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解之謎!陳姓遷瓊始祖陳彥和遷自何方?
陳姓遷瓊始祖陳彥和:蘇州人,還是莆田人?
文昌會文沙港《陳氏族譜》記載了陳彥和及其世系資訊
文昌會文沙港村陳貽康(左)和海口的陳新發一起查看從新加坡謄抄回來的《陳氏族譜》
家譜溯源
陳彥和是較早渡瓊的陳氏先祖,後裔已達數萬之眾,現居文昌、海口、澄邁、定安和屯昌等地,不少僑居東南亞和日本、美國及港澳臺等國家和地區,其中僅文昌會文沙港村,就有
300多名海外華僑。
然而,陳彥和是哪裏人?真實身份是什麼?什麼時候來到海南?都是待解之謎,需要進一步理清。
遷自何方
1998年編印的《海南陳氏譜》(第一卷)稱,陳彥和於北宋開寶年間的
968年,從福建泉州渡瓊,開始住在瓊山沙港村(今屬文昌),官居「瓊州府參軍」,卒後蔔葬於今海口長流鎮文毓村的石橋地。
不過,2008年刊印的第二卷《海南陳氏譜》則稱,陳彥和是福建莆田人,紹聖元年(1094年)考中進士,先在泉州府任職,1098年調瓊州府任參軍。該卷族譜資料還根據墓碑上陳彥和妻子郎氏的「淑人」封號,推斷陳彥和生前為三品官員。
據傳,陳彥和下葬時,他的
6個兒子還購買了將近10畝田地,作為家族喪葬用地,並在墓園前方購置50丁勞力(約25畝)的水田,用於出租,並規定每年清明節前兩天為掃墓時間,後裔中凡是前去掃墓者,都可以獲得一份租金。這一制度一直延續到上世紀「土改」時才廢止。
但是,海南陳氏譜牒對陳彥和的宦跡記載少之又少,甚至連其生卒年月都不明。對本島陳氏歷史比較瞭解的前輩推斷,這可能是由於明代萬曆三十三年(1605)的瓊北大地震,家譜資料散失造成的。
既然《海南陳氏譜》提到陳彥和曾在泉州任職,海南日報記者便查找了萬曆《泉州府志》,可是裏面臚列的職官名單中並無此人。
倒是宋代范成大《吳郡志》中記載,陳彥和是紹聖元年(1094)畢漸榜進士;《江南通志》也記載陳彥和是吳縣人,紹聖年間進士。
這讓人不得不聯想到北宋嘉祐七年(1062),江西江州義門陳氏由於家族不斷壯大,被朝廷下旨「分莊」的史實。
當年,有一支義門陳氏由陳攸遷帶領,遷居江蘇吳縣,也稱吳郡,今蘇州市吳中區。陳攸遷可能是陳彥和的父輩。
然而,讓人撲朔迷離的是,《福建通志》對陳彥和則是這般記載:「動之孫,中奉大夫。」陳動之是北宋天聖八年(1030)庚午科王拱辰榜進士,莆田縣人,「以文名當世,與弟說之同年登第,王安石、歐陽修甚愛重之」。他參加殿試時,本來是第一名,可以當狀元的,後來被父親陳絳的政敵上疏阻撓,降為第六名。
順便一提,陳絳是咸平二年(
999)己亥科孫暨榜進士,再試「賢良」第一,當過右正言歷司、起居舍人、工部郎中和福州知府,一度左遷藤州通判,降了一級。
從陳絳到陳彥和,可謂書香門第,官宦世家。
由此可以推測,陳彥和應是土生土長的福建莆田人,但又似乎與江蘇蘇州的陳彥和處在同一時期,他們是兩個同名同姓的人?還是同一個人?期待更多更細的史料出現,以破解陳彥和的身世之謎。
沙港將星
經過幾百年來的繁衍生息,陳彥和的後裔現居文昌、海口、澄邁、定安和屯昌等地,也有僑居東南亞和日本、美國及港澳臺等國家和地區的。祖籍文昌會文沙港上旗村的民國抗日將領陳策、陳籍兄弟,便是陳彥和的後人。
陳策(1894--1949),原名陳明唐,畢業於廣東水師學堂,早年加入同盟會,後轉入國民黨,當過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國民政府(廣州)海軍總司令、海軍部次長、海軍艦隊司令等要職。陳策的一生參加過「討袁」鬥爭、北伐戰爭、抗日戰爭,1949年
8月底病逝於廣州,被追贈為海軍上將。
陳策的三弟陳明周則是廣東航空學校的優秀畢業生,從軍不久就被提拔為空軍中校,抗戰期間,參加過最為慘烈的「淞滬會戰」,「武漢大會戰」後退役,回鄉侍奉雙親,恬淡度日。
陳策的四弟陳明臣,後來改名為陳籍,中學畢業後曾赴日本學習軍事,當過海軍陸戰隊一團團長、總指揮;1935年,陳籍被派往德國步兵學校深造,1940年任第七戰區司令長官部少將咨議,參與抗日,次年赴港協助兄長陳策協防香港。
兄弟三人,分別供職於海、陸、空三軍,先後投身於抗日戰爭,當是世所少見。
在沙港採訪,記者深深地體會到那裏的將星,一度多麼耀眼,陳策兄弟只是其中三顆。還有陳光武(1906--1983),黃埔軍校一期學員,陸軍中將,當過師長、軍長、兵團副司令;陳哲(1895--1951),原名陳明衡,陸軍少將;陳光地(1901--1951),抗日期間參加過北平門頭溝、山西盟城等戰役,少將軍銜。
孫科贈詩
在沙港村72歲老人陳貽康家裏,記者看到了1980年代族人陳光定從新加坡帶回的手抄本《文昌陳氏族譜》,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內容與陳彥和及其後人相關。陳氏族譜為何到了海外,爾後又回到國內?
