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譜的序跋、體例和格式內容
2011-11-01
家譜:
“家乘”一詞,最早出現于漁陽地區(今北京),是從《乘》衍生出來的。春秋時期晉國的史書名為《乘》,因此後稱史籍為“史乘”,“家乘”一詞也因由而生。北宋著名的詩人、書法家黃庭堅著有《宜州乙酉家乘》,是記載私家之事、日記性質的作品。此後,有人撰寫家譜時,襲用“家乘”之名,意為家族之史。
“譜牒”是古代記述氏族或宗族世系的書籍,因中國人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特別重視門第,有司選舉時必鑒稽譜牒,所以古代的譜牒是封建地主官僚保持門閥的重要工具。本文所說的“家乘譜牒”,指記載一姓一族世系和有關事蹟的書或圖表,即族譜或家譜、宗譜的概念,限定于姓氏族人源流、繁衍、遷徙、分佈的範疇。
1.家譜的譜序、跋:
《序》、《跋》是家譜前的定性括文,多為本族賢者、名人撰寫,也有請外族名人賢達撰寫的;昭、穆則為族中賢達,切磋琢磨,取得共識,定下來後,共同遵守。
《序》、《跋》大多談古論今,內容豐富,文體流暢,呈現出原作者博聞強識、文采照人的特色。宋朝的鄭樵在所著之《通志》的《氏族序》一篇中說:“自隋唐而上,官有簿狀,家有譜系。歷代並有圖譜局,置郎令吏以掌之,乃用博古通今之儒士執撰譜事。百官族姓之家狀者,則上官,為考定翔實,藏於密閣,副在左戶。若秘書有濫,則糾之以官籍。官籍不及,則稽之以私書,此近古之制,以繩天下,使貴不常尊,賤有等威者也。所以人尚譜系之學,家藏譜系之書。自五季以來,取士不問家世,婚姻不問門閥,故其書散失而其學不傳。”顯然,在隋、唐兩朝時期,官方取仕重簿狀,民間婚姻重門閥,所以譜學盛行,後來因為不重視這些了,好些人都把譜學看成可有可無之事。
許多家族名士由於文化素質較高,其族譜序、跋,多為自家名人所作。也有例外者,如浦江義門的《氏譜圖序》、《滎陽族系記》就分別為名人吳萊、柳貫所作。《族氏規範》雖經歷代修改,最後定稿卻由明朝開國文臣宋濂完成。各個朝代名人也多為各姓氏族譜作序。
《族譜》之《序》、《跋》,有長、有短,多數都論及族譜之重要和本譜之特點。筆者所見鄭氏族譜《序》、《跋》,最長的為明朝鄭紀所寫之《家譜引》,他遠自“渾沌之初,天地定位,上下摩蕩,氣化而生萬物……始,及至是……古無聖王乃賜姓名氏,以別其誤,如虞之姚、夏之姒、商之子、周之姬之類”,然後論到本族“……姬之後又分別為鄭、為魯、為衛,不一而足,然推原其始,則皆黃帝之後……”在論及族譜之必要時說:“……後世別之久之,遂隔閡易分爾汝賢者,知有父子、有兄弟,以至堂從功緦之間,恩愛流通,有差無間。不肖者知有父子兄弟而已,至於堂從功緦之親,則相視如途人焉。又有甚者,父子兄弟之間亦皆相仇……此則分別既久之弊……須知先王賜姓,一本之散于萬殊,近世譜圖,則萬殊之歸於一本也。”其中又說到本族發展、支世系(略),最後歸納總結:“賢者當以譜責為己任,毋甘自棄,以勵族人……”此篇譜序,論述甚詳,最後是鼓勵族人,要把自己的族譜修好。
清同治年間鄭維藩的《族譜序》,則以古先聖賢教導為依據,論述修譜之必要。如引:《易》曰:“君子以類族辨物”;《書》曰:“以親九族”;《詩》曰:“振振公族”;《左傳》雲:“公問族於眾”;《仲禮》曰:“合族以食,序以昭穆……人道親親也,親親尊,尊族故敬親,敬親故得族。”最後歸結為:“蓋天下之大,始於一人之身,分為百族之子,沿而下焉。”亦是要求追祖探源,把譜修好。
2.管理家譜的昭穆、宗人:
昭穆、宗人是管輩數的。按古代宗法制度,宗廟或墓地的輩次排列,以始祖居中間,以下父、子(祖、父)遞為昭穆。左為昭二、四、六世(雙數),位於始祖的左方;右為穆三、五、七世(單數),位於始祖右方。用以分別宗族內部的長、幼、親、疏關係。祭祀時,子孫也按此規定排列行禮。昭穆後來也用於泛指一般宗族的輩分。
