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陳氏淵源 »

三明陳姓來源

作者:佚名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11日

三明陳姓來源

第一節 源流

一、淵源

陳氏出源有四處:

(一)據《姓纂》的記載,陳姓最早出自為媯姓。據《史記.陳杞世家》載:舜娶帝堯的女兒娥皇、女英為妻。因為他們居住在媯汭,子女以水名為姓氏,稱媯氏。舜死後禹繼位,他封舜的兒子商均于虞(今河南虞城縣北)。後,商均的第三十二代孫逷父(又稱閼父)投附周國任陶正(管制陶之官)。周武王滅商後,封逷父的兒子媯滿封於太昊之墟陳(今河南淮陽),建立陳國。媯滿諡號胡公,人稱胡公滿,是陳姓的血緣始祖。

據《田敬仲完世家》等史料記載:春秋周惠閬五年(-672年),陳國在第十二位國君陳桓死後,其弟陳佗殺太子免自立為君,史稱陳厲。後來太子免的三個弟弟利用美人計殺了陳厲公,陳厲的兒子陳完避禍逃奔齊國。陳完到齊國後以田為氏,為齊國田氏之祖。春秋周靈王泄心二十七年(-545年),田完四世孫田桓子與鮑氏、欒氏、高氏合力消滅當國的慶氏;之後田氏、鮑氏滅欒、高二氏。田桓子為了攏絡齊國的民心對齊國公族“凡公子、公孫之無祿者,私分之邑”;對百姓則“之貧均孤寡者,私與之粟”,取得公族與百姓的支持。齊景公時,公室腐敗,對百姓卻剝削慘重,“百姓苦怨以萬數”。田桓子之子田乞(田僖子)為了進一步爭取民眾,收稅用小鬥,借貸用大鬥,償還再用小鬥;於是,“公棄其民,而歸於田氏”,百姓紛紛從公室逃至私家田氏,“齊之民歸之如流水”。周敬王匄三十一年(-489年)齊景公死後,齊國公族國、高二氏立公子荼為國王(齊晏孺子荼)。田乞驅逐國、高二氏,另立公子陽生為國王(齊悼公),自立為相。從此,田氏掌握了齊國國政。周敬王匄四十年,田乞殺齊簡公,另立齊平公,進一步把持政權。

戰國周安王驕十一年(-391年),田成子四世孫田和廢齊康公。周安王驕十六年,田和放逐齊康公于海上,自立為國君;同年,周安王冊封田和為齊侯。周安王驕二十三年齊康公死後薑姓的齊國絕祀。田氏取代薑姓,仍以“齊”作為國號,史稱“田齊”。西元-221年,田齊為秦所滅。田齊王建的第三子田軫逃亡,重入河南穎川,複姓陳。陳軫為穎川派陳氏的開基始祖。

除陳完這一支外,陳氏這有三支:

1、陳哀公之子留,避居陳留,其後裔以陳為氏。

2、春秋周敬王四十一年(-479年)楚惠王滅陳國。陳湣公的長子陳劍,改名為衍,逃到陽武戶牖(在今河南蘭考縣東北)。

3、陳湣公的二兒子陳全溫,逃到晉國(在今山西境),其後裔陳孟璉,任固始(今屬河南)侯相,因之移家於固始。陳孟璉其後因無子,便以穎川陳寔為嗣子,遂此支融入潁川陳氏。

(二)據《河南官氏志》載:“侯莫陳之後,亦改為陳氏。”南北朝時,鮮卑族一支三字姓侯莫陳氏隨北魏孝文帝南遷洛陽後,實行漢化政策,改複姓為漢字單姓,稱陳氏。

(三)隋初時,白永貴改姓陳,其後裔也多改陳姓。這段歷史在《河南官氏志》也記載的十分清楚:“白永貴隋初改為陳氏,是為萬年之陳。”

(四)為劉矯的後裔改陳姓。據《通志氏族略》載:“西元二十四年,楚惠王使子西之子公孫朝伐陳而滅之,子孫以國為氏。又廣陵之陳(在今江蘇鎮江東北),實劉氏,魯相無子,以外孫劉矯嗣。”

陳國亡國後,陳氏後裔紛紛處徙,最早的繁衍地在陽武戶牖(在今河南省蘭考縣東北)、晉國(在今山西省境)一帶。後其後裔陳孟璉,任河南固始(今屬河南省)侯相,因之移居固始。也有一支陳氏因避難移居陽城(今河南省登封東南)。

秦二世元年(西元前 209年),河南陽城(今河南登封)的陳勝被徵發至屯戍漁陽(北京市密雲縣西南)。因路上遇到大雨,不能按期到達,被迫襲殺押送戍卒的校尉,率 900名戍卒揭竿起義。並在陳縣(今河南淮陽)建立張楚政權。後來,陳勝起義失敗被害,葬於今河南省永城市北芒碭山西南麓。漢高祖劉邦曾撥30戶陳姓族人為陳勝守墓。因此,河南省永城陳姓多為陳勝族人後裔。

東漢桓帝在位期間(147~167年),陳媯滿第四十三代裔孫陳實,字仲弓,家居河南潁川(今許昌)長葛,官至太邱長,聲譽卓著。他死後諡“文范先生”,並追封郡號“潁川”。從此,陳姓後裔以潁川為郡望。

西晉始,中原陳姓逐步渡江南下,遷徙福建、江西、浙江、湖南一帶。西晉永興元年( 304年),穎川陳氏的陳實七世孫陳潤(字文奮)“仕晉官散騎常侍,永嘉時渡江入閩”,任福州尹,舉家遷居福建,為陳姓入閩之始。西晉“永嘉二年( 308年),中原板蕩,衣冠始入閩者八族,所謂林、黃、陳、鄭、詹、丘、何、胡是也。”(見《閩書》)南北朝時,陳朝亡後,陳宣帝陳頊之子宜都王陳叔明遷居江州(今江西九江)。他的九世孫陳旺又遷到九江德安縣常樂裏,世稱江州義門陳氏。隋朝大業二年( 616年),陳邁領兵鎮守福建莆田,後來歸唐,出任開莆縣令,也為陳姓入莆田之始。陳邁任縣令期間多有惠政,因此莆田建有紀念他的“崇功祠”。他的後裔號稱“十八陳”。唐總章二年( 669年),河南光州固始的陳寔裔孫陳政父子奉敕率領固始58姓入閩,祖孫四代治理漳泉,陳元光的後裔成為當地的一支望族,分居在饒平、澄海等地,當地人稱陳元光為“北廟”始祖,並尊稱為“開漳聖王”。“開漳聖王派”陳氏成為閩、粵、台及南洋諸島陳姓最主要的一支。唐玄宗時(712~756年),潁川陳宴後裔陳忠之子陳邕為唐中宗時( 684年)進士,官至太子太傅,因受宰相李林甫排擠,率家由京兆萬年(今陝西長安)遷至福建同安嘉禾,又徙漳州南廂山。唐開元二十九年( 741年),中中丞陳雍同次子陳蘇從浙江吳興遷到南劍州沙邑固發沖(今貢川鎮新發沖村)定居,為永安陳姓開基始祖。唐僖宗時(874~888年),江西九江陳旺的七世孫陳端因起兵招討平寇有功,加封威烈將軍,敕鎮潭州(長沙市)。同光二年( 924年),陳端年老辭官,卜居於長沙務陽鄉(即清泰都)的大墉塘,繁衍長沙陳氏一族。唐莊宗同光二年因平蠻,江西吉安府泰和縣陳氏移徙湖南新化鵝塘村,再遷至湖南邵陽縣橫陽山。唐末,河南光州固始陳之先為軍校隨王審知入閩,後留居福建。

五代十國時,陳邕的裔孫陳洪進,為閩越王王延政的統軍使,屢立戰功。王延政死後,陳洪進南唐,為泉南等州觀察使。南唐被北宋滅後,陳洪進因主動獻出漳、泉二州有功,被封為武甯軍節度使、同平章事(宰相),留汴京(今河南開封市)。陳洪進的二個兒子陳文福、陳文灝分別任泉州刺史和漳州刺史。陳姓在閩南發展成為望族,以先祖陳邕官太子傅之故而稱“太傅派”陳氏,並尊陳邕為“南院”始祖。後唐莊宗時(923~926年),由江西吉安的陳昌遷居湖南甯鄉黃泥田;其後裔散佈于湖南石泉西沙河與中池河,以及油坊溝、葉家坪、團山鋪、葛藤壩等地,俗稱甯鄉陳氏。

至宋代,陳姓在南方區域,尤其是湖南一帶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北宋時,江西吉水陳之佑從江西吉水縣遷居湖南桑植縣陳家坪,開基桑植陳氏一族;其子孫分佈於湖南慈利、大庸、龍山、永順和貴州。北宋景德年間(1000~1007年),陳延賓從福建遷居湖南安仁縣青路、軍山、鳳城、熊峰一帶,繁衍了安仁陳氏一族;陳延賓為安仁陳氏的開基始祖。南宋德佑二年(1276年),陳紹隆由湖南茶陵縣墨莊遷安仁縣新梅;其後裔分佈於右溪、松山、太平、蓮湖、龍樂、熊峰一帶。北宋天聖時(1023~1032年),山東德州的陳嶽遷居湖南嶽州剪刀池(今嶽陽市一中後)。北宋嘉佑七年(1062年),多位大臣聯名上奏朝廷,認為江州義門陳氏過於集中,建議予以“分析”(分家、遷徙)。江州義門陳氏至陳旺遷居江州義門後興旺發達,其家族14代人同堂,多達3800餘人,有田莊 300餘處,先後登科致仕者 400餘人。在這個大家族內“室無私財,廚無異饌,大小知教,內外如一”。這樣規模龐大、聲名顯赫的家族,引起朝午廷的注意。當年七月,江南西路使謝景初同朝臣呂海、劉獻等奉旨臨門,監護分析江州義門陳氏。其家族依派拈鬮,分遷各州,共計 291莊,幾乎遍佈全國各地。其中,析遷福建各府縣的江州義門陳氏就達18支。

