馱子畈清朝嘉慶十一年陳氏纂修族譜原序
宋朝文彥博贈江州義門楹聯“五百年同居天下第一,三千口聚族世間無雙”直傳我寶公,官拜提督兵部仕郎,贈武德將軍,於大明洪武四年降旨敕封為總鎮元帥,領劉乜漢,馬俊兩副帥軍師李伯麟;張克強、祝志偉、汪貴、瘳榮四大指揮使;方、賀、李、熊四副將;韓達、羅岑兩路先鋒,率領十萬八千三軍征黔平蠻。
寶公早熟兵書,早知破陣兵法,入湘黔邊,施用矯旨突出,採用窮追猛打,擒獲蠻首,寬嚴結合,深入蠻穴。使滇蠻巢穴這上三十六洞,下一十八洞,不折一矢,而泗州一帶地方已安寧而開闢焉。
洪武五年又接詔,肅清天柱一帶,追擊頑叛流竄之殘餘,使人民安居。由此洪武六年因戰功而被封疆分平溪衛,同時屯守平溪,如此于平溪城內南街蔔地相宅而居之。後由平溪兵剿西龍鄉,遂移居油草坪而開闢田地山場百數十裏。迨永樂初黔之紅苗聚眾地,劫掠官府黎民,公複領軍剿之,起自馬腦坡以十到平溪百數十裏,永樂二年寶公又獲軍功被賞賜塔子坪、石惹坡、白泥田數處地方。
寶公思:吾因功人居平溪,地隔千里,路途遙遠,耕管不便。遂議曾入湘黔進軍,掃清湘西,開闢陳家灣,夫人石氏已留守在彼,現令長子陳清,次子陳淳帶兵下湘,屯田戍邊和侍奉老母,正式定居于杉木坪,趙家沖口。鼻祖陳寶公鎮守平溪邊關,因幼子陳湛陣亡,由公撫理湛之妻氏,兒子。仍居平溪城南老宅。然已闡明,朝廷按軍功所賞田畝地處麻陽,然其田賦,戶籍,均受平溪管理繳納,學堂書院入學者文武考取亦受平溪。後永樂改組而降詔:陳寶授以平溪邊關總兵鎮守使。劉乜漢為副總兵鎮定邊關,寶公三個兒子均授都司千戶閭,陳家灣始祖鎮守關諡職盡終身,享年87歲,諡施主侯,墓葬西龍鄉岩坡龍形地。
夫,我先祖開創,子孫世守,古今同然,旋至清朝順治戊子兵變,我寶公幼子陳淇之後代子孫男女老幼均避刀兵戰禍於油羅寨頂。後遭明之大將降於清朝為叛將吳三桂回軍掠殺,野焚。以致湛公之才幼孺婦被驅散流離失所。我司祖陳寶公敕書、證狀、財產契約、領冊、田地契稅、人文族譜等劫後所剩無幾。
餘賴明皇釣衡,祖宗之培養,不任其流失,複訪年高德邵,故敘祖宗之源,整之順理成章以昭來茲焉。
謹識
嘉慶十一年丙寅年,十四世系孫貢生 陳甲 記文代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