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百家姓之“改姓”
2012年11月19日
中國有一句古話: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祖宗的姓氏是絕對不能改的。從文字上來理解,似乎改名改姓是件不太光彩的事。在這裏我們先來瞭解一個改姓退親的歷史傳說。
據傳,唐代的時候,湖北江陵有一個叫戎昱的詩人,年輕時考進士失利,於是在湖南、廣西一帶漫遊。戎姓,是戎馬一生的戎,這個姓很少見,“戎”在古代曾經是華夏民族對西北遊牧民族的泛稱,因此,戎姓讓人感覺似乎帶了點少數民族的味道,更不是當時的名門望族,所以戎昱只能靠考進士來博一個出身。當時,有個叫崔瓘的人在湖南當中丞。之前,我們曾介紹過,在唐代,崔、盧、鄭、範並稱四大姓,崔姓是當時的大姓、貴姓。崔瓘很賞識戎昱的才華,覺得這個小夥子很不錯,願把自己的女兒嫁給,只是不喜歡他的姓,要他先把姓改了,然後再為他們成親。崔小姐天生麗質而又聰明絕倫,歷史書上有記載說崔中丞“有女國色”,戎昱知道自己能攀上這門親事當然求之不得。但一想到為此將失掉祖宗傳下來的姓氏,便猶豫起來,最後還是回掉了這門親事。姓氏卑微的戎昱不以自己的姓為恥,反以為“榮”,他在退親的詩中寫道:
山上青松陌上塵,雲泥豈合得相親?
舉世盡嫌良馬瘦,唯君不棄臥龍貧。
千金未必能移姓,一諾從來許殺身。
莫道書生無感激,寸心還是報恩人。
崔中丞看了詩,知他主意已定,便不再提這門親事。
從這個歷史傳說可以看出我們中國人對自己姓氏的尊崇和“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傳統,但事實上,在我國姓氏文化的歷史上,改姓確確實實存在,百家姓現有的幾千個姓氏和改姓是密不可分的。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研究員杜婉言女士表示,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境遇下,也有很多改姓的情況。
“歷史上造成改姓的原因是很多的,比如有些是由皇帝來賜姓,有一些是由於避諱而改姓。比如皇帝的名諱、廟號,跟你的姓同音或者字相重,那你就不能姓你原來的姓。還有一些是因為避禍改姓。避禍改姓的原因也很多,有因為政治鬥爭失敗的,有因為逃避仇家的,還有因為迷信的原因而改姓的。各種各樣的情況都有。因為在封建社會裏,一個人犯罪了,族裏的人是要受株連的,那麼同族裏如果有一個人犯了罪,其他的族人為了躲避株連,就要改姓。這是避禍改姓裏一種主要的情況。以外,收養、過繼這樣的原因也造成改姓。還有就是當了贅婿。就是現在說的“倒插門”的女婿,也要改姓的。有一些家族為求自身的發展,把一個姓改成好幾個姓,這同樣是改姓的一種情況。一些少數民族在長期歷史發展的過程裏不斷與漢族相融合,也有很多改成了漢姓。所以改姓的情況是多種多樣的。”
不說不知道,看來改姓還真是挺多的,在歷史上各種各樣的原因都有。就說皇帝賜姓,皇帝讓你姓什麼,你當然就得姓什麼了。漢朝時候,漢武帝為了籠絡匈奴人,就賜給他們姓。匈奴人當時是沒有姓的,他們祭天的時候,習慣用金人來祭天,所以漢武帝就賜匈奴休屠王的兒子姓“金”。從此這一支金姓的匈奴人就在長安城裏繁衍下來,七代都是權貴。當時和長安城一個姓張的家族齊名,被人稱為“金張”,從而成為當時社會上的權貴的象徵。