明代,陳祥受命率軍到廣東石門“征蠻”,以軍功封忠隘世襲百戶;其後裔便定居石門,繁衍了著名的石門陳氏一族。

明代始,已有陳姓人遷徙日本。在明代,日本是歸附于明朝的一個藩屬國。明太祖朱元璋為了便於琉球的朝貢和彼此的貿易往來,命梁、鄭、金、蔡、毛、陳、林、曾、高、吳、李等“閩人三十六姓善操舟者,令往來朝貢。”明洪武、永樂年間所“賜閩人三十六姓,知書者授大夫,以為貢謝司,習海事者授通事,總為指南之備。”(《明神宗實錄》)琉球國“大夫官、長史官、通事官。司貢者也,文臣也,以通中國書及閩三十六姓之後為之。”(《名山藏》)據相關資料記載,當時出使日本、暹羅(泰國)、滿刺甲(今馬來西亞麻六甲)的使者、通事的陳氏有:陳康、陳泰、陳耀、陳義、陳武等。他們在琉球國定居多年,並世代擔任琉球國的大使、通事、大夫、長史、火長等要職。

明末清初,福建的陳氏後裔開始向臺灣移民。據南安《藍園陳氏族譜》載:“閩粵地狹人眾,謀生不易,只好向臺灣發展。”明朝天啟四年(1624年),竊居臺灣荷蘭人招募閩南沿海移民去臺灣墾殖、明末設寨於臺灣北港的鄭芝龍多次招募漳、泉、興化沿海居民渡海去臺灣墾荒、崇禎元年(1628年),福建布政使熊文燦招募沿海幾萬災民去台墾殖、清朝順治十八年(1661年)延平郡王鄭成功驅逐荷蘭人,收復了臺灣,所帶士兵連同眷屬共三萬多人都留在臺灣開荒種植,這些人中都有大量的福建、廣東的陳姓人。所以,在臺北市寧夏路有一座全台陳氏宗祠“德星堂”。從清代開始,閩、粵、台等地的陳氏後裔也渡海遠徙南洋諸國。據福建安南縣豐山《陳氏族譜》載:“族之子姓發達後,陋於疆界,土地褊小,廬舍縱橫,田園益蹙,食寡生多,故士農工商,維持生活頗費躊躇,於是奔走外洋。”福建永春縣岵田《陳氏族譜》、安南縣《武榮詩山霞宅陳氏族譜》、晉江縣安海《陳氏族譜》等都有這方面的記載。

至此,陳姓後裔已遍佈全國各地。他們的郡望有以齊王建三子陳軫為開基始祖的穎川郡、以漢武帝之子劉胥之後所改陳姓後裔的廣陵郡、出自匈奴族陳氏的河南郡、出自陳寔之後的武當郡、出自陳宣帝之子沅陵王陳叔興之後的馮翊郡、出自唐代遷居京兆的陳寔後裔陳忠之後的京兆郡等。

 

二、入明與定居

西晉永嘉之亂後,“江左衣冠望族”紛紛渡江南下,其中就有林、陳、黃、鄭、詹、邱、何、胡八姓入閩,徙居建寧等地。

西晉永興元年( 304年),穎川陳氏的陳實七世孫陳潤(字文奮)“仕晉官散騎常侍,永嘉時渡江入閩”,任福州尹,陳潤生有6子,散居福建各地。唐總章二年(669年),河南光州固始的陳寔裔孫陳政父子奉敕入閩平叛,率領固始58姓入閩,陳元光被譽為“開漳聖王”,其後代遍佈漳泉,稱為”將軍派”。這二支陳氏的後裔後來逐漸流入三明境域;尤其是20世紀50年代後期三明進行福建省重工業業基地建設後,漳、泉及省城許多陳氏幹部、職工到三明參加基地建設,並且定居三明。

南北朝時,廣東梅州一支陳姓遷居寧化石壁。

唐開元二十九年( 741年),中中丞陳雍同次子陳蘇從浙江吳興遷到南劍州沙邑固發沖(今貢川鎮新發沖村)定居,為永安陳姓開基始祖。陳雍,字月銘,唐龍朔二年( 662年)生於江蘇吳興。據永安貢川《陳氏宗譜》載:“陳本媯滿姓,其源出於虞舜。至武王克商,求舜後得媯滿公封於陳,遂以為氏。漢晉名世著於史冊。至霸先受梁禪的江南之地,稱帝者五世,後失馭。至隋唐而陳氏出仕者紛紛顯名樞要。”陳雍有三個兒子。長子陳蘇徙寧化石壁,第三子陳運徙遷建州,次子陳野隨父陳雍定居南劍州(今南平市)沙陽(今沙縣)固發沖(今永安市貢川)。永安貢川陳氏逐漸繁衍播遷至永安上坪、大湖、曹遠、安砂、小陶、永安城關等支系。其中,北宋末年,陳雍第十三代孫陳麟(字夢兆)移居到上坪九龍村,後裔播遷到永安城關等地。宋紹興十二年(1142年),陳雍第十二代孫陳大易(諱榮椿,字靈筠)授處州龍南令,掛冠托漁於九龍灘下,見龍安山水奇峻卜而居之,成為安砂陳氏開基始祖。陳雍十四代孫陳君用遷居永安大湖,其子孫播遷到小陶、羅坊等地。

唐天寶元年( 742年),陳雍長子陳蘇遷居寧化石壁。(甯化湖村《陳氏族譜》)

唐興元元年( 784年),陳濟從永安上坪遷居鶴沖(今大田福塘)。

宋時,貢川陳雍第七世孫陳維移居二十四都曆西(今梅列區列村),陳舜移居尤溪縣,陳文靖移居三明岩前橫坑。第九世孫(次子陳野一脈)陳世卿遷居明溪胡坊柏享陳村。陳世卿後裔播遷明溪縣城關、瀚仙連厝、雪峰等地及清流縣的東坑、蒼龍等地。第十世孫陳建遷居將樂縣。第十二世孫陳之美遷沙縣大西山,陳師文遷居沙縣,陳小八遷居甯化龍潭。第九世孫陳世昆支派中,其後裔陳五四遷居尤溪,陳潤昌遷居三明梅列;陳炳宗遷居明溪縣城東門,陳夢遠遷居三明忠山,陳萬五遷居沙縣前村,陳德煥從安砂遷居沙縣洋口,陳七十二遷居尤溪縣,陳大四遷居尤溪埔頭村;陳文榮遷居沙縣,陳大十五遷居三元中村,陳必德、必裔、必土、必魁四兄弟遷居建甯東風潭,陳成全、舜岳遷居建寧。

北宋崇寧年間(1102~1106年),莆田仙遊的陳胤遷徙白羊甫(今大田秀嶺)。

南宋景定年間至咸淳初年(1260~1265年),江西南城、廣昌和福建邵武禾坪陳姓分別遷入建甯縣黃埠鄉、裏心鎮及客坊鄉。南宋末,有江西南豐陳姓遷居建寧溪源。

南宋慶元年間(1195~1200年),福建德化後格巷陳大六遷徙陳吳(今大田車吳山)。

宋代,又有幾支陳姓遷入寧化。據《崇正同人系譜》及《陳朝王室世家避亂遷石壁鄉》載:宋時,陳魁率族人97人(也有稱93人)遷居寧化石壁。《阿婆風土志》載:南宋時,一支穎川陳姓渡江南下至江西湖口,溯贛江折東至寧都,後從江西石城徙居寧化。據廣東平遠《陳氏族譜》載,南宋鹹淳四年(1268年)的狀元陳文龍的裔孫陳季仲、陳季宣遷居寧化,其中陳季宣居寧化石壁。宋末,陳實後裔陳萬頃遷居寧化石壁。

南宋末至元代,永安貢川陳雍後裔遷徙將樂;其中,陳思志遷居將樂古樓(今白蓮鎮鼓樓村古樓自然村),陳文煃遷居將樂升平(今白蓮鎮白蓮村升平自然村),陳勝遷居將樂南勝,陳彥輝遷居將樂鋪下(今南口鄉舍坑村鋪下自然村),陳彥萬遷居將樂舍坑,陳四郎遷居將樂陳厝,陳選、陳顯昌遷居將樂蛟湖,陳元海三兄弟遷居將樂光明鄉。同時,福建上杭珊湖陳三十四郎後裔陳淑瑞遷居將樂安仁鄉元洋村忠華自然村,陳福昌遷居光明鄉光明村。江西鐵官村陳氏遷居將樂黃潭西溪(今上峰村西溪自然村)、西湖等村,江西鐵板橋陳氏遷居將樂高唐鎮鄧坊、山坊、洋地、樓杉等村。

元代,著名詩人陳子昂的第八世孫陳行簡任福建省延平府通判,舉家徙居延平。他有五個兒子:長子萬一卜居尤溪;次子萬二,名光,字子明,居泰寧城關;四子萬四居泰寧上青鄉三地村。故泰甯陳姓分別尊陳萬二、陳萬四為開基始祖。

明成化二年(1466年)江西一支陳姓遷居建甯縣嚴田。

明清時代,古樓陳思志的後裔先後遷居將樂漠源鄉大坊村嶺頭自然村、張源村和白蓮鎮大王、小王、大裏等村以及古鏞鎮玉華村苦竹自然村、光明鄉永吉村。

民國時期,有福州、古田、莆田、惠安、泉州等地移民遷居將樂城區。

20世紀60年代,莆田陳姓移民遷居將樂高唐賴地。1958年,又有閩清縣陳姓移民遷居將樂黃坑口;莆田陳姓移民遷居將樂會石村。將樂萬全鄉隴源村陳氏部分來自浙江龍泉,部分來自沙縣夏茂,部分來自長汀。

 

三、遷移

唐末,永安陳氏開基始祖陳雍的第三子陳運遷居福建省閩清。

宋代,陳雍第六世孫陳典度移居江西太和縣。第七世孫陳章移居二十九都王原,陳文殷移居福清縣。第九世孫陳世隆移居長樂縣。第十世孫陳閏城遷連城隔川。第十一世孫陳愷遷居真州。第十二世孫陳太斬遷閩縣,陳師德遷江蘇蘇州經歷。陳可法遷閩清。陳大初遷江西寧都。陳大進遷江西吉安府。陳范遷江西吉水縣。陳九經遷連城;其後裔播遷到龍岩、上杭、寧化等地。

