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修陳氏宗譜序
每年冬至這一天,散落在江蘇溧水和安徽甯國的一支陳氏族人都會相聚在一起,設席祭祀祖宗,族人稱“吃宗酒”,大家嚴格按照輩份相稱,敘述著各自的所見所聞,其樂融融又不失莊重。祖上口傳,我們這些陳姓族人是從湖北省鐘祥縣陳家坪遷過來的,祖上稱“下江南”。先遷安徽甯國,後部分人員因水土不服,再徙溧水。家族輩份字派為“克家有人、象賢可望、法祖修德、永遠其昌”。目前族人保存著一本老譜頭,是民國二十四年春溧水縣北山沖的象錦公從湖北鐘祥陳家坪抄來的。清同治三年(一八六四年),清軍攻破南京城,太平天國滅亡,經過反復攻陷的江南寧國、溧水等縣已是瓦礫遍地、人煙稀少,自同治五年以後,大批河南、湖北、湖南的客民遷徙到了安徽甯國和江蘇溧水等地。我們這些陳氏族人就是光緒初年開始陸續從湖北鐘祥荊門遷過來的。
民國年間,族人在溧水縣城內修建了陳氏祠堂,前後三進,民國二十六年(一九三七年)冬,侵華日軍轟炸溧水,祠堂被毀兩進,一九四九年時尚剩一進。一九九四年開始,族人擬重修家譜並進行人口調查登記工作,但家譜世系最多只能追溯到“有”字輩,有的只能追溯到“象”字輩。
二零一零年三月,從網路上獲知湖北荊門思亮公後裔興旺公支宗譜編修成功,其輩份字派與我們完全相同,非常高興。通過網路,聯繫上該譜主要編修人員陳剛宗親。家住南京的陳剛送來了三本荊門家譜,並提供了很多極有價值的族譜考證資料,從而得知我們這個字派的族人是荊門陳思亮公次子興旺公的後裔,老祠堂在湖北荊門鐘祥交界處的荊門市掇刀區團林鋪鎮陳集村,現祠堂被毀,族譜全無。現在荊門鐘祥的族人也不曾知道我們這些下江南的族人。
從二零一零年九月始,我們委託荊門宗親在祖藉地原陳家坪地區及周邊區域內進行了尋查,包括走訪老人,尋找祖碑,查找到很多珍貴的世系資料。關於遠祖世系,根據現在掌握的義門陳世系資料及荊門二零零九年旺公譜資料,可以基本確定的是:思亮祖是在宋嘉祐七年義門分莊時火巷莊繼珪公的後裔,元初人,由湖南澧州遷湖北荊門安家落戶;陳家坪祠堂是思亮公次子興旺公的後裔立的,老譜頭中也稱沙崗嶺支裔。
從繼公到思亮公,老譜頭沒有記載,荊門民國“海公譜”記載的世系有二十多代,時間上明顯不合理,荊門二零零九年旺公譜認為思亮公即梓重公,祖遴公即甯祖公,雖然有一些考證依據,時間上也相差不大,但一直沒有直接的證據,讓人不無缺憾。從思亮公到我們下江南支系的祖先之間世系,我們所掌握的資料非常少,只能從字派上知道自己是思亮祖的幾世孫。雖然編修人員和荊門宗親的通過查找祖碑,獲得了一些資料和推斷,但世系仍未沒有完全弄清,現只能將荊門祖藉地收集的資料和下江南各房的世系情況輯錄成譜,待後世子孫有志探尋者給予完善。
遷徙已過百年,人員居住分散,戰亂災害頻繁,資料收集困難。如有遺漏和錯誤,祈求祖宗不怪罪,懇請宗親能原諒。特序之。
思亮公二十四世裔孫 陳木森敬述
二零一一年十月一十八日
序
譜序,譜之綱也。木森約為支譜寫序,愧也,難也。愧在編修《義門陳氏宗譜.荊門思亮公後裔.興旺公系屬卷》進入第四個年頭,時值開國上將陳士榘誕辰一百周年臨近,遂在紀念活動前出了書,但又漏掉了不少宗親登記。特別是外遷宗親,入卷甚少,實為憾愧。難者,我旺祖落籍沙崗嶺幾百年,有過續譜活動,至今除了三份支房的抄譜外,完整的譜書一冊未見,於說清先祖來龍去脈,敘明尊卑長幼,闡發德功文考,實在難矣!