賜姓和改姓在唐朝的時候還有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當時西北的黨項是一個少數民族,黨項人的首領本來姓拓跋氏,後來歸附了唐朝,被唐朝的皇帝賜姓為“李”,因為唐朝的皇室姓李。這位黨項人的首領被賜姓李後,就改名為李繼遷。到了宋朝,宋朝皇帝為了籠絡黨項人,就又賜他們姓“趙”,因為宋朝的皇室姓趙。黨項人的首領被賜姓趙後,就改名為趙寶吉。這個趙寶吉就是後來建立西夏政權的趙元昊的祖父。趙元昊在建立西夏政權時,又恢復唐朝皇帝所賜的李姓,叫李元昊。
唐朝皇帝賜黨項人姓李,宋朝皇帝又賜他們姓趙,都是基於政治上的需要。在那個年代,把國姓賜給他們,是一個很高的榮譽,等於一個勳銜,都是為了籠絡、安撫他們,保障邊境的安寧。
賜給其他東西可以說是物質上的拉攏,賜姓是政治上、感情上的投資。唐朝第十九位皇帝唐昭宗李曄,他不光賜給人家國姓“李”,而且利用賜姓,作為政治鬥爭的一種手段。當時,大宦官楊複恭非常跋扈,連宰相、皇帝都不放在眼裏。因為唐昭宗是由他捧上帝位的,所以唐昭宗也拿他沒辦法,心裏很恨他,但是表面上對他非常恭順。當時楊複恭收了一些乾兒子,其中有一個乾兒子叫胡宏利,非常勇敢,武藝也非常好。楊複恭收了他當乾兒子非常得意,就給他改了一個名字,叫做楊守立。皇帝一看計上心來,就跟楊複恭講:你收了這麼一個乾兒子真是好事,我真羡慕你。然後說:你這個乾兒子武藝這麼好,能不能讓他到宮裏來,給我做保衛呢?楊複恭一聽不錯啊,乾兒子派到皇宮去可以監視皇帝,於是他就答應了。楊守立被送到宮裏後,唐昭宗非常高興,馬上賜他姓李,並為他改名“順節”,而且對他非常恩寵,把近衛軍的統帥權都交給他。這樣,李順節慢慢就疏遠了楊複恭,而依附了唐昭宗。最後,唐昭宗就利用李順節,把楊複恭除掉了。
歷史上皇帝賜姓,可能其中最著名的人物,就是鄭成功。說到鄭成功閩台兩地的鄉親都很熟悉。
在廈門鼓浪嶼海邊,聳立著一尊高大的石像,它凝神注視著大海,望著眼前的這灣依然阻隔著大陸與臺灣的海峽,好象陷入了深沉的思緒之中。這尊石像所塑造的人物就是民族英雄鄭成功。
明朝末年、清朝初年的時候,民族英雄鄭成功,從荷蘭殖民者手中收復臺灣,為中華民族立下汗馬功勞。鄭成功本名森,字明儼,號大木,福建南安人。他的父親鄭芝龍在福建沿海很有財勢,號稱“海上霸王”。鄭成功幼年在日本,七歲時才因父親做官而隨父親回到福建。
清軍入關,明王朝覆滅,剩下的王公貴族偏安于福建、廣東一帶,史稱南明。鄭芝龍憑藉自己的財勢,擔任了南明都督同知,後又出任太師之職,受封平國公。鄭成功也隨即當上了禁軍提督,還被賜予了明朝皇帝的姓氏朱姓,取名“成功”。因此,鄭成功的本名鄭森,因為賜姓又叫“朱成功”。在封建王朝,姓氏是有高低貴賤之分的,尤其是皇帝的姓名是不能夠被直接稱呼的,所以鄭成功雖然被賜姓“朱”,但是卻不能直接叫做“朱成功”,而是叫做“國姓爺”。這就是鄭成功被稱為“國姓爺”的來歷。
當清軍大舉南下時,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投降了清軍,而鄭成功則懷著忠君報國的思想,走上了一條義無反顧的抗清之路。
在清朝重兵的圍攻下,勢單力薄的鄭成功只能退守到廈門、金門一帶。為了繼續尋找退守之路和開闢一個新的抗清基地,鄭成功把目光轉向了臺灣海峽。臺灣當時為荷蘭殖民者所竊據,實行殖民統治。西元1661年 4月,鄭成功決定收復臺灣,趕走荷蘭殖民者,借此建立自己的抗清基地。
在一個風平浪靜的午後,鄭成功親率一隻由