第九世陳世昆支派中的後裔遷廣東大埔,陳大經遷廣東梅縣,陳瑊遷南平,陳潤呂遷興化,陳五八、五十遷漳平縣,陳志雲遷江西南昌府,陳僉遷浙江奉化,陳應禮遷廣東潮州,陳祖茂、祖盛、祖德、祖生、祖太五兄弟遷居南平水南街,陳盛榮遷居福州,陳步墀遷延平,陳瑞搶遷江西。

元代,泰甯陳氏始祖陳行簡的第三子陳萬三遷居江西黎川黃竹街,第五子陳萬五遷居江西南豐縣。留居泰甯的陳萬二有 3個兒子,其中長子陳順甫遷居邵武拿口鎮;次子陳成甫遷居邵武桂林鄉層峰。

 

第二節 分佈

一、三明市區

二、明溪縣

三、永安市

永安陳姓現有陳姓人口 30988人,按全市姓氏人口排列位居第一。主要分佈在貢川鎮井崗、南阪、新發沖、雙峰、觀成、集鳳、攀龍、紅安村,上坪鄉九龍、銅盤、甲聖、龍共、共裕、大進、上坪、荊坪村,安砂鎮涼坑、曹田、青村、玲瓏、江坊、水碓、水南、熱水、苔菇村,曹遠鎮下墩村,大湖鎮新洋、上甲、瑤田、沖一村,西洋鎮新街、舊街、下洋、林田、下街、虎山、嶺頭、吉嶺、葛州、桂溪、西洋坑、銀坑村,青水佘族鄉龍頭、新村、東井、過坑村,小陶鎮桐林、新民、吳地、上阪村,羅坊鄉橋頭、左拔、溪源村,燕北街道西坑村和永安城關等。

四、清流縣

清流縣陳姓人口約有5000人,占全縣總人口的%;其主要分佈在東坑、蛟坑、範元、滄龍、和元、陳家屋、陽坊、新村(田源)等村。

五、寧化縣

六、大田縣

七、尤溪縣

八、沙縣

九、將樂縣

將樂全縣陳姓總人口7840人。縣內陳氏居住地有白蓮鎮鼓樓村古樓、白蓮鎮白蓮村升平、南勝、南口鄉舍坑村鋪下、舍坑、陳厝、蛟湖、光明鄉、安仁鄉元洋村忠華、光明鄉光明村、黃潭上峰村西溪、黃潭西湖村、高唐鎮鄧坊、高唐山坊、高唐洋地、高唐樓杉、萬安鎮萬安村,安仁鄉嶺頭村、上際村元厝洋自然村、蜈蚣鼻村大南坑,大源鄉將王坑村,水南鎮乾灘、渡頭、三班、新興等村和金華、銀華等社區,古鏞鎮山門村、梅花村梅花井和圳頭自然村、和平村及百花、龍池、華山等社區,共計41個村和 5個社區。

十、泰寧縣

泰甯陳姓人口有2625人,占全縣總人口的2.36%。泰甯陳氏有二支:(一)陳萬二三個兒子中,只有三子陳信甫留居泰寧城關。陳信甫支下後裔除居泰寧城關外,部份徙居泰甯下渠鄉的陳元村、上青鄉的上東山、大布鄉的雙坪(舉蘭)等地。(二)陳萬四支派居上青鄉三地村。由於,三地村山高地窄,條件艱苦,人口繁衍比較慢。

十一、建寧縣

建甯陳姓人口約有9000人,占全縣總人口的 %;主要分佈在:溪源鄉約有3000人,伊家鄉約有2000人,客坊鄉約有2000人,黃埠鄉約有1000人,城關約有1000人。

 

第三節 譜牒

一、宋及宋以前

尤溪洋中獎溪派《陳氏宗譜》

尤溪洋中獎溪派《陳氏宗譜》始修於北宋乾德二年( 964年),由陳祥道作序。該譜於清順治十六年因水災流失。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族人請桂峰蔡鳳翔重新編修族譜。新修族譜於民國37年(1948年)、1987年重修,內容有源流世系,譜序,族規,世傳,村址地圖,先人墳址等。

尤溪洋中康林林山《陳氏宗譜》

尤溪洋中康林林山《陳氏宗譜》始修於北宋政和四年(1114年),由陳祥道、陳暘道兄弟合纂並序;二修于明朝萬曆十五年(1587年),由懋清先生修纂並序;三修於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由陳燮理斯氏修纂並序;四修於民國29年(1940年),由蔡和充先生修纂;五修於1986年,由黃明清修纂。其內容有源流世系,譜序,凡例,墳址,村址,詩贊、世傳等。

尤溪溪尾陳姓

尤溪溪尾大寧蔣獅洋《陳姓家譜》

尤溪溪尾大寧蔣獅洋《陳姓家譜》始修於北宋政和四年(1114年),由裔孫陳祥道主持編修,至今共修撰四次。其內容包含祖先畫像、譜序、家規、世系、科錄、誥書、詩文、對聯、前人逸事、歷代名人、墓形、像贊、田山契約、世系等,並有描繪兒孫定居地圖一幅。

尤溪溪尾秀嶠村《陳姓家譜》

尤溪溪尾秀嶠村《陳姓家譜》始修於北宋政和四年(1114年),由裔孫陳祥道主持編修。該譜共修撰五次,譜系源流撰修清楚,完整無缺。

永安貢川《陳氏宗譜》

永安貢川《陳氏宗譜》始纂于宋代,由六世孫陳昂主持編修。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由陳華主持重修,其內容有源流、譜序、族規、勅誥、世系圖、世傳、墳圖、年號等。明正德九年(1514年),由二十四世孫二十郎主持重修。清順治五年(1648年),由陳宗榮主持重修,在原譜的基礎上增加了祠圖、大宗祠追遠堂記、恩命錄、聯句、歷代科舉、碑記等內容。清道光年間重修。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由文華主持重修,在上次的基礎上增加了“源長社書冊”、祠坪引記等內容。2000年,由紹銓、錫華、效容、達祥等主持重修。該譜至今共修譜 7次。

尤溪台溪鳳山《陳氏宗譜》

尤溪台溪鳳山《陳氏宗譜》始修於南宋紹興二十一年(1151年),明隆慶三年(1568年)、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民國20年(1931年)、1991年續修。

尤溪聯合瑤峰《陳氏宗譜》

尤溪聯合瑤峰《陳氏宗譜》始修於南宋淳熙七年(1175年),由第六代孫陳選編修,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清光緒三十二年(年)、民國25年(1936年)、1983年重修。該譜內容有源流、譜序、世系圖、敘、序、各行字派、始祖宗枝派別圖等。

二、元、明、清及民國

尤溪西濱彭坑《陳氏族譜》

尤溪西濱彭坑《陳氏族譜》始修於元代,由第十五世陳文荘主持編修。由元朝到明朝歷代的族長都有進行重修。清朝乾隆二年(1737年),由第十九世陳甫主持重修;清鹹豐九年(1859年),由第二十八世陳紹湖主持重修;民國年間,請嶽陽炳秋增修;1986年,由陳世巧主持增修;2001年,由陳長格主持增修。

泰甯縣《陳氏族譜》

該譜始修由明正統十四年(1449年)三月,由陳萬二支派修撰;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續修,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進行了二修。此後該譜經過了清雍正九年(1731年)三修,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四修,清道光七年(1827年)五修,清同治元年(1862年)六修,清光緒十九年(1922年)七修。1998年,上東鄉陳姓後裔又對《泰甯縣陳氏族譜》進行了續修,此次續修由陳氏後裔陳利賢主修。

尤溪台溪西吉《象吉五房譜牒》

尤溪台溪西吉《象吉五房譜牒》始修于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由第九世孫陳誠主持編修;並於明萬曆三十八年(年)、清雍十一年(年)、清道光二十九年(年)、清光緒七年(年)、民國23年(1934年)、1987年重修。其內容有源流,譜序、勒誥、世系圖、世傳、墳圖、年號。每套共 7卷,西吉陳姓共分五房,每房各一套。

尤溪阪面《後吉陳氏族譜》

尤溪阪面《後吉陳氏族譜》始纂於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由第十二世裔孫陳松編纂;其內容有源流、譜序、譜系圖等。民國34年(1945年),該譜由二十二世裔孫陳光山等主持重修,由陳正水等主纂,由林煥文撰序;在原有基礎上增加族譜凡例、族規、族賢傳略、記事、歷代科舉等內容。

尤溪洋中天堂村《陳氏宗譜》始修於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由陳玉道主筆並序;二修于清雍正二年(1724),由林智主筆並序;三修於清乾隆五十年(1786年),由栢山氏元甫先生主筆並序;四修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由陳庭馥等撰寫並序;五修于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由媯後郡庠生陳俊光主筆並序;六修於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年,由上塘王友民、王占清合作編修並序;七修於民國九年(1920年),由陳亨桂、陳禹三、陳玉友主持,敦清王占清主筆並序;八修於1986年,由陳學炳主筆並序。

尤溪溪尾長華村《陳姓家譜》

尤溪溪尾長華村《陳姓家譜》始修于明朝隆慶二年(1568年),由吳森慶編修。1984年,該譜由黃林村林升重新修補,其內容有譜序、山場、田地界線祖祠地址、世傳、世系文圖等。

清流縣《東溪陳氏族譜》

清流縣《東溪陳氏族譜》始修於明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分別於清嘉慶三年(1798年)、道光十五年(1835年)、光緒二年(1876年)等時間進行過6次重修。據該譜記載,明代,東坑陳氏子孫共有13人外出作官;清代有5人外出為官。清代,東坑陳氏子孫獲庠生以上科名的有80多人。

尤溪阪面《溪西陳氏族譜》

尤溪阪面《溪西陳氏族譜》始纂於清康熙四年(1665年),由第十六世孫陳朝恩主持編修。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該譜由第十八世孫陳錦鯉主持重修,其內容有源流、譜序、譜系圖、歷代科舉宦官錄、碑記等。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該譜由台川傅、陳肖主持重修,在原譜基礎上增加了聯句,人物志等內容。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該譜由第二十四世孫陳炳芳主持重修,民國28年(1939年)由第二十四世孫陳仁山主持重修,1989年由第二十七世孫陳子文主持重修。

