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修北仔陳氏族譜序
國必有史,族必有譜,據以正綱常,存道統,察世系,明親疏,故斧譜史,以上紹祖德,下啟後世。
上溯我陳氏,乃黃帝之後,舜帝派系,始媯姓。舜帝之裔滿被周朝封邑于陳,遂以邑為姓。
秦時,陳軫奔楚,任楚國相,複姓陳。漢時,陳寔任太丘長,為陳氏穎川始祖。晉代陳潤入閩,唐代陳邁入莆。邁公十五世孫陳仁于宋慶曆元年(一○四一年)卜居莆田玉湖,為玉湖陳氏始祖。玉湖先祖崇尚文教,以“地瘦栽松柏,家貧子讀書”為治家之訓,代代相傳,好學成風。宋時玉湖陳氏,才俊迭出,高官顯宦,名震於朝,素有“一門二丞相,九代八太師”之稱,可謂顯貴之至也。
陳仁公七世孫實桂,有宋宦居雷。生三男,長諱三官,字子清,子孫居東裏淡水、客路本立等地;次諱三爵,字子榮,子孫居北和大房等村;三諱三祿,字子貴,乃吾北仔陳族始祖也。公幼奮於學,有志聖賢,少通五經,才華高超,仁德惠政,官任清遠縣丞。任滿往瓊南行道。子孫散居北仔、西岸等村。
仰祖功德,吾族宗支,本隆枝茂,人丁熾昌,繁衍眾多。現居村莊,知其名者,六十有七;遷徙轉輾,不知居所者,亦難以為計。
吾宗之譜,早已有之。因鄰村起賊心,欲占吾族海灘,族人計議,以譜為證,攜譜告狀。族人勝訴而返,惜攜譜者途中病故,譜書遺失,不知所終。後文敷公乾隆甲辰年(一七八四年)再創吾族宗譜,道光二十四年(一八四四年),歲進士選授儒學訓導王前公重修;咸豐九年(一八五九年)王啟公三修族譜;民國二十三年(一九三四年)二十七世孫厚德、厚光重修長房房譜;二房在嘉慶九年(一八○四年)始造族譜。
各房譜牒,由於代遠年湮,生齒日繁,加上史料不全,難免有錯,甚者閱數代有尊卑茫然莫辨,次序亦淆。時逢盛世,若不一統續修,久必無征,恐同根連枝宗親倫常不免有顛倒之患,淵源難稽之憂。
有基於此,吾族歷任族長,各村賢老,慨然有木本水源之思,對續修之舉,尤為重視。族譜編纂自一九八六年始,歷時二十多載。而宗譜編纂,無非上溯與下續。下續任務繁重,各村修譜者走村串戶,拜訪查詢,尋根究底,不厭其煩,幾經上下,殫心考校,務求準確無誤。為尋找散失宗親,族中許多父老,不顧年老體衰,車舟之累,跋涉之苦,下海南,上廣西,四處探訪。天隨族願,許多血脈得以歸宗,吾族幸甚!
上溯難矣。我宗之譜從朝派公修起,三祿公至朝派公,世系失傳。根據淡水三官公派系,以及文龍公稱實桂公伯公也之史料考證,朝派公為三祿公十六世孫。
本次續修編審,現任族長陳德以續修為己任,親自參戰,順藤摸瓜,補漏拾遺;前任族長陳康養夜以繼日,逐字校對,唯恐忙中出錯;餘亦絲毫不敢怠慢,終日乾乾,編排改正,撰寫譜序。承蒙祖蔭,續修族譜,終告大成。全書分為上下二卷,約八十萬言,源流足考,傳略說備,昭穆有序,世系分明。鑒於客觀原因,難免錯漏,或錄而未祥,或難以稽考者,姑置之不論,不加臆斷妄作,怕有差池,以獲戾于先人,貽譏於後世。存疑闕後,厚望後賢繼而續之。
俾後之覽者,知譜成之所幸。願吾族後代子孫,沐浴祖之恩澤,仰息先賢之儒風,以詩禮承家,文章報國,榮耀光宗,豈不功莫大焉!
北仔陳族三十二世孫 陳鈺 拜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