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華陳氏 »

巨姓望族——潁川陳氏

作者:陳展鵬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5年07月22日

巨姓望族——潁川陳氏 

2013-11-26

中華姓氏文化中,有“郡望”一詞。郡望也稱“地望”,一般是指一個姓氏起源發祥的地域。郡望提供了尋根問祖,追源溯流的基本線索和根本依據。據史志記載:陳氏為虞帝大舜之裔。周武王克商,大封帝王之後。舜帝三十四代孫媯滿,因為他父親為周文王燒制陶器討伐商紂有功,他得以賜娶周武王長女太姬,受封“胡公”,封地宛丘(現在河南淮陽),正當潁水流域一帶(古為陳地),為西周一諸侯國,國號“陳”,子孫遂以“陳”為姓。經過細考陳氏的來龍去脈及其遷徙分佈狀況,可以確認陳氏統源為舜裔,按血緣關係,陳氏稱舜帝為太始祖或血緣始祖是合情合理的。而媯滿受封于陳地、爵陳候,建陳國,以國為姓,死後諡胡公。從姓氏上來說,稱媯滿為陳氏始祖或得姓始祖,也是不可否認的史實。

陳國到了文公時,內亂開始,兄弟為爭奪王位,相互殘殺。厲公為奪王位,乘長兄恒公病危之時,把桓公的長子殺了,自己登上寶座,而桓公的次子陳躍又殺了厲公,奪同了王位。引發厲公的長子陳完出奔齊國,改陳姓為田姓,其子孫在齊國歷任權臣,後取而代之,自立為齊國君王。至齊王建時,於西元前 221年被秦國所滅。齊王建的三子軫相于楚,封為潁川候。因遷入潁川,複姓陳。是為去田複陳之潁川始祖。陳軫的十一世孫陳實,為福建陳氏宗親公認的先祖。在厲公陳躍執政的陳國,傳至閔公時,於西元前 479年為楚國所滅,閔公的長子陳衍,避居陽武縣戶牖鄉,為戶牖派始祖,其十世孫陳平為漢朝開國功臣。陳衍的第二十二世孫陳實為福建陳氏宗親公認的先祖。可見,不管是陳國的戶牖派的後裔陳姓,或是田齊派陳完的後裔複姓歸宗,都是陳氏源流的兩大衍脈而最終合二為一,千源萬流歸宗一脈。其紛繁的布遷,固然十分複雜,然而其主流的傳衍,卻是衍脈清晰,昭穆分明,一脈相承,綿延不絕,形成一部與時間並存的陳氏宗族的生命史。

從搜集到的福建各地陳氏族譜來看,福建陳氏宗親都歸宗於潁川漢太丘長陳實世系,也就是說都承認其先祖為潁川漢太丘長陳實。陳實,東漢潁川許人。因為他一生嚴於律己,寬於待人,中庸為本,仁義為懷,為官清正,道德高尚,東漢靈帝中平五年(西元 188年),被朝廷褒功,賜諡封號,建廟立碑,圖像百城,樹為朝野吏民學習典範,追封為潁川侯,欽賜龍牌。

漢末魏晉潁川陳氏家族成員史實見載於《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及《世說新語》等書,其中陳寔、陳紀,陳群、陳泰並在《後漢書》、《三國志》中列有專傳。潁川陳氏作為當時的一流高門,在譜學興盛的時代背景下,也撰有《陳氏譜》一部,可說是陳氏最早的私家譜錄了。可惜經歷代喪亂,該譜已不復存,但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國志》、梁劉孝標注《世說新語》時曾徵引該譜,是以保存了一些有價值的世系資料。根據這些歷史記錄,我們可以據以勾勒出一幅冠冕相承、名士風流的潁川陳氏家族史卷。漢晉時期潁川大族陳氏的代表人物陳寔、陳紀、陳群、陳泰的政治活動以及陳氏的發展狀況。文章指出,陳氏的興起始于陳寔,陳寔仕漢太丘長,漢末名士,因經明行修成為後世士人的楷模,而且為陳氏家族成為東漢中後期天下名門打下了基礎。陳紀位至鴻臚,保持了家族的聲望、文化的傳承和家族的持續,其法制思想對劉備和諸葛亮產生影響。陳群仕魏至司空,是陳氏發展成為高門大族的關鍵性人物,其後子孫曆四世並處高位。陳泰位至僕射,多次打敗蜀國大將姜維。陳泰以後家族逐漸衰微。東漢末年,陳氏參加了轟轟烈烈反對外戚宦官專權的鬥爭,與黨人一起譜寫了一曲時代悲歌。曹魏時期,陳群制定九品官人法,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漢晉時期的歷史大舞臺上,受漢晉社會變遷的影響,潁川陳氏形成了其獨特的家風,東漢社會重儒學,陳氏以儒學興家,以其德行影響社會風氣。魏晉之際,受群雄割據戰亂的影響,陳氏崇尚武力,軍事才能比較突出,主要擔任武職。西晉時期隨著儒學的衰微和玄學的興起,其家風具有由儒入玄的趨勢,在政治上不再積極進取,人生的志趣轉向了文學和書法。潁川陳氏家族的發展變化對當時社會也產生了影響。

 

潁川陳氏世系如下:

1世:

陳實(104-187)字仲弓,東漢許昌人,生於西元 104年(漢和帝永元十六年農曆二月初二),卒於西元 187年(漢靈帝中平四年農曆八月丙午),故里和墓園在今河南省長葛市古橋鄉陳故村(漢屬潁川郡許縣,故稱潁川許人)娶荀氏生六子:紀、夔、洽、諶、信(休)、光。【居住地:河南長葛陳故村】

2世:

陳紀,字元芳(方),仕漢,官至太僕尚書,大鴻臚寺卿。與弟季方賢才齊名。父子共著高名,時號“三君”。生一子:群。

陳政(夔),字時芳。子祐,字景叔,魏司使。祐長子飛,遷廣州高平;祐次子朔,朔子允,遷徐州廣陵。

陳洽,字仲芳。子唐,唐長子相,仕吳;唐次子直,遷揚州;相子升(聲)字德冀,仕吳。

陳諶,字季芳,與長兄元方辯,有才諭德爭功,與父實、兄紀,齊德同行,與紀齊德同行,實論紀、諶兄弟曰"元方難為兄,季方難為弟"。為司空掾,並著高名,時號“三君”,圖像百城。早歿,生一子:忠。