3.修編家譜:
譜牒修撰的歷史相當悠久。漢朝劉歆在《七略》中提到與他同時的楊雄有《家牒》,而一些古代地方誌中摘引的《家牒》片斷涉及歷史名人的身後世。《世說新語》劉孝標注提到數十種南朝士族家譜,此外,古籍中還提到北齊有佚名的《楊(忄音)家傳》,以楊姓和王姓等為多,南北朝時的各姓大族,均已有編撰家譜之風。
全國姓氏一樣,都有修撰家譜的傳統,一向對家譜和族譜十分重視。他們認為,家譜就像國史一樣,是自己的家史和族史,是血緣源流和人倫昭穆的可靠依據,與世教人倫的關係十分密切:“夫人之生,其初一身也。傳世之久,子孫眾多,族屬繁衍,顯徽殫續,離居散處,而至有不相識如途人者,其故何哉?由譜牒之不明也。譜諜明則宗法立,昭穆序,長幼有別,親疏以合。尊祖敬宗,篤恩義,正倫理,而孝悌之道行焉。此譜之作豈不大有關子世教也哉!”正是基於上述思想,人們世代相傳,修譜續譜,形成了獨特的譜牒文化。
家譜又稱宗譜、族譜、家乘、房譜、支譜、譜牒、家牒、家傳、譜系、氏譜等,是以特殊形式記載宗族發展的史書。主要用於記載某一姓族世系、遷徙源流、具體人物事件等等,即“人自為書,家自為書”,它是古人于一族之內“明世次,別親疏”的依據,也是繼承權和財產權的憑據。編修家譜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古有三世不修譜即為不孝之說法,一般修譜的間隔最長不超過三十年。
早在原始社會時期,各姓氏人等以前的血緣先祖,相繼生活于黃帝的姬部落和後稷的周部族中,由於黃帝和後稷是本部落的領袖人物,“姬”、“周”等姓氏便是他們的血緣標誌。在周人的部族內部,又按照血緣關係的遠近區分為許許多多的家族和氏族村落,遇有婚姻、喪葬、財產等等,都要按一定的習慣和世系進行安排。特別是後稷等人對於部落首領地位的傳承,都要遵守嚴格的血緣次序。
這些譜牒內容,在文字出現以前是由部族首領口頭傳頌,再由專人負責整理歸納,以強記方式流傳。文字出現以後,則由指定的人專門記錄在特殊的薄冊上。這種簿冊,就是最早的家譜雛形,姓、氏在古代的承傳世系和祖宗名諱,便是通過這種方法得以流傳下來的。到了後稷的裔孫周武王建立周朝以後,專門設立了負責王族世系及宗族事務管理的官員,稱為“小史”,並建立了一套相當完善的史官修譜制度。後來傳世的《世本》和《大戴禮記》中的《帝系篇》,便是當時修撰的關於各國王公在周朝的列位元先祖傳衍情況的帶有家譜性質的典籍。因此可以認為,關於家譜的淵源和修撰情況,最早是應該追溯到該史時。
修譜,主要是為了鞏固家族的團結,擴大家族的活動和維持家族的秩序。修家譜有一些約定俗成的譜例,大約有序文、凡例、目錄、世系世表、源流、宗派、誥敕、像贊、別傳、墓誌、家規、家範、墓記、藝文、著作等十幾項。另外,家譜中還有各種纂例,如出族例。出族,即從家族中除名,這是一項嚴厲的家族懲罰。全國各地的各姓諸支多有家譜,但隨著歷史的變遷,尤其是遭受戰爭、災害和人為的損壞,許多珍貴的家譜資料遭到破壞,難以為續。
在西周末年,各姓建國,周王朝分崩離析,各姓人氏正式從周朝王室中分離出來,有了獨立發展的世系。那時,各國的官員也模仿周朝王室的設官和《周禮》規定的情況設置了負責記錄史實的史官,同時記錄各國歷代國君的世系傳衍情況。這樣,對姓氏具有直接意義的譜系資料才開始出現。不過,儘管家譜修撰的雛形出現較早,但真正的家譜的出現還應是在魏晉或者以後。在南朝初年人裴松之所注釋的魏晉人陳壽所作的《三國志》裏,曾三次引用《鄭玄傳》或《鄭玄別傳》,其中就有關於家世的內容,具有一定的家譜性質。特別是在東晉時期,著名譜學家賈弼之撰著《姓氏薄狀》,其中包括十八州七百多個著名家族的譜傳,在此前知名於世的家族的譜傳當然也在其中。只是這部譜學著作早已亡佚,我們已無法窺知這些早期家譜的面貌。至南朝時,又有譜官修撰《百家譜》、《十八州譜》、《新集諸州譜》等,其中有諸多姓氏的譜牒。同時,各個姓氏族人為了準確記錄自己的家族發展和世系源流,也都私自修撰有自己的家譜牒。當時,收藏在國家譜局的一些總譜和案譜,都是以這些家譜為素材整理而成的。至於這一時期的家譜究竟是個什麼樣子,由於全都沒有保存下來,人們還無法得知其面貌。但從當時人編修的其他一些書籍中,以及當時人注釋其他書籍所引用的資料中,仍然可以窺知其一鱗半爪。