尤溪中仙華口村《陳姓族譜》

尤溪中仙華口村《陳姓族譜》始修於清康熙九年(1670年),原本因年久保管不慎遺失。清道光八年(1828年),由第十二世孫陳永焞重修族譜,內容有淵源,譜序,世系圖等。該譜於2007年由陳世碧主持再次重修,在原譜基礎上增加祠圖,先祖神位圖,先祖陵墓圖,輩份編排,追源認親,後記等內容。

尤溪梅仙謝坑《陳氏族譜》

尤溪梅仙謝坑《陳氏族譜》始修於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後又有過幾次續修,最後二次續修在1986年、2007年。

尤溪八字橋《洪牌陳氏家譜》

尤溪八字橋《洪牌陳氏家譜》始修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由先祖陳其洪主持修纂。清鹹豐七年(1857年)十月初旬,族譜不幸被大火燒毀。現存族譜為1999年重修本。

尤溪阪面古跡常山《陳氏族譜》

尤溪阪面古跡常山《陳氏族譜》始修於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由謝九鼎編修,1998年由陳光清主持重修。

尤溪台溪《陳氏族譜》

尤溪台溪《陳氏族譜》始修於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由陳福禮主持編修;並於民國10年(1921年)、1989年重修。該譜共 1卷;內容有序文、世系、傳贊、祖瑩等。

建甯縣《陳氏族譜》

建甯縣《陳氏族譜》始修於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由陳氏第16世孫陳福吉主稿,並由進士出身的滄州知府徐時作撰序的。此譜於乾隆五十七年(1793年)由第18世孫陳昌桂主稿,第19世孫陳興鼇作序進行重修。其主要內容記錄了族規、祖墳圖、墓誌、官宦錄、各房分支人員生歿情況等等;其分類情況有卷首目錄、序言、源流考、世系圖、分支人員情況等。清道光二年(1822年),由陳氏17世孫陳緒明主稿、何毓鼇作序,對《陳氏族譜》進行三修;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由陳伯升主稿進行四修;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由第20世孫陳文儀主稿、楊瀚作序進行五修;中華民國 7年(1918年),由陳氏22世孫陳帝卿主稿、陳光升作序進行六修;民國30年,由第22世孫陳讓傑主稿進行七修。每次重修除增各房子孫名錄外,其餘體例變化不大。1995年,在建寧縣溪源鄉大嶺村對《陳氏族譜》進行重修。由陳讓勝任總理事,以集體名義作序。該譜分13冊1000頁約30萬字。分12支房。內容上無明顯變化。在頁目、分卷、分類上存在不少混亂。

尤溪台溪書京《陳氏京山族譜》

尤溪台溪書京《陳氏京山族譜》始修於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並於清順治三年(1865年)、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民國38年(1949年)、1980年重修。其內容有:譜序、實情祠堂重新序、京山輿記、世系圖履歷譜等。

尤溪阪面肖阪官田《陳氏宗譜》

尤溪阪面肖阪官田《陳氏宗譜》始修乾隆五十年(1785年),由王廷武編寫。該譜共 100多頁, 4萬餘字。

尤溪洋中新牆《陳氏宗譜》

尤溪洋中新牆《陳氏宗譜》始修於清朝嘉慶七年(1802年),由陳元友作序。該譜牒原件已失存,現存族譜為清光緒二十年(1886年)由陳朝愷撰寫並序的。新修族譜於民國 301年(1942年)、1990年續修,內容有源流世系,譜序,世傳,歷代科舉人文,族約,墳址等。

尤溪台溪象山《陳氏宗譜》

尤溪台溪象山《陳氏宗譜》始修於清嘉慶十九年(1814年),由陳元臣主持編修,于清宣統元年(1909年)、民國48年(1949年)、1982年重修。該譜內容有源流、序言、地輿、文墨、規制、道路、石坡、學校、石寨、產業、人物、雜誌等。

尤溪西濱七裏《陳氏族譜》

尤溪西濱七裏《陳氏族譜》始修于清道光四年(1824年),由陳捷元編修。

尤溪阪面大坪官坑《陳氏族譜》

尤溪阪面大坪官坑《陳氏族譜》始修于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由裔孫陳奎光主持編修。該譜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由詹文明龍田先生重修序,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由裔孫邑癢生陳有成重修序,民國37年(1948年)由南平流芳學校的朱日章重修,1994年由峙峰林勝芳重修序。

尤溪洋中湖峰《陳氏宗譜》

尤溪洋中湖峰《陳氏宗譜》始修于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由陳森林修纂並序的。該譜於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民國31年(1942)、1988年重修。

尤溪中仙嶺下村《陳氏族譜》

尤溪中仙嶺下村《陳氏族譜》始修于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於清光緒十年(1884年)續修。

尤溪新職大坋《陳氏族譜》

尤溪新陽大坋《陳氏族譜》始修於清咸豐元年(1851年),民國28年(1939年)、1983年曾續修。

尤溪西城光林村《陳氏家譜》

尤溪西城光林村《陳氏家譜》始修於清鹹豐十一年(1861年),1989年由陳元雙重修。

尤溪西城新坑村《陳氏族譜》

尤溪西城新坑村《陳氏族譜》始修年代不詳,清同治十年(1871年),由陳德熙主持第三次編修。該譜共268頁,約6萬餘字。

尤溪城關騰洋村《陳氏族譜》

尤溪城關騰洋村《陳氏族譜》始修於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由其第十七世祖、族長陳起相主持修編。1980年,該譜由其第十九世祖、族長陳昌恒重修;其內容有源流、譜序、世系圖、世傳、墳圖、年號等。

尤溪中仙西華《陳氏族譜》(支譜)

尤溪中仙西華《陳氏族譜》(支譜)始修於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由鄭師橋,鄭禹功兩位先生編修;該譜共12小本,有序、源流世系、世傳、鄉圖景點、詞圖、墳圖,歷代科舉文人等內容。

尤溪洋中後樓《陳氏宗譜》

尤溪洋中後樓《陳氏宗譜》始修於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由其世孫陳大乾、陳洪養執筆編修並序。該譜尚未完整,於1996年由該族世孫陳有鑾對天房(該族分天、地兩房)續修;於2005年,由該族族長陳洪成主持,編修。

尤溪中仙竹峰村《陳姓譜牒》

尤溪中仙竹峰村《陳姓譜牒》始修於請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又於1983年、2000年兩次續修。全書共187頁,91080字。

尤溪台溪莒洋《陳氏譜志》

尤溪台溪莒洋《陳氏譜志》始修於清宣統三年(1911年),由台溪鄉洋頭村郭仁山先生編修。該譜共四冊。

尤溪西濱西洋《陳氏宗譜》

尤溪西濱西洋《陳氏宗譜》始修於民國10年(1921年),由陳夢安主持編修;民國30年(1941年),由友城公主持續修。該譜分前言、序、世系排列等內容,達50餘頁。

尤溪台溪蓋竹《陳氏族譜》

尤溪台溪蓋竹《陳氏族譜》始修於民國28年(1939年),由陳智及主修;並于1982年由陳智及重修。

尤溪阪面肖阪東山《陳氏宗譜》

尤溪阪面肖阪東山《陳氏宗譜》始修年代不詳,因失火燒毀。民國29年(1940年),由陳重仁修編新譜。該譜共50多頁, 1萬餘字。

尤溪西城聯建村《陳氏族譜》

尤溪西城聯建村《陳氏族譜》始修於民國34年(1935年),由陳德教主持編修。該譜共80頁,約 3萬字。

尤溪西城鳳元村《陳氏族譜》

尤溪西城鳳元村《陳氏族譜》始修於民國36年(1947年),共有307頁,約有5萬多字。

尤溪城關埔頭村《陳氏族譜》

尤溪城關埔頭村《陳氏族譜》始修於民國37年(1948年),由其第十二世孫陳啟坤、陳啟金和陳元得等主持編修。該譜內容有引、譜序、家規、世紀、祝文、畫像、墓圖等。

尤溪阪上園陳氏《登第家譜》

尤溪阪上園陳氏譜牒已於民國戰亂時期,連同民房一併被燒毀。現僅存《登第家譜》影本一本,譜牒中記錄有關陳氏家族繁衍生息、文物、名人等資訊。

尤溪阪面際頭陳氏《潁川郡贖譜世系綱目》

尤溪阪面際頭陳姓前人曾著有族譜《潁川郡贖譜世系綱目》一書,始著時間不詳,記錄潁川君家曆,際頭陳氏繁衍世襲等情況。

將樂《陳氏族譜》

據瞭解,將樂全縣保存族譜的陳氏聚居地有古樓、升平、陳厝、舍坑、鋪下、光明、張源、忠華等自然村(具體修撰情況不詳)。各地陳氏因屬於不同支脈,所以族譜中所立排行字輩各不相同。如:陳厝村陳氏字輩為:“應賢昭世德,忠義錫繁禧,書禮傳家學,文章華國基。後又增字派:立興俊緒家乘遠,蘭桂芳名德澤長,簪纓永續人文啟,鳳翥龍翔慶其昌。”舍坑村鋪下及白蓮村升平陳氏字輩:“文章萬立興,泰宇際時清,慶祝賡颺盛,春光海岱明,笙簧喧郅治,黼黻繍昇平,蒂固根深穩,千年玉樹生。”古樓村陳氏字輩是:“永初生天經綸,堯禹智睿安仁,賢能熙朝蔚起,文章榮寵席珍。後新增字派:傳芳百世茂盛,禎祥萬代興隆,肄書銘臣尚國,忠良裕後其英,大本宗源遠淳,懷先世澤長存,藍田種玉累果,景運值若陽春。”光明村陳氏字輩:“世代家書,其祥長髮,尊祖敬宗,慶功頌德,修本思源,承先法則,富貴榮華,光輝秀稚。”萬全鄉隴源村陳氏字輩:“嗣顯宏深廣,必公福貴文,仁義起登庭,世宗完子有,繼家潤承澤,先德長太邱。後續字派為:太邱育英賢,潁川產楨幹,美談千秋播,典型萬古存,常傳忠信道,延慶吉興昌,樹立尚方志,在裕克流芳。”

各族譜針對不同情況,立了一些族規和族禁,如父母當孝,兄弟當親,宗族當睦,詩書當讀,賦稅當繳,族譜當修,爭訟當止,墳木當護,行止當端等,對教育後代子孫,淨化宗族風氣有一定積極意義。但由於受封建禮教和封建宗族觀念的影響,其中也有一些糟粕。如禁止異姓繼嗣、寡婦招贅;禁止子孫從事演員、衙役等所謂的卑賤職業。

