顯的本土化的趨勢。一方面,一些從北方傳入的民間信仰進一步與福建人文地理相結合,產生了變異。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這個時期福建湧現的數以千計神靈中,絕大多數是土生土長的,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以致至今仍有較大的影響。

明清時期,先前創造出的地方神絕大多數流傳下來,並得到進一步發展,其中有些神靈擁有數十甚至數百座宮廟,並傳播到臺灣和東南亞各地,影響之大,信徒人數之多,分佈地域之廣,遠遠超出前一時期。同時,一些新的地方神祇又被塑造出來,與原有的地方神一起,構成了龐雜而且幾乎無處不有的鬼神世界。

近、現代以來,福建神鬼崇拜的發展雖有起伏,但其龐雜性、融合性、功利性、地域性、宗族性等特徵並沒有根本性的變化,神鬼崇拜還將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影響著部分民眾的生活。

 

一、神靈 地方神靈

武夷君

武夷君的傳說早在先秦時期就在民間流傳。一說武夷君是神仙,修真於武夷山,受上帝之命統管群仙,武夷山因此而得名。另一說是彭祖曾隱居於武夷山,活了七百七十歲,他有二個兒子,長子名武,次子名夷,武夷山因此而得名。漢武帝時曾遣使到武夷山,用“乾魚”祭祀武夷君,武夷君由此名聲遠播,影響漸大。朱熹曾指出:“武夷君之名,著自漢世,祀以乾魚,不知果何神也。……頗疑前世,道阻未通、川雍未決時,夷落所居,而漢祀者即其君長。……沒而傳以為仙也。”(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76《武夷圖序》)認為武夷君的原型可能是閩地氏族首領,死後因宗教信仰的影響,逐漸演化為神仙。唐宋以後,武夷君曾多次受到朝廷敕封,僅宋代就有四次:紹聖二年(1095年)因祈雨獲應,敕封顯道真人;元符元年(1098年)因屢降吉祥,加封為顯道真君;端平元年(1234年)和嘉熙二年(1238年)又先後加封為顯道普利真君和顯道普利沖元真君。武夷山也因武夷君的種種傳說及其在道教中的影響,被道士奉為三十六洞天的第十六洞天,名“真升化玄天”,成為福建道教的傳播中心。

 

何九仙

相傳何九仙為何氏九兄弟,安徽廬江人,九人中除老大的額頭中間有一隻眼睛隱約可見外,其餘人均雙目失明。漢武帝時,何氏九兄弟因擔心其父參與淮南王劉安謀反會殃及自身,遂結伴入閩。最初隱居在閩縣九仙山(今福州於山),後來隱居於仙遊九鯉湖,煉丹修真。丹成,他們分乘九鯉仙去。九仙的傳說在福建廣為流傳,與之有關的勝跡遍佈八閩,除了福州九仙山、仙遊九鯉湖外,相傳福清石竹山為九仙離宮,建甌西峰洞為九仙的住處,遇到旱災,當地人常到這裏祈雨。漳平、德化、東山等處均有“九仙山”地名,在仙遊縣,有關何九仙的“仙跡”最多,諸如留仙山、何岩、仙嶺、將軍井、仙水橋等等地名,均與何九仙的傳說有關。何九仙不但成為莆仙民眾祈福禳災的對象,而且成為為祈夢百姓示兆的神仙。在古代,九鯉湖祈夢之靈驗聞名天下,即所謂“九鯉祈夢,海內鹹知”。有關祈夢活動的文獻記載連篇累牘,不勝枚舉。至今,九鯉湖仍是莆仙一帶百姓祈夢的最重要場所,不少善男信女千里迢迢來到九鯉湖,祈求何九仙賜夢,兆示吉凶。

 

梅仙

俗名梅福,字子真,漢代壽春(今安徽壽縣)人,曾擔任南昌縣尉,後來突發奇思,拋棄妻兒,隱居九江學道,自稱“九江道人”,經常到南平衍仙山玉華洞煉丹。丹成飛升,裏人奉之為神。在閩北,梅仙有一定的影響。順昌縣有梅仙山,相傳梅仙煉丹於此;泰甯有梅真岩,相傳為梅仙煉丹之處,宋代在這裏立梅仙祠祭祀,泰寧的長興保也建有梅仙祠;建甌的郭岩、鬥四庵等地都建有梅仙祠,當地百姓每遇旱澇疾患,常到梅仙祠燒香禮拜;建甯梅仙山為當地百姓祈夢聖地,“土雲:四月有宿山求夢者,皆有應驗。”(清.劉世英《芝城紀略.芝城八景》)

 

歐陽佑

隋代洛陽人,曾任泉州太守。據方志載,隋大業十四年( 618年),歐陽佑調任蒲西,上任途經今邵武時,聽說隋代已被唐所滅,他恥事二主,遂帶領全家跳河自盡。當地人感其忠義,將其夫婦合葬於大乾山,並在墓側立歐陽太守廟奉祀(《八閩通志》卷60《祠廟》)。又傳,歐陽佑與妻子乘舟經過邵武時,被大乾一帶的美麗風光迷住,對妻子說“這裏可以立廟”。當晚,從大乾發舟,江水忽然暴漲,歐陽佑夫婦溺死于江中,屍體順江飄流,至舟船停靠處輒止。艄公順流將屍體送到20裏之外,第二天早上屍體又漂回;再將屍體順流送到30裏之外,第三天早上屍體又溯流複返。眾從驚詫不已,遂殮而葬之,奉之為神。唐宋時,邵武一旦發生水旱兵疫,“必詣大乾迎神祈禱”(《八閩通志》卷60《祠廟》)。宋代咸平年間( 998~1004年),縣令張仕遜向歐陽佑祈雨有應,遂擴建廟宇。此後,朝廷多次敕封:康定元年(1040年)封通應侯,元豐五年(1082年)封佑民公,政和六年(1116年)封廣佑王,後來累封至“仁烈顯聖文惠福善王”,在邵武一帶頗受百姓的尊崇。舊時,歐陽太守廟內還設有祈夢堂,“邑人多至廟祈夢,歲時致祭”(清.咸豐《邵武府志》卷 9《祠廟》),“每歲大比,士大夫多謁夢於此”(《八閩通志》卷60《祠廟》)。

 

黃仙師

又稱黃先師,原名黃七翁,上杭人。相傳上杭未置縣前,這裏有山精石妖經常出沒,為害百姓,黃七翁精於巫術,率領兩個兒子前往深山,以符法治之,並隱身入石,不出,石壁隱映有人影,儼若仙師像,群怪遂息。舊傳每逢風雨天,石中隱隱有金鼓聲,當地百姓敬畏之,建祠塑像祭祀。上杭建縣後,在縣治西建祠奉祀。元明清時,上杭縣至少有14座黃仙師廟,武平縣至少有六座黃仙師廟,永定縣也有若干座黃仙師廟(民國《上杭縣誌》卷20,民國《武平縣誌》卷20)。至今,黃仙師在上杭縣仍有影響。縣西黃仙師廟楹聯寫道:“虎跨三川臨福地,龍回一邑衛杭川”,說明上杭人把黃仙師作為地方保護神來奉祀。

 

扣冰辟支古佛

又稱扣冰辟支老佛、扣冰藻先古佛等。佛俗姓翁,崇安人。生於唐會昌四年( 844年),13歲出家為僧,法號藻先,先後拜謁雪峰義存、鵝湖大義禪師。廣明元年( 880年)卓錫于崇安瑞岩,創瑞岩寺,徒眾雲集,“一時瑞岩道場,遂與天臺、曹溪並峙千古”(《扣冰古佛全傳》卷上《古佛實錄》)。由於他提倡“刻苦修行”,夏天穿棉衣,冬天扣冰沐浴,故世人稱之為扣冰古佛。扣冰古佛在世時,民間流傳許多有關他驅邪鎮妖、捍災禦寇的神話傳說,把他看做是印度佛教傳說中以獨覺和因緣覺著稱的辟支菩薩的化身。天成三年( 928年),他去世後,被閩王諡為“妙覺通聖大師”,百姓則奉之為神,焚香禮拜。南宋時期,扣冰辟支古佛受到朝廷的多次敕封,紹興六年(1151年)封為“慈濟大師”,乾道元年(1165年)封為“法威慈濟妙應大師”,淳熙十一年(1184年)封為“法威慈濟妙應普照大師”,寶佑元年(1253年)加封為“靈感法威慈濟妙應普照大師”。

扣冰辟支古佛在崇安等地有較大影響,每年二月初神誕,百姓必到瑞岩寺迎請扣冰古佛神像入城,建道場四晝夜,“是期,萬眾雲集”(《扣冰古佛全傳》卷上《古佛實錄》)。隨後,各鄉村輪流迎請,直到冬天才送回瑞岩寺。屆時,家家戶戶燃燭二條,晝夜不熄,以答神庥,俗稱“蠟燭會”。此俗自南宋時就形成,民國時,各鄉村輪流舉行盛大蠟燭會,“其夜則高燒蠟燭,以禳瘟疫而厭火災也。蠟燭高數尺。插架上,曰燭橋;為方筐,以燭逐層環之,曰燭輪;為小亭,插燭其中,曰燭亭。百數十架,紅光燦爛,結隊遊行,遠望如火龍夭嬌,曲屈騰空,壯觀也。”(民國《崇安縣新志》卷 6《禮俗》)俗傳扣冰古佛神像所到之處,必獲豐年,所以崇安等地又形成了爭搶佛像的風俗,俗稱“搶佛子”。但爭執鬥毆的事時有發生。

 

開漳聖王

本名陳元光(656~711年),河南光州固始人。青年時隨父陳政入閩平定叛亂,唐垂拱二年( 686年)首任漳州刺史。在任20餘年中,勤於吏治,政績卓著,為開發漳州立下不朽功勳。戰歿後,百姓立廟祭禮,尊稱為開漳聖王,從功臣演變為一方神靈。歷代朝廷多次賜額加封,唐代追封陳元光為“潁川侯”,敕建威惠廟。南宋紹興二年(1132年)敕封“輔國將軍”,紹興十六年(1146年)加封“靈著順應昭應廣濟王”,寶慶二年(1226年)贈“忠毅公”稱號。明代加封“昭烈侯”。

北宋時,漳州府各縣都建有祭祀陳元光的威惠廟。明清以後,威惠廟遍及閩南城鄉,大小廟宇多達 200餘座。並且隨著福建移民傳到臺灣省,至今,陳元光仍是漳州和臺灣地區主神之一。

在閩南地區,自唐朝以來,每逢陳元光的誕辰(二月十五日)、忌辰(十月初五)、“封王日”(四月初十)及上元節、中秋節等,都要舉行隆重的祭典,迎神賽會。在漳浦威惠廟,遇開漳聖王聖誕,按村莊或街道輪流祭祀。祭祀時,除村落集體供上全豬、全羊外,家家戶戶還要上供雞鴨魚肉及紅龜果等;除了上香、點燭、燒紙錢外,有的村落還請僧道誦念《開漳聖王武德真經》,也有請戲班助興,家家戶戶請客送禮。

舊時在泉州一帶也有不少威惠廟,每年二月十五日舉行祭奠。泉州西郊的潘安村,是日舉行迎神賽會,俗稱“進香”。八人抬著開漳聖王的神輦浩浩蕩蕩,巡視本境。民國初年,因“巡境”越界引起與鄰村械鬥而停止。當地居民至今仍尊稱陳元光為“境主公”,奉為本境護境神,每逢正月初四和二月十五日,家家戶戶設香案,擺供品祭祀。

除此之外,陳元光的一些親屬和隨從陳元光入漳的有功將領也被當地群眾奉為神明,單獨立廟祭祀;並且,還與各姓的祖先崇拜密切聯繫起來,如李姓奉祀“輔勝將軍”李伯瑤(俗稱“輔勝公”),沈姓奉祀“武德侯”沈世紀(俗稱“沈祖公”),馬氏奉祀“輔順將軍”馬仁(俗稱“馬王公”),許姓奉祀“順應侯”許元正(俗稱“許王公”)。陳元光的父親陳政、夫人(俗稱“王媽”)及其女兒(俗稱“柔懿夫人”)均為陳氏所奉祀。

 

臨水夫人

本名陳靖姑,福州下渡人。出身于一個世代行巫的家庭,耳濡目染,自身也熟諳巫術,後嫁給古田劉杞為妻。相傳,唐貞元六年( 790年),福州大旱,陳靖姑脫胎祈雨,不幸身亡,終年24歲。臨終前她曾發誓死後要“扶胎救產”。後鄉人立廟祭祀,俗稱娘奶、奶娘,尊稱臨水夫人、太奶夫人、陳夫人。宋淳祐年間(1241~1252年),朝廷賜匾“順懿”,敕封“崇福昭惠慈濟夫人”。元、明、清各朝屢有敕封,封號頗多,有“天仙聖母”、“護國太后元君”、“順天聖母”等。

自宋末臨水夫人受封後,其影響迅速擴大。明代謝肇淛說:“羅源、長樂皆有臨水夫人廟。”(《五雜俎》卷15《事部三》)晚清施鴻保《閩雜記》載:“陳夫人亦稱臨水夫人,閩中各郡縣皆有廟,婦人奉祀尤謹。”(《閩雜記》卷 5《陳夫人》)據統計,清代霞浦縣城鄉有臨水夫人廟九座,連江縣五座,福安縣九座,古田僅城關就有六座,福州城內有十三座。近現代以來,臨水夫人的信仰以古田至福州為信仰中心區,以閩北、閩東、浙南為亞中心區,以閩南、臺灣以及東南亞為散播區。在福建眾多的女神中,其影響僅次於媽祖。

