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陳氏
徽州,亦稱新安。這是一個宗族結構相當嚴密並且延續長久的地方。誠如清人趙起士所雲:“新安各姓聚族而居,絕無一雜姓攙入者,其風最為近古。”世家大族遷入徽州大致分兩類,一是在徽州為官因慕愛此地山水而定居,二是因避戰亂遷徙而來。陳氏遷徙徽州並繁衍基本屬第二類。明人戴廷明、程尚寬等撰《新安名族志》列名族(姓)90個,陳氏列第22位。
一、陳姓源流
陳姓得姓始祖是胡公媯滿。
司馬遷《史記.陳杞世家》記載:“陳氏胡公滿者,虞帝之裔也。昔舜為庶人時,堯妻之二女,居於媯汭,其後因為氏姓,姓媯氏。舜已崩,傳禹天下,而舜之子商均為封國。夏後之時或失或續。至於周武□□□殷紂,乃複求舜後,得媯滿,封之于陳,以奉帝舜祀,是為胡公。”
胡公媯滿的先祖世系略況如次:
……黃帝(少典之子,姓公孫氏,居軒轅之丘,名軒轅,人稱軒轅黃帝。娶西陵氏之女螺祖為妻,生二子:玄器、昌意)--昌意--高陽(顓頊)繼位--帝嚳(玄器之孫高辛,先娶陳鋒氏之女,生一子名放勳,繼娶娵訾氏之女,生一子名摯)--帝摯(嚳死後,因摯年長而繼帝位)--帝堯(即放勳,摯在位
9年因才幹不佳致國弱,而讓位于弟放勳。堯帝在位70年,晚年權衡再三,沒傳位給無能的兒子,而傳位於有治國之才的舜)--帝舜(名重華,妻產堯之二女女英,生一子名商均。61歲登位,在位39年,任賢去佞,政治清明)--商均『因商均無治國之才,舜生前舉薦了大禹。服喪三年畢,大禹讓位于商均,但諸侯只承認大禹,於是大禹登了位。大禹對舜懷有深深的感激之情,他知道如果沒有舜的提攜重用,就不可能有他的尊榮和地位,於是便封舜的兒子商均于虞(今河南省虞城縣西南),稱有虞氏,後稱虞國。商均死後葬虞城西三十裏許。現仍有一個村子叫商均墓村,其墓至今沿存』……胡公媯滿。
商朝統治時代大約在西元前16世紀至西元前11世紀,後被周朝滅掉。周朝建國後,開國君主周武王“興亡國,繼絕世”,為追封前代聖王之後人,找來商均的裔孫媯滿,並把自己的長女太姬許配給他為妻,建諸侯國陳國,封他為陳侯,後人以陳姓為姓,國都宛丘,在今河南淮陽縣城東三裏,有潁水出自淮陽縣城西北,故陳氏以潁川為堂號。媯滿死後,諡號陳胡公。媯滿是陳氏得姓之開山始祖。胡公媯滿之墓至今尚存,在河南省淮陽縣城東南的城壕裏。當地人用鐵皮把墳箍了一圈,以防水浸,稱之為“鐵墓”。
陳國歷經 600年的滄桑,傳20世、23位君主,到了周敬王四十一年(西元
479年),亡于楚國。陳亡閔公次子全溫奔晉,邑於浚儀,別號陳留。閔公長子衍(陳胡公滿二十一世)避難遷陽武戶牖(在今河南蘭考縣東北)定居。陳衍為戶牖陳氏始祖。起初幾代,有人往齊國為官。第七代陳從善出仕秦國,拜上大夫。及至第十代(陳胡公滿三十代)出了個哥哥陳伯激勵弟弟陳平讀書上進的故事。據《漢書》所述,陳平氣貌沖粹,好讀書,其兄陳伯,耕稼為業,性好友,縱平遊學,陳平不負兄所望,博學多才,做了漢高祖劉邦的謀士,定漢業六出奇計,被封為戶牖侯。漢惠帝時拜陳平為左丞相,與周勃共誅諸呂,複漢室大業。到了陳衍第二十三代(陳胡公滿第四十三世),出了個東漢名流陳實。