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南龍港陳氏
蒼南陳姓人口發展史
蒼南原屬平陽縣,於1981年從平陽析出建縣。據民國《平陽縣誌.食貨志》記載,在歷史上陳姓也是平陽縣人口第一大姓。
龍港陳姓
目前人口共計5.5萬左右,佔據龍港總人口近六分之一。
龍港陳姓分佈如下:如有遺漏,敬請補充。
平等辦事處:陳家宅、陳宅、韓家垟、仕家垟、希賢、陳華垟、吳蘭樓、虹橋、
環河、陳家宅、施良(下屋陳、虹橋)
龍江辦事處:下澇、新美洲、浦後、洪宮、三大屋、黃家蓬、瓦窯頭
海城辦事處:二河、下東莊、繆家橋
江山辦事處:周家車、東垟、雙直門、月星、大店、東莊、壽山、王公門、西河
湖前辦事處:西橋、陳良、匯龍、凰浦渡頭、新陡門、垟心
城北辦事處:河底高、流浦
沿江辦事處:東排、西排
白沙辦事處:七河、劉店黃頭塗
巴曹辦事處:泮河西、方城底後陳、北嶺陳家、舥艚、大埠頭、老陡門、下乾頭、
東浦口、老台
新城辦事處:陳處、浦頭匯、浦南後陳、仙坭船、倪家堡
蘆浦辦事處:蘆浦街、前垟底、前陳、林家院
雲岩辦事處:垟心、鯨頭石崗下、上對口、下對口、中對口、山前、鳳山山門頭、
士金兠港頭
平等下屋陳村陳氏
下屋陳村陳氏,始遷祖思寵,思敬兄弟,系瑄公20世孫,約于明萬曆九年(1581),由柘園居下屋陳(今龍港鎮平等辦事處下屋陳村),至今巳傳17代,有
210多戶, 850多人。
平等余家慕村陳氏
余家慕村陳氏,始遷祖上面公於清光緒年間(1875~1908)由錢庫鎮西堡村遷居餘家慕.至今已繁衍
7代,有15戶,60多人。
平等環河村陳氏
環河(橫河)村陳氏,始遷祖體國公,系瑄公21世孫,于明天啟年間(1621~1627),由江南柘園遷居橫河(今龍港鎮平等辦事處橫河村),至今已傳14代,有45戶,
180多人。派下分居白沙第七河。
平等陳家宅村陳氏
陳家宅村(古名浦潭)陳氏,始遷祖經正,經邦兄弟,系德誠公五世孫,于北宋崇寧二年(1103)遷居浦源(今龍港鎮平等辦事處陳家宅村),至今已傳32世。派下分居藕橋、謝垟底、仙坭船,赤溪韭菜園,平陽鳳山頭、平陽坡南、江口、裏安嶴壟、北港鶴溪、新垟、蕭江鎮楊梅莊等地。總共有1900多戶,8000多人。
平等希賢、韓家垟村陳氏
希賢、韓家垟村陳氏,始遷祖國棟公,宇鼎臣,系元光公30世孫,其曾祖丕顯公,世居福建漳州龍溪縣天寶(今漳州市蘿城區天寶鎮)。生二子,長瑞吾、次仰吾,兄弟由漳州遷居溫州平陽二十七都藻溪昌門宮,三傳至國棟公,于清順治年間(1644~1661),因避亂移居南港二十八都高嶴角尾,再於康熙年間始遷十都韓家垟、希腎(今龍港鎮平等辦事處韓家垟村、希賢村),共有
500多戶,2000多人。
平等仕家垟村陳氏
仕家垟村陳氏,始遷祖國標公,字鼎輔,生於清順治十四年(1657),系元光公30世孫,其曾祖丕顯公世居福建漳州龍溪縣天寶,生二子,長瑞吾、次仰吾,兄弟由漳州遷居溫州平陽二十七都藻溪昌門宮,三傳至國標公,因避亂與兄國榜公由昌門宮移居北港蒲嶺丕玉公族側,至康熙三十八年(1699)遷居仕家垟(今龍港鎮平等辦事處仕家垟村),至今已傳14代,有
320多戶,1300多人。
平等陳宅村陳氏
陳宅村陳氏,始遷祖國榜公,生於清順治二年(1645),系元光公30世孫,與仕家垟始遷祖國標公乃同胞兄弟,因避亂與弟國標公於康熙三十七年(1698),由二十七都藻溪昌門宮同遷北港蒲嶺,後轉遷江南十五都吳橋頭(今龍港鎮平等辦事處陳宅村),至今已傳14代,有300