支譜,是記載一個房頭興衰榮複,聚分離合之緒的史籍。沙崗嶺的陳家坪,是亮公四子中興旺祖的聚居地。自旺公孫必貴祖析居其地,一傳而六,三傳有八,曆明清五個多世紀,傳承二十多代,枝繁葉茂。一派支分,又有其地。陳家坪的名聲早已超越沙崗嶺。據宗祠石碑所載,大清乾隆時起,各房都有外遷之族,近播荊門市治山川河湖,鄰移南漳、當陽、江陵、潛江、宜昌、襄陽,入川蜀、奔雲貴,亦或有之。遠遷安徽、江蘇之族,考為光緒早期上房維貴公和老三房克順公裔支。
團林鋪現為湖北省荊門市掇刀區團林鋪鎮所在地,是城鄉一體化的大鎮。而歷史上卻一直是襄(陽)荊(州)古驛上的一處小店。西枕沮漳而臨長江,東下漢水而及郢城,北距荊山餘脈的縣治四十裏,南下長湖水網濕地百里之遙。乾隆十九(一七五四甲戍)年《荊門州志》稱之為“團練鋪”,顯系南宋岳飛抗金,曾在南十裏許築置軍城,該地是民團練兵之所,後因其地多檀樹而訛稱團林鋪。
沙崗嶺西距團林鋪十裏許,三國曹劉長阪坡大戰時,劉備引兵斜下漢津(沙洋)之道。東距彌勒寺約三十裏,再東北向離漢水邊的皮家集又三十裏,都是荊山余脈向長湖過渡的丘陵崗地。宋時一直受到遼、金的掠擾,宋元之交,兩軍沿漢江對壘多年。清代學者章學誠(一七三八-一八零一)著《湖北通志》時稱“荊門地廣人稀”,實為戰亂之故。思亮公落籍彌勒寺這塊隙地,顯系暨選水陸交通之便,又求層巒疊嶂可茲拓墾之利,以先祖五代人的艱辛,裔孫在沙崗嶺、彌勒寺、千工壋、長旺壋,形成四大支脈,高瞻遠矚矣!
沙崗嶺中段的陳家集,是陳氏宗祠的所在地。上世紀一九四九年時,地屬鐘祥縣陳集鄉,一九五一年劃歸荊門縣管屬。據明萬曆十七年(一五九九己亥)所立必貴公墓碑推考,貴公當在明永樂(一四零三~一四二四)年間立祖廟於其地。清康熙癸未(一七零三)前後立祖先之碑誌于太公廟神左。基於“神與祖不可並立”,十一世孫之琦公於乾隆壬午(一七六二)倡領督修宗祠於廟右。又據《木本水源》碑載,康熙癸卯(一六六三)年,必貴公胞兄必富裔孫遷家廟於“東山”,及咸豐五年至七年,建成宗祠于沙崗嶺末端的姚廟村。《荊門州志》把兩地廟祠稱之為上、下陳都府廟。沙崗嶺中段,沿宗祠斜向西北,均呈東西漫坡,遍佈大大小小的陳姓村灣、田園、塋地。地隨人氏,不知何年代起就叫陳家坪。後為給問路人以方便,便指東坡為東陳家坪,西坡為西陳家坪。東片現為陳集村,西片因錯北隔沖相望原有一座白鶴棲息的村落,後把西片定名白鶴村。上世紀八十年代地名普查時,因昔其舊,將東、西陳家坪載入地圖冊頁。兩村北上相交于興隆崗,南行經李家集至沙崗嶺尾的姚廟村。這片方園數十裏的山水田園,為思亮公四世孫必貴公兄弟所拓,也是早期先祖的生、息之地,維貴公的墓碑發現於宗廟西坡的白鶴村七組,克順公墓在白鶴村三組。
支譜,緒其祖之興也艱,子孫繼起,以昭未來。我陳家坪陳氏,繩於舜,遷自江右義門,落籍于荊門彌勒寺,析其枝于沙崗嶺。思亮祖四世孫必貴公,生五子一女,析為六房。大房陳福,現居白鶴村只有一戶,陳祖吉一家,重孫女陳飛揚,已屬二十九代。吉翁言先祖墓均在斗笠崗。看來陳福支早向東北方向的麻城、牌樓、鹽池發展了。二房陳通生思忠、思源,忠公六子,源公二子,成上、下八房。上房宗支者,思忠公長子陳銘也,傳至維貴公時,成為陳家坪的赫赫望族。維貴公墓碑載,貴公中康熙癸酉科(一六九三年)武魁,丁醜(一六九七年)會試大挑兵部守備。貴公父麟國,祖之珩,名諱載于上房宗支殘碑;嫡子世顯公,儒林名士。此支尋到之、維、世、克、家、有共六世六方墓碑,形成了完整的傳承鏈。有字輩先祖一支,攜家遠遷安徽,其後人字輩一支複遷江蘇,象字輩典公,曾為軍醫,抗日戰爭時以敷伍名諱流落團林,現兩地後代已有聯繫。忠公次子陳鏗,其子陳文進,生子九人,向西陳家坪拓疆,立基於興隆崗龍王廟,延及於今。