陳信(休),字大芳,生於漢順帝永建六年。子談遷閩中。

陳光,字實芳,生於漢順帝陽嘉四年,子締,締子敏。

2世:

陳群(163—236),紀之子,原作羣,字長文,仕魏,任鎮國大將軍。司空尚書。立九品官人法,任魏文帝宰相,封潁陰侯。生二子:泰、漾。

陳忠,諶之子,字孝先,東漢青州刺史。娶葛氏。子四:閏(潤)、佐、坦、和。

陳佑,政之子,字景叔,仕拜司徒。子二:飛、朔。

陳唐,洽之子。子二:相、直。

陳談,信之子,遷閩中。

陳締,光之子。

4世:

陳泰,羣之長子,名俊,字玄伯。任魏征西大將軍,都督,護涼將軍,魏明帝宰相。諡穆侯,並贈司空。泰生二子:長子奕(恂),次子溫,溫生欽約,欽約生懷高、建丙、肅任。肅任生景文、本昭、時傑。景文以慶之為嗣子。慶之生霸漢。霸漢生忠肅。忠肅生克耕,克耕生敏、敷、政。政生子元光、元勳,元光為開漳聖王,政為開漳聖王派之祖……

陳漾,羣之次子,字和伯,魏大司馬,列侯。

陳飛,祐之長子,遷筠州高平。

陳朔,祐之次子,朔子允,遷徐州廣陵。

陳相,唐之長子,仕吳。子:升。

陳直,唐之次子,遷揚州。

陳潤,忠之長子,字文清,魏高原太守;子四:譚、軫、雍、虎。

陳佐,忠之次子,魏青州刺史。子三:凖、戴、徽。

陳坦,忠之三子,廷尉。

陳和,忠之四子。

5世:

陳凖,字道基,佐之長子。仕晉,官飛虎將軍,擢太尉中書郎(中書令)。妣龍氏繼妣張氏生子三:眕、匡、規。

6世:

陳眕(伯眕),凖之長子,左衛將軍,涼州參軍。襲封廣陵公。移居曲阿新豐湖。子:逵。

陳匡:凖之次子,奕(恂)之嗣子,名巨,有顯名。晉元康中東宮(太子)侍讀。仕晉,官至龍圖閣大學士、中書令。妣張氏生二子:世逵(赤松)、世達(達)。

陳規:凖之三子。子:述。

7世:

陳逵,眕之子,字林道。少有才幹,以清敏立名。襲封廣陵公,淮南太守,西中郎將,追贈衛將軍。

陳赤松,匡之長子。

陳達(世達、顯達),字大義(廷忠),匡之次子。西晉穎(潁)川(今河南許昌)人,遷居吳興長城下箬裏(今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下箬寺)晉永嘉中為丞相掾,元帝南遷時以丞相掾任太子洗馬,出任吳興郡長城縣令(今浙江省長興縣),妣江氏生二子:康、盱(雄)。【居住地:浙江長興下箬寺】吳興成為陳姓南遷的第一大聚居地。

第一代:陳寔陳寔(104--187),字仲弓。潁川許(今河南許昌長葛市古橋鄉陳故村)人。少時家境貧寒,曾在縣裏作小吏,做事任勞任怨,而又有志好學,受到縣令的賞識,讓他去太學讀書。後來陳寔先後任郡督郵、功曹,深明大義,詘身伸道,“善則稱君,過則稱己”,其高邁的德行為遠近所嘆服。東漢桓帝元嘉元年( 151)司空黃瓊選任為聞喜長,後又改任太丘(在今河南永城)長。在地方任上,陳寔以德施治,關心、愛護百姓,鄰縣甚至有不少人因此要遷居到他屬下的地方。後來沛國相違法賦斂,加重百姓負擔,陳寔無法阻止,便辭官歸裏。
陳寔德冠當時,成為遠近宗師的名士之首,荀爽、賈彪、李膺、韓融、王烈、管甯、華歆、邴原等都曾向他問學。陳寔作為名士領袖的活動為各方所關注,按照賢人上應星象的說法,陳寔出行,據說掌管天文曆法的太史從觀測德星(即木星,舊謂主祥瑞之星)出現上也看出來了。
東漢末年,宦官弄權,大興“黨錮之禍”,對士族名士進行迫害。延熹九年( 166),李膺等二百餘人受誣為黨人,被捕下獄,陳寔也在其列。其他人大多逃避求免,但他卻說:“吾不就獄,眾無所恃。”大義凜然地自請入獄。第二年才遇赦得出。建甯元年( 168)靈帝即位,大將軍竇武謀除宦官,征辟陳寔為掾屬,參與共定計策。但不久事敗,竇武等被殺,宦官更大規模地緝捕黨人,死徙廢禁達六七百人。陳寔再受黨錮,隱居在家鄉的荊山。陳寔在鄉里,注意以良好的風尚道德感化人們,威信很高,人們都很重視他的意見,認為“寧為刑罰所加,不為陳君所短。”一次,有個小偷躲到他家屋樑上,準備夜間行竊。陳寔發覺後,不動聲色,把兒孫們叫到屋裏,教育他們要努力上進,正正當當做人,不要象樑上君子那樣養成了壞習慣。伏在梁上的小偷聽了很受感動,跳下來向他請罪。這事傳開後,其他人也都受到了教育,縣裏盜竊案也減少了。“樑上君子”的典故即就此而來。

黨錮解除後,大臣們都紛紛推薦陳寔,朝廷也多次以公相之位相召,但他都推辭了。中平四年( 187),陳寔病逝於家中,享年八十四歲。各地趕來弔祭的有三萬多人,大將軍何進也遣使出席,為之刊石立碑,諡為文范先生。陳寔共有六個兒子,其中陳紀、陳諶最有賢名。當時人們把他們父子三人並稱為“三君”。