陳實,字仲弓,生於漢和帝永元十六年(104),漢桓帝和平元年(150)為在丘長,徙居潁水邊,在鄉閭平心率物,凡事必求判正清靜治郡邑,百姓咸之,輒曰:“寧為刑罰所加,勿為陳君所短。”陳實生有六子:紀、政、洽、諶、信、光。陳實與長子紀(字元芳)、四子諶(字季芳)時稱“三君”。有一次逢災荒,盜賊爬至陳實家梁上,被陳實發現了,他呼喊兒子起來,並說:“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惡,習以性成,遂至於此,樑上君子是也。”賊人聽了,慚愧投地伏罪。這一故事就是成語“樑上君子”的出處。有一回,陳實帶幼子及孫兒訪問名賢荀淑,是夜德星奎聚。陳實卒於漢靈帝中平三年(
186)八月,葬潁川郡許昌縣去城三十裏安東鄉鳳儀山下,諡文范先生。後人為紀念他建有“德星亭”,他被追封為潁川侯,稱潁川始祖。
陳實的裔孫在潁川定居後,遵循祖德,安定家業。陳實的第八代(屬第四子季芳一脈)裔孫陳世達,在晉朝為官,晉元帝建武元年(
317)他隨元帝司馬睿南下,自江北潁川許昌遷家于吳興郡(在今浙江臨安、余杭、德清西北,兼有江蘇宜興縣域)長城縣(即今浙江省長興縣)下若裏。陳世達曆官丞相櫞、太子洗馬,南來後任江州刺史,出為長城令。他遷家太湖邊下若裏時曾說,此地山川秀麗,子孫必鐘其靈。同時,陳實長子元芳一脈的後代迫于隋亂,也從潁川適吳興郡。使吳興成為潁川陳實裔孫南遷的第一大聚居地。吳興陳氏經過近兩個半世紀的生息繁衍,到了陳世達第十一代(陳實第十八代),出了個陳霸先,在梁敬帝太平二年(
557)受梁禪位,建立陳朝,稱為陳武帝。陳武帝在位三年病故,因只有一子被困北周,遂由皇兄陳談先長子陳蒨(陳實第十九代)繼位,稱陳文帝。陳文帝在位八年,由長子伯宗(陳氏第二十代)繼位,稱陳廢帝。陳廢帝在位兩年,傳位於陳頊(談先次子,屬陳實第十九代),稱陳宣帝,在位14年。由陳後主陳叔寶繼位。陳叔寶,是陳實的第二十代,名元秀,字子陽,在位7年,於禎明三年(589)亡于隋。陳朝先後傳三代皇帝,享國33年。
徽州陳姓均派屬潁川陳氏,但脈系、遷徙時間不一。主要有以下幾支:
陳後主陳叔寶第九世(即潁川郡王陳實第二十九世)陳禧,于唐廣明年間為避黃巢亂,由浙江桐廬遷休寧藤溪(即陳村,在休寧縣域30裏)。
陳後主陳叔寶第九世(即潁川郡王陳實第三十一世)陳京,于唐末由江西浮梁鹽倉嶺遷祁門竹源(又名坑口,舊名竹溪,在祁門縣城西90裏)。
潁川郡王陳實之裔孫陳琚,唐廣明中為避黃巢之亂南遷江西德興,其後人一清(號初泉),于宋嘉熙年間任婺源州幕,遂遷婺源陳家巷(在婺源縣東關集賢坊)。
潁川郡王陳實裔孫陳秀,唐廣明中為避黃巢之亂自浙江桐廬先遷歙縣黃墩,傳二世曰貴,于後漢高祖劉暠乾祐戊申(
948)再遷祁門石墅(在祁門縣城西25裏)。
潁川郡王了實第二六世世昌公遷績溪蜀川;第三十世稟公遷績溪蜀馬。
徽州的陳姓中,也有自青陽遷來,稱“青陽陳”,但“青陽陳”也同出潁川陳氏。
二、遷徙分佈
1、 由浙江桐廬遷休寧藤溪(陳村)