多戶,1200多人。
平等吳蘭樓村陳氏
吳蘭樓村陳氏,始遷祖君唐公,約生於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系雅店橋始遷祖千六公11世孫,約于萬曆八年(1580),由雅店橋遷居吳蘭樓(今龍港鎮平等辦事處吳蘭樓村),至今已傳17代。派下分居林官倉、新垟大浹頭、敖江陡門頭、蓀湖溪頭、藻溪、溪頭半嶺、福建順昌縣、建陽縣等地。共計
160多戶, 600多人。
平等虹橋村陳氏
虹橋村陳氏,始遷祖允生公,生於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系瓚公22世孫,由平陽陳絳殿遷居扛南虹橋(今龍港鎮平等辦事處虹橋村),至今巳傳12代,有60多戶,
240多人。
平等陳華垟村陳氏
陳華垟村陳氏,始遷祖穎裘公,生於明永樂十七年(1419),系瓚公裔孫,由宜山甲底遷居腖華垟(今龍港鎮平等辦事處陳華垟村),至今已傳15代,有50多戶,
200多人。
陳華垟村另一支陳氏。始遷祖世存公,系安漳公8世孫,于清乾隆年間(1736~1795)由藻溪元店遷居陳華垟村。至今已傳9代,有30多戶,
110多人。
東排村陳氏
東排村(古名新安雙排殿河邊)陳氏,始遷祖紹學公,字道友,系德誠公20世孫,約于明正德八年(1513),由雙桂裏陳良遷居東排,至今已傳17代,有
300多戶,1200多人。
西排村陳氏
西排村(古名新安陳大屋)陳氏,始遷祖紹學公,字道友,系德誠公20世孫.約於明正德九年甲戌(1514),由雙桂裏陳良遷居西排,至今已傳17代,有
400多戶,1500多人。
河底高村陳氏
河底高陳氏,始遷祖太龍公。系瑄公21世孫,于明萬曆年間(1573~1620),由江南柘園遷居河底高,至今已傳16代,有12戶,70多人,派下遷居平陽蔡家山、四川省九都、龍港東排等地。
流浦村陳氏
流浦村陳氏始遷祖太貞公,系瑄公21世孫,于明萬曆二十八年(1600),由江南柘園遷居流浦,至今已傳16代,有90多戶,
370多人。
黃家蓬村陳氏
黃家蓬村陳氏,始遷祖友信公,約生於明萬曆十三年(1585),系瀚公23世孫,于明萬曆三十八年(1610),由樂清翁垟遷居平陽黃家蓬(今龍港黃家蓬村),至今已傳14代,有42戶,
200多人。
瓦窯頭村陳氏
瓦窯頭村陳氏,始遷祖經堂公,又名景唐,約生於明萬曆八年(1580),由樂清遷居瓦窯頭,至今已傳15代,有
250戶,1000多人。
下澇村陳氏
下澇村陳氏,系德誠公派下裔孫。德誠公祖父檄公,官為固始令,唐末因避宗權之亂人閩,居於建安,其父誨公仕南唐官為建州節度使。於後周顯德四年(九五七)平淮南,德誠赴援有功,官封和州刺史,後隱居橫陽南雁仙姑洞。宋建隆二年(九六一)遷居江之南下澇,至今已傳38代,有
220餘戶, 900餘人。德成公派下裔孫分居蒼南,平陽、裏安等各地。
朝西屋、上廠陳氏
洪宮(朝西屋)陳氏,始遷祖龍寵公,約幹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由溫州市永強蕉下遷居江南洪宮,1983年龍港建鎮時才將洪宮村部分劃出成立朝西屋村。派下分居洪宮村,朝西屋村,敖江鎮,溫州鹿城等地。