2.5萬人組成的艦隊駛離金門料羅灣,浩浩蕩蕩向東方進發了。艦隊經過澎湖、鹿爾門,搶佔了北峴尾,在安平之戰中取得了絕對優勢。而後又不廢一槍一彈進佔了赤嵌城,進而重兵圍困台南。北部淡水和基隆的當地民眾在光復臺灣的聲威下,紛紛起來驅趕荷蘭人。眾志成城,在八個月圍城之後,荷蘭總督終於亮起了白旗。鄭成功為這次輝煌的勝利,滿腔豪情地寫下了“開闢荊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復先基”的詩句。
光復臺灣後,鄭成功在鼓勵屯墾荒地、推廣農業技術的同時,大力開展海上貿易。他的商船來往於大陸、臺灣、東南亞等地進行通商,促進了臺灣地區的經濟發展,對祖國統一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時至今日,在臺灣、大陸沿海,以及東南亞等地,都還保留著許多與鄭成功有關的歷史遺跡,記述著他的功績。中國的歷史上有不少姓氏更改姓氏跟皇帝有關,除了我們介紹過的皇帝賜姓,還有就是避諱改姓,避皇帝及其祖先的名諱而更改姓氏。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研究員杜婉言女士表示,避諱改姓,最開始應該是發生在先秦時期,歷史上的避諱改姓因為改來改去,結果還產生一些問題。
“避諱改姓最開始是在先秦,著名的西楚霸王項羽,他的名字也叫做項籍。當時,為了避諱‘籍’字,姓‘籍’的人都得改成姓‘席’。到了漢代的時候,漢武帝名劉徹,那麼姓‘徹’就得改成姓‘通’;漢宣帝名劉詢,姓‘荀’都得改成姓‘孫’;漢哀帝名劉欣,那麼姓‘欣’就得改成姓‘喜’;東漢明帝名劉莊,所以姓‘莊’的人,都得改成姓‘嚴’;漢哀帝的父親名劉慶,姓‘慶’的人就改成姓‘賀’。這麼改來改去,結果就該出一些問題了。”
先秦的時候有兩個很傑出的思想家,一個是荀況(荀子),一個是莊周(莊子)。他們的名字到漢代的時候,因為避諱,就改成了孫況(孫子)、嚴周(嚴子)。以至於後來的人們有些搞不清楚誰是嚴子,誰是莊子了,這也成了今天史學家的一個任務,就是把真姓考證出來。
說到莊姓改成嚴姓,有這樣一個故事。東漢時浙江余姚有一個名叫莊光的人,字子陵,就是有名的嚴子陵。莊子陵跟劉秀是同學,關係很好。後來劉秀當了皇帝,就是漢光武帝。請莊子陵去京城做宮。有一天晚上,他們談的很晚,劉秀就把他留在宮裏,跟他同床而睡。結果第二天早朝的時候,那個負責天文觀測星相的大臣就來報告,說昨天晚上“客星犯帝座”。劉秀一聽哈哈大笑,說:什麼“客星犯帝座”,只不過昨晚睡覺時子陵把一隻腳踩在了我身上。可見莊子陵同光武帝的關係非常好。可是莊子陵這個人生性淡泊,不肯做官,在京城住了沒幾天就回浙江富春江老家去了,每天到江邊釣魚,過隱居的生活。所以大家都很尊敬他。但是莊子陵死了以後,由於要避漢明帝劉莊的名諱,“莊”姓不得不改成“嚴”姓,莊子陵也難逃這一劫,結果他的名字就被人們改稱為“嚴光”和“嚴子陵”。就連紀念他的地方,都改成嚴灘、嚴山、嚴州。後來世人慢慢就忘記了嚴子陵的本姓,連《後漢書》他的傳記裏,也說是“嚴子陵”、“嚴光”,沒有說他本來姓莊。這個錯誤傳了1000多年,一直到南宋的時候,才有一些學者研究出這個問題。當時有一個文人俞成,寫了這樣一首詩:千古英風想子陵,釣台緣此幾人登?誰知避諱改嚴氏,灘與州名總誤稱。就說連嚴灘、嚴州這些地名,也都是錯的。俞成雖然指出嚴子陵是因為避諱而被改稱嚴氏的,但是他沒有說明嚴子陵本來姓什麼。又過了數百年,有一個女詩人潘素心,她經過嚴州的時候,寫了一首詩《過嚴州》:誰改州名姓字香,釣台千古屬嚴光。豈知隱士終埋姓,先生當日本姓莊。這才把嚴子陵原來姓莊,給點了出來。一樁公案過了1000多年才澄清。