到了唐朝,由於官方修譜和私家修譜的風氣更為盛行,家譜也進一步豐富起來。今天保存在《新唐書》中的關於傳衍情況的譜學資料,便是由這些私家譜牒整理而成的。根據這些節錄後的家譜,我們可知在唐朝及其以前的傳襲和發展情況。另外,當時官修和私修的其他一些譜學著作,如《貞觀氏族志》、《姓氏錄》、《貞觀八年條舉氏族事件》、《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譜》、《姓氏系錄》等書中有關自己編修的家譜。至於在流傳至今的《新唐書》中,仍然收錄有《滎陽鄭氏家譜》一卷的譜名,更無疑是出自鄭姓人之手。所以,儘管我們今天已無法見到唐朝家譜的原始面貌,但其中的不少內容幸賴這些書籍而保存下來。
宋朝及其以後,由於家譜的修撰已經走向成熟,加上國家對和家修譜的提倡,家譜在數量和品質都有顯著地增多。特別是在明清時期,更是私家修譜最為盛行的時代。當時的各姓各家各族無不大修家譜,甚至一修兩修或多次重修和續修,使修譜活動成為宗族中最重要的活動之一。直到近代社會的民國年間,這種風氣仍然盛行不衰。甚至在改革開放的今天,修譜活動依然存在。清朝是私修家譜的大發展的時代,雍正皇帝撰寫了《聖諭廣訓》,下令在各地方宣講,敦促各宗族“修族譜以聯疏遠”,各級官僚及地方士紳起而應之,各宗族聞風仿效,家譜之盛,遂為空前。民國時期,篤宗族、勤譜事之風未曾稍減。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修譜之風稍歇。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後,因改革開放、經濟發展的推動,許多族姓又興起續修、重修之風,如重慶萬州、湖北荊門等地的姓氏組織了不少修譜委員會或理事會,分別致書全國各地乃至世界各國,請同鄉同姓寄去生平業績,以便輯人族譜。這時的家譜,傳統的功能已相當淡化,聯絡感情、光大族姓、多途徑發展鄉里經濟,成為新修家譜族譜的主要目的。久離鄉裏的姓氏成員,則通過參與修譜來寄託慎終迫遠的尋根情懷,當然也不排斥衣錦還鄉的驕傲之情。
家譜修好後,要定期續修,一則續上後出子孫,二則根據家族內部調節和整合族人的需要,適當修改族規。續修家譜,並不單是循例而行,也是調整族內關係的需要。
4.家譜的體例和格式:
修撰於不同時期的家譜,大多有固定的體例和格式,一般包括譜名、譜序、凡例、譜論、遺像、恩榮錄、先世考、族規家法、祠堂、五服圖、世系、傳記、族產、契據文約、墳塋、年譜、吉凶禮、藝文、名績錄、仕宦記、名賢傳、學輩譜、續後篇、領譜字型大小等內容,而譜名、譜序、祖宗遺像、先世考、世系表、傳記、題跋等又是最為常見的內容,也是姓氏家譜的核心部分。其中譜名即家譜的名稱,多稱家譜、族譜、宗譜、支譜、房譜、家乘等。為了表明家族來源和籌修時間,有些還在譜名前加以標明;譜序即一個家譜的序言,一般放在家譜的首位,少則兩三篇,多則十餘篇,內容包括修譜緣由、修譜目的、修譜經過、修譜人員構成、家族歷史淵源,遷徙經過、郡望、歷代修譜情況及譜學理論等。由於作序的人都有一定身份,甚至有些還是達官顯貴或鴻儒名宿,因此序的品質大多很高,甚至有人稱它是家譜上的金色飾物。至於家譜中的其他幾個部分,也都有與之相對應的內容。另外,就體例而言,其總的特點基本上可以認為是我國古代多種文體的結合體,不僅有志、傳、史,而且還有圖、像、書、題,通過這些形式,共同表現“尊祖敬宗”、“敦睦親族”、“承先啟後”等基本主旨。