民間傳說臨水夫人有降妖鎮魔、呼風喚雨、破解疑案等法力,但主要還是“扶胎救產、保赤佑童”。故千百年來,她一直被作為婦女、兒童的保護神為人們所崇拜,所以在民間形成了一些與婦女、兒童密切相關的習俗。

祈子

古田臨水夫人祖廟前有一座百花橋,橋下溪澗紅白花爭奇鬥豔。相傳每一朵花都是一個嬰兒,白花為男孩,紅花為女孩。已婚婦女,多於正月十五日陳靖姑生日前去廟中祭祀,向臨水夫人請願,然後采一朵花供在香案上,俗謂“請花”。意在祈求“開花結果”,生男育女。

助產

婦女臨產時,到臨水夫人廟請香火或小神像,供奉在產房中,祈求臨水夫人幫助順產。嬰兒平安降生後,必須辦酒席答謝臨水夫人恩德,把神像送還宮內,俗稱“回鑾”。在臨水夫人祖廟內,排列著許多臨水夫人的小像,供鄉人隨時來請。

“洗三旦”和“開沖”

嬰兒出生3日,由接生婆來洗澡,俗謂“洗三旦”。這天,須煮糯米飯供臨水夫人。第十四天,要到臨水夫人廟燒紙錢,紙上印著“禁沖”二字,俗謂“開沖”。嬰兒滿月時,也要設香案祭拜臨水夫人。

綁紅絲線

每逢正月初五,要給兒童手臂綁上紅絲線,七月初七日再將紅絲線取下。俗信這樣可以得到臨水夫人的保佑。

請奶過關

舊時,嬰兒死亡率高,農村人以為是邪祟作怪,須請師公作法“過關”,以免死亡。“過關”的程式有造樓、栽花、請神(靖姑)、請婆(36婆神,俗傳是臨水夫人的助手,臨水夫人經常派她們出外拯救兒童)、加魂、剪花、破胎、過關門、落房、送婆、送神。舊時古田,每個小孩在1、3、6、9諸歲生日,均要請師公作法過關。《福州地方誌》載:“以竹支架,用紙糊作城門形,由道士穿‘娘奶’法衣,口吹號角,引護小孩過關,意為如此小孩便易成長,一直到十六歲為止。”(《福州地方誌》第十一章《社會習俗.迷信活動》)

收驚

孩子偶有受驚嚇,情緒波動大,俗謂是魂魄離體,須請女巫念《陳靖姑咒》以收魂定魄。

行粲鬥禮

粲鬥為紅漆木質容器,上有“五子登科”字樣,鬥內盛米,上插筷子十雙,燈、燭各一盞,還放有鏡、剪刀、花朵。每年陳靖姑祭日,若家中有未滿16歲小孩,須請師公行粲鬥禮。在粲鬥中,按未滿16歲的男孩數放置若干木制小人(俗稱“童子弟”),師公鳴角、搖鈴、作法,將粲鬥放在小孩床上,須待上面的“流芳燈”自行熄滅才算吉利。

糊杉亭

孩子長到16歲,於當年的七月初七日,須糊杉亭一座,備花粉、香果、三牲等祭品,敬獻臨水夫人及36婆神,叩謝她們保佑孩子長大成人。36婆神為臨水夫人的陪祀神,分別職掌注生、注胎、監生、抱送、守胎、轉生、護產、注男女、安胎、養生、抱子等生育的各個環節。36婆神是:

陳大娘、黃鶯娘、方四娘、柳蟬娘、陸九娘、宋愛娘、林珠娘、李枝娘、楊瑞娘、董仙娘、何鶯娘、彭英娘、羅玉娘、吳月娘、鄭桂娘、張春娘、王七娘、倪鳳娘、包雲娘、孫大娘、趙娥娘、週五娘、程二娘、葉柳娘、鐵春娘、雲燕娘、聶六娘、劉嬌娘、翁金娘、潘翠娘、淩豔娘、鄧三娘、朱巧娘、金秀娘、樹梅娘、胡大娘。

除此之外,每逢正月十五臨水夫人誕辰,要舉行祭奠、遊神。平時抽籤卜卦者不在少數。《閩都別記》第128回寫道:“無事之家,亦去請香灰裝入小袋內供奉。”至今猶然。

 

三平祖師

又稱廣濟大師、祖師公等,是閩南地區特別是漳州一帶的主神之一。俗名楊義中(781~872年),祖籍陝西高陵,出生於福清縣。14歲出家,27歲受具足戒後,雲遊天下,遍訪海內名僧,曾拜謁懷暉、智藏、懷海等禪師。寶曆元年( 825年),回漳州弘法,在三平山半雲峰下建立“三平真院”。會昌五年( 845年)武宗毀寺滅佛,義中避居大柏山麓,繼續聚徒講法,並教給當地少數民族以桑麻耕織知識,為群眾治病,深受人們的愛戴,唐宣宗即位後,恢復佛教合法地位,敕封義中為“廣濟大師”。鹹通十三年( 872年),義中去世,後人在三平寺修建三平祖師殿,把義中作為神靈奉祀。

數千年來,三平祖師作為一方神祇,香火不斷,每年朝山進香的虔誠香客達數十萬人次,“其香火之盛,為閩省古刹之冠”(王雄錚編《廣濟大師與三平寺》,1983年11月)。

三平寺有藥簽75首、蔔事簽75首,俗信這裏的簽詩特別靈驗,雖然地處偏僻(過去從漳州步行到那裏需16個小時,現在汽車可以直接通到寺廟前),但香客絡繹不絕,漳州一帶居民事無巨細都要到那裏求籤。求籤者有一套不成文的規矩:出門前,要在自家門口放一串鞭炮,點一炷香,在動身前一天還要戒葷吃素,以示虔誠。出門後,不能折回頭,路上不能口出穢言,更不能說有關褻瀆神靈的話。來到三平寺時,先供上祭品,再點香跪拜,報上自己的姓名、地址,說明來由後再抽籤。抽完簽後再次向三平祖師跪拜叩謝。民間還傳說,越遠地方來的人求的簽詩越靈驗,俚語稱“三平蔭外香”。故浙江、廣東、臺胞和東南亞華僑紛紛來此抽籤。求完簽後,為了表示虔誠,信徒還要捐獻若干錢財,俗稱“添油”。許多香客還要抓一把香灰,放入專用的香灰袋帶回家。回到家門口時,須再放一串鞭炮,才進家門。進門後,供上香灰袋(在其信奉區幾乎家家戶戶都供奉三平祖師的小塑像),點上香,再拿出祭品(多是糖餅、水果之類)分給家中小孩吃,俗信可保佑小孩平安。

正月初六、六月初六和十一月初六分別是三平祖師的生日、出家日和圓寂日,在這三個日子裏,三平寺往往要奉行盛大的祭典,善男信女雲集,寂靜的山間喧騰起來,正月初六尤為熱鬧。沒有進山禮拜的善男信女,也要備辦果品、餞盒在自家門口遙祭。

三平寺出售三種三平祖師的塑像,一種是小巧玲瓏的陶瓷塑像,另外兩種塑像分別是以硬紙片壓制和金屬澆鑄而成,四邊有框,且有對聯。正面的對聯是“法大無邊龍虎伏,道家有象鬼神驚”,橫批是“廣恩普渡”,背後的下框還有一個裝香灰的小槽。漳州一帶不少家庭供奉上述三種神像,一些汽車司機在駕駛室裏掛後二種神像。據說每月初二、十六日燒香禮拜,可保全家平安。

遠離漳州的羅源縣起步鄉,每年正月十三舉行迎三平祖師儀式,抬著神像走村串戶。據當地百姓說,他們的祖先是從漳州遷徙來的,故三平祖師作為保護神隨移民到羅源,俗稱“三太公”。每三年還要“過火”一次,即抬著神像赤腳從熊熊燃燒的火炭堆上走過。

 

樊公

原名樊令,松江華亭縣人,唐末官至銀青光祿大夫,曾奉命入閩剿寇,戰死於清流的羅城之凹,“鄉人義其死節,立祠祀之。”(明.嘉靖《清流縣誌》卷 3《廟祠》)最早的樊公祠建于宋淳熙、慶元間(1174~1200年),廟址在清流縣東的漁滄潭,俗稱“漁滄廟”。宋代,當地出現許多樊令顯靈禦寇捍災的神話傳說,元代樊公被敕封為“漁滄感應王”。明清以後,樊公成為清流的“一邑之神”,百姓事無巨細都要到樊公廟祈求禱告,因此香火鼎盛。九月初一為樊公誕辰日,而慶祝活動從七月二十日就開始了,十分隆重,至今猶然。志稱:“是月(七月)二十日至八月朔,闔縣祭漁滄廟樊神,福首三十余案,牛酒大會。中秋望日迎燈慶神。二十七日奉神像出遊,扮雜劇以樂神,商旅鹹以貨來會,謂之‘樊公會’。九月朔,送神歸廟,縣官致祭。”(明.嘉靖《清流縣誌》卷 2《歲時》)舊時,“樊公會”與商品貿易結合,江西、浙江、廣東及福建許多地方的客商,在八月初就雲集清流縣城,進行商貿活動,一直到九月才結束。

 

靈安尊王

又稱青山公、青山王,是惠安縣的主神之一,被奉為“惠安境主”。靈安尊王原名張悃,是五代閩國(一說三國)的一名將軍,曾率兵駐紮在惠安的青山下,因抵禦海寇有功,歿後鄉人“廟而祀之”(明.嘉靖《惠安縣誌》卷 2《山川》)志稱:宋建炎間(1127~1130年),張悃“陰助”官兵抗禦海寇有功,朝廷“賜廟額誠應,封靈惠侯,妻華氏封昭順夫人。景炎元年(1276年)進封靈安王,夫人封顯慶妃。至今有司,歲一致祭。”(明.嘉靖《惠安縣誌》卷10《典祀》)祭祀靈安尊王的廟宇統稱青山宮,至今惠安縣有大小青山宮近百座,臺灣省也有5座。

自古至今,每逢三月初十(青山王忌日)和十月廿三日(青山王誕辰),惠安群眾都舉行隆重的祭典。屆時,進香群眾絡繹不絕,廟內廟外人山人海。舊時,舉行祭典時,值年爐主要把三個玉環(據說是張悃的遺物)擺在香案上供奉。祭祀後,往往要抬出青山王塑像繞境,沿途鋪戶張燈結綵,設香案迎拜,供四果香花。

俗稱青山王的簽詩很靈驗,故平常到青山宮抽籤者頗多。民間傳說青山王有兩位妻子,即“大媽”、“二媽”。一般信仰者都說“二媽比大媽顯”,所以鄉民請神,常常由二媽降乩。

 

廣澤尊王

又稱聖王公、郭聖王、郭尊王等。原名郭忠福,安溪縣人,生於後唐同光元年( 923年),性至孝,相傳少小為人牧牛,路至遠,每日必歸家省親。父亡後,偕母遷徙南安縣詩山。後晉天福二年( 938年)牽牛攜酒登郭山絕頂,日暮不歸,主人異之,入山尋找,見忠福蛻化于古藤上,酒盡于器,牛存其骨,時年16歲。裏人異之,在郭山下立廟祀之,稱郭山廟或將軍廟,因山勢似鳳凰,故稱鳳山寺。南宋紹興年間(1131~1163年),裏人吳德“奉忠福神香火入京,適值皇宮起火,神麾以白旗,火遂滅”,敕封“威鎮廣澤侯”,敕建“威鎮廟”。宋慶元元年(1195年)和開慶元年(1259年)先後加封“威鎮忠應孚惠廣澤侯”和“威鎮忠應孚威武英烈廣澤尊王。”

廣澤尊王在南安等地影響很大,是當地的保護神,所謂“上則為國保障,佐時太平,下則為民休庇,相世榮達。禦災孚佑,福善禍淫。消水旱之災,屏盜賊之患。利國安民,周且悉,悠且久。”(清.光緒《郭山廟志》卷 6《藝文》)明清時,南安縣有數十座廣澤尊王廟,僅十一都、十二都、十三都一帶就有13座,稱“十三行祠”。泉州府屬各縣及漳州、廈門等地也有廣澤尊王廟。“八月某日為廣澤尊王聖誕,遠近男女,於前後一個月間,鹹躋山叩拜,謂之上香山。又以神於某日往安溪某山,掃其父母墓,率皆往焉。人持一紗燈,書神號,一紅羽旗,書鳳山寺進香。”(《溫陵歲時記》)

明清時期,廣澤尊王信仰隨南安移民傳到閩東、閩西和臺灣省及東南亞地區,至今這些地區仍有廣澤尊王廟,臺灣省最多。福鼎縣點頭鎮百姓,每逢廣澤尊王誕辰和成聖歸天日,都要設宴祈福,舉行祭儀。舊時遇時疾病災,必舉行出巡活動,歷時二日,儀式隆重。

廣澤尊王的祖廟南安詩山的鳳山寺近年已修葺一新,殿宇巍峨,前來進香者絡繹不絕。每逢二月廿二日廣澤尊王誕辰和八月廿二日廣澤尊王忌辰,當地群眾必舉行盛大祭典。

 

馬元帥

原名馬容容,福清縣人。生於唐光化二年( 899年)九月廿八日,卒於後樑貞明元年( 916年)十月初四,年僅18歲。志稱:馬氏生前為人善良,常濟貧扶危,見義勇為,受到村民的愛戴。去世後鄉民感其恩德,立廟祀之。後晉天福八年( 941年)因“陰助”官兵禦寇有功,被敕封為“調遣陰兵衛國護民元帥”。馬元帥信仰後傳入羅源,在城關東郊建廟祭祀,成為羅源城關一帶的保護神。當地群眾事無巨細都要到廟中祈求保佑,每逢其生、忌辰也要舉行隆重的祭典。其主廟羅源城東的馬元帥廟於1983年修葺一新,香火頗盛。