第二代:陳紀、陳諶

陳紀(128--199),字元方。以道德知名於世。兄弟友愛,孝養父親,家中和睦親善,其家風成為人們學習的榜樣。陳紀也曾遭到黨錮,他在家發奮著作,寫成《陳子》一書。黨禁解除後,朝廷雖然多次徵召,他都拒絕出仕。中平六年(189)靈帝去世,少帝即位,大將軍何進再次謀除宦官,辟召智謀之士二十余人,陳紀被舉為五官中郎將。但當陳紀應召到達京都洛陽時,形勢已發生了大逆轉,何進在與宦官的鬥爭中被殺,長期盤踞宮廷的宦官也被翦除殆盡,但政權卻落入了奉召領兵入洛的涼州軍閥董卓手中。董卓大量進用党人名士以便獲得支持,陳紀被任為侍中,又考慮進一步任其為司徒、尚書令。當時董卓意欲挾持新立的獻帝徙都長安,陳紀勸諫董卓應謙遠朝政,專精外任,不可擅意徙都。董卓很不高興,但敬畏陳紀的名望,也無可奈何。陳紀見天下已亂,乃請出為平原相,並且立即赴任。建安初,拜為大鴻臚。四年( 199)去世,年七十一。

陳諶,字季方。與兄長陳紀一樣道德品行俱佳,多次同時受到朝廷的辟召。陳寔曾評論他們倆兄弟說“元方難為兄,季方難為弟”,即兩人難分高下之意。“難兄難弟”的典故也即出於此。陳諶曾任司空掾,可惜很早去世。有子陳忠,字孝先。

第三代:陳群

陳群(?-236),字長文。陳紀子。少時即有傑出的才智。孔融比陳群年長,本來是其父陳紀的朋友,但後來改與陳群作朋友,對陳紀執晚輩禮,陳群也由此顯名。初平四年( 193)劉備為豫州刺史,辟陳群為別駕。第二年,徐州陶謙病死,陳群諫阻劉備去徐州,劉備不聽,果然被袁術、呂布所打敗。陳群與父親陳紀暫時避亂徐州。

建安三年( 198)曹操破呂布,辟陳群為掾屬,後轉侍中,領丞相東西曹掾,與荀彧、荀攸、鐘繇、郭嘉、司馬懿等並為曹操帳下的計謀之士。曹丕為魏王太子時,對陳群便很敬重,以朋友之禮相交。延康元年( 220)曹丕嗣位為魏王,封陳群昌武亭侯,徙為尚書,及代漢稱帝,又進爵潁鄉侯,徙尚書令。黃初六年( 225)為鎮軍大將軍,領中護軍,錄尚書事。第二年,文帝病危,遺詔陳群與曹真、司馬懿等共同輔政。明帝即位,進封潁陰侯,為司空,故錄尚書事。青龍四年( 236),陳群去世,諡靖侯。

陳群在歷史上最大的影響,是根據曹魏政權要爭取世家大族支持的要求,于延康元年( 220)在吏部尚書任上建議制定九品官人法(即九品中正制)。設中正之職以評定各州郡的人才,根據評定列為九品(即九等),作為用人的依據。九品中正制晉以後沿用,至隋始廢。這一制度進一步確保了士族在政治上的世襲特權,形成了著名的門閥政治,流風餘韻,其所養成之門第觀念更是影響深遠。史載陳群“在朝無適無莫,雅杖名義,不以非道假人。”對於皇帝的過失都是秘密上書諫阻,不在其他人面前議論皇帝的是非,以致有些官員認為他怕得罪皇帝,不敢說話。正始間編撰《名臣奏議》,朝臣們才從中知道陳群進諫的情況。大家對他的做法和胸襟都很佩服,稱頌他是長者。

第四代:陳泰

陳泰(?-260),字玄伯。陳群子。明帝青龍中,除散騎侍郎,嗣父爵。齊王正始中,任並州刺史,加振威將軍,使持節,護匈奴中郎將,以懷柔政策管治邊民,恩威並舉。後回朝廷任尚書。嘉平元年( 249),高平陵之變,陳泰曾出馬為司馬懿勸說曹爽歸罪罷兵。不久出任雍州刺史,加奮威將軍。高貴鄉公正元二年( 255)升任征西將軍,假節都督雍、涼諸軍事。當時關右雍、涼諸州是魏、蜀交鋒的最前線,在關右六七年間,陳泰與郭淮、鄧艾等一起曾多次打敗蜀國大將姜維,在征戰中表現出沉穩勇敢、果于決斷的大將之風。甘露元年( 256)吳國丞相孫峻入侵,陳泰又任鎮軍將軍,假節都督淮北諸軍事,擊退吳軍。以後陳泰官至尚書左僕射。當時人們將陳泰與其父陳群比較,認為在學問造詣、教化天下方面,陳泰不如其父,若論練達世務、建功立業,則還超過他父親。甘露五年( 260)皇帝曹髦被司馬昭親信賈充的部下所殺,司馬昭假惺惺地召集大臣們商議解決辦法,陳泰說:“只有殺掉賈充,向天下人謝罪。”司馬昭說:“能不能找一個地位比他低的人呢?”陳泰回答:“只有找比賈充地位高的,不可能找比他地位低的。”不久陳泰去世,有說是因哀痛嘔血而死的。東晉王羲之評價陳泰“壘塊有正骨”,意思是說他胸中鬱結不平而有剛正的品格。陳泰死後追贈司空,諡穆侯。兒子陳恂、陳溫先後嗣爵。魏末鹹熙中開建五等,改封陳溫為慎子。陳泰這一支系以後名位逐漸衰微。

陳泰同輩中著名的有陳佐,是陳諶的孫子,官至青州刺史。陳佐的弟弟陳坦,官至廷尉。

第五代:陳凖

陳凖(?-300)陳佐子。早年居鄉,有聲望。晉惠帝元康五年( 295)官至中書令。當時皇后賈南風擅權,皇帝癡愚,諸王虎視眈眈,但由於有大臣張華、裴頠、賈模等人共同輔政,朝野還算安靜。元康六年至九年(296--299)氐人齊萬年反叛,關中震盪,陳凖多次指斥負責指揮戰事的趙王司馬倫、梁王司馬肜等雍容驕貴,不任軍事,薦舉由大將周處、孟觀指揮作戰。陳凖的意見開始沒有得到朝廷的採納。果然梁王由於私隙忌恨周處,讓周處為先鋒,卻只給少數兵馬,又斷其後援,致使周處力戰而死。後來朝廷接受了陳凖的建議,改派孟觀督師征討齊萬年,終於取得了勝利。

