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鼇頭陳氏墩上儒士村族史概略》序
“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清.張澍《姓氏尋源》名句)深刻說明瞭各地百姓尋根問祖的重大意義。當代,編纂族譜,追本溯源,尋根問祖,尊祖敬宗,乃崇德之舉。人生當悟“樹有根而葉茂,水有源而流長,人有祖方立世”;當悟“人因本而情牽,族因血脈而相連。”本家錦州叔台深懷著對祖上虔誠崇敬之誠意,深懷著弘揚宗功祖德之心願,為喚起族人崇先祖之仁德,仰先祖之禮儀,學先祖之勤勞,慰先祖在天之靈,重編族譜,情深意重,血濃於水,知恩圖報,功德無量,令晚輩肅然起敬。
追溯鼇頭鄉始祖陳獻可公,乃宋潮州名宦。據《潮州府志》載:“陳宏規,字獻可,漳州(龍溪)人,慶元元年(1195年)知潮州,增置韓江東岸石洲二,結屋如丁公橋,名曰濟川,更辟養濟院以待廢疾無靠。”陳獻可公為潮州府第35任知軍州事(原稱:刺史、太守),官終吏部郎中、朝請大夫。獻可公一生為官清正,政聲卓著,潮州有史贊稱:“潮守之賢者,丁允元、陳宏規(獻可)也”。獻可公以宦地為家,擇地營造家園鼇頭鄉,開基創業,迄今已八百餘載,繁衍三十二代,人口(含海外)逾二十多萬。鼇頭鄉陳氏在“刺史家風、龍溪世澤”哺育下,世代賢達薈萃,人文鼎盛,英才輩出,成為潮汕望族。
據《陳氏源流》載:陳獻可公諱宏規,乃南院始祖陳邕公後裔第二十五世。南院始祖陳邕公,祖籍京兆府萬年縣(今陝西長安),為中宗進士,官拜太子太傅,是唐玄宗李隆基皇帝的老師,賜諡“忠順王”。南院因陳邕公將漳州南山宅院改建為南山寺院而得名,家譜稱“太傅派”、“忠順世家”,當地人尊陳邕公為“南院”始祖,尊稱“南院派”。另據《嘉禾陳氏譜》載:陳邕公生四子:夷則、夷錫、夷行、夷實,都任過官職。長子陳夷則(南院二世祖)官至金紫光祿大夫(二品),後舉族三百餘口,定居嘉禾嶼(即廈門島),為開廈聖祖。夷則公及後裔弘教佛恩,又在島上衍傳八世代代為官的豪族,從四世祖陳儔公以至十一世祖陳肇公、陳黯公在島上建造了五所寺岩。始祖陳邕公臨終時,曾遺囑後代子孫,凡有出息者都要建一座寺院,以報答佛祖恩庇全族倖免於難之佛恩。於是,陳邕公後裔秉承祖訓,在廈門島上建造了十五座寺院,包括夷則公之弟夷實公建白鹿洞,以及萬壽岩、白鶴岩、鴻山寺等寺岩。後由十五座上升至二十四座,最終竟建造寺院四十多座,將唐時的“南方島國”建成為“南方佛國”。追溯至鼇頭鄉八世祖碧山公(員外,墩上儒士村始祖),秉承祖訓,弘教佛恩,會唯安公,同原居公、南居公於寨牆(來厝寨)西創建東湖二媽祖寺廟,創建墩上伯公廟、桂月庵,創建儒士村龍尾爺宮三山國王廟,與祖訓弘教佛恩一脈相承。
