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陳氏概略.一
2013-12-10
奇韜榮華
文江大安陳氏,系貢川雍公裔,上坪17世祖小十一公遷永安浮流村邊街陳七官祖,至26世八二公遷尤溪五十都新橋文山村,到30世
7位堂兄弟分遷別處:得述公之子勝養公在新澤開基,孫一朝公在洪阪立祠,得貴公在尤溪六都大場建崇福堂,得蔥公建光裕堂,立基公于明正德元年(1506年)在坎裏後曲開基,立曉公建聚興堂,得玉公遷尤溪光前樓,其子昌盛公、昌樟公兄弟以撐船為業,常年往返大田——尤溪之間,兩兄弟逐定居文江大安阪銅婆,其孫
4人:自拔、自棟、自材、自柱開基上察、順昌五板橋。八二公
5世孫得福公,生歲初公,原居登弟,因得福公早逝,歲初,公隨母奇韜榮華村養大,故于榮華立祠,現繁衍人口
100餘人。
奇韜金華
金華村位於大田縣北端奇韜鎮東北側,源於永安上坪,為百三九公支派,開基始祖百一公、百二公兄弟為入閩始祖雍公22世孫,于宋朝末年開基原尤溪縣46都社頭即今金華村小溪路後大彎建立祠宇,從百一公開基已繁衍42世,人口
400餘人。
向外徙遷的有:樓孫公、慕孫公遷浦城、洪五公、洪七公兄弟遷古田、洪六公遷永福、迄成公遷漳平、在貢公三兄弟遷尤溪三都龍車扮、榮五公遷建寧溪坪、璋永公、璋壽公兄弟遷尤溪三都、沙縣深坑、元寧公、元茂公、新越公、其茂公等遷崇安縣等。
昭穆:百、千、十、一、五、賢、政、權、新、孟、容、德、平、伯、俊、福、洪、鐵、文、隆、盛、祿、松、積、仕、俱、益、成、祖(奇)、元、新、光、基、魁、正、大(昌)、振(紹)、家(斯)、生(齊)、旺、福。
歷代名人:
登魁公清代修職郎,隆大公建員山仔土寨,魁齊公、魁章公清監生。正炫公清朝廩生,國琰公八品耆賓。
陳振祥,部隊正團級軍官。
陳思坦,出國留學攻讀博士學位。
陳齊櫟,在山東攻讀碩士研究生。
現代有科級幹部、大學生、中級職稱20餘人。
太華小合
小合位於太華鎮東部,與川石交界,肇基祖為雍公21世孫萬二四公,從永安上坪遷入,在上庭坊鼎建潁川堂,坐乙兼卯,配顏氏,生
3子,長盛五、次盛七、三盛八,現其裔為長房盛五公所傳。至
8世祖洪四公殷富著名,創建三陽祠,坐酉卯,現有人口
300多人,已傳26世。現有 6世同堂。
昭穆:萬、盛、榮、源、遵、金、銀、洪、治、積、正、煌(煜、炯、輝)、爾、聖、必、汝、志、秀(樹、宏)、元、懷、見、大、慶、斯、良、有。
近現代名人有慶錯公,革命烈士,林秀妹地下党接頭戶,副科幹部
3人,處級幹部 1人。
陳慶建,碩士學位,歷任縣財政局局長、縣政協副主席兼縣財政局局長,2003年當選大田縣人民政府副縣長。
文江大安
文江大安陳氏,相傳其祖為上京晏五公世系,因歷經徙遷,直系莫稽,後有祖旺公,遷漳平和睦裏新橋樓坪,土名西埔,架造屋宇,坐碧唆寨樟腦,向九仙峰及上頭園。龍興堂祀開基祖燦公。按祖旺公之6世孫周旺公生於明嘉靖6年(1527年)以此推算,祖旺公應為明朝初年之人,現已傳22世,人口180左右人。其中有以戴公遷永安青水三溪村等處。
世系昭穆:祖、文、曰、乾、燦、周、保、正、元、爾、日、天、孟(紹)、子、逢、生、玉、以、承、冠、加、斯。
現代名人:
陳承潘,北京大學畢業,任永安市委黨校高級講師。
陳冠英,建寧縣均口鎮人民政府鎮長。
大專以上文化近10人,
文江典坑
據文江典坑陳氏族譜記載,始祖元廣公,為貢川雍公14世孫、永安上坪世祖鄧華公之子,而查諸譜,鄧華公之子為二十郎,有待考證。
據典坑譜記載:“元廣公生一子光裕公,宋鹹淳間(1265~1274年)以武功授江西吉安府總鎮都督,任滿榮歸隱居,由永安上坪開基尤溪逕田裏四十七都轉坑,即今大田文江典坑,號錦溪,土名田中央,建祠一座坐庚甲。光裕公生三子,長子富大公,開基圳頭祠;次子明六公,由田中央開基厚基坊,號樓德堂;三子明七公,後有文闞公者,由田中央開基四十八都三保坑門(今梅山秀嶺)號玉田祠,子孫蕃昌,科名丕著”。
現傳28世,人口 300人左右。
昭穆:光、明、權、煥、坤、勳、石、玉、旺、孟、海、晃、輝、耀、景、滿、芳、帝、魁、聖、德、恩、新、承、啟、初(建)、發(嘉)、育。
桃源爐峰
桃源爐峰陳氏為貢川雍公裔大易公之後,開基祖泰二公,由永安安砂于宋末元初遷入,現傳30世,人口1000多人。該族由於譜據失修,世系莫稽,功名未記,唯參考史志,查尋名人。炎五公,桃源人,明朝任北道元直縣知縣。文憲公,號臺山,嘉靖間由生員薦任廣東典史升署北直元氏縣知縣。
百九十公支系概述
百九十公,雍公20世孫,世居永安上坪瑤樹坑,命子孫輩光、明、朗、亮。生三子,長光伯公,生一子明通公,諱善,字叔見,號廣達,從鶴沖巷遷香浦洋石板橋,配氏生三子,長子傳朗一公武陵派,次子傳朗三公厚德、華山派,三子朗十公傳上京晏五公派。百九十公次子坎公,傳福塘、石牌派,三子侗公,傳梅山田中央派(舊譜如上述)。
武陵朗一公支系
武陵鄉位於大田縣西南部,東接石牌,南鄰謝洋,西南接漳平吾祠鄉,西北鄰上京鎮。屬高山丘陵地,海拔大多在
800米左右。明代屬黃認團,現屬大田縣武陵鄉,全鄉分
9個行政村,38個自然村。陳氏分佈在茶山、草洋、岬坪、下坑、仕洋、大石下尾、田安、睦坪、華山。
朗一公,明通公長子,南宋間遷麥坪香蒲洋,妣黃氏,生一子茂二公。茂二公,朗三公之子,配黃氏,生一子三公。三公,肇基珍山閣,立祠佘仔侖屋,生三子,分三房,長子松峰公、次子柏峰公、三子杉峰公。松峰公後裔遷下坑厚興祠、漳平和睦裏、坑兜等處。柏峰公傳三世而世墜。杉峰公後裔遷下尾、珍山、岬坪、草洋、仕洋。珍山閣潁川祠為本系較大之宗祠,原祠在佘仔尾,於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遷於現址,祀三公暨妣,坐酉向卯兼庚甲,上下二堂、庭鬥、門樓、門路齊全,文革間增建右廂作生產隊倉庫。聯曰:有宋啟興基傳卅余世代率祖率親代遠無慚報本,大清隆合祀分兩派宗支告慈告孝支蕃勿替尋源。明通公15世孫水生公生三子,遷永春三都、芷坑、後阪等處。
歷代名人:
九一使公,字子齋,諱仲儀,仕宋為文林郎節度推官。
九二使公,字子敬,諱仲儼,仕宋為朝散大夫,賜紫金魚袋。
仕學公,明嘉靖年間任廣東博羅縣縣丞,卒于任。
敬宇公,明朝崇禎間任江西廣信府經歷。
九章公,清康熙已醜歲貢
科級幹部:陳天倫,任公社書記。陳進池,任浙江舟山電力公司正科幹部。
合族有科級以上幹部、大專以上文化58人。
武陵下坑
