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鼇頭鄉綜述
2008-02-27
鼇頭鄉,俗稱園頭鄉,今屬廣東省潮州市潮安區東鳳鎮,旁橫韓江巨川奔流,地接庵埠、彩塘輕工產業名鎮,東和“玩具之都”汕頭市澄海區隔水對望,西與“制鞋專業村”華美鄉阡陌相交,南靠“副食品之鄉”梅溪村,北鄰“芡實特產基地”下張村。距離潮州古城二十五公里,距離汕頭特區約十五公里。省道S232線護堤路和鎮道東梅路自北由南沿鄉穿過,鄉道互通可達省道
233線潮汕路。有公車過往可北上潮州、南下汕頭,有鼇頭輪渡可抵澄海地界,交通設施相對完善便利。領有韓江江中鼇頭洲、北島洲、海南洲三大沙洲島,鄉人俗稱“過(溪)洲”,以及韓江南堤外側黃厝尾洲、堤邊洲、內畔洲、中洲(璜祖洲)、洋東洲、白宮前洲六處洲園,韓江西溪迂回至此,分為新津河、梅溪河、外砂河三大汊流南下汕頭境內匯入南海。
鼇頭鄉,古稱園頭汛,宋時東南方仍能眺望汪洋一片,潮汐晨昏往返其間,內洋溪流交織如網,平疇沃壤廣闊無垠,高壟為旱園,窪地作水田,十分適宜漁耕勞作。據說風水形如臥地梅花,能目目發芽,創鄉必聚,人丁興旺。自明清兩代以來,儘管歷經離亂遷界擾攘,但承平日久,生齒漸繁,人口增長較為迅猛。《海陽縣誌》明確記載,最遲至清末光緒年間,已形成黃厝尾、堤邊、王厝隴、高園、新鄉、墩上、隴仔、內畔、後巷、橋頭、東厝、洋東、蔡厝頭、田邊、張厝尾、下園、花樓、下吳總共十八個自然村,統稱為“鼇頭十八鄉”,自北向南綿延近十裏,文化鼎盛,人才輩出,斐然本縣巨鄉望族。鼇頭鄉向以陳姓為主,但自古以來皆為多姓聚居之地,舊時有蔡、黃、林、張、石、王、徐、楊、李、吳、謝、曾、盧、許等姓,雖曾有部分姓氏另遷他所,近代以後又有少量新姓氏入居,至今尚存蔡、張、黃、楊、林、吳、謝等原居姓氏,各姓和睦相處,安居樂業,同享鄉梓發展成果。
鼇頭鄉自有記載以來,一直隸屬潮州海陽縣南桂都。元代於此設立稅課機構;明初洪武年間楓洋巡檢司遷駐至此,與闢望巡檢司互成犄角之勢;民國之後曆屬潮安縣南桂區或江桂區下桂鄉;1939年
6月日軍於碼頭媽堤段登陸包抄攻佔庵埠市鎮,潮州淪陷於茲為始,抗戰期間日偽曾設南桂區鼇頭聯鄉維持會;新中國成立後建制多變,1956年
2月撤區並鄉,成立鎮級鼇頭鄉,設人民委員會行政機構,鼇頭歷史上之有獨立建制始於此;同年12月,與鯤江鄉合併,仍稱鼇頭鄉,鄉人委會駐於可樓;1958年
9月,與東鳳鄉合併,成立東鳳人民公社;1961年 4月分拆,設立鼇頭人民公社;1963年
1月,再與東鳳公社合併,自此之後行政隸屬東鳳鎮管轄。根據就近整編原則,全鄉合併組建黃厝尾、堤邊、王厝隴、隴仔、內畔、洋東、下園、下吳八個行政村,設村民委員會,因下吳村於1957年秋劃屬庵埠鎮,其餘七個村仍屬東鳳鎮,形成“一鄉跨兩鎮”的行政分隔現狀。全鄉總面積約10平方公里(不計洲園),總人口兩萬有餘。