始遷祖陳禧。今休甯縣陳霞鄉所在地陳村,在唐末以前是一個洪姓聚居的村落,因名“洪村”,又稱“藤溪”。唐僖宗時,潁川郡王陳氏始祖陳實第二十九世孫陳禧(陳後主陳叔寶第九世),為避黃巢之亂,于唐僖宗廣明年間,由浙江桐廬溯流而上,至歙州休甯縣西滕溪,愛其溪山之勝,遂定居於此。後子孫蕃衍,一村除陳姓外,別無二姓,遂曰“陳村”。陳禧卒葬休甯縣南之鬲山,民人神而祠之,其後,人稱“鬲山府君”。
從陳後主叔寶公至禧公,共有十代:
軒 友迪 廣--有能--章 友造 軼 友誠
深--綸--益--仲道--度--良--瑞慶陳叔寶--禮(潁川派二十世)慶--伯城--辛
輊 禧 廉 胤
叔寶公四世陳仲道,隱德弗仕,生三子:軒、軼、輊。長子軒,字彥恭,仕唐官光祿大夫。次子軼,字彥文,仕唐官戶部侍郎,生唐憲宗元和元年(
806),唐僖宗乾符三年(
876)十月初三日奉敕封天下兵馬副元帥,統人馬
180萬,與長子廣、次子度隨征到歙州篁墩,巢敗複追到饒郡浮梁北隅鹽倉嶺。三子輊,字彥武,仕唐,官兩浙觀察史,遂居浙江桐廬,是為浙江桐廬派陳氏始祖。禧為輊傳第四世。
2、 由江西浮梁遷休甯陳村(滕溪)
始遷祖陳崗。他是潁川郡王陳實公第三十二世(屬軼公玄孫友造公脈下)。軼生廣、度、廣生有能,有能生章,章生三子:友迪、友造、友誠。友造生宗振,宗振生竟、竟生四子:(品字下面一個山)、峰、嶼、崗。崗公遷休甯陳村,約在北宋中期,是潁川陳氏遷陳村的重要一支。
3、 由休寧藤溪(陳村)遷歙縣石門
始祖陳旭。旭為禧傳第六世。其世系簡表如下:
明休甯人朱升曾作《石門陳氏族譜序》,序中說:“歙南石門陳氏,世相傳示,派出休寧西鄉藤溪。藤溪始祖鬲山府君禧,曆五傳(按:視清為一世孫,梅為二世孫,饒為三世孫,善為四世孫,旭則為五世孫)而為旭,旭遷歙南,是為石門始祖,約其時當汴宋初年,至今至正庚寅(1350),蓋四百餘年,而十有五世孫矣。”旭的後人有名天迪,號此山,博學好古,與黃後圃齊名。
4、
由休寧藤溪遷江西鄱陽,又由鄱陽遷回休甯縣城“文昌坊”
休寧藤溪派潁川陳氏始祖陳禧公三世孫遷江西鄱陽,生二子:巧、慧。慧生三五公。三五公于北宋初處自鄱陽遷回休甯縣城南街文昌坊。
5、 由休寧藤溪遷休甯藍渡
始遷祖陳嘉謨。陳禧公第七世陳神,生二子:審、寔。寔始遷王師堂之源越,十三世嘉謨再遷休甯藍渡。
6、
由歙縣石門遷歙南黃坑大宅
始遷祖陳元寶。元寶系旭公脈下,為陳禧公十七世。歙縣葉村、黃泥莊陳氏均出此派。
7、 遷歙縣東關(歙東上路)
始遷祖陳猷。猷公于宋鹹淳間舉孝廉,幼孤,由祖母慈育,辭職歸養,授徽州府學渝,賜建“慈孝坊”。
8、 由休寧藤溪遷休寧大族村,再遷金村。
(由於資料缺乏,始遷祖及蕃衍情況待考)大族村原為休甯陳霞鄉一個陳氏聚居的自然村,有十幾戶人家,1958年因在該村建水庫,村遷鄰村金村。
9、 由江西浮梁遷祁門竹源(坑口,舊名竹溪)
始遷祖陳京。漢太丘公潁川郡王陳實傳二十五世有軒、軼、輊兄弟三人。軼公與長子廣、次子度居浮梁鹽倉嶺,傳五世陳京,始遷祁門竹源。同治十二年修《陳氏宗譜》記載:“(廣)公生於唐大中壬申(
852)……乾符丙申(
876)同父統兵到歙州篁墩,複到饒郡浮梁州駐營。乾符己亥(
879)與巢敵戰有功,贈封朝奉大夫……生有能,有能生章,章生子三:長諱禎,字友迪,生宗才,宗才生京公,遷祁西苦竹港,地名竹溪(即竹源);次子諱禧,字友造,遷武寧;幼諱祥,字友誠,居浮梁。”從軼至京公的世系是:
