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節與冬至祭祖
冬至節
冬至,又名「冬節」、「至節」、「長日」或「長至節」,它的起源與中國人的二十四節氣有關,由於陽曆十二月廿二或廿三日之後,太陽的照射由南回歸線漸向北移,令北半球的的晝日,開始由日短夜長,慢慢回復日長夜短,所以到了冬至這個時刻,陰氣盛極而衰,陽氣亦隨之萌生,曆法文獻記載有云:「斗指戊,其時陰氣始至明,陽氣之至,日行南至,北半球晝最短,夜最長也。」《禮祀.郊特牲》云:「郊之祭也,迎長日之至也。」《禮記.月令》指出:「律中黃鐘,乃陽之極,萬物之始也。」可見我國古代已重視陰陽觀念,冬至實屬古人推算曆法中節氣的依據。日屬陽,夜為陰,此時陽氣始生,適宜安息靜養,所以又有冬至忌出遊的說法。《易經.復卦象傳》說:「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施不行,後不省方」。
冬至這個節令,由來已久。周代以十一月為正月(今以建寅為正),天子就選在冬至日舉行郊祀的典禮。冬至後白日漸長,陽氣轉盛,認為是祭天的最佳時節。秦延其制,以冬制為歲首,稱為「小過年」。
儘管冬至後,日光照射逐漸北移,但酷寒的氣候仍會持續一段日子,漢朝有在冬至獻履襪給尊長的習俗。《四民月令》記載:「十一日,冬至之日薦羔。先薦玄冥於井,以及祖禰。齋、饌、掃滌如薦豚。其進酒尊長,及脩謁剌賀君、師、耆老如正日。」漢代人在冬至以糕祭水神玄冥及祖先,以酒進奉尊長,並在冬至這天準備「謁剌」。謁剌的做法是將竹木削薄後,再於其上書寫姓名。同時漢朝以冬至為「冬節」,稱為「日至」,官場並舉行賀節之儀,稱為「賀冬」,冬至被定為正式的節日,朝庭上下百官皆有一天的假期,所謂「冬大過年」,反映中國人對「冬至」是非常重視。
沿至魏晉元朝,冬至稱為「亞歲」,百姓這一天要對父母尊長拜節。
及至宋代,皇帝要在該日祭天,百姓則祭祖,《宋書.禮志》:「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因小會其儀,亞於歲朝也。」有人因此就稱冬至為「亞歲」。《秦中歲時記》記載:「冬至,賜百官辛盤,謂之借春。」除了在冬至賜臣下外,官中也於此日受外邦進貢。《東京夢華錄》記載:「十一月冬至,京師最重此節。雖至貧者,一年之間,積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備辦飲,食享祀先祖,官放關撲,慶賀往來,一如年節。」宋人注重冬至的程度,遠超過其他的歲時節慶。南宋時,甚至在冬至前後三天商店罷市,垂簾飲酒賭博,稱為「做節」。
元朝的冬至,由太史院向宮中進次年的曆書。宰相並率百官入宮朝賀。士庶人家則往來賀節,互贈禮物。
明洪武十七年(一三八四)起,冬至開始放假三天。《酌中志》記載,明朝宮中自冬至節開始,宮眷內臣都換穿陽生補子蟒衣,房中則掛綿羊太子畫貼。司禮監刷印「九九消寒」詩圖。一般認為,冬至後,要過九九八十一天才能寒盡春來。而「數九九」的九九消寒詩歌謠是描寫漫長的冬日,內容多以描寫冬日景象為主:
一九及二九相逄不出手;
三九二十七籬頭吹觱篥;
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
五九四十五太陽開門戶;
六九五十四窮兒爭意氣;
七九六十三布衲兩肩擔;
八九七十二貓兒尋陰地;
九九八十一犁耙一起出。
九九消寒圖則以梅花為圖案。《帝京景物略》:「冬至日,畫素梅一枝,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盡而九九出,則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圖』。」圖旁通常還有一對聯,道:「試看圖中梅黑黑,自然門外草青青。」
另一種消寒圖,是在一張紙上印上九九八十一個圓卷,按照日期,每天在圓圈裡記下天氣的狀況。這種九九消寒圖,是作為分析氣候的資料。
明、清皇帝「郊祀」,就在北京的天壇。南北朝時的冬至,融合了逐疫的傳說,有作赤豆粥的習俗。《荊楚歲時記》中說:「共工氏有不才之子,以冬至死,為疫鬼,畏赤豆,故冬至日作赤豆粥以禳之。」文中同時提及,晉魏官中有用紅線以測日影的習俗:「冬至後,日影添長一線。」
清朝皇室於冬至日祭天,次日百官上表朝賀。是一年當中相當重要的典禮。《帝京歲時紀勝》記載:「紳耆庶士,奔走往來,家置一簿,題名滿幅。」這種習俗,又稱拜冬。拜冬的時候,不論男女,都會穿上新衣來互相拜揖。南方人則有在冬至拜墓的習俗,稱為掛冬。先冬至一日,親朋之間就以食物相饋贈,提筐擔盒,往來不紀於道,稱為「冬至盤」。節前一夜,稱為「冬至夜」,人家設席飲宴,稱為「節物」。歸寧娘家的女兒,在這天一定得回到婆家。據說,冬至夜若留已嫁的女兒在娘家過節,那會使兩家都發生不吉利事情。不論貧富,家家都在冬至拜祖先。
民間在此日,要隆重祭祖,所謂「冬大過年」,來源於此,不只是就觀念而言,而是在生活中表現的。廢除帝制後,再也沒有了皇帝祭天,但民間祭祖則沿襲下來。人們也習慣把「冬至」前一天稱「小至」,過一天稱「至後」。
關於冬至,民間流傳著一個有趣的傳說:從前一位名為墨斗公的本匠,居住在一個土壤非常肥沃的村子裡。村民們只要隨便把種籽撒到田裡,稻穀就會自動生長,他們不用耕種也可以有收成。因此,這些村民整天投閒懶散,且經常聚集在墨斗公的本匠店裡的閒聊。
墨斗公覺他們很無聊,又令他不能專心工作,於是把一包施過法的鋸木屑交給其徒弟,要他每天撒一點在稻田上,田裡就會長出雜草,這樣農民就得天天下田鋤草,變得勤力一些。
可惜這位徒弟原來也是很懶,他不想每天撒木屑那麼麻煩,索性一次過將整包木屑倒在田裡,稻田在一夜間長出無數雜草,稻穀枯萎殆盡,從此民怨四起,墨斗公見徒弟闖下大禍就很憤怒,把他變成一隻牛,並命令牠下稻田為村民除草。
沒想到這個懶惰鬼變成牛後仍死性不改,每次村民叫牠耕田都不願做,或是多多藉口,一時說太累,一時又說有病,甚至要主人應承牠,每落田走一趟,就要餵牠吃一些湯圓作報酬,否則牠就罷工。