上廠陳氏,始遷祖龍寶公,宇奕珍,號善庵,約於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由溫州市永強蕉下遷居江南壙邊上廠(今江口村上廠)。派下分居在上廠、金釵河村、平陽萬全等地。上列兩始遷祖系同宗房族兄弟,同時分別遷居洪宮、上廠兩地,並于清朝同治年間在洪宮前岸合建陳氏宗祠三間,1958年拆毀後,1993年由兩地重建宗祠五間在朝西屋村。至今已傳13代,有
338戶,1028人。
新美洲村陳氏
新美洲村,早年稱牛肩頭灣,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尚是一片汪洋的海塗,從宣統三年(1911)起才有人來圍塘開荒入住。民國七年(1918),柘園瑄公29世孫明發公帶五子一女來此開荒安家,是新美洲村第一家陳姓。繼有仙居的樣貴公、祥智公全家人住,下東莊的成米公、成桐公兩家人住開荒,陳家堡的岳彩、嶽標兩公來安家,再有二河的包仲、包氣兩公來安家,最後入住的是金鄉靈峰登釧公。至此,新美州村是陳姓居多。日前共有陳氏
753人,其中柘園系 227人,仙居系 104人,下東莊系
295人,陳家堡系71人,二河系40人,靈峰系16人。
浦後村陳氏
浦後村陳氏,始遷祖愈古公,系千一公21世孫,于清康熙年間(1662~1722)由江南仙居遷居浦後,至今已傳13代,有
120多戶, 460多人。
新渡村陳氏
新渡村陳氏,始遷祖維進公,生於清康熙六十年(1721),於乾隆十一年(1746)由裏安塘下陳宅遷居平邑新渡,至今已傳9代,有20多戶,80多人。
白沙第七河村陳氏
第七河村陳氏,始遷祖之春公,系瑄公商孫,其曾祖體國公于明天啟年間(1621~1627),由江南柘園遷居平等鄉橫河,傳至之春公約於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由橫河遷居第七河,至今已傳12代,有30多戶,
120多人。
白沙黃頭塗村陳氏
白沙黃頭塗村陳氏,始遷祖伯朗公,系紹遠公25世孫,約于明弘治十三年(1500)由上東莊遷居劉店黃頭塗,至今已傳19代,有
180多入。
海城二河村陳氏
二河村陳氏,始遷祖魁樣公,系德誠公10世孫,自幼孫父夢濤公避淮兵之亂遷居永嘉。於南宋鹹淳間登甲戌科(1274)進士。因時屆宋柞將盡,由永嘉回籍居於二河(今龍港鎮誨城辦事處二河村),至今已傳26代,有
570多戶,2000多人。派下分居耙艚鎮半河西村、中段村、龍港下澇村、新安東浹頭村、沿浦鎮新塘三十畝、平陽墨城、長興縣等地。
海城下東莊村陳氏
下東莊陳氏,始遷祖尚弦公,字子顏,生於明景棬二年(1451),由榮仁裏東莊遷居下東莊(今龍港鎮海城下東莊村),至今已傳20代,有
260多戶,1050多人(其中分居塗廠80戶,320人)。
海城新垟村陳氏
新垟村陳氏,始遷祖道龍公、希熹公兄弟,系瑄公21世孫,其先世祖煌公由柘園遷居裏安五十都東坑,傳至道龍公於明祟禎年間(1628~1644)由裏安回遷扛南十都新垟(今龍港鎮新垟村),其弟希熹公也於崇禎年間由莒溪柳平山遷居新垟,至今巳傳14代,東岸
180多戶,西岸 190多戶。派下分居樂清縣東山南、十八岩頭等地,有
130多戶。
海城新垟村大浹頭陳氏
