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漳聖王陳元光派南江分支景肅公系
廣東興甯縣曾坑里陳氏入川宗親
康熙乾隆年間,興甯縣曾坑里陳氏,為了響應清政府“填川移民”的號召,前前後後有一百零九男人,百余小男孩,七十八位夫人,連父母,女孩合計三百餘人,陸續遷徙四川川北落居創業。
由於種種原因,這些入川宗親絕大部分都沒有攜帶有關家族資料,入川落居後,他們忙於開荒種田,生產糧食,很少有人回來訪親探友;仔細瞭解家族的情況,加之到了四川,被分散在川北廣袤農村大地,彼此很少聯絡溝通,沒有參加宗親聚會和家族的慶典祭祀活動,幾代人下來,入川宗親後裔就很少有人知道:自己的入川始祖是來自廣東興甯曾坑
里陳氏(現在的先聲村)。有的入川宗親甚至認他人為祖。
為了讓四川廣東興甯縣曾坑里陳氏宗親,瞭解掌握入川始祖的具體名單,以便追根溯源,尋宗問祖,特編寫曾坑
里陳氏入川宗親名單資料,以於發表。
興甯縣曾坑里陳氏入川宗親名單:
十一世,初步統計14人
1,紹尭
字子勳,妣鄭氏,生鳳夫 十世 國揚公之子,
2,紹舜
字子允,妣譚氏,生從德,全德,愈德 十世 國揚公之子
3,紹珍
字任先,妣吳氏,生善夫,正夫;
妣劉氏,生萬夫,嗣子:利順
妣王氏,生利和。
4,紹璉,妣曾氏,生位三,
5,紹銓,字家允,妣羅氏,生九子(名字不詳)
6,子宜,妣張氏,生宏賢
7,俊元,字子進,妣羅氏,生佐臣,佑臣;
妣何氏,生儀臣,信臣 十世開揚公之子
8,俊垣,字子煥,妣彭氏,生相臣,楚臣
十世殿揚公之子
9,俊巍
字子鐸 十世殿揚公之子
10,俊元,字善文,妣劉氏,生紹綱 (可能大選公之後裔,待考)
紹綱,妣張氏,生恭儒,寬儒,信儒,敏儒
11,俊起,字子發,妣鐘氏,生辛八 十世對揚公之孫
12,俊興,字子霖,殿揚公二子,西元1726年入川,
13,俊桓,子煥章,殿揚公三子,西元1727年入川
14,俊巍,字子鐸,殿揚公四子,西元1722年入川,
十二世,初步統計36人
1,尚仁
,輔仁 弘仁 任仁 文仁——五人 敬揚公之孫即俊哲之子
6,衛臣,字廷選,妣劉氏,生科標,振標,香(晉)標,
對揚公曾孫
7,天錫,字志仁,妣楊氏,生繼善,朝善
8,天佑,妣鄧氏,生松善
9,天資,字貞仁,妣鄧氏
10,立綱,妣吳氏,
11,萬新,妣彭氏,生三子(名字不詳) 緝昌公三子
12,伯臣 魯臣 周臣 公臣 四兄弟, 俊芳公之子
13,松先 柏先 探先,三兄弟, 俊興公之子
14,幹臣,妣曾氏,生文達,文彩, 俊標公之子
15,坤臣,妣李氏,生文鳳,文凰, 俊標公之子
16,茂臣,字榮夫 妣林氏,生四子 紹武之子
17,戢臣 字遙夫 妣彭氏,生三子 紹武之子
18,戴臣,字德夫 妣曾氏,鐘 氏,毛氏,生四子 紹武之子
19,職臣,字業夫 妣羅氏,生四子 紹武之子
20,上銶,妣張氏,生維棟,維柱。 作霖之子
21,上鐸,妣張氏, 作霖之子
22,上璉,妣康氏 作梅之子
23,上楹,妣戴氏,生維善 作舟之子
24,上槐,妣溫氏,生五子(名字不詳) 作舟之子
25,上彬,妣郭氏, 作舟之子
26,清賢, 紹烈公之子,
27,清漢,妣溫氏,生茂宗 家魁公之子,家魁公字紹章
28,清輝,妣葉氏 生茂傳 家魁公之子,家魁公字紹章
29,清才,妣林生 家魁公之子,家魁公字紹章
