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陳姓渡台開發簡述
泉州與臺灣僅一水之隔,早在遠古時期兩岸的交往就已經開始。如近年晉江深滬灣與臺灣潮音洞考古發現的舊石器時代石器,據專家鑒定製作工藝十分相似。泉州陳姓何時開始遷徙臺灣難有定論。據史籍載,三國時,孫權曾遣衛溫、諸葛直以甲士一萬人浮海求夷州,得夷州數千人還。又據《隋書.陳稜傳》載,隋大業六年(
610年),隋煬帝遣虎賁郎將陳稜與朝請大夫張鎮州發東陽兵萬餘人,自義安泛海擊流求國,虜其男女數千人,載其軍實而還。據《閩書》載:“福州之福廬山,當隋之時,曾掠流求五千產置此,尚有其裔。”明末曾遊歷臺灣的普陀山僧人華佑說:他在台東的裏劉(即裏腦,今宜蘭縣東山鄉補城村)見過唐碑,上書“開元”二字,分明可辨。最近臺北縣十三行發掘出唐代遺址,出土了大量錢幣、金器、銀器、鐵器、玻璃飾物及玉環等古物。證明大陸各姓族人東渡臺灣有可能從唐朝就已開始。宋、元時期,福建泉州港興起,海外貿易興盛,大陸東渡臺灣有了更便利的條件。宋時澎湖已有漢人居住,其中有陳姓族人,據說“編產甚蕃”。臺灣也發現有大量“宋錢”,這說明兩岸交往關係有了新的發展。南宋時期澎湖正式納歸於泉州府晉江縣管轄。元代已經在澎湖設置巡檢司,開始了政權建置的歷史。當時“泉人”己在那裏聚居,“煮海為鹽,釀秫為酒,采魚蝦螺蛤以佐食”;他們種植胡麻、綠豆,並且放牧山羊,“數萬為群”;“工商興販,以樂其利”。澎湖的農業、畜牧業、工商業都有一定程度的發展。而其時陳姓已成為福建第一大姓,泉州陳姓遷居臺灣開發當不在少數。現在陳姓為臺灣第一大姓,主要源自泉州、漳州陳姓。
一
根據史籍和族譜記載,泉州陳姓大規模遷居臺灣主要在明、清年間。陳姓入台(包括其他族姓)原因在於明清社會政局動盪,民不聊生。入台主要從事墾殖業,人員不勝枚舉。其次亦有做生意的(商貿),如晉江深滬陳姓後來形成台南大財團“秀峰公記”。又如泉州陳遜言、陳遜朗、陳遜陶三兄弟去台,於臺北開店號為“陳悅記”。再次任官職的,據清代臺灣職官表統計,在清領臺灣期間,從福建各地(包括泉州)前往臺灣任府縣教授、教諭、訓導的達
300餘人。其中有不少陳姓。
明朝建立後,為了防止倭寇侵擾,曾撤廢澎湖巡檢司,盡徙島嶼居民返回內地。然而至明代中葉以後,台、澎地區逐漸成為海上武裝集團的潛聚之所。當時與台、澎關係最密切的有林道乾、林鳳、曾一本、李旦、顏思齊、鄭芝龍等人。顏思齊、鄭芝龍在臺灣設有據點,召集泉、漳移民屯墾。泉州眾多陳姓族人入台墾殖,如明萬曆末年,泉州人陳振遙由金門水頭到澎湖沙港開基,後代發展到蒔裏等地,稱沙港或蒔裏陳氏。明天啟年間,陳弘標到澎湖湖西鄉開基,後代發展到龍門等地,稱湖西或龍門陳氏。由於明朝廷實行海禁政策,因此遷台移民數量有限,而且主要集中在澎湖列島。