新垟村大浹頭陳氏,始遷祖萬鐘公,約生於清順治七年(1650),系雅店橋存心公裔孫。其先世祖君唐公由雅店橋遷居平等鄉吳蘭樓村,傳至萬鐘公由吳蘭樓遷居大浹頭(今龍港鎮海城辦事處新垟村大浹頭),至今已傳13代,40多戶,
160多人。
沿江殿后陳氏
殿后陳氏,始遷祖承富公,字道新,生於清雍正元年(1723),系瓚公裔孫,由宜山甲底遷居殿后(今龍港鎮沿江辦事處柳家村殿后)至今已傳12代,有30多戶,
120多人。
江山西河村東垟陳氏
西河村東垟陳氏,始遷祖承奉公,系瓚公20世孫,由南監(今蘆浦鎮)前垟底遷居東垟(今龍港鎮江山辦事處西河村),至今已傳17代:派下分居裏安、萬全、墨城等地,共有
120多戶, 240多人。
江山新河村藕橋陳氏
新河村藕橋陳氏,始遷祖顫斯公,系德誠公24世孫.其先世祖堯和公由浦源(今陳家宅)遷往福露龍興府.傳13代夏生公生二于,長子萬錦公,于明天啟元年(1621)回遷.居北港漁塘,生三子,長顫斯,遷居藕橋(今江山辦事處新河村藕橋),次可敬遷居江南仙坭船,三可謹遷居江西垟夏姑橋。藕橋一支至今已傳13代,有
100多戶, 400多人。
江山上河頭村陳氏
上河頭村陳氏,始遷祖奎證公,系(王全)公裔孫.於明正德年間(1506~1521)由宜山闊橋底遷居象河頭(今龍港鎮江山辦事處上河頭村),至今已傳16代,有180多戶,760多人。
江山北店村陳氏
北店村陳氏,始遷祖宗旦公,登南宋建炎二年(1128)戊申科進士,系南朝陳宣帝裔孫:由北港新垟遷居陳營(今龍港鎮江山辦事處北店村),至今已傳29代。派下分居大店、宜山八岱、東跳、平陽萬全、錢倉、白水等地。共有
200多戶, 840多人。
江山大店村陳氏
大店村陳氏,始遷祖所學公,系北店宗旦公13世孫,于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由北店遷居大店(今龍港鎮江山辦事處大店村),至今已傳17代。大店還有樓西房一支,始遷祖履旋公.約于明萬曆十六年(1588)由福建晉江二十七都遷來。初居於西垟坡.履旋公之孫肇裕公由西垟坡遷居大店樓西,為樓西房之始祖。至今兩支無分,行第相同。共有130多戶,450多人。
江山東莊村下連陳氏
東莊村下連(又名雅連)陳氏,始遷祖良昔公,號愛甫,系瀚公24世孫。約於明崇禎十三年(1640),由樂清縣翁洋遷居下連(今龍港鎮江山辦事處東莊村下連)今已傳13代,有70多戶,
220多人。
江山東莊村下連陳氏
(上)東莊村陳氏,始遷祖守琯公。字惠玉,號統珍,其先祖紹遠公,居福建赤岸固儀鄉擢秀裏,于唐鹹通十三年(八七二)任浙東觀察使,李訥幕官仕錢塘知縣。因王審知之亂,避居永嘉小潭茗嶴,數傳至嗣培公,遷居裏安白門。嗣培公曾孫祟億公由白門遷居本縣江口下埠木橋頭,崇億公長於守琯公由江口遷居榮仁裏東莊(今龍港鎮江山辦事處東莊村),至今共有90多戶,380多人。派下分居海城東莊、沿江新徒門等地。
江山周家車村陳氏
周家車村陳氏,始遷祖振亮公,字郎生,系瓚公裔孫,于明崇楨十五年(1642)由宜山甲底遷居江山周家車(今龍港鎮江山辦事處周家車村)。至今有30多戶,
110多人。
江山棋盤村陳氏
棋盤村陳氏,有兩支始遷祖,一支始遷祖良華公,字明齋,系潞公24世孫,約于明祟楨十三年(1640),由樂清翁垟遷居棋盤(今龍港鎮江山辦事處棋盤村)。至今巳傳13代,有70多戶,