鼇頭陳氏以十八鄉組成而著稱,墩上儒士村是鼇頭十八鄉的聞名鄉村。據古《家譜》記載,墩上村由十一世祖南居公(十世祖惟安公次子)從內畔寨牆(來厝寨)遷居創建,儒士村由十一世祖原居公(十世祖惟安公長子)遷居創建。南居公遷居創建墩上村之後,至第十四世祖爾育公(清世宗雍正五年(1727年)舉人),十五世祖先聲公(清世宗雍正五年進士),以父子雙登科甲而聞名於世。先聲公登進士後出任山西省舞陽縣正堂。墩上村因爾育公、先聲公父子雙登科甲而赫赫聲名,祠堂前傲立的旗杆石及進士墩,寨牆路建造的牌坊(進士亭)為後代所敬仰和稱道。
然而,風雲變幻,歲月更迭,滄海桑田。清未民初,兵荒馬亂。桑浦山兵匪賊寇為害四方,無惡不作。每當夜幕降臨,兵匪賊寇(響馬),常以“拖竹竿”為暗號,聚集兵匪賊寇入舍打劫,虜掠財物。墩上村乃富庶之地,富足之鄉。但由於地處鼇頭十八鄉的東北邊緣,村落相對偏僻獨立,屢遭兵匪賊寇洗劫。宣統年間(1909-1911),國賊抄鄉,賊寇掃蕩,焚蕩殺掠,洗劫一空。先是“陳氏祠堂”和“進士第宅院”焚燒塌毀,後來全村民居燒焚殆盡,所剩屋宅廖廖無幾。南居公後裔不堪賊寇焚蕩殺掠之苦,被迫離鄉背井,移徙他鄉,異地謀生。分散遷居澄海樟林、揭陽竹橋、潮安庵埠等地,以及飄散南洋海外,墩上村就此凋零,毀滅消失。惟存下碧山公創建的伯公廟、及伯公廟後的大榕樹默默不語地注視著墩上村的變遷。幸而,由原居公創建的儒士村未成為賊寇虜掠洗劫的目標,鄉村依然秀美,香火不斷,人丁興旺,日臻鼎盛。回眸先輩創業維艱的坎坷之路,滄桑數變,苦楚難言,可歌可泣,宗史永載。
歲月更迭敘述著久遠的情緣,滄海桑田印證著不變的忠誠。錦州叔台生於儒士村,耕讀傳家,自強自立;一生辛勤勞作,勤儉持家;為人忠厚樸實,崇德尚禮。他崇仰淵源為本之理,崇敬祖德綿長之功。深諳“人有宗而族興,族興而家旺”的人文哲理。在本家族譜失散失記之後,他不辭辛苦,經常探訪左鄰右裏,鄉鄰宗親,搜集失散的資訊及資料,常常通宵達旦校正查證,正本清源。融會貫通地把本族的歷史淵源、村族史概略,時代變遷以及40多位列祖列宗,俊彥名賢,祠堂名聯等記載成篇,結集成譜,流芳後世。在儒士村村委會及老人組的重視支持下,《鼇頭陳氏墩上儒士村族史概略》現已成書,為本家族後裔留下了極其寶貴的精神財富和宗史文獻。餘生於墩上村,滿月後隨家遷居王厝隴新鄉村,因墩上村及《族譜》蕩然無存,余常思“為人子孫者,不可數典忘宗”。多年尋根問祖均於“失記”未果而遺憾。
《鼇頭陳氏墩上儒士村族史概略》的出版,行文簡樸,情節生動,世系清淅,記載系統。世系表準確地記載了從獻可公(一世祖)至璜叟公(五世祖),從彬齋公(六世祖)、靜翁公(七世祖)至複齋公(八世祖)、碧山公(九世祖),從唯安公(十世祖)至爾育公(十四世祖)、先聲公(十五世祖),從華聚公(十六世祖)至孝順公(二十二世祖),共22世列祖列宗的名字。真是天佑二房,祖德天長,宗史永記載,後裔不忘懷。餘讀罷《鼇頭陳氏墩上儒士村族史概略》全文,感慨萬千,如獲至寶。感悟《概略》既有尋根溯源之功,更有啟迪子孫後代,明族源、識族史、知祖德,記祖銘之效,作用重大,意義深遠。
錦州叔台勞苦功高,功垂竹帛。叔台囑余撰文以記,鄙人不才,勿敢懈怠,草瀝數行,聊以為序。
陳映懷
2014-05-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