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川陳氏宗譜》编后記
此次《龍川陳氏宗譜》编纂過程中,承蒙全體族民、西陳村二委及有關各方面共同努力、支持,新譜已於2004年
4月15日脱稿,有望在甲申年重陽(2004年10月下旬)與全體族民見面。
遺憾的是世系外紀圖,明顯地存在諸多缺陷。例:始祖嬀滿比較符合史實,故略作更正。陳胡公滿據《中國家譜》網站載:始祖,虞舜三十五派(世系),閼父(即遏父)之子也。公生三十六歲時,武王己卯元年(公元前1046年)受封於陳,歷武王、成王、康王在位五十四年,壽八十九,謚胡公。據此推算元始祖生於公元前1082年,卒於公元前
993年。
老譜第二世:勝,居陽城。據查考公元前209年,陽城(今河南登封東南)人陳勝,領導900名戌卒,舉行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曾在陳(今河南淮陽)建立張楚政權。這樣與第一世間隔八百多年,不可能。據查考第二世應為:滿生二子,長犀侯,次皋羊。
第三世:湯,仕漢議郎,爵關内侯,據考證湯系漢元帝(公元前48--44年》時拜為卿,以平虜功詔爵關内侯,食邑三百户。若按時間算三代相隔千余年,不可能。按史料記載應為三十六世,比較接近一點。
第四世:孟忠,無史料,無法考查。
第五世:陳實(寔),居潁川,為太邱長。據考證,史料記載為漢靈帝時(168--188年)追封潁川郡王。按推算應生於公元
103年,卒於公元
187年,從始祖至第五世間隔1233年,顯然不符。查考永康《林源陳氏宗譜》記載為五十六世;查考《史記.陳杞世家》、《田敬仲完世家》為四十九世;查考《中國家譜》網為四十三世。按上述算平均每世為二十二歲多,約二十五歲,約二十八歲半,均都基本符合。其余第六世至二十二世,因條件限制,無能查考。按1930年版家譜記載世系外纪共二十二世,至吾在義開基祖信臣(1193年生,1252年卒),共二十三世(代)間隔2334年,平均每代
101.5歲多,不現實。按1930年版《老譜》看:其封面《龍川陳氏宗譜》。卷一:龍川陳氏重修序中載:宋代有自赣者遷居永康,龍川公光宗朝試禮部御筆擢第一,榮耀一時。明永樂七年葛仙陳氏族譜序中載:或居東陽,或居永康,或居浦江、金華、或星散本邑倍磊、鳳林、霧溪不一其地。明萬歷乙酉年葛峰陳氏重修序中載:余按陳氏裔出太邱得姓媯蒲胡公析穎川而蔓衍於吴越晋楚之間,惟吴興為最著,繼析吾婺,而葛峰陳氏則始宋判司公信臣復由龍川來遷。明萬歷戊午年葛峰陳氏續修家乘序中載:陳姓出自古帝舜,而胡公封於陳。本支百世蔓延於天下,吴寧官橋豈非其苗裔耶?由龍川而卜遷於稠川。清順治九年葛峰陳氏重修家乘序中載:陳氏之有姓出自姚虞迄宋判司公由永康龍川卜遷於葛峰之下,而稠岩鳳林實同派也。清康熙丁酉年重修宗譜序中載:始祖判司公百六府君由永康龍川來遷為一世祖。判司公高祖四都官,官都兄弟四人曰:三侍郎、五殿直公、朝議、世居東陽,而倍磊出自殿直之支;水北之支出自侍郎;霧溪出自朝議;至稠岩鳳林則與予族同出於都官之支。清乾隆乙巳年重修家乘序中載:宋繼起龍川公諱亮,試叨王甲,徙卜永康,窺僚相抛適居東陽、浦江、金華,又有相散義邑若水北、鳳林、若吴寧、稠岩、若倍磊、西門,若葛仙,霧溪諸派同支。卷一祠堂記序中載:追逆本源肇虞姚迄今派續永康裔遺龍川公紹亮,始登王甲,由官橋后歸鄉里生有六子,百六府君諱信臣,叨授睦洲判司,由吴寧卜宅仙苑桂里,后裔三子,次子千二府君公光宗欽授教諭,贅遷洋川,生二子,次子備選授助教悌九府君贅居張客村,見山川秀麗遂卜地而居,焉此西森之嫡祖也。此篇寥寥
