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陳氏淵源 »

世界舜裔宗親聯誼會

作者:佚名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11日

世界舜裔宗親聯誼會

舜,即有虞氏,名重華,遠古父系氏族社緩筢期的部落聯盟首領。

舜在歷史傳承中以忠孝聞於天下,他以仁愛化育萬民的高德,受到歷朝歷代的崇敬。

據史書記載,舜曾耕於曆山,陶於河濱,漁於雷澤,命禹治平洪水,並傳位於禹,南巡時死於蒼梧之野,葬於九嶷,是為零陵(今湖南甯遠東南)。

《史記》以黃帝、顓頊、帝嚳、堯、舜為中華遠古五帝。

據傳,舜帝出生於今山東荷澤市姚墟,故以姚為姓。舜的後裔又分別衍生出陳、胡、田、王等姓,並與虞、袁、孫、車、陸等姓有著密切關聯。

陳、胡、袁、姚、虞、田、王、孫、陸、車十姓聯宗的國際性宗親聯誼組織。前身為世界至孝篤親舜裔總會。一九八二年八月間,由香港至孝篤親公所發起,在香港舉行首屆世界至考篤親舜裔聯誼年會,決定籌組世界至孝篤親公所。之後分別由臺灣、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及美洲各地輪流主辦。一九八六年五月十五日(農曆四月初七)為舜帝誕行四千三百七十七周年紀念日,在臺灣舉行世界至孝篤親舜裔總會成立大會。旨在聯絡宗親感情,加強聯繫,促進世界大同,發揚異姓同宗舜裔宗親聯誼精神。決定每年或最多兩年輪流在各地舉辦聯誼大會;不設固定會所,在每屆聯誼會所在地設秘書處為聯絡中心,負責處理會務。一九九二年十月,在吉隆玻舉行第九屆世界至孝篤親舜裔聯誼大會,決定易名為世界舜裔聯誼會,並接納由馬來西亞陳氏宗親總會為聯誼會制訂的會徽、會旗和會歌。

 

世界舜裔國際大會歷屆主辦國家和地區一覽表

屆別

日   期

主辦區域

主辦單位

主席

秘書長

1982.08.28.-30.

香港

香港至孝篤親公所 

陳普芬

陳樹深

1983.10.07.

台灣台北

世界至孝篤親舜裔總會

陳立夫

陳建中

1985.09.27.

美國屋侖市

美洲至孝篤親公所

陳立夫

陳建中

1986.11.11.-13.

美國檀香山

檀香山至孝篤親公所

陳立夫

陳建中

1988.01.17.-18.

香港

香港五宗親會聯辦

胡法光

陳樹深

1989.05.20.-22.

菲律賓馬尼拉

菲華媯妠五姓聯宗總會

胡炳南

陳瑞時

1990.05.23.-24.

台灣台北

世界至孝篤親舜裔總會

胡國棟

袁希光

1991.04.27.-28.

泰國曼谷

泰國至孝篤親舜裔聯誼會

陳 純

陳榮泉

1992.10.15.-17.

馬來西亞雲頂高原/吉隆坡

馬來西亞陳氏宗親總會

陳來金

陳雪峰

10

1994.03.20.-22.

菲律賓馬尼拉

菲華媯妠五姓聯宗總會

陳文彬

陳瑞時

11

1996.05.18.-20.

台灣台北

世界至孝篤親舜裔總會

袁希光

袁治農

12

1997.11.04.-06.

香港

香港五宗親會聯辦

袁姚英

袁永安

13

1999.04.21.-23.

中國河南長葛市

潁川陳氏研究會

王申亭

王喜超

14

2000.10.25.-27.

中國福建省晉江市

虞舜學術研究會

陳淵源

陳永欽

15

2001.08.24.-26.

馬來西亞雲頂高原/吉隆坡

馬來西亞陳氏宗親總會

陳良民

陳金錠

16

2002.08.02.

新加坡共和國

新加坡舜裔宗親聯誼會

陳積謀

陳再成

17

2003.11.14.-16.

泰國

泰國舜裔總會

陳保焜

王繼智

陳靜

18

2004.11.19.-21.

菲律賓

菲華媯五姓聯宗會

陳清浚

陳燕勝

19

2005.11.18.-20.

印尼

印尼舜裔總會

陳明宗

陳德寶

 

第八屆世界舜裔宗親聯誼會

一九九一年第八屆舜裔宗親國際聯會在泰國舉行。

 

世界舜裔宗親聯誼會第九屆國際大會

一九九二年十月十五日至十七日,世界舜裔宗親聯誼會第九屆國際大會在馬來西亞舉行。

馬來西亞陳氏宗親總會成立於一九八八年,是血緣性組織。其宗旨為:團結宗親、聯絡感情、共謀福利,促進社會繁榮,各族親善,公平、效忠國家,設立助學、獎學、貸學基金,推動各項健康文娛活動。

馬來西亞陳氏宗親總會在團結馬來西亞宗親的同時,亦邁向國際,達到由小團結達到大團結的目的。一九九二年,該會在馬來西亞雲頂高原大酒店及吉隆玻樂聖嶺天后官主辦了“世界舜裔宗親聯誼會第九屆國際大會”。世界各地宗親團體出席代表二十一單位,與會人數達九百人。大會通過馬來西亞副部長拿督陳廣才與旅遊局聯合主辦多姿多采的聯歡宴會。大會中通過多宗提案,亦主辦研究會,發表論文的知名雅士包括香港陳普芬博士的《舜帝對中國法律發展的貢獻》、陳業良博士的《華人傳統文化和現代企業管理》,以及陳家全碩士的《舜裔世界經濟圈》。

陳氏總會屬下共有二十九個屬會;即隆雪陳氏書院宗親會、甲洞陳氏真山家族會、巴生濱海陳氏宗親會、丹絨士拔陳氏宗祠、浮羅吉膽陳氏公會、馬來西亞永春鴻榜陳氏公會、瓜拉冷嶽仁嘉隆陳氏公會、麻六甲潁川堂陳氏宗祠、麻六甲客屬潁川堂陳氏宗祠、柔佛潁川陳氏公會、麻屬保赤宮陳氏宗祠、麻坡潮州潁川公會、笨珍潁川公會、柔中區保赤宮陳氏宗祠、霹靂陳氏宗祠、北霹靂陳氏宗祠(太平)、威省大山腳陳氏潁川堂、北海威省陳氏潁川堂、檳城潁川堂陳公司、檳城陳氏宗義社、檳城宗盟社陳氏宗祠、檳城陳氏潮塘社、檳城瓊崖陳氏祠、吉玻陳氏潁川堂、彭亨文冬陳氏聯宗會、砂勞越古晉潁川陳氏公會、砂勞越拉讓區潁川陳氏公會、直涼舉溪陳氏宗親會、永春東關偉公陳氏公會。

舜文化是凝聚海內外同胞情感,實現祖國統一的一種精神力量。舜文化是中華民族共同認可的傳統文化,它有著巨大的凝聚作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起,旅居海外的同胞,出於對舜文化的認同和對舜帝的尊崇,紛紛成立舜裔宗親會,聯絡同胞情誼,弘揚舜文化精神,關心民族的振興。第十二屆舜裔宗親國際聯誼會在香港回歸後召開,來自四十多個國家數百名舜裔代表,相聚香港會展中心,以“大中華經濟發展”為主題,共商祖國統一和經濟發展大計,顯示出舜文化凝聚民族情感的巨大感召力。

 