永康元年( 300)趙王倫發動政變,廢殺賈後及其親党,事後陳凖以剪除賈党有功封海陵公。不久趙王倫陰謀篡奪皇位,淮南王司馬允發兵討伐,將趙王倫圍困在其相國府東宮內。陳凖暗地裏支持淮南王,誆騙晉惠帝派人打出督戰的令旗白虎幡,以便淮南王名正言順地攻入趙王府。可是,派去的人半路上卻被趙王收買,假傳聖旨,誘殺了淮南王。陳凖本有心袒護淮南王允,到頭來擎出的白虎幡反而救了趙王倫。趙王倫不知其中緣故,還以為陳凖有功,提升他為太尉,錄尚書事,改封廣陵公。不久,陳凖病死,諡號為元。

趙王倫篡奪皇位,自然是大逆不道之事。圍繞當時在朝諸大臣的表現,評價也是大不一致。陳凖死後議諡,就有人認為諡號太過了,第二年梁王肜去世議諡的時候,陳凖卻又被作為不附偽朝的榜樣加以讚揚。這樣的爭論一直到東晉末年時還在繼續。

陳凖的弟弟陳戴、陳徽及從弟陳堪,也都官位顯赫。陳戴,一作陳載,早年辟太保掾,後改國子助教。陳徽,任東宮衛隊長官太子左衛率,淮南王允討趙王倫,曾集結東宮兵在宮內回應淮南王。

第六代:陳眕

陳眕,陳凖子。晉惠帝元康初年賈後專政的時候,其外甥賈謐最受驕寵,權勢過人,賈謐同時又喜好文學,善為文章,當時洛陽的名門豪族貴遊子弟竟相與之結交,石崇、潘岳、陸機、劉琨、左思等二十四個人與之過從最密,號為“二十四友”,陳眕也位居其中。二十四人或為貴戚,或為名門子弟,或本人即為名士。同時,“二十四友”又是一個才士集團,幾乎每人皆有相當才氣,“二十四友”中的著名文士,幾占當時文壇之大半,他們經常在一起宴遊題詠,元康六年( 296)時的金穀雅集更是蔚為文壇一大盛事。

經過“八王之亂”的幾次變異,“二十四友”早就星散,每人的歸宿也各不相同。永興元年( 304),陳眕任左衛將軍,當時成都王司馬穎在鄴城以皇太弟、丞相身份遙控朝政,東海王司馬越聯合陳眕要求晉惠帝免去成都王穎的皇太弟身份,複立惠帝養子司馬覃為皇太子,同時護持惠帝御駕北征討伐成都王穎,討伐大軍在蕩陰(今河南湯陰)被成都王擊敗,惠帝被扣鄴城,東海王退回東海,陳眕則奉太子覃退守洛陽。不久,胡族劉淵、石勒等勢力興起,天下大亂。懷帝永嘉五年( 311)石勒先後攻陷新蔡、許昌,最後洛陽也被攻破,晉軍在胡族的進攻面前不堪一擊,陳眕也敗退江東。

東晉立國後,在元帝、明帝間陳眕還歷任尚書、鎮東將軍、幽州刺史、都督幽平二州諸軍事。陳眕襲封廣陵公,死後諡凱。

陳眕有弟弟陳匡、陳規。陳匡在惠帝元康時侍東宮,當太子司馬遹的陪讀。

第七代:陳逵

陳逵,字林道。陳眕子。小時就表現出優秀的才幹,為人文雅而有風采,以清純敏睿知名。東晉成帝咸康七年( 341)為給事黃門侍郎。穆帝永和五年( 349)為西中郎將,領梁、淮南二郡太守,鎮戍曆陽。征北大將軍褚裒北伐,陳逵領軍進至壽春。八年( 352)中軍將軍殷浩再度北伐,進軍許昌、洛陽,陳逵擔任前鋒。不斷的征戰,最終也難以恢復北方故土。陳逵在淮南的時候,京都建康的一些朋友曾共同邀約到位於當塗的牛渚山聚會,由於陳逵談論事理非常精妙,眾人爭著想和他辯論,那知陳逵用如意支著面頰,眺望著遠處雞籠山三國古戰場只感歎地說了一句:“孫伯符(即孫策)志業不遂!”於是滿座的人都談不下去了。這則故事被記在《世說新語》“豪爽”篇中。陳逵在南渡士人中非常有名,當時人們將他和謝安、謝弈兄弟作比。他也擅長行草,其書法有羲獻之風。陳逵襲父爵封為廣陵公,死後追贈衛將軍。

陳世達

陳實的裔孫在潁川定居後,遵循祖德,安定家業,到了東晉,陳實的第七代(屬第四子季芳一脈的)裔孫陳世達,在晉朝為官,晉元帝建武元年( 317),他隨元帝司馬睿南下,自江北潁川許昌遷家于吳興郡(在今浙江臨安、余杭、德清西北,兼有江蘇宜興縣域)長城縣(即今浙江省長興縣)下若裏。陳世達曆官丞相椽、太子洗馬,南來後任江州刺史,出為長城令。他遷家大湖邊下若裏時曾說,此地山川秀麗,子孫必鐘其靈。同時,陳實長子元芳一脈的後代迫于隋亂,也從潁川遷來吳興郡。使吳興成為潁川陳實裔孫南遷的第一大聚居地。吳興陳氏經過240 年的生息繁衍,到了陳世達第十一代(陳實第十八代),出了個陳霸先,在梁敬帝太平二年( 557)受梁禪位,建立陳朝,稱陳武帝。武帝在位三年病薨,因只一子被困北周,由皇兄陳譚先長子臨川王繼位,先後傳三代五皇帝,享國32年。陳宣帝大建五年( 573),第六皇子叔明封為宜都王。曾自吳興下若裏遷家宜都縣(今湖北宜昌市附近),他先後出任過東揚州(轄今浙江、江西、福建)、南徐州(轄今江蘇、安徽)刺史及安右將軍等職。陳後主禎明三年( 589)陳朝亡于隋,為避隋亂,陳叔明舉家遷回吳興,之後他與第三子鉉入福建泉州仙遊(今莆田市),居十餘年後,被隋文帝召入關中,隋煬帝大業中(605~618),封他為鴻臚少卿。潁川陳氏中世系明確、見諸史冊較晚的還有陳茂先,他是陳凖的七世孫,陳寔的十一世孫,東晉安帝時襲封廣陵公。義熙九年( 413)尚書祠部郎荀伯子上奏說陳凖在趙王之亂中對淮南王遇害負有責任,要求削除陳氏的廣陵封國。陳茂先上表自辯,封國得以保存。但這時距東晉滅國也只有六七年的時間了,大約在劉宋代晉的時候,和其他前朝舊族一樣,潁川陳氏一族的封爵承襲才從此斷絕。