總之,家譜從遠古到近當代,綿亙數千年,一直與繁衍歷史相始終。從這些家譜中,人們不僅可以得知諸多姓氏的源流、繁衍、分佈情況,而且還可以瞭解其內容豐富的姓族文化。
5.家譜的保存:
族譜印好後,譜版安置在小宗祠內,各版片之間用紙搪隔,以免損傷,外用木箱封裝,擱置在高架上,以免受潮。族中如有需要加印族譜的,要經管理小宗祠者問清來歷,如果確是嫡派子孫,備辦好紙張後即到祠中印刷,不得搬到別處,以防版片散失。各房領出家譜多少本,管理小宗祠者要作登記,注明領取時間及領譜人,以便稽查。
各家領回的家譜要用木匣裝載,置放在香火之上,或密藏於書房之中,每逢伏天取出曬晾,不能讓其稍有蛀爛之跡。
凡逢歲時祭祀,各家帶上原本,到小宗祠集中驗看一次,如發現有鼠齧、油污、墨浸及磨壞字跡等現象,族中長輩,要在祖宗牌位前對持譜人嚴厲申飭,並當眾罰銀三兩,歸人祠內,以充日後修譜之資。拒不從命的,不得參與祭祀。家譜不得謄抄,不能傳與外人,更不能出售,如有不肖子孫瞞眾覓利,族眾共同驅逐他,從此不許入祠。這類規定,在不少姓氏家譜中,都有或詳或略的交代。
6.家譜的內容與體例:
根據現存的諸多家譜來看,主要包括:
①譜序,主要記述族姓的來源,先世德行、宗族的遷徙和本家譜的編修、續修情況。譜序一般由本族名人或請當時的社會名人執筆,詳細敍述族姓的起源、發展和遷徙的全過程。以使後代子孫知道祖先源流和他們輾轉遷徙的艱辛。
②譜例,也稱凡例,說明家譜編修的基本原則,家譜的作用和編修家譜的必要睦。
③世家,記述本族的名人事蹟。
④誥敕,記錄當朝政府對本族人的旌獎文書。
⑤像贊,收集本族先祖、名人的畫像,在其後寫上讚語,歌頌其功德。
⑥世系,這是家譜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自本家族的一世祖以下,每代每人的姓名都按輩份寫清楚,一看便知自己的繼承關係。
⑦傳志,記述先祖名人仕宦的傳記,以教育後代子孫。
⑧家訓,對子孫的教育準則。
⑨祠規,記述本族祭祀的規矩。
⑩祠堂,記載墳墓、義莊等財產情況。
7.班輩排行:
排輩用字即行輩用字,即一姓族之內的人們為了分別世系輩分遠近親疏,而在取名時嚴格統一的用字。一般情況下,這個輩字是用在兩字名的前邊或後邊,其格式是,姓+輩字+其他字,或姓+其他字+輩字。這個輩字居中間者比較普遍。封建社會重男輕女,輩字只在族內男性中施行。統一的輩字具有維護倫理綱常和增強姓族凝聚力的重要意義。一個姓族繁衍播遷,相互之間分散遙遠,加之年代相隔長久,同姓子孫不明世系、不知根源、同宗同族也只能是路人一般,更不清楚相互之間的輩分關係。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輩字就應用而生了。
統一的行輩用字,在漢朝人的姓名中就已經出現了,但那個時候還只是個別現象,魏晉南北朝時期門閥士族占統治地位,家族傳記譜牒日益增多,統一的行輩用字也受到了人們的重視,而輩字真正作為一種普遍的姓族文化現象,其產生是在宋朝私譜成風以後的事情,漸至明清時期,愈演愈烈。一般情況下,輩字的規定,是在同一家族在初次或較早修譜時由有關人員非常慎重、頗費心機、反復推敲以後才確定下來,寫進族譜,統一由族中人按輩分高低依次選取一字用在自己的名字裏邊,同一輩分的人必須用同一個輩字。有些姓族的輩字也有修改的情況,若干年後,在輩字依次即將用完之時,族內還要組織續修。
行輩用字具有私修譜系的突出特點,它的使用範圍和推行的效力也是相對有限的,除孔、孟兩大姓族之外,沒有那一姓族在全國實行統一的行輩用字。只能是一定範圍之內的同一姓族力所能及地將血緣關係可以考知的人集中起來,實行統一的行輩用字。因此,不同的地區,不同的範圍之內,同一姓族的輩字也不可能一致起來。