莆田等地的一些寺廟也奉祀馬元帥,俗稱“馬公”或“馬靈官”,相傳為南斗第六星所化,生來就三頭九目,手執玉戟金磚,跨火犀,職掌驅邪祛疫。

 

哈蝴公

哈蝴公或說是王審知,或說是其兒子王延鈞,不可考。連城縣建有不少奉祀哈蝴公廟宇,最早的建于宋紹興年間(1131~1163年),名鎮川廟,位於縣城南門外。朋口馬埔村的明代哈蝴廟保存完好,廟裏的神像被稱為“哈蝴公太”,每年二月初二河源13個鄉村和鄰縣鄉村(如長汀中尾村)群眾都要來此祭神,每年還輪流迎抬“哈蝴公太”到各村奉祀,俗稱“出廟”,又稱“入公太”。到了翌年二月初一,再將神像抬回祖廟,俗稱“入廟”。凡輪到“入公太”的鄉村,都要請戲班演戲,設宴招待客人,還要抬神出遊,群眾不惜傾多年積蓄,大肆鋪張。

 

定光佛

又稱定光古佛、定光大師、定光菩薩、定應大師等,姓鄭,名自嚴,同安縣人。生於後唐應順元年( 934年),11歲時出家為僧,拜本郡建雲寺契緣和尚為師。17歲時拜謁江西廬陵西峰圓淨大師,盤桓五年後,雲遊天下,遍訪名僧。乾德二年( 967年)結庵于武平南安岩。不久到江西南康盤古山弘法,三年後返回南安岩。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正月初六圓寂。定光佛去世後,象蘇東坡、黃庭堅這樣的“名公巨卿”紛紛撰寫詩文讚歎,百姓“收舍利遺骸,塑為真像”(《臨汀志》卷 7《仙佛》),頂禮膜拜。

宋代,定光佛在福建就頗有影響,所謂“七閩香火,家以為祖”(《臨汀志》卷 7《仙佛》)。在閩西地區影響更大,幾乎成為當地的守護神。志稱:“佛氏之盛,精藍紺宇遍海內,而汀之禪院獨稱定光。定光禪院于臨安、于泉南、于江右無弗有,而汀為最著。”(《臨汀匯考》卷 4《山鬼淫祠》)每年正月初六,閩西百姓必舉行隆重的慶祝定光佛誕辰祭典,翌日,定光寺僧拿長竹二竿,懸掛數十塊書寫伏虎佛號的小牌,久婚不育者三五成群,用長鉤鉤之,木牌一墜地,則紛然搶奪,並用鼓樂迎請回家供奉,俗信得到木牌者會喜生貴子,俗稱“搶佛子”。閩北的建甌、順昌、崇安也有定光禪院。明清時期,定光佛信仰隨福建移民傳入臺灣省,至今臺北、台中尚有兩座專祀定光佛的寺廟。

關於定光佛的生平,民間還有不同的傳說。或傳定光佛名鄭光光,是一名機智勇敢的長工。他曾在長汀為民除蛟患,築定光陂,造福於民,所以百姓建定光寺奉祀他。

在一些地方,還有與定光佛信仰並行的伏虎大師信仰。伏虎大師,俗姓葉,名惠寬,寧化人,稍早於定光佛出生,也是一名高僧,因擅於以“解脫慈悲”馴服猛虎,故名。伏虎大師又以善於祈雨著稱。宋建隆三年( 962年)圓寂後,即被當地百姓奉為神,塑像奉祀。此後,百姓往往把伏虎大師與定光佛的神話傳說聯繫在一起,甚至說倆人是兄弟。每年九月十三日,俗傳是定光佛和伏虎大師巡遊凡間的日子,百姓都要抬著定光、伏虎的神像出遊,沿途百姓供三牲,點香燃燭,虔誠禮拜。在長汀東北部的彭坊、大埔、下坑、劉陳、曾坊、龍頭坊、珊坑、雲峰、肖嶺、南材等鄉村,形成了祀奉伏虎的信仰圈,神像從正月十三日開始,由上述十個鄉村輪流抬去打醮。

 

馬天仙

又稱馬仙、馬氏真仙、馬仙姑等,原名馬元君,俗名馬五娘,或雲建甌人,或說霞浦人,還有永安人說等。據何喬遠《閩書》、馮夢龍《壽寧待志》載,馬五娘出嫁前夕,未婚夫突然去世。她發誓不嫁,奉侍公婆至孝。民間傳說有一次外出,遇山洪暴發,溪水暴漲,只見她將雨傘仰置於水上飛渡而過,觀者以為是仙女下凡。馬五娘自稱非凡世女子,待公婆終其天年後,就飛升而去。當地百姓遇到旱災,常請她祈雨,據稱隨禱隨應。馬五娘去世後,當地人奉之為神,立廟祭祀。馬五娘的生平在永安民間則另有傳說,相傳馬五娘不願婚嫁,在九天玄女的指導下,吃了桃源洞百丈岩的仙桃而成仙。宋代,宋真宗先後兩次敕封馬五娘,分別為“靈澤感應馬氏真人”和“懿正廣惠馬氏真人”,其影響逐漸擴大,浦城、沙縣、松溪、崇安、壽寧等地都建有馬仙宮或馬仙祠。明清以後,馬仙信仰逐漸向閩中、閩南傳播,古田、閩清、侯官、永春等地也建有馬仙宮。馮夢龍《壽寧待志.香火》指出:“民間佞佛者,男奉三官,女奉觀音,他非所知矣。惟馬仙則不問男女,鹹虔事焉。……今建中名山,所在有香火,而壽甯尤盛,凡水旱無不祈焉。”馬仙信仰至今在閩北、閩東地區仍有較大影響,是群眾祈福禳災的主要對象之一。

俗傳馬仙生於元宵節,故正月十五到馬氏真仙廟進香禮拜者雲集。松溪南霞鄉茶坪村保存一座明初的馬氏真仙廟,被當地群眾奉為農業神。每年正月初,當地群眾要舉行“遊廟”活動。遊廟活動由“龍頭”組織(一共十人,一人為“大頭”,九人為“小頭”),舉行祭典後,“仙奶媽”被安放在有頂蓬的竹轎裏,由兩名健壯青年抬著前行,全村男女老少排成長隊跟隨其後,嗩呐隊、鑼鼓隊間隔行進。隊伍沿著村子四周的田間小路緩緩而行,沿途諸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五穀豐登”之類的喊聲此起彼伏。繞村一周後,把“仙奶媽”抬進“龍頭”家,放在廳堂的香案上,獻祭五牲。祭畢,“龍頭”宴請眾人,每桌固定12人,22碗菜肴(“龍頭”出十碗,赴宴者每人出一碗)。宴會後,舉行舞龍等活動,慶賀去年五穀豐登和預祝今年風調雨順,最後擇日送神回廟供奉。

 

二徐真人

即徐知證、徐知諤兄弟,又稱徐仙、二徐真君、靈濟真人、洪恩真君等。五代十國人。南唐時徐知證被封為江王,徐知諤被封為饒王,陸遊《南唐書》和吳任臣《十國春秋》等史書中均有他倆的傳說。相傳後晉開運三年( 946年),二徐率兵入閩平定叛亂,路經今閩侯青口一帶時,應當地鄉老請求,剿滅盤踞在鼇峰山的賊寇,當地百姓感恩戴德,立祠奉祀。宋代,福州一帶建造不少二徐真人廟,私諡為“護境感應王”。嘉熙二年(1238年),朝廷賜廟額曰“靈濟”。元代,敕封徐知證為“九天金闕明道達德大仙顯靈溥濟真人”,徐知諤為“九天玉闕宣化扶教上仙昭靈博濟真人”。明代,因二徐真人顯現“靈異”,治癒明成祖的病,所以二徐真人備受推崇,不但先後四次敕封二徐真人,封號從“真人”升為“真君”,並一度被封為“上帝”,而且撥钜資在京城和福建閩侯建造規模宏偉的靈濟宮,二徐真人信仰盛極一時。所謂“靈濟香遍及一方,當時人物繁盛,隨處立廟,如玉水、清江、桂宮、嶽山、玉阪、富山、旗龍、新安、江尾、石舍、蓬山,青布之西南北至於白鹿合山、福藏、護法、迦藍殿廟,雖異香火,皆本于祖宮,其實洪恩祖宮之一源也。”(《徐仙真錄》卷 1《香火源流》)

閩侯青口靈濟宮今已修葺一新,建築面積近2000平方米,殿內除供奉二徐真人外,還供奉邊、許、趙、查、岳、魏、馬、刁元帥和魏少爺、鄭都總管等。每逢七月十五徐知諤誕辰、九月十七徐知證誕辰、九月二十一日鄭都總管誕辰,當地百姓都要舉行隆重的祭典,並演戲酬神。前來進香禮拜者絡繹不絕,成千上萬。九月二十一日這一天,青口鄉的群眾還要設宴請客。

 

惠利夫人

又稱福靈太太,俗名莘七娘,五代時人。民間傳說莘七娘原是總兵夫人,在拜天地後,丈夫就奉命出征,戰死沙場。莘七娘繼承夫志,率兵出征,凱旋而歸。死後,被明溪等地百姓奉為神靈。又傳莘七娘是江西人氏,知書達禮,並精通醫術。五代時,隨夫出征福建,轉戰於明溪雪峰鎮(今城關)。丈夫不幸病亡,為了陪伴丈夫的亡靈,她僑居明溪,義務為當地群眾治病,死後被明溪百姓奉為神靈,立廟祭祀。另據方志記載,南宋初,有一位遊客寄宿於明溪巡檢司驛館,夜裏聽到附近有一女子吟誦悲淒詩歌,略雲自己是良家女,隨丈夫征閩,丈夫染瘟疫客死他鄉後,她也僑居明溪以陪伴丈夫的亡魂。二百年後,墳墓荒蕪,無人照管,他們也成了孤魂野鬼。這位遊客將所聽到的詩歌寫在牆壁上,當地百姓知道這件事後,遂修建莘七娘墳墓,定時祭祀,並建造宮廟奉祀,遇到旱澇疾疫,就向莘七娘祈禱(清.道光《重纂福建通志》卷27《壇廟》)。嘉定年間(1208~1224年)朝廷敕封為“惠利夫人”,不久加封為“惠利福順夫人”,其影響擴大到寧化、清流、建寧、長汀、連城等地。

至今,惠利夫人在閩西、閩北一些地方仍有影響,其中在明溪的影響尤大。每年正月初一、元宵、六月初六為惠利夫人的祭典,六月初五這一天最為熱鬧,俗稱“惠利節”。當天,要舉行盛大的敬迎惠利夫人出遊儀式。執事者焚香禱告後,抬出惠利夫人神像,浴以香湯,給神像換上袍帶,由一群小孩扮成小鬼在前開道,惠利夫人神輦緊隨其後,還有財神爺、彌勒佛等神像陪遊,神輦之後是樂隊,踩高蹺、舞獅、跑旱船等表演隊伍,最後是成千上萬的善男信女。游神隊伍繞城一周,回到宮廟,接著搭台演戲,舉行隆重的祭典。這一祭祀活動前後延續三四天,舊時這期間商販雲集縣城,宗教活動與商業貿易結合在一起。本世紀五六十年代,惠利節一度停辦,80年代中後期又恢復活動。

 

練氏夫人

名雋,五代浦城練湖人。清代彭光鬥《閩瑣記》載,練雋為章仔鈞之妻,章率兵駐紮建州時,兩個軍校違抗軍令當斬,經練氏夫人求情後免死。後來,兩軍校投奔南唐,為南唐大將,率兵入閩,攻破建州,因感念練氏夫人活命之恩,下令不許殺戮無辜,建州百姓倖免于難。練氏夫人去世後,建甯百姓在城中為她安葬建墓,供後人憑弔。民間傳說與《閩瑣記》略有不同,相傳章仔鈞鎮守建州時,抓獲一個從南唐來的鹽販,疑是奸細,下令斬首。練氏夫人見鹽販年紀輕,且模樣善良樸實,不類奸細,勸其夫赦免他。年輕人回南唐後,被徵兵入伍,若干年後,成為南唐大將,奉命率兵攻打閩國。大兵包圍建州時,守軍早已聞風潰逃,南唐主下令屠城,這位年輕人遲遲不肯動手。第二天深夜,潛入城中,請練氏夫人隨他出城,以免明日屠城遭殃。練氏夫人不願隻身離去,誓與建州城共存亡。年輕人無奈,臨行時囑咐練氏夫人,明天務必在門口插一根柳枝作為記號,南唐兵就不敢破門而入。練氏夫人急忙將插柳枝為號的消息轉告全城。第二天,南唐兵入城後,見家家戶戶門前都插著柳枝,無從下手,唯獨練氏一家被殺。原來城內柳枝都被人採光,練氏夫人家僅有的一枝也讓給了別人。建州人感恩戴德,在城中心的芝山上安葬練氏夫人,墓碑上鐫刻四個大字“全城之母”。宋代以後,練氏夫人被當地群眾奉為城隍女神,舊時,建甯府屬縣官上任,都要到練氏夫人墓進香禮拜,每年還要舉行一次隆重的祭典。當地百姓為了紀念練氏夫人,清明上山掃墓後,都要折一柳枝下山,插在自家門口,祈求練氏夫人保佑全家平安。

 