潁川陳氏由漢末入于魏晉,子孫曆十餘世貴顯,家族地位曆三百年而不墜,可說是魏晉間歷史最為悠遠的世家大族之一。相比而言,所謂王謝之家也只能算是後起之秀了。雖然潁川陳氏主支南遷,但在北朝,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 495)定士族,在歷史上首次以朝廷的威權採取法律形式明確制定門閥序列,陳氏也一直列為潁川首姓。

 

潁川陳氏南遷入開發福建

陳氏是中華民族大姓族,居第五位。在人口比重占4.53%,迄今發展到6000多萬人口。如加上姓氏演變中,姚、虞、胡、田、袁、孫、陸、車……等人口,在一億以上。陳氏從太始祖舜帝起繁衍至今一百四十多世了。陳氏為福建第一大姓,均由潁川衍派遷徙入閩。陳氏有悠久歷史,源遠流長,可追溯到血緣鼻祖舜帝。(西元前233l—2221)周武王克殷紂後,封舜帝後裔媯滿于陳,建立陳國,都宛丘(今河南淮陽),滿死諡胡公,後人以國為姓,尊陳胡公滿為得姓之祖,開山祖。奉舜帝為血緣始祖。陳胡公43代孫漢太丘長陳實字仲弓,諡文范先生,德高望重,名傾天下,史民典範,封為康樂侯,追封潁川侯。尊潁川陳氏始祖。陳胡公60世孫陳朝高祖武皇帝陳霸先字興國(503—559),梁時任武職,屢立戰功,威加四海。受梁禪讓,登上帝位,改國號為陳,年號永定。為開國英明賢主。陳霸先在抵禦落後勢力摧殘,維護社會穩定,保護中國傳統文化等方面,為中華民族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是中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

通過研究,初步弄清了陳氏入閩,與中國人口逐漸由黃河流域向長江流域和嶺南等南方拓展傳怖的規律相一致。陳氏先祖入閩的主要幹、支世系有幾十支,他們基本上與歷史記載的中國四次大的人口南遷浪潮相符合。

 

第一次南遷入八閩,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

晉代——當時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動亂時期,受盡動亂苦難的中原人民,成批地向遠離中原的福建等地遷移。西晉中原永嘉之亂,當時中原板蕩,"江左衣冠望族"的林、陳、黃、鄭、詹、邱、何、胡八姓入閩。陳姓入閩最早見諸史料的,為歷任散騎侍郎、南海太守陳潤,于晉永興元年( 304年)由光州固始縣入閩任府尹,居福州烏石山下,為福建陳姓入閩始祖。陳潤生六子散居福建各州縣繁衍生息。晉盱胎太守陳英第三子玄弼于晉永嘉七年( 313年)入閩避亂,居興化(莆田)。晉永嘉十年( 316年)陳野由光州固始遷居新羅(龍岩)。南朝——南朝陳霸先建立陳國後,許多陳姓子孫紛紛入閩為官,見諸記載的.有陳文帝五子晉安王陳伯恭、陳宣帝四子建安王陳叔卿.陳宣帝子南陳叔儉等均留居福建開基,居福州、泉州、建陽等地。隋兵滅陳國後,陳後主之子陳敬台攜兩弟領兵據永春,為南朝永春派開基之祖。陳朝滅亡後,宜都王陳叔明避居浙江金華,陳叔明五世孫陳兼,在唐玄宗時考中進士,任右補闕。陳兼的長子陳當派下的天湖支系始祖陳邦植後裔,子孫興旺,廣泛分佈於現在的閩北武夷山、浦城及浙西龍泉地區。宣都王陳叔明九世孫陳環為為臨海縣令,避難遷福建泉州仙遊縣,生六子,第五子陳伯宣隱居江西廬山,嫡孫陳旺徙居江西德安。成為江州義門陳氏開基祖。可見,南朝派及江州義門陳氏與福建有深刻的歷史淵源關係。(隋煬帝大業十三年,陳邁領泉州兵馬鎮莆田,首任莆田縣令。為陳氏入莆始祖。邁公後裔有20多個支系,著名的有“十八陳”十八個支脈,遍佈莆田仙遊地區。)