甯化湖村《陳氏族譜》

甯化湖村《陳氏族譜》始修年代不詳。該譜載,唐天寶元年(742年),陳雍長子陳蘇遷居寧化石壁。

甯化橫瑣(龍下窠)《陳氏族譜》

甯化橫瑣(龍下窠)《陳氏族譜》始修年代不詳。該譜載,元元貞元年(1295年),陳天順次子陳起明遷居甯化龍下窠,命名陳家地。

大田福塘《陳氏族譜》

大田福塘《陳氏族譜》始修年代不詳。該譜載,唐興元元年(784年)陳濟從永安上坪遷居大田鶴沖(今大田福塘)。

大田秀嶺《陳氏族譜》

大田秀嶺《陳氏族譜》始修年代不詳。該譜載,北宋崇寧年間(1102~1106年),莆田仙遊的陳胤從仙遊遷徙至白羊甫(今大田秀嶺)。

大田縣吳山《陳氏族譜》

大田縣吳山《陳氏族譜》始修年代不詳。該譜載,南宋慶元年間(1195~1200年),福建德化後格巷陳大六遷徙至大田吳山。

明溪胡坊《陳氏族譜》

明溪胡坊《陳氏族譜》始修年代不詳。該譜載,唐開元二十九年(741年),其始祖從永安貢川遷居明溪胡坊柏享陳村。

明溪蓋洋《梅溪陳氏族譜》

明溪蓋洋《梅溪陳氏族譜》始修年代不詳。該譜載,其先祖原居福建的南安梅溪,後移居德化,下傳十四世,於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遷居明溪。

尤溪聯合惠州《陳姓族譜》

尤溪聯合惠州《陳姓族譜》始修年代不詳。該譜共修四次,最後一次重修於1985年。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

尤溪西濱華蘭《陳氏宗譜》

尤溪西濱華蘭《陳氏宗譜》始修於1961年3月,由第七代孫陳續勝主持編修。

尤溪台溪際坑《陳氏宗譜》

尤溪台溪際坑《陳氏宗譜》始修年代不詳,由陳鳳溪主持編修,並於1962年由陳智祿主持重修。其內容有源流、譜序、世系圖、年號等。

尤溪溪尾本洋陂頭《陳氏宗譜》

尤溪溪尾本洋陂頭《陳氏宗譜》始修於1963年,由第二十七代世孫陳明佔、陳明鳳主持編修,湯川嶽陽陳炳秋繕寫並作序。

尤溪台溪坑美《陳氏宗譜》

尤溪台溪坑美《陳氏宗譜》始修於1981年,由陳起上、陳起茂、陳起王、陳宣朝主持編修。

尤溪新陽龍益龍錢《陳氏宗譜》

尤溪新陽龍益龍錢《陳氏宗譜》始修於1984年,由陳慶銓編纂。

尤溪新陽《登第家譜》

尤溪新陽《登第家譜》始修年代不詳,原譜於民國4年(1915年)隨祖祠被焚而失落。1984年,尤溪聯合登第陳氏族人搜集各上祖貢川、上坪、永安、秘盂及各支祖,登第、大坪、上園、榮華、蒙山、大坋、後曲等尚存的舊譜詳加整理匯輯成新的《登第家譜》。

尤溪湯川《陳氏族譜》

尤溪湯川《陳氏族譜》原譜已在文革期間遺失。現存族譜為1988年由第二十八世孫陳波生、第二十九世孫陳亨煥、陳亨金主持編修。該譜共 165頁,其中序40頁、譜系60頁、譜記65頁。

尤溪中仙東華村《陳姓族譜》

尤溪中仙東華村《陳姓族譜》始修於1989年,由西華陳毓准撰修。

尤溪西濱際後《陳氏族譜》

尤溪西濱際後《陳氏族譜》始修於1990年,由陳克顯編修並作序。該譜牒共218頁,約3.2萬字。

尤溪湯川丘山《陳氏族譜》

尤溪湯川丘山《陳氏族譜》修年代不詳,由陳如進等人修編。該譜22本, 27000多字,還有繪圖 130餘副,在“文革”期間被毀。1993年,由陳傳懋、陳傳文重新編修,但內容很不完整。現由陳建成繼前編寫修錄,未完稿。

尤溪洋中康隔《陳氏宗譜》

尤溪洋中康隔《陳氏宗譜》始修於1993年,由湯川陳亨金,陳亨煥合作補修的一冊族譜。

尤溪城西新村《陳氏族譜》

尤溪城西新村《陳氏族譜》始修於1995年,由陳貽派撰寫,共406頁。

尤溪西濱雙洋《陳氏族譜》

尤溪西濱雙洋《陳氏族譜》始篡於1995年,由陳熹主編。

尤溪洋中浮洋村苗峰《陳氏宗譜》

尤溪洋中浮洋村苗峰《陳氏宗譜》始修於1996年。該譜共188頁,由湯川嶽陽陳傳懋主筆並序;其內容有源流世系、譜序、詩贊、世傳、墳址等。

尤溪管前《穎川郡皇會陳氏族譜》

尤溪管前《穎川郡皇會陳氏族譜》始修於2003年,由陳聖填,陳宗雄等編修,陳居琛作序。全書共 725頁,約30萬字,主要內容有:序言,遺囑,契約及證件,族系等。

尤溪新陽龍益龍澤《陳氏宗譜》

尤溪新陽龍益龍澤《陳氏宗譜》舊譜被毀,於2005年,由陳哲操、陳當吉等重新編修。

 

第四節 文物

一、祠廟

永安

一、祠廟

尤溪湯川奎峰陳氏祖祠

尤溪湯川奎峰陳氏祖祠是入閩始祖陳千郎的第八世孫陳文華與妣洪氏於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年)從閩清縣龍鄉際上村遷入肇基於尤溪二十都長安裏湯三村奎峰時,立祠建堂。堂前兩口池塘命名“日月潭”。1993年由第二十八世孫陳友本主持重修。

尤溪八字橋陳氏宗祠

尤溪八字橋陳氏宗祠始建於南宋紹興年間(1131~1162年),由先祖六六公主持修建。“文革”期間,該祠被拆除,直至1999年在原基地重新修建洪牌陳氏宗祠。

尤溪梅仙謝坑村陳氏祖祠

尤溪梅仙謝坑村陳氏祖祠位於尤溪梅仙謝坑坑兜,始建於南宋。

大田吳山陳氏宗祠

大田吳山陳氏宗祠又名時思堂,座落於大田縣吳山村中心的小山坡上,占地約3000平方米。該祠始建於南宋末年,原是一座雕樑畫棟,飛椽翹脊,氣勢宏偉的古代建築。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該祠毀於兵寇。明萬曆八年(1580年)吳山陳氏族人依基重建上堂四扇。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冬,吳山陳氏族人合族重修。光緒十七年(1891年),德化平埔同宗陳拱為反抗本縣官司吏互相勾結把持鹽局坑害百姓而奮起造反。清政府對農民起義進行殘酷鎮壓。吳山陳氏亦受牽連,陳氏宗祠與周圍民房一起被焚毀。清末,吳山陳氏族人又重建時思堂。該祠為歇山式木質結構建築。1997年,吳山陳氏族人又捐資將祖祠修繕一新。

尤溪阪面後吉陳氏祠堂

尤溪阪面後吉陳氏祠堂,又稱“福星堂”,座落在尤溪阪面後吉(舊名金井坊),由始祖陳冥六建於南宋末年。該堂坐北朝南,有三層,房百間,亭臺樓閣集於一體,錯落有致,整座建築呈“凸”字形結構,具有宋代建築獨特風格,規模寵大,氣勢恢宏,總占地面積3750平方米。

尤溪溪尾村陳氏宗祠

尤溪溪尾村陳氏宗祠始建於元至正十年(1350年),毀于“文革”期間,于2000年重修。該祠位於尤溪溪尾村半嶺坑底壟,木質結構,典雅古樸。

尤溪阪面溪西陳氏“太邱堂”

尤溪阪面溪西陳氏“太邱堂”座落在尤溪阪面上阪溪西,由始祖陳進七於明永樂十三年(1415年)主持興建。該堂坐西向東,有正廳、書院橫廂、門口埕兩幅旗杆,占地面積 650平方米。

尤溪洋中獎溪派陳氏總祠

尤溪洋中獎溪派陳氏總祠位於尤溪洋中樟溪阪,始修於明正統年間(1436~1448年),1962年翻蓋,1996年又由族人集資、臺胞陳福惠捐資再次裝修。至今較美觀。

尤溪洋中獎溪派陳氏分祠

尤溪洋中獎溪派陳氏分祠位於尤溪洋中浮山尾,始修明天順三年(1459年)。

尤溪中仙華口村陳姓祖祠

尤溪中仙華口村陳姓祖祠位於尤溪中仙華口村後埔山,始建于明成化九年(1473年),由始祖陳楦一興建,1979年由陳有國主持重建。

明溪縣柏享陳氏探花祠

明溪縣柏享陳氏探花祠取名德馨堂,又名瑞峰祠,位於明溪縣胡坊鎮柏享村。該祠始建成於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由穎川陳氏之一脈的陳良所建。清乾隆四十四年(1736~1795年),該祠重建,建築面積2000平方米。東西排連三廳兩邊回廊,左右邊橫廂各連廳12間。正廳中供祀宋探花及第、授禮部侍郎陳儼和夫人陸氏,第五世祖、敕贈尚書陳文選和夫人吳氏,太和縣主簿陳良和鄺孺人,醇德奉獎孝友端方祖陳朝輔和方孺人等的神位。陳儼被尊為當時歸化縣(即現明溪)古定全溪陳氏始祖。陳儼是貢川陳氏、九子十登科的宋吏部尚書陳世卿的長子,北宋咸平五年(1002年)王會榜探花,由海州通判升兵部員外郎,曆官至禮部侍郎,贈尚書。陳儼的後裔子孫繁衍,枝繁葉茂,遍及明溪、清流、寧化、將樂、龍岩、汀州、漳州、泉州等地。