友迪--宗才--京公 廣--有能--章 友造 友誠軼 度--良--瑞慶
據《新安名族志後卷.陳》記載,祁門桃源、塔灣、閃上、界首、車田、灣潭、黃村口、高壙、李源山、桐山、下石倉及祁門縣城正街諸陳,概出竹源派。
10、由祁門竹源遷祁西文堂
始遷祖陳惟簡。陳惟簡是竹源派始遷祖京公之曾孫,軼公第九世。遷居時間約在北宋大觀三年(1109)。數代繁衍,至明清時,文堂成了祁門潁川陳氏一大望族。
11、由祁門桃源(坑口)遷祁門磻溪(磻村)
始遷祖陳享龍(字升之),長支次五公(嘉會堂)、幼支次六公(敦典堂)。享龍生生宋甯宗嘉泰元年(1201),仕南宋,官至司戶,卒於至正乙亥(1275),他是遷桃源始祖京公的第六世。《磻溪陳氏族譜》認定陳享龍是始遷磻溪之祖,……“奉考由竹源遷磻溪”。
12、由浙江桐廬遷歙縣黃墩,再遷祁門石墅
唐禧宗廣明年間,潁川陳氏曰秀者,為避黃巢之亂,先由浙江桐廬遷歙之黃墩,傳二世曰貴,于後漢高祖劉暠乾祐元年(
948)遷祁西25裏之石墅。祁門縣城北、胥嶺、秀溪諸陳皆出此派。
13、由祁門竹源遷祁門縣城正街
始遷祖陳彥輝。遷居時間在明洪武十九年(1386)。《新安名族志後卷.陳》記載:“(正街)在邑直街。出竹源派,子京十二世曰樾,授安慶府司戶參軍。樾子曰士宏,舉明經,為歸州學正。士宏子龍,為清湘縣簿。龍四世曰誠中,元季避兵居(祁門)十二都溶口。子曰彥輝,洪武丙寅贅居邑葉氏,遂家此焉。”
14、由祁門竹源遷祁門外桃源(今閃裏)
始遷祖陳富,富公系京公曾孫。京公之子淵(字日新),由竹源遷塔灣,傳二世富公,由塔灣遷閃上(外桃源,今閃裏),遷徙於北宋年間。
15、遷績溪蜀川,再遷績溪蜀馬
陳文帝陳蒨的第四個兒子陳伯國,在陳文帝時被封為新安王。宗澤有辭贊新安王伯國像:“其仁如天,其智如神,皇王之胄,不愧完人。”伯國子陳鑒襲封後為避隋亂而居績溪修文鄉。唐玄宗時,陳鑒的第五代陳世昌(字永京)遷績溪蜀川。世昌公生子悅,悅生和、恭(遷旌德霞溪),和生實(遷浙江昌化)、宥,宥生廩,廩遷績溪蜀馬。
16、由江西德興遷婺源陳家巷(在婺源縣東關集賢坊)
始遷祖陳一清(號初泉),宋嘉熙間任婺源州幕,由江西德興遷居於此。其先世派出漢太丘長潁川郡王陳實公,晉建興中曰伯眕者渡江,居曲阿,唐廣明中曰琚者避亂南遷,分居江西德興。陳一清系陳琚後人。
17、由休寧藤溪遷東源
始遷祖陳閬。閬為休寧藤溪派始祖陳禧第四世。閬生二子,長曰祚,次曰祭。祚生科,祭生稅。
18、由東源遷青陽。
始遷祖陳全。陳全系休寧藤溪派始祖陳禧第八世,其父為傑公,祖父為科公,曾祖為祚公。
三、著名人物
潁川陳氏遷徙徽州,千百年來,生息繁衍,所出名人不勝枚舉,以下作一概述。