唐初期、中期,中原陳氏有過兩次影響深遠的南遷福建之舉。第一次,西元 669年,朝廷派河南固始人陳政(胡公滿的68世孫)任南行軍總管,率兵鎮壓福建南部的少數民族動亂。 667年四月,陳政卒,由其20歲的兒子陳元光代父領兵,經過九年戰爭,局勢平定後,於 686年報請朝廷批准,設置了漳州郡。陳元光致力於發展漳州一帶的農工商各業,使當地得到了繁榮發展。他被後人尊為“開漳聖王”,子孫後代被稱作“開漳聖王派”,成為閩、粵、台及南洋諸島陳姓最主要的一支。當地百姓為了表達對陳元光的崇敬之情,許多地方建有陳聖王廟,福建有一百多座,臺灣有53座,南洋諸島也有20多座。閩南的幾座“開漳聖王廟”,如燕翼宮、威惠廟等,其規模之大,香火之盛,不亞於內地一些大型的佛、道教寺觀。第二次是潁川陳後裔陳忠之子陳邕,唐中宗時進士,官至太子太傅,唐開元二十四年( 736年)太子太傅陳邕與其父陳忠、從京兆萬年縣被謫入閩,因受宰相李林甫排擠,遷至漳州南廂山。初居興化,後移漳州,其子孫散居福建各地。其子陳夷行,唐文宗時任宰相。此後子孫興旺,在福建發展成為“太傅派”陳氏,尊陳邕為“南院”始祖。唐開元二十九年( 741),陳實長子元芳(紀)的21代孫陳雍,從吳興來閩,在沙縣固發沖定居(今永安貢川),子孫繁衍于貢水,人文鼎盛,裔孫稱他為貢川始祖。其長子陳蘇遷寧化石壁,後遷居羅源縣中房曹灣為開基始祖。次子陳野居固發沖,三子陳運遷閩縣(今福州,含長樂、閩清縣)。唐僖宗中和年間(西元八八一年——八八四年)陳聞偕長子陳顯、次子陳動入閩,居福州城南石井巷,為福州陳氏之祖。陳動的長子陳檄及孫令鎔、令圖、令猷分別遷居閩侯大義、古靈和長樂岱峰、金沙、鳳山開基。後來陳聞的三子陳黯尋親也入閩,居同安開基。唐德宗貞光年間,陳淵入閩居金門島開基。唐僖宗乾符年間,福建觀察使陳岩入閩,遂家居建寧縣開基。唐僖宗中和年間,(西元88l—885年)河南光州固始人陳鄙,偕兄弟數人從王審知入閩,于惠潮漳泉等處各擇所居,陳鄙初居泉州,後卜居仙遊東鄉馬鞍山前光埔村,是飛錢世系入仙之始祖。後其子孫遷往晉江開基。唐末中原大亂,光州固始人王潮、王審知兄弟隨王緒率光州、壽州士兵、扶老攜幼,舉家長途跋涉、輾轉入閩。固始縣是陳姓聚居地,許多陳姓隨軍入閩,這是潁川陳氏入閩的高潮。

 

第三次南遷入八閩,是在唐末五代時期。

當時唐王朝腐敗,連年戰爭,民不聊生,暴發多起農民起義。如河南固始人王潮、王審知兄弟率農民起義隊伍數萬人經江西入閩。史稱“十八姓從王入閩”。其中固始縣陳氏族人隨王審知入閩的人很多。有陳鄙隨王審知入閩後,初居泉州,後居仙遊,其七世孫陳汝器為“飛錢世系”始祖。唐末陳四翁隨王審知入閩,居同安開基。陳檄隨王審知入閩,寓居閩侯古靈,為古靈世系始祖。陳蘇入閩,居羅源開基。在五代時期還有陳啟端兄弟自河南固始入閩,寓居建陽縣開基。陳千郎由河南固始縣南遷入閩,仕閩王官三司左丞,初居福州大義,後卜居閩侯小溪源,其長子庭樞仍居大義,次子庭機居閩清十九都安仁,三子庭炳遷閩清二都漈上宣政裏,四子庭棟居沙縣馬坑大陂口,五子庭柱居尤溪十九都高才坡,六子庭梁居永太梧桐鄉,七子庭相居尤溪水南崗開基。五代年間,陳啟端、陳肇端兄弟自河南固始縣入閩,寓居建陽開基。五代南唐時,陳邕的裔孫陳洪進任南唐閩清源郡王、東海南康郡王,遷回仙遊楓亭開基,為侯攬世系之始祖,建[德星堂],開發圍墾陳埭,促進泉州經濟發展。陳洪進後代,也成為泉州陳姓望族。其後子孫分佈在仙遊、泉州、漳州及廣東一帶開基。

 

第四次遷入八閩,是在宋、元之際。

宋朝——宋朝民族矛盾尖銳,北宋末年康王南渡,皇室南遷臨安(杭州),引起全國性動亂。隨後在元兵追逼下,南宋皇帝南逃福建,導致前後兩次北方人口大批南遷的浪潮。其中陳氏族人南遷入閩很多。如陳高士從河南固始南遷入閩,寓居福州台嶼開基。陳魁、陳璋入閩,後裔分別居閩西長汀、寧化、永定、上杭、武平及閩南漳州、廈門翔安、莆田仙遊等地開基。陳舜仁經江西南遷入閩,居福清江陰等地開基。宋靖康年間,陳高士從河南入閩、寓居福州台嶼開基。等等。宋代以後,全國的政治、經濟重心南移,福建迅速開發,北方人士遷移入閩越來越多,陳姓入閩也不在少數。其中宋嘉祜十一年(1063年)江西德安十世聚族而居,江州義門陳姓奉旨大分析。宋嘉祐八年(西元1063年),江西義門家族奉旨分成 334莊,分別遷往全國18個省市所轄 144個縣市。其中遷入福建的有30支脈:①陳宗和遷居福建侯官縣開基。②陳學誠遷居福建浦城縣開基。③陳顕先遷居福建邵武縣開基。④陳璋遷居福建泉州開基。⑤陳魁遷居福建汀州開基。⑥陳希琉遷居福建莆田縣開基。⑦陳汝經遷居福建清流縣開基。⑧陳彥光遷居福建同安縣開基。⑨陳明通遷居福建南平開基。⑩陳彥德遷居福建漳州開基。⑾陳知致遷居福建長樂縣開基。⑿陳守昌遷居福建將樂縣開基。⒀陳延盛遷居福建建寧縣開基。⒁陳延英遷居福建興化開基。⒂陳道大遷居福建建陽縣開基。⒃陳彥悅遷居福建長太縣開基。⒄陳延悅遷居福建壽寧縣開基。⒅陳知煒遷居福建歸化(明溪)縣開基。⒆陳彥豪遷居福建上杭縣開基。⒇陳延助遷居福建崇安(武夷山)縣開基。等等。

 

第五次遷入八閩是在元明清時朝。

元末明初,陳友諒在江西被朱元璋打敗,義門陳氏第二次大分析,部分陳姓族人流落福建沿海各地居住。明末清初,陳姓繼續遷徙入閩。入閩的陳氏先人,為了繼續發展,以及其他原因,他們又陸續漂洋過海,分別從福建遷移到海內外各地包括台、港、澳地區和東南亞各國及世界各地。

