鼇頭鄉洋東村概述
2009-10-30
洋東行政村,位於東鳳鎮最南端,引韓水利工程東渠之旁,距離鎮政府駐地 7.3公里,村落呈曲尺狀分佈,面積 1.2平方公里,包括洋東、張厝尾、田邊、蔡厝頭四個自然村。
主村洋東,分東頭、鄉里面、西頭三大聚落,初始選址位於一片田洋之中的高地,故得村名“洋中”,後作“洋東”。又因潮州話常將田園稱作“洋東”,為避免歧義混淆,外鄉人習慣稱為“園頭大洋東”,簡稱“大洋東”。鼇頭陳氏季房七世祖桂南公陳述(一作逑,字允彰),於明代永樂年間自內畔村橋頭遷此開基,最早築居於“太古門樓”(今郊祖祠東側),開韓江南堤洋東涵(即下園涵),辟洋東溪(即面前溪)灌溉飲用,不料因此遭謗獲罪,病逝獄中,享年未及四十。
太古門樓
桂南公陳述生五子,次子南溪公陳浴出創潮陽縣西臚鄉,四子南洲公陳漖後裔遷徙未詳,五子南莊公陳汪遷居潮陽縣後溪鄉上地村,僅長子南郊公陳淑、三子南嶽公陳漢留守續創。初始按房分略有規劃,以“公厝鬥”為界,南郊公(郊祖)裔居於東邊,南嶽公(岳祖)裔居於西邊,及後人丁旺盛,不斷向兩側延伸擴展形成村寨,又在柵門外再分創新聚落。近代土改之後,原本的房系居住狀態被打破,今大多交錯聚居洋東、下園兩個行政村,統稱“桂祖派”。
東頭,即老伯公(土地爺)宮以西的聚落,與厝前、田下聚落交界,相傳原是主村東面柵門所在地,又稱“柵門頭”,居住者多是南郊公裔十五世祖華選公、南嶽公裔十六世祖用臣公的子孫。
南郊公祠
鄉里面,又稱巷口面,位於全村中心地帶,座北朝南的太古門樓、南郊公祠、南嶽公祠和各房系門樓一字排開,前為寬闊的灰埕,洋東溪平行流過,故又名“面前溪”。居住者為南郊公裔十五世祖天木公、華選公以及南嶽公裔十世祖翰泉公、西川公、居易公、十二世祖繼和公(繼房)子孫。
西頭,位於主村西端,最早系南嶽公三子正庵公所創居,後其長子靜衢公裔購得厚齋公裔之地,遷至郊祖祠西側的和軒家塾,遂為次子西浦公裔聚居地,其傳下子孫又再分居田邊和張厝尾,且多出貴、富,是名副其實的強房。如十七世庸亭公,擁有田地三百余畝,富極一時;廿一世陳錫元(字薦宇,號毓山),民國十四年(1925)曾任普甯縣長。
南嶽公祠
田邊,因聚落位於田園之邊而得名,是夾在張厝尾、蔡厝頭之間的連接地帶,民居多坐東朝西,面向大池塘。由南嶽公裔十世祖翰江公最先創居,因系出南嶽公長子,人稱“大房田邊”。隨後,西浦公之孫、十二世創素公自西頭遷入,繁衍日盛,人口佔據主流,雍正元年(1723)舉人、廣州府從化縣儒學教諭陳文韜(字伯會,號惺齋)、抗戰前國民黨鄉長陳秋庭(人稱四舍)皆出自此房。國初土改之後,有少數南嶽公裔十二世祖繼和公(繼房)子孫也居於此。
洋東田邊
張厝尾,是張姓最先創居,故以姓名村,其源據稱與汕頭鷗汀、東墩張氏同宗,後有張珠山一系遷居本鎮溝邊村。聚落前臨池塘,東、西設有寨門、寨牆,兩側民居分立,並朝向中軸的張氏宗祠,今張氏人口僅有二十來戶,就近遷入的陳氏人口後來居上。陳氏居住者,有南嶽公裔十世祖翰江公、西浦公以及南郊公裔十四世祖如麟公子孫,以西浦公房為主。
張厝尾張氏宗祠
