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小岵南山陳氏譜志前言
前言
族譜宗譜、家譜、家乘譜錄等,都是家族記載本族世系的表冊,統稱譜牒,內容包括姓氏源流、家族遷徙、人口興替、土地沿革、人物事蹟、家法家規、風土人情等。譜牒可以彌補正史和地方誌的不足,是研究中國歷史的寶庫之一。
公元1984年,國家檔案局、教育部、文化部聯合通知指出:“家譜是我國寶貴文化遺產中亟待發掘的一部分,蘊藏著大量有關人口學、社會學、民族學、民俗學、經濟史、人物傳記、宗族制度以及地方史的資料,它不僅對開展學術研究有重要價值,而且對當前某些工作起著很大作用。”對譜牒作了高度的評價。
乘此大好機遇,各地群眾紛紛組織編撰本族譜牒。一九九五年冬祭時,徙居德化的小岵南山陳氏族親聯名倡議撰寫《永春縣岵山南陳族志》,受到廣大族親的普遍回應。永春小岵南山陳氏宗親聯誼會為告慰先祖之靈,以圓族親之夙願,翌年元月召開常務理事擴大會議,成立“永春小岵南陳族志編纂籌備委員會”,印發首次籌備工作會議紀要,號召海內外族親,齊心協力,出謀現策,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鼎力支援,要求各支系建立相應機構,宣傳發動,徵集資料,著手編撰支房譜牒。北墘族親於1997年編撰出版《永春北墘陳氏族志》,翌年浙江蒼南族親編撰出版《陳氏宗譜》,小岵崇德也於2002年編撰出版《小岵南山陳氏崇德宗志》。他們不僅為編寫譜志積累經驗,而且提供了不少資料。
鑒於校尉公於後周顯德三年(
956)入閩抵永春後,長期未見修譜,直至宋慶元四年(1198),南宋理學家朱熹才為吾族溯源窮流,撰修族譜,時間跨度長,某些情況未能查清;景炎二年(1277)舉族參加抗元,元至正十四年(1354),又發生“六二花事件”,族人連續兩次慘遭殺戮,生者逃離家園,族譜散失不全,流傳于部分古譜中的譜序,不僅內容不盡一致,而且都沒有闡明校尉公的字型大小或名諱和上祖的派系。明天順四年(1460),校尉公十七世孫茂立公主修的《桃源南山陳氏族譜》僅“自校尉公起”。正德以後,祀祖梓地編修的譜牒,以及各地編修的支房家譜,雖力圖查清校尉公的上祖源流派系,但都未能得出準確的結論,甚至存有差異。長期以來,廣大族親強烈要求徹底查清校尉公的上祖,確定我族所屬支派,渴望編修一部能如實反映吾族歷史風貌,比較完整、準確的譜牒。族親對族譜的編修,提出合情合理的要求,但要實現,並非易事。
經過三年的籌備,自1999年初開始,宗親聯誼會多次召開各種會議,研究部署編撰事項。會議確定族志的宗旨、指導思想、主要內容。強調族志應力求思想性、科學性和資料性的統一,尊重歷史客觀事實,以古譜為主要依據,力爭無誤,褒贊為主,大節為重,以忠其實,扶持正氣,生不入傳。決定搜集整理校尉公派下部分科舉年代的名人傳略和撰寫近代、現代部分人物事蹟及輯錄科舉年代的舉人、近代和現代縣團級以上職務、高級專業技術人員、烈士等名錄表,載入族志。因時代不同,社會進步,巾幗英才應以自己的名字載入族志。決定凡捐資支援編修族志者,芳名和捐資數量(以人民幣計)列表載入族志;捐資兩百元以上者,贈送族志一冊;捐資萬元以上者,像片刊入族志;捐資兩萬元以上者,由宗親聯誼會授匾。決定編發《編志簡訊》,聘請永春縣文化館幹部、研究館員、永春縣陳氏聯誼源流研究會會長陳詩忠宗親為編修族志的特邀顧問。從此,族志的編撰工作全面啟動。
族志編撰,眾望所歸,吾族賢孝子孫責無旁貸,鼎力支援。編撰人員以刻苦為已任,努力廣征博采,徵集查閱了吾族古譜和支房家譜、有關地方誌、《世界陳氏宗親大族譜》、各地陳氏宗親的譜牒等數十部百多卷及大量有參考價值的資料,潛心研究宗族創業發展歷史,探索淵源。派人前往浙江蒼南、廈門、集美、同安、漳州、泉州、福鼎、永安、安溪、南安、德化、江西沿山等地和本縣有關鄉鎮村落,調查訪問,核實資料。幸托先祖福蔭,尋到一批兵災禍亂中失散的族親,如蓬壺美山、岵山龍閣、東平鴻安、南安詩山埔尾、金淘山後、九都坑中、安溪長坑、蓬萊、蒼美、百福、尚卿南山、福鼎、金門鬥門、浙江平陽、江西沿山、臺灣臺北等。澄清了“小岵南山陳氏由永春一都南山陳氏派衍”的誤傳,分清“校尉公”與“仕恭公”兩者的混同,糾正了“校尉,諱仕恭”的差錯,排除了“小姑南山陳氏隸屬永安貢川陳氏分支派”的存疑。查明校尉公的上祖源流,得出校尉公的名諱為“弘元”,屬漳州南院派系,邕公十二世孫的結論。2002年
7月間,啟開“校尉陳公祖墳”,取出《墓誌銘》,證實“校尉”是“考號”,並非名字或官銜,印證了先前考證得出的結論。解決了這個長期懸而未決的問題,無疑是難能可貴的。
校尉公的後裔派序瓜瓞綿延,子孫繁茂昌熾,人口眾多,依古例修譜已不合時宜。宗親聯誼會多方徵求意見,集思廣益,再三研究,決定自一世校尉公起至十七世止,以古譜為基礎,修為“譜”,而源流、沿革、名人傳略及事跡等文字輯錄編撰為“志”,定名為《永春小岵南山陳氏譜志》。以“譜”與“志”相結合,內容比族譜更廣泛,體例更新穎。校尉公十八世以後,由各支派自行編寫,重要內容的敘述,力求與譜志相一致,出版之後,送宗親聯誼會存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