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華陳氏譜序集錦 »

長汀縣陳氏源流概述

作者:  來源:义门陈汀州庄源流谱  更新時間:2016年06月10日

長汀縣陳氏源流概述

福建省長汀縣陳氏遍佈全縣17個鄉鎮,尤以汀州、河田、濯田、大同、策武、童坊、新橋、庵傑、四都等九個鄉鎮為多。據2004年人口統計,長汀陳氏總人口為 24893人,據最新人口統計資料長汀縣陳氏有三萬多人。長汀陳氏以江州義門陳氏為主系脈派。

長汀陳氏主要有三大脈派:一是宋末入閩的陳魁公脈派,歷史上稱為江州義門陳汀州莊派,為長汀陳氏的最大脈派,魁公為長汀鄞江陳氏的始祖,後裔遍佈長汀縣各鄉鎮。二是宋末入閩的陳群公脈派,歷史上稱為江州義門陳東陂莊派,也是長汀陳氏的主要脈派,群公與魁公一樣,也是長汀鄞江陳氏的始祖;三是唐朝陳雍公脈派,歷史上稱為貢川陳,由上杭南陽茶樹下遷入新橋鎮、童坊鎮等地。下面就長汀縣的三大脈派作簡要的概述。

長汀的陳氏可以溯源到潁川陳氏的62世祖、南朝派宜都王陳叔明,下傳11世至唐朝的陳伯宣。陳伯宣隨父親陳琅從吳興避難入閩,居住在仙遊縣,他在入幕南康軍(一說拜訪南康宦友馬聰)時路過江西廬山,見廬山風景秀麗,於是舉家移居廬山聖治峰下,注《史記》名聞朝野,累詔不第。72世祖伯宣公為江州義門陳氏的始祖。伯宣公的孫子陳旺任德安縣知事,于西元832 年遷居德安縣太平鄉常樂裏艾草坪今德安縣車橋鎮義門陳村,旺公為義門陳氏的肇基始祖。旺公及其子孫耕讀傳家,孝義相處,詔賜義門世家。“三千門內同居地,五百年前共造家”即來源於義門陳氏。義門陳氏同居15代不分家,3900多口人同居共炊,成為世界家族史上的人間奇跡—天下第一家。宋仁宗嘉佑 7年(1062年)奉旨分家,分派全國 334莊18個省(區),現已繁衍人口四千萬,約占陳姓總人口的一半,因此義門陳氏是中華陳氏家族的最大望族。

伯宣公的第13世孫、84世祖陳魁公(老譜載為83世),號參琉,名庭璋,宋進士,敕封大夫,在汀州授甯化知縣,又任汀州推舉事官後晉升為汀州太守,詔令其在汀州立莊,陳魁公遂帶家口97人入汀州甯化,成為宋末汀州陳姓始祖,在汀州客家地區至今還廣泛流傳“元公九子分九州,七子魁公封汀州”(民諺雲:九子分九州,滿子到汀州)之說,陳元公(名麟、字兆夢)的九個兒子分遷閩、贛、粵、浙四省。魁公妣李夫人、劉氏生五子:昆、侖、嵩、嶽、峰,號稱“五山”,“五山”公的後裔除一部分留居汀州祖地寧化、長汀、上杭、永定、武平繁衍發展外,其他大部分遷居全國20多個省(市),繁衍人口數百萬,人口數雄踞義門各莊之首,被譽稱為“天下第一莊”。在長汀,江州義門陳汀州莊陳魁公脈派為長汀縣陳氏最大的脈派,後裔遍佈長汀縣各鄉鎮,尤以汀州、大同、濯田、新橋、庵傑為多。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是:長汀縣的陳魁公後裔都不是土著的後裔即直接留守祖地的後裔,而是“五山”後裔分遷甯化、上杭、永定、武平等地後轉遷回長汀的後裔。據族譜資料,汀州莊在長汀的脈派主要有:

