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華陳氏譜序集錦 »

鎮南陳氏乙未譜序

作者:  來源:陳氏家族家譜網  更新時間:2016年10月19日

鎮南陳氏乙未譜序 

余聞文明之昭遠者,唯史之不絕,上溯人類之源遠,人事之存焉。夫如國之有史,記王朝之更變,文明之欣遠;家之有譜,溯祖宗之正源,先祖之事蹟,以昭後世,綿延不絕。遂國家修史,而有《史記》,二十四史而存焉;家之修譜,而有華夏文明之締結,中華一家而說焉。至所文明文化之所傳承,唯絕于史,文明之興盛,家國之蕩亂,而史之不絕,弗唯追憶往昔,而喟歎今朝,以示後人爾!

清乾隆丁巳科進士,余家十六世從堂祖龍川先生在其《義田說》中言:“余家始祖鈞祥公以軍功授州倅世,職繼繼續續之十有六代,蓋四百年於茲,鎮南稱望族焉。子姓繁衍,析產而居,榮枯豐薔之殊致,亦勢所必然也。”然家之所存,唯人之存焉,人之所立,唯持家敬道,倡祖宗之美德,以遺後人爾,世家大族,無百千年而不衰爾。余家始祖鈞祥公出蒙元威楚路土官,蒙元受封為虎將威楚路大將軍,清師範書《滇系》記其為元朝威楚路土司高政把事。宋室既亡,蒙元既主中原,以異族亂中夏,稱帝于中原不足百載,間以高壓恐怖之政策馭華夏之子民。元至正年間,朱明始起,復興中夏,驅除韃虜,一時而全國回應,蒙元亡佚。十三年,朱元璋著大將藍玉,傅友德,沐英大軍征西,時蒙元窮途末路,梁王走死,滇省盡皆歸赴漢軍之懷抱;當時是,吾祖鈞祥公以祖傳威楚路印宣命金牌虎符,攜民盡皆歸附大明,攜子壽赴軍前效命,為軍置辦糧草軍械,安置失散民眾,詔諭軍民共奮討伐元逆,著因軍工著著,于朝廷受封,著任鎮南州土州判,洪武十六年實受,世襲罔替,駐守楚雄府鎮南州城,掌管地方,土司夷民盡皆納赴順從。迨至清初,大明既亡,滿清入關,華夏之劫難肇始,吾十三世從堂祖昌虞先生以大明土司之存,地方夷民之安樂,于順治十六年閏三月內納土歸降,至清光緒三十年傳至二十世,時佐韶公以一十八之年華襲替祖職,至民國三十六年凡五百六十四載。吾祖存之于鎮南故地,曆明成化、嘉靖、萬曆、崇禎及滿清康熙、乾隆、道光、咸豐、同治之期,五百餘年間而戰死報國之名而可歷數。迨至清末,滿清既亡,民國時局艱危,日寇之掠我中華,有伯祖育德公、育秀公之人者,投筆從戎,從軍校而戰死沙場,何其壯載!自佐韶公殞後,不及三載民國亡走孤島,家族之史而沒矣。至於新中國後,苦難亦更深矣,此後另做新說,此暫不贅述。

文載之《報俾州應襲土職陳佐韶丁憂宗圖親供親冊》為光緒三十年九月,二十世祖佐韶公承襲世職時,雲南楚雄府鎮南州知州費從光依例造報陳氏土司之宗圖親冊。該宗支圖冊得以重修,支系得以厘清,蓋因以此文案為藍本。該宗圖冊曆前世今生之變數,前生者有滿清佚亡,民國新建,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後又日寇亂我中夏,國共內戰之亂世民國,以至新國建後之土改四舊,文革之千年未有之浩劫,該書之而得存矣,只為祖先之厚德而庇焉。後之生者為改革開放後,吾祖父永華公以南華縣一、二屆政協委員之職,回應國家政策之號召,將歷盡劫數之文獻無償捐獻南華縣檔案局作為永久保存之歷史文物,無奈時過境遷,該文獻現已流到市面,為一楊姓收藏者購得。余平喜以網路流覽歷史,一日偶窺見其圖冊,甚異之,遂設法得楊姓之聯繫,處所,一日而得見其真容,文獻通體發黃,以舊時之白棉紙書之,以麻線裝訂,娟秀小楷,豎體排列,封面脆黃,書脊以白紙草草重裱,究原三十年前祖父捐獻此書時重裱矣。

嗚呼,歲久時遷,吾祖以逝,今之重敘家史,不為炫祖宗之德行,家道之繁盛,文成武德而示世人,而謂祖宗之德行,家道之文化,為人處事之准行,以遺後人,則家族和睦而得長久矣。即如龍川先生言,“子姓繁衍,析產而居,榮枯豐薔之殊致,亦勢所必然也”。時久日長,世家大姓無不沒者。昔李唐、趙宋,朱明、滿清之家,以一姓一家之言而左右天下達數百載,何其盛矣,然史無有殊致,不亦亡呼!比其世家大豪而存世,吾祖以小家而得長久,或朝代更迭,或世道昌隆,為國家之一吏,無不敬業以安民生,遠道而為國盡忠,持家而親孝有加。夫孝者,一家一姓而得長遠之本根,世家大族而得綿延之源泉。

該宗支圖冊記陳氏自明洪武十三年至清光緒三十年五百二十五年凡二十世祖先之史跡。佐韶公後,已傳五世,至今二十有五代而存焉,後之名姓事蹟,亦已此次考證修以訂之,以實補修!

謹以此序,附著書前,特以補修,以獻吾祖父永華公持家為國之道,以遺陳氏之當代子孫以永久。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