媽祖

原名林默,莆田湄洲人,生於宋太祖建隆元年( 960年)三月二十三日。傳說林默秉性聰明,自幼熟悉水性,常在波濤洶湧的大海中拯救遇難舟楫,還能為人治病,“言人禍福”,人稱“通賢靈女”,敬而愛之。雍熙四年( 987年)九月初九,林默在湄洲島“升天”,時年28歲。人們為了紀念她,就在其“升天”處立廟祭祀,稱之為“媽祖”,俗稱“娘媽”,奉為海上保護神。歷代帝王均有敕封,從北宋宣和四年(1122年)的“順濟夫人”,一直累封到清代的“天后”、“天上聖母”,地位不斷上升,影響也從莆田一域逐漸擴大到全國,甚至超出國界,成為福建省影響最大的神靈。據統計,當今全世界有媽祖廟1500多座,湄洲島上的媽祖廟被奉為祖廟,成為信徒的朝聖地。近幾年,在媽祖誕辰紀念日期間,每天都有數萬人上湄洲祖廟進香,有不少是臺灣同胞和海外僑胞。

由於長期的積澱,在媽祖信仰中形成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以湄洲島最有特色。主要有:

媽祖元宵

湄洲島除祖廟外,還有15座媽祖宮廟。從正月初八起,各宮廟按次序先後抬著媽祖神像到祖廟上香,隨從儀仗隊有大旗、大燈、大吹鼓等,還要請道士做醮,敬請媽祖慶賞元宵。上香儀式結束後,抬著媽祖神像回村巡遊,家家戶戶在門前設香案、供米糕、齋菜6大碗迎接。元宵之夜,不論大宮小廟,都要裝點“燭山”。所謂“燭山”,即在天后宮前的廣場上,用鐵或木頭製成高低不等的排架,上有插燭的竹尖,信徒們各獻一對龍燭、花燭,點燃後插上,於是遠看似一座燭山,象徵媽祖在海上顯靈光。待龍燭燒到只剩一、二寸時,各自吹滅取回,繼續點完,祈求一年內全家平安。

媽祖誕辰

每逢三月廿三日媽祖誕辰的前一夜,必舉行隆重的慶賀祭典。古代稱之為春祭,祭典十分繁縟,有一套定規,連祭品的數量和品種都有明確規定。現在,一般是請6名經師做清醮,供品簡化為五牲、五湯、十錦,還有奏吹八樂、演戲等。翌日,抬神巡遊全境,島內其他15座媽祖宮廟也抬媽祖神像陪遊。若遇閏三月,要再次舉行祭典、出遊。近年來,外地媽祖廟也有將座駕遊街到湄洲祖廟。在媽祖誕辰的前後數日裏,湄洲島漁民不敢下海捕魚或垂釣,俗信此時海中水族都集於洲前慶賀媽祖誕辰,若下海捕撈,凶多吉少。

媽祖忌日

九月初九是媽祖“升天”日,這一天基本活動與誕辰大體相同,只是祭品一概用素食,神職人員也要吃素,行三戒六齋。

媽祖信仰還影響著人們的衣、食、住、行及歲時節慶等諸方面。媽祖島上的中老年婦女的髮型,多是在頭的中後部梳成一個高約十多釐米、形似船帆的髮髻,常穿一條上半截為紅色,下半截為黑色或藍色的外褲,據說這是仿效媽祖生前的髮式和服式,以此來表示對媽祖的崇奉,希望因此得到媽祖的庇護。莆田沿海漁船出海,常在桅杆上掛一帆式草席(後來改為布制),上插“天上聖母”三角旗,俗信可保一帆風順。媽祖祭品中,除了常用的食物外,還有麵粉製作的“水族朝聖”36盤,有魚、蝦、蟹、蚌等36種水族動物,栩栩如生。近年來,還形成了頗具地方特色的集神話傳說與中國食文化為一體的“媽祖宴席”,有名為“丹鳳朝陽”、“群仙聚會”、“龍王點兵”、“媽祖壽麵”、“桂元壽桃”等12道美味佳餚,造型奇巧,獨具匠心。莆田端午節的龍舟上必奉媽祖像,掛“天上聖母”旗。

從80年代中期起,媽祖誕辰幾乎成為莆田民間的一大節日,集宗教、旅遊、貿易、學術交流、文娛活動及體育比賽於一體。媽祖被譽為“海上和平女神”,賦予新的意義。

 

保生大帝

又稱吳真人、大道公等。俗名吳夲( 979~1036年),同安縣人。少時父母親亡故,孤苦伶仃,遂立志學醫,訪師學道,尋方求藥,慈濟蒼生。17歲時,精通醫術,回鄉為民治病。此後數十年行醫生涯,醫術精益求精,“按病投藥,如矢破的,或吸氣噓水,以飲病者,雖沉痼奇亦就痊癒。是以癘者、瘍者、癰疽者,扶舁攜持,無日不交踵其門。”(清.乾隆《海澄縣誌》卷22《藝文志》)特別是其醫德高尚,對求醫者“無問貴賤,悉為視療,人人皆獲所欲去,遠近鹹以為神”(清.乾隆《海澄縣誌》卷22《藝文志》)。58歲時,因上山采藥,不幸跌下懸崖而死。訃告傳來,“聞者追悼感泣,爭肖像而敬之”。同時還建廟祭祀。同安縣從紹興二十年(1150年)頒詔立廟于白礁,隨後真君廟、萬壽宮、福壽宮、和鳳宮、懷德宮、金山寺、會堂宮、龍騰宮等相繼建立。龍海縣也從紹興二十二年(1152年)頒詔立廟於青礁,隨之後坑慈濟宮、山尾慈濟宮、吳真人宅、真君庵、山后庵、六社庵也相繼建立。閩南其他州縣的保生大帝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並擴大到福建其他州縣及兩廣。據志書載,保生大帝的影響在宋代“北逮莆陽、長樂、建、劍,南被汀、潮以至二廣”。(清.乾隆《海澄縣誌》卷22《藝文志》)歷代朝廷先後追封其諡號,從宋代的“妙道真人”到明代的“萬壽無極保生大帝”,地位不斷提高。至明清,其影響擴及臺灣省和東南亞地區。

保生大帝信仰曆千載而不衰,至今仍是閩南和臺灣的主神之一。香火最盛的莫過於同安縣境內的白礁慈濟宮和龍海縣境內的青礁慈濟宮、晉江縣深滬的寶泉庵和泉州市內的花橋慈濟宮,閩南其他城鄉還有許多大小不一的保生大帝廟。保生大帝的神職隨著歷史的發展不斷擴大,但最主要的還是被奉為醫神。幾乎所有的保生大帝廟都備有藥簽,白礁慈濟宮內有內科藥簽 120首,小兒科藥簽36首,外科藥簽28首;青礁慈濟宮有內科藥簽 120首,外科24首;泉州花橋慈濟宮也有內科藥簽 100首;南安豐州慈濟宮有內科藥簽 153首,外科藥簽60首,兒科藥簽60首。這些藥簽均附藥方,能治療50多種臨床常見病,有一定的科學道理,加上心理因素的作用,確實能治癒一些人的疾病。民間深信保生大帝的藥簽能治百病,不但常見的病要到廟裏求籤求藥,甚至一些疑難病症也往往求助於保生大帝。據說許多人服了保生大帝廟藥簽的藥而痊癒。廟裏掛著不少善男信女贈送的諸如“妙手回春”之類的錦旗、匾額,還有一些用紅紙寫的貼在廟堂牆壁上的感謝信,有聲有色地敘述自己患重病後,求醫無效,向保生大帝祈求藥簽,服“神藥”後如何靈驗,迅速痊癒的過程。

舊時在泉州花橋宮還專設贈藥處,此處自清光緒四年(1878年)開創至今, 100多年來贈藥不計其數。僅1981年來這裏索藥的就有 28033人次。1985年起增設義診,每年來就診者達3000~5000人次。所贈藥品除海內善男信女熱心捐助外,還自墾藥圃,精心製作各種偏方、秘方、丹膏丸散等 190多種,四時贈藥不缺,很受群眾歡迎。

與其他宗教信仰一樣,每逢歲時節慶,善男信女要燒香上供,祭祀保生大帝。在保生大帝誕辰日,各廟宇還要舉行巡香典禮,沿途鑼鼓喧天,龍獅齊舞,踩高蹺,演社戲,搞得熱火朝天。在保生大帝祭典中,最具特色的是唱頌歌。志書記載,古代祭祀保生大帝,有迎享送神之詞,漳州的錦歌吸收了保生大帝祭典中頌歌曲調,傳到臺灣。1928年,在錦歌基礎上發展而成的臺灣“三樂軒”歌仔戲劇團,橫渡海峽,到龍海白礁慈濟宮進香謁祖,連演三天歌仔戲,轟動閩南,從此歌仔戲在大陸紮根,發展成福建六大戲劇之一。

保生大帝在佘族中也有影響。南安碼頭鄉一帶佘民,每年正月要為保生大帝舉行“行香取火”儀式,其間穿插有大鼓陣、小鑼鼓、花鼓唱等。在祖宗的祠堂中,供奉著檀香木雕成的保生大帝像。清末民國初,每遇癘疫流行,鄉民必舉行盛大的迎神儀式,求神賜藥。善男信女從木雕神像臀部刮下檀香木片回去煎服,醫治病人。

 

清水祖師

又稱祖師公、顯魔祖師、明應祖師等,俗名陳普足,福建永春人。生於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年),卒于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幼年出家為僧,學成後熱衷於慈善事業,施醫濟藥、鋪路造橋,深受群眾敬仰。據民間傳說,清水祖師法力無邊,為民祈雨十分靈驗。圓寂後,鄉民在安溪清水岩建廟祭祀,香火鼎盛,“每逢病疫,鄉人即恭抬佛像,求師祛除。每遇亢旱,鄉鄰以至府縣官員,也必迎請佛像,祈雨驅災。於是師名大噪於泉、汀、漳等地。”(《清水岩志.清水祖師傳略》,安溪清水岩志編纂委員會編著,泉州文物管理委員會印刷)南宋朝廷先後敕封“昭應大師”、“昭應慈濟大師”。明清時期,“自上游延、建、汀、邵,以及下游福、興、漳、泉,晉殿而分香火者,不勝紀數。”(《清水岩志.歷代文詩聯》)這一信仰隨著福建移民傳播到浙江、臺灣和東南亞各地,至今臺灣清水祖師廟多達 100多座。

清水祖師作為安溪、永春、德化一帶的主神,各行各業都信奉他。每年前去安溪清水岩進香禮拜者數以萬計,甚至有人千里迢迢來此取“聖水”回家治病。近年來,臺灣信徒來此謁祖進香者也成百上千。

在安溪縣,清水祖師信仰還形成了頗具特色的迎春繞境習俗,此俗早在宋代就初具規模,一直延續至今。

迎春巡境主要在蓬萊平原點以及湯內、塗橋等地進行,按姓氏居住的自然區域,劃分頂、中、下三個庵堂。各庵堂又自分為三個“保社”,每個保社再分為三個“佛頭股”,共27股。每年迎春巡境三天,由頂、中、下三庵堂中各一個當值的佛頭股負責執事,各股九年輪值一次,周而復始。

清水祖師迎春巡境的目的古今相同,不外是祛災集福,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歷代《迎春告示》還告誡善男信女互相禮讓,戒爭端、毋賭博。1987年的《迎春告示》還寫道:“丁卯歲開,兔年到來。新春美景,康樂開懷,宜各自愛。無端生爭,要受制裁。迎春集福,更勿賭博。更高姿態,快樂和諧。”

 

羅仙公、歐陽仙公、賴仙公

羅仙公,相傳為唐代太和年間(827~836年)連城人,早年修行于清流縣惠濟橋旁的廣福堂,62歲時移居清流盈山庵,幾年後得道飛升,當地人奉其為“真仙”,塑像奉祀,“凡遇旱疫,禱之無不應者。”(民國《福建通志》卷48《福建列仙傳》)歐陽仙公,元末清流人,曾修煉於豐山順真道院,坐化後,鄉人立祠奉祀,成為祈雨的主要對象。賴仙公,生平事蹟無考,民間傳說羅仙公、歐陽仙公和賴仙公是同一人。在閩西一帶,羅、歐陽、賴三仙公頗有影響,廟宇不少,主廟在清流縣的大鳳山上。每年九月十四日,各村群眾換上新裝,打著彩旗,提著彩燈,抬著神像,浩浩蕩蕩地上大鳳山進香朝拜。九月十六日回鑾,留在村裏的人要在村口恭迎,護送神像回廟。此後數天,各村請僧道念經、打醮、跳“八卦”,有的還請來木偶戲班表演,其熱鬧程度不亞於春節。在清流縣城內,進香朝拜三仙公時間在三月初,與鄉村錯開進行。

 

照天君

是福州南門兜、茶亭一帶百姓信仰的主神之一,此神的產生與榕樹崇拜有關。相傳在鴉片戰爭前後,南門兜澳尾巷一帶河塘交錯,有一條用石條鋪成的小路穿過河塘進入幫邊村,在這小路中段有四棵古榕樹。這裏因地勢凹凸不平,夜裏常有人掉入河塘溺死。一天夜裏,有人走到榕樹下,面前突然出現一團火光,照得路面隱約可見,此後夜夜如此,因而不再有人跌入水中溺死。百姓以為是神火照路,就在大榕樹下搭一座神龕,供奉一男性神仙塑像。最初神無名號,後鄉人眾議命名為天君。為了區別于福州其他地方的天君神,鄉人又議為天君加一姓氏。因天君以亮光照耀路面,使鄉人免於落水,故取“照”為姓,名照天君。後來,幾棵古榕樹相繼枯死,群眾將照天君神像遷至不遠處接龍亭內供奉。照天君最初被奉為閩越境境主,名不見經傳,影響不大。近十多年來,香火日盛,福州附近長樂、福清、羅源等縣也有香客來此禮拜。周圍居民信奉更虔,一些家庭供奉照天君神像,朝夕燒香禮拜。農曆七月十九日照天君誕辰(實際上是神像的點眼開光日),來接龍亭禮拜的人最多。在福州諸地方神祇中,香火之盛,莫過於此。