此系為松峰公支系,松峰公子十二公居下尾洋車礁後,傳10世孫寬五公,于明成化乙酉年(1465年)蔔建下坑厚興祠,坐辰向戌,奉祀寬五公、寬三公、寬七公為神主。從從光伯公起傳30世,從松峰公起,已傳25代,人口80多人。
世系昭穆:松、十二、勉、興、奇、宗、興、信、廷、寬、純、鬱、詵、稽、溫、禮(義)、允(青)、德(孔)、時(振)、春(代)、開(一)、金(上)、起(祖)、興(慶)、美(盛)
武陵下尾
下尾為武陵鄉大石村的一個自然村,陳氏屬杉峰公後裔,杉峰公傳7世一官公,生3子,長子無傳,次子十二公,傳下尾派,季子十三公,傳珍山閣派。
十二官公,系光伯公13世孫,諱均明,字子明,行十二,元世祖至元
6年(1340年)開基厚美(下尾)枇杷巷太陽祠。生三子,長子德一公,今微;次子德二公,開基安溪後溪;季子德三公,今下尾之裔是也。
安溪福都族譜記載:14世祖一官公,諱隱仁,媽董氏、李氏,因兄弟失和,父子二人遷清溪縣(現安溪縣)崇信裏多卿庵格後。現安溪縣鳳城鎮吾都村、城廂鎮團結村、龍涓鄉福都村上埔山自然村數千陳氏皆杉峰公後裔。
清順治戊戌年(1658年),昆五公、昆三公、秦四公、秦九公合建偉俊祠,1987年重建。從光伯公起,已傳34世,從十二公起,已傳22代,人口近
100人。
世系:十二、德、得、秦、昆、薰、蒼、玄、昌、志、亙、卿、天、有(得)、向(魁)、朱、中、士、仁、慶、光、啟。
歷代名人:
得六公,捐資創建田安招主堂,安奉劉公祖師。
秦四公,邑廩生。
正科幹部陳慶齊,歷任武陵、謝洋鄉副鄉長、縣水電局主任科員。並有10余人大專文化、副科職務、中級職稱。
武陵珍山閣
珍山閣陳氏分二支,皆一官公之三子十三官公支,十三官公生三子,長子傳3世止,次子四四公諱仙輝,生二子,長子六七公諱永寧,傳十二公房;次子七八公諱祖春,傳燦六公房、草洋耿三公房。
從光伯公起傳今34世,從十三官公起傳22世,人口 380多人。
世系:十三官、四四、六七、松、理、珍(琬)、仕、翰、司、有、以、聞、世、肇、啟、維、集、其(得)、春(丁)、夏(芳)、旺(起)、文。
燦六公房從七八公起世系:七八、豐、坦、綱、璽、耿、燦、階、盛、周、開、紹、清、承、正、上、添、進、興、聯。從七八公起已傳20世,從光伯公起已傳32世,人口
100多人。
草洋耿三公房同是七八公裔,與珍山閣燦六公裔是從璽三公下代分開,璽公長子傳岬坪燦六公房,次子耿三公傳草洋房,從光伯公起已傳35代,人口
200多人。
世系:綱、爾、耿、燦、增、鉉、承(弘)、魁、光、初、善、傳、廷、永、金、玉、振、晨
謝洋上珍山
上珍山陳氏也是杉峰公之後,支祖四官公同為五千公之次子,一官公之弟,光伯公12世孫,四官公之孫富二公,明永樂八年(1410年)開基上珍山,建新福祠,坐亥巳,從光伯公起已傳34代,現有人口近
300人。
從富二公起世系:富、仁、容、裕、恭(信)、蕙(茂)、鑾、祥、永、士、曰、其、惠、良、長、曾、在(佳)、升、春、占、聯、進。
武陵仕洋
仕洋村有二支陳氏,一支福塘系,一支上珍山系。
【吉所祠】上珍山系開基祖惠七公,上珍始祖宣二公
6世孫,于明嘉靖六年(1527年)開基仕洋。惠七公子趙寬公,孫鼇山公,明萬曆
4年(1576年)鼎建吉所祠三堂大厝。歷代名人:炳寰公,清朝廩生。卓凡公、季純公庠生,矜初公武庠生,正科:陳春平,任三明市衛生局藥劑科科長。現代大專以上文化、中級職稱近10人。
從光伯公起傳37世,從惠七公起今傳18世,人口近百人。世系:惠、趙、鼇、炳、孺、兆、亦、偉、上、世、占、玉、葉、蕃、春、金、慶、祝。
【玉堂祠】應事三公系21世孫馨二公于明朝嘉靖年間開基仕洋,現繁衍18代,人口
300餘人,而在上個世紀80年代全國恢復高考時考入大中專人數比例為全縣第一。
世系昭穆:馨、莊、麟、任、朝、道、志、克、士、清、九、起、開、世、上、進、立、光。
歷代名人:清朝有一貢生。陳進塔,縣委辦主任,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進隆,省國防科技處副處長。有20余名大學生及科級幹部。
武陵後厝
後厝陳氏與上珍山陳氏為兄弟支,為四官公之次子,十九公,字應和,明宣德八年(1433年)葬李宅洋長墓盂,妣樂氏,生四子,長子原隆公,
6世孫賓八公嘉靖間(1522~1566年)開基尤溪九都,人丁昌盛。次子原淵公無傳,三子原順公,為明秀才,四子原從公,現為三、四房2
支傳後厝系。從光伯以起已傳30世,傳21世,人口78人。世系:十九、原、衍、春、乾、將(玼)、世、瑞、應、其、殿、允、祥、占、聿、宜、立、來、加、慶、建。
朗三公支系
晏一公支系簡介
朗三公,諱惠,字秉德,明通公次子,雍公23世孫,宋朝任麻沙巡檢。大石香蒲洋人,生
2子,長子晏一公、次子旺四公,子孫繁衍,散居田邑
5鄉鎮近10村,人口4000多人。
晏一公,諱元豪,移上京雙坑古老坑,妣曾氏生六子:宗一、宗二、宗三、宗四、宗五、宗六,六子各自遷居。長子宗一公後裔開基沙縣池山、永安西洋黃獅阪,今屬永安。宗三公開桃源早達,遷永安小螺。宗四公子孫遷永安吉峰頭。今邑內有宗二、宗五、宗六在此繁衍。旺四公,生一子我華公,從香蒲洋遷武陵華山,後裔又分華興仙峰。
太華德山
德山村,俗稱鐵山,地處高山區,海撥 800余米,距省道
8公里,舊跡有烏峰寨、牛石寨等,勝跡有村頭沙帽石、鯉魚石,村尾有石印。陳姓有
3個支系,以先後遷入為序:下樓陳(從永安上坪遷入)、九甲陳(上間祠)、上京陳。
晏一公次子宗二公,南宋間開基三十都梅山石圳,
6世孫甲八公於明洪武戊辰(1388年)開基太華德山,創建上間祠,坐巽乾,裔分太華上、下池園,本村人口
100人。
從光伯公起已傳34世,從甲八公起,今傳26世。
世系昭穆:甲、政、通、秀、祿、堅、賦、基(玉、此輩開基池園)、朝(星)、滿、應、九、乃、以、紹、庭、志、世、肇、聯、其、興、德、開、明、清。
現代名人:
陳興堤,參加新四軍,轉業任黑龍江牡丹江橡膠廠紀檢書記(處級)。
陳德強,碩士學位,任福建南平紙業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另有副科幹部、大學文化近10人。
上京城口世祖魁七公
8世孫萬七公開太華鐵山,而太華鐵山譜記開基祖為台一公,人口近
100人。已傳17世,近現代昭穆:克、新、初、是、正、兆、垂、紹、良,目前有
5世同居。副科職務、大專以上文化 5人。