總之,陳姓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繁衍昌盛,陳氏子孫後代既分佈于全中國,又遍及全世界。它像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蔭佑人世;又像一條源遠流長的大河,滋滋奉獻。可見陳氏先輩的光輝歷程,不虧業績,將永遠激勵後輩族人,敦宗睦族,愛國敬業,與時俱進,奮發向上。

 

臺灣陳氏族人的根在福建

臺灣陳氏族人80%都來自福建的泉、漳、廈等閩南地區,20%來自福建汀州與廣東梅州客家地區。由於陳氏是福建、廣東的第一大姓,陳姓也是客家最大姓。故在歷次移民臺灣的總人數中,陳姓均占相當大的比重。據1997年臺灣當局統計公佈:在台漢族人口達1710萬人中,其祖籍地在福建的占80%以上,其中祖籍地在泉州的約占42%。祖籍地在漳州的約38%。而全台陳姓人口有 185萬多人。占全台人口總數的12%。為臺灣第一大姓。可見臺灣陳氏族人的根在福建。

福建陳氏族人外遷原因

①人口驟增。自西晉第一批北方人口大批入閩以來,至清末,福建人口成幾十倍、百倍地急增。僅以漳州地區為例(下同),在陳元光入閩時,漳州人口只有 1.8萬人,到了明弘治年間(1502年)人口增至26.6萬人,而耕地卻沒有多少增加,造成人均耕地日趨減少,加上歷朝歷代貪官污吏的剝削勒索,租稅沉重,土地兼併日益加劇,陳氏族人與沿海百姓一樣生計難以維持,為了活命,唯有向外遷徙。

②災害頻繁。據史料記載,明永樂初年至清嘉慶年問的 400多年,僅漳州地區幾乎每4—5年就有一次較大的自然災害,不是洪澇災,就是旱災,不是蝗蟲災,就是地震或瘟疫等,農作物連年欠收,甚至絕收,陳氏族人和沿海地區百姓為了生活,只得向外遷徙。

③清初“遷海”政策。清初朝庭與鄭成功在閩南沿海長期對峙,清政府為了切斷沿海人民與鄭成功軍隊的聯繫與支持,採取“遷海”政策,強迫沿海居民內遷。同時縱兵放火焚燒房屋,造成沿海成為片物不留的新“無人區”。大批破產農民無業可安,無生可求,顛沛流離,導致一部分陳氏族人和沿海居民為了活命而冒險渡海到海外尋找活路。

臺灣成為福建陳氏族人外遷的首選地

在通常情況下,對有著深厚鄉土觀念和宗親觀念的泉、漳等沿海地區族人,只要老家尚有生活下去的可能,他們一般是不會棄土外遷的。但到了被迫非背井離鄉時,他們就會就近遷往創業機會多,謀取土地機會多的待開發的臺灣地區。

①福建沿海距離臺灣近:福建與臺灣只一水之隔,舟輯相通,而且福建沿海港口碼頭眾多,有泉州港、安海港、崇武港、廈門港、月港、銅陵港、以及涵江港、福州港等,遷往臺灣具有海上便捷的交通條件。朝發夕至,符合就近遷徙的原則。

②閩台自然條件相似:福建沿海地區,尤其是泉、漳地區的自然條件與臺灣極為相似。從地緣關係看,臺灣與泉、漳地區的自然環境相似,氣候相宜,水土相服,因而漳、泉人外遷謀生之地,首選臺灣是很自然的。

③遷往臺灣的謀生條件較易:謀生條件的難易,是確定外遷地的重要因素。當時待開發的臺灣,比任何外遷地都更容易立足,特別是臺灣地多人少,容易開墾出一片土地來,有了土地,就有了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臺灣第一大姓陳姓,都是陳氏穎川派後裔,尊1800多年前東漢桓帝時名士陳實為始祖。以陳實為始祖的穎川派陳氏,在福建有三大支派,即以陳政、陳元光父子為始祖的“開漳聖王派”,以陳忠、陳邕父子為始祖的“太傅派”,以陳霸先陳談先兄弟為始祖的“南朝派”。開漳聖王派、南院派、南朝派為潁川入閩的三大派系,也是臺灣陳氏的三大脈派。傳自唐朝初年的陳元光,直接從河南地區播遷過來的“開障聖王”派;和出身南北朝時期陳朝的皇室,來自長江流域江蘇地區的“南朝”派;可以說是構成今天臺灣陳姓家族的兩大支柱。臺灣的陳氏家族,除了“開漳聖王”派和“南朝”派之外,尚有其他二、三十個支派,包括南院派、漳湖派、漳南派、銀同碧湖派、蕉嶺縣派、江州派、同嘉禾派,南岐派、霞簝派、西源派、登瀛派、尤俊派、高美派、珍山派、浙江嵊縣派、浯陽派、饒平分派、上宅派、西亭派、七郎公派、下坑分派、鑾井派、赤湖派、霞宅派、漳州蘆溪派、永華公派……等等。

臺灣陳氏最大脈派——全溫支裔“北廟派”:楚滅陳後,最後一位國君陳湣公次子全溫,避難于晉,以陳為姓,史稱陳全溫。後晉卿公孫路麾推薦他到魏國,擔任浚儀大夫(即今河南開封縣西北)。陳全溫這一支在浚儀發展壯大,成為浚儀支派。全溫諡文子,傳九世到陳武,已是秦漢之間,陳武投同宗陳平部下,屢立戰功,封棘津侯。傳十一世陳魚,任江王太傅。魚生公望,為漢武帝春秋博士。浚儀陳氏後裔傳至東漢時,有陳孟璉,為固始侯相,遷居固始,葬浮光山,遂為固始陳氏開基祖。固始陳氏到了唐代,開始南遷入閩,後裔出了“開漳聖王”陳元光。史稱北廟派、將軍派或開漳聖王派。這一脈在東南發展,並渡海入台,成為臺灣望族。惠安侯卿陳在臺北。惠安縣輞川鎮侯坑村(近人多以方言諧音改坑為卿)陳姓,早於明代由莆田闊口遷來,屬玉湖陳衍派,人丁旺盛,清末民初已分居各地19個村落,遂有19陳之譽。清初分居城內城隍口的陳姓,建有“侯卿陳宗祠”,1995年以來舊城改造,許多姓氏多以現代化高樓底層辟為宗祠,獨侯卿陳宗祠建在二樓。侯卿陳姓子孫渡台謀生定居很多,早期有慶堂,是臺北大企業家,十分富有,後裔仍關心祖籍地公益事業。抗日戰爭勝利後渡台有陳全興和陳錦文等人,全興是軍官,錦文是農業科學家,其兒子都是留美博士,有的居台,有的居美,從事科研和實業,侯卿陳多數居臺北市,兩岸族親互有聯繫。

