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港仔墘陳家兩舉人
台北內湖金龍隧道山丘上有座清朝道光年間的古墓,那是港仔墘陳家的開台祖陳文瀾(又名陳埰海,1745--1823)的墳墓。陳文瀾於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隻身自泉州同安渡海來台討生活,那一年他已三十九歲,故鄉留下了一妻、三子及數女。正要步入中年的男人抛下妻兒遠走異鄉,祇因家鄉貧困無以為生,祇好冒著生命危險渡過黑水溝來台找活路。
陳文瀾抵台後,就在淡水河一帶當個走方郎中。幾年後,故鄉的妻兒實在也活不下去了,於是也相繼渡海來台依親。一家子就在淡水河北岸,如今內湖港墘里一帶落戶。後來陳家發達了自言他們的開台祖是「懸壼濟世」,其實台灣早年多的是半瓶醋的「赤腳仙仔」,真正的名醫不會來台灣。然而不管是赤腳仙仔或走方郎中,他們那兩手都養不活一家人。還好當時台灣地廣人疏,陳家幾兄弟年輕力壯,他們就為地主佃耕,務農為生。然而奇蹟似地,陳家在第二代陳文瀾的長子陳遜言(1769--?)來台十年就開始發家,陳遜言不但由僻遠山腳下的內湖港墘里搬到對岸的大龍峒,更成了富商,也成了大龍峒的頭面人物。遺憾的是,史料對陳家如何發家卻語焉不詳。有關陳文瀾和陳遜言兩代的事蹟請參閱拙作「老師府與港仔墘陳家」。
如同大多數人一樣,陳家成為富商後開始注重子女教育,第三代中出了不少秀才,最光彩的是陳遜言的兩個兒子都中了舉,這在當時的台灣尚稱首見。頭一個中舉的是陳遜言的長子陳維藻(?--1837),三十四年後他的同母四弟陳維英也中了舉,陳家的家運在陳維英成了「陳老師」後達到顛峰。
然而,相當奇怪的也令人不解的是,讓陳家由土財主晉身仕宦人家的陳維藻,史料對他的生平卻記戴的相當少,連他的出生年也隱諱不詳。堂堂一個舉人,他的生辰在進學時、應試中舉時都有資料,為何人們隱諱不言呢?即使他中年早逝,他的相當史料卻真的少得讓人訥悶。以下是近人郭啟傳所著「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據時期」對陳維藻的記載,其他書籍大概也不出這範圍。
陳維藻(?--1837),字鳳阿,淡水大龍峒港仔墘人,富商遜言長子。少時入泮,為鄭用鑑門人,以文學負重名,與弟維英並有名庠序間。道光五年(1825)舉乙榜,赴禮闈不第歸。課弟之餘,喜獎掖後進,一時操觚譚藝之士,相競奔走門下,人以宗主尊之。十七年公車再上,途次姑蘇,不幸染疫而卒。越年柩始抵臺,環祭者數百人,哀榮極一時之盛。所做詩文,皆切世情,惜未見傳本。
註
1:鄭用鑑(1789-1867),開台黃甲鄭用錫之族弟。道光五年(1825)舉拔貢第一名,為北台首位拔元。道光六年赴北京參加禮部覆試,獲取為第七名(台灣紀錄保持人,史料沒再提其後的相關事誼,似乎拔貢第七名的鄭氏並未獲派官職)。往後鄭氏主講明志書院,道光十四年鄭用錫赴京任官,鄭用鑑接任明志書院山長,前後任教達三十年。同治六年(1867)殁,享壽七十九歲。光緒十七年(1891)獲御筆「澤普瀛儒」之匾額,1895年(日本領台首年,明治二十八年,清光緒二十一年),首任台灣總督樺山資紀贈「學界泰斗」匾。鄭氏當年的宅第,名徵士第,位於今新竹市中正路,北門街開台進士第(鄭用錫宅)對面。
註