世界舜裔宗親聯誼會第十三屆國際大會

一九九九年四月二十一至二十三日,世界舜裔聯誼會第十三屆國際大會在河南許昌、長葛、鄭州隆重舉行,這也是該組織首次回到祖國故土認祖歸宗。

來自臺灣島內的八十餘位舜裔,與來自香港、澳門地區,以及來自美國、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的舜裔一道,共計五百多人參加了此次盛會。舜裔們尋根祭祖,暢敘情誼,洽談經貿,盛況空前……

二十二日上午,晴空萬裏,春意盎然。來自海峽兩岸及各國、各地區的舜裔近千人聚會于長葛。相傳葛天氏久居長葛,為上古時期音樂創始人、樂器發明家,與神農氏、伏羲氏齊名。故當日長葛鼓樂齊鳴,舉市歌舞迎佳賓,一片歡騰。

儀式由長葛市委書記王申亭主持。長葛市長謝連章、世界舜裔聯誼會常委會主席陳守仁及嘉賓代表、河南省僑聯主席林雪梅先後致詞。

各代表團團長都表達了炎黃子孫四海同根,舜裔要團結一致,共謀發展的良好心願。世界舜裔聯誼會首次在祖國內地召開,能在祖國的土地上團聚一堂,追憶祖先,令人振奮。回到自己的家鄉,心情確實很愉快。儘管散居海外,卻時常心系祖國,始終認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希望海內外中國人團結一致,教育好青年,使二十一世紀成為中華民族的世紀。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距今四千多年前的重華公舜帝,更是以忠孝聞於天下,以仁愛化育萬民,受到歷朝歷代的敬仰。因此舜帝不但是舜裔宗人的尊敬物件,也是全中華民族共同景仰的典型人物。

世界舜裔聯誼會國際大會,是世界上很有影響的華人國際性會議,是廣交朋友,促進合作的盛會。舜裔十姓一家,同宗共祖,儘管分佈世界各地,從事不同職業,但血脈相連,榮辱與共,休戚相關,以頑強不屈的生命力、吃苦耐勞的精神、精明善斷的睿智和團結互助的道德風尚,在全世界各地繁衍生息,開創大業,興旺發達。如今英才輩出,業績輝煌,為世人矚目稱頌,為國人敬仰自豪!

首屆世界舜裔國際大會於一九八二年在香港舉行,盛況空前。其後,由臺灣、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及美洲各地輪流主辦。如今祖國大陸改革開放,政通人和,此次十三屆世界舜裔國際大會在河南長葛舉行,自是意義重大,不同凡響。

陳氏是舜裔的重要一支。據統計,陳姓人口七千萬,居中華民族十大姓第五位,其中潁川衍派五千多萬,占百分七十以上。

據史書記載,舜帝出生於今山東省菏澤市姚墟,故以姚為姓。武王滅商後,舜裔滿公有功,被封為陳侯,都宛丘(今淮陽)。滿公遂以“陳”為姓,成為陳氏鼻祖。滿公去世後被封為胡公,子孫遂以“胡”為姓。西元前六七二年,完公敬奔齊,改為“田”姓,為田姓始祖。其九世孫田和代齊,史稱“田齊”。西元二二一年,秦滅齊,貶齊王建於共邑。建公第三子軫公恢復“陳”姓,遷潁川。

潁川陳氏的發祥地就在今之長葛,海內外舜裔公認的潁川陳氏始祖——舜帝六十八代孫、東漢名士陳是公,生此葬此,墓塚猶存。

陳是是中國傳統道德的典範,他雖出身卑微,卻仁義為懷,為官清正,教民愛民,高風亮節,被諡封為“文范先生”。尤其是他勸誡“樑上君子”改邪歸正之美德一直為後人世代傳頌。

據《唐書•宰相世系表》載,西晉太尉陳伯珍渡江南下後,其後代陳霸先在江南建立陳朝,大為顯赫唐高宗時,陳政父子奉詔出鎮福建、廣東,成為這兩個地方的陳姓開山祖。唐代安史之亂,和北宋靖康之亂之際,都有大批河南陳氏渡江入閩避難,遂大量繁衍于福建。

灣民間盛傳一句俗語:“陳林半天下”。此種說法雖不免誇張,但據臺灣省文獻會調查統計,陳姓的確是臺灣的第一大姓。最先到臺灣的陳氏,是跟隨延平郡王鄭成功收復臺灣的陳澤,其後裔迄今仍大量繁衍於台南市。此後,陳姓移台日眾,在臺灣立業生根,成為臺灣第一大姓。而追根溯源,其祖先即為潁川衍宗,誠可謂根深葉茂,源遠流長。

此次世舜會第十三屆國際大會首次在祖國大陸長葛召開,臺灣世界至孝篤親舜裔總會、世界陳氏宗親總會、臺灣省陳氏宗親會、台中縣陳氏宗親會等四個陳氏團組連袂而來。他們身著黃色祭祖服裝,虔誠祭拜,格外引人注目。

來自臺灣的八十多位舜裔,以及來自香港、澳門、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的舜裔共五百餘人參加了這一盛會。

這次活動,在上古時期音樂創始人葛天氏久居之地與穎川陳氏發祥地河南長葛市舉行開幕儀式,後又在許昌、鄭州等地進行了一系列祭祖掃墓、尋根歸宗、旅遊觀光等活動。

 

世界舜裔宗親聯誼會第十四屆國際大會

二○○○年十月二十五日,世界舜裔宗親聯誼會第十四屆國際大會在福建晉江舉行。來自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印尼、泰國、日本、美洲、澳大利亞等國家以及香港、澳門、臺灣地區的五百多名舜裔代表與一百多名內地代表,在晉江集會,祭祀舜帝。這次大會的主題是:“加強聯誼,增進團結,推動合作,共謀發展”。十月二十五至二十七日,世界舜裔聯誼會第十四屆國際大會在晉江舉行。來自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泰國、日本、美國等國家和香港、臺灣、河南等地的陳、胡、姚、田、虞、袁、王、陸、孫、東等十姓、八十多家社團的六百多名代表出席大會。來自美國的孫中山孫女孫德芳博士作題為《加強孫中山思想研究,促進祖國和平統一》的演講。大會通過決定,成立世界舜裔聯誼會海峽兩岸和平統一促進會籌委會。

 

世界舜裔宗親聯誼會第十五屆國際大會

二○○一年八月二十四至二十六日第十五屆舜裔宗親會在馬來西亞舉行。首兩天國際大會先在雲頂高原舉行,第三天則移師吉隆玻雙威酒店舉行。

“世界舜裔宗親聯誼會第十五屆國際大會”大會主席暨馬來西亞陳氏宗親總會總會長陳良民呼籲馬來西亞的舜裔十姓宗親,積極參加第十五屆國際大會,共同為“敦睦宗誼,團結宗親”而努力。

另外,世界各地的舜裔宗親也將會前往吉隆玻陳氏書院參加祭祖儀式。估計出席的人數約有一千二百名,同時,大會也特別邀請印尼棉蘭及泗水的宗親前來參與。

參與這項世界國際大會的舜裔組織單位,除了主辦國家馬來西亞以外,還有來自中國,臺灣,日本,美國,菲律賓,香港,泰國,澳門,新加坡,印尼,總共有十一個國家及區域。去年,這項國際大會在中國福建省普江市舉行。

“世界舜裔宗親聯誼會常委會”主席陳守仁宗長表示,“舜裔”,即聖祖重華公子子孫,共有十姓包括姚、虞、陳、胡、田、孫、王、袁、陸、車。舜裔組織在世界各地均有設置,最早發源於旅居美國華盛頓舍塔市的華僑社會。

 

