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氏族譜序
始祖公陳俸朝,始祖妣王孺人
蓋聞木本水源,系可不考空,其由來流芳世澤亦宜當知其所,自如我顛川始祖公陳俸朝啟自前皇大明,天啟壬申十二年八月二十八日受生及前先祖不可考矣。系貴州省尊義仁懷縣赤水小油溪生長人氏至西蜀所娶,始祖婆王氏生於大明天己醜五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丑時生,系四川省長寧縣花灘鎮團結村桐梓林生長人氏,後轉至雲南省填雄牛街果由壩唐家彎居住至大清順治十七年生一子,取名陳榮章。
始祖公亡於康熙已酉年三年四月二十三日午時,在四川省敘州府長邑寧鄉七甲,地名劉家漕住宅身故,現在望天溝,享年七十三歲壽終。葬於河壩頭圓山坡上坡壩一穴,上下左右其坎塄一所,無碑,巽山乾向。
始祖妣王孺人,亡於康熙庚子年十二月二日卯時,在敘州府長邑密正鄉四甲萬村住宅身故,現在團結三組萬村,享年六十六歲壽終,葬於萬村魚塘坡甲山庚向。
二世祖考陳榮章,妣胡妙連,生於順治戊戍十七年正月十六曰子時,系雲南省鎮雄牛街果油壩塘家彎生長氏。亡於雍正元年辛醜歲二月初九日亥時,在敘州府長邑鄉七甲劉家漕住宅身故,享年六十四歲壽終,葬於峰頂寺大墳壩壬山西向有碑為記。
二世祖妣名胡妙連,其生死年月日時失記,葬於河壩水竹林墳壩一直上其頂下頭其路左邊,路右邊坎楞上己山辛向有碑為記。
皇清康熙丁巳十七年生第三代取名陳世經,名淨悟糸高縣安寧鄉地名海淨寺生長人氏,所娶元配郭氏戒祖妣享年二十八歲壽終。再娶陶氏祖妣。二人樂善好施,持匣素量,以後遷至長邑,小地名萬村,不知數年何種因素轉至劉家漕即桐梓林,才立戶口冊名陳滎章,開基立業載量一兩六錢,至康熙四十二年壬午歲世經公生四代,取名陳思潘,陳思浴。
思潘公元配周氏園琛與弟思浴公座落望天溝。
思潘公生三子白碧,仲端,叔王龍,
思浴公生四子陳健,陳瑚,陳寶,陳琰,以下為永字輩。
六代更以「文」字輩,後又更以「鼎」字輩,亦不如意,改為「大」字開始,定上代遂以「懷」為字輩,握指七代以來競未聞知來治道光間。幸有懷帝法,譚道濂遂才將前輩人字輩作首一詩二十字,轉象皆知,聞出生何尚未知之,今幸大清光緒元年己亥年十月初九日,國舜弟兄分居,得一經單簿為證,才知歷代祖公之生死年月地名,悉載於內,便有可憑,班班可考,事事可囑。試思入川二百餘年,上深月遠者團多裏不可少,恐後一家之規模慨發無聞,是以略劣於此,待後世所存,各聞知者永垂不朽是以分序。
大清光緒元年己亥年十月十五日啟書,普於裝枋彎,年五十三歲原序裔孫名懷文字敬識當聞有舉子敢發也有發之貴於舉子也,自貴州為托之,祖嚴經歷朝慨未聞之知,及至蜀川及落業之壓,父子兩代譜雲零,後世子孫纘承有替不惟不得聞,其詳細而且大略記載。幸有懷帝公己西年冬月於望天溝得一單簿傳家,耕讀為本,僅絲一錢之相延,故爾卓七可述矣,於今派綿度留後裔分別門戶,敢忘自始椒卿蕃衍派列另支分,欲明於將來先究其既往念之水源之,有本木根掌可無由,難有不知道其墓者,而簿譜有章程,以馬於今掘指24世代有九興,其放蕩無歸不若得其所哉,方策以相傳與固敢失墜於是百世之本,支昭如日星之位,未次煩岩圓珠,敢竭誠恭蔬引一言均賦,四記俱成俾後生之苗裔,按詩字以更名庶樂條而不紊矣世則為譜,序以謹識雲兩字詩。
俸榮世思玉 永大懷國明
文學西洪志 紹開德象延
陳氏一譜凡列以二十字明昭穆尊卑定親疏無得紊亂
而成其家筆者之道光二十九年己酉歲孟冬月裔孫懷帝書譜
吾家受一受二受三受四,由楚麻城,避紅巾亂,入蜀之金川居焉。考其先為豫籍,祖名景中,徙居麻城縣孝感鄉,傳至恒(坦)江二祖之子受公輩,始入蜀,是為金川陳氏,厥後支繁族盛,代遠年湮,致不識姓字,萬曆中,嘗欲合之,而究不得,先公遺譜所傳雲:金川落難,宗族存亡,半在兵火。余小子康熙七年戊申奉先公柩歸,自白下抵裏之日,先合陳家坡宗叔汝義鼓樓嘴兄乃至杜缺舖宗兄陳定,未幾而仁懷宗兄于夏至,既而遵義兩宗侄王勳王政,信至滄桑之後,吾家託天地祖宗庇蔭,子孫蕃衍,雖散處一方而淵源有本,自誠不幸之幸也。三十年,父事者,兄事者,前後亡去。餘小子心焉懼之,恐前之不能合,今複不得,將來必等之路人矣。丙子三月,偶有事至仁懷,會宗人於甕坪,眾議僉同,命餘小子執筆,定為合譜,各宗其宗,而以代之先後,分祖孫父子伯叔兄弟之房分,以詩八句取義命名,以中一字為定派,使後之子孫,無有紊亂,且閱圖而知,不致墜失家宗,世世相傳,有陳氏可也。
乾隆二十年歲在丙子蒲月天中節後二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