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門客家古洋陳文滿公源流概況
陳文滿與古洋的地緣文化
古洋位於閩粵邊陲永定區下洋鎮,現有人口1600人,是一個比較純陳姓(約占
99%)的行政村。古洋歷史悠久,有著豐富的人文風情。元末明初這裏就已住著朱姓、曾姓、官姓、陳姓、高姓、房姓等十幾姓人家,人口較多且地處閩粵交界,又是水陸交通要道,商賈雲集,物流通暢,經濟繁榮,文化活躍,因此在這裏開闢商貿邊際市場,從古洋三角街遺址看到雖然房屋破損、牆壁斑駁但還是留下了昔日喧鬧繁華的縮影。古洋是下洋最早的人居發源地,據下洋鎮地方誌記載:下洋地處古洋的下方,且地勢平坦,洋面開闊,故稱為“下洋”。古洋陳氏沿襲了義門客家移民聖地汀州莊的客家語言文化,同時融合了閩粵邊際、世界客都——“梅州”標準的客家話,形成了一種較為柔和細膩的義門客家方言——下洋客家話。
陳文滿源於義門客家汀州莊陳魁公脈派
古洋陳文滿是義門汀州莊陳魁公之昆孫,是古洋陳氏開基始祖。宋嘉佑八年(1063年),江州義門陳奉旨分莊。宋進士、汀州莊太守陳魁(號參琉)分得汀州莊,遂帶家口97人遷至福建汀州居住,魁公是義門汀州客家陳氏的公認的始祖、大顯祖。汀州莊陳氏屬皇封“天下第一家”江州義門陳的望族之一。汀州莊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枝繁葉茂,繁衍昌盛。魁公妣李氏、劉氏生五子:昆、侖、嵩、嶽、峰號稱“五山”。宋末“五山”兄弟後裔因避元兵戰亂遷居甯化石壁陳德村(今為南田村),繁衍生息
100餘年後陸續南遷。魁公脈下“五山”兄弟稱為汀州莊五大房支脈。根據史料記載,“五山”支脈後裔地域分佈概括分為三部分:一是閩西上杭、永定、長汀、武平、連城、新羅、寧化,閩南漳州、南靖、平和、漳浦、詔安等地;二是華南、華東、華中及西南諸省;三是廣東、廣西、海南、港澳臺等地,東南亞各國,繁衍總人口有數百萬人。
魁公三子嵩公傳至國代87世儉壽、爵壽衍孟仲八兄弟,再衍89世“文梅”字輩兄弟40多個,裔孫分遷閩、粵、贛、川、渝、桂、港澳臺及東南亞等。宋末元初,古洋陳氏一世祖鄧三九郞公為避戰亂,隨著當時汀州客家紛紛向南遷徙的人流,攜帶家眷從汀州寧化石壁來到永定(當時為上杭管轄)陳東坑水尾,看到山勢平坦,土地肥沃,故在此定居下來,鄧三九郎公妣曾氏,生五子:文秀、文滿、文浩、文質、文光。
文滿兄弟分遷 向外開拓發展
文秀(老大名念三郎)由永定陳東下坪遷高陂鎮黃田村,支分堂堡鄉三堡長嶺村,上杭縣城,廣東梅縣、豐順大竹園,廣西等地;文滿(老二名念四郞)隨父鄧三九郞母曾氏及弟文浩、文質、文光沿金豐溪遷徙翻山越嶺經過一小村莊,這村四面環山,金豐溪從村中穿流而過,溪兩岸住著朱姓、曾姓、官姓等十幾姓人家。鄧三九郞公見此地依山傍山是個立足的好地方,故安頓下來,又因其配偶姓曾,因此受到村裏曾氏的熱情招待和關照,並在曾屋角造舍定居。轉眼十幾年過去,身邊的四個兒子成長成家。