接龍亭前面有二排神龕,其中一排供奉九王爺、東嶽溫康二王、黑白仙師等神祇,另一排供奉天上仙女、浦東浦西仙師、裴仙師、王母娘娘、齊天大聖、水面將軍、順天聖母、陳緒者等。接龍亭後面有呂祖殿和觀音閣。呂祖殿供奉著趙天君、王天君、白天君、白馬王爺、關帝、呂祖、白鶴仙師等。這些神祇都是“文化大革命”時遷來的。如水面將軍是從茶亭搬遷來的,王天君是從於山搬遷來的,呂祖是從烏山搬遷來的,趙天君是從洗馬橋搬遷來的,白鶴仙師是從三叉街搬遷來的。每逢這些神靈誕辰,這裏都要舉行儀式,祭祀一番。

 

瘟神

由於古代衛生條件落後,福建瘟疫流行史不絕書,成為威脅人畜生存的主要災害之一。人們“談瘟色變”,在宗教信仰上就表現為對瘟神的虔誠崇拜。

在民間,瘟神眾多。福州有五帝信仰,《烏石山志》載:“榕城內外,凡近水依寺之處,多祀疫神,稱之為澗,呼之為殿,名曰五帝,與之以姓曰張、關、劉、史、趙。”(《烏石山志》卷 9《志餘》)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官府視之為“淫祀”而拆毀,並下令“民再祀者罪之”。但不久又恢復,“廟貌巍然,且增至十有餘處,視昔尤盛。”(清.乾隆《福州府志》卷24《風俗》)在閩南等地,奉眾多的“王爺”為瘟神,每個王爺都冠以姓氏。明清時期,泉州王爺崇拜盛行,普遍奉祀的王爺有:趙、康、溫、馬、蕭、朱、邢、李、池、吳、范、姚、金、吉、玉、周、岳、魏、雷、郭、伍、羅、白、紀、張、許、蔡、沈、余、潘、陳、包、薛、劉、黃、林、楊、徐、田、盧、譚、封、何、葉、方、高、鄭、狄、章、耿、沈、王、楚、魯、齊、越、侯、殷、沐、虞、蘇等數十姓,王爺廟遍佈沿海各地。供奉三尊王爺的稱“三王府”,四尊王爺的稱“四王府”,五尊王爺的稱“五王府”,其中以泉州南門富美宮最為有名,該廟主祀蕭望之蕭王爺,配祀王爺數十尊,香火興盛。關於王爺的來歷,史無明文,多為口碑傳說,或謂是秦始皇焚書坑儒時蒙難的儒生,或雲是唐明皇時冤死的 360名進士,或說是明末不願仕清、自盡而死的 360名進士,等等,他們被玉帝敕封為王,“代天巡狩”。

民間祭祀瘟神活動五花八門且十分繁縟,以《榕城紀聞》記載的明崇禎十五年(1642年)福州祭祀五帝為例:“二月,福州疫起,鄉例祈禳土神,有名為五帝者。於是,各社居民鳩集金錢,設醮大儺。初以迎請排宴,漸而至於設立衙署,置胥役,收投詞狀,批駁文書,一如官府。而五帝所居,早晚兩堂,一日具三膳,更衣晏寢,皆仿人生禮。各社土神,忝謁有期,一出則儀仗車輿,印綬箋簡,彼此忝拜;有中軍遞帖,到門走轎之異。更有一種屠沽及遊手之徒,或妝扮鬼臉,或充當皂隸,沿街迎賽,互相誇耀。繼作綢縐彩舟,極其精緻,器用雜物,無所不備。興工出水,皆擇吉辰,如造舟焉。出水名曰‘出海’,以五帝逐疫出海而去也。是日,殺羊宰豬,向舟而祭。百十為群,鳴鑼伐鼓;鑼數十面,鼓亦如之。與執事者,或搖旗,或扶舟,喊呐喧鬧,震心動魄。當其先也,或又設一儺,紙糊五帝及部曲,乘以驛騎,旋繞都市四周。執香隨從者以數千計,皆屏息於烈日中,謂之‘請相’。及舟行之際,則疾趨恐後,蒸汗如雨,顛躓不測,亦所甘心,一鄉甫畢,一鄉又起,甚而三四鄉,六七鄉同日行者。自二月至八月,市鎮鄉村日成鬼國,巡撫張公嚴禁始止。”《烏石山志》也載:“閩中鄉社,多奉五帝。五、六月間,晝夜喧呼,奉神出遊,所謂‘請相出海’”(《烏石山志》卷 4《寺觀》)。

《烏石山志》所說“出海”,又稱“送船”、“送王爺船”等,福建各地皆有此俗。福州城的“瘟船”多為紙竹紮成,《閩雜記》載:“出海,驅遣瘟疫也。福州俗,每年五六月中,各社醵錢紮竹為船,糊以五色綾紙,內設神座及儀從供具等,皆綾紙為之,工巧相尚,有費數十緡者,雇人舁之,鳴螺撾鼓,肩各廟神像,前導至海邊焚化。”(《閩雜記》卷 7《出海》)《烏石山志》載:“出海剪綵為舟,備食息起居諸物,並神鬼所請之相,納於舟中,鼓噪而焚于水次。以祭祀毛血貯木桶中,數人負之而趨,謂之‘福桶’”(《烏石山志》卷 4《寺觀》)。泉州、廈門一帶的瘟船是木制的,稱“王爺船”。《閩雜記》載:“漳府屬亦有之,然亦皆綾紙糊耳。惟廈門人別造真船,其中諸物,無一膺品,並不焚化,但浮海中,任其漂沒,計一船所費,或逾中人之產,付諸無用,殊可惜也。”(《閩雜記》卷 7《出海》)此俗明清至民國時盛行,每三年舉行一次,祭典極隆重,稱之為“王醮”。民國時期,泉州富美宮附近還有一專門製造“王爺船”的工廠,祭典就在晉江江邊舉行,有些“王爺船”漂至臺灣海岸,當地居民輒立廟祭祀,故臺灣王爺崇拜多源于閩南。

在將樂、清流等地,瘟神船也是木制的,但加以焚化。據鄉老介紹,舊時將樂縣每年正月十七送瘟神,按東、西、南、北門預製4條瘟船,每條長3丈余,高約2尺,寬約3尺,船中放置數個紙竹紮成的如真人大小的瘟神,個個呲牙咧嘴,兇惡猙獰。是日,請數名道士作法後,船頭船尾各站四名青年,由二十多名強壯青年抬著瘟神船在大街上巡遊。後面有一匹高頭大馬,馬上騎一個用繩索固定的殺氣騰騰的“驅瘟之神”,俗稱“司斬公”,馬左一人執韁,馬右一人扛鐵鐧。一路前呼後擁,吆喝聲不斷,還唱《送船歌》。各家各戶鳴炮送行。瘟神船送至溪河大壩上,“司斬公”騎馬繞船三周,眾人一湧而上,刀砍斧劈,須臾搗毀船體,然後焚化。寓意讓瘟疫鬼葬身火海,可保全境年內平安。清流縣的瘟船多用陳舊小木船改裝而成,家家戶戶送來家禽家畜的羽毛,堆放在船艙內。元宵之夜,請道士作法後將瘟船付之一炬。

除了定期祭祀瘟神外,一旦瘟疫流行,各地又另行祭祀瘟神。《福州府志》稱:“俗當瘟疫之疾一起,即請邪神奉事於庭,惴惴然朝夕禮拜,許賽不已。幸而病癒,又令巫作法事,以紙糊船,送之水際,船出人皆閉戶避之。”(清.乾隆《福州府志》卷24《風俗》)歷代有識之士曾對福建祭瘟神之風所造成惡果予以抨擊,明代謝肇淛在《五雜俎》中(卷 6)指出:“閩俗最可恨者,瘟疫之疾一起,即請邪神,香火奉事於庭,惴惴然朝夕拜禮許賽不已。一切醫藥,付之罔聞。不知此病原鬱熱所致,投以通聖散,開闢門戶,使陽氣發洩,自不傳染。而謹閉中門,香煙燈燭,焄蒿蓬勃,病者十人九死。即幸而病癒,又令巫作法事,以紙糊船,送之水際。”清代查慎行在《毀淫祀歌》中寫道:“八閩風俗尤信巫,社鼠城狐就私。巫言今年神降殃,癘疫將作勢莫當。家家殺牛磔羊豕,舉國奔走如風狂。迎神送神解神怒,會掠金錢十萬戶。”(清.乾隆《福州府志》卷24《風俗》)《廈門志》也說:“有所謂王醮者,窮其奢華,震鍧炫耀,游山遊海,舉國若狂。扮演凡百鬼怪,馳輦攢刀,剽疾爭先,易生事也;禁口插背,過刀橋,上刀梯,擲剌球,易傷人也,賃女妓,飾稚童,肖古圖畫曰台閣,壞風俗也;造木舟,用真器,浮海任其所之,或火化,暴天物也。”(清.道光《廈門志》卷15《風俗志》)

由於人們對瘟疫的極端恐懼,加上巫師們把瘟神形象裝扮得十分醜惡,民間對瘟神敬而遠之。福州五帝“其貌猙獰可畏,殿宇煥儼,過其前者,屏息不敢諦視。又傳五月五日為神生日,前後月餘,酬願演劇,各廟無虛日。即無疾之人,亦皆奔走呼籲,惟恐怨恫獲罪譴。或疫氣流染,則社民爭出金錢,延巫祈禱,謂之禳災”(清.乾隆《福州府志》卷24《風俗》)。禳解儀式也被渲染得十分恐怖,許多婦孺不敢貿然參觀,惟恐沖犯瘟神,給全家帶來災難。在泉州,送“王爺船”時,要沿途敲大鑼大鼓,嚴禁小孩觀看,怕魂魄被王爺帶上船去,《泉俗激剌篇》寫道:“送王流水去,鑼鼓聲動天。嚇得鄉人悸半死,恐被王爺帶上船。”至今一些老人談起此等鬧劇,仍心有餘悸。

1949年之後,由於衛生條件極大改善,人民健康水準迅速提高,瘟疫絕跡,人們對瘟神的畏懼也逐漸淡化。80年代起,一些地方又有祭祀瘟神之舉。福州、福清、莆田、仙游、惠安的一些五帝廟在端午節要舉行送五帝瘟船活動,儀式隆重,花費往往達數萬甚至數十萬元。漳州西街王爺廟,每年六月十九日,必舉行祭祀李王爺儀式,參加者多達三四萬人,有時還抬著“王爺”出遊。泉州的富美宮和同安沿海一些地方還舉行送王爺船活動。不過,人們已不再是祈求瘟神驅逐癘疫鬼魔,而是希望通過祭典祈求全家安康。

 

境主神

舊時每一村落、街道都奉祀一特定神祇,作為本境內的保護神,俗稱境主、社公等,也有稱大王者。一般建一小廟,內置境主神,往往還有馬夫、皂隸等土偶。

泉州的境主神最富特色。舊時泉州城分36鋪94境,每境都有小宮廟供奉境主,宮廟星羅棋佈,各路神仙應有盡有,列表如下:

泉州城舊時所供境主神一覽表

境 名

宮廟名

主 神

 

境 名

宮廟名

主 神

中和境

糶糴廟

護國聖王

桂香境

桂花宮

紫微星君

壺中境

壺中宮

關 帝

紫雲境

紫雲宮

吳大帝

妙華境

妙華宮

趙天君

五顯境

五顯宮

五顯靈官

行春境

行春宮

廣平尊王

甲第境

甲第宮

保生大帝

廣靈境

廣靈宮

萬仙妃

聯魁境

聯魁宮

相公爺

通天境

通天宮

張巡、許遠

定應境

定應宮

魁 星

忠義境

忠義宮

關 帝

妙因境

妙因宮

保生大帝

聖公境

聖公宮

昭福侯

應魁境

應魁宮

福佑帝君

通源境

通源宮

趙天君

奉聖境

奉聖宮

關帝、

相公爺

二郎境

二郎廟

二郎神

進賢境

進賢宮

三官大帝

執節境

執節宮

相公爺

風春境

風春宮

趙天君

蘆荻境

蘆荻廟

五文昌夫子

鳳閣境

鳳閣宮

相公爺

五魁境

五魁宮

相公爺

南嶽境

南嶽宮

趙天君

三朝境

三朝宮

玄天上帝

宏博境

宏博宮

相公爺

古榕境

古榕宮

趙天君

高桂境

高桂宮

相公爺

奇仕境

奇仕宮

臨水夫人、

媽祖

桂壇境

桂壇宮

保生大帝

華仕境

華仕宮

保生大帝

太泉澗境

溥泉宮

哪吒、

太乙真人

文興境

文興宮

文武尊王

後城境

後城宮

楊家侯

會通境

會通宮

廣平尊王

百源境

百源宮

朱王爺

文勝境

文勝宮

相公爺

龍宮境

龍宮廟

龍 王

忠堡境

忠堡宮

相公爺

鳳池境

鳳池宮

相公爺

白水營境

烏墩白

水營宮

福佑帝君

玉霄境

玉霄宮

平天聖母

熙春境

熙春宮

趙天君

上帝境

上帝宮

玄天上帝

通天境

通天宮

張真君

奏魁境

奏魁宮

鄭大帝

崇陽境

廣平宮

廣平尊王

龍會境

龍會宮

相公爺

靈慈境

靈慈宮

媽 祖

希夷境

舍人宮

舍人公

文勝境

文勝宮

文武尊王

小希夷境

元帥廟

楊六郎

佑聖境

佑聖宮

楊大帝

孝悌境

孝悌宮

伍子胥

仕公境

崇正宮

楊五郎

約所境

約所

關帝廟

關帝

水仙境

水仙宮

文昌、觀音

彩華境

彩華宮

文武尊王

藍橋境

藍橋宮

昭國公

巷口公境

池王府

池王爺

真濟境

真濟宮

趙天君

河嶺境

河嶺宮

伍大帝

惠存境

輔德宮

英烈侯

北山境

北山宮

保生大帝

浦西境

浦西宮

英烈侯

孝友境

孝友宮

伍大帝

二堡境

浦東宮

吳大帝

仁鳳境

仁鳳宮

相公爺

三堡境

通津宮

文武尊王

正順境

正順宮

金元師

四堡境

永湖宮

晏 爺

東禪境

東頭宮

相公爺

五堡境

紫江宮

武德英侯

聚寶境

聚寶宮

文昌帝君

上乘境

上乘宮

保生大帝

青龍境

青龍宮

保生大帝

生韓境

生韓廟

秦大帝

後山境

後山宮

四王府

聯犀境

聯犀宮

英烈侯

三仙壇境

山川壇宮

相公爺

白 境

白 廟

北郡王

黃甲街境

接官觀音宮

觀 音

境有境主,鋪也有鋪神。境主或鋪神的信仰者僅限於本境或本鋪範圍內,境主或鋪神出遊,不能超出本境或本鋪地界,否則會引起境與境、鋪與鋪之間的糾紛,甚至械鬥。

 