鼇頭陳氏肇始之祖陳宏規,字獻可,南宋福建漳州龍溪縣人,一稱福建莆田縣涵頭市東埔村人。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中式蕭國梁榜進士,淳熙六年(1179)任泉州永春知縣。宋甯宗慶元元年(1195)以軍器監丞任潮州知軍州事、朝奉大夫,增置湘子橋東岸橋墩二座,結架仿效西岸丁侯橋,取“匯巨流而濟百川”之意,命名“濟川橋”,並改挹秀亭為“濟川亭”,自此開創東橋“濟川”、西橋“丁侯”一橋兩名並存的歷史時期;於開元寺後廢庵辟建養濟院,資助收養“道途之病患及廢疾無告者”;在西湖葫蘆山倡建賢守祠,崇祀潮州歷代先朝名賢守;捐獻俸祿,充實州儒學名宦祠歲祭費用;首開韓江南堤南門涵閘,疏通護城濠水以助地方形勝。政績卓著,甘棠遺澤,載于歷代史志,崇祀名宦、賢守兩祠,方志稱其與丁允元並為其時潮州賢守之最。慶元三年(1197)擢升廣南東路提舉常平茶鹽公事,繼以資級既高召為京職,官終吏部郎,階至朝請大夫,覃恩誥贈其父陳雄為朝議大夫,蔭補其子孫俱任縣尉。公獨具慧眼,擇地海陽縣南桂都園頭汛落籍創居,定鄉名為“鼇頭”,遂開嶺東八百載宏基。卒後葬于本鄉王厝隴村南赤龜吉地,今辟為宏規陵園,俗稱“麻墳”。清代嘉慶十六年(1811),于本鄉蔡厝頭飛鳳吉地興建“陳氏家廟(大宗祠)”以春秋崇祀,至今保存完好。
鼇頭陳氏始祖妣寬栗宣氏,漳州望族出身,共生育三子,是為鼇頭陳氏天、地、人三大房,天房長子美齋公陳安宅遷居揭陽縣桃山都西淇鄉(即今揭陽市榕城區登崗鎮西淇);地房次子仁齋公陳藏用遷居揭陽縣龍溪都柯隴鄉(即今潮州市潮安區庵埠鎮官裏);人房尾子存齋公陳懋德留居海陽縣南桂都鼇頭鄉。分衍三地竟皆兩代單傳,岌岌可危,族勢不景,幸天意垂憐,至第四代方得各自開枝散葉,瓜瓞綿綿。鼇頭本鄉四世祖南陽舍人公陳作霖(1266-1319)俗稱獅陰公),生信鄉、璜叟、平山三子,再分孟、仲、季三房,及後人丁蓬勃旺盛,子孫繁衍分創海內外各地。
鼇頭陳氏是粵東地區較大陳姓派系之一,據不完全統計,分衍各地數十村落,海內外後裔總數十萬左右,本鄉居宅多標識“潁川舊家”之陳氏共同郡望,外創族鄉則多以“八座世家”“鼇頭舊家”或“鼇溪衍派”為標記,燈籠統一紅書“潮州府正堂 陳”字樣。現今派下裔孫主要分創播遷於潮陽後溪上地、西臚、禾皋、西岐、新橋、海門;惠來縣城、杭美、興崗、月山;揭東西淇、雙橋、光裕、湖廈,揭西棉湖、五經富;汕頭赤港、葛洲、廣澳、上頭;澄海上華山邊;普甯麒麟新溪;陸豐上陳、田岐、大社寮、碣石、甲子;惠州博羅;惠東平山、稔山等地,遠及東南亞還有“新加坡潁川鼇頭舊家同鄉會”“泰國潮陽西岐陳氏宗親會”宗親組織等。
鼇頭本鄉十二世祖陳一松(1520-1582),字宗岩,號喬東,晚號玉簡山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丁未科李春芳榜三甲二名進士,館選翰林院庶起士。宦遊中外,舉能其職,歷任兵部職方司主事、廣西按察使司僉事、湖廣按察使司副使、陝西布政使司左參政、福建按察使司按察使、福建布政使司右布政使、江西布政使司左布政使(外官從二品),入為應天府尹、大理寺卿(京官例降一級授正三品),官終工部左侍郎(少司空),階至通議大夫,奉旨督修昭陵工役,賜加服俸一級(二品),清廉有聲,樸質無華,民為之遮道立祠。