尤溪溪尾長華村陳家祖祠

尤溪溪尾長華村陳家祖祠始建於清嘉慶六年(1527年),由陳富四公主持興建。該祠位於尤溪溪尾下洋尾後壟坑,坐庚向巳兼巽,分金架五搧六直,取名為穎川堂。“文革”期間,該祠被拆除,直到1997年由陳祖繼主持重新翻蓋。

尤溪阪面京口秘盂祠廟

尤溪阪面京口秘盂祠廟,又稱“安坑坊”,座落尤溪阪面京口秘盂村靠水尾公路下,始建于明朝嘉靖十四年(1535年),由陳添富興建。該祠坐南向北,丁兼未,設有正廳,左右各兩單元。民國時,該祠被洪水沖毀,1960年重建正廳及左右各一單元。

尤溪阪面肖阪官田陳氏祖祠

尤溪阪面肖阪官田陳氏祖祠,又稱“錦程堂”,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間(1522~1566年)。

尤溪阪面大坪官坑陳氏祖祠

尤溪阪面大坪官坑陳氏祖祠,又稱“官山堂”,由始祖陳彩二興建於大明曆三十一年(1603年),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重修。文革”期間,該祠被毀,後於1987年由第十五世孫陳維品主持重建,2005年由第十六世孫陳裕珍主持重修。

永安貢川“陳氏大宗祠”

該祠座落在貢堡南郊巫峽頭,建於明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由漳郡進士陳九敘、泉郡進士陳用賓、延郡進士陳源湛倡議主持興建。陳九敘作大宗祠記,曰其堂為“追遠堂”,意為“慎終追遠”。祠堂有門樓一座,題其門曰“科第重光”;華表一座,由舉人陳三經立題門華表曰“世承天寵”。該堂主建築兩座分為門廳、正廳。正廳中有神龕,奉祀“唐中丞陳雍歷代祖神主”,左右神龕為“有德、有言、有功,並捐田入祠者配饗。該祠於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乾隆十八年(1753年)、嘉慶十七年(1812年)、光緒十六年(1890年)重修,新中國成後立也有過重修。現今,貢川陳氏大宗祠由門樓、華表、大坪、門廳、正廳、天井、回廊及左右廂房等建築組成,占地約3900平方米。門樓為20世紀80年代重建,柱上有“南閩理學無雙仕,北宋忠貞第一家”、“一門雙理學,九子十登科”等楹聯。門樓前一雙大獅子,系清光緒十六年雕刻。華表是清代原物,上面鐫刻“世承天寵”四字。門廳木建築闊 7間,進深 5間;正廳面闊 5間,進深 3間,五架抬梁式。正廳牆壁上有 4幅畫,分別記述有關陳氏家族的重大畫件:“恩命疊頒”、“了齋著書”、“豐湖築堤”、“高宗召對”。柱上鐫有楹聯,其中“星聚璧奎常煥彩,花聯棣萼每天輝”,傳說為宋代皇帝題寫。另一楹聯“半壁宮花春宴罷,滿床牙笏早朝歸”,為理學大師楊時所題。抗日戰爭時期,福建省政府內遷永安時,時任福建省政府主席的陳儀前往貢川陳氏大宗祠晉謁,題贈“群英”匾額一塊;國民黨省党部主任、閩浙監察使陳肇英也題贈“積厚流芳”匾額一塊。20世紀60年代,中共上海市委書記陳丕顯委託其侄兒前往貢川祭祖,題贈“敦宗愛國”匾額一塊。貢川陳氏大宗祠是目前永安市諸家祠堂占地最大、建築最豪華的宗祠。2000年,被永安市政府列為文物保護單位,次年載入《八閩祠堂大全》。

尤溪城關騰洋村八都丁頭洋陳氏祠堂

尤溪城關騰洋村八都丁頭洋陳氏祠堂位於尤溪騰洋村丁頭洋,始建於明崇禎年間(1628~1644年),由陳潭訓主建。

尤溪溪尾蔣獅洋陳氏宗祠

尤溪溪尾蔣獅洋陳氏宗祠於明代崇禎年間(1628~1644年)從尤溪二十都開基蔣獅洋阪中建祠立祖,取名“聚星堂”,有陳積慶開基始祖道教畫像。祠堂位於蔣獅洋阪中,四方田洋平坦,水復山重,人煙稠密,四澗會流一河。1974年,祠堂被拆掉改為農田,於1997年搬遷三長重建。

清流東坑陳氏宗祠

清流東坑陳氏宗祠,又名仰峰堂,座落於建於東坑村東南面坡地上,始建於明代,為東坑陳氏開基始祖陳文陸的第六世孫陳念十所建。該祠占地約 500平方米。祠宇背後聳立參天古樹;祠前一塊空坪,坪上立有數根石旗杆。祠中的大部分牌匾和旗杆在“文化大革命”運動中被毀。

東坑陳氏各房也建有7座祠堂,分別名為:思成堂祠、顯公祠、詒馨堂祠、東山公祠、致愨堂祠、敦睦堂祠、著存堂祠。這7座祠堂分別建於清代的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年間。

尤溪西洋陳姓祠堂

尤溪西洋陳姓祠堂始建於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間。1992年因國家重點工程福建閩江水口電站建設需要,該祖祠被遷,重新修建。

尤溪洋中康林村康隔陳氏祖祠

尤溪洋中康林村康隔陳氏祖祠位於尤溪洋中康林村上康隔自然村,由陳孔志興建於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該祠於1996年折舊建新,又于2007年重新裝修。

尤溪洋中湖峰陳氏祖祠

尤溪洋中湖峰陳氏祖祠始建於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該祠一堂兩輔,中有天井,前有橫堂,門埕及半牆拱抱,後有三層石砌花台,坐向九龍山,風景秀麗。

尤溪湯川丘山陳氏“嶽陽堂”

尤溪湯川丘山陳氏“嶽陽堂”始建於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設有官司廳、方塘等。約在清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之間,在該祠門口建立石、木旗杆 3付,高約12米。清宣統三年(1911年),縣太爺舒老領兵到湯川剿滅“無錢會”,放火焚燒民宅,“嶽陽堂”及毗鄰橫厝均被大火摧毀。後經陳如攀、陳如植帶領族人在原基複建“嶽陽堂”。2004年,該祠作大規模修繕後,更為完美壯觀。

泰甯陳氏宗祠

該祠修建於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六月,座落於泰寧縣西南前街(今民主街)。該祠“文革”期間折毀。

尤溪中仙嶺下陳氏宗祠

尤溪中仙嶺下陳氏宗祠,又名“泗坵坊”,位於尤溪中仙嶺下村。該祠始建於清嘉慶二十年(1815),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重修。該祠堂占地 400平方米,杉木結構。

尤溪中仙西華村陳氏大宗祠

尤溪中仙西華村陳氏大宗祠位於尤溪中仙西華村嶺兜、坐南向北,始建於清代,由始祖陳虎一興建。“文革”期間,該祠被拆,1968年重建又被拆,1989年再次重建。

尤溪城關騰洋村陳氏宗祠

尤溪城關騰洋村陳氏宗祠始修於清代。該祠座落在騰洋村過隔牛欄邊,取名新進堂,坐乾兼亥,開基八都下洋,門首坐未兼坤。

尤溪洋中後樓陳氏新宅裡祠宇

尤溪洋中後樓陳氏新宅裡祠宇始建於清末民初,是陳阿迷的第五世孫陳道晃興建的陳氏分祠。

尤溪華蘭陳氏宗祠

尤溪華蘭陳氏宗祠始建於19世紀中期,由陳孔定主持興建。因時間長久,該祠大廳周圍牆壁已破舊,於2003年由第七代孫陳癸勝主持興修,改修為磚牆。

尤溪城西新坑村陳氏祖祠

尤溪城西新坑村陳氏祖祠位於尤溪城西新坑村,占地面積約1500平方米,為土木結構。該祠始建成年代不詳。

尤溪城關水東村陳氏宗祠

尤溪城關水東村陳氏宗祠始建年代不詳。該祠位於尤溪城關的水東大瀨阪。

尤溪城關埔頭村陳氏宗祠

尤溪城關埔頭村陳氏宗祠始建年代不詳。該祠位於尤溪城關大埔下洋。

尤溪台溪蓋竹陳氏祖祠

尤溪台溪蓋竹陳氏祖祠坐落在尤溪台溪蓋竹村“西月山麓”,始修年代不詳。

尤溪聯合聯東陳氏祖祠

尤溪聯合聯東陳氏祖祠位於尤溪聯合聯東村瑤坑牛眠吉穴,由三十四代泰貴公三個兒子(容七、仲九、良材)興建,始修時間不詳。該祠于“文革”期間被毀,1986年重建。

尤溪新陽陳氏祖祠

尤溪新陽陳氏祖祠,又稱“穎川堂”,位於尤溪新陽登山村,始建年代不詳。該祠是尤溪新陽的登第、後曲、榮華、大坪、上園各支祖的公有祖祠,計八扇四層樓。底層分中廳、後堂、左右官房、左右落棟。樓梯由後堂分兩梯轉折而上,底梯十一級,面梯十三級共二十四級。面層分中廳、左右落棟、左右書院。中廳按官廳四挺傘柱建築,宛如平地一樣,雄偉寬敞、富麗堂皇。

尤溪洋中後樓陳氏始祖祠

尤溪洋中後樓陳氏始祖祠位於尤溪洋中後樓村陂兜,始建時間不詳,是由陳阿迷興建的一座陳、謝兩姓合祠。1960年,該祠翻蓋,為陳、謝合併一廳,而各立祠爐供後裔春秋祭祀,1986年再次重建。

尤溪厚豐陳氏宗祠

尤溪厚豐陳氏宗祠始建於1997年,坐落在尤溪厚豐村後峽林山脈尾商端。

尤溪洋中新牆陳氏祖祠

尤溪洋中新牆陳氏祖祠,又名“日新堂”,始修於2003年。

 

二、墓葬

陳雍墓

永安陳氏始祖陳雍墓座落在貢川新發沖村洋中,落地梅花形,乾山巽向。解放後一度被毀,今已恢復原樣。

陳昂墓

仙人指地墓座落在永安貢川大壩石鼻頭(今龍大村),安葬永安市貢川陳氏七世祖陳昂。相傳該墓地極好能出九子十登科。陳昂共生五子,其中,第五子陳文余(字宗周),生於後樑貞明三年( 917年),為駕部員外郎。他的九個兒子與一女婿都高中進士,靈驗了“九子十登科”的傳說。