避諱改姓,在漢代的時候造成了“莊”姓改“嚴”姓,在漢代以後這樣的例子還有不少,比如姓“敬”,尊敬的“敬”。據《南史.侯景傳》記載,南朝的時候,鮮卑化羯人侯景因發動兵變而掌權,他的名字“景”跟“敬”音相近,所以“敬”姓就改成了姓“文”。侯景垮臺以後,他們趕快又恢復成原姓。但是到五代十國的時候,石敬瑭建立了後晉,這個“晉”跟“敬”姓發音相近,於是他們又得改姓,就把這個“敬”字冊成兩半。一半是“苟”字,一半是“文”字,改成兩個姓。後晉覆亡後,他們又恢復了姓“敬”。可是這時趙匡胤建立了宋朝,趙匡胤的祖父叫趙敬,那麼姓“敬”的只好又改回姓“文”或者姓“苟”。就這麼改來改去,連他們自己都搞不清楚改了幾回。再比如“玄”姓,故弄玄虛的“玄”。東晉桓玄專權的時候,要避諱;宋朝的時候,要避宋神宗的諱;在清朝,要避康熙皇帝玄燁的諱。每次避諱,這個玄姓都得改姓。為了避“玄”字的諱,就連《千字文》的開頭本來是“天地玄皇”,也改成“天地元皇”。
避諱改姓,除了避皇帝和其祖先或其繼承人的名字,還有一種是避皇帝的忌諱。比如明朝開朝皇帝朱元璋就忌諱“湯”這個音,因為死豬(朱)就怕開水燙。所以他在湯泉洗澡時,就把“湯泉”改為“溫泉”。他手下的大將湯和曾幫著朱元璋打下了半壁江山,但他知道朱元璋的忌諱,於是就把“湯”姓作了改動,字還是寫成“湯”這個字,但是讀音已經變成“商”這個音了。我們讀古書,有“湯湯洪水”,都念作“
spang shang洪水”。湯和的四世孫後來遷到河北的河間,而後由河間又遷到甘肅的民勤縣。這一支姓湯的,就是讀“商”這個音。實際上還是保留了遠古的資訊。
歷史上的改姓,避禍改姓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千百年來,源出今陝西韓城嵬東鄉龍門寨徐村的馮、同二姓一直保持著同祭一祖、互不通婚的習俗。其中原因要追溯到2000多年前西漢太史令司馬遷身上。陝西韓城的徐村,是漢代著名史學家司馬遷的故里。司馬遷因受“李陵案”牽連,被漢武帝處以宮刑。他的兩個兒子為保全家族,被迫先後改了姓。其中長子司馬臨將“馬”字左邊加兩個點,姓馮;次子司馬觀將“司”寧左邊加一豎,姓同。
陝西省韓城徐村當地村民表示,徐村儘管沒有了司馬姓,但在村子裏居住的馮姓、同姓其實都是司馬遷的後代。
“我們徐村姓同的,姓馮的,都是司馬後裔,我們都是一家人,我們在婚姻的問題上是,自古以來就不婚配。
我們徐村馮同兩姓共同祭祀司馬遷活動,每年分為兩次。清明節一次,以唱跑臺子戲的姓氏進行祭祖;八月十五一次,以分社成戶的姓氏進行祭祀活動。這個活動一直延續到解放初期,解放以後,我村祭祀活動從未間斷。每年清明節,除在先祖這個地方祭祀以外,還打著花圈吹著樂隊到太史祠公墓進行公祭。”
避禍改姓的例子比較多,比如政治上的避禍改姓。在戰國的時候,陳厲公的兒子陳完是陳國的一個大夫,他和太子禦寇關係非常好。但是在一次宮廷政變中,太子禦寇被殺,陳完很害怕,於是趕緊逃到齊國,並且改姓“田”。後來他的子孫慢慢就在齊國立下根,而且勢力逐步強大起來,最後奪取了齊國的政權。這樣,原來姜氏的齊國就變成田氏的齊國了。再後來,秦國滅了齊國,那麼這些齊國的田氏王族為了避禍,不得不隱姓埋名。但改姓的時候他們又捨不得原來王族的血統,於是就改成“王”姓。相傳,西漢末年新朝的建立者王莽就是他們的後代。
