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山陳氏族譜序
陳氏族譜序
天順元年,餘訓學同邑城西宮有嘉禾店前友,號敬齋。乃唐開封府儀同三司上柱國陳喜二十一世孫,為今日嘉山之巨富家也。倜儻重賢,讀書好義。念厥祖譜圖失敘,登門愴然而告曰祖乃京兆萬年縣洪故鄉胄桂裏人,李唐開元二十四年來居泉州府惠安縣社壇後。建中十二年,遷入嘉禾島。
一世祖 忠,贈鄂國公,
二世祖 邕,任太子太傅,諡忠順王,漳州南山報劬禪寺即其所施捨也。
三世祖 夷則公,任金紫光祿大夫,司空大丞相。
四世祖 儔,任著作郎。
五世祖 聞,陵州刺史。
六世祖 丞福,唐縣令。
七世祖 任,前官有祖諱翿,分族漳州。至七世孫洪進於宋太平興國三年,獻漳泉二郡,詔授武甯將軍節度使,封南康王及子文顥為房州刺史,複尊上祖邕,施業南山禪寺曰水南報劬。祭族分遠,譜中失序。
八世祖 仲寓,番禺縣令。
九世祖 元達,閩縣主簿。
十世祖 徵,虔化知縣。又祖諱黯字昌梅,結廬吳倉,西面山以為書室而居。著裨政書四十九篇。朱紫陽簿邑時為之序,嘗十八舉不第,號為場老。徵為陝西元帥,不就。
十一世祖 蠲,任禦史中丞兼祭酒。
十二世祖 匡義,任大理寺評事。
十三世祖 弘銳,國子監生。其餘房祖所任等職,各志名下。
十四世祖 寶,自浦源始分派於歧,築室厚賜以居焉。
十五世祖 繼周、從周分族在店前西頭。
十六世祖 珪,
十七世祖 宋卿、俊卿、才卿、月卿。而才卿分族內官。
十九世祖 伯容,
二十世祖 仲昌,
廿一世祖 應瑞,
廿二世祖 作鑒,
廿三世祖 仁、爵,俱樂阮閑,不慕仕進,祖考妃明適際吾朝太祖高皇帝出沐清化,積德行義。
廿五世祖 諱英用為予考養居洎諸堂兄,真泰、陽泰叔侄乃心力勤儉起家,治產蓄資巨萬,視昔倍加,嘗念先代創建南山、普照、資福、正晤、覺性、宣梵、妙岩等寺,叢林院宇。遺功於後,貽其宗族蕃衍,子孫眾盛。其族或分永福,或分梁齊,或分內官院兠東厝,或分浦源江頭,或分吳倉黃宅,或分西頭英內。宗族之分,非止有十子孫之眾,非止有千世代,年數千載有奇,先有譜圖失敘。詳細惟曆年久遠,或親者視為疏,或遠者視為近。懼愈久愈失其真。念數傳之後,視為途人。請先生為修譜以張其說。
餘曰族譜之作所以尊祖宗,明彜倫也,彜倫明則尊卑莫不各供其職,而興其雍睦之心,是人之族譜可不明乎。譜之不明,則服盡情盡,鮮有不相見如途人哉。譜之關於世教也,大矣。蓋親者本也,苟忘其本,則追遠之道不明,而德薄矣。
人惟知身之出於親,而不知親之出於祖,是以各親其親,各子其子。尊祖敬宗之道,尊卑、彜倫之序悵然,不知其為何物也。然則斯譜也,非惟知本源於數世之上,將垂世澤於百世之下。
諺曰千金易得,一譜難成,誠哉是言也。子孫果能繼志寶之,而勿替聞之而有感,當知作是譜者,其志不在於利祿之間,而在乎敬祖宗,重彜倫之道,作而謝之,曰吾祖功名,吾宗千世,感先生一敘而詳之矣。請題其端,餘辭之弗獲,始按其言列系於圖,故敘其說,遂為之序。
時
大明英宗天順元年,歲次丁醜十一月望日,浦東後學張天驥尚德拜序。
大明天順二年張天驥先生謁祠堂題
宰相祠堂下,清風六月寒;冕冠垂像貌,留與後人看。
陳氏族譜序
按實錄陳宗之子孫,自太傅邕公被謫入閩,由莆遷泉入漳,旋居同安,有子夷則、夷行首科甲為名宰相,十傳而至黯者帥陝,歸著禆政書四十九篇,首登郡志。十四傳,而洪進遂有大功,以漳泉歸趙,宋封郡王,此其大彰明炳烈者也。餘學行可書者甚多,惜其記載隱淪無所考證,自朱紫陽為邑簿,訪境內先賢,因得其家裨政書,校其世次而序之。當時以為其守正不惑,操行之難,而姓名不少概見以為足悲,今又幾百年矣。幸其刻之大同集者,猶得大賢自顯,而其餘不傳者,顧豈少耶?
孔子歎杞宋之莫徵,以今觀之譜牒之學,信不可以不講,而陳宗之後有能嗣修其譜,明其世系,不使盡隱沒而無傳者,固可為深嘉而樂道也。已然博訪親賢,恢然示同志近稽接壤,遠尋異方,上參國史郡乘,下索荒碑斷碣,凡有一事行道義可錄者,悉書於其世次之下,而其敗類無良者亦不沒,其實以垂觀戒其餘闕之而已。俾覽者將曰某也,亢宗可為式法者也,某也疵宗可為悼懼者也。庶幾悚然有所興創,砥礪以昭令德,而敦睦敘倫,治宗勸賢之義。一展卷而盡睹矣。乃若賢者付之浩歎,愚者指為迂談。多財者索為私綴,匱資者難於擠附,則其隱淪無傳者,必有愜人意而後之,視今將甚於今之視昔矣。今之修實者三十二代孫應賓也,知書好古,隱於廛闃蔔易之間,日攜其宗譜以請之縉紳君子。故餘撰敘其美以竊附紫陽敘書之義。嗚呼,其念之哉。嗚呼,其念之哉。
賜進士出身戶部主事方齋史朝宜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