銀江陳姓徙居臺灣。石獅市永甯鎮銀江村陳厝,現有陳姓40多戶, 200多人,但其家族移居海外和臺灣卻很多。據華僑大學李天賜教授對《銀江陳氏三房家乘》剖析:譜有“吾宗自元光公開閩以來,族姓蕃昌,凡閩有陳,皆遙尊為始祖,夫固知本之意也。”又雲:“方山公仕元,官奉訓大夫,政績載郡志,享春秋”,方山子寶蓋約於元互相間明初由象澤分居銀江,故譜序曰:“銀江陳氏一族系吾祖方山公所出”,“寶蓋公開為開基祖”。譜載統計當時已有子孫94人移成臺灣,其中人有生卒年月,康熙年間27人,雍正、乾隆年間分別有13人和30人;在台有地點22人。

臺灣“德聚堂”源自龍海縣霞寮村。德聚堂亦稱“潁川家廟”,位於台南市七巷,供奉來自霞寮村的陳澤、陳醜、陳亥和陳拱四兄弟。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海澄(今屬龍海縣)《霞寮村陳氏世系淵源》載:陳屠龍子明憲宗初年由龍溪縣南鄉庵兜遷居海澄霞寮,是為開基祖。霞寮村位於九龍江西南、北三溪匯合處,今屬龍海縣浮宮鄉。陳澤四兄弟是陳屠龍七代孫,澤為鄭成功部將,位居統領,隨後三個弟弟因此也跟著到臺灣定居,是為霞寮村陳氏居台的開基祖, 300多年來繁衍子孫甚眾,共建德聚堂紀念祖先。

臺灣林投巷源自東山留田村。留田村位於福建東山縣海濱。莆田縣東廟龍坡社人陳荀住,時為興化府衙役,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調防來銅山(今東山)水寨,守因墩山烽火臺,定居開基繁衍子孫,分別留田南嶼、東坑各地。“留田”義為留下來墾田開基。隨後又有後裔到臺灣謀生,聚居屏東縣林投巷,到光緒年間已發展到 100多戶。兩岸共同昭穆“堯舜湯禹文,景特去秦坤。上河日居泰,興朝茂成章。群恩繁兩宿,芝淺易後昌。”兩岸族親關係密切,20世紀20年代,留田村建陳氏祖祠,族人推派陳廠仔前往臺灣通報,林投巷族親非常高興,捐獻銀地角裝滿木箱運回。木箱至今仍由陳廠仔後代珍藏。林投巷族親也曾回來祭祖掃墓。

臺北大龍峒和同安官山陳氏關係。福建同安縣官山陳氏開基祖陳忠,與子邕同為唐開元官員,開元二十四年( 736年)父子被貶,謫居漳州南驛路南廂山。邕生四子,長了陳夷及其子陳儔居廈門陳寮開基,傳到22代陳國輔,由廈門稱居同安官山,為“官山陳氏”始祖。官山包括三忠、蘇站、內宅、內官、何厝、鴻溪、前庵、嶺頭、洪坑、後溪、新厝、竹腳仔、水後等十多個村落,幾萬人,先後有際廷、際珪和際令,運奉、運市和運三等移居臺北淡水一帶,還有何厝陳嚴、陳由、後溪陳殿也陸續渡海去台。臺北大龍峒,原是高山族中平埔族居住的,名“大浪泵”,位於淡水河和基隆河匯合處。早年同安人陳遜言隨父輩來此墾殖,建設成片住宅,打下發展基礎,諧音名“大隆同”。至乾隆年間,大批同安人遷居到此,成了繁榮鬧訕,建神廟奉保生大帝,從此人丁興旺,人才輩出,出了許多舉人和秀才,謂此地為“龍穴之峒”,由是“大浪泵”而“大隆同”,又成為如今的“大龍峒”。

臺灣和平村源自南靖埔頂村。埔頂村于福建南靖縣龍山,清雍正年間,南靖永豐寶鬥村11代孫"天"字輩陳天義遷居埔頂村為開基祖,沿用寶鬥村昭穆,即“用庭發坤時應九,欲為蓄天振大芳。國茂申開龍景運,依謀劃燕液朝禎祥。”光緒九年(1883年)埔頂村 6代孫即“茂”字輩陳丁,時年30多歲,從廈門渡台,定居新竹縣桃源區大園鄉和平村為開基祖,1932年陳丁80多歲,還給家鄉侄兒陳阿棋、陳阿可來過信,要他們抄錄族譜給他,好讓臺灣子孫認知祖宗血脈,該信由陳丁侄孫陳木昌先生珍藏。

兩岸“霞宅陳氏”關係密切。臺灣霞宅陳氏是福建南安市詩山鎮霞宅村遷居的。《霞宅陳氏族譜》載:“我祖自潁川分派于河南光州固始以抵入閩”,“一郎公自明初葉肇基於此,世代積德累仁,聚居成族”。該村陳氏宗祠坐落烏山麓,是一座皇宮式十間張大厝,祠址鯉魚穴,背靠烏山象張大網,子孫須外出謀生才會“大尾”(出人才),所以早有人漂洋過海去臺灣,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東宗賞渡台,繁衍子孫散居台中、臺北、基隆、新竹,統稱“霞宅陳氏”,尊陳宗賞為開台始祖,聚居地方稱霞宅街。霞宅人以紡織棕蓑聞名,所以霞宅街也稱“棕蓑街”。1947年祖籍地霞宅村修譜修祠,公推陳雲兌先生到台通報,得到臺灣霞宅陳氏族人歡迎,並捐資支持。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