姓氏是家族的特殊標記,堂號是宗族分支的名號,輩字是區分族內輩分高低標誌,人名則是區分人群個體的符號。姓名學是一門古老的學問,它的源頭也就是姓氏的發端。同時,姓名學又是一種具有豐富內涵的文化現象。姓氏作為中華姓族中古老的姓氏之一,又有他自身誕生、發展、演變的歷史,還有姓字本身深刻豐富的內涵。因此,各姓人的名字既反映了不同歷史時期的時代印記,又顯示了姓氏家族的鮮明特徵。
秦始皇統一了全國,各姓後裔們散居在各地,他們自強不息,生生不已,由於地域間讀音的接近,隨著歲月的流逝,便有了姓氏的誕生。這是兩漢之際的事情。雖然有誕生較晚這一歷史的特殊性,但兩漢時期各姓人取名也難免受先秦時期“五規”、“六則”的束縛和影響。這是因為時代相距不遠,兩漢也多承先秦之俗,不過是漢朝的色彩更濃而已。
漢朝人取名習慣於用尊老、排行、美辭的方式取名,這在當時人名字中表現很突出。如漢司空、蜀郡郫縣人何武,字君公;司徒、任城樊人何休,字邰公。君公,邰公,都屬尊老的字眼。而司隸校尉、大司農何熙,字孟孫;太學生、南陽人何頤,字伯求。孟孫、伯求顯然是排行字。漢朝人以“休”這一類辭作為名字者很普遍。如董久字休昭,朱桓字休穆,楊暨字休先,荀衍字休若等。“休”字的原義是美善,出自《詩經》中的《商頌》:“何蓑何笠,何天之休”。
輩字的含義同堂號一致,都是為了敦親睦族,紀念先祖功德,反映族人的價值觀念,人生追求,希望本姓族眾繁榮昌盛,興旺發達的吉祥字。把這些輩字連起來,成了或四言或五言或七言的韻文,又有完整的意義,往往成為族規家訓的濃縮或翻版,令後人稟承不爽。
總之,家譜在中國文化史的傳承與發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延續著中華文化的深層結構,甚至於比許多“正史”還更具有歷史“寫真”的意義,人們應當予以十分的重視。
族譜編寫的體例,其簡單的只是世系圖和世系錄,記錄族人間的血緣關係和簡略的小傳。這類宗譜在族譜總量中占居多數地位。可是值得注意的是族譜越來越像國史。
常言道“家之譜,猶國之史”,是說家譜如同國史是一國之史一樣,成為一族之史。這是就其內容的全面性講的,而在體例上,清代已經相當完善,發展到有世系,有族規家訓(類似於國史的禮志),有義產及墳塋的專記,這與宗規家訓一起構成族譜的“志”,與國史的志意思是一樣的;一族人的傳記,同國史的傳記相仿佛;有族人文字彙編,甚至就叫做“藝文志”,與官修志書及方志類同。
看來私修的族譜與官修的史書、方志在體例上趨於接近,即含有圖表、志、傳、藝文,文體的多樣化,標誌內容豐富的可能性。族譜的體例究竟如何,不妨看一份實例。
1933年修成的《六修江蘇洞庭安仁裏嚴氏族譜》,有十二卷和卷首,其目錄包括:卷首的序、像贊;卷一的“宗支•世系總圖”,即世系圖;卷二——卷五的“宗支•世系總表”,即世系錄;卷六“恩榮”,含制誥、仕宦及功名表;卷七“節孝”,即受旌表的節孝人物;卷八、九“傳志”,收墓誌銘、行述、家傳;卷十“贈言”,即贈序、贈詩、壽序;卷十一“藝文”,即族人寫的詩詞、書籍目錄和策論;卷十二“雜錄”,關於宗族及修譜的文書。這份族譜目錄,反映這類族譜體例的完善。
這類家譜在數量上有一大批,說它以千計數,不為過分。有著圖表、傳、志的體例,預示著內容的充實和完備。
關於宗族制度、宗族經濟、宗族與外部關係等方面的內容可以不去管它,單說人物傳記方面的,傳記文、小傳是已成文的傳記,血系關係、像贊、功名、仕宦、旌表、制誥、翰墨、贈序、壽序、贈文則是形成傳記的素材,所以族譜的體例,使它能夠容納人物傳記和傳記素材,這正是我們所關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