世界舜裔宗親聯誼會第十六屆國際大會

二○○二年八月四日起第十六屆世界舜裔宗親聯誼會國際大會在新加坡博覽中心舉行,共有海內外三千多名古代舜帝的後人參與這項規模盛大的三天會議。

大會主題是“至孝篤親、協和精進、弘揚祖德、環宇聲赫”,以弘揚華族傳統文化,增強海內外舜裔宗親的聯繫以及促進商貿往來。大會由新加坡舜裔宗親聯誼會主辦,這是它第一次在新加坡舉行。

大會主題是“至孝篤親、協和精進、弘揚祖德、環宇聲赫”,以弘揚華族傳統文化,增強海內外舜裔宗親的聯繫以及促進商貿往來。

參與盛會的海外舜裔宗親團體有三十八個,來自日本、菲律賓、緬甸、臺灣、香港等十六個國家和地區,約一千人。他們同本地的與會者齊聚一堂,交流資訊,探討文化、經濟等課題,並參加謁祖儀式等活動。

世界舜裔宗親聯誼會常委會主席陳守仁博士受訪時說,參加這次大會的人數是歷來最多的。成立僅一年多的新加坡舜裔宗親聯誼會能在短時間內順利主辦這樣大規模的會議,顯示了獅城宗親強大的團結精神和凝聚力。

他透露,為鼓勵更多年輕人參加國際大會,尋根溯源,大會計畫日後免收三十歲以下與會者一百美元的報名費。

另外,這次國際大會的主席暨新加坡舜裔宗親聯誼會主席陳積謀說:“隨著社會的發展,許多事物都必須做出調整和改變。舜裔團體也不能例外。我們的組織管理應該更科學化、制度化,達到高透明度,以吸引有識青年參加,從而後繼有人。

“在新經濟環境中,只有快、超前,能專注,有遠景和理想,全力以赴,反應迅速的團體才能立足於社會。”

新加坡舜裔宗親聯誼會是由舜裔十姓,即:陳、胡、袁、姚、虞、田、孫、陸、王及車的二十個宗親會在去年六月聯合組織成立。這些團體除派代表組成了一個有百人規模的本屆國際大會籌委會外,也號召會員捐款,為籌集七十萬元會議經費出力。

大會籌委會主席陳萬教說,本地宗親齊心協力為籌辦會議出謀劃策,隨著交流的增多,大家的凝聚力也比以往更強了。

據估計,舜裔十姓人口在全世界約有一億五千萬,其中陳姓繁衍得最旺盛,約占一半。另外,各國舜裔宗親團體總數也有百多個。

世界舜裔宗親聯誼會總部設在香港,自一九八二年起每年輪流在各地舉行國際大會。大會昨天作出由泰國主辦下屆國際大會的決議。

泰國舜裔總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陳靜說,泰國曾在一九九一年主辦第八屆國際大會,再次得到主辦權,宗親們都非常興奮。“我們希望通過舉辦這樣的盛會進一步推動旅遊業的發展,並讓各國舜裔宗親瞭解泰國的文化特色。”

昨日的活動包括經貿與文化研討會和聯歡晚宴。研討會的兩名主講者是中國廈門大學歷史系教授陳衍德和南洋理工大學南洋商學院副教授陳企業博士。

陳衍德教授闡述了“儒家文化傳播與舜裔歷史使命”;陳企業博士就“亞細安十成員國的持續發展策略和東亞經濟體自經濟危機後的催化作用”進行了分析。

宏茂橋集選區議員陳文煥博士受邀出席世界舜裔宗親聯誼會第十六屆國際大會的開幕典禮。

 

世界舜裔宗親聯誼會第十七屆國際大會

二○○三年十一月十五日世界舜裔宗親聯誼第十七屆國際大會在泰國舉行,來自泰國、美國、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以及中國內地、臺灣、香港等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五十多個代表團的一千二百多名舜裔宗親參加了此次大會。

中國駐泰國大使晏廷愛在開幕式上發表講話,稱讚世界舜裔宗親聯誼會是一個具有崇高理念的華人國際組織,聚集了很多傑出的華人企業家和社會活動家。本次大會中各位代表暢敘親情、交流經驗、共謀發展,既是世界舜裔宗親的盛會,也是世界華人增進友好聯繫的盛大國際民間交流活動。

晏廷愛指出,世界各國的舜裔宗親聯誼會同其他華人社團一樣,無論身居何處,都能傳承和發揚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民族精神,艱苦創業,不僅為所在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做出巨大貢獻,也為推動和加強所在國家和地區與中國的友好合作發揮了橋樑和紐帶作用,為促進中國的和平統一發揮了重要作用。

世界舜裔宗親聯誼會主席陳守仁在講話中說,供奉舜帝為一個共同祖先的舜裔十姓總人口有兩億多,舜帝宣導的“至孝篤親”精神,在社會發展的今天更值得後代弘揚。本次大會以團結宗親、弘揚祖德,加深和促進宗親感情,發揚和傳播優良中華傳統文化,推動和促進各國各地區的經貿往來為宗旨,符合廣大舜裔宗親和海外華僑、華人的意願,具有廣泛的影響力和生命力。

此外,泰國舜裔宗親總會主席陳保琨、世界舜裔宗親聯誼會副主席陳來金等也在大會發表了講話。

 

世界舜裔宗親聯誼會第十八屆國際大會

赴菲參加世界舜裔宗親聯誼會第十八屆國際大會本會陳祖江夫婦及陳祖壇夫婦於十一月二十至二十三日,與香港陳氏宗親總會應邀前往菲律賓參加世界舜裔宗親聯誼會舉辦之第十八屆國際大會,在大會期間得到我村旅菲鄉親熱情招待;二十日本會永遠名譽理事長陳祖昌先生親自到下榻酒店與他們敘會,又於二十二日下午招待他們到他私人遊艇暢遊馬尼拉灣並一起晚餐。二十三日中午菲律賓溜江同鄉會設宴招待,出席者有理事長陳康利、名譽理事長陳德通,執行副理事長陳長基,陳文錦、陳德宗、陳德謙、陳秀戀、陳美瑜等十位多位鄉親,聯絡鄉誼,交流會務經驗及菲鄉會欲創辦會訊一事,餐後並送他們往機場。

 

世界舜裔宗親聯誼會第十九屆國際大會

世界舜裔宗親聯誼會第十九屆國際大會在濮陽舉行。

二○○六年九月二十七日上午,由世界舜裔宗親聯誼會、濮陽市政府主辦的世界舜裔宗親聯誼會第十九屆國際大會在“帝舜故里”河南濮陽舉行,來自美國、加拿大、新加坡等十二個國家和地區的七百多人與會。

據瞭解,舜帝是中華人文始祖之一,生於今濮陽縣徐鎮鎮(古稱姚墟),姓姚,名重華,號有虞氏,史稱虞舜。舜以孝而聞名天下。他開創了中華傳統道德文化的先河,被後人尊稱為道德先祖,百孝之首和文明之首,他的德孝思想成為華夏兒女幾千年來所遵循的道德風範。舜裔有一百零三姓,其中較大的姓有十個,即陳、胡、袁、田、姚、虞、王、孫、車、陸,大部分分佈在內地,一部分移民海外,分散在世界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總人口有兩億之多。

世界舜裔宗親聯誼會(簡稱世舜聯)是世界第二大華人社團,是世界各地舜裔宗親社團廣泛參加的高層次國際性組織。目前,參會的社團和組織已達一百二十多個,遍及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參會人員大多是在國際華人圈頗具影響的華人華僑領袖、企業集團總裁、銀行家等帝舜後裔。世界舜聯國際大會是世界舜裔聯誼活動的最高形式,每年召開一次。自一九八二年首屆世界舜裔國際大會在香港舉行以來,至今已舉辦十八屆。