司馬遷後代的姓氏是用筆劃改的,用的是拆字改法。唐代國姓“李”姓因為避禍也有改姓的,改成了“鄧”姓,用封地的改法。話說南唐被宋攻滅時,南唐皇帝李後主和皇族中的鄧王一起當了宋朝的俘虜。不久,他們都被宋太祖殺害。鄧王的第八個兒子僥倖逃脫了劫難,流落在民間。為了保存自己,他被迫隱姓埋名。他用了父親的封地“鄧”來做姓。後來到明朝的時候,這支鄧姓中有一部分在湖南定居下來,主要在今天的湖南安化縣一帶繁衍發展起來。
在改姓的歷史上,還有一個特別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入贅改姓”。“入贅改姓”在歷史上也不少。入贅,過去有一個專有的名字:贅婿,就是我們現在說的“倒插門女婿”。“倒插門女婿”進人到女方家族以後,也要改姓。清朝有一個很有名的家族。即海甯陳氏家族。海甯陳氏在清朝是四大官宦家族之一。從明朝末年一直到清朝初年,海甯的陳姓家族先後出了三個宰相,還有十一個相當於現在省部一級的官員。這個家族的男性成員中,六分之一的人都有功名,是非常有名望的一個大家族。康熙皇帝,還有乾隆皇帝南下的時候,都曾經在他們家裏住宿。根據他們的家譜和他們族人寫的書,有這麼一個故事。
從前有一個叫高亮的人,是北齊高氏的後代。他年輕時在海甯遊學。有一天他走路走累了,就在趙家橋邊坐了下來休息,沒想到一坐下來就睡著了,結果就栽到河裏去了。這時候,在橋邊磨豆腐的一個陳老漢正在午睡。他夢見有一條青龍掉到了河裏。他就趕快爬起來看,一看不是青龍而是一個書生掉到河裏了。他就把高亮救了起來,一問才知道他原來是北齊高姓的後代,也是名門之後,但現在書劍飄零,就他一個人了。陳老漢有一個女兒,於是他就把高亮留在家裏當女婿,把女兒嫁給了他。這個磨豆腐的老漢姓陳,所以高亮的子女後來也就姓陳了。慢慢地他們就在海寧那個地方繁衍起來,發展成了一個大家族。海甯陳氏這麼一個顯赫的家族,能夠在家譜裏和本族人寫的書裏記載這個故事,從一個側面說明“入贅改姓”在過去並不是什麼不體面的事情,而是比較普通的。
不論是古代還是現在,不同原因改姓,從個體上來分析,是多種多樣。比如,不同姓氏的兩家人因為通婚,為了不讓其中的一支從此沒落,於是就讓他們婚後子女採用兩姓合併成的複姓。還有,過去婦女出嫁以後從夫姓,她把夫姓擱在名字的最前面,把自己本家的姓擱在夫姓後面。現在臺灣、香港、東南亞一帶還有這樣的習慣,比如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的夫人方瑀,嫁給連戰後就改成連方瑀。這可能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沿襲。
除了以上各種原因外,少數民族在歷史上的改姓,也是改姓當中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前面我們講過,在漢朝的時候,曾經匈奴人改姓金,還有改姓劉的,改姓李的。因為匈奴人對飛將軍李廣很尊敬,所以就有一些人改姓為“李”了。蒙古皇族本來姓“孛兒只斤”,後來改姓為漢姓的包姓。滿族的愛新覺羅氏後來改姓為金姓。辛亥革命以後,大多數滿族人都改姓了,有人統計過,當時他們改的漢姓有
670多個。
改姓,有時候在一定程度上是為當時的政策服務的,有些則是為了避禍,避免受到歧視受到迫害。姓,不單單是一個符號,實際上也是自己的一個圖騰,包涵著很深的歷史淵源。很多姓氏,不僅是漢族的姓氏,都融入了很多少數民族的血統。不管是什麼姓,可以說,每一個姓,等於就是一個民族與家族的歷史縮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