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何稱為華夏民族
《左傳》記載:“以服事諸夏。”“楚食華夏。”“商不謀夏,夷不亂華。”由此知,我國人民從古代起,就自稱諸夏、華夏,或單稱夏或華,到春秋戰國以後,華夏就成了我們種族的名稱。而把之外的民族叫作夷、狄、戎、蠻。
那麼,華夏族是怎樣形成的呢?
我們說,一個民族的形成,在經過了漫長歲月的磨合、融匯甚至犧牲,才能凝結成一個有共同語言、共同情感、共同文化、共同經濟、共同疆域的整體。完全可以說民族的形成是一部野蠻的爭鬥史,也是一部文明團結史。
秦漢時期所說的中國人,在古代實際上來源於華夏、東夷、南蠻三大民族集團。
而三大集團中的華夏集團的代表,一個叫炎帝,一個叫黃帝。炎帝神農氏沒落時期,黃帝軒轅氏“慣用干戈,以征不享”,經過阪泉之戰和琢鹿之戰後,黃帝排除了異己,兼併、融合、統一了中原區的諸多民族,形成了華夏族主體。華夏、東夷、南蠻,三大集團是構成華夏族的核心部分。華夏集團發祥於今陝西省的黃土高原上,在有史以前已經漸漸地順著黃河兩岸散佈於中國的北方及中部的一些地方。
東夷氏族的代表人物是太昊氏。傳說中的黃帝與諸侯中最粗暴的蚩尤戰于涿鹿,並且擒殺了蚩尤,這蚩尤就屬於東夷集團。東夷集團所居住的地域,北至山東北部,西至河南東部,西南至河南的極南部,南至安徽的中部,東至海。
南蠻集團的代表人物是伏羲與女媧。這一集團的地域以湖北、湖南、江西等地為中心。
華夏族的形成過程就是華夏、東夷、南蠻三個部落集團長期鬥爭、相互融合的過程。經過戰爭,使得勝利者越來越強大。《史記》說黃帝“東至於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於空桐,登雞頭。南至於江,登熊湘。北逐葷粥,合符釜山,而邑于琢鹿之阿。”就是說黃帝臣服了炎帝以及其他一些部落,勢力東達勃海,西至甘肅,南到長江,北到幽陵,並在今河北省涿鹿縣建了“帝都”,形成了一個勢力強大、相對穩定的早期“國家”。隨著時間的推移,歷史的發展,黃帝及其後裔的華夏集團與其他部落不斷融合。有虞氏虞舜與陶唐氏帝堯的兩個女兒的通婚,意味著華夏集團與東夷集團的進一步融合。舜帝征服三苗,就意味著一個親善大於仇視,友好大於爭奪,聯合大於離亂,世世代代通婚,不斷繁衍生息的民族大融合的共同體———華夏族基本形成了。
據前所說,華夏族早在堯舜時期已經形成。但是史學界也有持不同意見者認為華夏族是在夏朝時才形成的。持這種觀點的學者認為:一個民族的形成是以破壞氏族部落為目的,淡化血緣概念為條件的。這個民族共同體的形成與夏代國家的建立是一個同步的歷史進程。而原始社會末期,炎黃時代的社會結構是以家族、氏族、胞族和部落構成的,不符合民族發展形成的規律。認為華夏族在夏朝才形成的這個觀念,是以國家的形成作為華夏族形成的根據。但是,根據現代考古發現和研究,國家的形成應該從夏代往前推千餘年。那麼,還以為華夏族是在夏代才形成就顯得觀念落後了。長期以來的落後觀念來自於我們對自己國家夏以前的歷史非但半點不瞭解,而又不願深入往前研究,只認識商代的甲骨文,就以為中國以前只有傳說,沒有歷史。這種觀念一直束縛著中國史學界的思維。
也有學者認為華夏族起源于商、周和戰國時期。事實上,一個民族的形成的過程是漫長而艱難的,往往要經過分裂、統一、再分裂、再統一的反復磨合,因此很難準確地說明誕生在哪朝哪代。譬如漢民族的形成就是在堯舜時期形成的華夏族基礎上,歷經夏、商、周、春秋、戰國、秦、漢幾代的民族統一,與周邊的少數民族不斷融合,才得以發展,成為擁有燦爛的古代文明和廣大人口的漢民族。
《尚書.武成》說:“華夏蠻貊,罔不率俾。”“夏,大也。故大國曰夏。華夏謂中國也。”三國魏曹植所著《曹子建集》說:“威慴萬乘,華夏稱雄。”《說文》對“華夏”這樣解釋:“華者,茶也,美也。”即是說“華夏”意味著美好、繁榮的中原地區繁衍著強大的國家和民族。《左傳》曰:“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故稱華。”又雲:“冕服彩章曰華,大國曰夏。”這實際上已經不是華夏的本意,而是引申之詞。
“華夏”是漢族的前身。華夏族認為中原居四方之中,故把居住的地方稱為中華。華夏、中華,初指我國中原地區,後來包舉我國全部領土而言——凡所統轄,皆稱華夏或中華,亦稱中國。而中華民族則是我國各民族的統稱,它既是血統概念,又是地理概念,還是文化概念,構成一個血統、地緣、文化認同的民族整體,是東西南北中五個方域諸侯國諸族在歷史長河中整合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