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華陳氏譜序集錦 »

嘉禾陳氏探源及播遷

作者:陳永寬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6年07月10日

嘉禾陳氏探源及播遷

源自中原 郡望潁川

陳姓在福建、廈門、臺灣、金門均為第一大姓。廈門湖裏區是嘉禾陳姓的主要聚居地。現湖裏區轄地,是原來的廈門島禾山(古稱嘉禾)地區。這地區有很多陳氏村民,主要定居在禾山農村,形成了浦園(古稱浦源)、殿前(古稱店前)、後埔、馬壟、中埔、小東山、五戶、薛嶺、嶺兜、文興、潘宅、官兜等十幾個陳氏聚居的村落,過著辛勤樸素的農耕生活。
這些陳氏族人,有來自漳州南院的“南陳”太傅派,有來自漳州“北廟”的聖王派,還有來自先期移居福建各地(含金門)再陸續遷入廈門島的中原陳氏後人。但不管來自何地,不管稱何流派,其源頭都是中原古郡潁川。這可由一些史志文獻和出土文物證明。例如,1973年出土的陳喜曾孫女《唐許故陳夫人墓誌》上第一句話就是“室人其先潁川人也”;再如陳黯文集就名為《潁川先生集》。

潁川,古郡名。秦王嬴政十七年(西元前 230)秦滅韓,于韓地置潁川郡。東漢時,潁川郡轄17縣:陽翟、襄、襄城、昆陽、定陵、舞陽、郾、臨潁、潁陰、許、新汲、鄢陵、長社、陽城、父城、綸式(都屬現在河南省),郡治陽翟。晉代,郡治移許昌,北周時遷長社,隋代遷長葛。到唐玄宗天寶年間,改潁川為長社,之後地圖上再沒有潁川這個地名了。

潁川郡的地理範圍,《漢書地理志》上稱:源出(河南)陽城縣陽乾山,東至下蔡入淮,過三郡,行千五百里。潁水流域,泛稱潁川。《中國古今地大辭典》載,潁水發源于河南省登封縣西潁谷,東南流經禹縣、臨潁、西華、商水、與沙河合而東流。至周家口,與賈魯河會,再東南流經沈丘,稱為大沙河。又東南流入安徽,經太和、阜陽、潁上至西正陽關,入淮河。

中華姓氏文化中,有“郡望”一詞。郡望也稱“地望”,一般是指一個姓氏起源發祥的地域。郡望提供了尋根問祖,追源溯流的基本線索。據史志記載:陳氏為虞帝大舜之裔。周武王克商,大封帝王之後。舜帝三十四孫媯滿,因為他父親為周文王燒制陶器有功,他得以賜娶周武王長女太姬,受封“胡公”,封地宛丘(現在河南淮陽),正當潁水流域一帶(古為陳地),為西周一諸侯國,國號“陳”,子孫遂以“陳”為姓。

歷來,陳氏大多數奉虞舜為血緣鼻祖,奉媯滿公為得姓開山祖,奉陳實為潁川始祖。陳實,東漢潁川許人。因為他一生嚴於律己,寬於待人,中庸為本,仁義為懷,為官清正,道德高尚,東漢靈帝中平五年(西元 188),被朝廷褒功,賜諡封號,建廟立碑,圖像百城,樹為朝野吏民學習典範,追封為潁川侯,欽賜龍牌。

陳氏自胡公受封陳地姓後,歷史上因種種原因,陳氏血緣的諸侯多次改姓,如陳完奔齊,改陳為“田”。傳到陳實,才穩定以陳為姓,所以陳氏奉陳實為始祖,因陳氏發祥地潁水流域,陳實又受封潁川侯,陳氏就以“潁川”為郡望。

 

唐代“南陳”入廈

“南陳”指的是“開基漳州南院陳氏家族”,開基祖唐太傅陳邕。根據陳氏不同時代多種版本的族譜記載,陳邕在漳州建家宅,並在宅旁建一佛寺,名“延福報劬南院。”陳邕後人就自稱開基漳州南院陳氏,簡稱“南陳。”陳邕逝世後,長子陳夷則和弟弟陳夷錫率族人由同安渡海遷入廈門島。《福建通志》和近年由廈門方志出版的《民國廈門市志》上也有這樣的記載。廈門島上至今留有“陳夷則墓”、“陳儔墓”和夷則公創建的佛寺“覺性院”等古跡文物。