永安上坪世祖百三九公第4子文五公第8世孫初一公,入閩始祖雍公27世孫,從永安上坪開基太華德山,建下圳祖樓一座,現傳21代,人口22人。
太華池園
池園村位於太華鎮西北部,分上下池園,東南與湯泉、萬湖二村相連,北與羅豐村交界,西與德安村相鄰,以農業為主。本村有二支系開基祖,皆從德山村遷入,從光伯公起已傳35代。
上池園開基祖璊二公,生嘉靖30年,明萬曆年間從德山開基上池園曲洋仔,架造應錄祠,坐丁癸,現傳17世,人口
200多人。
下池園開基祖唐四公,在爐前立祠,傳19世,人口 400多人。
歷代名人:
上池園清朝貢生以周公,監生、太學生各3名。以周公建三堂大廈,皇寵公建大土堡,民國有連長1名,現代有科級幹部有偶公、陳代廉等,大學生數人。
世系:唐、星、應、德、洪、以、皇、際、志、世、肇、聯、其(有)、元(中)、德、大(紹)、永(明)、清。
上京厚德
厚德開基祖為億萬公,乃明通公 5世孫,生
3子,長子伯一公,子孫居厚德,次子伯二公,子孫遷陳厝坑,季子伯三公,子孫開登榜橋。
厚德,原名後隔,至
7代祖改為厚德,現為黃城行政村的一大自然村,以農業為主,兼有水果、運輸等副業。開基祖佰一公,乃雍公27世孫,肇基美洋祠,進二公又建進祿祠,聰五公建田進祠,坐酉卯。從光伯公起已傳35世,從億萬公起已傳30世,現有人口1000人左右。
歷代名人:本支系舊譜遺失,名人無記,近年來人文日改,考取高等院校有20余人,碩士生
3名,其中不乏事業有成者。
陳其山,大學文化,廈門化纖紡織廠副廠長,廈門厚德爾工貿公司董事長。
陳景鉍,廈門大學碩士研究生。
陳建術,重慶郵電學院碩士研究生。
陳慶喜,留學加拿大攻讀碩士學位。
正科幹部:
如秋公,原任上京鄉鄉長。
陳成杞,文江鄉人民政府鄉長、縣人大主任科員。
陳貽信,清流縣法院庭長、正科審判員。
大專以上文化有28人。
世系:億、伯、三、五、文、友、聰、義(金)、貴(玉)、玄(璋)、淳(瑚)、鳳(銓)、升(宗、玉、文)、思(布)、伯(年、統,此輩開基湯泉)、羨、光、東、人、初、載(懷)、德、香(光)、期(祖)、新(宗)、春(其)、為(慶、景)、興(榮)、華、建。
太華錦溪
錦溪陳氏開基祖年一公,乃億萬公15世孫,從厚德遷入湯泉,傳至
8世祖基點公,遷錦溪,基點公後裔近年複遷湯泉,現有人口15人。
太華湯泉
湯泉陳氏,支系較多,俗稱有五陳半,即厚德系伯飛公支、陳厝坑系鋆公支、陳厝坑系福興祠支,年一公陳、天一公陳、大林陳、大同陳等等。全村名支系陳氏大專以上文化、副科以上職務、中級職稱者達40餘人。
【厚德陳】開基祖伯飛公,乃億萬公15世孫,開中城建再興祠,坐艮坤,現傳13代,從光伯公起傳33世,人口
400多人。世系:伯、文、爾、明、居、魁、良、國、占、初、開、維、善。
現代名人:
陳開平,博士學位,任中國圖書進出口總公司廣東分公司經理。
劉潔(開平妻),博士學位,國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副研究員。
陳開生,碩士學位,安徽銅陵化工集團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高級工程師。
陳開凱,大田縣機械集團公司總經理,工程師。
私營企業家陳初武。
【陳厝坑陳】億萬公16世孫鋆公于清順治元年(1644年)與兄鎏公一同開基湯泉,建上城坊鐘祿祠,坐乾巽,現有人口
400人左右,從光伯公起傳36世,從鋆公起已傳15世,世系:鋆公、源、格、洪、旺、鈧、濟、樹、炳、增、錫、汝、桂、培、灶。
歷代名人:
清有庠生鈧佑公,歲貢濟敦公,監生樹梧公,炳煥公,太學生 4名。
民國有國軍營長增紀公,革命烈士郁文公,任大永甯邊委委員。正科幹部:
陳增進,原任大田縣建設科科長。
陳建新,歷任上京鎮鎮長、大田縣殘聯理事長。
大專以上文化20余人,青年作者汝流、培潑之作品作多見於諸刊物。
【天一公】億萬公13世孫,從陳厝坑遷湯泉仙亭侖下東興進寶坊,至
5世孫首公建福興祠,從天一公起,已傳27世,目前有濟、方、熠、首、聯、國
6世同居,現有人口近70人。
【上京陳】晏五公三子宗九公
7世孫月五公,生二子,長子華二公開基三合坑,次子榮恭公
6世孫十五公開47都文江大林,十五公
9世孫元勞公於清乾隆年間(1736~1795)開基湯泉,現有人口68人,譜失修,已知世系昭穆有榮、家、克、純、祖、武、萬。
【建設大同支系】此系於民國年間從建設大同村遷入(詳見大同系)。
上京陳厝坑
陳厝坑,原名舍京鄉,現屬上京鎮桂坑村,開基祖佰二公,諱天高,開舍京鄉山寶坊,後開南洋坤元祠,配林氏,明清最盛時該村有人口近千人,後裔建有多座祠堂。佰二公之13世孫仕世公生
3子:陛、陞、陸。長子陛公居陳厝坑,從光伯公起已傳34世,從佰二公起已傳28世,現有人口近
200人。
世系昭穆:伯、金、小、十、宣、觀、寧、明、昺、冕、暠、正、大、玉、重、京、盛、於、振、錦、生、文、格、初(志、紹)、長(新、先)、光(占、昌)、名(隆)、世。
歷代名人:
忠公,康熙40年辛巳歲貢,任福州府訓導,署閩侯縣儒學正堂。
正科幹部陳長遠,曾任廣平鎮黨委書記。
大專文化、中級職稱、副科職務近10人。
梅山滄州
梅山滄州陳氏有三支系:從德化遷入,從梅山玉田祠遷入,從陳厝坑遷入。滄州人口2000多人,其中陳氏為最大姓。
陳厝坑陳遷入滄州始祖為陞公,傳10餘代,人口
300餘人。已知世系:克、興、永、錦、江、榮、恢、培、鐘、鎂、樹、漢、林。
歷代名人:清代庠生大觀公、基清公。
陳樹福,大學文化,經濟師,三明市人民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三明市銀監局局長。
正科幹部:
陳美堯,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中校。
陳恢椿(玉田祠房),正科幹部。
大專以上文化、副科以上職務30餘人。
太華魁城
宗六公宋末開基梅山石圳,其間有百餘年世系失考。至元泰定元年甲子(1324年),七一公因後母嫌棄,開基太華魁城。魁城地處大田縣最中部,原名蓬屋村,村景有三鼓、四旗、金牌、玉印之稱,唐時就有陳氏先民居住,後逐漸衰微。口傳七一公承接前陳遺業,創業垂統;至七世祖旺二公于明萬曆戊戌(1598年)創建武林祠,坐丙向壬兼巳亥,奉祀添八公神主。現已繁衍24世,
178戶,人口820人。