據介紹,世界舜裔宗親聯誼會第十九屆國際大會是一次集尋根謁祖、宗親聯誼、文化交流、經貿合作、觀光旅遊為一體的國際性—盛會。本屆大會將於明晚落幕,期間舉行舜帝宮慶典暨祭祀儀式、“世舜歡歌”文藝晚會、僑心小學落成慶典、經貿洽談等活動。

今日上午,來自美國、加拿大、新加坡等十二個國家和地區的七百多名舜裔宗親聚首始祖聖地──河南濮陽,共祭先祖、共話統一、共謀發展。

是日上午九時許,位於“帝舜故裡”的舜帝宮內一片歡騰,舜裔後人們細說著始祖的豐功偉績,暢敘著各自的發展,展示著自己所取得的成就,誇贊故裡的美景,謀劃著今後的發展。鳴炮、奏樂、上香、獻花籃,儀式一開始,舜裔宗親肅容而立,虔誠萬分。

“揚我舜名、強我中華、復興祖國、實現統一。”當世界舜裔宗親聯誼會名譽會長陳守仁先生喊出這樣的話語時,現場的舜裔宗親們無不為之動容,一些人更是激動得熱淚盈眶。

“在這裡,我非常激動,我和祖先走得近了,我甚至可以聞到他的氣息,感嘆之,我輩只有更加努力,實現祖國早日統一,方才不會辜負先祖。”來自美國的一名舜裔宗親接受記者採訪時感慨萬分。

來自臺北市的陳氏聯誼宗親總會的陳向先生則向記者回憶起他多年的努力,“我從十幾年前就開始研究家譜,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通過我的努力,我感染了很多人,很多人因此深深地認識到根在這裡,先祖在這裡,都想回來看看,今天他們如願了。回去以後,我將繼續努力,爭取讓更多的宗親來到這裡,尋根謁祖。”

據瞭解,舜裔有一百零三姓,其中較大的姓有十個,即陳、胡、袁、田、姚、虞、王、孫、車、陸,大部分分佈在內地,一部分移民海外,分散在世界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總人口有兩億之多。

 

世界舜裔宗親聯誼會第二十屆國際大會

九月二十五日,來自緬甸、泰國、印尼、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我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臺灣地區及河南、廣東、福建、江西等海內外的 二十五個舜裔宗親代表隊的三百余名代表齊聚我市,召開世界舜裔宗親聯誼會第二十屆國際大會。會議由大會執行主席、運城舜帝後裔聯誼會名譽會長、市人大常委會原主任陳永信主持。

開幕式上,聯誼會常委會主席陳捷中致開幕詞。他說,此次大會之所以選擇在運城召開,是因為這裏文化底蘊深厚,供奉著我們共同的祖先——虞舜帝。世界舜裔宗親聯誼會將繼續為世界舜裔宗親的團結、為中華民族的團結、為祖籍國和所在國的繁榮昌盛,發揮自己的橋樑和紐帶作用。

此前,鹽湖區曾連續三次組織參加世界舜裔宗親聯誼會的國際大會,連續兩次申請主辦國際大會。二○○七年九月,經世界舜裔宗親聯誼會常委會討論,決定第二十屆國際大會在運城召開。今年 六月中旬,常委會考察團一行二十余人曾來舜帝陵進行過實地考察。

大會於二十五日晚進行鹽湖區區情介紹及項目推介,二十六日召開全體代表大會並舉行經貿洽談及簽約儀式,二十六日晚閉幕。
 

世界舜裔宗親聚香江

世界舜裔宗親聯誼會常委會舉行會議,推選新一屆常委會領導班子。

世界舜裔宗親聯誼會二○○六年九月一日至二日在香港召開常委會議,該會副主席、香港陳氏宗親總會理事長陳捷中獲與會常委一致推選榮膺「世舜聯」第六屆常委會主席。

世界舜裔宗親聯誼會常委會擴大座談會及第五屆常委會第一次會議,日前在港同時舉行,十三個國家、地區的十五個舜裔宗親團體的四十多位代表參加了會議。由「世舜聯」榮譽主席陳守仁及第五屆主席袁星晨共同主持的會議,在和諧和睦的氣氛中,求大同存小異,議決產生了第六屆常委會。與會常委一致推選該會副主席、香港陳氏宗親總會理事長陳捷中擔任新一屆主席。

敲定明年山西運城會議

會議同時議定第二十屆世界舜裔宗親聯誼會國際大會,將於二○○八年在中國山西運城召開。該會第六屆常委會成員由香港、台灣、美國、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河南濮陽、長葛,福建晉江各地舜裔宗親代表組成。榮膺新一屆世界舜裔宗親聯誼會主席的陳捷中,在與會者熱烈掌聲中致辭,感謝世界舜裔宗親們的信任和鼓勵。他表示,參與「世舜聯」會務已近二十五年,希望今後繼續獲世界各地舜裔宗親積極支持,共同攜手促進「世舜聯」會務更加興旺發展。

十姓宗親團體共謀發展

世界舜裔宗親聯誼會由世界各地舜帝後裔組成,成員包括陳、姚、胡、袁、吳、田、陸、孫、車、王等十個姓氏宗親組織,宗旨為「至孝篤親、發揚祖訓、聯絡宗誼、謀求發展」。

是次在香港舉辦的「世舜聯」常委會與會者還包括台灣代表:袁治農、姚家彥;美國代表陳衛平;菲律賓代表:陳德芳、陳松山、陳秉權、陳燕勝、陳泉南、陳漢財、陳文薑;泰國代表:陳靜、胡賜松、姚楚傑、胡一嵩;日本代表陳秀英;新加坡代表陳寬成;印尼代表陳明宗;澳門代表:陳百祥、陳健森;中國河南長葛代表:陳文雲、陳瑞松、張鑫、陳衛紅;福建泉州代表:陳天津、陳道炳;河南漢陽代表胡修敬;山西運城代表:鄧雁平、史凱、王建軍、常正、田世平;香港代表:姚加環、姚貽白、姚錦鈿、陳德生、陳祖江、陳河炳、陳長徵、陳青東等及常委會主任秘書陳仲萍。

 

海內外舜裔宗親共聚湖南永州同祭始祖舜帝(2004-09-25)

世界舜裔宗親聯誼會常務委員會主席、來自香港的陳守仁先生在恭讀祭文。

鑼鼓喧天,樂舞陣陣。今日上午九點五十分,來自泰國、菲律賓、香港、臺灣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舜裔宗親代表團和社會各界近六萬人齊聚在湖南永州舜帝陵廟,公祭中華民族始祖舜帝。

舜帝是中國古代社會倫理道德的創始人。《史記》有載:“德自舜明”。舜文化影響著中國數千年來的道德與文化。夏朝時,人們就在九嶷山 建立陵廟以表達對舜帝的追思和景仰之情。如今,修繕一新的舜帝陵廟成為了湖南永州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象徵,成為了華夏民族尋根祭祖的聖地。

巍峨的九嶷山雲蒸霞蔚,青煙嫋繞的舜帝陵更顯莊嚴肅穆。當代表對九五至尊舜帝最高敬意的二十一響禮炮依次響起後,祭祀人員向舜帝獻上三牲、五穀、百果和貢酒。緊接著就是以中國最古老的宮廷韶樂為主旋律,融舜帝南風歌的樂舞告祭。簫韶引鳳、百獸率舞、南風祈福三個篇章生動再現了舜帝“憂國憂民”的情懷和上古時期天地合一、太平盛事的情景。

當所有海內外舜裔宗親和當地群眾一起向舜帝行完三鞠躬禮後,來自香港的世界舜裔宗親聯誼會主席、主祭人陳守仁先生和湖南省九嶷山舜帝陵基金會理事長王克英分別盥手恭讀祭文。隨後,焚燒的祭文帛書承載著舜裔後代對先祖的無限景仰和追思之情,化作了縷縷青煙直上九霄。