為遵循祖輩“家族要興旺發達要向外爭一席之地”的遺囑。鄧三九郞公鼓勵兒媳們向外拓展。文浩(老三念五郞)遷漳州南靖;文質(老四念六郞)遷溪南裏中心坪;文光(老五念七郞)遷金豐大溪甲,後支分廣東大埔坪沙。而他和次兒文滿仍居古洋從事農業生產。父子發揚陳氏先祖“勤勞儉樸、誠實勇敢”的崇高品德,修橋築路,開荒造田,為古洋開基立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文滿裔孫的繁衍發展概況
文滿公名念四郞號四九郞,(?~1373),元博學處士,古洋定基後娶官氏為妻,當家二十年,卒於洪武三十年。據傳是八月十五前到陳東下坪嫂嫂家走親戚,一病不起,後葬于陳東下坪烏鴉落洋形。(今陳東中學校門口公路下),生一子,弟子(三五郞),弟公為古洋三世祖,葬古洋大園裏盤龍形。(江西於都利村族譜載:文滿,又名念四郞,字遠盈,居福建永定金豐陳東坑。分支遷古洋,廣東程鄉縣、松源等地。生六子:十郞、十一郞、十二郞、十三郞、十四郞、十五郞。十郞遷江西於都利村)。弟子公生二子:仲一郞(仲賢公)遷平和縣蘆溪鎮,仲二郞(仲義公)居古洋。
仲賢公為平和蘆溪開基祖。(蘆溪陳輩序:始祖文滿公、一世祖弟子公、二世祖仲賢公,古洋陳輩序:一世祖鄧三九郎公、二世祖文滿公、三世祖弟子公、四世祖仲賢公、仲義公,兩地輩序不一致。)據蘆溪族譜載,文滿公,名念四郞號四九郞,於元至正二年(1342年)由汀州古洋來漳州居住,隱居南勝營,數載後同祖媽官氏,率兒弟子公、孫仲賢公返回客家途中,游入南靖縣清甯裏小蘆溪甲寨和蕉林兜(今平和縣蘆溪鎮秀蘆村蕉和厝),環視群山,林木蔥蔥,溪水清澈,景色秀麗,土地肥沃,氣候宜人。遂意子孫拓展開基志向。仲賢公步入青年,鐵匠技藝精湛,四處謀生,約於元至正廿五年(1365),為實現始祖意願,在此開基創業,披荊斬棘,開疆拓土,立家室建家業,傳下六子,妣朱六娘,生一子,受福(衍派後裔不詳);繼古慎娘,生五子,有貴、元貴、仕貴、文貴、存貴。有貴、仕貴、存貴裔孫現分佈蘆溪鎮秀蘆、西新、漳汀、東槐、新村、霞寨鎮官豐等六個行政村,五十一個自然村,總人口14000多人,成為該鎮旺族。
文滿之孫仲賢後裔分遷各地的有:
一、有貴公衍派十世德俊公次子遷廣東。十一世子宜公遷廣東。十三世信昭公次子應孝遷臺灣南路淡水阿裏港鹽樹腳莊,信甫公之子文彬(乳名阿都)遷臺灣南路淡水阿裏港水流莊。十四世孔月公隨母余媽從秀蘆隘仔遷臺灣嘉義縣梅山大坪村,1988年正月初四日陳為築宗親回鄉尋祖,後率宗親幾十人返鄉謁祖,捐資維修蕉林兜陳氏家廟;?公13歲隨余媽、孔月到臺灣,2013年冬其裔孫陳時奮從臺灣嘉義市五福街183巷2號到秀蘆謁祖;文綱公之子有華遷臺灣;揚陞公第三子貢玉遷臺灣;揚善公長子貢瑚、三子貢王廉
遷廣東;
揚德公三子貢王秀、貢瑺、貢瑸遷廣東;揚芳公五子貢珍、貢珠、貢琥、貢珀、貢瑯遷廣東省歸善縣南塘圩;文素公第四子藝隨母遷四川。十五世思制公遷臺灣,2015年