後來,如來佛祖不值懶牛的所為,就在牛兒的下巴上,打了一顆釘子,使牠再也不能開口抱怨,從此,後人就選擇冬至作為紀念牛的生日,而且在冬至亦會讓牛隻休息一天不用耕種,又餵牠吃湯圓,以答謝一年來的辛勞。
也有傳說:很久以前的一年冬至,閩南的某個鄉鎮來了三個衣衫襤褸的乞丐,他們是一對夫婦帶著一個女兒。在天寒地凍的嚴冬裡,乞丐的妻子終於因體力不支而一病不起。為了籌錢埋葬妻子,老乞丐只得忍痛把女兒賣給人家作奴婢。一想到要離開相依為命的老父親,女兒傷心得暈了過去,老乞丐連忙討了一碗米湯,一口一口的把女兒灌醒。老乞丐又討來了幾個糯米圓充飢。可是父女兩個互相推讓,誰也不肯先吃。老乞丐就對女兒說:「今日離別,就像這粒糯米圓分成兩半,咱們團圓的時候再吃圓子好嗎?」說完,兩人含淚吃完了圓子,就依依不捨的分手了。自父女兩人分手後,又過了三年,老乞丐卻毫無音訊。每年到了冬至,女兒就更加的思念父親。她想,也許父親現在仍窮困潦倒,不願見面,那該如何相認呢?她就想了個辦法,對主人說:「今天是冬至,家家都吃圓子,那門神也該敬敬他。」主人同意了。她就搓了兩個又大又圓的糯米圓粘在門環上,她想,這樣一來,父親回來,看到門環上的冬節圓,一定不會找錯門。不過,老乞丐還是沒有回來。第二年,女兒又把冬節圓粘在窗門、豬舍、牛棚、牛頭上,寄託對父親的思念。左鄰右里取其團圓、吉利的含義,也照樣搓兩個又大又圓的糯米圓黏在門環上。這個習俗就這樣傳遍了閩南、潮汕一帶。
河南地區則流傳:南陽有個名醫叫做張仲景,醫術十分高明。不管是什麼樣的疑難雜症,只要經過張仲景的治療,都可以迅速痊癒。人們都尊稱他是個醫聖。張仲景原本在長沙做官,告老還鄉後回到河南老家。還鄉的時候,正是酷寒的嚴冬。他走到白河岸邊,看到河面都凍成了冰,來來往往為生計奔波的面黃肌廋鄉親們,穿著單薄的衣服,連耳朵都給凍爛了。張仲景看了,著實於心不忍。一回到家,登門求醫的人接踵而至,門前車馬雜沓,全是鄉裡官宦富豪人家。張仲景從早忙到晚,可是心中仍記掛著那些凍傷耳朵的窮鄉親們。到了冬至那一天,他就把家中的工作交給弟子們,自己到南陽東關的一塊空地上搭起醫棚,給窮人捨藥治療凍傷。藥方的名字叫做「祛寒嬌耳湯」。做法是先把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的藥材放在鍋裡熬煮,等煮熟後,將羊肉及藥材撈起切碎,用麵皮包成耳朵樣子的「嬌耳」,再下鍋煮熟。來乞藥的人們,每人都給一大碗湯,兩雙嬌耳。大家吃了祛寒嬌耳湯後,只覺得渾身溫暖,兩耳發熱。張仲景一直捨藥到年三十,終於把鄉親們的耳朵全治好了。張仲景捨「祛寒嬌耳湯」的事一直在民間流傳著。為了紀念他為人們治病的恩德,每到冬至這一天,人們都要包嬌耳吃。「嬌耳」又稱「餃兒」,也就是現在我們所吃的餃子。傳說吃了冬至餃子,包管耳朵不會凍傷。
「冬節糰子年節糕」、「冬至餛飩夏至面」。冬至的應節食品 ,北方人吃水餃或餛飩,南方人吃糰子。