祭祀大典禮成後,前來拜祭者紛紛到舜帝陵廟前上香叩拜。臺灣舜裔總會代表團、世界舜裔宗親聯誼會發起人之一的陳大絡先生站在陵廟碑前,激動地說:“天下舜裔是一家。今天,來自海內外的舜裔宗親相聚九嶷山,我們為著同一個心願,就是弘揚舜帝文化,繼承舜帝精神。”

 

甲申年世界舜裔宗親聯誼會、湖南省九嶷山舜帝陵公祭舜帝典禮儀程

時 間:二○○四年九月二十五日九時五十分

地 點:九嶷山舜帝陵

主持人:湖南省政協副主席、湖南省九嶷山舜帝陵基金會副理事長王汀明先生

第一項:典禮開始,全體肅立

第二項:鳴炮二十一響

第三項:擊鼓三十四咚

第四項:鳴鐘九響

第五項:敬獻祭品

    一獻三牲、二獻五穀、三獻百果、四獻貢酒

第六項:獻祭祀舞

第七項:主祭人就位

第八項:向舜帝像行鞠躬禮

    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

第九項:主祭人盥手

第十項:世界舜裔宗親聯誼會常務委員會主席陳守仁先生

    恭讀祭文

第十一項:湖南省九嶷山舜帝陵基金會理事長王克英先生

     恭讀祭文

第十二項:焚帛書(陳守仁先生、王克英先生共同焚帛書)

第十三項:敬獻花籃

第十四項:主祭人敬獻香火

第十五項:禮成。

     各參祭團體向舜帝敬獻香火,謁陵。

有關內容介紹

九月二十五日:農曆八月十二日,乃舜帝誕辰之日。

九時五十分典禮開始:取“九五至尊”之意

鳴炮二十一響:寓意二十一世紀對舜帝的最高敬意

擊鼓三十四咚:指中華大地三十四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和特別行政區

鳴鐘九響:九是陽數的最大數,表示至尊,又代表九嶷山。

樂舞告祭,共三個樂章

簫韶引鳳。舜帝親創韶樂,韶樂又稱簫韶,演奏之時“簫韶九成”,“有鳳來儀”。

百獸率舞。上古時期部落圖騰多用鳥獸,樂舞表現了韶樂演奏之時,“擊石拊石,百獸率舞”的場面,寓意各部落團結及對舜帝的擁戴。

南風祈福。以舜帝之《南風歌》為主題,展現舜帝“憂國憂民”情懷。展現上古時期天地人合一、太平盛世、歌舞昇平的情景,以及人們崇聖敬賢,對舜帝頂禮膜拜的場面。

  

 ************************************

 

山西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傳說,黃帝軒轅氏就曾經活動於山西南部,神農教民稼穡于長子,後稷種植百穀於稷山,嫘祖養蠶于夏縣,都在山西;堯都平陽,舜都蒲阪,禹都安邑,也都在山西。舜裔十姓,即舜的子孫後代所取的十個姓氏:虞、姚、胡、陳、田、袁、孫、車、陸、王,不論得姓於何時,也不論得姓于何地,追根溯源,他們都是舜的後裔,他們的祖根都在山西。當然,在這十個姓氏當中,凡不是起源於舜裔的另外的派系,諸如出自姬姓的虞氏、胡氏,孫氏等,他們的祖根就不在山西。

一、媯姓之由來

舜在當天子以前,堯把兩個女兒嫁給他,並讓他居住在媯水旁,其子孫以水名為姓,是為媯姓。《水經注》曰:“曆山,媯汭二水出焉,南曰媯水,北曰汭水。”媯水在今山西省永濟縣蒲州老城南,即今永濟西北的涑水。媯姓是起源於山西永濟的最古老的姓氏,是上古八大姓之一,山西永濟就是媯姓的發祥地。

據《史記》記載,舜名重華,舜的家世甚為寒微,雖說是帝顓頊的後裔,但已五世為庶人,屬於社會下層。舜的遭遇又十分不幸,父親瞽叟是個盲人,母親去世很早。瞽叟續娶,繼母生弟名叫象。舜生活在“父頑、母囂、象傲”的家庭裏,父親心眼不好,繼母兩面三刀,弟弟桀驁不馴,他們經常聯合加害於舜。但舜對父母仍不失孝子之道,對弟弟仍不失兄長之誼。多年如一日,從不懈怠。舜在家人加害他的時候,總是巧妙脫逃,隨後便又回到他們身邊。舜以如此非凡的品德善待家人,名聲大振。舜在家中身處逆境,同時還要從事各種繁重的體力勞動。他在曆山耕耘,在雷澤打魚,在黃河之濱製造陶器,在壽丘製作家用器物,還要到負夏做生意,總之,為了養家糊口,四處奔波。相傳,舜在三十歲的時候,堯向四岳(四方諸侯之長)徵詢繼承人選,四嶽就推薦了舜。堯遂將自己的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都嫁給舜,以便對他的品德和能力進行進一步的考察。舜不但能與二女和睦相處,而且在各個方面都表現出了卓越的才華和人格魅力。舜在曆山耕耘,曆山之人皆讓畔;舜在雷澤打魚,雷澤之人皆讓居。他在那裏勞作,那裏便興起禮讓之風。他到黃河之濱製作陶器,在那裏製作陶器的人們都跟著他認真操作,精益求精,從而杜絕了粗製濫造。堯得知這些情況後,非常高興,於是便賞賜了舜許多禮品,還為他修築了倉房。舜得到這些賞賜後,他的父親和弟弟都急紅了眼,於是便想害死舜,霸佔這些財物。瞽叟借舜修補倉房屋頂之機,便在下麵縱火燒倉房。舜用兩隻斗笠作翼,從房上跳下,才倖免於難。後來,瞽叟又讓舜挖井,井已挖得很深了,瞽叟和象卻在上面填土,企圖將舜活埋在裏邊。多虧舜早有覺察,已在井筒旁邊挖好了一條通道,才從通道逃出。對於這些加害於他的陰謀詭計,舜都不放在心上,一如既往,孝敬父母,友愛兄弟。

後來,堯讓舜參與政事,管理百官,接待賓客,舜又經受了各種磨練。舜任職期間,不但將政事處理得井井有條,而且在用人方面還揭開了嶄新的一頁。堯沒有起用的“八元”、“八愷”,舜把他們全部起用了。高辛氏後裔有才子八人,謂之“八元”;高陽氏後裔有才子八人,謂之“八愷”。舜任命“八元”管土地,任命“八愷”管教化,又讓契管民人,伯益管山川林澤,伯夷主管祭祀,皋陶作刑,等等。又將“四凶族”流放到邊遠之地。這些影響深遠的重大措施,充分顯示了舜的治國方略和政治才華。經過多方面的考驗,舜終於得到堯的認可。於是選擇吉日,舉行大典,堯終於讓位給舜。

舜登上皇位後,定都蒲阪(今山永濟境內),開始了他的帝王生涯。史稱他在位期間,選賢任能,遠離小人,制禮作樂,德及四方,是少有的太平盛世。所以後人用“舜日堯年”來形容太平盛世。