明崇禎年間,福建大旱,巡撫熊文燦接受鄭芝龍移災民往臺灣耕墾的建議。據《南朝野史》載:“崇禎間,熊文燦撫閩,值大旱,民饑,上下無策,文燦向芝龍謀之。”芝龍曰:“公第聽某所為。”文燦曰“諾!”乃“招饑民數萬,人給銀三兩,三人給牛一頭,用海舶載至臺灣,令其芟舍開墾荒田為生。”這批移民被安置于北港一帶墾殖。顏思齊在臺灣還設立了“十寨”,鄭芝龍設有佐謀、督造、主餉、監軍、先鋒等官職,實行管理。據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統計,臺灣居民增至10萬餘人,開墾荒地10.8萬畝,這是陳姓入台的第一次高潮。這在泉州許多陳氏族譜中均有記載,如晉江社店陳氏、東石平坑陳氏、金井洋下陳氏、安溪陳君澤派下陳氏、南安詩山霞宅陳氏、石獅霞澤陳氏等等。
南明時期鄭成功在東南沿海抗清,於南明永曆十五年(1661年,清順治十八年)率軍收復臺灣。隨後招募沿海民眾入台墾殖。據一些史學家估計,入台人數約20萬人。許多泉州陳姓隨軍前往,形成第二次陳姓入台的高潮。這時期,明鄭政權開發的重點主要在台南地區。
原留守福建沿海的鄭經率軍入台,後在閩台之間抗清,福建沿海陳姓也陸續隨之移居臺灣,開發區域逐步向台中發展。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施琅平臺後,清朝廷賜給施琅及隨征的文武官員大量的勳業地,其中也包括授有功勳的陳姓官員,這就需要閩南沿海大批民眾(包括陳姓族人)入台墾殖,特別是清康熙年間放鬆海禁之後,泉州民眾憑藉地緣、親緣優勢大規模入台墾殖。
這些父母妻子在大陸內地的移民往往于歲終賣谷時返回內地,置產贍家,春初又複到台,歲以為常。然而春季往耕,秋成回籍的候鳥式的遷徙流動,不利於臺灣的建設和經濟發展,經過一些官員的多次請求,清朝廷終於在雍正十年(1732年)規定安分循良置有田產業者,准其回原籍搬移家眷入台。這是清朝廷第一次開放大陸移民搬眷來台,共實行了
8年多。這是泉州陳姓入台的又一次高潮。如雍正年間,泉州人陳准、陳有德入台開墾台南將軍鄉。
清乾隆五年(1740年),在閩浙總督郝玉麟奏請停止搬眷之後,內地親屬赴台團聚的合法途徑又被堵塞,無奈之下不得不重走偷渡老路。此後禁與解禁一直在清政府內部爭議不休,其間兩次嚴禁,兩次馳禁,但泉州陳姓迫于生存壓力,還是通過各種管道遷台謀生。如泉州人陳起府、陳鏈熊、陳鏈禹入台合墾臺北五股鄉一帶。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林爽文起義被平定之後,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由乾隆皇帝諭准施行,又准許臺灣移民攜眷渡台,泉州陳姓又進入遷台高潮期。如泉州陳武、陳舉兄弟二人入台開墾彰化秀水鄉,其裔傳衍為大族,家號“陳益源”。
二
除上述陳姓族人入台開墾外,根據泉州各縣(市、區)各派系、支系陳姓族譜記載其裔遷衍臺灣的情況,尤以明、清年間人數眾多。