4月30日,臺灣江州義門陳聯誼會會長陳建榮與永定陳氏宗親會會長陳樹浪、古洋宗親陳振興一行親臨秀蘆為臺灣宗親查對族譜,察看蕉林兜陳氏宗祠和漳汀陳氏大宗;元佔、元溫公遷臺灣;德章公遷浙江省溫州市;志會公第三子登用遷四川省;貢玖公三子阿二、阿三、阿四遷江西省。十六世元俊公長子伯補遷南洋。十七世伯章公五子應慕、應宜、應種、應金、應香中某後裔從蕉林兜後坪徑遷臺灣,2001年10月由陳保復率臺灣宗親返鄉謁祖,捐資維修大坑霞坪宗祠。
二、元貴公衍派在蘆溪鎮秀蘆村的東山石壁壟居住,後裔遷漳浦縣湖西、臺灣、菲律賓呂宋等地。
三、仕貴公衍派十世祖淪淵公遷永安縣(今廣東省紫金縣)龍村,法平公三子朝章、朝奇、朝貴遷臺灣石屈崠,十六世祖檸、梯、慶雲公遷臺灣。
四、文貴公衍派在蘆溪鎮秀蘆村的大坑屐背頭居住,後裔遷龍岩東尾(東肖)、臺灣等地。
五、存貴公衍派金實公裔孫八世祖仕祿公六、七子遷廣東省紫金縣,2007年10月18日及2008年10月
5日由陳浪華率紫金宗親兩次返鄉謁祖。九世祖靜吾公遷廣東省揭陽縣,榮吾公遷臺灣鳳山縣南路小竹橋莊。金琳公裔孫九世祖保衷公二子標、玉遷江西省。十世祖淑杏公長子正伯遷江西省。十三世祖和公遷臺灣。十四世祖霆、條、熱公遷臺灣。十五世祖蟬公遷臺灣。十六世祖富公遷臺灣。廿一世祖良祿公於1949年遷臺灣。金瑛公裔孫九世祖差(字再雲)、相、層(字更上)公遷臺灣冷水坑。十世祖源浩、源壁、源文等裔孫遷南靖縣龍山。十一世祖法純公遷永定縣大溪黃仕坑。十二世祖揚美公(諱紹伊,官名新冶)曾任大理寺卿,任浙江省溫州太守時生三子:胤熾、胤昌、胤國,裔孫在溫州一萬多人,出巡廣東省時,娶朱氏,生一子棠芾,後裔不詳;明通進士先聲公之孫金章遷臺灣嘉義縣;仁昭、其魁、其鍇、其振、揚聖、登元、其棟、其修、其德、其元、其光公等遷廣東省永安縣(現紫金縣)。十三世祖悅公遷廣東省普寧縣,其昌、國英公遷廣東省永安縣(現紫金縣),邦祚公遷廣東省普寧縣,朝寬、應鬥遷廣東省連平州,陳思公部分後裔遷永定縣湖山桂竹洋。十四世祖謙公(字純樸)三子鵲、來、喜,誥公(號自奇)三子龍、壬、善遷廣東省惠州府歸善縣淡水望堯崗;自強公遷廣東省;凝公遷廣東省連平州;契公四子萬、聰、興、保遷四川省德陽縣。十五世祖泰公遷廣東省永豐縣,阿德、阿球二兄弟,胤、聲、陳三兄弟,戴秀、相、何、順四兄弟,永、阿六二兄弟等遷廣東省惠州府歸善縣淡水望堯崗。十六世祖亞球、亞奕、亞文公遷廣東省。十七世祖賜爾、法愃公遷廣東省。陳嚴敏,蘆溪鎮東槐村八角樓,遷臺灣。陳琴,蘆溪鎮東槐村土城,遷臺灣冷水坑。陳棋,蘆溪鎮東槐村土城,遷臺灣冷水坑等等。
文滿之孫仲賢後裔在清代時期分遷臺灣各支脈,在臺灣繁衍成為臺灣著名的“汀州莊文滿房蘆溪派陳氏”。