由浙江桐廬遷休寧藤溪之始祖陳禧,字以和,是漢太丘公潁川郡王陳實的第二十九世。其裔孫陳櫟在《始祖鬲山府君》一文中說:“府君始遷也,泛宅浮家,托於漁釣,積德敦義,鄉稱善人。歿葬(休寧)縣之南地曰鬲山益久,一方之民神之,乃創廟墓,傍屍而祀之,凡水旱必禱焉,東作不祀之府君不敢典,西城不祀府君不敢食,子孫之祀之有不如鬲山之民之祀,視桐鄉之于朱邑。”時人對陳禧公尊崇如此,足見其生前影響之大。潁川陳氏遷藤溪聚居後,村名“洪村”改為“陳村”,民俗敦朴,學風日盛,以至“讀書者比屋,各家之老遇風月良夜,杯酒相敘,飲罷步街上聽子弟朗誦,聲自村首至村尾,東西相震,以是快愜為樂事”(見陳櫟《雜識》)。學風昌盛必然導致才俊輩出。陳禧公的後人陳尚忠與弟陳尚文,於南宋紹興二十一年(1151)並登進士,一時傳為佳話。尚文以杜鵑詩知名,人稱“陳杜鵑”,著有《漫翁集》。陳孚先及其子陳明,先後于宋紹興二十四年(1514)和宋嘉定元年(1208)登進士第,為“父子進士”。陳孚先官新淦宰。陳明官終廣南路市舶提舉。陳篆,宋乾道八年(1172)進士,授余姚令。陳卓,宋慶元五年(1199)進士。陳慶勉,宋紹定五年(1232)進士,官至福州判。這裏所提到的七名進士,同出在休寧藤溪(陳村)潁川派陳氏一族。
特別要提到宋元時期出在休寧藤溪(陳村)的碩儒陳櫟。陳櫟,字壽翁,小名佳老,別號東阜,因所居堂名“定宇”,人稱“定宇先生”。他生於宋理宗淳祐十二年(1252),卒於元順帝元統二年(1334),享年83歲,他是朱熹的四傳弟子。元仁宗延祐元年(1314)中江浙鄉試,卻不赴禮部報到,稱疾固辭,終生坐館教書著述鄉里,是宋元時期著名的理學家、教育家。朱升、倪士毅是他的學生。他著有《四書發明》、《書傳篡疏》、《禮記集成》、《六典撮要》等數十種文集,深刻闡發了朱熹的學術思想。由於他學問淵博、人品高尚,儘管他偏居陳村一隅,卻被眾多求學者仰慕追隨,一時“江東人來受學者,盡遣歸櫟”。陳櫟的從侄陳光,字實卿,也很有學問,時人以“書櫥”目之。陳櫟的曾孫陳鎜,字自新,號半竹,師從朱升、趙汸,明洪武間有人推薦他去做官,他堅辭不就。明時陳村人陳高,洪武初舉明經,授徽州府訓導。
派出休寧藤溪,遷休甯縣城“文昌坊”的陳氏,三五公的五世孫陳宣孫是一個很知名的人,其號弗齋,南宋開慶元年(1259)中進士第,曆官常州學教授,元初之亂,授知休寧縣事,有安輯功,曆通州判官,著有《弗齋集》、《汴梁吟稿》等。宜孫長子元方,為浦城縣丞;次子季方,為休寧縣五領巡檢。
位於休寧縣城西
7公里橫江之畔的藍渡村,是派出休甯藤溪陳氏聚居的古村落,人才輩出。遷藍渡始祖名嘉謨,為禧公十三世。十五世陳士榮於南宋隆興元年(1163)貢授迪功郎;陳士章、陳林,淳熙待補進士。陳士龍,乾道二年(1166)鄉試,授東昌府高平尉。陳求,淳熙二年(1175)選授制幹。十六世陳師由,端平二年(1235)鄉薦解元;陳師文,紹定五年(1232)貢授將仕郎;陳師孟,弱冠登甲科;陳師夔,嘉熙二年(1238)進士,授翰林檢閱;陳師秀,淳祐待補進士。十七世陳澤,授將士郎。十八世陳平,著有《省齋詩集》。十九世陳德壽,著有《克明詩集》。二十二世陳道廣,著有《樂軒文集》;陳道袞,明宣德九年(1434)授光山縣訓導。明崇禎十六年(1643),陳德新高中武科進士。清康熙六年(1667),陳國祝進士及第,拜官兵馬指揮。遷居藍渡的陳氏倡建和修繕藍渡石橋,功垂千秋。據史料記載,明弘治十年(1496)藍渡陳景曦、陳岩義、陳岩興,偕陳氏族人陳钜、陳佛興、陳齊、陳天祥、陳信、陳淮得捐貲倡建藍渡石橋,為褒獎他們的功德,時任休甯縣知縣的李燁在橋頭建了碑亭。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藍渡陳氏陳碧修繕藍渡橋。