如晉江安海文頭陳姓四世陳玉隨鄭成功收復臺灣,開基臺灣鹿港、台南布袋一帶,而由文頭陳姓遷衍的東石平坑陳姓,自三世陳樸齋攜四子於明末清初遷居臺灣以後,直至十五世陳遠棠遷居臺灣止,曆世遷居臺灣從未間斷,其裔散居台南官埔、嘉義、鳳山、統頂營等地。又如羅山社店陳姓明末有陳正誼、陳長瑞隨鄭成功收復臺灣,其族譜還記載,由於明嘉靖倭寇入侵遭劫難,加上明清政局動盪,後裔徙居臺灣甚眾。其二十八世陳榮宗於清末由臺灣返鄉倡辦籌建鄉校。再如深滬溪西陳姓明、清年間遷居臺灣台南眾多,並成立同鄉會組織,後成為著名財團“秀峰公記”,其董事長陳東河返鄉拜祖,並從“秀峰公記”資產中設立基金,自1993年起每年以新臺幣15萬元資助故鄉教育事業。而溪西路後陳姓自清乾隆至光緒年間均有族人遷居臺灣。深滬後山陳姓於元朝年間即有陳存仁遷居金門碧山肇基,其裔又遷回金井上清,而金井上清遷居臺灣的就有90多人。金井溜江俊美陳姓族人外遷始於明末,最早的外遷地臺灣,而由溜江俊美陳姓遷衍的金井洋下俊美陳姓自清乾隆至道光年間遷居臺灣臺北、淡水、林口鄉,傳衍至今達3000人。安海西佘陳姓以自製火炮平倭亂而聞名,其十三世陳文陣等徙居臺灣,至今傳衍1500多人。金井鈔岱陳姓明末十四世二支徙居台南東石鎮肇基,至今傳衍2000多人。金井福全射江陳姓清初複界後,男性青年紛紛往臺灣謀生,譜載有十四世至十六世數十人往台,據說臺灣淡水有一條街名“射江路”。至於晉江陳姓與金門陳姓的關係就更為密切,金門的幾個支系的陳姓即由晉江深滬後山、金井圍頭等陳姓遷居,而晉江安海西門、金井上清等陳姓亦由金門陳姓遷居,如今往來密切。另據有關史志譜牒載,清乾隆年間,晉江人陳光建入墾港東中裏巷仔裏莊(今屏東鎮南州鄉);陳越入墾今臺北縣中和市、樹林鎮一帶;陳長順入墾今新竹縣關西鎮大平地、沙坑、鹿寮坑、燥坑一帶;陳智仁入墾鹹菜硼街(今新竹縣關西鎮);陳仁厚入墾今新竹縣香山鄉鹽水港、四湖南隘;陳德相入墾今台南縣佳裏鎮一帶。
安溪祥華珍山陳姓二十世陳加祿,二十一世陳元添等遷居臺灣,其裔陳沼濤創辦財團法人陳沼濤文教基金會,於20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23次返回安溪祖籍地,先後創辦沼濤小學、沼濤中學、沼濤圖書館。尚卿尤俊陳姓氏族譜載自十世至二十世均有族人遷居臺灣。虎邱倉美陳氏清乾隆年間遷居臺北,傳衍一萬多人。祥華金卿陳姓自二十四世至三十世均有族人遷居臺灣,傳衍2000多人。20世紀90年代末有兩批50多人返鄉尋根謁祖。龍門筍山陳姓自十六世至二十三世均有族人遷居臺灣,知名人物有臺灣空軍少將陳丕翰。據族譜載,清雍正年間,安溪人陳贊、陳邵、陳候入墾今彰化縣和美鎮一帶;陳奕嶽入墾今屏東縣鹽埔鄉一帶。乾隆年間,陳保、陳奪入墾今彰化縣和美鎮一帶。陳士定入墾今臺北新店市一帶;陳百廟、陳炳聰、陳簿入墾今臺北縣樹林鎮一帶;陳啟都入墾今臺北縣鶯歌鎮一帶;陳鴻秀、陳鴻栗與同伴入墾今臺北、桃園一帶。陳懋詩、陳懋義、陳懋主三兄弟與同伴九人一同入墾今桃園縣大溪鎮一帶;陳有餘入墾今臺北縣三峽鎮一帶。安溪人陳盛根為現任世界陳氏宗親總會理事長。
南安梅山新藍陳姓明、清遷居臺灣甚眾,其裔傳衍臺北、基隆等地5000多人。詩山霞宅陳姓明、清遷衍臺灣臺北、桃縣、苗栗、基隆等地2000餘人。溪美蓮塘陳姓明、清遷衍臺灣達千人。官橋東頭陳姓宗祠內有“浯江”燈號,與金門陳姓有淵源關係。水頭埕邊陳姓九世陳全真明末隨鄭成功收復臺灣,其裔留居台南一帶開基傳衍。還有明永歷年間,南安陳巨郎作為鄭氏部屬入墾蒜頭莊,陳意境、陳能意作為鄭氏部屬合墾灣內莊(嘉義縣六腿鄉)。清雍正年間,南安人陳安入墾田尾莊(今嘉義縣太保鄉);陳仲固入墾今臺北縣樹林鎮一帶:陳仲月、陳仲將、陳仲特、陳仲麟兄弟四人入墾今桃園縣蘆竹鄉一帶。乾隆年間,陳玉起入墾今彰化縣埔鹽鄉一帶;陳怡報入墾今桃園縣大園鄉一帶。