普通神祇

觀音

亦稱觀音菩薩、觀音大士,原稱觀世音,因唐代避世宗諱而去掉“世”字。觀音是中國影響最大的菩薩。

閩人祭祀觀音,由來已久。最早的觀音寺是晉江安海龍山寺,建于隋代。唐宋時期,福建各地都有觀音寺。明清時期,觀音崇拜進入百姓家。謝肇淛說過,天下崇拜觀音、真武上帝、碧霞元君和關羽等四種最為普遍,“遐陬荒穀,無不屍而祝之者。凡婦人女子,語以周公、孔夫子,或未必知,而敬信四神,無敢有心非巷議者,行且與天地俱悠久矣。”(《五雜俎》卷15《事部三》)梁章钜說:“吾鄉人家堂室中,亦無不奉觀音者。女流持齋諷經,尤為敬信”(《退庵隨筆》卷10)。在福建,以觀音為名或以供奉觀音為主的寺廟、閣、堂、庵不可勝數。農家廳堂的神龕,除了供奉“天地君親師”或“歷代先祖之神位”外,大多同時敬奉觀音菩薩。如遇難,則呼“觀音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無子,則祈“觀音送子”,有子,則往往“契”給觀音做乾兒子。男人把觀音看作是無所不能的仙女,女人更把觀音視為可以向她傾吐心中秘密又可得到她真誠幫助的貼心人。每逢二月十九、六月十九和九月十九這三個傳說中的觀音生日、成道日、涅槃日,婦女們便三五成群到觀音廟朝拜,虔誠者每逢初一、十五焚香祈禱,甚至有些婦女終生吃素奉祀觀音,稱“觀音齋”。有一些齋會,自己組建經堂,形成“觀音堂”。明代,觀音堂在崇安有三個,松溪有二個,甌寧有一個。清代以來,觀音堂如雨後春筍在民間湧現,不可勝數。

在諸多觀音寺廟供奉的觀音神像中,晉江安海龍江寺的千手千眼觀音最有名。該觀音塑像用一棵千年樟樹雕刻而成,信徒們相信此尊觀音最為靈驗,因此香火鼎盛,僅在臺灣,從安海龍江寺分香出去的龍江寺就有 490座。

 

關帝

又稱關聖帝君、關老爺、關公等。神名關羽,字雲長,生年不詳,卒於西元219年。曾隨劉備東征西討,為蜀國立下赫赫戰功。死後屢被加封,由侯而王、而帝、而神。道教封其為“關聖帝君”,佛教封其為伽藍神,儒學者稱之為關夫子、武聖人,與孔子等同看待,清代朝廷下令各州建武廟,春秋致祭,備受尊崇。

在民間,關羽被視為忠、義、勇的化身。福建各地關帝廟林立,明謝肇淛說:“今天下神祠,香火之盛,莫過於關壯繆。”(《五雜俎》卷15《事部三》)李光縉在《通淮廟記》中說:“今天下祠漢壽亭侯者,遍郡國而是,其在吾泉,建宮毋慮百數。……上自監司守令,居是邦者,迨郡縉紳學士,紅女嬰儒,無不人人奔走,禱靡不應,應靡不神。”清代信仰關帝之風尤烈,梁章钜說:“今吾鄉街巷皆有關帝祠,……即士大夫無不知敬關帝者。”(《退庵隨筆》卷10)民國時期,信仰關帝之風不減,《永定縣誌》載:“五月關帝誕辰,十一至十三結合,慶祝者遍鄉邑,又六月二十四日重祝,亦有結會慶祝者。”(民國《永定縣誌》卷15《禮俗》)《寧化縣誌》亦稱:“武聖廟尤為靈應,士女祈禱者鹹趨之。”(民國《寧化縣誌》卷11《禮俗志》)在閩南,每年中元節都要舉行迎神賽會,“泉中上元後數日為關聖會,大賽神像,妝扮故事,盛飾珠寶,鐘鼓震鍧,一國若狂。”(《閩書》卷38《風俗》)一般神靈出巡,只坐四抬大轎,唯有關帝、保生大帝、媽祖可坐八抬大轎,其中關帝又在眾神之前。每次賽神,“關大帝、吳真人燈牌以數千計”(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0《風俗》),信徒最多。古代泉州,發生大瘟疫時,都要抬出關帝像出巡,最近一次是在民國32年(1943年)舉行。當時鼠疫流行,泉州通淮關嶽廟董事會組織關帝出巡,關帝坐十六抬大轎,前面是二帝嶽飛,坐八抬大轎。沿途民眾紛紛跪迎念禱,爭相出錢替換抬轎者(俗信抬神轎可免災禍)。人山人海,沿途民戶設香案迎接,鞭炮聲震耳欲聾。

1949年之後,大多數關帝廟或關閉坍塌,或改為他用,但關帝信仰並未消失。民間相信關帝具有司命祿、佑科舉、治病除災、驅邪避惡、巡視冥司、招財進寶等功能,因此各行各業都信奉他。不少人把關帝神像放在家中奉祀,或在關帝廟門口燒香叩頭。即使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間也是如此,泉州通淮關帝廟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改為工廠,神像被毀,而信徒們仍成群結隊在廟前空地,叩頭祈願;或晚上悄悄前去禮拜。每逢節日,廟前人山人海。人們結拜兄弟時,要去關帝廟換金蘭譜,發誓仿效劉、關、張“桃園結義”,永不變心。做買賣的視關帝為財神,希望互相間以義氣為重,和氣生財。航行於海上的人除奉祀媽祖外,在船中也往往奉祀關帝。生病時,要去關帝廟占卜抽籤,甚至祈雨也找關帝幫忙。

80年代以來,一些關帝廟被修復。規模較大的是泉州通淮關嶽廟和東山銅陵關帝廟,每年到兩處進香的都有數十萬人,其中不少是臺灣同胞和海外僑胞。在銅陵,幾乎家家戶戶都在大廳上懸掛關帝畫像,有立像,有坐像,最常見的是關帝讀《春秋》的坐像。初一、十五燒香禮拜,二月抬關帝像出巡,五月十三和六月廿四日為關帝祝嘏,搭戲臺,演大戲,萬人空巷,觀者如堵。有些遠地香客和臺灣同胞、海外僑胞也趕來進香,瞻仰大典。

 

城隍神

中國古代稱城邑的護牆為城,繞城的護城河為“隍”。城隍神原是守護城池之神,據說最早是由《周禮》蠟祭八神之一“水庸”衍化而來的。

福建最早的城隍廟是建于晉太康三年( 282年)的福州城隍廟。兩宋時期,福建城隍廟陸續增多。如長樂、連江、福清、古田、羅源、建安(今建甌)、崇安(今武夷山)、永春、尤溪、建寧、莆田、仙遊、寧德、霞浦、福安等縣城隍廟皆建于宋。明代,朝廷將城隍廟列入祀典,明文規定州縣官員祭祀城隍,城隍廟於是進一步普及,以至許多衛、所、要隘都建城隍廟。在莆田,除縣城隍廟外,在平海、莆禧、涵江還各有一座城隍廟。宋以前,城隍神僅僅是城池的保護神,宋以後發展為司民之神,成為秉人生死、立降禍福的神祇,民間許多疑難之事都到城隍廟祈禱。城隍神成為冥冥中的一位父母官。明代以來,城隍神還兼管孤魂野鬼,主山川壇。宋以前城隍神本無姓名,宋以後,一些傳說中的地方人物或有功德于地方的官吏死後被奉為城隍神,於是城隍神便有了姓名。

舊時新官上任要去城隍廟參拜,每年城隍神誕辰要舉行祭典。各地祭祀城隍神的時間不一。寧化縣“年例正月十五、九月初九二日皆迎神巡坊,正月設醮,九月演劇”。長汀縣在正月十六日祭祀,正月十八日出巡。泰寧在五月廿七日、將樂在正月十三日、順昌在三月初三日、莆田在五月十九日分別迎城隍神。在民間,城隍神祭典常與廟會結合。清末民國初,莆田縣城隍會多由行會出面籌慶,連台獻戲,首出必演“八仙過海”,隨後由各業商人輪流獻戲,一般連台二十餘日,長者達一兩個月。迎城隍神時要抬城隍神出遊,前面由馬牌鳴鼓開道,“肅靜”、“回避”開路牌隨之,手捧香爐、身佩香袋的香客隊伍緊跟。香客隊中有為父母疾病,或為自己疾病祈禱許願的香客,赭衣滿路,枷鎖鏗然,他們每行三步,向城隍神跪拜一次,極為恭謹。香客隊伍之後是由八人大轎抬著的城隍神,轎前扮有執香童子、鬼判之類,最後是儀仗隊和樂隊。福州迎城隍在農曆十月初一,九月廿六日開堂,設祭演劇,十月初一出遊城內;翌日,從公館出發游南台,儀仗十分隆重。龍岩縣民祭祀神祇,以城隍神為首。金門百姓推崇城隍神,“夏仲迎城隍,日出巡,間五歲一舉。先期,鳴金鼓,喧繞境內。至日,穿華極侈,閱遊鄉村。狀飾人物執事,旌旗飛揚,音樂間作。人家置幾櫝香楮甚恭。正神端拱輦上,餘神馳輦擁進。旋廟,設醮演劇極夥。”(清.道光《金門縣誌》卷15《雜俗》)

迎城隍和抬城隍神出遊今已廢除,但到城隍燒香禮拜者仍不乏其人。莆田城隍廟楹聯曰:“作事奸邪,任爾焚香無用;居心正直,見吾不拜何妨”。此聯對信仰者不無警誡意義。

 

東嶽大帝

即泰山神。泰山為五嶽之一,古人以為五嶽皆有神,以東嶽最為著稱。道教宣揚泰山是群山之祖,五嶽之宗,天地神靈之府。後來,進而附會泰山神掌管人間生死,所謂“東嶽泰山君,領群神五千九百人,主治死生,百鬼之主帥也,血食廟祀所宗者也。”(《雲笈七簽.五嶽真形圖序》)故泰山神信仰遍於全國,各地建立東嶽廟。每年三月廿八日,官府依例祭祀,全國皆然。

福建民間崇祀東嶽大帝至遲始於五代。閩國時,王氏將東華宮改建為泰山神廟,“乞福人多,紙錢飛雪。祭神客眾,竹葉成池”(民國《福建通志》總卷 9《壇廟志》)。宋以後,安溪、海澄、同安、詔安、泉州、龍溪、清流、寧化、長汀、連城、邵武等縣都建有東嶽廟。福建民間的東嶽大帝信仰,以福州、羅源等地的迎東嶽最具特色。福州東門外泰山廟是福州最大的神廟,每年三月廿四日和廿五兩日為出遊時間,第一日迎城內,第二日迎南台。儀仗用天子例,東嶽大帝像著黃袍,轎夫穿黃色衣服。出遊隊伍最前面的是高照、金鼓,接著是皂班,繼則為持香和執燈者,再接下去是八家將、太監、小鬼等裝扮者,最後是東嶽大帝的八抬神鑾。羅源縣後張泰山廟,在每年三月廿五日上午十一時舉行迎東嶽儀式,遊神隊伍前導是撒紙錢、香亭、“六保”(六名頭戴高帽、面畫臉譜、身穿白長袍、手持圓形羽扇、足登木屐的扮神者)、“三人吹”(三支嗩呐和鑼鼓組成的小樂隊),隨後是三對“黑無常”和“白無常”的扮演者、五抬菩薩、高蹺隊、舞獅隊、鼓吹隊、十音隊;緊接著是數十個披頭散髮、穿赭衣、戴木枷、上鎖鏈的虔誠信徒,其間還有人扮演各種鬼怪,最後是小樂隊。此項活動一直延續到翌日清晨,活動期間萬人空巷。是日,當地群眾要購買特製的大麻餅饋贈親友,名曰“迎餅”。舊時建甌每年舉行“天齊會”,熱鬧非凡,志稱:“東門外白鶴山東嶽廟,土稱‘迎泰山’。三月二十八日為正日,有戲賭,廠多,買賣多,遊人多,是非多。”(清.劉世英《芝城紀略·廟會遊勝》)迎東嶽活動在民國時仍盛行,今已不常見。

 

玄天大帝

又稱玄武大帝、真武大帝、北極大帝、上帝爺、上帝公等。它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北方之神,與東方青龍、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合稱四方四神。其形象最初為龜或龜蛇合體。《三教搜神大全.玄天上帝》稱,其本為淨樂國王子,後修煉成仙,玉帝封其為玄天上帝,斬妖伏魔,威鎮北方。按五行學說,北方屬水,故玄武成為消除水患火災之保護神,其神像披發跣足,身黑衣,執寶劍,足踏龜蛇,侍者執黑旗。宋時因避諱,改玄為真,尊稱為“鎮天真武靈應佑聖帝君”明成祖朱棣自稱真武轉世,對其特別尊崇,真武大帝之廟宇漸多。