世系:七一、魁、十六、卅四、榮、華、旺、澤、綿、釗、守(元)、士(景,此輩開基大石麥坪)、振、國、有、其、登、正、先(維)、慶、仁、美、蕃、怡(家)。現合族
7世同堂。
歷代名人:
璧一公,諱王前,行綿十,字敬之,天啟甲子科舉人。釗七公,諱鳳翱,清順治董首建鎮中堡,現堡毀基存,留有《鎮中堡志》一篇。
登錢公,生於清朝中葉,一生積善行仁,富甲一方,況愛書香,建步雲樓以作書軒,私資聘師,召族中子弟免費就學。捐已金修官道,長達五裏。捐資董事于前街建陳氏崇報大祠堂,授予國子監。
陳慶俊,天津大學工學碩士,現任華僑大學成人教育學院院長、教授,中國成人教育研究會副理事長、省自學考試委員會考試研究會副主任委員,福建省成教學會高教委員會副會長。
陳美衍,1995年考入上海華東師大碩士學位,2004年攻讀經濟學博士學位。
甯武(美衍妻),省政府辦公廳處長。
陳蕃詩,現任泉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法官,碩士學位。
正科幹部:
陳先四,歷任梅山公社、屏山公社黨委書記、縣委委員、縣政協常委。
陳仁懋,三明醫藥集團科長。
陳美盼,三明鋼鐵集團駐榕經營部財務科長。
陳蕃軍,石獅育青職業學院辦公室主任。
共和國後,歷屆考上高等院校50多人,近年從魁城遷往縣內外建房者達40餘戶。
武陵睦坪
魁城七一公12世孫景雲公于明朝年間開基大石睦坪,建武林祠,已傳16代,現人口30餘人,清代有一庠生,現代有
3名大學生。
武陵華山
武陵華山陳氏肇基祖旺四公,朗三公次子,從光伯公起子孫已傳43代,從旺四公起,已傳40世,人口
158人,大專以上文化 5人。
世系:旺、我、家、世、代、綿、遠、祖、宗、德、澤、悠、長、玉、盛、任、述、日、安、義、存(旺,此輩開基華興仙峰)、孫、良、憲、周(瑤)、翕、醇、時、傳、君、秀(孔)、起、其、壽、崇、成、啟、進、嘉、在。
華興仙峰
仙峰陳氏開基祖旺五公,字有豐,為旺四公21世孫,明嘉靖年間(1368~1398)從武陵華山開基仙峰,由於譜據失落,子孫世系莫稽,1989年,仙峰裔孫在原祖祠地基重建祠宇,取名德興堂,現有人口45人。
晏五公支系概述
晏五公,諱元亮,朗十公之子,光伯公曾孫,仕宋為左衛將軍、大夫,配蘇氏夫人,生
4子,長子宗七公,開基太華廉溪,傳太華派,次子宗八公,任元城承事郎,後裔守祀居上京,傳縣內川石、梨坑、南坑、洪坑、大同、後隔洋、田中、城口、德山、暗坑,屏山十一鄉陳。縣外德化、漳平、安溪、尤溪、永安等處。宗九公,任連城忠翊校尉,傳三合坑派。宗十公,衍上京城口岬山,裔分漳平、龍岩、尤溪縣市。
宗七公系
宗七公,上京始祖晏五公長子,光伯公4世孫,字法卿,法號洞妙,敕封廣濟真君,生於南宋年間,公生穎異志超塵凡,當時五鼠擾亂邪螽起,朝野不寧,公思欲蕩宇內妖芬,領仗神化法力,屏嗜絕欲,庋誠致齊,直詣閭山學道,途遇黃老仙師引帶閭山門下,參拜推官法主,傳授閭苑正法,罔不精通,還歸梓裏,來至萬積裏太華丁家,隨刀牌指揮使有一女,名喚三娘,未配,見公容貌魁梧,欲招為婿,公歸告父母,始行進贅,與丁氏配偶,但自學道以後,每念靜處躬修,因稟岳父,曰:婿欲開基於清淨之處,私淑其身,敢請其地,指揮將水頭一派與公,胥宇隨水而上,至羅溪地,見山聳水秀,似可安居,但未幽閒清淨,又隨水而上,且行且止,跡濂溪洋頭,見茂林鬱鬱,水聲潺潺,此真水源淨處也,可以安居樂道矣。於是,肇造屋宇,辟一境界,追念其祖,發跡于蘇州常熟縣開源坊,而此地又屬水源,因表其名曰開源,悉以其由。
至壽登六旬,於正月十五日巳酉良辰,與丁氏一仝化身而成仙。雕裝寶像,永奠於開源、濂溪、羅溪三祠。
宗七公生四子,長正一郎,次正二郎,三正三郎,四正四郎,逐分四房。
宗七公長子正一郎在廉溪花眉坪建廣濟祠法泉宮,長孫宗新公遷桃源玉井,今世系莫稽。三孫宗昌公之孫祖興公拓羅溪之右田頭。宗七公
8世孫月二公、月六公回居永安上坪,10世孫榮二公、榮七公、榮十公開吉德化半林,念三公開吉德化卓地。榮二公、榮九公兄弟開基福州古田。
宗七公 9世孫壬三公生 3子,分日、月、星
3房,榮四公開基羅溪四端祠,為日房;榮八公開加曲坪,為月房;十二公開水井頭,為星房。今月房、星房已無傳。至13世孫璟五公仁房,後遷太華連吳侖,璟七公出繼義房、璟八公禮房、璟十公智房,開基旗形祖仁元祠。
太華華溪
宋代叫流溪,後改羅溪,今改華溪。原羅溪得名於上接上坪、濂溪(良溪)兩水會合之內,回小澗朝堂,上見有水來,下不見有水去,七星頓起於中央,秀山旋拱于四方,羅星北斗,把水口十裏山水盡朝顧,群山歸聚,故名羅溪。水口有石岩洞,石牙之奇,溪底有石骨之異,且有前鍋、後鍋之美致,石馬現於河中,紗帽石突起澤畔,載於縣誌。古建築有廣濟祠、四端祠、仁元祠。是宗七公後裔第二發祥地。
華溪村包括良溪、嶺頭坪二個自然村,
7個村民小組,從光伯公起已傳36世,總人口1050人,三房子孫各有住居,全村皆為陳姓。
廣濟祠,依山傍水,環境優美,此祠始建于宋、元年代,近年重建,祀宗七公及妣丁氏夫人。四端祠,坐丁向癸,號旗形,奉祀開基祖正一郎公和榮四公妣等歷代祖考妣,此祠圮基存。仁元祠,明隆慶年間(1567~1572年)建,坐丙向壬號旗形,奉祀肇基祖璟十公及世祖顯八公祖妣暨歷代世祖。
世系昭穆:宗、正、宗、肇、祖、十五、二十、月、壬、榮、芹、星、璟、顯、旦、獻、孔、曰、維、美、宜、紹、成(光)、青、其、榮、成、文、興、仁。
歷代名人:本村舊譜曾遭回祿,功名無存,謹錄現代。
呂翠娟(成噸妻),碩士學位。現任三明高等專科學院講師。
正科幹部陳成冊,歷任華興鄉、廣平鎮黨委書記,縣文化體育局局長。三明市美術家協會理事,善行書,精墨竹,作品多發表於各級報刊雜誌。
大專以上文化、中級職稱、副科職務有30人左右。
群團太華
太華位於大田縣西北部,明嘉靖40年(1561)改稱泰華,1949年後簡稱太華。當地有群團、太華二個行政村。群團包括現中華、東坑、漈頭三個自然村。太華有始建于宋朝的丁林寺,乃宗七公岳父丁指揮使之祖居;建於清代的中柱橋,還有風景優美的鼓樓城等遺址。太華、群團村陳氏分為二大支系,即進興堂、永興祠二大房。
【進興堂】宗七公13世孫璟五公明弘治元年(1488年)從羅溪遷太華侖仔尾建進興堂,分
3大房,長房田四公後裔遷尤溪七口, 2房田六公傳上厝房、下厝房,
3房田七公開阪頭房,現有人口
100餘人。田六公從阪頭田七公承繼一子章六公,鼎建進田祠,坐丙向壬,再分