原來,在陳策去世前的1948年,他曾集結全島陳氏宗親族長,搜羅島內各支譜牒,在海口市紅坎坡修纂全島陳氏族譜。可惜天不假年和戰火紛飛,陳策身後,所有族譜資料全部運往台灣,後來又輾轉到新加坡「陳氏社」。
陳策組織修譜前的1933年,還得到了孫中山長子、行政院長孫科的一首五律贈詩,作為海南島陳氏的統一「派序」用字:「潁川延世澤,棠棣保華名。有宋垂綿奕,元明益顯榮。崇先修爾德,懷遠振家聲。萬支宗一本,宏規允信行。」如今,不少海南陳氏宗親已經使用這首詩,在起名時明確世系,區別輩分。
陳彥和墓群迷蹤
陳彥和墓前的一段殘缺的墓碑。
在海口市南海大道和長彤路交界處的西環高鐵上,向西眺望,可以看見一片空曠的荒地上,孑然矗立著一座拱形墓葬,感覺很像古墓。
如果是開車,可在長彤路找到入口進入荒地。走近墓葬,但見其主體
2米多高,用水泥混凝土砌築。底座呈圓形,約20釐米高;底座以上是高約80釐米的八邊形基座;上半部分約
1米高,呈穹窿形;頂端為一花瓶狀裝飾物,看得出也是用水泥製作的。
墓前立有一座將近
2米高的大石碑,閱讀上面的文字,可知墓主是宋代「瓊州府參軍」陳彥和及其妻子郎氏——封號為「淑人」。
陳彥和的一位後人、現年69歲的陳新發,陪同記者踏訪了其先祖墓地時,感慨歲月的無情和古墓的命運多舛。原來,祖墓以前的樣子並非如此,歷史上遭受多次破壞,特別是上世紀「人民公社化」時,墓石被挖去修建海口美涯水庫,「文革」時又遭毀壞,一座石墳變成了土堆。
20年前,居住在海內外各地的陳彥和後裔,由旅居日本的陳學忠和旅居香港的弟弟陳學敏、旅居美國的陳隘民等人捐資,召集本島宗親於1996年清明節前兩天將古墓修繕一番,並重新立碑。墓碑前還建了一座約摸
4平方米大小的「拜亭」,不過是水泥混凝土材質,平頂,少了古舊的味道。
儘管古人陳彥和的這座墳墓,看上去並不像古墓,但並非沒有一點古舊的痕跡。
比如,在墳墓和1996年所立的墓碑之間,還保留著一截斑駁的殘碑,應是原碑的下方,中間是一個大大的「墓」字,左右兩邊分別是字體稍小的「修」和「月」,都是陰刻,深約
1釐米,依然能夠想見當年力道十足的刻工;在陳彥和墓拜亭下,就放置著民國十六年(1927)為明代陳氏先人重修的一塊墓碑。
據《海南陳氏譜》等資料介紹和相關傳說,陳彥和墓和周邊的
106座墳塋的產生,是因為陳彥和是陳姓始祖「少典」的第
107世孫,所以在離世前,交代子孫另起
106座墳頭,以示紀念始祖。有人認為,陳彥和擔心身後墳墓被盜挖,因此讓後人在自己的墓園中,製造了
106座假墳作為掩飾。此說有先例,譬如宋朝開國後的首位瓊州知府周仁浚,其墳墓周圍就有
115座石墳,周氏族人就說是為了以假亂真。
陳新發說,不管那
106座墳墓是真是假,畢竟是歷史遺存,也是一種文化現象,具有研究價值,作為他的後代,更應該多加關注和悉心愛護。
今年清明節,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泰國的陳彥和後裔回瓊掃墓時,紛紛表示要捐款重修先祖墓園,以讓子孫後代永遠緬懷先祖的足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