福建至遲在唐宋時就有真武廟。泉州城東南石頭山上的真武廟,就建于宋代,為祭海神之所。其他各州縣均有真武廟,其中莆田黃石的北辰宮規模較大,每年元宵節、三月初三(誕辰)、九月初九(去世)、十二月廿四(上天)、正月初六、初七(回鑾)都舉行祭典。

在閩南等地,玄天上帝的來歷與傳統的說法不同,《閩雜錄》載:“上帝公,五代時泉州人,姓張,殺豬為業,事母至孝。母嗜豬腎,雖高價亦不售,留歸奉母。母死後一日,頓悔殺生過多,罪惡深重,乃走至洛陽撟畔,以屠刀剖腹,投腸肚于江中,遂成佛。後其腸化為蛇,肚化為龜,每興風作浪,竟又再顯靈收之。故民間廟祀者極多,所塑金身,都穿盔甲、手執劍,一腳踏龜,一腳踏蛇,狀其降伏二妖也。”

 

三官大帝

三官大帝即天官、水官、地官,又稱三元大帝(即紫微大帝、青靈大帝、陽穀大帝),原是道教所尊奉的神靈。俗傳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福建大多寺廟陪祀三官大帝,有些民居內還供奉三官塑像。一些老人相信,崇奉三官可以祛病長生,或在每年的正月、七月、十月這三個月裏吃素,或每月初一、初七、初十這三天吃齋,名三官齋。

福建佘族群眾也有信仰三官大帝。漳浦一帶佘民稱三官大帝為“三界公”,建廟祭祀。結婚時,新郎要從三界公廟裏請出三界公和馬王公(即馬仁,陳元光的部將)到家門口,兩張供桌相疊,下麵的供桌,上陳十杯酒、十杯茶和一些葷食祭品敬獻天公;上面的供桌上陳10杯茶和一些素食祭品敬獻三界公,旁邊另一供桌擺葷菜、酒、茶各四杯敬獻馬王公。新郎、新娘依次向天公、三界公、馬王公各拜四拜。有些人家在廳堂上設三官神像,或用紅紙書寫“三官大帝”四字,設香案祭品禮拜。生孩子後,送小孩給三界公做“契子”(乾兒子),此俗至今仍有。其儀禮如下:家長先向三界公獻祭米龜,交些香火錢,再呈上一張書寫有願將小孩給三界公做契子的紅紙字。廟祝代神賜贈幾把米、一壺水,俗信讓契子吃喝神賜的水米,可使小孩無病無災。

逢虎、蛇、猴、豬年的正月二十至二十六日的某日(通過擲筊確定),佘民雲集三界公廟,舉行隆重祭典,並抬著三界公、馬王公等神像出遊,周邊村落也往往抬神像參加。婦女們手持掃帚跟隨在神輦之後,寓意為三界廟掃地,以示虔誠。掃帚上端插有竹、松柏和龍眼枝,歌謠道:“插竹丫,會持家;插松柏,不生病;插龍眼,好尾景。”有時還請薌劇戲班連演兩天,說是“請三界公、馬王公看戲。”

 

王靈官

又稱豁落王靈官、王天君等,亦稱玉樞火府天將。據《三教搜神大全》記載,王靈官原是湖南湘陰的城隍廟神,因廟宇被薩守堅真人焚毀,暗中跟隨薩真人12年,欲報仇雪恨。後被薩真人的道行所折服,遂拜其為師,死後玉皇大帝封其為“先天主將”,司天上、人間糾察之職。明永樂間封為“隆恩真君”。道觀內多塑王靈官像,赤面,三目,戎裝執鞭,以為鎮守山門之神。

福建民間的王靈官傳說與上述不同,據傳王靈官為後晉皖南人,幼諳水性,有“江上鱷王”之稱。石敬塘起事後,曾投其麾下,驍勇善戰,隨身僅帶一刀,每戰皆捷,因號王一刀。後因憤慨石敬塘賣國,乃棄官入海為盜,凡20年。因缺糧率舟師南下,至福建白犬洋一帶,遇颱風襲擊,舟船覆沒,生還者只有王一刀與侍從鄭畿、黃福斌三人。乃易服剪須,在天目山以殺豬為業。一日忽有悔悟,放下屠刀,前往五臺山學道,渡黃河時,在舟中與一西域喇嘛僧相遇,聽講經典後,求道之心愈切。到了五臺山,又想往天竺,適有兩僧亦將往天竺拜佛,王欲與之同往。兩僧戲之曰:“君能剔腹剜腸,由老僧帶往便可。”王立用戒刀剖出腸胃付僧。僧帶之往天竺,至火焰山捨身岩,岩前置有油鍋,司鍋者告僧曰:“凡拜活佛須先入鍋。”兩僧不敢入,將王之腸胃扔入沸鍋,王遂顯法身而成道(民國陳文濤《閩話》卷三)。又傳:王天君原是殺豬屠夫,時有人赴西天求佛,屠夫對求佛者說:“煩君代向佛祖,吾可以成仙否?”其人曰:“你終日殺生,心太惡,何必問。”屠夫以刀自刳其心,捧以付之,曰:“請君持此心問佛祖。”其人攜屠夫之心往西天,途中遇一童子,指路旁水井,說:“此中即是西天,請你跳下去吧!”其人探頭俯視,深不見底,不敢躍下。忽然想起屠夫之心,遂拋入試之。剛扔下井,即聞空中有人喊道:“謝君善意!”原來屠夫已登仙而去。

王靈官在福建頗有影響,許多地方有王靈官廟宇。唐末,福州烏山、於山均建有王天君殿。民國時,“于山王天君殿香火之甚,冠於會城各神廟。每歲六月十六日神誕,香火徹夜不絕,廟中成市。”(民國陳文濤《閩話》卷 3)平時,每天進香者亦超過百人,且多於清晨搶頭炷香,甚至有半夜就去進香者,俗謂頭炷香特別靈驗。烏山王天君殿的香火也相當旺盛,“年例六月十六日,凡在烏山拜香者多屬沿海居民。天君誕日,香火極盛,沿途五步或七步拜香者不下千餘人。炎威之下,汗出如漿,弗顧也。”(民國陳文濤《閩話》卷 3)1949年之後,香火猶盛。後來,於山天君殿被改造成圖書館。近年,有人在天君殿前蓋了兩個小神龕,內供王天君塑像,前來燒香禮拜者仍絡繹不絕。每天早晨,有數十名信女在此誦《豁落院王靈官真經》,風雨無誤。

 

文昌帝君

又稱“文曲星”、“文星”,是傳說中主宰功名、祿位之神。舊時學校多崇祀之,文人尤其信仰。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年)加封梓潼帝君為“輔仁開化文昌司祿宏仁帝君”。此後,民間往往將文昌帝君與梓潼帝君合而為一,統稱“文昌帝君”。

古代福建文人普遍奉祀文昌帝君,梁章钜說:“今海內皆知尊奉文昌,文人學士尤親敬之。吾鄉家塾中無不奉香火者。”(《退庵隨筆》卷10)清代“祀文昌者,必將祀魁星,家塾中亦然。”(《退庵隨筆》卷10)福建大多數州縣都有文昌祠,僅長樂一縣就有數十座。鹹豐六年(1856年)以前,“歲以二月三日暨仲秋諏日致祭”。(民國《長樂縣誌》卷18《祠祀》)以後,“每歲仲春另諏日致祭,仍祭二月初三誕日。祭品儀注均與關帝同。”(民國《長樂縣誌》卷18《祠祀》)只是迎神樂章及祭文有異於關帝祭典。文昌帝君信仰在民國時期的文人學士中還存在,今已難得一見。

 

財神

財神即掌管財富之神。福建民間不少人信仰財神,特別是商人信奉財神尤眾。一般在商店裏或在家裏供一尊財神,初二、十六燒香祭祀,祭品多用來招待夥計或某些老顧客、房東及鄰居等。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信仰的財神,帶有隨意性。有的奉陶朱公範蠡為財神,有的奉土地公為財神,有的奉關帝為財神,有的奉齊天大聖為財神,有的奉招財童子為財神,有的則奉趙公明為財神,其中奉趙公明為財神者較普遍。趙公明又稱趙西元帥,或趙玄壇,據《三教搜神大全》卷三記載:“趙元帥,姓趙諱公明,鐘南山人也。自秦時避世山中,精修至道,功成,欽奉玉帝旨,召為神霄副帥。……驅雷役電,喚雨呼風,除瘟剪瘧,保病禳災,元帥之功莫大焉。至如訟冤伸抑,公能使之解釋。公平買賣求財,公能使之宜利和合。但有公平之事,可以對神禱,無不如意。”故被上帝敕封為都總管上清正一玄壇飛虎金輪執法趙元帥。《封神演義》對上述進一步喧染,使趙公明的影響超過了其他財神。

 

門神

中國古代有門、戶、井、灶、中雨留五祀,門神乃五祀之一。門神原無具體名,漢代以傳說中的神荼、鬱壘書於桃板,掛在兩扇門上以鎮邪,視為門神。唐代以後,多以鍾馗或以秦叔寶、尉遲敬德為門神。清代以後有的地方以薑子牙為門神。

福建自古以來不太注重門神,只在春節時有些人家在前門貼上秦叔寶、尉遲敬德的年畫,後門貼鍾馗的年畫。一般貼福祿壽年畫於門上,代替門神。結婚時,往往要在後門貼上“薑子牙在此”的橫批,以鎮邪驅魔,純粹是受《封神演義》的小說影響,今仍偶爾可見。

 

灶神

灶神是古代五祀之一,俗稱灶君、灶公、灶王爺等,民間謂灶王爺是玉皇大帝委派到各家各戶的“司命之神”,每年臘月廿三日(有的地方廿四日)要上天向上帝彙報所轄家庭一年中的善惡,正月初一再從天上回到原來管轄的家中。故福建民間一般在臘月廿三日祭灶,送灶神上天,正月初一要設香案迎回灶神。

 

井神

井神是古代五祀之一。閩人對井神較為崇拜,各地都有自已特殊的井神。

三明地區的井神叫太保公,舊時幾乎所有鄉鎮都有其神廟。據傳太保公原是個磨豆腐的,一天早起劈柴,看見五個惡鬼往水井投毒,為了保護一方百姓的生命,太保公喝光了有毒的井水,然後奮不顧身地追殺惡鬼。當他砍死惡鬼時,中毒身亡。人們為了紀念其為民除害、舍已救人的高貴品質,建廟祭祀,並按上述傳說雕塑神像。每年三月初三,為太保公遇難日,家家戶戶掛艾草和碎魚草以避邪,吃烙巴表示對太保公的紀念。並到太保公廟燒香祭祀,祈求井水水源充足,清甜無毒。

福州的井神稱拿公,姓蔔,名福(一說名偃),邵武拿口人,傳說故事略如太保公,不同的是惡鬼尚未投毒于井就被拿公搶去自己吞掉。(詳見《閩都別記》第 258回《明將興師六軍攻五虎,拿公行仁一字救萬民》)福州大廟山有其廟宇,舊時每年五月十六要舉行祭祀和巡遊。一些船民也信仰拿公,三保一帶就有一座“拿公樓”供船民祭祀,成為水神。

泉州地區的井神名五府王爺,傳說故事與上述大同小異,《閩事鉤沉》雲:昔有池、李、朱、邢、金五進士,在赴京途中,宿泉州某驛。夜夢疫神數名,商議某月某日欲投毒某井中,使附近居民受瘟疫之厄。五人醒後,互語所夢皆同,大驚。遂相約一同投身于所指井中,使附近民家無人敢汲水而倖免於難。後乃立廟祭五人之靈,稱五府王爺。

 

紫姑

紫姑在福建或稱之為“姑姑”,或稱之為“東施娘”。相傳紫姑姓何,名媚,小名麗卿,山東萊陽人,原為伶人妻,後嫁壽陽刺史李景為妻。因受大婦虐待,在正月十五日死於廁中,天帝見憐,封為廁神。

福建自古就有信仰紫姑之俗,宋代時,不少文人信仰紫姑。宋代洪邁《夷堅志》記載:“莆田方翥次雲,紹興丁已秋,將赴鄉舉,常曰能邀至紫姑神,於是以題目為問。”(宋.洪邁《夷堅志戊》卷 2)明清以後,不但文人士大夫常以紫姑神扶乩,且許多婦女也信仰紫姑神,《閩雜記》載:“閩俗婦女多善扶紫姑神。上諸府則在七月七日,稱為姑姑;下諸府則在上元夜,稱為東施娘。”(《閩雜記》卷 7《紫姑》)閩南地區至今仍保留此俗:當地姑娘在元宵節之夜,取若干花生、柑桔、菜飯、雞頭等,到廁所致祭。並各製作一雙小鞋,獻祭後焚化,灰燼用菜葉包裹投入廁池。在祭品中,雞頭是必備的,據說用雞頭祭紫姑,會使致祭者聰明伶俐。紫姑雖為廁神,但卻不理廁事,而專為人們蔔休咎,占歲事。姑娘們祭紫姑,往往卜問婚嫁。

 