舜是媯姓開宗立姓之始祖,那末,媯姓又是怎樣演變為其他姓氏的呢?這裏又有其各不相同的演變過程。

二、媯汭五姓:虞、姚、胡、陳、田

虞、姚、胡、陳、田五姓,同出自媯姓,遂有“媯汭五姓”之稱。

虞,遠古部落名,舜為其酋長,故習稱虞舜。《史記》《索引》曰:“虞,國名,在河東大陽縣”。《嘉慶重修一統志》曰:“大陽故城,在平陸縣東北十五裏”,即今平陸縣南八裏茅津渡村東。因虞為遠古部落名或曰國名,舜為其酋長,其後裔遂以虞為姓,是為虞氏。還一種說法是,禹封舜的兒子商均于虞,其後裔以封邑為姓,是為虞氏。這兩種說法都認為,舜即是虞氏開宗立姓之始祖。另有一支虞氏出自姬姓。據《左傳》記載,周武王克商後,求太伯、仲雍之後裔,得虞仲,封于夏墟,是為虞公,建立虞國。僖公五年(前六五五),虞國被晉獻公所滅,其後裔被遷往汾陽虞城定居。這支虞氏出自姬姓,就不是舜的後裔。

姚姓,源於帝舜。相傳,舜是顓頊的後代,因出生在姚墟,以出生地為姓,是為姚氏。《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載:“姚姓,虞舜生於姚墟,因以為姓。”但姚墟位於何處,則有不同記載。《括地志》雲:“曆山南有舜井,又有姚墟,生舜處也”。據此,姚墟在今山西永濟境內,姚姓就起源於山西永濟。另據《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雲,姚墟“在山東濮縣南”。濮縣於一九五六年撤銷,併入範縣,而範縣又劃歸河南。所以,姚墟在今河南範縣及山東郾城一帶。又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又記載,西漢末,田敬仲的裔孫田豐,被王莽封為代睦侯,以繼續帝舜的香火。田豐的兒子田恢,為避王莽之亂,過江居吳郡(江蘇蘇州),改姓為媯。田恢的五世孫田敷,又改媯姓為姚姓,並遷居吳興武康(浙江德清縣西)。由於媯姓與姚姓同宗,且曾互用,所以,鄭樵的《通志.氏族略》雲:“姚與媯二姓可通”。由此可見,姚姓來源有二:一是起源舜的出生地姚墟,一是由田姓所改,形成於東漢時期,但田姓又為陳姓所改,而陳姓又源於媯姓。所以,這兩支姚姓,歸根到底,都源於帝舜,都是帝舜的後裔。

胡姓和陳姓,都起源於西周時的媯姓,都是虞舜的後裔。夏王朝建立後,虞舜的後裔,長期受到冷落。史籍記載,“夏後之時,或失或續”,很不得志。商湯滅夏後,舜的後裔才受到重視,被封於陳地,建立陳國,成為商王朝的一個諸侯國。這個陳國的所在地,就是上古時候陳豐氏部落活動的地方,即今河南宛丘附近。武王滅商之前,在陳國,舜的後裔已傳至遏父,依然是商王朝的諸侯國。舜是上古時著名的制陶專家,他的後裔世代繼承了這一技藝,擅長制陶成為舜裔家族的傳家寶。其時,遏父在陳地依然擔任陶正,主管制陶。遏父人品諄厚,技術精湛,又不跟著商王淫亂,且與周族友善,深受當地民眾擁護。所以,周武王便把長女太姬(又作大姬或元妃)嫁給他,生子名滿。其後,周武王又封媯滿於陳地,重建陳國,並讓媯滿奉守帝舜的宗祀。這樣,周初媯滿所封的陳國便取代了商湯時所封的陳國,它們雖說是商代和周代先後分封的兩個陳國,然而卻是一脈相承的虞舜後代,是枝相連、氣相投、血脈相貫的同祖同宗,都是媯姓的後代。再加上媯滿又是周武王的外甥,周王室的姻親,所以便被認為是虞舜的嫡系正統,媯姓之正宗。這樣,媯滿的正統地位便被確立了下來。在周代,媯滿便成了倍受人們尊敬的“聖賢”後裔。周成王在位期間,媯滿謝世,諡號胡公,故亦稱胡公滿,其墓葬就在淮陽縣柳湖旁。因城壕水注侵其址,故以鐵錮之,俗稱鐵墓,至今猶存。

自媯滿始,陳國經歷了二十三個國君,歷時六百年。陳國王室世代為媯姓,在胡公滿的後裔中,凡繼承王位者,一律姓媯。在不繼承王位的諸公子中,以胡公滿的諡號為姓者,是為胡姓。所以,胡公滿就是胡氏開宗立姓之始祖。據胡氏家譜記載,公子澄就是使用胡姓之第一人。

媯滿建立陳國後,陳國的王位傳承,有父死子繼者,亦有兄終弟及者。一般說來,在陳桓公(前七四四至前七○七年)以前,比較平穩。

陳桓公以後,宗室子弟為爭奪王位,不斷發生內訌。據《史記》卷三六《陳杞世家》、卷四六《田敬仲世家》記載,陳桓公死後,其弟佗勾結舅父蔡侯,裏應外合,殺太子免而自立,是為陳厲公。厲公好色,曾多次到蔡國尋歡。太子免的三個弟弟:躍、林、杵臼,為報殺兄之仇,同蔡國約定,乘厲公到蔡國尋歡之機,用美人計誅殺厲公,另立躍為國君,是為利公。利公在位僅五個月而卒,又立其弟林為君,是為莊公。莊公七年而卒,少弟杵臼立,是為宣公。陳宣公晚年欲立寵姬所生的兒子款為君,遂於西元前六七二年,殺害太子禦寇。陳厲公的兒子名完,在陳國任大夫,同太子禦寇有莫逆之交,為避免株連,遂逃往齊國。當媯完逃到齊國時,正值齊桓公網羅人才,勵精圖治之時。舜的後裔媯滿又有祖傳的制陶技藝,所以很快受到重用,被齊桓公任命為工正,負責管理百工匠藝。當時齊國有一個大臣名叫懿仲,特別器重媯滿,並把自己的親生女兒嫁給他。這樣,媯滿便在齊國的貴族中站穩了腳跟,其影響日益擴大。媯滿為不忘其所出,遂以原國名為姓,是為陳氏。此即媯姓陳國建立在河南,而以國為姓的陳氏卻起源於山東齊國的歷史演變過程。

其後,陳完在齊國逐漸強大了起來,並改姓為田。陳完卒,諡號曰敬仲,故又稱田敬仲。敬仲為何改姓田?史家說法不一。東漢應劭說:“始食埰地于田,由是改姓田氏”。但宋人鄭樵、清人張澍經過考查認為,“齊無田邑”,故東漢應劭的說法難以成立。按照《史記》中《正義》與《索引》的解釋,陳完改姓為田的原因是:“敬仲既奔齊,不欲稱本國故號,”又“陳、田二字聲相近,遂以為田氏”。傳至田完的七世孫田常時,已完全控制了齊國的政權。田常之孫田和,於西元前四○四年,終於廢掉齊君,自立為國君。這樣,薑姓的齊國便被田氏的齊國所取代,此即歷史上所說的“田齊代薑齊”。“田齊”是戰國七雄之一。傳至第15世孫田建時,齊國被秦國所滅。田齊家族被遷到河南共地(河南輝縣)。齊王田建有三個兒子:升、桓、軫。升的兒子名安,被項羽封為濟北王。劉邦取代項羽後,失去王位。其後裔為紀念先祖,遂以王為氏,是為王姓,號曰元城王氏,王莽即是其後裔。魏晉以後,北海、陳留王氏,也都是他的後裔。齊王建的次子田桓,其後裔亦改姓王氏;三子田軫徙居陳國故地穎川,故複姓為陳,此即名垂青史的穎川陳氏。可見,穎川陳氏乃是從山東齊國遷入河南之陳氏。