蔡厝頭,是蔡姓開創的聚落,其創始時間不明,據傳是鼇頭鄉中較早形成的村莊,先祖來源未詳,今僅存小部分蔡氏人家,還有一座斷壁殘垣的蔡氏宗祠。此外在下蔡涵南面靠近護堤公路的高地,舊時也是其聚居區,後淪為荒野墓地,不時還能發掘出牆腳、磚瓦等。後有部分田邊陳氏就近遷入居住。
蔡厝頭蔡氏宗祠
洋東境內歷史上曾是多姓雜居之地,田邊西端位於東梅路側的三山國王宮(即府使宮)有一匾額,上書“陳公義,蔡西侯、林張石”,便是最好的寫照。古時正月十五遊神賽會,三山國王神像分別由蔡氏、石氏、張氏居民負責扛抬,後來石氏外遷,蔡氏、張氏人丁不旺,才由陳氏全權接管。今村中姓氏人口,陳姓比例最高,張、蔡次之,曾、蘇極其少數,此外還保留下來一些消失姓氏的地名遺址。
石厝橋,是位於東頭、田下聚落北面後畔溝上的一座石橋,橋的北面,從田邊竹後埔往東一直到下園北邊護堤路,古時都是石氏聚居地,今已成為亂葬崗和田園。橋的東北角原有其祖先墳墓,抗戰前每年四月初七,石氏後人都會前來祭掃。據傳石氏在將下園烏門內賣給陳氏後,舉族外遷潮州城內柳衙巷等地。
林厝堀,是處於東頭、田下聚落北面,石厝橋南面水田中的一個池塘,其周邊的埔地,原是林氏的聚居地,建築多坐北朝南。林氏始祖東浦公於明代正德年間自福建遷入創居,傳至遺香公外遷文路卓村,後裔又于清代康熙三十年(1703)遷居江東樟厝洲村,村中門樓書有“鼇頭舊家”標識。
許厝埕,位於蔡厝頭北端,延伸至內畔村後巷東南、下園村西北,原為許氏人家聚居地,後許氏一族不知所蹤,僅留下地名可堪追憶。
洋東行政村東連下園村可通護堤公路,西有東仙路經仙橋村可達潮安縣城,北面以鼇頭陳氏大宗祠同內畔村分界,南面田園直抵庵埠鎮下吳村。廣梅汕鐵路從村西南田地穿過,設有鐵道崗亭,潮安火車站位於境內,被徵用地 247畝;鎮道東梅路自北向南經過,至庵埠鎮梅溪村通護堤路,可至汕頭。
洋東行政村自古皆屬海陽縣南桂都,民國十五年後屬南桂區,1952年曾與內畔村合併為內東鄉,1983年單獨設立行政村。1988年共有 522戶,2712人,耕地 601.6畝,洲園1200畝,糧食總產量 19313擔,畝產1148斤。現有人口3510人。歷來以農為主,是鼇頭萬畝水稻高產區組成部分,主種水稻、番薯,經濟作物有芥菜、玉米、花生、甘蔗、香蕉。主要工副業有副食品、包裝、運輸、塑膠、建築等。有華僑捐建的康樂園老人組、洋東桂南小學各一所。
洋東桂南小學
洋東行政村人文昌盛,建國後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不在少數,先後在外工作的工程師、教授、局級幹部就有蔡美合、陳若深、陳翼雲、陳三鵬等。歷史上也曾出現過一些名士僑領,諸如積極支援孫中山革命的旅泰華僑陳載芝(字兩坤),曾為民國前期孫中山政府人物,民國十四年逝世時,孫中山贈挽軸一幅,上題“義俠風徽”四字,落款為“載芝千古,孫文敬挽”,惜該文物已經毀於土改時期。20世紀前中期印尼寮內合淡埠港主陳友仕,創辦合茂號貨棧,成為當地僑領,曾被荷蘭政府授予“雷珍蘭”榮譽稱號,1935年還被聘任為稅務司總巡。
鼇頭陳氏人房廿四世裔孫 陳振寒 輯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