三房陳敬,查得老三房宗支碑一方,碑載“陳敬裔孫孔方生大憲、大珍”,珍生之儒,儒生護國、政國,至維、世;從克順公起,家柱家萬,有聖有賢,人、象。核對同治十年(一八七一年)克順公墓碑,光緒七年(一八八一年)陳母鄭孺人墓碑,應為已遷江蘇陳木森先祖。四房陳信,向南拓展至李家集,與下陳都府廟必富支相溶。五房女戶,初居宗祠,至十三世陳琳,遷漳河崔院落籍,更向當陽、宜昌發展。
六房分房祖陳祥、生子思恭、思儉,恭子陳錠,生子文貴、文榮,其後一支世守祖塋,延至十三世之稷公後裔“維”“世”兩代,均獲功名,“家”字輩,家駒為辛亥革命志士,雨蒼曾留學日本東京大學醫科,後赴德國柏林醫科大學獲博士學位,回國後以醫業為掩護,活動於上海、武漢、重慶的地下共產黨人,“有”字輩陳士榘、派名有琤,少年時在陳集從事“農運”,後參加秋收起義而上井崗山,一九五五年授上將軍銜。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兩彈一星基地建設,戰功累累。另一支于清乾隆時遷移南漳。有傳祥公之孫陳錠南遷江陵鴉雀廟,為江陵陳氏始遷祖,惜江陵無譜佐證。綜觀陳家坪陳氏一門,數世而興,數世漸微,前仆後繼,延衍綿綿。在農耕經濟時代,立基於耕,尚武就文,代有人材出焉。然隨著人口幾何數增,可耕地相對縮減,或則文武仕於朝,或則天荒兵亂,移遷常事也。據同治戊辰重修《荊門直隸州志》載,荊門“自咸豐甲寅(一八五四)年以來,屢遭兵焚,水旱蟲荒,饑謹洊臻。地當孔道,兵勇往來,絡繹騷擾,甚或驅牲畜、攫衣帛、火屋廬而棰楚其老稚”州人謀生維艱,富者應朝廷“招懇”而動,貧者洗家相隨。維貴公後裔喬遷江南,當屬前者。學則化道,修身遠禍,遠遷江南族裔,神莫大焉。
譜者源於孝,興于漢,盛于唐宋。我義門陳氏宗譜,元亂兵焚,明初避友諒之嫌,斷代多年。沙崗嶺一支,明萬曆已亥(一五九九年)才為“太尊祖”必貴公立下墓石,清康熙立宗祠族碑,乾隆丙戌(一七六六年)之琦、世顯公興修譜之大業,終因思亮公應居義門世次難定而成憾事,《興旺公系屬卷》譜雖經多方努力,仍有存疑。惟慎終追遠孝心也,興孝則民德歸厚,厚則家齊、宗睦、國治、世和,豈因始祖之疑而輟乎!江南族人續譜而“尋找祖先的足跡”,義、理一也。然木森主領所修支譜,有別於旺公系屬譜,前者重在尋根求源,後者重在收族睦宗。囿于時湮地隔,難度更大。主領有方,楔而不舍,親謁祖藉地,無私奉獻,更兼銘、舉諸兄鼎力,鑲成其佳事、大事、盛事。古人曰: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其必以唐棣起興而言枝葉之茂,花蕾盛放而歸之一本。卜居祖籍之裔者,感而佩之,筆拙情真,勉而述之,是為序。
亮公廿二世孫 陳賢林、陳賢風
公元二零一一年歲次辛卯孟冬月于荊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