由於虞、姚、胡、陳、田五姓同出一源,遂稱為“媯汭五姓”。

三、源於媯姓之五姓:袁、孫、車、陸、王

袁姓是出自祖字異寫的姓。相傳,媯滿即胡公滿的第十一世孫,有一個名叫諸,字伯爰。伯爰的孫子名叫濤塗,因功賜邑陽夏(今河南太康),濤塗以祖父的字為姓,是為爰姓。春秋時,爰姓世襲為陳國上卿。其時“爰”與“轅”同音、且通用,所以,爰濤塗又寫作“轅濤塗”。濤塗的玄孫轅頗,徙居鄭國,至秦末,轅頗的裔孫轅告,避難居於河、洛之間(河南洛陽、偃師一帶)。轅告的小兒子轅政,于西漢初年去掉“車”字旁,開始以“袁”為姓。唐、宋時期的姓氏著作對此都有詳細記載。如《古今姓氏書辯證》雲:“袁,出自媯姓,陳胡公滿生申公犀侯,犀侯生靖庚,庚生季子惛,惛生仲牛甫,甫生聖伯順,(順)生伯他父,他父生戴伯,戴伯生鄭叔,鄭叔生鄭仲金父,金父生莊伯,莊伯生諸,字伯爰,孫濤塗從齊桓公盟會,賜邑陽夏,以王父字為爰氏。爰、轅一也。濤塗字仲,諡宣,謂之轅宣仲,生選,選子聲,聲子惠,惠子雅,雅子頗,為司徒,奔鄭。秦末,裔孫告避難居於河、洛之間,少子政,以袁為氏。”袁氏出自媯滿,是帝舜的後裔,這是確鑿無疑的。

孫姓是一個歷史悠久、起源多元的姓氏。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有出自姬姓的衛國孫氏、有出自羋姓的楚國孫氏、有出自媯姓齊國孫氏三支。西元前六七二年,媯滿的十世孫媯完逃到齊國,改姓為陳。傳至陳桓子,改姓田氏。傳至田常時,有兄弟二人。田常的弟弟叫田書,字子占,在齊國為大夫,因伐莒有功,被齊景公封于安樂(山東博興北),賜姓孫氏,稱曰孫書。孫書生憑,憑生武,因避亂奔吳(今江蘇、浙江一帶),此即起源於山東齊國媯姓之孫氏。《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孫氏“出自媯姓。齊田完字敬仲,四世孫桓子無宇,無宇二子:恒、書。書字子占,齊大夫,伐莒有功,景公賜姓孫氏,食采于樂安。生憑,字齊卿。憑生武,字長卿,以田、鮑四族為亂,奔吳,為將軍,三子:馳、明、敵。明食于富春,自是為富春人。明生臏,臏生勝,字國輔,秦將。”後來,齊國發生內亂,孫書的後人出奔到吳國(今江蘇、浙江一帶)。春秋末,吳國著名的軍事家孫武、孫臏,皆是其後裔。

車姓是一個起源多元的姓氏。車姓初見於《世本》,上古黃帝有大臣名車區,專事占卜星氣,此為車姓始祖。又車姓出自子車氏,春秋時秦國公族之後。時有子車仲行,為大夫,事秦穆公有政績,稱為賢良,與子車奄息、鉗虎並稱“三良”,穆公死,以“三良”殉葬。子車仲行、子車奄息的後代多省文改為“車”姓,此即出自子車氏之車姓。還有一支車姓,出自媯姓,是帝舜的後裔。據《元和姓纂》及《漢書》記載,這一支車姓,出自西漢時的田氏。漢武帝時,丞相田千秋(?-前七七),系戰國田齊貴族後裔,漢初移居長陵(陝西鹹陽東北)。初為高寢郎,負責護衛漢高祖的靈寢。漢武帝因聽信倭臣江充的讒言,因巫蠱事件殺死太子劉據。田千秋便上書為太子劉據鳴冤,武帝覽書,為之所動,遂召見田千秋。田千秋身高八尺,相貌魁偉,武帝見後,非常喜愛,並說:“父子之間的事,外人難以說清,你卻說清楚了。這恐怕是高祖有靈,特派你來指點吧!”於是立即任命田千秋為大鴻臚,秩中二千石,位列九卿。由高寢郎到大鴻臚,晉升了九級,此即所謂“千秋九遷”。後又提升為宰相,他為人持重老成而有智謀。漢昭帝時,見田千秋年老,且有功於漢室,特准乘車入朝,時人謂之“車丞相”。他的子孫便以引以為榮的特准乘車入朝之事為氏,是為車姓。這支車氏,其實就是田氏。田氏出自媯姓,是帝舜的後裔;出自田氏的車姓,自然同樣出自媯姓,同樣是帝舜的後裔。

陸姓起源于媯姓田氏,形成於戰國時的齊國。春秋時,“田齊代薑齊”後,田齊政權傳至齊宣王時,齊宣王把他的小兒子田通,字季達,封于平原縣陸鄉(今山東樂陵縣西南),即原來帝顓頊的玄孫陸終受封之地,田通的子孫以封邑為氏,是為陸氏。《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陸氏“出自媯姓。田完裔孫,齊宣王少子通,字季達,封于平原般縣陸鄉,即陸終故地,因以氏焉。”鄭樵在《通志》的《氏族略》中說:“陸氏,媯姓,田敬仲之後也。十一世齊宣王少子通,封于平原般縣陸鄉,即陸終之故地,因此為氏。”這一史實被許多史籍和族譜所記載。陸通遂被尊奉為開宗立姓之始祖。這一支陸氏,在陸氏家族史上,被稱為陸姓正宗。許多陸氏族譜,例如,陸煒編修的《陸氏族譜》,陸鳴鑾編修的《陸氏家史》,陸瑞星編修的《陸氏族譜》等,均以陸通為開宗立姓之始祖。

陸姓還有出自族名的一支。古代有一支允姓之戎,原居瓜州(甘肅敦煌境),後徙居陰地(河南盧氏縣東北),稱為陰戎。其後再遷於陸渾(河南嵩縣東北),又稱為陸渾之戎。周景王二十年(前五二五),為晉國所並。即《左傳》昭公十七年(前五二五)所載,九月二十四日,晉國的中行穆子領兵從棘津徒步涉水,讓祭史先用牲口祭祀洛水。乘陸渾毫無防備之機,九月二十七日,一舉消滅陸渾。晉國之所以出兵消滅陸渾的理由是,因為陸渾與楚國相勾結。陸渾被消滅後,其公族子孫逃亡外地,為不忘其所出,遂以族名為姓,是為陸姓。

王姓起源中,有一支起源於媯姓的王氏,也是舜的後裔。周武王滅商後,大封諸侯,同時追封前代聖王後裔,舜的後人媯滿被封于陳(河南開封東),建立陳國。媯滿的十世孫媯完,出奔到齊國後,被桓公任命為工正。媯滿不忘其所出,遂以原國名為氏,是為陳氏。其後,又改姓為田氏。於西元前四○四年,田齊取代薑齊後,“田齊”遂成為戰國七雄之一。“田齊”傳至十五世孫田建時,齊國被秦國所滅。田齊家族被遷到河南共地(河南輝縣)。齊王田建有三個兒子:升、桓、軫。升的兒子名安,被項羽封為濟北王。劉邦取代項羽後,失去王位。其後裔為紀念先祖,遂以王為氏,是為王姓,號曰元城王氏,王莽即是其後裔。《通志.氏族略》雲:“出於北海、陳留者,則曰舜之後也。其先,齊田為秦所滅,齊人號為王家,此為媯姓之王也。”北海,相當於今山東昌樂縣東南;陳留即今河南開封。這兩支王氏的開基始祖,都是齊王田建之孫田安,自然也都是帝舜的後裔。