115個字清楚地告訴西陳陳氏淵源。卷一宋故睦州判司陳公行狀:中載公諱信臣,字聖清,婺之永康人,生而秀穎,為祖岸迪功郎裔。龍川后冑。篇末旹延祐七年(1320年)。且卷一中刊印龍川公遺像,自贊詩。也明白無誤地告訴子孫,我們系狀元公陳亮后裔。
綜合各種資料、史料、家譜中上述多處提及。编者認為在當時社會背景下,永康是狀元公的出生地,永康龍川作為古永康山川、河流名或地方名亦好;或史料及家譜史記載:南宋陳寔后裔陳魁遷入福建寧化、上杭。至其曾孫再遷廣東程鄉(今梅洲市),后居大埔、興寧、長樂、龍川等縣,等等。名稱一旦為社會上層名流或達官貴人,皇親國戚所用,便無人敢再冒其名諱。無論從什麽角度分析,其中上面提及的家譜封面名稱《龍川陳氏宗譜》本支陳氏系出自陳亮后裔無疑。同理编者認為採用永康《林源陳氏宗譜》的外紀世系比較接近本支淵源。但苦於無更確切的史料佐證。不過《林源陳氏宗譜》外纪世系中也存在多處與史料相勃之處:如文公圉長子桓公鮑,次厲公佗子完奔齊。而林源外纪中圉變成了鮑的十世孫了。陳談先、陳霸先(武帝)、陳休先系三兄弟。陳霸先於公元
557年代梁稱帝,國號陳,建都建康(今南京)歷
5帝33年。武帝(永定三年)崩。因太子昌在長安陷,兄談先長子茜(倩)入繼大统,改元天嘉。謚文帝追尊談先為始興昭烈王。而林源外紀中載:昭烈王—霸先,為先后兩代等等。明顯舆史料不符。编者雖三到義烏市圖書館、永康市圖書館、浙師大圖書館、永康橋下龍川公出生地、墓地,方岩五峰書院先祖生活、工作過的地方,林坑陳先祖后裔聚居地,及義烏、永康,東陽大量《陳氏宗譜》查考,均不能如願。因苦於經費等諸多條件限制,無法深入確切考證。另外老譜卷五第二頁記載備公生景定辛酉正月十六日,卒至大戊申三月廿一日,為四十八歲,但老譜卷一中西陳悌九府君六旬壽序中載:次子備行悌九,遷居西陳……今年正月十六日初度花甲……,陳君壽高……等等。相互予盾,编者請教了多位中、小學語文、歷史老師研討無果,又專程赴浙師大請教了多位中文系、歷史系教授一起分析60壽序文章,一致認為60大壽真實可信,據文章具年份延祐庚申正月望越一日,那麼西陳開基祖備公的卒期肯定有誤,至少應推至延祐庚申年以后。卷五第一頁記載:光宗公(即備公之父)生景定壬戌(1262年)正月初三日未時,第二頁備公生景定辛酉(1261年)正月十六日,兒子比爸爸還早一年出生,明顯有誤。但怎麼糾正?無實據可考。據查考備公以下各代銜接比較符合新陳代謝客觀規律。故编者設定以備公出生時間為準,以備公六十壽序為依據,對先祖卒期作了適度更正。以上資料及文字僅供參考,不作為史實。尋根究祖之大事,只能遺憾地留给下一代第十七次重修的子孫賢能去查考、驗證了。
第十六次《龍川陳氏宗譜》修编理事會
编輯組於二○○四年四月上旬
執筆裔孫 章銀 長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