400多人。另一支始遷祖天友公,系藻溪矴埠頭丕玉公三世孫,其父清道公由矴埠頭遷居江西河口鎮後轉遷福建省古田大玉地方,天友公由古田返遷江山棋盤。支派分遷福建福鼎縣秦嶼冷城南山,裏安飛雲鎮橫河,平陽風門山。居本地巳傳12代,有30餘戶,
100多人。
江山王公門村陳氏
王公門村陳氏,始遷祖敦函公,字希真,生於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系丕封公四世孫,元光公30世孫,于清順治年間(1644~1661)帶子國春從泉州南安遷居平陽鶴溪南山,後轉遷王公門(今龍港鎮江山辦事處王公門村)。至今已傳15代,有
180多戶,
750多人。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左右,振下遷至沮州西門和麗水等地有30至50餘戶。
湖前街陳氏
湖前街陳氏,始遷祖敏捷公,系德誠公6世孫,約于宋宣和年間(1119~1125)遷居平邑湖前(今龍港鎮湖前辦事處湖前街),至今已傳36代,共有
150多戶,
600多人。派下分居新陡門、瓦窯頭,三山門樓底和裏安蟠浦等地。
湖前西橋村陳氏
湖前西橋村陳氏,始祖雲谷公,系千—公18世孫,約于明萬曆年間(1573~1620),由仙居遷居湖前西橋(今龍港鎮朔前辦事處西橋村),至今已傳14代,有30多戶,
120多人。
湖前陳良村陳氏
陳良村陳氏,系德誠公派下裔孫。德誠公祖父檄公官為光州固始令,唐末因避秦宗權之亂入閩,居於建安。其父誨公官為南唐建州節度使,于後周顯德四年(九五七)平淮南,德誠公赴援有功,官拜和州刺史。後隱居橫陽南雁仙姑洞。宋建隆二年(九六一)遷居平陽江南下澇。至今已傳41代,有
100多戶, 400多人。德誠公派下分居蒼南、平陽、裏安等各地。
湖前匯龍村陳氏
匯龍村陳氏,始遷祖以作公,系西垟坡始祖丕咸公之五世孫,藻溪東溪炭山后肇峰公3世孫.約於清康熙十四午(1675),由藻溪東溪炭山后遷居江南匯龍(今龍港鎮湖前辦事處匯龍村)。共有
270多戶,1050人。
湖前垟心村陳氏
鳳江垟心村陳氏,始遷祖天招公,系元光公30世孫,丕田公四世孫,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由鯨頭墓腳遷居垟心(今湖前辦事處鳳江垟心村),至今已傳15代,有
130多戶(其中小張家堡40戶)。
湖前凰浦村渡頭陳氏
凰浦村渡頭陳氏,始遷祖繼謙公,字益齋,生於明正德三年(1508),于明天啟元年(1621),由樂清樓下鎮遷居平邑江南凰浦渡頭(今龍誰鎮湖前辦事處凰浦村),至今已傳14代,有80多戶,
300多人。其堂兄弟繼遜公遷居湖前朱家站,繼黎公遷居靈江橋底,繼性公遷居永嘉縣扛北三山鄉蓮池頭村,繼光公遷居靈江四大。
湖前新陡門村陳氏
新陡門村陳氏,始遷祖謙容公,系德誠公22世孫,由湖前遷居沿江新陡門(今龍港鎮沿江辦事處新徒門村)。共有60多戶,
230多人。
湖前潘家莊陳氏
湖前潘家莊腖氏,始遷祖維陵公,名謝生,於清康熙十三年(1674)由裏安塘下遷入潘家莊凰浦橋頭東定居。咸豐年間(1851~65621)風江鄉凰捕渡頭和靈江鄉四大橋底等陳姓在凰浦陡門南凰浦小街道建祠,潘家莊陳氏搭祠共建,並與凰浦支派造連環譜。現有48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