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溪村與古溪陳氏
古溪,原是一條溪流的名稱,在仙橋鎮境內,據清代雍正年間陳樹芝主編的《揭陽縣誌.山川》中載:“古溪,在縣南15裏處同,發源于普甯廣蔡山,流于東北,經仙橋渡口會合梅溪而入南溪。”又同篇對石水岡山有這樣的記載:“石水岡,古溪之源也。有石廣袤百餘丈,自山迤邐下於潭,泉從中降,聲聞數裏。石上有水缸藥灶,仙人跡種種奇觀。下匯為潭,深可四五丈許。”兩處都涉及古溪,並都說為源頭。從地形上看,廣蔡山,在普寧縣境,石水岡在揭陽仙橋鎮內,兩處的水都注入古溪,廣蔡山則是其主流。
那河流因何變成村名?原來,南宋紹興年間(1131--1162),有福建興化府莆田縣涵頭墟石獅巷人陳文隱公,舉文儒,授文學郎,任揭陽縣主簿(負責地方文書簿籍,掌管印鑒等事的官職,正八品),見揭陽地方民風淳樸,土地肥沃,又無戰事之憂,人民安居樂業,乃有留籍創業之意。公有三子,離任後長子回莆田承祖業,第三子於棉湖北門外建立家園,次子名十一,留居縣城,擇地於官溪,在古溪河邊建立鄉寨。因此地處於紫峰山之畔,古溪流之濱,山環水繞,綠水青山,良田沃野,風景如畫,是個宜農、宜漁、宜居的好地方,便在此創立鄉寨,並命名為“古溪鄉”。即後來揭俗稱為“苦溪鄉”者。
陳十一公先娶林氏,繼娶也林氏,再續娶蘇氏,子孫昌盛。十一公長孫九二公,與族弟陳文龍于宋末時協同左丞相陳宜中,右丞相陸秀夫、張世傑等人,共扶宋帝昺抗元,時帝昺只有
8歲,凡事由皇太后楊氏聽政主決。陳九二公與張世傑、陸秀夫同被倚重,被稱為“三孤大臣”。陳九二公當時任殿前樞密使,後又封為太師。南宋亡後,九二公回古溪隱居。古溪陳氏,原系書香門第,故而創村後仍是英才輩出,代有名賢。第四世祖陳千七公,于元朝初入仕,官至柳州同知,治柳有政績,造福黎庶,元成宗大德元年(1297),朝廷大理寺贈公“粵西砥柱”匾額,以茲表彰。第六世祖光烈紀三公,元順帝時歲貢,授職訓導(府學教授副職,掌管訓導啟迪學生),見朝政腐敗,皇帝昏聵,生活奢侈,揮霍無度,勞民傷財,乃停止科第,回歸故里,歸隱於紫峰山南麓,這期間,公常為附近村民解決糾紛問題,教人勤耕力作,善良待人,為人民辦了許多好事,被尊為神,接受萬家香火。據傳:幾豐年間,常顯靈以佑百姓,與仙橋山“烏鴉插翼”的鄭厝祖墓,同為揭陽蝻山兩處佑民神墓。紀三公墓塋不大,至今猶存,並無墓碑,也不設擺拓,只用一些灰段磚石片,壘砌成墳面而已。墓前及四周樹木,掛滿了“答謝神恩”的木牌,墓前香火,四時不斷。不遠處有一座六角亭,中立石碑,刻著紀三公生平事蹟。亭中常有問卜、解簽、算命以及賣香燭冥紙之人,也有進香許願、答謝神恩的,也有遊山憑弔的,絡繹不絕,頗不寂寞。正所謂:“生而為英,死而靈”也。
明、清之季,古溪陳氏一族,名宦賢達輩出:八世祖樂山公,洪武年間貢元,任廣西蒼梧訓導、山西安邑教諭。十二世祖古涯公,嘉靖年間由江西宜春宰升陝西隴州知府。宗魯公趕考嘉靖己酉科,授江西臨江舉通判。萬曆年間,濟時公中丙子科第一名,因天啟年間魏党專權,朝政日非,憤而不仕。崇禎十年,陳清越公由歲貢而作博羅訓導。清光緒十八年,陳錫嘏公中壬辰科貢元,官至工部侍郎兼管錢法堂事務。自清末廢科舉後,古溪仍是名士輩出之地,大學校長、院士、各行業專家,年有見之。真是人傑地靈,可詠可風,物阜民豐,宜昌宜熾。
自宋紹興年間創業,曆近千載,古溪陳氏為官溪世家。光前裕後,乃揭邑望族,現分九房十八鄉,人口10數萬,皆為文隱公之脈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