齊天大聖

彭光鬥在《閩瑣記》中談到福建有三件奇怪事,其中之一就是“祭孫大聖”。閩人對齊天大聖的信仰始於何時,無從考證。但對孫大聖崇拜的雛形,早在五代、兩宋時期就已有了,泉州開元寺東西塔有類似孫大聖的雕刻,宋代洪邁寫過《福州猴王神記》。在漳州南靖縣山城三卞佘族村,曾發現一尊明代“大聖公”孫悟空的神像,該神像高半米,用硬木雕刻並加以彩畫,腰間系一面照妖鏡。其形象已脫離早期民間猴神的寫實手法,而完全人格化了。據史書記載,明代該地建有“大聖廟”,供奉“大聖公孫悟空”。至今三卞村佘民仍尊奉“大聖公”為驅邪鎮惡之神。每年六月初一傳為大聖誕辰日,除舉行祭典外,還要演三日戲酬神。平和、永泰有許多猴王廟;福安一帶也有猴神宮,供奉齊天大聖。

齊天大聖影響較大的地區是福州。清代褚人獲在《堅瓠餘集》卷 2“齊天大聖廟”條引《艮齋雜說》:“福州人皆祀孫行者為家堂,又立齊天大聖廟,甚壯麗。四、五月間,迎旱龍舟,裝飾寶玩,鼓樂喧鬧,市人奔走若狂,視其中坐一彌猴耳。”至今福州的屏山、程埔頭、邦州、排尾等地有規模不大的齊天大聖廟,廟宇主神是按《西遊記》故事來雕塑的齊天大聖像。初一、十五來廟燒香禮拜的人較多。七月十五(有的地方是七月初一、如閩侯天水村)為齊天大聖生辰,十月十二日為成佛日,屆時要舉行祭典,供奉素食祭品,往往還要演戲、講評話等酬神。有的家庭中也供奉齊天大聖像,逢初一、十五燒香禮拜。

 

二、鬼魂

鬼魂崇拜

祖宗崇拜是最普遍的鬼魂崇拜,福建至今仍極為重視對祖先的祭祀。舊時重視祠祭、墓祭、家祭、雜祭,其目的是希望得到祖先亡魂的福佑。鬼魂崇拜在喪禮中表現得最為突出,其繁瑣的儀式,無不與鬼魂信仰有關。

自古以來,福建就有“好巫尚鬼”的陋習,志稱“閩俗好巫尚鬼,祠廟寄閭閻山野,在在有之。”(《八閩通志》卷58《祠廟》)古代福建各州縣都建有厲壇,鄉村裏社所建厲壇更多。據《八閩通志.壇》載,全省有郡厲壇 9座,邑厲壇43座,裏社厲壇 905座,鄉厲壇1126座,實際數量要比文獻記載多得多。每年清明節、中元節及十月初一,官府都要舉行祭厲壇儀式,祈求一境平安。

長期以來,人們還形成對冤鬼和暴死鬼及其他惡鬼的迷信。俗信冤鬼和暴死鬼之魂既不能升入天堂,也不能下地獄,當然也就不能象正常鬼魂那樣轉世超生;它們的魂魄在陰間遊蕩,只有找到替死鬼後才能到閻王那裏報到,所以民間十分懼怕惡鬼。

溺水而死(包括跳河自盡和失足落水、游泳事故等)的人俗信是被落水鬼拖去當替身。民間盛傳落水鬼只有在陽間拖一活人下水才能脫離苦海,所以人們不敢輕易到曾經有溺死人的水域,怕被落水鬼拖下水。還採取各種方法進行禳解,通常是備辦祭品到落水處獻祭落水鬼,莆田等地在祭祀落水鬼後,要將所有祭品倒入水中。有的人家還請來木偶戲表演,並設醮超度亡魂,讓落水死者的鬼魂早日脫離苦海,俗稱“出苦”。在福州,喪屬須在落水處投一塊石頭,以免日後鬼祟加害於人。在閩南一帶,溺水者被救起,須贈送救命恩人以線面和雞蛋,以討吉利。一些倖免於難的人從此以後還要念經拜佛。出於對於落水鬼的懼怕,形成了陋習。俗信落水而死乃命中註定,只有待落水者三浮三沉後才可去救,否則,落水鬼會找救人者算帳,致使落水者有因得不到及時救護而死的。

上吊而死者稱為吊死鬼。俗信吊死鬼十分兇惡,只有找到替身會才能投胎轉生,故必加害於人。在民間,若村子裏有人上吊而死,全村人都惶惶不安,惟恐吊死鬼找到自己做替身,為此出現各種禳解方法。在福州,喪屬須請巫師或道士作醮,醮畢,道士用竹竿高桃草人作為吊死鬼替身,在前面猛跑,村裏人手持鐵耙等農具、敲鑼打鼓、鳴炮呐喊在後面緊追,一直追到村外,表示把吊死鬼趕出村外。埋葬上吊而死者時,死者鞋跟不能別上,俗說這樣吊死鬼就跑得不快,追不上陽間活人。莆仙等地也有類似風俗。死後第三天夜晚,家人請道士作醮,全村家家門上插野刺枝,不敢點燈,緊閉門戶,婦孺躲在家中,不敢出門。全村男子則手持各種農具,敲鑼打鼓鳴炮,齊聲呐喊:“去啊,去啊!”追趕象徵吊死鬼的草人,一直追趕到村口,再把草人焚掉。沿途既不能過橋,也不許經過宮廟門前,俗信橋上有橋頭將軍把守,宮廟有神靈駐紮,吊死鬼不敢過去,又會折回村子作祟。鄰近村子也唯恐吊死鬼跑進自己村子害人,往往組織人馬,手持農具,把守村口,並燒起火堆,防止吊死鬼闖進本村作祟。有時,村子之間會因此引起爭鬥。在武平等地,除驅逐吊死鬼外,喪屬還須在夜深人靜之際,備香燭、狗肉等到三岔路口祭拜,祭畢不能從原路返回家中,也不能回頭張望。在晉江,若村子裏有人吊死,左鄰右舍三天不敢生火,俗謂“無人煙”,以免吊死鬼尋上門作祟。福建民間普遍認為,吊死過人的房子是凶宅,一般人不敢在裏面居住,或要請道士禳解後才敢居住。

另外,難產死亡的婦女被稱為產亡鬼,認為血污太重而不得超生,會一直在血湖地獄中受罪,家中要為她舉行超度儀式。少女死亡者人稱女鬼,俗傳會抓一男人與她作伴,許多人信以為真,不敢在其墳墓前逗留。若有人因精神錯亂而失蹤或正常人上山迷失方向而不歸,百姓就認為是被迷魂鬼(又稱“石鬼”)迷去,家人趕緊燒香禮拜,發動全村人敲鑼打鼓,滿山遍野尋找。

在山區,盛傳有一種砍竹鬼。人們到山上砍竹,有時會聽到不遠處也有砍竹聲,但環視四周又不見人影,俗信那是砍竹鬼在砍竹(實際上是砍竹回聲或毛竹在溫濕氣候下迅速拔節而發出的聲音)。遇到這種情況,農民會迅速逃避,絕不敢繼續砍下去。俗傳砍竹鬼是多年老竹成精,若遇上砍竹鬼而不躲避,它會一直砍到你面前,把人砍死。

由於受萬物有靈論的影響,人們對一些奇異現象常常用鬼怪作祟來解釋。當然不信鬼的在古代也大有人在,明代莆田林兆恩曾指出:“夫人之心,既不正而陰矣,則是失其人道之常,而入於幽昏之境,自妖自誕便生於心。既生於心,便眩於目,而恍惚之際,若有魑魅魍魎之屬,見其形而舞其靈者,蓋心中自邪,即是心中自鬼也。”(《林子三教正宗統論》第30冊《續稿》)他公開宣稱:“尚鬼之俗,真為可笑!”(《林子三教正宗統論》第 4冊《崇禮堂》)1949年以來,隨著唯物主義和無神論教育的深入,鬼魂信仰大大淡化,尤其在幹部和知識份子中,鬼魂信仰已經沒有太多的市場。

 

普渡

普渡是鬼魂崇拜的主要表現形式。“普渡”原是佛教的術語,意為廣施法力,使眾生遍得解脫。早在漢代之前,中國就有“上元”、“中元”、“下元”三個節日,中元在七月十五,是祭祀祖先的節日。西漢末東漢初,佛教傳入中國,魏晉南北朝時迅速發展,佛教中的“目連救母”的故事傳播開來。由於目連救母的傳說與中國傳統的孝道精神和祖先崇拜不謀而合,故很快被人們所接受。經南朝梁武帝的提倡,以目連救母故事為中心的佛教盂蘭盆會與中元節合而為一,並逐漸取而代之。乾隆版《泉州府志》載:“中元祀先,寺觀作盂蘭會,俗名普渡。南國風俗,中元夜,家戶各具齋供,羅於門外或垌衢,祝祀傷亡野鬼”。

福建普渡活動閩南最甚,何時形成史志上沒有明確記載,但可以肯定明清時期已成為普遍的習俗,至於普渡的來歷,閩南地區有許多不同的傳說。一種說目連救母時,打開地獄的枉死城門,許多孤魂野鬼趁機溜出,遊蕩在人間作祟。為了不讓這些孤魂野鬼加害於人,目連與閻王商定,讓陽間百姓在每年七月份祭祀鬼魂,讓它們大吃大喝一個月,待它們酒足飯飽醉熏熏之後,再騙回枉死城關押。另一種說清初強制漢人剃發,許多不願剃者被殺,泉州城裏也死了不少人。有一天,八個仍留頭髮的年老明代遺民從深山下來,連袂進入泉州城,因不願剃發而被守城清兵殺害。死後,這八人化為厲鬼,每逢淒風苦雨之夜,哀哭不止,聲聞遠近。泉州百姓遂在城西北進賢宮裏為他們設下八個神位供奉,每年中元節,有許多人前來祭祀。後來,傳說這八個鬼神十分顯應,故在中元節前來祭拜者雲集,常因爭搶神前香案而生爭執。乾隆年間(1736~1796年),一些縉紳宣導各家分別在自己門口設宴遙祭,並經公議商定,每年從七月初一起,各個鋪境按日輪流舉行普渡,祭祀這八位亡魂及一切無主孤魂。這些說法雖無史實根據,但許多群眾卻深信不疑。

閩南地區的普渡分為“公普”和“私普”二種,“公普”即中元祭,各村落以所在寺廟為中心舉行祭典,日期各地有所不同,多半在七月中旬進行。舊時公普日,寺院要豎燈篙、放水燈、設祭壇孤棚、誦經拜懺,普渡孤魂遊鬼。

“私普”是以家庭為單位的祭祀,各村日期不同,一般從七月初一開始至七月三十日結束,延續一個月,有的縣連續搞幾個月。七月初一俗稱“開鬼門”,冥府打開鬼門,孤魂湧向人間,故是日下午,各家各戶須在門口供奉祭品,燒紙錢,從而揭開普渡的序幕。七月三十日俗稱“關鬼門”,把從初一起放出在陽間的孤魂遊鬼,在它們酒足飯飽之後於是日收歸冥府,各家各戶又要祭拜一番,一年一度的普渡宣告結束。早期,閩南地區的普渡是在同一天舉行,由於遊神等原因,常常發生糾紛甚至引發宗族械鬥。為此,經協商議定,各街衢巷裏和村落輪流普渡,泉州城內按36鋪境,分日輪流,各個村落也是輪日普渡,形成慣例。分日輪流普渡雖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宗族間和村落間的糾紛,但又產生了競尚奢侈、酗酒滋事、聚眾賭博等陋習。不同鋪境和村落之間競相攀比,看誰的客人多,誰辦得酒席豐盛,誰演戲的台數多,誰祭神典禮隆重。因此,每家要擺下數十桌甚至上百桌宴席,鋪張浪費極為驚人。晉江有些鄉村在普渡時,不管來客是否受邀請,平時是否認識,來者不拒,多多益善,以此炫耀人多勢眾,向仇家示威,或借此機會聯宗會盟。而一些人忙於趕宴,今天這一鄉,明日那一村,你吃我家的,我吃你家的,吃來吃去,宴飲經旬,既傷害腸胃,又耽誤生產,弊端顯而易見。

普渡發展到後代,變本加厲,除了七月的所謂“正普”外,逢閏七月還要來一次,有些地方八月份還要“重普”一次,濱海地區八年還要舉行一次“水普”。晉江、同安等地,“普渡”一直延續到農曆九月底,為害更大。一些有識之士對閩南的普渡活動早有非議並予以抨擊,清末泉州吳增寫詩道:“流俗多喜怪,不怕天誅怕鬼害,七月竟作盂蘭會。盂蘭會,年年忙,紙滿筐,酒滿觴,刳魚鱉,宰豬羊,僧拜懺,戲登場,煙花徹夜光。小鄉錢用數百萬,大鄉錢用千萬強。何不將此款,移做鄉中蒙學堂。”(《泉俗激剌篇.盂蘭盆》)由於此習由來已久,根深蒂固,加上巫婆、神漢推波助瀾,普渡之風愈演愈烈,百姓不勝負擔,有為此借高利貸者,賣兒鬻女者,群眾對此深惡痛絕,但因封建迷信思想的毒害,又不得不屈服於傳統習慣的巨大壓力。

福州地區也有普渡活動。俗傳兩個僧人向民間借屋室念經,普渡陰間亡魂,一日兩僧忽然消失,眾人驚異以為神,遂相襲做“普渡”。福州普渡與閩南不同,不是各個地區年年皆有,而是間隔數年或數十年做一次,且在寺廟中進行,如瓜山、於山每六十年一次,洪塘十年一次,白馬橋六年一次。其主要活動以念經拜懺為主,經壇有時多達數十場。念經時間長短不一,最短七晝夜,最長達四十九晝夜。

1949年之後,在人民政府的教育和引導下,閩南各市縣發動群眾訂立村規民約,不做普渡,不互相請客,不大吃大喝,不酗酒鬧事。各級幹部還深入鄉村,進行檢查、督促,普渡之風大為收斂,其間,雖有反復,但其場面已遠不如昔日。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