一、昆公脈派。汀州莊長房昆公之裔九郎興宗公從福建安溪縣盂頭市遷永定縣龍潭鎮虞溪村,為虞宗戶陳氏肇基始祖。傳至第11世陳玉字治器(萬昌公之子)妣石氏生四子:啟祥、啟陽、啟賢、啟龍,四兄弟隨母遷長汀縣城-汀州鎮,啟陽字振環妣溫氏生三子:宗瑗、宗享、宗玫,遷長汀西門白雲鋪(後裔繁衍不詳待考證)。

二、嵩公脈派孟二郎--七郎公後裔。湖口陳氏為汀州莊陳魁公後裔,尊孟二郎之子七郎公為一世始祖。七郎公為上杭縣中都鄉象欄村開基始祖,傳至第八代宗宇公,由象欄遷新橋鎮湖口村開基,已經繁衍至28世 200多戶1000餘人。(嵩公派儉壽公之子十三郎後裔仲二郎名希聖,長子陳世立移居長汀縣常峰山,後裔繁衍不詳有待考證。)

三、嵩公脈派仲六郎公--文伸公後裔。文伸公第13世孫九如公(號陳打鐵)第三子上德公(譜名太嚴公、德章公)從永定縣湖雷鎮上南村耀湖寨入遷大同鎮師福村十裏鋪陳屋,上德公生三子瑞恒、瑞祥、瑞發,成為師福村陳氏三大房,繁衍至12世78戶 400餘人。

四、嵩公脈派仲八郎--“五山六梅派”,為長汀陳氏的望族。

 1、大同鎮新峰村車隊坑陳氏是梅山公後裔,梅山公第九代孫文壽由上杭縣遷入,已經繁衍13代 230多人。

 2、大同鎮新峰村湫水陳氏為梅佐公第三子十三郎後裔, 100世良佐公從上杭縣勝運裏回龍鄉遷江西瑞金市礱溝灣,傳至 102世上才、上略公昆仲從瑞金遷入新峰湫水,已經繁衍12世 320餘人。

 3、濯田鎮梅逕村、永巫村、義家莊村三村的陳氏都是汀州莊梅佐公長房十一郎公後裔,繁衍後裔3000多人。95世文二郎生三子:長子五三郎,生子海清,海清生子千三郎,千三郎從上杭縣中都遷濯田鎮外小逕,現仍居本村 300餘人;海清公第七世鳳山公名子耐,遷永巫村巫坊開基,繁衍16代 180餘戶1200多人。文二郎次子五四郎生子千一郎,千一郎生子亨一郎,亨一郎生子福壽公,福壽公從上杭縣中都遷濯田梅逕村內小逕開基,現繁衍30餘戶 260多人;福壽公長子繼龍公遷永巫村義家莊(又名李家莊)開基,現已經繁衍至20代 130餘戶 600餘人。福壽公也有後裔遷汀州城及三洲鄉開基,人丁數百。

五、庵傑鄉陳氏與大同鎮東埔村陳氏為義門陳氏後裔,奉陳魁公為先祖,為陳魁公仲八郎--“五山六梅派”後裔,繁衍人口2000多人。庵傑陳氏始祖為大郎公,宋季間由甯化南坑鄉遷陳公坑複徙江西桃花寨,然後改遷福建長汀縣庵傑鄉長科村。大郎公生子彥郎,彥郎公生三子:長子珠五郎居長科村、湖哩,次子趙郎遷庵傑村、牛鼻峰,三子滿郎遷馬坊哩。三大房後裔分佈在長科、庵傑、涵前、黃坑四村,繁衍人口約2000人。大同鎮東埔村陳氏於清代從庵傑鄉長科村遷入,現在已經傳至12世300多人。此外還有一房陳氏後裔居住在上赤村,繁衍400餘人,上祖也是從江西遷入,也是義門陳氏後裔。