石獅永甯霞澤陳氏明末清初遷居臺灣甚多,其族譜自十一世至十三世均有族人往台嘉義、鳳山、彰化、臺灣府城等地的記載。其裔陳槐日,字為卿,明末隨鄭成功舉義旗轉戰東南沿海,累戰功,授鄭師熊山主將,清順治年間於戰鬥中犧牲。石獅霞澤與臺灣兩地陳氏族人往來密切。早于清嘉慶十七年(1812年),遷居臺灣府的族裔陳文芳以貢生、布政司經歷身份返鄉謁祖,並捐建宗祠。清道光元年(1821年),陳文芳子陳仕文又返鄉謁祖,並纂修族譜。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居臺灣族裔又返鄉重修族譜。
永春桃城榜頭陳姓清朝年間,遷衍臺灣數百人。岵山南山陳姓明、清年間遷衍臺灣達千人以上。據舊譜載,永春五裏街後山洋、華岩店前陳姓,明末清初族人遷徙臺灣;仙鄉南陳林炳陳姓清代數批遷徙臺灣臺北、彰化;花石陳姓遷居臺灣30多人;桃湖嗚琴陳姓從十三世至十七世(清代)大批遷居臺灣,分佈臺灣南北。岵山龍閣陳姓明末清初成批遷徙臺灣;桃北滄浯陳姓清代成批遷居臺灣、金門,現金門下坑山外村繁衍近
300人。
德化龍潯丁溪鵬都陳姓清朝年間遷居臺灣甚眾,傳衍達千人以上。龍潯丁乾陳姓清朝年間遷居臺灣務豐區等地,傳衍數百人。雷峰蕉溪陳姓清康熙年間有陳賢音偕四子遷居臺灣蔡公莊園。潯中樂陶陳姓明末清初遷居臺灣石東羅漢門等地甚眾,傳衍數百人。
鯉城浮橋王宮陳姓清末民國初遷居臺灣甚眾。江南曾林山后陳姓十一世清朝年間遷居臺灣甚眾。
豐澤城東玉塘陳姓清朝年間遷居臺灣甚眾;東塗前阪陳姓堂號“澎湖傳芳”,其始祖為澎湖萬春陳姓,兩地陳姓有淵源關係。北峰群峰前山陳姓清朝年間遷居臺灣甚眾。清源田邊陳姓清末遷居臺灣甚眾。
惠安東園垵頭陳姓清朝年間遷居臺灣高雄、臺北、基隆甚眾。張阪浮山前園陳姓清末遷居臺灣高雄甚眾。山霞山尾陳姓清朝年間遷居臺灣甚眾。雍正二年(1724年),惠安人陳朝台入墾今台中縣大安鄉。泉港後龍(藍田)陳姓清代有族人遷徙臺灣。
三
泉州陳姓在移居和開發臺灣的過程中,要同漢族移民和先住民的爭鬥,還要面對不利的自然環境,為了生存,常以地緣或血緣關係相互集結成一個個聚落,藉以共同防禦外敵,並合力拓墾。因此,在當今臺灣地名中,有不少冠以“陳”的地名,如:陳厝坑,在林口臺地西側,南坎溪支流大坑溪上游溪穀。陳厝坑,在大屯山西北側斜坡,陳厝坑溪口遊東岸,小基隆東北。陳厝,在桃園縣大園村西南
5公里,附近多溜池,村東通公路。陳厝,小集村,在大肚山臺地西側,沙鹿街西偏北
2公里,通公路。陳厝厝,在彰化縣永靖鄉。陳厝蓁,在嘉義縣新港鄉。陳竹仔腳:在嘉義縣樸子鎮等等。