仲義公,為古洋四世祖,配雷四娘,生四子,友全,遷紫藤坑,後裔大部分遷廣東、廣西等地;德全,後裔遷廣東;聖全(未傳);滿全,為古洋五世祖,配溫八娘,生二子,勝安、勝聰。勝安後裔遷下洋沿河路(今建明、建良等戶);勝聰,為古洋六世祖,生二子,玉、鼎。古洋陳氏在此之前人口發展緩慢,康熙戊申年(1668年),由江西地理明師指點“陳氏要興旺,要更葬祖墳。”故玉、鼎公後裔改葬弟公于大園裏盤龍形。並在村中廣挖池塘九口(稱之九星九宮)。此後陳氏人口逐漸興旺,其他姓氏也逐漸向外搬遷。在玉、鼎公兄弟倆及其子孫們的奮鬥下在村頭(背頭山下)及村尾(坪尾崗)各建成土木結構二十四間落基的四層高大四方樓,樓名分別為“田玉樓”和“鼎耀江山”,兩樓遙遙相對,在當時附近村莊是屬較大型的土樓建築。據傳,清乾隆皇第二次便衣下江南,騎馬從下洋逆河而上,跨過古洋坪來到古洋眼前一亮,只見“鼎耀江山”土樓宏偉壯觀,遂為該樓題聯:“鼎耀無疆世世榮華長萬載,江山不改代代富貴遠千秋。”遺憾的是該樓年久失修,樓主外遷發展,倒塌留下遺址。所幸“鼎耀江山”大門石由樓主保存著,乾隆皇題聯已收錄《古洋陳氏族譜》供後人佐證史實。
古洋從玉鼎公後人口逐漸興旺,後裔分支兩分。並根據某代人丁興旺,為人處世正直,在裔孫中有威望而定,後人為紀念先祖的威望而定房。玉公裔孫節、廉兩房,由於節公人丁興旺又分三房:雙湖、鎮洋、文宇(遷漳州),廉公至孫輩加賓時方興旺號錦榮房。鼎公裔孫,本煜公、晟公兩房,後煜公人丁興旺,再分元始房,元始房大部分外遷江西、廣東等地。晟公裔孫至繼厚公時方興旺,號鳳崗房。除外遷,古洋現以“雙湖、鎮洋、錦榮、煜公、鳳崗等五大房。古洋梓叔及撫市鵲嶺、岐嶺豐村、岐嶺陳屋樓(聚斯樓)梓叔親如一家。雖則分遷分房但是大家團結齊心,敦親睦族,慎終追遠,忠孝傳家,義門客家精神代代相傳。尤其是每年正月初十日古洋陳氏為文滿公隆重舉行開基古洋及祭祀等紀念活動。旨在弘揚祖德宗功,凝聚宗族親情。
文滿裔孫的外遷概況
文滿裔孫外遷除了江西於都利村及四世仲賢公遷平和蘆溪等外,八世之後陸續出現外遷,其中八世惟旺公之子浩公遷撫市鵲嶺村,現已繁衍29代115戶586人,有分支遷龍岩適中鎮營坑村,廣東省雲浮市等。惟冕公之子論公遷廣東。十世萬頃公遷廣東。十一世梅公,機公,柱公遷廣東,桐公(繼明次子)生五子遷廣東。十二世應廷公遷廣東,應炤,應恒公遷岐嶺凹下陳屋樓(聚斯樓),現已繁衍25代40多戶
150多人。應僉公遷廣西。十三世至十七世外遷江西、廣東、臺灣居多。十三世奇先、奇林、奇道及十六世亦珍公遷岐嶺豐村,現已繁衍27代有133戶580餘人。奇標遷泰寧,廷鳳遷永定,仕乾、仕坤遷廣東三河壩,仁寶遷廣西,仁輝遷廣東大埔大麻。十四世,奇旺遷江西永新縣,巨集引遷廣東,巨集循遷江西,仁禮、仁鄉、仁峰、仁海遷廣東連平州,仁永遷江西南康,仲瑞遷臺灣,仁壽遷江西,仁近遷臺灣。十五世上由遷漳州,上穀遷江西,上佐雍正五年遷湖廣,上賓遷廣東,上士遷福州,上滿遷漳州,上國遷江西龍泉,上質、上攀、上翠均遷江西。甲養、乙養、丙養、林養均遷廣東惠州府。建瑾、建珍遷江西萬安紫霞村,現已繁衍一百多人。定享,定龍均遷江西,繼亭遷岐嶺,定書、定岳遷福州。十六世,斌為遷江西雲都,舜為遷臺灣,壽為遷江西吉安縣,義為、全為遷江西,亦芳遷建寧,元芳、季芳、宜芳、定芳、迴芳均遷廣東。永耀、永行遷江西贛州。亦茶遷漳州,錦榮房亦寬、亦敏、亦俊、亦勳、亦蘭、亦貴六兄弟均遷江西遂川、萬安等地現已繁衍
