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武縣陳氏第十屆續修宗譜序
2015-05-05
中華陳氏,泱泱大姓,在我國數以千計的姓氏中,位居第五,現有8000多萬人口,散居於海內外。其中有少數是由別姓改為陳姓的,他們有的是由皇帝賜姓而改、有的是因婚姻而改、有的是為避難而改、有的是因攀附而改。也有被封建統治者強迫改姓的。也有如鮮卑族中的侯莫陳氏(三字姓),整族改為漢族單姓陳的。其他各兄弟民族中也有姓陳的。所有這些,人數極少,並且都是在漢、晉以後出現的。而源最遠,流最長,分支最廣,子孫繁衍最盛,成為陳氏大家族中主力軍的,還是史稱“媯汭五姓”中的陳氏。我臨武縣所屬各地陳氏子孫,皆屬於這一支。
媯汭五姓,即媯、陳、田、姚、胡,都為舜帝後裔。舜生於姚墟,故姓姚;及後,舜的子孫遷居媯水,所以又姓媯。
西元前1046年,周武王滅商,第二年封舜的後裔媯滿于陳(今河南淮陽),建立陳國,為侯爵,主持對舜帝的祭祀。根據胙土受命的規定,賜命為陳氏,於是,媯滿便改姓名為陳滿。在位60年,死後葬在柳湖旁,墓用鐵封錮,“鐵墓”現仍完好。陳滿死後,追諡為胡公,史書稱為“陳胡公”,也稱“胡公滿”。陳胡公就是陳氏得氏的始祖,陳氏的得氏,距今已整整三千零六十年。
陳國傳至滿公的第十一世孫陳躍,即陳厲公時,國內發生內亂,厲公的兒子陳完逃奔齊國,改姓田,名田完,其後裔田和取代姜氏為齊國國君,傳至田建手上,齊為秦所並。為避難,田建的兩位哥哥都改姓王,田建自己則恢復姓陳,避居潁川。而陳國在經過內亂後,子孫散居于陳留、陽武、潁川、固始等多個地區。再傳至西漢桓帝時,太邱長陳實有六個兒子,元方、季方最賢,被譽為“難兄難弟”。元方的後裔陳逵(也有說是陳達)遷居長城,季方的後裔陳邁,為福建兵馬節度使,舉家遷莆田,於是,陳姓子孫分佈于長城內外,大江南北。
臨武的有陳姓,遠古已無法稽考,現據有文字可查的是在西元十世紀末至十一世紀初。福建莆田義門陳光猷,為陳實的二十六代孫,北宋初年,由會稽太守升任廣州刺史,赴任途中病逝,就近葬于宜章漿水四板橋。光猷的兒子公盛葬父後,見臨武騾溪的山川秀麗,土地肥沃,於是定居下來,並奉光猷公為始祖。這是臨武陳氏最早的一系,也是發脈最廣,人口最多的一系,從公盛公起,到現在,騾溪建村已超過一千多年。後,北宋祥符年間,光猷的叔伯兄弟陳靖的孫陳時中,宦游經臨武而定居,是為陳家洞始祖。元至德九年,祖居福建莆田陳家巷的陳福先,任臨武教諭,解職後也住在臨武,為班嶺腳始祖。這三支都是來自福建。
南宋紹興年間,江西太和桐杆村人陳時晦移家來臨武,為城關塘下始祖。南宋紹興至嘉定年間,江西太和桐梘裏的陳光卿,從藍山遊學至臨武,於是定居於圍峰(即儒風)。他的胞弟陳光武則定居于麥市龍發頭(現名塘下)。明成化二十年,祖籍江西九江的陳應畗,從嘉禾麻沖移居上富村開山立基,奉其曾祖陳千五郎為始祖。這四支都是從江西遷來。
來臨武創業開基較晚的還有兩支,一支是縣城柳樹街陳家巷的陳氏,祖先陳天才于清康熙四十二年,由江西太和龍四村來臨武經商,創基立業。另一支是香花嶺花石龍陳氏,祖籍建康的陳魁後裔于清乾隆間從廣東乳源遷來。這就是說,在臨武定居最晚的也有近三百年的歷史。
由此可知,現在在臨武定居的陳氏子孫,不是元方後裔,就是季方子孫,皆為陳實後代。以往由於定居臨武有先後,宗支來源有異同,因此各支派各自為譜,畫地自圉,以致道途不相識,語言不相諧,喜憂不相聞。千流萬派總歸一源,葉茂枝繁不離一本,20世紀80年代,騾溪一批有識之士,溯本窮源,首倡收全縣陳氏於一本,合眾支於一譜。一倡而百和,一呼而百應,成就了1990年的《陳氏宗譜》,可謂洋洋大觀,猗歟盛哉。但是,由於時間倉促,有些分支於縣外、省外的村居、房系來不及參與,不無遺憾。
宗譜的所以有別於族譜、家譜,就在於它不僅是記載一個家族的淵源、繁衍、榮衰、升沉。而且應該囊括這一地區同宗血緣的所有集團,缺任何一支都不成其為宗譜。為順應上屆未能及時合譜的叔侄心願,於是而有2013年續修的決定。並於2013年