《歲時雜記》:「京師人家,冬至多食餛飩,故有『冬餛飩,年發飥』之說」。南宋時,餛飩也用來祭祖。富貴人家講究新奇,還有在一碗餛飩中,作出十幾種口味的,稱之為「百味餛飩」。
《燕京歲時記》:「夫餛飩之形有如雞卵,頗似天地渾沌之象,故於冬至日食之。」大約從宋朝開始,中國人就在元宵節吃湯圓。明清以後,江南人也在冬至以湯圓祭祖、祭灶。
《清嘉錄》記載:「比戶磨粉為糰,以糖肉豇豆沙,蘆菔絲等為餡,為祀先祭灶之品,並以餽貽,名曰『冬至糰』。」其中湯圓還分大小,有餡而大者稱為粉團,是晚上祭祖的供品。無餡較小的是粉圓,是早上拜神的供品。
其他各地冬至食俗很多。例如湖南人過冬至,會殺雞宰豬,把肉陰乾,稱為冬至肉。有俗話說「吃過冬至肉,身體賽牛犢」。杭州人把冬至那天吃剩的魚頭魚尾,放在米缸裡過一夜,第二天再拿出來吃,稱為「安樂菜」,俗語說:「吃安樂菜,萬事都順遂。」常州人則吃一種隔夜的熱豆腐,說「若要富,冬至隔夜吃塊熱豆腐」。除了固定的節食以外,人們也有在冬至進補的習慣,俗稱「補冬」。過去的人們由於物質缺乏,營養較差,在寒冷的天氣裡,為了抵禦嚴冬,身體會消耗掉比平常更多的熱量。因此,以肉類為主高熱量的食品進補,是很符合養生之道的。所以選擇在立冬到冬至這段時間吃些進補的食品及藥材來暖暖身子,對於身體特別有益。
冬至:中氣
太陽過黃經 270°,天道行正北方。
子山,八卦屬坎,一白水星。
陽歷十二月二十二日前後開始,陽光直射南緯23.5°南回歸線上,晝短夜長。
時陰氣始明,陽氣怡至,日行南至,北半球晝最短,夜最長也,故名為冬至。
蚯蚓結,麋角解,水泉動。
從這一日起,寒冷降至,農業上進行防凍、積肥、深耕冬種等。
古人過冬至稱為「過小年」,對它是相當重視的。
農諺:
冬至月正中,無雪又無霜。
意思說,冬至日如果在月之中旬,則是年冬天必定無雪無霜,就是不寒不冷之意。
冬至在月頭,雨落在年兜;冬至在月尾,雨落正二月。
這是受著農曆三年一閏月,二年再閏月的影響。
冬至不過不寒,夏至不過不熱。
冬至祭祀——祭天與祭祖
冬至節緣於上古的“臘祭”,究其實是緣于古人的原始信仰。古人因對許多自然現象無法解釋,於是就把它們歸於上天神靈的操控,認為春風夏雨、秋霜冬雪、星斗河漢、日蝕月虧、大旱洪荒、海嘯地震等自然現象,全都是上天神靈所為。因此,古人特別重視以祭祀活動來娛神祭天,祈求上蒼與神靈的保佑。從宗教的角度看,冬至祭祀其實就是古人娛神祭天的一個盛大的宗教節日。
冬至節的祭祀,重要的內容就是祭天祭神。冬至之日,歷代王朝都要行“賀冬”之儀,舉行隆重盛大的祭天祭神大典。祭祀活動場面宏大,一般都是在郊外舉行,因此又被稱為“郊祭”。
至明、清時期,祭祀活動在古代祭祀的基礎上,更加神聖化,更加隆重。為此,明永樂十八年(一四二○)在北京南郊建造了天壇。天壇規模宏大,中央為祈年殿、皇穹宇和圜丘,東北為犧牲所,西南為齋宮。此後,冬至祭天大典都在天壇舉行。祭天活動十分隆重,冬至前一天,皇帝移駕齋宮,進行沐浴,次日在圜丘舉行祭天大禮,所用牛、羊、豬、鹿都是在犧牲所專門飼養的。祭天時,必須穿祭服,升火懸燈,樂奏鐘鼓,唱迎神曲,請神牌,行大禮,祈求天神保佑國泰民安。