2:明清時,秀才是俗稱,正式名稱為生員。清制,凡童生參加歲試,考取生員,即可分發府、縣學就讀,俗稱「附生」。附生歲考名列一等者,按名次先後遞補,可升為「廩膳生」,簡稱「廩生」,廩生每年可領銀四兩八錢。然廩生名額固定有限,除非考上舉人空出名額,或歲考成績變差被汰去,否則每年歲考優異者祇有候補,稱為「增廣生員」,稱稱「增生」。如依現代說法,附生是普通生,廩生是公費生,增生是公費備取生。秀才成績特優者,可保送入京師的國子監讀書,稱為貢生。
清代有歲貢、拔貢、恩貢、副貢、優貢和例貢。
歲貢是指每年或每兩、三年由各省學政從各府、州、縣學中選拔優秀廩生保送國子監,稱為歲貢。
恩貢是指皇帝登基或其他慶典頒布「恩詔之年」,除歲貢外再加選一次,稱為恩貢。
副貢即副榜,始於元至正八年(1348)。明非常制。清制各省學政在鄉試錄取名單外,另選優秀的落榜者,入國子監讀書肄業,稱為「副榜貢生」,簡稱副貢。陳維藻中的是乙膀,就是副榜。
拔貢是指由朝廷在規定時間內選拔到國子監讀書的人,初六年選拔一次,乾隆七年(1742)改為十二年一次。
優貢是指每三年由各省學政從儒學生員中考選一次,每省不過數名,亦無錄用條例。同治朝開始,優貢經廷試後可按知縣、教職分別任用。
例貢是捐款於官家,「援例捐納」取得貢生資格,也分附貢、增貢、廩貢等,這是花錢買來的秀才。
貢生不同於貢士,頁士是舉人赴京會試被錄取者稱頁士。貢士經過殿試分等錄取後進士,包括進士及第(一甲,固定三人),進士出身(二甲,約四、五十人)、同進士出身(三甲,一百至三百人)。一甲三人依序為狀元、探花、榜眼。二甲第一名稱傳臚。
陳維藻死後,墓穴亦卜地於內湖金龍隧道山丘上,與其祖陳文瀾相去不遠。座落今內湖路二段179巷238號及
240號(今改名環山路)正對面,碧湖山莊警衛亭旁坡腳處,係清咸豐年間夫妻之合葬墓。陳家開基祖陳文瀾的墓園位於內湖路二段179巷63弄3號旁,名陳悅記墓園。墓碑上註明道光四年(1824)葬,隔年其長房長孫陳維藻即高中舉人。陳家另一個舉人、北台聞名的陳老師、陳維藻的四弟陳維英當年原本也葬於附近,後來為其後人遷至他處。此地後來被無知鄉民牽強附會為公抱孫之地理,如今仍不時有半瓶醋的勘輿老師包著遊覽車帶著學員前來觀摩地理。
然而據網上其他部落客敘述,近四十年來陳文瀾墓均有陳家後人祭祀,香火不斷。陳維藻夫婦的墓園卻已有二十餘年無人祭掃,如今墓塚及墓埕已淹沒於芒草之中,雜木重生致不能辨墓形,墓前代表功名的華表石柱也有一支為雜木所壓折斷,此房後代衰敗若此,令人淒噓。
如今之人對台北「老師府陳家」的印象多來自陳維英(1811--1869),陳氏是有清一代北台最有名望的文士,目前台北市大龍峒有個被列為古蹟的老師府是當年的宅第,寧夏路有個陳德星堂是他和族人共創的陳氏宗祠。陳氏流傳的史料相對其父兄就相當的多,有趣的是正事、實事多為略筆,而鄉野傳說卻又大多虛構不實。
以下先看維基對他的介紹:
陳維英,本籍福建泉州府同安縣,嘉慶十六年十月生於台灣府淡水廳大龍峒。係大龍峒仕紳陳遜言的第四個兒子,從小受業於伯兄陳維藻,1851年受到台灣道徐宗幹之推舉,獲得孝廉方正,清咸豐九年(1859)恩科鄉試中舉人,納捐得內閣中書。1862年戴潮春事件中,他自費組織團練幫助官府,因此獲賞戴花翎。
陳維英對臺灣最大貢獻為教育方面,他曾於竹塹明志書院任教,也在噶瑪蘭創辦了仰山書院,後擔任艋舺學海書院院長。