陳世卿墓

陳世卿(字光遠)為陳文餘的第七子,生於後周廣順三年( 953年),北宋雍熙二年( 985年)進士,曆秘書少監,贈吏部尚書。陳世卿逝世于北宋祥符九年(1016年),原葬于沙陽龍山鄉崇仁裏,明末改葬于永安二十五都忠山大源灣(現屬三元區)。北宋名相王安石為其撰碑銘,曾鞏撰神道碑。

陳麟墓

上坪陳氏始祖陳麟墓座落在永安市上坪九龍水尾。

陳隆、陳源湛墓

陳隆、陳源湛墓俱葬永安市燕北街道大西坑。

陳子明墓

陳子明墓座落於泰寧縣下下渠鄉王坑村。陳子明為泰甯陳氏始祖。

尤溪湯川奎峰陳氏開基始祖陳文華墓

尤溪湯川奎峰陳氏開基始祖陳文華墓葬于尤溪湯川奎峰陳家後門,土名墓田壟,獅子戲球形,又號黃龍戲珠形,坐亥向已。

尤溪阪面後吉陳氏始祖陳冥六墓

尤溪阪面後吉陳氏始祖陳冥六(1206~1274年)墓葬于尤溪阪面後吉村對面岩角鼻牛道坑,坐東向西。

尤溪進士陳子文墓

南宋慶元五年(1199年)進士陳子文墓葬于尤溪台溪莒洋村官大壟,有皇上欽賜禦葬及墓碑石一塊篆書《宋富川通守陳朝奉之神道》。

尤溪梅仙謝坑陳氏開基始祖陳新滋墓

尤溪梅仙謝坑陳氏開基始祖陳新滋墓葬于尤溪梅仙謝坑村坑頭皮。

尤溪洪牌陳氏開基始祖陳六六及陳六五、陳六九兄弟合葬墓

尤溪洪牌陳氏開基始祖陳六六及陳六五、陳六九兄弟合葬墓在永安市上坪鄉九龍村天孟塘轉輪隔丘田上。據從永安上坪鄉九龍村考證,陳六六三兄弟是同時在深山路上被人刺殺身亡的,後裔族人便將他們合葬一處,並立石碑為紀念。另,尤溪管前洪村也有一個陳六六墓,位於尤溪管前洪村九龍轉輪坑峽。

尤溪梅仙南洋村陳姓始祖墓

尤溪梅仙南洋村陳姓始祖墓葬在尤溪縣紅衛場北部(今尤溪縣政府後堂)。

尤溪阪面溪西陳氏陳大志墓

尤溪阪面溪西陳氏陳大志(1376~1455年)墓葬于尤溪城關水東湖頭甲山庚向,坐東向西。

尤溪城西新坑村奠基祖陳宗政與妣郭氏合葬墓

尤溪城西新坑村奠基祖陳宗政(1420~1490年)與妣郭氏合葬于尤溪城西新下村壟,占地約一畝。據墓碑石記載:陳宗政“特授南昌縣左堂”。

尤溪阪面上園開基祖陳日盛墓

尤溪阪面上園開基祖陳日盛墓葬于尤溪阪面京口村秘盂四州峽後。

尤溪阪面大坪陳氏始祖陳廷七墓

尤溪阪面大坪陳氏始祖陳廷七墓葬于尤溪阪面大坪橋亭頭後前厝仔路後壁。

尤溪城關騰洋村陳氏始祖陳仁善墓

尤溪城關騰洋村陳氏始祖陳仁善墓位於尤溪城關騰洋村羅坑院。該墓占地面積500平方米,坐丙向壬,飛鳳跳架形穴。

尤溪城關騰洋村丁頭洋陳氏始祖陳王海墓

尤溪城關騰洋村丁頭洋陳氏始祖陳王海墓位於尤溪城關騰洋村丁頭洋銅鑼湖。該墓占地面積65平方米。

尤溪城關埔頭村陳氏始祖墓

尤溪城關埔頭村陳氏始祖墓位於尤溪城關埔頭村石路丁山坑。該墓占地面積 300平方米。

尤溪洋中湖峰陳氏肇基祖陳福保墓

尤溪洋中湖峰陳氏肇基祖陳福保墓葬於南平崇福裏黃土嶺。

尤溪洋中湖峰高祖陳魁如墓

尤溪洋中湖峰高祖陳魁如墓葬于尤溪十九都坤岩(現湯川陽星村)。

尤溪洋中新牆陳氏始祖陳朝輔墓

尤溪洋中新牆陳氏始祖陳朝輔墓葬尤溪洋中新牆山重湯坑。

尤溪中仙華口村陳氏始祖陳程一墓

尤溪中仙華口陳氏始祖陳程一墓葬于尤溪阪面鄉大坪村樂厝後門山。

尤溪中仙西華村陳姓絛一墓

尤溪中仙西華村陳絛一墓葬于尤溪中仙東華洋尾坪,白鶴念書形,從乾兼亥。

 

三、其他

永安貢川“碧雲堂”書院

該書院位於西郊羅紋山下。始建于宋代,是貢川陳氏“九子十登科”的書齋。今被改為寺廟。

永安“桃源洞”景區

該景區位於永安北郊沙溪河畔、 205國道旁,距城 9公里。明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安砂人、兩郡司馬陳源湛因聆宋名相李綱及宋左正言鄧肅曾到此遊憩過,便捐資在此建造亭、台、樓閣10幾處。在入口 120米高的峭壁上的36米高處刻有其親筆題寫 2米見方的“桃源洞口” 4個大字和七律詩一首:“介破巉岩一澗流,探奇乘漲弄扁舟。懸崖高削千尋玉,幽壑寒生六月秋。點岫煙雲閑去住,忘機甌鳥自沉浮,武陵人遠桃空在,臨眺躊躇意未休。”這首經歷了幾百年的詩句,如今依然清晰可見。宋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遊覽此地,留有詩句。從此桃源洞名聞遐爾。主要景點有桃源洞口、鎖洞橋、觀音大仕殿、一線天、古井、仙人棋盤、古寨門等20餘處,其中“一線天”堪稱中華之最、世界之冠。風光秀麗的“桃源洞”於2001年11月被評為國家4A級遊覽景區。

永安貢川“大儒裏”

座落在水東官路。始建于宋代,是因陳瑾、陳淵在朝為官時政績卓著,宋徽宗特賜其故里貢川為“大儒裏”。解放後被毀。

泰甯陳氏祖屋——世德堂

該祖屋為元末至清初的建築,規模宏大、工藝精湛,保存完好,已列入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該祖屋原為泰甯鄒姓人家的祖產,陳氏先祖從鄒姓人家處購買得之。

泰甯陳氏祖屋——朱德、周恩來舊居

現泰甯縣朱德、周恩來舊居原為陳氏祖屋。土地革命時期曾為紅一方面軍總部,門前兩側磚牆一還留有多幅紅軍寫下的標語。該舊居現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第五節 人物

一、古代

陳雍(662~753年),字月銘,汝南令陳攝之子。陳雍少好學多才,以辨博善文弱冠拜郡守,後以賢良方正被舉入朝對策百余人,唐高宗獨善其對,唐永淳元年( 682年)被推為中丞。唐中宗即位後,被台司所彈劾,雍恐遭不測,遂于唐開元二十九年( 741年)舉家攜子從浙江吳興遷到沙邑固發沖(今貢川鎮新發沖村)定居,潛藏不露,以孝悌修家,忠信交友禮義處鄰,廉恥存身,為當時名良所慕。享年91歲。

陳野,字惟蕃,陳雍次子。官拜僕射兼尚書省事,為避台司彈劾,同父遷到貢川新發沖定居。

陳通,字伯達,陳野之子。官拜泗州牧,後升朝議大夫、中奉大夫。後遷居閩縣。

陳晁,永安貢川人,官拜秘書少監。

陳晏,字待時,永安貢川人,官至奉政大夫。

陳昂,字志軒,永安貢川人,仕汀州學正。

陳岩(848~891),字夢臣,建寧人。他少時即志向遠大。唐乾符四年( 878年),黃巢起義軍進入福建時,陳岩在建寧聚集數千人隊伍,號稱“九龍軍”阻擋農民起義軍。唐王朝以其守土有功,任其為鎮將。唐中和四年( 884年),陳岩因有戰功,被任福建觀察使。他在任 7年,因治閩有功,先後被加封為工部尚書、兵部尚書、右僕射、左僕射、司空。唐昭宗景福元年( 891年),因病去世。

陳文遜,陳昂長子,生於唐乾寧四年( 897年),永安貢川人,仕大中大夫;其後裔遷居梅列、尤溪、甯化和連城、福安等到地。

陳文靖,陳昂次子,生於唐天複二年( 902年),任秘書郎;其後裔遷居三元橫坑。

陳文豫,陳昂三子,生於後樑開平元年( 907年),任曲江丞;其後裔遷居梅列列西西坑。

陳文殷,陳昂四子,生於後樑鳳曆元年( 913年),任博士,其後裔遷居福清。

陳文餘,陳昂五子,字宗周,生於後樑貞明三年( 917年),為駕部員外郎。

陳守文,陳文餘長子,生於後晉天福三年( 936年)官至禦史。

陳慎思,陳文余次子,生於後晉天福七年( 942年)官至檢討學士。

陳世則,陳文餘三子,生於後晉開運二年( 945年)北宋雍熙二年( 985年)進士,官至朝議大夫。

陳可法,陳文餘四子,生於後漢乾祐元年( 948年),官任監使。

陳弩郎,陳文餘五子,生於後漢乾祐二年( 949年),官任待詔。

陳克諧,陳文餘六子,生於後漢乾祐三年( 950年),官至司正;其後裔遷居德化後桐(今屬大田縣)。

陳世卿( 953-1016年),陳文餘七子,字光遠,號豸山,永安貢川人。宋雍熙二年( 985年)考中進士。先後任衡州推官、東川節度推官、梓州從事。後歸朝為秘書郎,遷太常丞,知新安和廣州通判,並被皇帝加封為太常博士。宋景德元年(1004年)任建州(今建甌)知州。不久,升為福建轉運使。因開發南劍州(今南平)安仁等地銀礦有功,調任兩浙路轉運使和荊湖北路轉運使。宋真宗授他為秘書少監,加賜金印紫綬,出知廣州。宋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他在廣州任上去世,享年64歲。宋真宗賜他吏部尚書銜。陳世卿的靈柩運回家鄉安葬,王安石為他撰寫了墓誌銘。