但是廈門文史界一些專家的看法,則是陳夷則的孫子陳喜才是“南陳”入廈,並在島上大規模開發的代表人物。

廈門方志辦的李啟宇先生在報上發表一篇文章,題為《陳喜:一個墓誌銘引出的開基祖》。文章認為1973年在泉州出土的《唐許氏故陳夫人墓誌》提供的資訊是彌足珍貴的: 1、陳喜率家族在島上有計劃、大規模的農業開發,在當時的廈門島是前所未有的; 2、陳喜家族及外戚中多人為官,在當時,陳氏家族的社會政治地位是比較高的; 3、陳喜家族進入廈門島的時間當在唐開元至天寶末年(西元726--756年),文章的結論是“陳喜率家族進入廈門島的時間,在島上從事農業開發的規模及其家族的經濟和社會地位,都足以證明陳喜完全有足夠的條件充當 ‘南陳’的代表人物。”

廈門大學歷史系吳春明教授和王新天先生撰寫的《唐墓考古看廈門海島早期農耕開發史》(以下簡稱胡教授考古文)一文中說:“將陳夷則的孫子陳喜視為開發廈門之‘南陳’始祖,是依據考古出土墓葬碑銘資料提出的。”文章同樣以《唐許氏故陳夫人墓誌》為據得出:“據此,陳喜才是罄家浮海開發嘉禾嶼的‘南陳’第一人”這樣的結論。

那麼,《唐許氏故陳夫人墓誌》有什麼樣的記載呢?

1973年,在泉州東郊石井鄉出土一方《唐許氏故陳夫人墓誌》,原碑現在存放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中,陳夫人是陳僖(即喜)的曾孫女,嫁給泉州參軍許元簡,逝于唐宣宗大中十一年(西元 857年),其夫許元簡為撰墓誌。墓誌說:“室人其先潁川人也……高祖任福州長樂縣令,秩滿,家于福唐(今福清)。曾祖僖,愛仁好義,博施虛襟,俊義歸之……遂為閩之豪族。時閩候有問鼎之意,欲引為謀,乃刳舟剡楫,罄家浮海,宵遁於清源之南界,海之中洲,曰新城,即今嘉禾裏是也,屹然雲岫,四向滄波,非利涉之舟,人所罕到。於是度地形勢,察物優宜,曰可以永世避時,貽厥孫謀。發川為田,墾原為園,郡給券焉,家豐業厚,又為清源之最。”

這方墓誌讓我們知道,廈門在稱“嘉禾”之前,名曰“新城”,在唐朝中期還是個“四向滄波”、“人所罕到”的荒僻海島,陳喜率族人遁入後,“發川為田,肯原為園”,戮力墾殖,對廈門島的早期開發,確實是有貢獻的。

最值得一提的是,陳喜不與閩侯(福建當時的統治者)同謀製造禍國殃民的動亂。唐朝在安史之亂後,各地藩鎮、豪強擁兵割地,戰亂頻仍,社會動盪,人命飽受戰禍兵災之苦。經廈門文化局專家考證,“閩侯問鼎之意”指唐貞元 4年( 788年),時福州軍亂,大將郝誡溢欲發動叛亂,自掌“留後”。可以想像得到,以當時閩侯“問鼎”的野心,加上陳喜“俊義歸之,門有敢死之士,閩之豪族”這樣的實力,至少可以在福建地方掀起一場烽火連天的戰亂,但是陳喜因不願參與叛亂,再次率族人遷入名曰“新城”的廈門島,並“發川為田,墾原為園,”可謂正確之舉,明智之舉,維護了國家的統一,社會的安定。