民國九十五年九月,馬英九任台北市長第二任任期結束前三個月,將陳維英入祀台北孔廟弘道祠,陳氏為台北孔廟自大正八年(1919)辦理最後一次先儒入祀後,第一位入祀的人物。
陳維英中舉時年四十九歲,距其兄陳維藻中舉(1825)已三十四年,十年後亡故,享年五十九。
野史說:陳維英和大哥不同,天賦不好,自幼也不喜讀書。家裡乃花錢幫他買了秀才的功名,才得入泮。鄉人因此戲傳:「秀才不免讀,三千六。」
有一年中秋,北台秀才集會買狀元餅祭神,陳維英也參加了,但大家欺他無學,祭後規定做詩一首始得分食。不學無術的陳維英自然分不到月餅,陳氏經此羞辱後始發奮向學,然終因天資愚鈍,屢試不取。
陳氏中舉那年將赴省城應試時,其妻因其已多次落第,勸其勿去,說:「君若能中舉,狗也有四腳褲可穿。」(亦有傳說表示此話是其嫂所言),誰知陳氏時來運轉竟然中了。事後陳氏返鄉祭祖、豎旗杆,竟然真的牽來一條穿著褲子的狗一起祭祖。鄉里引為奇談。
另一段野史記載:陳氏中舉後獲派閩縣教諭,為閩省士人所輕,嘗言:「台灣蟳無膏」。陳氏帶著兩個門生赴任,一個是族侄陳樹籃,另一個是後來號稱「中崙文章、港仔墘字」中的「港仔墘字」大龍峒舉人張書紳。陳氏初到任認為不顯些本事壓壓眾士子不可,於是作了十數個對聯,由張書紳與陳樹藍提筆寫就,遍貼試院門楣,由於文辭佳,字尤蒼勁,一時省城文士大為嘆服,不敢再輕侮。事實上陳氏中舉後除了花錢買了個四品虛銜的內閣中書外,並未獲派任何官職,當然也沒到閩省任教諭。以上情節純屬看慣歌仔戲的鄉民自編自唱的瞎扯。然而其中可能亦有所本,陳氏高齡中舉後曾短暫於竹塹鄭家主導的明志書院任教,後來又跑到遙遠、蠻荒的噶瑪蘭創辦仰山書院自任山長。沒多久玩不下去,乃以道遠為由,跑回台北的艋舺和豪商合辦學海書院。前述傳說有可能反應出陳氏在竹塹明志書院任教的不如意。
註
1:張書紳,同治四年乙丑科(補行甲子科)舉人,中郭尚品榜,歲貢出身,候選訓導。大溪李騰芳亦係此科中舉(李騰芳事請參閱拙作「大溪李騰芳古厝」)。同治四年當公元1865年。
註
2:中崙文章指的是中崙舉人李文元,咸豐九年己未恩科(補行戊午正科)舉人,中周慶豐榜。府學生員,原籍安溪。李文元與陳維英同榜。咸豐九年當公元1859年。
註
3:陳樹藍,同治十二年(1873),中舉人,授廣東興寧教諭,光緒十六年(1890)歸里,出卒年不詳。
另「台灣蟳無膏」之語亦值得商榷,早年漢人來台拓墾多為逞凶好勇之徒,亦多為無學之士,直到清代晚期台人乃稍有文風,故閩省士人對台人之文化水準評價自然不高。然而福建省城福州屬閩北,操福州話,「台灣蟳無膏」係以閩南語發音之俚語,此言應是台人自謔的成分居多,應非省城人士對台人之批評。
註:古老失傳的台諺,除「台灣蟳無膏」外,尚有「台灣土緊乾,台灣查某快過跤。」之語,如今的人應該不會知道這些話了。「台灣土緊乾」是說南台灣天氣酷熱,土壤易被曬乾,「快過跤」意謂換手快,「台灣查某快過跤」是說當年台灣婦人夫死幾乎不守節,很快就再嫁;甚至姘居無常,常換男人。這是因為當年台灣男多女少,比例非常懸殊,女人供不應求,面對的引誘自然也多。另,當時清廷有很長一段時間禁止移民攜眷來台,故台婦很多其實是平埔番婦,番婦本無漢人的貞節觀念,自然會「良禽擇木而居」,更糟的是漢人移民對番婦亦多不視以嫡,常有賣妻、典妻之事。
史料對陳氏歷任明志書院、仰山書院、學海書院均有記載,然陳氏中舉後十年即亡故,其任教之起訖卻未見詳述。陳氏自詡作育英才無數,故大龍峒「十步一舉,五步一秀」。然者其分明任教於艋舺,大龍峒人材濟濟與其何干?