冬至祭天祭神演進到唐宋時代,在民間逐漸演為祭祖的活動,叫“祭冬”或“拜冬”,並成為祭祖的節日,久之則演為傳統民俗。冬至祭祖的形式分兩種:一種是室外祭奠,另一種是室內祭奠。
室外祭奠,在祖先墓地舉行。俗傳冬至動土百無禁忌,而其他的日子則不宜隨便“動土”因此,人們多選擇在冬至這天給祖墳添土或豎碑,傳說是給祖先整修居所。添土豎碑後,再在墓前擺符盤,點燭、燃香、燒紙、放鞭炮,向祖先鞠躬行禮致敬,以緬懷祖先功德。
室內祭奠,則在家祠舉行。冬至日頭天晚上開始,事先在宗祠設香案,擺供品,供三牲(豬、雞、羊或魚)。到晚上十一點鐘左右,由族長或德高望重的長輩主祭,領合族男丁,敬香,上燈,敲磬,鳴炮,按輩分長幼依次拜祭,行三獻禮,讀祭祖文,祈求全族福壽康寧。
無論是室外祭還是室內祭,祭祖過程中都有聚餐的風習。北方人作興冬至這天吃餃子、餛飩,南方人作興喝紅豆粥、吃湯圓。
冬至祭祖,不僅在民間,漢傳佛教界也承習了這個傳統。明代佛教著作《三藏法數》上說:“冬至,則一陽初生,履長之始。是日持齋修道,即能致福也”。冬至這一天,佛教寺院多舉行祭祖法會,僧眾也要前往祖師塔墓、祖堂祭供歷代祖師大德。有些寺院為方便信眾,還要特設功德堂等,為信眾提供放置祖先牌位的處所,以供超薦。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這是華夏民族承傳了數千年的傳統。千百年來,冬至祭祖的民風民俗,無論在北方還是南方,至今仍廣泛流傳。浙江杭州等地民間至今仍盛行冬至掃墓。廣東潮州則作興冬至上墳“掛冬紙”。
各地習俗:
河北:
東安縣冬爐、獵兔,人家祭祖、賀節、拜師。
懷柔縣冬至量日影以占次年收成豐欠。
樂亭縣士以麵食祭祖,農家於此日商定子女嫁娶之事,此後商賈價便啟程往京師作買賣。
南皮縣冬至日人家互相拜賀,擁爐會飲,稱為「扶陽」。
新河縣鄉塾弟子於冬至日各拜業師,稱為「拜冬」。
山東:
滋陽縣冬至修燧灶以祈求長壽。
曲阜的婦女節前就做好布鞋,於冬至日贈送舅姑。
海陽縣吃羊肉,叫做「卻寒」。
鄒縣兒童作「拿寨」、「打瓦」的遊戲。少年開始習武,叫做「看冬」。但鄒縣並無賀冬至的習俗,據說孟子亡於冬至日,鄉人十分悲痛,於是廢除慶賀冬至的習俗。
臨沂縣民在冬至日用火紙剪製衣服,攜至祖墳前焚燒,然後添土。
山西:
冬至日,猗氏縣農夫拔取麥根,其白蕊多寡以卜次年豐欠。
永和縣稱冬至為「追節」。
陽城縣稱冬至為「喜冬」,官紳士家行拜賀禮。民間只以麵角祭祖並進奉家中尊長。
大同縣於冬至日祭財神。
河曲縣拜冬時,飲宴佐以羹,棗釀羔羊。
河南:
陳州冬至紮紙成束後,君以焚燒,稱之「送段」。
西鄉縣冬至日向巴山看雪,占來年豐欠。
臨潼縣農諺「一九雪,九九皆有雪」。
江蘇:
嘉定縣最重視冬至,前一夜稱節夜,也稱除夜。春粢糕以祭祖,並以之饋贈親友,設席宴飲,稱之「節酒」,也稱「分冬酒」。
金壇縣賀冬時,於宗祠祭祖並團拜。蘇州冬至家宴,席間必備一種以黃酒加糖漿製成的冬陽酒。
浙江:
杭州冬至以赤豆飯、新米糕祭祖。
嘉善縣以冬至天晴來卜次年豐收。
