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元光陵墓遷往何處?
五十年代,省文物管理部門曾組織專業人員對各地文物進行考查,確認陳元光陵墓遷治後移葬到“龍溪縣石亭區園坑村石狗山”之後,樹立下文物保護碑,表示政府確定了。在《福建文物保護單位分級管理一覽表》中記載:“編號 441,類別古墓,名稱開漳陳將軍元光墓,年代唐。地點:龍溪縣石亭區園坑村石山。分級
管理:龍溪縣人委會;說明:墳堆高約2米,寬4米,墓前有石虎、石羊等飾物,明清重修。”
但民間有歧義。當年省文物管理部門的調查人員,在《福建漳州文物概況一覽表》第22頁中也記上一筆:“編號:23,名稱,唐威惠聖王陳公墓。位置:浦南鎮何厝村石鼓湖山南坡。時代,清代(?)。級別:說明:墓主人姓名身份不詳。墓南向,三合土構築扶手形墓圍。墓前有一青石墓碑,高 125釐米,寬95釐米,碑額刻二龍戲珠,兩楹浮雕龍柱,中鐫書:“唐世守漳州威惠聖王陳公墓”及“清宣統辛亥桂月,闔族裔孫重立石”三行計26字。顯然這是民間陳氏裔孫重修的祖墳,是漳州近代名士陳智君先生主持的。既然不為政府所確認,以後當然放任毀棄了。《文物概況一覽表》繼續有記載:“1966年被挖,墓埕、墓坪、墓道等已被開墾為農田,僅餘三合土墓圍尚完整。”
民間的古墓可挖毀,但地方誌書史乘難抹煞。乾隆版《漳州府志.宦績.陳元光》條記載:陳元光墓系唐貞元二年:“改葬於州北九龍裏松洲堡之高坡山”。光緒版
《漳州府志》卷四十:“古跡”載:陳元光墓“在漳州城北松洲堡高坡山,今名石鼓山”。
唐代歐陽詹撰寫《龍湖行狀》有雲:“議以公之體魄捏塑于大峙原,不免輕褻之,殊非禮有重崇祀之意,遂敕疏改葬州治之北九龍裏松洲堡林宅內猴坑高坡上,而春秋享獻。”歐陽詹是唐代人,所記應確鑿無訛了。松州堡在浦南,林宅,是指陳元光的姊夫林孔著後裔居住地,他們定居在香州溪園,分支居溪西,統稱林宅。石鼓山位於溪西內地,故稱林宅內。猴坑在浦南石鼓山北面,有“猴王坐殿”、“猴抱棗”等名勝。陳元光的墓就在山南高坡上,地名“龍脊”。明萬曆辛亥年(1611年)的《漳潮陳氏重修族譜》雲:“唐貞元二年丙寅孫謨徙治龍溪,改葬州之北九龍裏松洲堡林宅內猴坑高坡山。”和歐陽詹所述一致。
唐代漳州司馬歐陽秬(開元三年進士)寫的《陳珦墓誌銘》雲:“貞元遷洲,遂以松洲書院祀龍湖而葬之。”此記又與《龍溪縣誌》記載的“石鼓山下立廟”吻合。就是說,當年遷治之時,將松洲書院前落改為威惠廟,陳元光的靈柩當然就葬在廟附近的石鼓山了,何況依古制,主帥之墓葬于斯,其愛將之墓必陪葬于周圍。浦南鎮松州堡的陳元光陵墓,就是遵照古制的,其配偶種氏夫人就是陪葬于高坡上,他的愛將馬仁墓也陪葬在對面江岸邊,今屬華安縣豐山鄉碧溪村蛇仔形。漳州司馬李伯瑤墓在浦南渡東村的虎形山,該墓保護完好。別駕許天正墓在浦南的詩朋村樟公樹,墓埕重修完好。軍諮祭酒林孔著的墓葬在龍峙山品字三片石下,穴號“渴馬飲泉”,又名“飛鳳銜書”。還有府兵隊正宋用的墳,也埋在馬仁墓附近。已知開漳部屬諸將墓都陪葬在石鼓山陳將軍陵墓對面一條弧線上,怎麼能又將陳元光的墓,孤家寡人一個遷葬在石亭鎮園坑村石狗山上了呢?前人勘察有誤,後人不必文過飾非,重修浦南石鼓山陳元光陵墓及威惠廟、松洲書院才是明智之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