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華陳氏譜序集錦 »

潁川同美陳氏譜誌序

作者:  來源:同美陳氏  更新時間:2024年07月20日

潁川同美陳氏譜誌序 

作為炎黃子孫,陳姓族人不論何時何地,心中都牢記先輩艱苦創業的卓越功績,不忘自己的祖源。濃烈的尋根意識,是民族認同感形成的重要因素。血脈的同根同源和基因上的共承共傳,使中華民族具有強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而生生不息地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陳姓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員。相傳陳姓源出黃帝九世孫虞舜之後。舜的部落,活動于虞(故址在今山西平陸),故稱虞舜,亦稱有虞氏。舜年二十,即以孝聞名。他三十歲被推舉為部落聯盟首領堯帝的繼承人,五十歲代堯帝攝行部落聯盟首領之權,五十八歲時堯帝去世,繼其位正式擔任部落聯盟首領,稱舜帝。後來,周武王於西元前1070年討伐商紂,複求舜帝之後人,得其三十四世媯滿,封授陳國,都宛丘(今河南淮陽),領有今河南東部和安徽部分地區。媯滿去世後諡胡公,子孫以國為姓,胡公就成為陳姓的始祖。此後,陳姓子孫繁衍,分派播遷,散處各地。胡公四十八世實公,居潁川許(今河南許昌東),肇開潁川陳氏世系。實公十四世忠公又開南陳世系。至忠公十三世校尉公(名弘元),為避中原戰亂,於後周順德年間(954--960年)從河南光州固始入閩,擇居於永春小岵南山,又開永春小岵陳氏世系。傳至十五世昆祿公,大約於元末年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遷至安溪塘尾,又開同美陳氏世系。如果說,黃帝及堯舜是古代傳說中的人物,其準確年代今已難以考證的話,那麼陳氏始祖胡公及此後的潁川陳氏始祖、南陳世系始祖、永春小岵陳氏始祖,直到安溪同美開基始祖昆祿公,其生存年代及傳承譜系則歷歷可考,清晰明瞭。從胡公算起,陳氏得姓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而同美陳氏從昆祿公開基至今,也有將近六百五十年的歷史,可謂源遠流長。

為了追溯族源,區別昭穆,我國早有修纂族譜的傳統。安溪同美陳氏族譜始修於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元月,咸豐八年(1858年)重修,此後每隔三十年左右重修一次,最後一次重修在民國十一年(192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由於極左思潮的氾濫,族譜被作為封建糟粕而橫遭批判,同美陳氏族譜的重修自然也就長期陷於停頓。改革開放以後,隨著思想的解放,經濟文化的發展,許多有識之族親屢次倡議重修族譜。後由一些熱心的族親牽頭成立重修族譜籌備組,聘請修譜人員,分工協作,查找舊譜,搜集資料,終於在中斷九十餘載之後,完成這項工作,了卻族人多年的夙願。

毋庸諱言,古代和近代所修的族譜,帶有時代的烙印和局限,含有某些封建的糟粕。但我們不能因此就全盤否定族譜修纂的意義。國有國史,家有家史,家族也有家族的歷史,族譜就是同宗共祖的血緣集團記載本家族世系和活動事蹟的歷史圖卷。史的功用在於鑒往而知來。人類的現實活動,是在歷史活動的基礎上展開的。如果人們對過去的往事一無所知,不知道先輩是如何從過去走到現在,那麼就會對未來感到迷茫,難以設定如何從現在走向未來。因此,“我從哪里來?我向何處去?”便成為人們密切關注的一個時代命題。當前一股熱衷於尋根問祖的世界潮流正在蓬勃興起,其源蓋在於此。

史的功用在於鑒往知來,給人們以有益的啟示,以便更好地規劃和建設未來。那麼,同美陳氏的先輩有哪些優秀的精神品格,值得我們認真借鑒和繼承,並加以發揚光大的呢?