2005年,因為島上修築仙岳路的需要,在原禾山鄉後坑村外山丘上搶救性挖掘遷葬唐奉義郎歙州婺源縣令陳元通夫婦墓,出土陳元通夫婦兩方墓誌和一些唐代文物,墓誌上記載陳元通是陳喜的長孫。因為有出土文物為憑,即有文史專家所追求的“雙證”,所以廈門文史界較為一致認定陳喜是“南陳”入廈的代表人物,也肯定“南陳”古今海內外多種版本“陳氏族譜基本一致描述的唐宋間閩南陳氏家族遷徒、活動……與《閩書》等文獻所記載的唐代‘南陳北薛’蓽路襤褸合力開發嘉禾嶼的史事相吻合,再現唐代陳氏、薛氏家族為代表的內地漢民開發廈門島早期農耕文化的歷史”(引語摘自胡教授考古文)。

不過,這些文史專家在文章中也說:“但也不完全排除後世譜牒所記載的陳喜祖輩陳夷則就已經舉家遷徙、開發嘉禾嶼的可能性。”“陳喜家族肯定不是最早入廈者”。(引自胡教授考古文)

筆者個人的看法事:陳喜的祖輩早就遷入廈門島了。陳喜離開福唐,是不願參與叛亂,逃離發動叛變的“閩侯”勢力範圍。從福唐出海,海闊天空,往北往南都可以,在海上找個島嶼,或在遠離福唐的陸地尋塊好山好地安身立命,並不困難,他為何一定要到當時還是“四向滄波”、“人所罕至”荒蕪的廈門島?廈門島外就有一個金門島,從外海到廈門島,必先經過金門島,他為何捨近求遠,不在金門島上岸安家?再則,以一千多年前很原始的航海導航技術,他為何能準確地找到廈門島?所有這一些疑問,都說明一個問題:當時的廈門島已經是“南陳”家族的老家,陳喜是回家鄉來了!所以陳喜離開福唐後所要到達的目的地很明確——廈門島;航路也很熟悉,一路上沒有波折,能順利到達。廈門文化局出版的《凝固的歲月——廈門文物保護單位概覽》一書中,在敘述陳喜這段史跡時,用的是“陳喜因不願參與閩軍叛變,再次率族人遷入……廈門島”這樣的文字。“再次遷入”,不是沒有道理。

但是,不管是以陳夷則還是以陳喜作為“南陳”家庭入廈的代表人物,有 3個事實不爭的。

1、 “南陳”家庭遷入廈門島的時間很早,在唐代,距今已經有一千多年了。

2、 “南陳”家族對廈門島早期開發是有貢獻的。李啟宇先生在文章中說:“唐宋時代廈門島中、北部農耕經濟的發展在閩中地區佔據重要的地位”、“南陳北薛是嘉禾嶼的早期農耕社會文化的核心架構”,他們對“南陳”家族在廈門島早期開發中的貢獻給予了應有的評價。

3、 “南陳”家族遷入廈門後,獲得了廣泛的擴張。現在,島內還保存了浦園、殿前……等十幾個“南陳”族人聚居的村莊,又分支移居到島外聚成官山、山侯亭、集美岑頭、丙州、西亭、西濱……等幾十個村莊,更移居到漳浦縣、南靖縣、金門縣、浙江省、臺灣省、以及東南亞各地。

 

兩岸陳氏互遷

廈金兩門,一衣帶水,古時候還同屬於一個縣治,即同安縣轄。兩島人民自古往來密切,兩地陳氏互有遷徙,移居。

據清光緒癸卯(1903)年編撰的《潁川陳氏族譜集成》記載,南陳16世陳良能分族金門東浦,23世陳天成後裔分族金門上坑,27世陳熙分族金門烈嶼湖下村。金門潁川堂編寫的《金門十三陳的由來》中,有同安丙州陳氏一支移居金門何厝的記載。除了直接從廈門移居金門外,還有一些陳氏支派是從廈門島移居晉江縣、惠安縣、安溪縣等地,然後再從晉江、惠安等地移居金門。《金門十三陳的由來》詳細記載了這方面的情況。早期定居金門的陳氏也有很多支派遷入廈門。原廈門湖蓮陳厝的陳氏就是從金門遷入。1938年日寇佔領廈門,毀了湖蓮13個自然村,建軍用機場,陳厝的陳氏村民就遷入殿前,與殿前陳氏村民融為一體。兩門陳氏同根同源,密不可分。明末清初,禾山有很多陳氏族人渡海到臺灣定居寶島現在臺灣島上有數以幾十萬計的禾山南陳宗親,每年都有很多人回廈門來掃墓謁祖。