從這些地名中,可以看出當時陳姓對臺灣這些地區的開發以及陳姓聚族而居的歷史狀況。遷居臺灣的陳姓傳承宗族文化,在聚居地興建許多宗祠、廟宇,較為著名的有:建於南明永曆十五年(1661年)的台南穎川陳氏家廟“德聚堂”,可以說是臺灣最早建的宗祠,主祀穎川始祖陳實,開漳聖王陳元光和開台祖陳永華,“德聚堂”有一對經典柱聯:“寶島傳宗,經三百載;穎川衍派,曆四千年。”又如建于清咸豐十年(1860年)臺北的“德星堂”,主祀陳氏血緣始祖重華帝,得姓始祖陳胡公、穎川始祖陳實,開漳聖王陳元光。此外,閩台許多地方建有開漳聖王陳元光廟宇,據統計臺灣有53座,南洋諸島也有20多座,如建于清嘉慶十八年(1813年)的臺灣桃源景福宮,建于臺灣宜蘭礁鄉的集惠廟等均主祀陳元光,其廟宇楹聯有:“八閩捷報最首功,廣拓河山懷梓呈;七邑告成膺廟祀,遠移香火鎮桃園。”“集五八姓軍,開拓漳州成沃土;惠萬千赤子,分靈鶴嶺振威風”。昭示陳氏傳衍香火至此。它們與陳姓族譜一樣,成為了臺灣陳姓歷史文化的基本元素與寶貴遺產。
明清以來,雖然臺灣被荷蘭、日本佔據很長的時間,但是由於陳姓各派宗譜保存可靠史料,陳姓的根源及其在臺灣的發展仍有史可考。現代,臺灣陳一郎編撰的《陳氏源流》中,記述臺灣的陳姓子孫,其根源於開漳聖王派的陳元光、南院派的陳邕,還有陳朝陳霸先派,尤其以義門派為重點,人數最多。臺灣陳氏多來自福建泉州、漳州,包括同安、安溪、南安、晉江、惠安、海澄(龍海)、漳浦、雲霄、詔安等地。《陳氏源流》還記載臺灣陳姓義門的世系;同時載有臺灣1961年
6月30日止的戶籍普查,在台陳姓人數達
1850423人,廣居於臺灣諸縣、市。其中:臺北縣220821人,宜蘭縣
47739人,桃園縣 75920人,新竹縣 56499人,苗栗縣
51055人,台中縣 17199人,彰化縣139873人,南投縣
70883人,嘉義縣 85396人,台南縣113981人,高雄縣
94731人,屏東縣100470人,花蓮縣 35317人,台東縣
30916人,澎湖縣 19155人,基隆市 35761人,台中市
55720人,台南市 62494人,高雄市
11484人,臺北市243309人。
又據2009年 6月臺灣最新公佈的人口總數2306.9萬多人,其中陳姓
250多萬人,占臺灣總人數的11%,而據有關資料記載,臺灣陳姓祖籍泉州的占40%以上。據楊諸賢先生編撰《臺灣區姓氏堂號考》載,僅清乾隆年間由泉州遷徙臺灣各地的陳姓有五起,而其年間,由漳州、廣東潮州遷居臺灣的陳姓該書僅記載三起。
因此,臺灣陳姓宗親組織分佈很廣,有臺北市的世界陳氏宗親總會,中壢市的臺灣陳氏宗親會,臺北北投、宜蘭、新竹、雲林北港、台中中山路、台南中正路、學甲等各地的陳氏宗親會,還有基隆市、嘉義市的陳姚田胡虞五姓宗親會等。在臺灣的陳姓奉祀血緣始祖舜帝,得姓始祖陳胡公、潁川始祖陳實。而各支派又尊奉各自入閩祖先,如陳潤派下奉陳潤、陳邁為祖,陳朝派奉陳叔明、伯恭、叔卿、叔儉、伯宣為祖,將軍派奉陳政、陳元光為祖,太傅派奉陳忠、陳邕為祖,至清代臺灣陳氏奉陳永華為開台祖等等。泉台陳氏歷來關係密切,至今,臺灣世界陳氏宗親總會換屆均發請柬邀請泉州陳氏宗親派員參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