註:有清一代,自康熙收台至光緒割台,二百多年間大台北地區中舉共十六人,其中大龍峒六人:陳維藻、陳維英、陳樹籃、張書紳、鄭廷揚、張夢丁。兩百年間大龍峒的舉人加秀才共三十餘人。其中鄭廷揚後來更獲同進士出身,鄭氏出身富家,八十高齡始於恩科中舉,翌年(同治七年)赴京會試落第,主事者以其年近九十之耄年,且來自邊陲之島,特別上奏朝廷,恩賜同進士出身,但事出特例,故提名錄碑無其名。鄭廷揚事請參閱拙作「可笑復可悲之北台兩進士」。
陳氏為人駑鈍,天賦不高,故僅止於中舉,後再無寸進。然其為人擅於吹噓、自我宣傳,故名譟於世。史載:陳氏晚年築室於劍潭之畔,曰:「太古巢」,時人均不解其意為何。按台語「太古」二字即「癩哥」之意,可指痳瘋病,亦可表示人之骯髒。
附:大龍峒陳氏「渡台始祖文瀾公族譜」摘錄
陳文瀾公於乾隆四十五年(1783)渡海來台,卜居淡水懸壺濟世,而後他的三個兒子先後渡海來台。長子陳遜言於乾隆五十三年(1788)來台,時年二十歲,次子遜朗與三子遜陶分別於嘉慶四年(1799)、嘉慶五年(1800)來台。
之後,陳遜言遷居大龍峒,經營船頭行、料館等生意,累積相當財富,當時人目之可與林本源相匹敵。陳遜言以「悅記」為公號,嘉慶十二年(1807)建大厝「公媽廳」於港仔墘,道光十二年(1832)建「公館廳」,即今日的「陳悅記祖厝」。
陳文瀾的二兒子陳遜朗於嘉慶十五年(1810)另建公厝於瓦筒厝。三子陳遜陶則卜居中庄子,其長孫陳樹藍同治十二年(1872)高中舉人,隔年建「陳謙記公厝」於今酒泉街。
族譜記載陳維英眷屬明細
正室:周嬌娥,1831年娶,時陳氏二十一歲。
側房:許氏,1858-1859年間納。時當陳氏中舉前後,行年半百,雅興不淺,依下列陳維英子女之生年推斷,許氏似乎未有生育。
長子:陳雁升(1832-1857,得年二十六)。
長媳:徐媛娘(1831-1858,得年二十八),嘉義縣斗六門縣丞徐星煒長女。
次子:陳鳶升(1837-1861,得年二十五)。
次媳:何招娘(1839-1860,得年二十二)。
三子:陳鷟升(1850-1874,得年二十五)
三媳:何貞操(1849-1887,享年三十九)
註:陳維英之子媳年壽均不長,唯一活過三十的三媳名字也很奇怪。當時台女多單名,官諱在單名後再加一娘字,如長媳稱媛娘,次媳稱招娘。三媳竟叫貞操,大出常理之外,不知何故?令人訝異!
長女:陳硯波
次女:陳琴泉,嫁庠生王濟源。
三女:陳織雲
四女:陳詠雪
族譜記載陳維英宗族明細:
祖父:陳埰海(1745-1823)。
祖母:李瓊娘(1744-1788)。
父親:陳遜言(1769-1847)
註:大多數資料均不採信陳氏族譜所載陳遜言之殁年為1847,而以?代替,原因不詳。
生母:楊腰娘(1778-1832)。
長兄:陳維藻
次兄:陳維藜
三兄:陳維菁
姊妹:陳氏
姊妹:陳氏
姨娘:劉貴娘(1805-1857)。
註:劉氏與大房么子陳維英僅差六歲,與夫陳遜言相差三十六歲,劉氏如於十六歲被納為側室,則陳遜言當時已五十二,此後仍再生三男二女,勇哉!