30,朝緯公,字殿選,妣鄒氏,潘氏, 國梁公之子
31,蒙賢,妣傅氏, 生二子(名字不詳) 子彩公之子
32,菖賢,妣潘氏, 子彩公之子
33,癸賢,妣董氏, 生一子(名字不詳) 子彩公之子
34,君賢,妣彭氏 生二子 (名字不詳) 子端公之子
35,立賢,妣王氏 生二子 (名字不詳) 子端公之子
36,銘賢,妣李氏 生三子 (名字不詳)
十三世 初步統計41人
1,國興,妣王氏,生全英(雲淩)
2,國茂,妣廖氏,生雲志 妣劉氏
3,國禎,妣饒氏,生雲桂,雲秀(有記雲紅,雲賢)
4,國旺,妣劉氏,生雲彩 雲海,雲彬
5,昌吉,妣戴氏,生一子(名字軼)
6,永吉,妣王氏,羅氏,生一子(名字軼)
7,德林,妣何氏,生一子,(名字軼)
8,德杞,妣曾氏(有記曹)生一子
(名字軼)
9,德梁,妣戴氏
10,德柱,
11,德淑,妣劉氏,生庚輝
12,德渭,妣張氏,羅氏,生庚喚 庚耀
13,德漢,妣李氏,生庚龍 庚風
14,德鑌,妣張氏,生二子,(名字軼)
15,德文,
16,懷仁,弘臣公之子
17,懷義,弘臣公之子
18,懷禮,弘臣公之子
19,懷智,弘臣公之子
20,懷信,弘臣公之子
21,懷捷,彌臣公之子
22,雲儒,妣羅氏,膰臣公之子
23,松儒,膰臣公之子
24,仲儒,煥臣公之子
25,鎮儒,煥臣公之子
26,觀儒,煥臣公妣袁氏之子。
27,煥昆,妣戴氏,愛夫公之子
28,煥周,妣楊氏,玉夫公之子
29,煥榮,妣李氏,長秀
30,複珠公,祥夫公之子
31,茂發公,英祿公之子
32,仁儒公,英夫公之子
33,樂善公,妣張氏,生三子(名字不詳);
妣劉氏生天梅公,字輔仁。
34,千善公,亨仁公之子
35,雲蘭公,
36,雲泰公,國祥公之子
37,庚貴公,妣張氏,達公之子
38,庚卓公,妣餘氏。德周公之子
39,利銘,
40,如柏,
41,斯元公,妣曾氏生四子:應春 應興 應甯 應捷。
十四世 初步統計13人
1,振緒公,妣曾氏生:金魁,秋魁,西鬥?;皆遷徙四川。原住興寧城墎簸箕村;
又妣盧氏,生新魁。過繼木頭坪
2,庚粹,妣劉氏;
3,庚煥,妣鐘氏;
4,行秀,妣鄔氏;
5,欽秀,妣馮氏;
6,永秀,
7,遠秀,
8,庭秀,
9,應捷,
10,秉幹,妣王氏,生丕章
11,秉坤,妣賴氏,生丕烈
12,鳳樓,妣王氏,
13,鳳金。
說明:
1,資料來源於西元1930年前後,四川成都新都桂湖宗親陳曉鐘父親寄給廣東興甯藍田嶺宗親陳金慶(字駐仙,號慕瀛)的校對手稿。
2,陳曉鐘父親陳碧箴在給宗親陳金慶的信函中,自稱自己的入川始祖是來自興寧城西郊簸箕村陳屋的十一世祖陳俊元(即排序10者),簸箕村陳屋陳氏正是曾坑陳氏後裔居住地(可能是八世大選公居住地)
3,入川始祖陳振緒也來自興寧城西郊簸箕村陳屋,因此,排序10的十一世俊元公和十四世陳振緒公,還有陳碧箴,陳曉鐘父子是曾坑陳氏宗親中的一支,他們之間應該說是同宗同源。
4,排序
7,俊元,字子進,妣羅氏,生佐臣,佑臣;
妣何氏,生儀臣,信臣(信臣是本支)
開漳聖王陳元光派南江分支景肅公系,興甯曾坑裏倫公21世裔孫陳順祥
地址:新都 馬家場 鐵門檻
電話:13688016033
QQ:747159626
電子:m13688016033@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