萬曆初年誥贈“三世廷尉(大理寺卿)”。以省墓致仕,隱居桑浦山中,輯刻《玉簡山堂集》(今存)等著作。民間傳玉簡峰獅子岩(今甘露寺)為其講學處,稱“玉簡書院”。卒後與夫人莊慈吳氏合葬潮州府大埔縣烏槎司高坡村,廣東布政使司左參議韓紹奉諭祭葬,清代崇祀潮州府學鄉賢祠。陳一松是鼇頭鄉創始以來,成就最突出、官階最高級、知名度最大的第一人,八百年來無有超乎其者。
--鼇頭陳氏第廿四世 人房鼇頭本鄉裔孫 陳振寒 輯撰
鼇頭鄉黃厝尾村善堂
1951年由陳永清倡議創建,址設於鄉間一平房,時有會員12人。上世紀六十年代末,回應政府有關規定平埔整地,收埋骷骸無數。改革開放後,社友擴至
180多人。1993年,投資30多萬元,建築面積
800多平方米的新堂址落成。為適應華僑聯誼工作,在新加坡同德善念心社善信倡議下,1998年又投資40萬元建成了一座泰安佛堂,這為海內外聯誼起了橋樑作用。近10年來,投放資金20多萬元用於扶貧濟困等福利事業。
理事長:陳炳瑞
--《潮汕善堂大觀》
不明消散的鼇頭鄉墩上村
在清末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潮城謝存文館承印刊刻,海陽知縣盧蔚猷主修,凡四十六卷的《海陽縣誌》中,尚且記載著墩上村系鼇頭十八鄉之一,但時至今日僅僅一百餘年,這個墩上村已經完全消失不見影蹤。
墩上村大致方位在今堤邊村西面,王厝隴村的東北角,總體面積約有三四畝,同樣是鼇頭陳氏後裔聚集形成的一個村落,建有房屋和祠堂,及至近代未明發生何種變故,村莊日漸消散。傳說先是祠堂年久失修塌毀,其後民居也隨之破舊荒廢,到新中國成立初期,全村已經僅剩下五戶人家,1952年土地改革時,悉數搬遷至王厝隴村居住,至此宣告整個村子的終結,即後被全部拆除改為養豬場。目前,只剩下了原村南的一座福德老爺舊廟和古榕樹一株尚存。假使祠堂能得以存留,或許能夠從中瞭解是哪一先祖所衍創,不至於現今無從追索族系歸屬。
原村北還有尼姑庵一座,名喚“桂月庵”,因其靠近墩上村,
故俗多稱“墩上庵”。坐東朝西,二進主座,中有小廳,兩旁帶有走廊和廂房,主座北面還有一從厝是後期建築。民國三十三年(1945年)前後,“墩上庵”仍有五十多名尼姑聚集,規模甚為壯觀,但在全國解放後經政府動員,紛紛各自返俗,及至1952年惟存 5人,分田落戶于王厝隴村居住,後又只剩一人在世,成為“五保戶”,目前已無昔人存世。人散庵空,日漸頹敗,於是落得個與墩上村一樣被拆除的結局,於1958年被改為養豬場,1970年又被平整為旱地菜園,歸屬王厝隴村。現今村、庵遺址都已蕩然無存,村名也早已為後人所淡忘,幾近湮滅不聞了。
鼇頭陳氏第廿四世
人房鼇頭本鄉裔孫 陳振寒 輯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