五弟:陳維藩
六弟:陳維藝
七弟:陳維苞
姊妹:陳氏
姊妹:陳氏
二叔陳遜朗(1775-1839),生二子:陳源古、陳源道。
三叔陳遜陶(1781-1840),生六子:陳源池、陳源漢、陳源溪、陳源港、陳源湖、陳源淮。
衍伸閱讀:台北老師府與港仔墘陳家
作者:阿伯 草湳里
臺北老師府與港仔墘陳家
臺灣先民和他們的宅第 之三
臺北市延平北路四段底,有一幢相當隱蔽的荒敗古厝,相較東邊哈密街的保安宮和孔廟是臺北相當熱門的觀光景點,古厝卻少為人知。即使是西邊去年剛完工臨著淡水河的迪化運動休閒公園,如今也是鄰里休閒的好去處。古厝顯得毫不起眼,十分落寞。然而當年它是北台有名的宅第,比起陳家芳蘭大厝的單進四護龍、林家安泰厝的兩進四護龍,它可是雙並三進三護龍。畢竟內埔陳家與坡心林家只是因商致富的土財主,這裏的主人可是商而優則仕、出了兩個舉人,有功名的人家。(臺北內埔陳家請參閱拙作「芳蘭三塊厝」,坡心林家請參閱拙作「安泰厝與臺灣林姓的由來」。
十八世紀末,泉州同安人陳文瀾(1745--1823)渡海來台,做個游走的郎中,行醫於淡水河一帶。到了他的長子陳遜言(1769--?)這代,陳家才開始發家。發家的經過史未談及,然而鄉野傳說走荒郎中之子陳遜言原本佃於地主林家,後因長子陳維藻長的一表人才,又中了秀才,被田主賞識招為女婿,並將陳家原本佃耕之田全當做嫁妝送給陳家,陳維藻因妻得財,陳遜言是藉媳婦陪嫁的田產發家(台民鮮修口德又,擅於亂編故事,不可盡信;然而家無恆產的走方郎中後人如果起家,自己講不清楚,畢竟啟人疑竇。)。而後陳遜言在同安人彙集的大龍峒開設「悅記」船頭行,勤儉、精明又遇上好時機,幾年下來,通商貿易讓陳遜言累積雄厚的資本,也為他的後代由商轉仕提供了基礎,陳家後人尊稱其為「賺錢祖」。
1805年,經商致富的陳遜言結合王、鄭、高四家興建了保安宮,做為當地同安人的信仰中心。再於宮後蓋了兩排四十四間店舖,當時人稱「四十四坎店」,這年陳遜言三十七歲,已是大龍峒一帶的頭人。陳氏此舉帶動當時大龍峒商圈的蓬勃發展。如今保安宮前的哈密街六十三巷,市府在對面廟埕路旁立有「四十四坎店遺址」的小石柱以為紀念。
當時因為山區番害嚴重,所以臺灣不產木材,豪門宅第和廟宇所需的建材都得遠從福建進口,陳遜言在此開設料館。現代人可能會把料館和料亭這兩個如今罕用的名詞相混,臺灣日領後吸收了不少日本文化和辭匯,料館和料亭都是日式名詞,有女侍陪酒但不賣身的高級餐廳叫料亭,料館是木材行,兩者天差地遠。木材生意更讓陳家賺了不少錢,事業如日中天。
兩年後(1807)身為長子的陳遜言在店舖之西,淡水河邊興建兩進宅第,稱為「公媽廳」,做為家宅,也做為家族祭祖凝聚向心的家祠。而後陳家人丁滋生、事業興盛,陳家開始由商而仕。1825年陳遜言長子陳維藻中舉,此時陳家第三代已出了一個舉人三個秀才,這一年陳家在公媽廳後增建第三進,取名為「悅記堂」。八年後的1832年,陳家在緊鄰原來宅第的右側再興建格局相彷的「公館廳」,因兩者緊鄰,故公館廳雖一樣是三進雙護龍的格局,但實際只有右護龍(以公媽廳原本的右護龍為左護龍)。公館廳和公媽廳在設計上大致相同,前面為祭祀祖先和接待賓客的地方,後進為私宅,利用兩者之間的院埕作為區隔。
陳家的興旺在四子陳維英中舉後達到高峰,時人將兩座相鄰的宅第稱為「老師府」。
陳遜言因兩個兒子中舉,舉人兒子以老父之名義捐建義倉、義學,因此得到清廷八品銜「通奉大夫」的榮銜。然而令人存疑的是生了兩個舉人兒子的陳遜言,他的妻妾子女均有記載,他的墳墓卻不詳,歿年也不詳,令人懷疑其所諱者何事?另外更令人奇怪的是陳家第一個中舉、讓陳家由土財主踏上官場枱面的陳維藻,他的生年竟然也諱不可言(陳氏參加童子試、鄉試必需填報生年,陳氏自己也該知道自己的生年,然而如今網上資料都是以?代替)。到底陳家又是要隱諱何事?