130年後,橋被洪水沖塌,又一代陳氏族人陳永吉、陳正耀等在徽州知府何達善的支持下,於清乾隆十五年(1750)主持修橋事宜,四年後竣工。
由休寧藤溪遷歙縣石門,又遷歙南黃坑大宅的潁川陳氏,也出過知名人物。陳禧公二十三世陳永隆,急公好義,樂善好施,曾在故里建橋亭。二十五世陳靖(號“南山老人”)曾率族人修族譜,其子陳應助,克承父志。
同休寧藤溪一樣,祁門坑口(即竹源)也是一個文化底蘊深厚的村落。潁川陳氏遷居此地繁衍後,文風昌盛,才俊輩出。一首竹源總詩作了這樣的描述:“竹溪山水最奇新,陳氏安居幾百春。先代多人登顯官,後昆長千載沫餘恩。趨庭詩禮家聲舊,比屋笙歌裏俗淳。木本水源知久遠,猶存譜牒篤人倫。”軼公十二世陳邦俊,特奏名進士,授廬州司戶。陳享龍北宋元豐間登第,官南昌司戶,與王安石交契。京公十二世陳樾於南宋紹定五年(1232)中進士,官安慶府司戶參軍。樾子士宏,舉明經,為歸州學正。士宏子龍,為清湘縣簿。軼公十八世陳鼎新,宋淳祐庚戌(1250)中進士,知咸寧縣。軼公二十世陳宗源明永樂間任福建建陽縣典史,因有政聲,升為建陽知縣,後改上元縣令。清代陳振璜捐修工程善事,封職任四川威遠知縣、直隸州知州。清乾隆間諸生陳士球,為官不忘故里,捐貲為坑口修建永濟橋。
祁門石墅,也是潁川陳氏聚居的古村落,始遷祖陳貴傳八世曰陳宏,仕宋龍溪縣尹;陳元于紹興辛未(1151)中進士,仕至宣教郎,十世曰松、竹、梅、芝、蘭,並有時望。十三世陳秉哲,待補太學生。十五世陳禹錫,登進士第。十七世陳紹,淳祐十年(1250)進士,仕至縣令,十八世陳秋陽,任杭州教授。二十二世陳俊,號縝密,有文行,明永樂間召修圖志,著有《縝密遣稿》。二十三世陳銊,由貢入太學,授歸安簿,二十四世陳淳,號寒穀,積學苦志,高尚弗仕,著有《寒穀小稿》、《家禮或問》、縣誌若干卷。
遷祁門縣城正街的潁州陳氏始祖陳彥輝之三世孫陳讓,號竹阿,明弘治間貢授湖廣布政司理問,著有《培竹稿》;陳珍,號林塢,明弘治己酉(1489)鄉薦,曆官莆田、益陽、雄縣縣令。
祁門桃源舊是分“裏桃源”與“外桃源”,“外桃源”即今閃裏。北宋年間陳富公由祁門塔灣始遷於此。陳富公遷居後鑿坎開“富公井”,澤被永久。“富公井”從不乾涸,甘洌的井水滋養了一代又一代的陳氏裔孫。《富公潭泉》詩雲:“詩坤維妙道井盈,一水無窮澈底清。翹溯富公鑿飲事,香餘口澤布芳聲。”
遷婺源陳家巷的潁川陳氏,自始遷祖陳一清(號初泉)後名人輩出。一清公傳二世曰裕,謙恭篤學,廣交名士。四世陳汝賢,以詩文鳴。六世陳遜之,號養虛,授朝散郎。十世陳壽,號標樗庵,明永樂癸未(1403)鄉薦,授翰林檢討,扈駕北征,上疏建議定都北平,以制外安內,得到明成祖朱棣的嘉納,著有《春秋發微》、《南北匯稿》。十二世陳俊,號雲川,貢授廣安州幕。十二世陳斌,號惕齋,明弘治己酉(1489)鄉薦,授華容縣令。十三世陳貴,號鹿峰,授邵武府大使。十四世陳啟,早喪父,事母盡孝,著有《育齋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