2房,章六公次孫可成公建下厝中進祠,人口繁衍近 900人。章六公第
6孫可善公於清康熙年間建上厝進龍祠,人口繁衍 300餘人。
從璟五公開基太華進興堂以來,後裔繁衍總人口1300人左右,已傳19代。中進祠昭穆:璟、生、田、章、啟、可、允、中、萬、士、應、輝、其、若、志、占、首、新、興。
進龍祠昭穆:璟、生、田、章、啟、可、君、肇、德、魁、初、光、秀、俊、志、增、首、成、文。
阪頭昭穆:璟、生、田、章、啟、林、君、肇、進、盛、永、建、振、若、志、占、首、新。
【永興祠】
在太華連吳侖,明萬曆年間(1573~1620)建,坐庚向甲,祀開基祖獻八公妣蕭氏;後土祀連吳氏之祖,此祠為1990年重建。
智房璟十公,生4子,長子生五公開基尤溪七口,次子生六公傳2世止,
3子生八公亦開七口,四子顯八公生
3子,長子旦一公、次子旦二公、三子旦三公。世居羅溪15世,至16世祖獻八公,生於明朝嘉靖15年(1536年),開基太華永興祠,其裔現傳1200多人,群團、太華村人口600
余人,分居羅溪、太華、群團三個村,從永興祠起已繁衍17代,從光伯公起已傳35代。
昭穆:獻、孔、曰、維、美、宜、紹、成(光)、清(垂)、思(千)、大、崇、錫、開、來(學)、禮(先)。
本房由於譜據遺失,歷代名人十存一二,無從考據。
歷代名人:
經公,號留餘凝子,廩生,性孝友,學識高超,文雄壯蒼老,逼近名家,詩亦有奇氣,童試縣州院十三場皆壓其偶,時稱小三元,門徒有得其衣缽者,及鋒而試亦獨出冠時(民國縣誌)。
可成公,清八品頂戴。
光聚公,清因授八品頂戴。
成盤公,清登仕郎。
垂魁公,清選魁,任縣教諭,代理縣令。
春魁公,清咸豐年間募建中柱橋。
繼祖公,諱錫候,縣參議會參議員、執行委員。
陳錫熾,1978年歷任甯化縣委常委、縣革委會副主任、縣委副書記、政協主席,兼任政法委書記、組織部長、1984年三明市委任政法委副書記(主持工作),1985年當選兩屆大田縣人大常委會主任,當選第七屆省人大代表。
陳開基,大學文化,1998年任三明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長、黨組書記。2002年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任級處調研員、泉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長。
陳占考,歷任三明市國家稅務局科長,三元區國家稅務局局長,2002年始任南平市國家稅務局副局長。
陳占煒,廈門大學研究生院碩士研究生。
陳成川,碩士學位,深圳大華會計師事務所高級會計師。
陳欽慧(開路妻),碩士學位,現任福州師專副教授,高分子物理碩士。
正科幹部:
陳錫靜,歷任石牌鄉黨委書記、縣民政局局長、民政局黨支部書記兼老區辦主任。
陳開業,原任吳山鄉人民政府鄉長、經濟局正科幹部。
陳志鋒,大田縣計劃生育局副局長、正科幹部。
太華中華
宗七公15世孫旦二公,生 4子,長、次、三傳數代衰沒,
4子獻魁公,生三子,長子孟一公,生二子,次子長世公,開基中華,現已傳13代,人口
200人左右。昭穆:獻、孟、長、方(開基祖)、炬、位、廷、欽、士、世、有、登、首、長、昌。
歷代名人:
士朗公,為清貢生。
陳長衍,攻讀西安空軍電訊工程大學研究生院碩士研究生。
陳丁政,文江中學校長。
大專以上文化、中級職稱、副科職務達近30餘人,其中女大學生 3人。
太華龍鳳山
獻三公,旦三公長子,明萬曆年間往江西學地理,成一代名師。傳
7世孫忍公,字汝和,開龍鳳山建聯興堂,後裔複遷羅溪、萬湖等村,從龍鳳山始傳11代,現有人口
191余人,昭穆:忍、朝、鳴、捷、穎、松、開、高、增、富(傳)、世。
太華東坑
獻十公,旦三公次子,其孫若鼎公于清朝初年開基東坑,建新興堂,至今已繁衍12代,人口226
人,民國有一支遷南平,現有人口數十人。昭穆:若、元、際、標、升、應、宗、維、光(大)、增、其、乃。
現代名人:
陳其針,碩士研究生,遼寧省優秀十佳學生幹部。
牛潤萍(其針之妻),碩士研究生。
陳乃道,大學文化,上海瑞鵲公司財務總監。
太華仕坑
仕坑原名蘇坑,開基祖為濂溪始祖宗七公次子正二郎公之長子宗興公,於南宋末年開基山聳翠水仕坑頭龜形,鼎建泉源祠,坐壬丙,現仕坑、溫坑二村子孫共祀開基祖宗興公。原祖祠旁有地下噴泉,形似涼傘,水清漣白。宋時出有萬夫不當之勇陳鐵牛將軍。明清年間建有山寨。於元代開始燒煉石灰,地下富有煤炭等資源,由於近年大量開採,生態發生很大變化,水源涸竭。從光伯公起已傳35世,宗興公起已繁衍30世,人口
220人,歷代向外播遷有九世祖榮八公開居德化,11世祖開基公遷居上池園,現祠祠猶存,民國年間開群公開基黃城隔,現已曆五世人口10餘人。昭穆:宗、超、有、仁、文、武、正、真、榮、興、坤、還、顯、鏘、源、奇、穎、旭、可、弘、祿、朝、初、曰、開、美、景、祖、成(全、來)。現有大學生
5名。
太華溫坑
溫坑村位於蘇坑下游,以農為主,地勢平坦,支系從仕坑頭遷出,正二郎公曾孫得明公建蘇坑頭祖祠旁之祠,至20世光元公建蘇坑洋儒林祠,後子孫逐建居於溫坑,從光伯公起已傳39代,從宗興公起已傳32世,人口
387人。世系昭穆:宗、超、得、安、一、九、三、千、三、九、四、六、添、榮、明、旺、積、炳、光、盛、振、得(必)、肇、猷、祥、青、啟、正、興、昌、志、成、
歷史名人:兆布公,字肇素,學名椿茂,例貢生,致業成富,度量寬宏,嘉慶戊辰年(1808年)上坪祖百九十公之墳被曾姓謀占,公出首至永邑具控,歷時三年未果,西曆盡心力,圖謀公事,至庚午歲(1810年)蒙延平府明斷結案,從始致終公兄弟帖費銀元五百餘元而無向宗親攤派,四鄰府邑皆歎公之力。
正科幹部:
陳正忠,在任公社書記、縣物資局局長。
陳昌進,大田縣檢察院科長。
大專以上文化、副科職務、中級職稱19人。
太華良溪
良溪是陳七公發祥地,山青水秀,毓秀鐘靈。七公後裔分佈在省外的蘇州常熟、省內的德化半林、尤溪七口、永安上坪、古田、永春兆溪、祿泉、沙縣官章、德化上湧等;縣內有華溪、群團、太華、中華、仕坑、溫坑、東坑、高星、龍鳳山、萬湖、祿坑、後堂、尤中裏、留村等處。
真泉宮,在洋中,始建于宋、元年間,歷朝均有重修,本宮保持明代建築風格,祀開基祖宗七公及妣丁氏夫人,還奉祀道教諸佛。宗七公生四子,唯正二郎公次子支系守土,建忠宅祠,奉祀正二郎公,至今已傳34世,從光伯公起已傳35世,人口