第一,艱苦創業的精神。同美陳氏的先輩,是從中原地區幾經輾轉遷徙,最後才到閩南落戶定居的。在古代,每次遷徙,他們扶老攜幼,長路漫漫,不知要越過多少崇山峻嶺,踏過多少長河深澗,而所到的定居點,則都是人跡罕至,甚至是杳無人煙的蠻荒之地,荊棘叢生,豺狼出沒。但是,他們不畏艱難,胼手胝足,艱苦奮鬥,終於用血汗開闢出一片新天地。就拿同美陳氏的最後落腳地塘尾來說,現在是個山清水秀的好地方,但當初昆祿公從永春小岵遷居於此時,可是個荒無人煙之地,山地叢林密佈,虎豹嘯吟,平地蓬蒿遍野,長蟲出沒,加上台風的肆虐,藍溪的氾濫,給開發帶來了很大的困難。但他們發揚前輩敢於拼搏的精神,帶領子孫克服種種艱難險阻,披荊斬棘,揮灑血汗,終於把這塊窮鄉僻壤改造成為宜居的新家園。

第二,尊師重教的傳統。早在明清時期,塘尾陳氏族人就辦起私塾。乾隆年間,族人陳恩創辦學館,重金禮聘溫泉鄉的舉人唐桂生,教授子弟。經過多年的苦讀,其子宗達和堂侄元錫先後考中進士。兩位堂兄弟皆中進士,堪稱同美,塘尾亦因此改稱同美。民國九年(1920年),又假祖祠創辦新式學堂同美小學,禮聘泉州的林默出任首任校長。民國十五年(1926年)由海內外鄉賢捐資,為同美小學另擇新址,在地勢較高,不易遭到洪水侵襲的象山埔蓋起一座同字形的新校舍,並禮聘名師任教,使教學水準得到大幅度的提高。1949年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村里不僅多次集資擴建校舍,而且在1994年重新進行翻建,增添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從而升格為城廂中心小學。1998年 8月,馬來西亞的僑親陳金火先生還捐資,在巷頭街創辦了金火中學。由於尊師重教,同美陳氏子弟不僅素質不斷提高,而且在明清時期出了多名進士、舉人、廩生、太學生、貢生、庠生和武生。新中國建立以後更是人才輩出,既有擔任行政職務的廳、處、科級幹部,也有知名的專家、學者。

第三,恪守孝道的品德。相傳陳姓的太始祖虞舜的父親是個雙目失明的盲人,妻子生下舜後去世,他又娶了個輕狂浮躁的後妻,生下象。舜的父親生性愚妄,不僅溺愛嬌縱後妻所生的小兒子象,使其養成傲慢無禮的壞脾氣,而且還幾次想除掉前妻所生的大兒子舜,舜有小的過錯,就重加責罰,欲置之死地而後快。但舜始終善事生父和繼母,侍奉唯謹,二十歲時便以孝聞名。後來,儒學興起,將孝列為倫理道德必須遵循的規範之一,同美族人更將《二十四孝》編成歌曲傳唱,使之家喻戶曉,深入人心。因此,恪守孝道便成為同美陳氏族人的一種傳統美德。

第四,開放相容的心態。同美陳氏的祖先,從中原地區幾經遷徙,於元末來到閩南定居。在不斷的遷徙過程中,逐漸形成開放相容的心態。每遷移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在保持中原原有的傳統文化和風俗習慣的同時,又以“厚德載物”、開放相容的態度,對待當地土著居民的文化習俗,與之和睦相處,彼此相容。現在通行的閩南方言,就是中原移民包括陳姓移民帶來的中原漢語融合閩南土著語言的若干成分而形成的。至明清時期,同美的一些陳氏族人,為生活所迫,又進一步發揚先輩開放相容的傳統,衝破“安土重遷”觀念的束縛,以極大的膽量和勇氣,到海外去闖蕩世界,旅居東南亞乃至歐美等地,形成華僑與華人群體,既對當地的開發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也為締造和發展中國人民與世界各國人民的友誼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這次同美陳氏族譜的重修,是族人的一件喜事。希望通過這次重修,能讓族人銘記先輩艱苦創業的歷史功績,同時繼承和發揚他們優秀的精神品格,為家鄉的建設,為中華民族的振興努力拼搏,做出更大的貢獻。

 

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雙一流”特聘教授,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中國明史學會顧問、朱元璋研究會顧問,二零一三年五月六日於北京,十九世孫梧桐敬序。

 

Copyright©2006 - 2020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電郵:cs@nanchens.com 微信:mouchun112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