四、帝舜遺跡山西猶存

舜是傳說中的聖王,山西作為舜的起源地,其遺跡和記載都是十分豐富的。在舜都故地,南北朝早期,就有祭祀舜的廟宇。《史記正義》引《宋永初山川記》雲:“蒲阪城中有舜廟,城外有舜宅及二妃壇。”據地方誌記載,蒲阪城中的舜廟,歷代曾有過多次維修。據乾隆《蒲州府志》記載,清順治十七年,蒲州知州馬翰如就曾對舜廟進行過修葺;在蒲州的蒼陵山谷,還有娥皇和女英二妃壇的遺跡,據《孟子》記載:“舜生於諸馮,遷于負夏,耕於曆山,漁于雷澤,卒於鳴條”。諸馮、負夏、曆山、雷澤,都在今山西垣曲縣境內,鳴條即今聞喜縣、夏縣、運城市境內的鳴條崗,亦在山西境內。運城北相鎮曲馬村,祭祀舜帝的陵廟恰好位於緊靠峨嵋嶺的大小嶷山之陽。據碑刻記載,舜帝廟建于唐開元二十六年(七三八年),元末毀於兵火。明正德年間(一五○六至一五二一年)複建,嘉靖三十四年(一五五五)又毀於大地震,萬曆三十一(一六○三)再建,清初曾多次增建,廟之規模日臻完善。嘉慶年間(一七九六至一八二一年)再次毀於地震,隨即重建,現存建築基本保持了當時的建制。

舜帝陵坐北朝南,面積二.七萬平方米,由外城、陵園、皇城三部分組成。外城南端原建有三個磚券拱門,上刻有“舜帝陵廟”,接下來的斜坡為舜陵神道。廟內的磚砌方型墓塚即是舜帝陵,高三米,長五十一米,正面立有明萬曆三十九年(一六二)邢其任書寫的“有虞帝舜陵”石碑,陵前嵌“有虞氏陵”石碣一方。享殿面寬三間,進深二間,前後簷敞朗,西山牆嵌“鳴條舜陵者略”石碑四通。後部為皇城,中軸線上布列戲臺、獻殿、正殿,兩廂為配殿、鐘鼓樓,主從有序,佈局嚴謹。獻殿面寬五間,進深五椽,單簷硬山頂,前後簷敞朗。殿內前後槽均設金柱一列,梁枋簡潔規整。脊檳下有清順治十七年(一六六○年)創建、嘉慶二十一年(一八一六年)重修的題記。正殿與獻殿台基相接,翼角重疊,是廟內的主體建築,為明萬曆年間(一五七三至一六二○年)遺構。面寬三間,進深四椽,重簷歇山頂,四周回廊,前簷簷柱砌入壁內,柱頭科、平身科斗拱三踩,角科出四十五度斜昂,布灰筒板瓦覆蓋,琉璃剪邊。殿內原奉舜帝神像和文武大臣,已毀。正殿之後原建寢宮三間,內塑娥皇、女英二妃像,已毀於戰亂。舜帝廟內現存明、清及民國時期重修碑刻七通,詳細記載了廟宇的沿革變遷和修建情況。

一九四一年初,日本學者水野清一、日比野丈夫,在山西永濟考察時,拍照了許多珍貴的照片,抄錄了許多珍貴的資料。一九九三年,山西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山西古跡志》,將這些資料公諸於世,使人們對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帝舜遺跡的認識,更加明確,更加具體。

據《山西古跡志》記載,帝舜村有帝舜廟。帝舜廟在縣城以北十二裏的帝舜村。村的正中央十字路口的邊上,有一塊高五六米的大碑,上書:大孝有虞舜帝故里奉直大夫知蒲州事加三級紀錄肆次董仲敬立康熙五十九年三月穀旦記廟在村東頭,四周圍有土牆,門上掛有一塊小匾額,上書“舜帝廟”三字。院內只有一座正殿,裏面安放著舜帝的塑像。正殿簷下,掛有一口鐵鐘,上面署有“康熙九年六月”字樣。殿前立有嘉慶十二年八月的重修碑記,碑記雲:東有陶窯坡,西有飲馬道,南有帝祖瑩。發祥之區,斑斑可考。且陶器甕猶存。

陶窯坡和飲馬泉,都是傳說中與帝舜有關的地點。在廟前外西南角,有一處堆積土石的地方,據說這裏原來是一口井,就是舜差一點被其父活埋的地方。

在村東口有一座廟,叫做“東大廟”。供奉藥王、舜帝、關帝、藥聖“四聖”。但已被小學所佔用。在殿內的一個角落裏,放著一個很大的素陶罐。據說,這是舜“陶河濱,河濱器皆不苦寙”的那些陶器中的一件。此罐原存舜帝廟內,後移至此。此罐可與嘉慶碑中的“陶器甕猶存”相互印證。此罐高三尺五寸左右,口徑一尺五寸。放在一個很漂亮的臺子上,上面刻有如下文字:

犁濱出甕 陶器猶新

不奇不寙 想見聖人

雍正三年八月二十二日蒲州刺史楚郢龔廷颺熏沫敬題

陶罐壁較薄,有光澤,黝黑色,素陶,製作年代不詳,有可能是出土的陶器。據《山西古跡志》還記載,從陶城村直到南面的南陶城村一帶,都是舜都陶城的遺址所在地。

王克林在《晉西南龍山文化與有虞氏》(《文物世界》二○○二年第一期)一文中,依據在夏縣東下馮出土的考古文化遺存,對照文獻記載,認為,虞舜的起源地就在古河東,即今山西永濟、芮城、夏縣一帶。文章根據《史記.五帝本紀》所載:“舜,冀州之人也。舜耕曆山,漁雷澤,陶河濱,……就時于負夏……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分別作了深入而詳細的探討和考證。認為,“冀州”,即今山西南部;舜耕曆山,漁雷澤,陶河濱,其中曆山、雷澤、河濱都在山西晉西南。

首屆世界舜裔國際大會於一九八二年在香港舉辦,盛況空前。後來分別由臺灣、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及美洲各地輪流主辦。一九九九年四月,世界舜裔宗親聯誼會第十三屆國際大會在河南許昌、長葛、鄭州隆重舉行,這是該宗親聯誼會首次回到祖國故土認祖歸宗。來自臺灣的八十餘位舜裔以及來自香港、澳門和美國、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的舜裔共五百餘人參加了這一盛會,並進行了祭祖掃墓、旅遊觀光等活動。臺灣世界至孝篤親舜裔總會、世界陳氏宗親總會、臺灣省陳氏宗親會、台中縣陳氏宗親會等四個陳氏社團連袂同來,他們身著黃色祭服,虔誠祭拜,格外引人注目。

二○○○年十月二十五日,世界舜裔宗親聯誼會第十四屆國際大會在福建晉江舉行。來自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印尼、泰國、日本、美洲、澳大利亞等國家以及香港、澳門、臺灣地區的五百多名舜裔代表與一百多名內地代表,在晉江集會,祭祀舜帝。這次大會的主題是:“加強聯誼,增進團結,推動合作,共謀發展”。

然而,就認祖歸宗而言,這樣的會議只有在山西的永濟召開,才能說是找到了帝舜的居住地和媯姓的起源地,才能說是真正找到了祖根。因為舜的出生地姚墟在這裏,舜耕耘的曆山在這裏(縣城東南三十裏),舜打魚的雷澤也在這裏(縣西南首陽山下)。這裏還有媯姓開宗立姓的媯水,縣南五十裏的曆山中還有媯汭泉,縣城東五裏有舜的都城蒲阪遺址,還有舜廟、舜宅、舜井等多處遺址,這些豐富的遺跡再加上運城附近的紀念性建築群,就可將帝舜的高大形象重新展現在人們面前。這對於舜裔十姓來說,當然是一件特別值得榮耀的盛事!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