300人左右。
昭穆:正、宗、兆、得、順、萬、英、弘、椿、璞、廷、榮、崇、賢、庚、甲、建、萬、莊、清、厚、積、忠、信(登)、河、鐘、錦、光、國、增、泰、首、有、健。
歷代名人:
萬五公,元代任江西知縣。
廷二公,明朝興化武官。
崇泰公,明朝任江西巡檢。
陳有鑑,福建農業大學畢業,北京大學博士。
劉玉霞(有鑑妻),碩士學位。
陳有志,碩士學位,廣東中山大學學生處負責人。
陳有明,大田縣委辦正科幹部。
大學文化、副科職務、中級職稱20餘人。
均溪祿山
祿山陳氏,源于太華良溪忠宅祠,正四郎公於南宋年間開基綠山,建潁川祠,今已傳38世,從光伯公起傳35代,人口
388人。
世系昭穆:正、祖、祚、真、伯、千、遷、萬、四、五、六、觀、關、政、癸、季、辛、金(連)、顯、聰、斌、逵、瑢、仁、賢、綿、可、子、仕、廷、應、光、佳、大、玉、開、基業。
歷史名人:
乾七公,字積良,明朝萬曆年間民眾食官鹽十分困難,公獨懇田一俊修書呈文,時人方得方便,世人感之。
綏受公,明末之變起義參軍。
陳開銀,曾任部隊正營級軍官。大學生10名,
上京延京
上京位於大田西部,有上京、延京二個行政村,
715戶,3062人。上京在千年以前有棵大樟樹,樹根巨而跨溪,行人往返其間,故得名樟根,元朝時改稱鈞山,明朝改稱上京,清朝分團甲,為聚賢裏均溪社;民國後複稱上京。宋屬龍岩府;元隸漳平縣聚賢裏;明嘉靖14年(1535年)大田置縣歸大田管轄,為九圖十社之均溪社。上京境內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屬丘陵山地。最高山峰福德山海拔1062米;仙亭山次之,高1001米,故上京別名為京山是由此山而得。洋面海拔
630米左右,上京溪向西南流入九龍江支流新橋溪(屬漳平),屬九龍江水系。
上京始祖系雍公24代孫宋順天府左衛將軍、大夫晏五公,勘亂有功,詔封左衛將軍大夫,後因忤旨而全家遷雙坑洋古老坑以避難(其宅基今尚存)。土沃人和,遂無歸志,創業垂統。
南宋祥興
2年(1279年)廿五公自山頭坑移居上京阪厚,建開元祠,現為上京中心小學綜合樓;元朝初年二公建惇敘祠,“文革”中拆除,舊宅基尚存;元至正25年(1365年)世德公妣楊氏金二娘鼎建慶遠祠,現改為上京村部;明洪武
8年(1375年)世祿戶小三公肇基郭坑洋,清康熙38年(1699年)學昭公董首在太平城內南門街建慶積祠,奉祀小三公;清乾隆癸亥年(1743年)遷建開元祠于太平城內公館街(現為上京村綜合樓),乾隆23年(1758年)在上京太平城北門山頭坑創建豐乾祠,祠聯:“豐碑不朽大夫第;乾宅開元將帥家”。歷史上多次維修倖存於今,並在1999年至2000年重修。永思堂,坐庚向甲,祀斌四公。明禦史宗嗣陳宣公贈祠聯:派接太邱文物;門承百府風聲。
嘉靖7年(1528年)上京欽賜築太平城,有四城門,各門建有一城樓,五條橫街,城牆周長270丈,牆高1丈8尺,城牆頂寬3尺,城內建30座大房屋,每座3堂,石板鋪街,整齊排列,雄偉壯觀。1937年開永德公路拆除東與北兩城門,上世紀70年代後擴建上京街及諸單位的基建,把東西南城牆挖除,現僅存北面舊城牆。
明末澄三公創建京全寨,清順治
3年族人避入寨內,被匪兵攻破,放火燒毀,殺人無數,唯有極少數人在外倖免於難而傳代,現存寨址。古寨還有太平寨、豬母寨、黃四山坑寨等,村中古建築有洋中太平橋亭、水尾聚美橋(石拱橋,橋上風雨亭於1968年拆除)。
人傑地靈的上京,文化底蘊十分深厚,自晏五公開基垂統以來,現已繁衍36代,晏五公
8世孫廿五公始至清末 700百年內,八品以上官員47名,科舉時代共有
2進士、 5舉人,貢生25名,廩生、庠生
158名。其中不泛文人墨客,宗寶公著《上京十八景詩》,輝世公著有《京山賁圓集》,特別在近20年來,族中後裔承前啟後,湧現出一大批各門科的大學生、碩士生,高級工程師。其中大專以上文化、副科職稱、中級職稱人數
163。
昭穆:上京世系從晏五公始至16世其世系為:亮、八、二、萬、十八、四六、小、二十五、千八、二、七、十七、三十。
從13世三十公後分為世仁戶(後代外遷或無傳)、世德戶(斌三公、斌四公房),世祿戶等
3大支。因此,上京現代族人建房厝堂皆以德、祿二字作為厝堂中間之字。斌三公房從14代起六八、宗、斌、理、丘、騫、廉、大、邦、廷、振、君、元、啟、榮、添、景、守、來、乘、維、源、永。
斌四公房16代斌、理、丘、瓘、成、克、尹、世、名、占、國、俊、元、永、肇、啟、升、成、建、源、其、國。
世祿戶從14代小三、洪、斌、(深)啟、鵬、魁、頊、寅、穩、銘、如、生、宜、善、為、詒、首、士、增、初、振、源、永、仲。
因宗八公裔在上京繁衍支系繁多,世系昭穆無法統一,故取其一以備參考。目前上京、延京
2村有 8世同堂,從光伯公入田以來傳40代。
歷代名人:
晏五公,諱元亮,上京肇基始祖,南宋勘亂有功詔討左衛將軍、大夫。
八 公,南宋特調元城丞事郎。
九 公,南宋任連城忠翊校尉。
廿五公,上京阪厚始祖,南宋贈奉議大夫。
千九公,南宋敕贈奉議大夫。
二 公,南宋敕贈文林郎。
汝寧公,元文宗至順3年(1332年)壬申科進士,初任武平縣令升戶部郎中。
繼堂公,行九,元朝以人材出眾由庠生任新甯知縣、義甯縣正堂。
有義公,行四四,任廣東惠州碣石衛軍左營。
鳳德公,行六八,元朝以世德戶充入九圖九甲,贈承德郎,開上京阪厚慶遠祠。
龍靈公,字鳳祥,行小三,原為世恩戶,後改為世祿戶,後裔奉祀公于太平城慶積祠。
順二公,登明朝洪武24年(1391)年辛未科許觀榜進士,任南京行人司。
宋大公,諱成祖,號敦德,明朝初贈承德郎。
洪三公,諱興福,號定庵,明朝初贈承德郎。
斌三公,諱源生,號武庵,39世祖,名錄貢川宗譜《忠烈卷》明《死節》章,武勇名,正統戊辰鄧茂七寇漳州,斌三屢拒戰於桃源,後以兵少不繼遇害,子仲啟亦有勇才。斌三公其裔約占現上京一半人口。
斌四公,諱源宗,明朝初年孝友堪稱。其裔約占上京人口四分之一。
斌七公,諱隱壽,號韜庵,明正統年間奉令片鄧茂七封隨駕指揮、世襲桃源巡檢司,賜築上京太平城。
澄二公,築上京洋頭京全寨,至清順治初年官兵破寨,傷亡無數。
理九公,諱仲啟號價庵,以武勇名籌,明朝七品散官。
理七公,諱宗築,號文中,承事郎從七品散官。
理三公,諱拱浩,號明庵,明弘治三年(1490年)以勇殺寇有功授漳平巡檢、北京寶鈔司巡檢。
實三公,諱拱壁號素庵,明朝授保昌縣丞。
丘五公,諱玄章號潤庵,從六品儒林郎。