注:陳遜言的歿年、陳維藻的生年在陳氏宗祠裏均有記載,然史家不予采認。
陳遜言家族明細
父:陳埰海(1745-1823),又名文瀾。
母:李瓊娘(1744-1788),又名淑慎。
兄弟子侄:
二弟:陳遜朗(1775 - 1839)
侄:陳源古
侄:陳源道
三弟:陳遜陶(1781 - 1840),又名在熔。
侄:陳源池
侄:陳源漢
侄:陳源溪
侄:陳源港
侄:陳源湖
侄:陳源淮
妻妾子女:
正室:楊腰娘(1778 - 1832),又名淵豫。
側室:劉貴娘(1805 - 1857),又名慈徽。
長子:陳維藻(???? - 1837)
次子:陳維藜
三子:陳維菁
四子:陳維英(1811 - 1869)
女兒:陳氏
女兒:陳氏
以上楊氏所出
五子:陳維藩
六子:陳維藝
七子:陳維苞
女兒:陳氏
女兒:陳氏
以上劉氏所出
評:出生於1769年的陳遜言,生下四子陳維英時為四十三歲,推估其納妾劉氏時已近五旬,尚能讓劉氏生出三子兩女,真是神勇!
世傳陳遜言遺囑
我父文瀾,配吾母王太夫人,生我及錕弟、錟弟三人。迫於生計,使來淡業醫度活。母終堂,我兄弟遂先後渡淡,依於父。比積有微資,付我兄弟做怡和生理,頗獲微利。而我父命兄弟始置家室。至嘉慶拾年,我父年老,立書命分,統計家貲店底共銀壹仟六百員,做四分均分,我兄弟每股份銀肆百員,存一股與滬尾陳有福合作布店生理,為自己膳資。不意嘉慶拾壹年為朱匪焚搶淨盡,故後來甘旨由我自奉。時二弟只是自顧而已,而我所分之額即招夥合作恒豐生理,後又招夥合作長興生理,兼掌料館生理,漸次獲利。迨我父棄養,一切喪葬費用均我自理。即二弟後來齒繁家窘,我思手足之誼,亦必時加周濟也。數十年間,經營拮据,艱苦備嚐,幸襲先德遺庥,兼有內佐勤儉持家,使得粒積微貲,創置薄業,仰事俯育,庶有所資與!
注:生理是閩南語的生意。怡和生理指進出口貿易。個人學淺,不知恒豐生理與長興生理是何意,如有賜告不勝感激。
評:不像遺囑,倒像老人的回憶自述與澄清,不知出自何人手筆?
有趣的是,創業的陳遜言不只歿年不詳,其葬地亦不詳。目前上網可以輕易地找到來台祖陳文瀾之墓,墓園位於內湖金龍隧道附近的山腰上,墓園兩旁立有二對石柱旗杆、一對石筆,代表子孫有人中舉。此墓應是其長孫陳維藻中舉後所修,後來陳維藻也葬在這附近,其後中舉的陳維英原本也葬於此,後來為其後人遷葬於他處。但他的長子陳遜言,兩個舉人的父親、陳家的賺錢祖卻未葬在此處。陳維藻早逝,後來陳家由四房陳維英掌事,這位人稱陳老師的陳舉人到底把他爹葬在哪兒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