六、峰公脈派中興公-念七郎後裔。念七郎公後裔淑興公妣巫氏生六子:明祖、明德、明顯、明達、明義、裏舜,譜載世居長汀南寨。明祖公一脈遷居上杭湖洋鄉通橋村,後裔再轉遷永定縣。其他支脈繁衍情況有待考證。

江州義門陳氏入汀的還有一位是義門陳氏第12任家長陳旭公的第三子陳群號才仁,譜名叫仁輝,為陳魁公的堂弟,義門分莊分得東陂莊今江西宜黃縣,于宋仁宗八年(西元1064年)經堂兄陳魁公牽引、步魁公之後入閩,先居南劍州(今沙縣)石壁如蘭角住,後遷閩汀州鄞江陳坊居(今長汀縣城郊南寨)。後裔遍佈汀州、大同、濯田、河田、策武、四都、古城等鄉鎮。群公為我支陳氏入汀始祖。陳群生四子:大郎、二郎、三郎、四郎(琳)。大郎遷居汀城南郊南寨為南寨陳姓始祖。四郎琳公(群公第四子)同母鐘氏移居成上裏芒佘開基為四都、濯田、策武、河田等地開基祖。四郎生子俊(一郎),俊公生子伯公(五十九郎),伯公生子億公。億公從大蓬蓮遷至東陂崗(又名東坑口漚裏龍歸坑)居住,立莊汀州東陂崗。公建龍歸寺,並在寺前開闢街道,建有店樓房屋一連七大間,廁所數個,又買山一嶂。家業興旺。至今還保留有完整的龍歸寺大殿及左右廂房,因此,時至今日,遷居各地的陳氏族人為緬懷祖德,每臨清明季節,前來尋根問祖的陳氏群公後裔絡繹不絕。億公第四子勝永號六郎,居東陂崗(今長汀縣古城鎮東陂崗歸龍寺),生六子:九郎、七郎、十八郎、十二郎、大郎。十二郎(珍)之子三十四郎先遷陳屋村再遷上杭縣珊瑚鄉千家村,大郎(顓)生子堯臻,堯臻生子:玄泰,玄泰號三郎生子:均福(理玉)、均祿(珍玉)、均壽(奇玉)。均福公號理玉生三子:百四郎、百五郎、百六郎,遷長汀濯田陳屋村石崗背、楓樹下、樓角下、烏竹背,陳屋村現有人口2000餘人。均祿公從土水裏移居上蕉官賢上開基,後又遷四都同仁村開基,後又發展到樓子壩笮下,古城鎮黃陂村,大同鎮元坑村,大同鎮七裏村,大同鎮丘坑等村,人口發展到目前2000餘人。均壽(奇玉)遷廣東(程鄉) 梅州。詳情待查。據老族譜記載:策武鄉陳氏開基祖為陳竣福公,系陳群公後裔,繁衍後裔2000多人。河田鎮南塘村陳氏始祖為陳瑛公,繁衍人口3000多人。大郎後裔居汀州鎮繁衍3000餘人,群公還有部份外遷支系待查。

貢川派陳氏也是長汀縣陳氏的一大脈派。貢川派陳氏以60世陳雍公為始祖,陳雍公字月銘,唐朝禦史中丞,世居吳興,唐開元29年(西元 741年)入閩,肇基南劍州固發沖沙洋今永安貢川。傳至第15代論公遷長汀平原茶樹下今上杭縣南陽鎮茶溪村,論公之孫三九郎從茶樹下遷四都飯坑,後裔五二郎遷童坊鎮新佘、長壩、南坑逕、舉林、羅坑、塗坊賴坊及新橋鎮湖口、陳屋壩、石槽村、任屋村等地,繁衍後裔3000余人。長壩陳氏代表人物陳華洲,日本留學生,任臺灣農業實驗所所長。有文獻資料顯示:唐朝汀州刺史陳劍,即為貢川陳氏後裔。陳劍于唐朝大歷年間任汀州刺史,他把汀州州城從東坊口遷到臥龍山下的白石村(今長汀縣城),他是汀州古城的創建者,對開發汀州做出了巨大貢獻。因此,陳劍也被汀州陳氏奉為始祖。但是,陳劍的後裔目前還沒有找到。