陳世昆,陳文餘八子,生於後周顯德四年( 957年),任助教。

陳世隆,陳文餘九子,生於北宋建隆元老派年( 960年),曾任長樂縣丞、承直郎,後遷居長樂縣。

陳儼,字君任,號虛齊,陳世卿長子,永安貢川人。任海州通判兼知事,授禮部侍郎。

陳偁(1015-1086年),字君舉,陳世卿第五子,永安貢川人。16歲登天聖庚午(1030年)榜特奏進士。先後任漳州司法參軍、龍溪縣主簿、羅源縣知縣。後調任蔡州(今河南省汝南)通判。繼升任廣東惠州知州,後又調任宿州(今安徽省宿縣)知州,隨後被召任開封知府,後因開封府丟失青苗錢被罷官。州民聞訊,集款50萬替他償還贖罪,吏部即將他改任尉州知州,又改任泉州知州。他在泉州 5年,政績卓著,朝廷升其為朝議大夫,賜他金印紫綬。《永安市志》有傳。

陳瓘(1057~1122年),字瑩中,號了齋,陳偁裔孫。北宋元豐二年(1079年),陳瓘考中進士甲科第三名(探花),初任招慶軍掌書記,繼任湖州州學教授。後調到朝中任宣義郎,又出任濠州定元縣知縣。後任越州(今紹興)簽書通判,又兼明州(今寧波)通判。1094年,被薦為太學博士。宋元符二年(1099年)出任衛州(今河南新鄉)知州,第二年回朝廷任右正言,不久升任右司諫。因抨擊蔡京,先後被貶到袁州(今江西宜春)和廉州(今廣西合浦)“編管”。宣和四年(1122年) 2月他含冤于楚州(今江蘇淮安)逝世。宋欽宗靖康元年(1126年),朝廷門下、中書、尚書三省聯合上奏,為陳瓘平反,特贈已故 4年的陳瓘為諫議大夫,以示昭雪。34年之後,朝廷特賜諡為“忠肅”。之後,族人在貢川水東建起“大儒裏”牌坊。陳瓘著作有《了齋集》(30卷)、《了齋易說》、《尊堯集》等。其中《了齋易說》被編進《欽定四庫全書》的“經部”之中。《永安市志》有傳。

陳淵(1067~1145年),字知默,世稱默堂先生,陳瓘的侄兒。宋紹興八年(1138年)賜進士。年青時拜楊時為師,專攻儒學二程(程顥、程頤)理論,成為楊時門下的著名學者。陳瓘的冤案平反後,陳淵得以入朝,充當樞密院計議官。宋紹興八年(1138年),高宗賜其進士出身,授予秘書丞職,次年為監察禦史,不久調任右正言。因反對秦檜被罷官。紹興十三年(1143年),他婉言謝辭秘書少監兼崇政殿說書之職,改任“宗正少卿兼崇政殿說書”。紹興十五年(1145年),秦檜的黨羽彈劾他有“朋附非毀”罪,又被罷官。當年逝世,享年79歲。著作有《默堂先生文集》22卷。

陳鈺,北宋沙縣人(今屬永安),熙寧六年(1073年)進士。

陳升,北宋沙縣人(今屬永安),紹聖四年(1097年) 進士。

陳成,北宋沙縣人(今屬永安),元符三年(1100年)進士。

陳麟,字夢兆,永安貢川人,登宋大觀三年(1109年)進士,曾授閩縣令,後任韶州知州、湖南道轉運通判,贈朝散大夫等職。

陳瓊,泰寧上青地人,北宋政和年間(1111~1117年)兵部尚書,受命鎮守武陽八蠻。

陳隆(1458~1538年),字文升,號慎軒,永安安砂人。明朝成化十六年(1480年)考中舉人。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出任廣東潮陽縣知縣,後調任江西安遠縣知縣,在安遠縣任職 3個月後辭職回鄉。明嘉靖七年(1538年)病逝,享年80歲。

陳赤美(約1540~約1600年),永安城關人。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福建沿海遭倭寇蹂躪,朝廷徵兵抗倭,陳赤美應徵入伍。赤美在福清戰役、泉州戰役和下茂、龍頭寨等處與倭寇作戰中都曾立功受獎。陳赤美退役還鄉後,永安知縣傅本智送“篤孝奮義”匾額,知縣蘇民望送匾額“董芳獨步”,表彰他的愛國英勇事蹟。

陳源湛(約1550~1610年),字禮泉,永安安砂人。明神宗萬曆元年(1573年),他考中舉人,萬曆十四年(1586年)出任廣東和平縣知縣,後任高州府、梧州通判。因看透了官場的腐敗,他以養病為名,辭官回到永安。他回鄉後把在拼櫚山對面天然的一線天加以修整開鑿,供人遊覽,並取名為桃源洞。著有《四禮四緘》一書。

陳天標(1552~1627年),泰寧城關人,曾任安義縣知縣、建昌府知府。

陳文海(約1660~1729年),字圻候,永安城關人。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考取貢生,曾出任德化縣學官,後被推薦到臺灣諸羅縣(今臺灣嘉義市)縣學,升任江蘇如皋縣知縣。他很重視培育人才,所到之處,他修學宮,建義塾,辦教育,因此被朝廷授予文林郎的官位。在知縣任上去世,享年62歲。

陳愫,字素心,建寧人,清順治五年(1648年)拔貢,順治八年(1651年)中舉人,康熙五年(1666年)任陝西鹹陽縣令。他在任所,除弊興利,多次捐獻俸薪,首建倡建學校,積極發展教育;修建橋樑等,發展公共設施;採取措施鼓勵農民耕種,發展生產。他在任三年,政績顯著;後因積勞成疾,病死于任上。

陳綬來(1692~1755年),泰寧縣城關人,任河南信陽知州。

陳樞,字西侯,號緘齋,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舉人,永安人。陳樞能文工詩,有唐宋風,由孝廉出任山東昌樂尹。

陳象儒,永安安砂人,清雍正七年(1729年)歲貢,授浦城縣教諭。

陳志達,永安安砂人。他才略過人,慷慨好義,嘗出外洋,倡修安砂大河水口,以翊文風。

陳君用,字子材,永安人,授南平縣尹追封穎川郡侯。陳君用為官清廉,逝世後諡忠毅,入郡鄉賢祠。

陳衍(生卒年不詳),字永萬,建寧人,清代例貢。在任雲南彌勒州知州時,緬甸匪幫入境騷擾,守邊部隊需買牛供軍用,陳衍積極籌款,購買牛。但,待他買到 300頭牛時,入侵匪幫已肅清。陳衍為了不加重老百姓負擔,寧可自己傾家蕩產,自己償還買牛的全部費用,老百姓深為感動,要以牛價的一半退還給陳衍,陳堅持不受。陳衍先後任雲州知州、貴州知州、永安知州。在理苗同知期間,陳衍為當地百姓辦了不少好事。

 

二、現代

陳文孫(1887~1952年),字子彬,永安燕江鎮人,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參加縣試得第一名。後赴福建全閩師範學堂求學,畢業後曾任永安縣立中學教務長、校長,永安縣政府教育科長,永安師範校長。民國38年 6月被推選為永安縣代理縣長。福州解放後,陳文孫即派人到福州與省人民政府和省軍區接洽,要求和平解放永安。 1月28日上午,陳文孫和永安專署高塏率領縣政府、專署公職人員80餘人,到南門外三十下嶺鳴放鞭炮迎接解放軍進城。他於1952年病故,享年65歲。

陳民瞻,字學古,清末明初建寧人。他16歲棄儒學醫。陳民瞻壯年時遊歷湖南、廣東之間,時遇瘟疫流行,他用奇方制藥佈施,救活了許多人。同時,陳民瞻對麻疹的診治頗有研究,著有《種痘秘要》一書。

陳邦典,字建齋,清末明初建甯石溪人。他自學成醫,遠近聞名;又善書法,曾閉戶3年苦練習書法。其書筆力蒼勁,結構嚴謹,後人得其手跡都視為珍寶;其墨蹟今已罕見。

陳綱(1899~1925),又名芳瑤,字輔周,號紹堯,南鄉高嶺人。兄弟三人,綱為長。宣統二年(1910),陳綱入甯化小學讀書,民國九年(1920年)考入福州優級師範學校。次年,他赴馬來西亞吉隆玻,在華隆僑校任教,受到孫中山革命思想影響。民國11年,他回國在廈門集美學校任教;民國13年 5月,投奔廣州報考黃埔陸軍軍官學校,被錄取為第一期學生。畢業後不久,他被任命為第一師第二團上尉排長。民國14年 2月,他參加北伐軍第一次東征;同年 6月參加平定軍閥的叛亂。同年 6月23日,廣州各界市民舉行支援上海“五卅”運動、反對帝國主義的示威遊行時,被英國水兵、巡捕突然開槍鎮壓,陳綱不幸中彈犧牲。

陳光年(1903~1933年),泰寧城關勝二街人,民國21年(1932年)10月,他出任泰甯縣蘇維埃主席,烈士。

陳聖銓(1904~1979年),出生在永安縣城關鎮新街。10歲當學徒時即開始從事飲食業,精通紅案、白案,能製作各種菜肴佳點 300多種。1958年他曾參加過省商業廳舉辦的烹調表演,在省、地、縣享有盛譽。他曾為老革命家張鼎丞、著名數學家華羅庚等人做過菜肴。他不僅為永安的飲食業培養了一批手藝高的廚師,還積極挖掘整理地方傳統名菜,多達10大類,共 170多種。1979年病逝,享年76歲。

陳承煜,泰寧杉城鎮人,民國時期,他曾任泰寧視學兼勸學所所長、將樂縣視學、省議會議員。

陳宗珪(1925~1948年),泰甯城關和平街人。民國33年(1944年),他考入廈門大學。民國36年,他回泰寧從事中共地下党工作,任中共閩浙贛區黨委城工部泰甯特別支部書記,民國37年 5月被錯殺,1957年中共福建省委組織部給予平反。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