鵬三公,諱玄斌,官名琩,明弘治丁巳年(1497)歲貢,舉人,授保寧府照化縣正堂。
鵬四公,諱玄玟,字世美,明正德六年(1511年)大帽山寇亂公平之以武功授昌化縣巡檢。
鵬十公,諱玄瑤,以武勇授溪南巡檢。
燦一公,明朝正六品承德郎。
燦三公,諱忽,明朝任經歷。
琴十公,諱紳,字朝佩,獻策捕盜恩授七品承事郎。
標二公,諱鐸,號倦夫,明代書法家。
賓三公,諱錫,字文光,明代任順昌縣經歷。
璫三公,諱錢,號南峰,從七品微仕郎。
偉五公,諱天寵,明四年歲貢,任河南登封縣訓導。
檀七公,諱晚隆,明朝經歷。
必達公,諱天遂,明萬曆辛卯歲貢,任廣西桐州府嶺溪縣訓導。
憲三公,諱禎,字廷祥,公應眾啟本,呈於當局,設立大田縣。
孜 公,明朝任廣東河源縣主簿。
敏 公,明朝主薄。
作霖公,諱雲騰,嘉靖丙申歲貢,任慶元縣儒學教諭。
慶一公,諱道,號東山,任尤溪縣經歷。
潛 公,字應曜,嘉靖戊申歲貢,任江浦訓導、萍鄉縣、長清縣教瑜、開封府榮陽王府教授。
成安公,字有定,明隆慶4年歲貢,任仁和縣教諭、升唐藩紀善先老。
寶宗公,字世守,號輝昆,明隆慶元年丁卯(1567年)舉人,任廣西平樂府推官,部取雲南省主事。
祥龍公,字際明,明隆慶丁卯貢生,任甯化訓導、紹興王府教授。
複熙公,字尹純,明朝末年著有《浮沉小說》、《問天愧先》諸集。
輝世公,性至孝,育弟恤鄰,名多里間,著有《京山賁園記》,名列《延平府志》。
祥蛟公,字際瑞,四川成都德陽縣主薄。
集 公,字鳴誠,萬曆丙申貢生,任龍岩縣教諭。
克完公,號懷卓,明萬曆丙子科副榜。
夢嶽公,字久中,45世祖,明萬曆癸酉副榜。
實候公,諱輝世,46世祖,清初以府庠舉孝廉(舉人)。
鼎九公,義甯縣桑江巡檢。
玉元公,光緒二年丙子科舉人。
陳宗候,清順治年間舉人。
陳廷蔭,清光緒乙亥科入太學丙子科第一名舉人。
佳木公 金華縣訓導、龍岩縣教諭。
象賢公 七品散官。
歷代貢生:
偉五公、益二公、作霖公、體三公、潛公、集公、成安公、成堅公、必達公、宗賢公、佳木公、古三公、喬杓公、孟集公、用世公、鼎宏公、若素公、耀文公、光岐公、克峻公、克俊公、克崧公、清一公、克寬公、安吉公、大中公、廷治公、天久公、世萍公、蘭佳公、卓公、玉泉公、文德公、大文公、柱勳公。副榜:夢岳、克宗。
民國鄉鎮長:周祥公、周獻公、宗美公、蘭銘公、陳周文等。
陳初世,字開明,民國任縣党部幹事,退休教師,數10年來助學達10餘人,各級嘉獎13次,獲“福建省關心下一代先進個人”稱號。
陳來增,歷任福州市委統戰部辦公室主任,幹部處長,助理調研員,機關總支組織委員,機關第一支部書記。
王佩玲(來美妻),永安市職業中專學校高級教師。
陳陞煥,退休幹部,熱心公益,從貢川大宗祠、上坪平源堂及上京豐乾祠等歷代祖祠修建皆為董首。
陳初封,雲南省國防科工委任科委副處長、處長,高級工程師。多次榮獲國務院、有關部委榮譽稱號。
肖乃碧,初封妻,大學畢業,任雲南電視臺新聞部黨總支書記,高級記者。
陳乘貝,廈門大學碩士研究生院碩士研究生。
陳榮教,原任上京水泥廠廠長,獲農業部全國鄉鎮企業家稱號,評為高級經濟師。
陳建慧,碩士學位,專案經理,職稱工程師。
陳維士,碩士學位,工程師,部門總經理。
陳建奉,任三明市地稅局副主任,高級會計師。
陳建斌,中央財經學院國際金融系碩士研究生。
宋妍(建斌妻),中央財經學院碩士研究生。
陳源劃,四川聯合大學碩士研究生。
正科幹部:
陳初炎,德化縣勞動科科長。
陳祖孫,大田縣農機公司經理。
陳來堤,大田縣煤炭公司經理。
陳來土,上京礦務局科長。
黃鴻(來增妻),省機械設備公司主任、科長。
陳來美,三明運輸公司副總經理、公司監事會主席。
陳成植,歷任鄉鎮副鎮長、縣建材集團總經理、縣二輕局黨委書記。
陳成長,永安市委組織部科長。
張柳萍(建奉妻)三明市工商銀行科長。
陳建珊,曾任上京鄉鄉長。
陳初乾,省安裝公司工程師、科長。
陳懷蓉(女)龍岩市國有資源局科長。
陳榮旺,三明市委組織部辦公室主任。
經濟能人:陳成傳、陳振虎、陳乘億,
華興洪坑
洪坑村位於大田東部的華興鄉境內,全村人口不足
500人,雜姓而居。開基祖為晏五公24世孫聰五公,聰五公之祖父居田地鄉桔樹兜,父如福公生三子,長次子居田地鄉,三子開基洪坑東面上坪建潁川祠,坐癸向丁兼醜未,妣蔡氏旺娘,生二子。從聰五公起現已傳20世,從光伯公起現傳46代,人口30餘人。
世系昭穆:代聰、明、斌、盛、坦、寶、富、發、振、以、周、朝、聯、秉、文、玉、方、有、大、發。
湖美暗坑
暗坑陳氏源于上京晏五公裔,于明朝嘉靖年間開基暗坑小阪建立祠宇,最盛時發展到29戶,清末民初,地方擾攘,常遭匪劫,人丁凋零,到民國末年,朝珍公之孫啟同、啟高兄弟遷入城區,現啟高定居城區古山路,生
6子,人口近20人。
建設大同
建設大同,位於太華溪、湯泉溪下游,陳氏出自上京九世祖千七公之後。千七公,雍公32代孫,元至正13年(1353年)遷和睦裏鼎建祠宇,後來房屋契譜皆毀於賊寇,至
7世孫瑤二、10世孫福大公在大同秋菊阪架造厚大坊潁川祠,坐辛向乙,安祀先人神主。
從千七公始已傳24世,居於大同、湯泉人口
135人。其中榮池公、永鑒、永灶兄弟于民國年間遷湯泉,繁衍人口30餘人。昭穆:千、文、元、聖(法)、和(欽)、華(玄)、瑤(琳)、世(興)、玉(清)、思(福)、惠(新)、盛(朝)、文(自)、志(貴)、大(宗)、萬(元)、世、啟、森、建、永、升、開、全。
城關後隔洋
大田城東後隔洋陳氏始遷祖為福寶公與永生公兄弟,永生公無傳,福寶公于明成化
3年(1467年)丁亥自三八都遷入,建後隔洋潁川祠,取倒地金鉤形,1998年裔孫集資15萬余元重建,設施齊全。從光伯公起繁衍40代,從福寶公起已繁衍20代,人丁
298人。喬二公遷尤溪縣四都真武山,後有一支學模公遷回大田,人口 6人。
世系昭穆:福、章、喬、順、裕、炳、楷、宜、爾、振、雲、應、光、調、篤、恢、永、有、啟、明。
歷代名人:
振珍公,乳名茂李,諱大紀,清乾隆癸亥年(1743年)生,生平厚道孝友,治家有道,德澤梓裏,董首修鎮東橋,為邑所器重,親手整做歷代祖考妣墳塋,且恩及岳家,侍養岳母於家,為其養老送終。後隔洋振珍公裔沿祖之遺訓,數百年間稱振珍公岳母為外大媽,此墳歷年祭祀不斷。
貢生:篤厚公、光祚公、調烈公、調榮公。
庠生:炳翰公、調熾公。
廩生:閩九公、調燕公、調照公。監生:調勳公。
調煥公,任清朝七品州同。
陳恢顯,建築工程師,三明宏圖房地房公司總經理。