6月正式成立續修理事會,組織編纂力量,日夜勤作,於2014年12月完稿,歷時一年零七月,計成首卷上、下兩本,房譜11卷,分裝18冊,共一千一百余萬字,新合譜的有留覽、平田、叢柏、高居窩四處。可惜仍有遠居於重慶大足區金山鎮的陳氏叔侄,因道遠期促,資料未能及時送來,只能等待下屆續修了。本屆入編大小村莊
130餘個,約 4萬餘人;其中屬臨武境內村莊 125個。
緬懷我中華陳氏祖先,名人輩出,英豪接踵,功德昭著,彪炳千秋。秦末的陳勝,領導了中華民族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以一個“甕牗繩樞之子,氓隸之人”,揭竿而起,竟撼動了暴秦統治,《史記》特作“世家”編排,與孔子並列。漢初,陳平六出奇計,協助漢高祖建立西漢政權,封侯拜相,光顯天下。關內侯陳湯,計斬郅支,威震方外。陳實為太邱太守,以節義風四方,為一代儒宗。三國時陳琳,建安七子之一,是名存千古的文學家。西晉時的陳壽,所著《三國志》是一部翔實公正的歷史名著。唐代的陳褘(即玄奘)是佛教經典名著的翻譯家、中國佛教唯識宗的創始人。南北朝時,陳霸先承梁祚而建陳朝,傳承五位皇帝,共三十三年。宋初的陳摶,為中國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太極圖”、“先天圖”,對道教文化是一重大貢獻。唐、宋時期,傑出的陳姓詩人有陳子昂、陳與義等人,縱橫騷壇,蜚聲中外。更有江州義門以孝為治家之本,以孔孟為養德之先,崇稱“義門陳氏”,先後得到唐、宋兩代七個皇帝的旌表二十七次。到了近、現代,有清末民主革命的先驅陳天華;有既是抗日名將,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元勳的陳毅元帥和陳賡大將;有抗日名將,去臺灣後任過中華民國“副總統”的陳誠。在科學技術方面,有創立地窪學說,形成了發源於中國的國際地窪學派的地質學家陳國達;有破解哥德巴赫猜想,摘取數學皇冠上的明珠的數學家陳景潤。群星璀燦,不勝枚舉。
而臨武陳氏子孫,也代不乏人。南宋時有陳敬叟,三領鄉薦,中鹹淳甲戌(1675)進士,是臨武有文字記載中,最早的四位進士之一,也是入祀臨武鄉賢祠資歷最老的一人。其子奎龍先生,博學多文,人們稱讚他筆端風雲,縱橫捭闔,卓犖不凡;陳楚舟在元泰定間出使番邦,廉潔拒賄,不辱使命,而得到皇帝禦書“雪蓬”二字。奎龍、楚舟後來得到政府拔款,在縣城建專祠享祭的崇褒。元末有陳均義、陳舜隆戰功赫赫,均義官至湖南宣慰使、都元帥,總制湖南兵事;舜隆為武毅將軍征行副都元帥。明代,明經及第的有陳允昌等六人,陳允昌被授與翰林學士,陳良佐被授與國子監助教,陳官至河南道監察禦史。陳經以負性方介,揚厲古今。清末民初,有回應辛亥革命,率領騾溪民眾攻入縣城的陳淩軒、陳琴軒、陳培軒三兄弟,和後來擔任反袁起義軍第二司令的陳校經,有首創臨武女子職業教育的“興學楷模”陳振東。當代有為解放臨武而犧牲的陳選星,有見義勇為,捨己救人的小姑娘陳蓉芳。
近百年中,為救國救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的復興夢,眾多的陳氏子孫和各族人民一道,奮鬥在各條戰線上,立志有為,建功立業。代代風流寫青史,千秋萬載耀榮光。寫到這裏,神聖自豪的情緒油然而生,雖耄耋之軀,胸中也自然激蕩起揚鞭奮進的使命感,和大格局、大擔當的情懷。但又有所慚愧,愧我才疏學淺,孤陋寡聞,不能抒寫祖德宗功于萬一,有負眾叔侄厚望。
當初接受這任務時,我曾自問:“何德何能,怎堪擔此重任”?繼而一想,這不是一部普通的書籍,他記載的是陳氏血脈相連,魂魄相依的基因脈絡,是世代相承的壯懷激越,勇往直前的奮鬥歷程,是陳氏族人智慧、力量與精神的繼承和延續,是陳氏義門家風、潁川遺緒的砥礪和昇華,也是一本大愛盈胸、休戚與共的親情詩篇。他將能起到追思先人,啟迪今生,激勵後人,樹君子之風,行仁義之舉,開萬世基業之功效。況且數以百計的譜會工作人員,不辭勞苦,纂成此譜,我敢以老辭,以愚謝嗎?只應謹遵眾命,不揣自己能薄材譾,提筆為此序。
第三十二世裔孫南福陳禮恒沭手敬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