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陳氏族譜序
世之論天者,皆曰天無心於榮辱禍福。夫人特人之所值有幸不幸耳。余謂天雖無心而有定理。凡君子必得榮福而小人卒不免於禍且辱。昔晉羊叔子登峴山,慨然謂其從事鄒湛曰:自有宇宙而有此山,登此遠望,如我與卿者多矣,皆湮滅無聞使人悲傷。然以今觀之峴山可夷而叔子之名不可泯。凡今為羊氏譜牒者,未必皆叔子之後,而亦每每援及叔子,是叔子至今存也。宋章惇沒未久,其子孫羞認其墳塋;而呂惠卿之後,在泉或有指言惠卿,實爾之祖者,無不顏面發赤忿勃,以為非是,乃已是小人者。初未嘗有為之後者也,福莫大于長存,禍莫慘於無後。誰謂君子不善取,福於天而天果皆不定,而人之榮辱禍福,果皆出於偶然也哉。然多福貴於自求,不自求而惟求之。先人以為或能榮我福我,則雖朱均亦不能得之於堯舜,而況于所謂遙遙華冑者乎。大抵人顧自處何如使吾果賢也,則世德自我而光揚,果不賢也;則先聲由是而玷墜喬木孤芳,亦豈能盡為子孫無似者之憑賴哉。況吾既不能為後,而又無所考據,以真知其為某聖某賢之後,而徒茫昧遠取著之譜。以號於人曰:吾祖實某聖某賢,吾恐有竊笑而群議之者矣。又何榮與福之有此?狄青之所以不敢自附于狄梁公;而郭崇韜之所以為最無識也。吾邑晉江陳君時中,勤學慕古,秀出於其族,每謂族不立譜,則無以合暌萃渙興孝存仁。因與其從叔本靜為之,一日出以示餘曰:此譜斷自可知,不敢妄有,所攀附以誣先代而誑後人,蓋實錄也。願先生畀一言於首。余意以為修立譜牒易,光重譜牒難。然既知所以修立之,則必思所以光重之,而受福不遠者,於譜不光也。故以禍福有定及君子必得其福者,告之吾知本靜時中必能勉求務得,以為其族自求多福者勸也。
陳琛
陳琛(1477--1545),字思獻,別號紫峰,晉江陳埭涵口人。生於明成化十三年(1477)十月十六日。自幼家境貧寒。5歲開始讀書,7歲時與人接談,應對如流。弘治十一年(1498)應福建鄉試,因“不交賄用”而名落孫山。正德五年(1511),陳琛中舉人。明正德十二年(1517)參加會試,中二甲三十三名成進士。曆官刑部山西司主事、南京戶部雲南司主事、南京吏部考功郎中。
陳琛為官清正廉潔、精明幹練,但無意官場,僅仕宦五年就乞歸,後兩度起用貴州和江西提學僉事,也均辭退。他是蔡清的高徒,一生大多時間從事理學的教育和研究,捍衛和發展了朱熹學說,與張岳、林希元同為明代後期最有代表性的福建朱子學者。明史有傳。
據《明史.列傳第一百七十》“儒林一”載:陳琛,字思獻,晉江人,杜門獨學。清見其文異之,曰:“吾得友此人足矣。”琛因介友人見清,清曰:“吾所發憤沉潛辛苦而僅得者,以語人常不解。子已盡得之,今且盡以付子矣。”清歿十年,琛舉進士,授刑部主事,改南京戶部,就擢考功主事,乞終養歸。嘉靖七年,有薦其恬退者,詔征之,琛辭。居一年,即家起貴州僉事,旋改江西,皆督學校,並辭不赴。家居,卻掃一室,偃臥其中,長吏莫得見其面。
同郡林希元,字懋貞,與琛同年進士。曆官雲南僉事,坐考察不謹罷歸。所著《存疑》等書,與琛所著《易經通典》、《四書淺說》,並為舉業所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