100多人。亦玖遷江西天河待考。元光後裔原遷上杭豐稔大水源現為豐稔街青峰頂,已繁衍幾百人。朝蘭遷臺灣,朝宗遷福州。十七世,壽楊、丁奎、能奎居臺灣,遠官、德官,福官遷臺灣。十八世,才周、才元、才讓、才恭均遷臺灣。十九世,明章、明光遷江西泰和。二十一世後遷東南亞各國居多。二十一世兆(蘭瑞四子)遷南洋,崇德生四子:初濟、初?、初?、初?遷泰國。崇祿生二子遷泰國,崇信生二子遷泰國,友鏡生三子三女祥增、祥勇、祥寶遷華安。雪明生一子祥樹遷江蘇無錫。友柱生三子,祥文、祥角、祥達遷漳州臺灣路,友相生一子祥福遷角尾。輝,生一子獻定遷泰國,案林遷馬來西亞,來林生一子自和遷馬來西亞,成坤遷新加坡,成增立一子生文遷印尼。二十一世,針發、錦發、開提、定發、開許遷東南亞國,開昌生一子一女遷昆明,開北遷馬來西亞,肇庸遷南洋,全盛生二子遷安溪竹園,亮盛遷外,信忠公後裔遷東南亞國,初善,生一子接喜遷泰國,初濟、初佩遷泰國,清泉生一子一女遷廣西,友德生二子,楊福、楊貴遷上杭豐稔青峰頂,有乾生二子,榮揚、漢揚遷豐稔青峰頂。有浪生四子遷豐稔青峰頂。獻金、獻皆、獻標、獻略均遷馬來西亞,獻松生三子遷華安,祥文遷南洋,鋪文生一子居華安,昌文生二子榮興、榮湧遷居馬來西亞,管文生二子一女遷居海澄,鮑文生二子一女遷居海澄,彬文生六子遷居新加坡,煌文遷新加坡,萬善生三子居馬來西亞,萬都生一子遷平和,萬忠生二子遷平和,萬武生三子一女遷新加坡,獻定生二子居泰國,獻潘生三子遷安溪,獻超生一子遷居福州,經文生四子遷居馬來西亞,喜文生二子遷龍海石碼,墩文遷龍海石碼,養文生二子遷漳州黃山。二十二世,培松生三子三女遷居馬來西亞檳城,春喜生一子一女,文欽、順英遷居馬來西亞檳城,光喜配胡玉珍(小)生二子,寄生、奇生、二女美蓉、秀美居馬來西亞檳城,煥喜生五子:文仁、文義、文武、文德、文星、四女:亞妹、亞長、秀蘭、文蓮居馬來西亞檳城,接松生三子三女遷居泰國,振松、杏松遷龍岩大池打銀,坤松生六子二女遷居印尼,練松居泰國,鏗松居昆明,宗松居馬來西亞,亞梨遷居華安,石啟遷華安,添廣生四子俊發等遷馬來西亞,添燕生一子遷居安溪竹園,添招生三子遷居緬甸,萬源後裔遷居廣東、香港、澳門、龍岩、永定、廈門、漳州等地,萬有配胡氏生子女居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萬富後裔遷居廈門、漳州平和等地,萬超後裔遷漳州,萬亨後裔遷居平和、龍岩,萬安後裔遷居廈門、平和、福州、南平等地,萬堯生二子永佳、永均遷居緬甸,萬汀後裔居馬來西亞,萬湘後裔遷居馬來西亞,萬逸後裔遷馬來西亞,饒喜、繁喜遷居漳州長泰,福喜後裔居廈門。幹文、會文後裔遷居漳浦。二十三代後外遷詳見《古洋陳氏族譜》(略)。
聚斯樓一義門客家陳氏土樓的傑出典範