陳恢坦,企業家,熱心公益,三兄弟捐鉅資鋪設仙亭公路,建一心亭。
陳恢清,大學畢業,現任廈門寶利銘高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商業部處級聯絡員。
陳聯太,私營企業家。
陳永准,三明二中高級教師。
陳紅玉(永准長女),國家語言出版社,被評為副編審。
陳紅玲(永准三女),美國俄亥岡州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陳梅蓉(聯洋之女),攻讀碩士研究生。
陳家慶,就讀碩士研究生。
民國至今當任副科以上職務、大專以上文化、中級職稱者達30餘人。
前坪川石南坑
前坪鄉川石村
上京13世祖二十五公,生四子,其中長子一千公,四子六千公,其裔皆開前坪鄉川石村。
川石開基祖大一公,系入閩38世祖,上京15世祖,13世祖二十五公長孫,于元朝延祐年間(1314~1320年)從上京開基川石潁川堂,從辰兼乙,現已傳38世,從光伯公起已傳53世(此支世系應有誤,從入閩傳至今有73代,每代僅16年餘,不符合繁衍基本規律)現代有其、中、應、大、登、上、添、財、高
9世同居,總人口
300餘人。裔分川石、太華大合,陳應級從大合開基桃源登榜橋, 5世同堂。
歷代名人:龕五公,明朝萬曆間贈文林郎。
陳應地(女),革命烈士。
陳大輝,礦山老闆。
現代有大專文化、副科職務數人。
南坑開基祖與川石同一支系,為13世祖二十五之四子六千公之後,入居南坑較遲
8世,世居上京23世,明公于明朝洪武年間(1368~1398年)遷南坑水尾飛天蜈蚣形,已傳23世,清代有外遷建寧府政和縣後田保。昭穆是:明、積、茂、興、新、永、世、嘉、友、元、國、日、兆、魁、士、春、慶、占、成(志)、首(任)、建(恩)、進、爵,現代有
6世同居,人口 100人左右。
前坪梨坑
黎明村陳氏開基祖仁八公,系入閩37世祖,上京晏五公14世孫,于明朝間開基利亨鄉即今梨坑,建正興堂,仁八公第
8世祖環五公建再興堂,現傳27世,人口
300多人,民國年間及現代又有18戶開基大田縣城。
昭穆:仁、招、顯、十、三、永、榮、環、洪、瓊(珠)、再、繼(思)、爾、文、子、鳴、瑞、魁、大、嘉、青、初、其、成、建、升、開。
10世祖珠四公,諱龍山,明萬曆13年朝庭在梨亨鄉開採銀礦,龍山公竭力協助,有功於朝庭,皇帝欲封賜於公,公不受,朝庭賜官鼓一架,以示褒獎。
陳其庫,大學畢業,大田一中高級教師。
正科幹部:
陳振樹,曾任公社秘書、大田縣人民政府對台辦主任。
陳其讓,均溪鎮黨委宣傳委員、正科幹部。
陳初智,離休副科級幹部大專以上文化 5人。
上京田中
田中屬上京鎮溪口村,從晏五公至太五公10余代居上京,至15世祖榮七公遷德化山兜,後遷甯洋聚寧裏橫坑開基,建祠一座,奉祀曾祖小九公。20世深二公開基田中,與仁十公、暹三公、仁九公合建祖祠,號牛眠祠,坐坤艮,合祀四公。深二公第
8世孫文重公、文巧公遷南洋,第9 世有數支遷建寧。
從深二公始已傳20代,人口
200餘人。世系昭穆:深、傳、安、興、懋、師、其、惟、曰、光、明、若、登、朝、天、世、永、春、生、美
明清年代有文武庠生各 1名,太學生
5名,范周公清雍正年間捐寧洋縣正堂。現代有大學生近10人,有的當任科級職務。
上京城口
城口陳氏與田中陳氏血緣最親,同為晏五公6世孫四七公之後,晏五公9世孫三十公于元朝立戶名陳宗政戶,後改陳世萬戶,晏五公14世孫魁七公遷城口潁川祠,坐酉向卯,嘉靖40年被廣東饒州、漳州、汀州賊寇毀,後重建。現分三房,由於譜據遺失,本支系有數代失稽,現傳代數不確切,總人口約486人,其中後裔分遷上京延京村100餘人。世系昭穆亦未統一。
由於譜失,歷代名人不全,遺錄部分功名,以存史冊:
世通公,號梅峰,捐二府同知銜,侯選分府。
世春公,號仰泉,捐壽官。
加一公,字汝親,捐壽官。
盛芳公,字昌桂,號連桂,清代軍功授五品銜。
陳承貴,民國當兵,隨後去臺灣,定居於高雄縣梓官鄉禮蚵村光明路,曾回鄉省親,捐資修宗祠、修公路。
陳天文,承貴子,留學美國,取得博士學位。
陳智應,大田五中高級教師。
現代大專以上文化、中級職稱、副科職務有10餘人。
上京三合坑
宗九公裔大田人口不多,而遷出尤繁,其中有宗九公三子貴文公開吉德化大班、四子貴斌公開德化閣台,宗九公曾孫三六公開尤溪10都新橋下棹洋,
8世孫月三公開西陽、苦坑、嶺頭,
9世孫十八公遷桃源西溪、40都大林,13世璠五公遷尤溪23都西華,璠七公遷尤溪
9都梅仙阪,從尤溪再遷浙江處州府龍泉縣、延平府、永福縣等處。宗九公17世孫茂幾公於明代從三合坑遷大田城關橋頭建種桑祠,現有人口39人,近代世系為宜、寶、新、大、國、成,目前有
4世同居。
歷代名人:
銓 公,清朝任知州。
宏試公,捐州同。
洪匡公,捐州同,
洪喬公,清朝當任總兵。
宗九公
8世孫華二公後裔居三合坑,人口10餘人。華二公之弟恭和公開基四七都大林(現文江昭文大林),傳26世,人口41人,有數戶遷居太華湯泉,其世系:恭、七、常、五、玄、十、太、欽、昱、世、石、經、瀛、文、元、宣、振、德、初、榮、家、克、純、祖、武、萬。
上京岬山
宗十公,號樂逕,官宋朝六品承德郎,從香蒲洋遷上京城口村岬山自然村,建酉卯祠,祀宗十公。從光伯公起傳39世,從宗十公起已傳35世,人口253人,5世同居,世系是:宗、次、貴、十二、萬、廿、十、卅、陳、岩、員、玖、居、積、瓊、廣、世、盛、世、應、慶、振、純、乾、興、新、開、朝、大、有、永、瑞、興、起、尚、玉、旺、昌、承。
宗十公裔外遷的有:
宗十公
7世孫十九公遷龍岩居仁裏鐵塘壟,明朝成化入年遷漳平羅坪,至10世孫岩谷公生
2子13孫,孫輩有 1進士、 9貢士、 3舉人,一門齊美。
文興公於嘉靖34年遷尤溪二二都嶺下。彩二公遷尤溪二十七都官山鄉,先甫公遷甯洋小吳地,廿九公遷漳平付岩彭溪,德本公遷小羅山溪尾等。
桃源早達
宗十公
5世孫九萬公、十萬公遷新村,欲圖大志不遂,後祖四公隱居桃源早達,後裔分西洋王土城。舊祠有書軔堂,祀九八公,永和堂,祀十萬公,宋大儒朱熹書其匾。
現早達陳氏據朗三公房之譜記載,其裔為晏一公三子宗三公之裔,由於譜據遺失,世系待考,權列於此,唯不變仍是光伯公之裔也。現傳代數失稽,人口有
145人。
歷代名人失記,現有陳傳永,南京軍區政治學院碩士研究生,大學生 5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