60多歲的陳俊良先生,從臺北回殿前祭祖,與宗親敘談時說,在臺灣他的家中珍藏一件世代相傳的寶物。這件寶物非金非玉,而是一座石磨,堂堂皇皇擺在大廳中。爺爺告訴爸爸,爸爸告訴他,這座石磨是清初老祖宗渡海到臺灣謀生時,從殿前老家搬在船上當壓艙石的,到臺灣後為了永不忘祖,老輩人鄭重把它留下來,並且要求家裏的人絕對不能把石磨丟了。就這樣,一代一代傳下來,石磨成了他家珍貴的傳家寶。逢年過節,老一輩人就讓家人仔細地看看石磨,聽當年老祖宗渡海到臺灣創業的艱辛歷程,還叮囑家裏人有機會一定要回故鄉認祖歸宗。

台商陳榮重先生家中供著一塊老祖宗的神主祖牌,背面寫著“福建同安西亭”六個字,爺爺對他說,神主祖牌上的“福建同安西亭”就是他們的老家,祖上是從大陸遷徙到臺灣的,有朝一日,一定要回鄉祭祖,會會鄉親。陳榮重先生到大陸經商後,隨身攜帶一本族譜,四處打聽“西亭”這個地方,要完成爺爺交代的回鄉謁祖的心願。可是,因為以前廈門屬同安,現在同安只是廈門的一個區,變遷很大,他找了好幾年也沒找到“西亭”。他心裏著急,但不灰心,不放棄,決心一定要找到祖居地。後來,在一次回廈門時,在機場打的,碰到一位姓陳的“的哥”,他向的哥打聽“西亭”地方,並說是要回鄉謁祖的。的哥很熱心,把他載到禾山浦園找陳氏宗親。浦園宗親聽了他的訴說,看了他帶來的族譜後,告訴他,他們這一支是從湖裏區殿前村分支到西亭的,西亭現在屬於杏林鎮。浦園宗親還特地陪他到殿前。在殿前,對照《殿前陳氏族譜》陳榮重先生終於找到自己的根!殿前宗親馬上聯繫西亭村陳氏宗親,讓陳榮重先生與他們相會。老家找到了,根找到了!陳先生很高興,在西亭村稍事休息後,立即搭機回台向爺爺、向在台宗親報告好消息。一個月後,陳先生率一行36位在台西亭陳氏宗親回廈門到杏林西亭村謁祖,還參加了當地一次民俗活動。兩岸炎黃子孫相隔數百年後,有幸歡聚一堂,其樂融融,不是文字所能形容的!

 

愛國精神一脈相傳

陳氏自唐代入廈後,先人把先進的中原農耕技術帶進荒島,戮力墾殖,使廈門的農耕經濟得到長足發展,創造了廈門地區光輝的農耕歷史。與此同時,先人們還在島上傳播先進的中原文化,讓這個海濱小島人文昌盛,宋代就有人寫詩讚頌道:“衣冠陳氏族,桃李薛家園。”最讓我們後人引以為榮的是,自古以來,廈門陳氏就有許多愛國先賢,最值得我們珍惜和發揚的是代代相承的愛國精神。