“系出潁川支分鄞水,靈鐘拜相毓秀萬魁”。陳魁、陳群、陳劍三公都被長汀陳氏後裔奉為入閩汀之始祖,被稱為“唐宋汀州七賢”中的三賢,他們的輝煌業績將流芳千古,永載史冊。三公墳墓合葬在長汀縣松鶴陵園之中,長汀陳氏宗親聯誼理事會牽頭重建三公陵園,作為三公後裔應當積極回應與大力支持。三公陵園的重修工作在大家的鼎力支援下一定能夠圓滿完成!

 

義門福建汀州陳氏源流

作者:陳相公 文章來源:五華陳氏宗親網

福建汀州陳氏入汀始祖先後有十人,其中義門始祖主要有兩位,均為江西德安義門陳奉旨分家291 個莊中的一家汀州莊,始遷祖共兩人:一是參琉(魁),1062年始遷于福建省寧化縣石壁村。二是始祖群公(名才仁,義門陳第12任家長旭公的第三子、即參琉(魁)堂弟)1064年立莊長汀東坡崗。

汀州長汀四都、陳屋村、上杭珊瑚(千家村)陳氏是義門陳正統,義門陳12任家長陳旭乃是我們的先祖。旭公葬于德安縣車橋鎮義門陳村東邊半公里外的許旺公山上,旭公之墓在義門陳始祖旺公之墓右邊,清朝所立墓碑已毀。入閩始祖群公為旭公三子,于宋仁宗八年(1064)分莊入閩,立莊長汀東坡崗,家業興旺,今任保留有群公建的歸龍寺,群公與魁公、陳劍公合葬於長汀。南宋末年,他的第八代孫三十四郎,從長汀陳屋村遷珊瑚鄉(千家村)開基,取石二十七娘為妻,生七子。即今珊瑚鄉陳姓氏。公葬於下珊瑚村憶子崗,婆葬于武平縣中堡鎮悅洋赤竹逕。

為紀念三十四郎公厚德,在上珊瑚村井背造詞紀念。後他的裔孫相繼有遷湖洋鄉寨背村、官莊鄉、溪口鄉大洋壩村、武平縣城廂鄉堯祿村(牛埡嶺)、武平縣桃溪鎮、永定縣、臺灣省、江西贛州部分縣、廣東梅州部分縣開基,遍佈大半中國,均成當地望族。

珊瑚陳氏第六代祖文玉公德高望重,後世為弘揚懿德,在下珊瑚神壇頭造祠紀念,祠堂一橫兩排,土木結構,威嚴樸實,內設神壇牌位,牆壁有清著名畫師張子珍親作二十四孝圖,被列入2006年福建省年鑒上杭縣版塊考古發現內容。祠堂為陳氏節日打醮紀念活動主要場所。

珊瑚鄉陳氏族譜於2008年開始重修,經前輩的努力和各兄弟姐妹的支持下於2009年12月完成。
入閩之前的我陳氏歷史可以參見義門陳大成族譜。大致的遷徙路線:河南許昌--河南淮陽--浙江杭州--湖北宜昌--江蘇揚州--江蘇徐州--浙江杭州--莆田仙遊--江西九江德安縣--長汀東坡崗(1064年)--芒斜--上蕉--四都陳屋--濯田陳屋村--珊瑚鄉(千家村)。珊瑚陳氏外遷路線主要三條:千家村--武平--湖廣江西臺灣;千家村--永定--漳州;千家村--江西--湖廣四川。
有興趣的同祖兄長姊妹可在本網自由討論,由於學術和史事瞭解有限,敬請指正。本人是陳氏總世,四都陳氏22世。

本人QQ:891728739讓我們共同弘揚義門陳先祖懿德,光耀義門榮光。

汀州擇曰館陳相公撰搞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