聚斯樓(即陳屋樓)位於永定岐嶺龍湖凹下,開基始祖應恒公(元機長子),偕應炤公(元植三子)、應絲公(權公次子,中山房)堂兄弟二人,結伴外出謀生。一日路旁見一人奄奄一息,兄弟三人急忙施救。此人原是風水先生,為報答救命之恩,引三兄弟到歧嶺龍湖,據自身雲遊堪與所獲指點風水寶地。下屋(龍湖小學旁)有五鬼運財格局,居此立大發,然不長久,發後必搬遷。凹下(現聚斯樓址)臥虎形,可世代居住,代代人才輩出。時龍湖已播遷眾多姓氏,凹下已為江姓、劉姓先居,在此建基必受排擠,天機洩漏,定不能成事。於是兄弟三人先在下屋建房暫住。他們憑藉一身手藝(恒公善鐵匠,炤公善切煙並經營煙絲生意,絲公會木匠)勤儉持家,團結協作,時永定煙草聞名全國,有“煙魁”之稱,因而生意興隆,到兒輩果大發。應恒公之子廷奎公生四子(長子仁忠,字海源;次子仁孝;三子仁廉,字海龍;四子仁節)。因風水先生話語在耳,又見凹下寶地一時難得,應炤公、應絲公後代開始外遷,恒公之孫仁忠(海源)、仁節回遷古洋,仁孝後裔(定亨、定龍)遷江西。他們走時把積攢之財,悉留給海龍公,望其實現凹下開基繁衍之望。此後,海龍公和兒子順亭公(字定添)開始低調生活,以放母鴨為計,慢慢接觸江姓主事,借宿老樓下(時高頭江姓糧倉),博得其友情。高頭江姓以糧食儲存運輸不便為由,終把老樓下及周邊土地賣予二公父子。聚斯樓始營建,曆二十年,清乾隆丙辰年,即公元1736年,一座以富麗堂煌,內部空間設計錯落有致,採光通風絕佳,冬暖夏涼而著稱的土樓落成了。順亭公有感于曾祖父輩因行善積德而得寶地,父輩們無私傾囊相助而建寶宅,並為勸勉族人不忘義門世家以孝義傳家、和睦相處之祖訓,特抒大門對聯:聚德呈輝臻百福,斯幹載詠慶三攸。並取樓名:聚斯樓。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太平天國天京淪陷,殘兵一路南竄,經永定,過聚斯樓,以為土豪財主所建,便縱火焚燒。聚斯樓雖木構部分燃盡,土牆卻堅固完整如初。後十九世先祖重修之,即為今日之貌。聚斯樓地靈人傑,人才輩出,文風鼎盛,凡從政、經商、藝工、儒學多有建樹。十六世穆思公,字益堂,清嘉慶縣丞,修職郎(葬松嶺塘)。十七世純厚公,清道光巡按(葬野豬窠),妻鄭氏,皇清誥封勤惠安人(葬三角塘)。文滿公凹下聚斯樓裔孫現已傳25代,36戶,
150余人,大學生50多人,心懷慈善之人,必將家和順暢、子孝孫賢、人才輩出。崇文尚學之風,忠孝傳家之義門客家精神為周邊鄉鄰所稱頌。聚斯樓不愧是義門客家陳氏土樓的傑出典範。
慎終追遠,飲水思源是義門客家人的本性。尋根思源不在祈福于祖先,而在於明白我們的自身,我們與祖先血脈相連,祖先曾經在戰火紛繁的年代為了生存不斷遷徙,在艱苦的歲月中繁衍生息,並為古代社會抒寫了光輝的一頁。這種精神一定會通過這血脈流傳到我們現在。因此,作為義門客家的傳人,我們肩負著歷史賦予的神聖使命:那就是傳承義門客家精神,重振義門雄風,振興中華,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共同奮鬥!
海峽兩岸義門客家文史研究分院研究員 陳振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