陳喜,生活在唐“安史之亂”的動盪年代,他有實力,但不忍山河破碎,不參與謀亂,棄業避時。體現了很樸素的愛國精神。晚唐時期的陳黯,也是愛國者。當時吐蕃貴族乘唐朝處在動亂中,西北邊防空虛的機會,侵佔了河西、隴右和安西(即現在甘肅等地)大片土地。陳黯雖然無官無職,但他憂心國家領土喪失,就寫一篇《代河湟父老奏》的文章,以被佔領區人民的口氣,懇切請求朝廷收復失地,恢復國家統一。奏章上說:“臣等世籍漢民也,雖地沒戎虜,而常蓄歸心。”“臣等家為虜有,雖力不支而心不離,今尚傳留漢之冠裳,每歲時祭享,則必服之,示不忘漢儀,亦猶越翼胡蹄有巢嘶之異。”“願陛下采臣之言,選良將,授鉞將兵,摧凶破敵,取……所沒秦渭之西故地,朗畫疆域牢為備禦,為永遠之謀”。這些話雖然是書生空議論,但文章字裏行間激蕩愛國之情,讀了催人淚下,感動不已。也許是受陳黯文章的感動吧,唐宣宗大中五年(西元 851),沙州人張議潮發動起義,在朝廷支援下,起義成功,唐朝終於收復了瓜、沙、伊、肅、甘蘭十一州(陳黯“代奏”疑問收錄《全唐書》,1962年中華書局出版的《唐代散文選注》一書中收錄)。明末,陳永華跟隨鄭成功揮師渡海驅逐荷蘭侵略者,收復寶島臺灣。隨後,陳永華精心規劃開發臺灣,建設臺灣,臺灣的發展,陳永華功不可沒。眾所周知的民族英雄陳化成,愛國將領陳勝元,在鴉片戰爭中英勇抗擊外國侵略者,陳化成將軍為國捐軀,他們英勇的愛國事蹟永留青史。辛亥革命時,陳楚楠先生追隨孫中山先生,在新加坡成立同盟會新加坡分會,他任分會長,宣傳革命,籌款資助革命,奔走搭救革命黨人,被譽為“東南亞民主革命第一人”。愛國華僑陳嘉庚先生傾資辦學,光輝的榜樣更是享譽海內外。

自古至今,廈門陳氏代代有愛國名人,先人們崇高的愛國精神,我們一定要努力繼承,發揚光大。

 

唐許氏故陳夫人墓誌

——夫給事郎前行泉州參事許元筒撰

室人其先潁川人也。漢丞相平之後,高祖任福州長樂縣令,秩滿,家于福唐,亦長樂之鄰邑也。曾祖僖,愛仁好義,博施虛襟,俊義歸之,鱗萃輻輳,故門有敢死之士,遂為閩之豪族,時閩侯有問鼎之意,欲引為謀,乃刳舟剡楫,罄家浮海,宵遁於清源之南界,海之中洲,曰新城,即今之嘉禾裏是也,屹然雲岫,四向滄波,非利涉之洲人所罕到,於是度地形勢,察物優誼,曰可以永世避時,貽厥孫謀。發川為田,墾原為園,郡給券焉,家豐業厚,又為清源之最。終身不仕,以遂高志。祖仲禹,幼資經術,弱冠游于京師,繼而授廣州番禺縣丞。伯元通,任歙州婺源縣令,父元達,任虔州虔化縣丞。夫人幼獨承顏,終鮮兄弟,闈儀壺則,有若生知,宛順柔和,實資天性。年十七歸嬪於我,韻諧琴瑟,氣合芝蘭,誓願同心,始終偕老。何圖產後六日,痢疾所嬰,時大中十一年龍集丁醜八月十四日,終於晉江縣南俊坊之私第,春秋廿三。有子二人,長曰驥兒,方茲六歲,次曰小驥,生未浹旬,而夫人謝世。嗚呼!日月逝矣!窀穸有期,丹旌啟途,青鳥用事。以其年十月十三日丁醜窆于晉江鸞溪裏石井村張境之東原。禮也,古者墓有志,志有銘,志,記也,銘,名也。壩陵穀之遷變,所以紀其墓焉。銘曰:坤向山,巽流水,申未朝,寅卯起。哀哉!室人葬於此。惟我室人,穠花桃李,惟其令德,采蘋於沚,天與淑姿,不與年祀,十七歸我,九族鹹美,廿三亡,誰不痛矣。況僕之哀,豈易言耳。嗚呼,予百年之後兮,亦當歸祔於止。

(原碑存泉州海外交通史館)(1973年出土)

 

來源:廈門市姓氏源流研究會常務理事 廈門市姓氏源流研究會潁川文化分會秘書長 陳永寬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