桐鄉縣冬至,縉紳行慶賀禮,傭工休假三日。蕭山縣冬至,各家以糯米粉、麥麵裏肉餡相饋贈。
諸暨縣冬至,以餈糕享奠祖先及親友之有喪者。
上虞縣冬至,乞丐扮鬼執武器沿門逐疫,如古之儺禮。
江西:
湖口縣冬至,民家早起設羹飯以祭祖,稱為「冬飯」。
新昌縣冬至,各姓相率祭祖。
福建:
福州冬至以湯圓祭祖,又取之粘於門楹之間。
漳浦縣民冬至以小湯,圓遍塗門戶器皿中,稱為「祀耗」,凡家中有喪事的,則不做湯圓。
閩南地區有在冬至日「補冬」的習俗。補冬的內容視家庭貧富而異,有的宰雞殺鴨燉八珍,有的買羊肉和烏棗燉食,貧戶則以福眼肉和糯米、糖燈米糕而食,俗謂此日食補品,於身體特別有益。實則立冬過後是一年之中進補的最佳時間。
廣東:
乳源縣冬至各家祭祖,亦至墳墓掛紙,俗稱「掛冬」。
順德縣冬至宴客以魚肉臘味蜆菜合煮,眾人環鍋而食,稱之「圍爐」。
澄海縣冬至不下田,不用牛,不汲井,猶有古人「閉關息旅」之遺風。
台灣:
冬至,人家作米丸祀眾神及祖先,舉家團圞而食之,謂之『添歲』。門扉器物各粘一丸其上,謂之『餉耗』。
台南地區的冬至,以湯 圓、菜 粿祭拜祖先、神佛、灶王爺、三界公及地基主的習俗。
苖栗地的客家人,冬至祭拜的對象除神明、祖先外,也要拜土地公。
冬至詩詞選:
冬至 鮑 照
舟邊莊甚笑,水流孔急嘆。
景移風度改,日至晷迴換。
眇眇負霜鶴,皎皎帶雲鷹。
長河結欄玕,層冰如王岸。
哀哀古老容,慘顏愁歲晏。
催促時節過,逼迫聚離散。
美人還未央,鳴箏誰與彈。
冬至 杜 甫
年年至日長為客,忽忽窮愁泥殺人。
江上形容吾獨老,天涯風俗自相親。
杖藜雪後臨丹壑,鳴玉朝來散紫宸。
心折此時無一寸,路迷何處是三泰。
冬至日遇京使 杜 牧
遠信初憑雙鯉去,他鄉正遇一陽生。
尊前豈解愁家國,輩下惟能憶弟兄。
旅館夜憂姜被冷,暮江寒覺晏裘輕。
竹門風過還惆悵,疑是松窗雪打聲。
冬至吟二首 邵 雍
冬至天之半,天心無改移。
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
元酒味方淡,太音聲正希。
此言如不信,更請問庖犧。
冬至日獨遊吉祥寺 蘇軾
井底微陽回未回,蕭蕭寒雨溼枯荄。
何人更似蘇夫子,不是花時肯獨來。
辛酉冬至 陸 游
今日日南至,吾門方寂然。
家貧輕過節,身老怯增年。
畢祭皆扶拜,分盤獨早眠。
惟應探春夢,已繞鏡湖邊。
冬日 朱德潤
卷地顛風響怒雷,一宵天上報陽回。
日光繡戶初添線,雪意屏山欲放梅。
雙闕倚天瞻象魏,五雲書彩望靈台。
江南水暖不成凍,溪叟穿魚換酒來。
雜詠 楊允孚
試數窗間九九圖,餘寒消盡暖回初。
梅花點遍無餘白,看到今朝是杏株。
丙子冬至 李夢陽
奉天門下玉闌橋,此日催班早侍朝。
占史奏雲懽萬國,大官傳宴散層霄。
苑梅迎律春先動,宮柳臨風色欲搖。
一出忽驚今十載,百年勳業有漁樵。
長安冬至 董其昌
子月風光雪後看,新陽一縷動長安。
禁鐘乍應雲門面,寶樹先驅黍谷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